受难

HD中字

主演:辻冈正人,若林美保,岩桥秀高,有元由妃乃,村上仁史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6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受难 剧照 NO.1受难 剧照 NO.2受难 剧照 NO.3受难 剧照 NO.4受难 剧照 NO.5受难 剧照 NO.6受难 剧照 NO.13受难 剧照 NO.14受难 剧照 NO.15受难 剧照 NO.16受难 剧照 NO.17受难 剧照 NO.18受难 剧照 NO.19受难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长篇影评

 1 ) 主啊,你真的存在么。

走过马泰拉,知道这里是耶稣受难记的拍摄地点,出于对这座小镇的喜爱,找电影来看,却对基督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如果真有这样一个主的存在,他是上帝之子,他掌握一切真理,他爱他所有的孩子,他原谅所有的罪。

我愿匍匐在他的身下,成为他的信徒。

因为是怎样的神圣,才能让他在敌人的伤口上敷上泥土;是怎样的宽容,才能让他为我们忍受血腥的鞭笞;是怎样的爱,才能让他在十字架上哭喊,父啊,原谅他们,他们不懂,他们不懂。

用人类之身承受了世间最极致的苦难,担起所有罪孽,原谅所有过失,只为让他的孩子们安好。

这样的父,让人怎能不爱。

主,愿你真的存在。

哪怕只在我心中。

 2 ) 受难:自我牺牲与重生的另一种称谓

看电影需要很多准备,有些准备是临时性的,有些需要积累才谈得上观影的资格。这就相当于导演设置的门,无形中要筛选观者。因此,即便电影随时可以在任何可能的载体上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人都能接近那个电影世界。我们可以就影评写下非常主观的看法,唯有进入的门槛牢不可破。

无疑,《耶稣受难曲》就是这样的电影。

那些观影的审查内容深浅不一,比如,至少要懂得一点圣经,知道耶稣受难的传说或者认为那就是一个历史事实,起码的要求是要知道耶稣吧。而在我看来,知道这些还不够,其实还应该具备对“受难”这一行动的认知,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一种受到排斥的精神境界和社会行为。而由受难这个形象铺陈开来的,很可能是教徒对宗教的膜拜,人权分子对价值道路的不放弃,还有,作为一个人理应具有的那些权利,就是为什么生的问题极其答案。

拍摄宗教影片必然带有巨大的挑战。这来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对寻找契合的宗教感受,具有完整的宗教解读能力,观点、系统和经验,是要先有一个神,否则什么也别谈;二是对上述储备的电影式表达,光影成为书写圣经的笔,场景调度构成宗教阐述的框架,演员要相信自己就是耶稣、死神、门徒或冥顽不化的异教徒。很少有导演能同时驾驭这两种高难度的艺术门类。

其实,相较于梅尔-吉布森,在我常看的电影导演中,英格玛-伯格曼也是惯用宗教隐喻的导演。但与前者整个地占有宗教题材,进而纵身描绘宗教场面不同,后者更多地是将宗教碎片化,宗教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东西,而服从于伯格曼对人生的思考。简言之,在《耶稣受难曲》中,宗教的献祭感成为主题,统领所有必要的电影手法,是领袖;可在伯格曼诸作品中,宗教仅仅是某种参照,影射的是心理世界,他的电影宗教是晦涩的,是拒绝膜拜的宗教,是强烈受到人的情绪控制的部分。宗教成了伯格曼的解码器,退而求其次,而梅尔-吉布森完全不是这样。

耶稣受难前的12小时,从耶稣自知献祭的场景开始。这时的耶稣给人的观感并不好,我的意思是说跟世俗人类绝不相同。他看上去软弱、惧怕、无助,乃至于带着点病态,正在为进入献身的程序做准备。树林中昏暗,远处是苍白的迷雾,耶稣和他的门徒想的是两种前途。在这一段很长的场景中,吉布森使用了死神的暗喻,一个黑色的、携带者象征意味浓厚的蛇,受难曲由此诞生。

为了完成整个宗教献祭的过程,为了神之所以成为神,梅尔-吉布森使用很多看似血腥的设计。这一点也不奇怪,如果观影者对蒙难的宗教色彩有着基本的认识,就该明白,这里的所有血色不是为了展示暴力,更不是渲染血腥,这一切是为了成就,为了创造,为了耶稣的重生。所以,指责电影的血腥恰恰是无知的表现,体现出受到电影排斥的粗鄙感,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这部电影的对白很少,也可以说很干净,除了耶稣和总督的第一次对话要长些外,只是精选了位数很少的台词。它们源自圣经的原初意念。很难想象一部被大幅台词充斥着的宗教电影,所以这是吉布森的专业之处:他将绝大多数精力投放在气氛的渲染上,比如贯穿始终的JohnDebney的管弦配乐,比如油画般呈现的布景和服装,再比如迎接神的那些场面调度。吉布森一定知道,宗教感的塑造程度将决定成败,个人觉得他做得很好,受难的细节、氛围、过程、声音、气味、天气、市井、分离、悲恸、纯洁……总之宗教演化为自身的必要素养他都给齐备了。

据说这部电影在被介绍的时候,通常都被冠以“富有争议”这个定语。如果是因为血腥引起争议,那是肤浅的,本不必被重视。如果是因对宗教——具体说是耶稣的重生——刻画上存在不同看法,那可能还说的过去。不过,将一个电影总结为争议性质的,总显得过于简单和粗暴,彷佛就是要表现出不愿及不能倾听的毛病来。这是最容易做到的借口,在这个借口下,所有值得品味的都消失了。而《耶稣受难曲》不会顾及这些敷衍式的傲慢,它在建造人的神圣上独有意志。

这让我想起了理想主义的定义,即便这样的联想不够虔诚。这也是我老实不能专注于电影宗教阐释的一个缘由。形容一个凡人的最高评价是君子人格,或干脆是君子。君子是人中之圣,耶稣是圣中之灵。耶稣的价值观总令我想到人的境况,包括在此境况中人的表现的主要类型,有叛徒,有神圣化的师长,也有愚蠢的民众。耶稣受难也是蒙恩,是死亡也是复活,是通过自我牺牲成为拯救者。吉布森越是沉溺于场面和过程的漫长血色,就越能接近受难的宗教精神。对一部电影来说,尤其相较于圣经才能达到的传教高度,能够达到已有的境界已经称得上绝佳之作了。

耶稣说,“母亲,看我正更新万物”。吉布森使得纯粹的宗教电影实现了最本真、最直接、最圆满的塑形,这是一个很难被超越的尺度。

围绕着耶稣受难,一路上的鞭笞、驱赶和苦累,女人成了被讴歌的对象。在这部影片中,吉布森在向女性和母爱致敬。她们本是瘦弱的,她们的眼泪记录下耶稣上十字架前的全部血泪史。从总督夫人、玛利亚、递水的无名妇女……女人以贴近宗教世俗形象的面目一次次介入受难的旅程,这相当于一次次强化重生的母性色彩。如果真要对电影有着严肃的讨论,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延展的话题。究竟是女性见证并孕育了耶稣的重生,还是耶稣将所有母性的外在感予以唤醒?

显然,对《耶稣受难曲》而言,它将收获界限并不那么清晰的门徒群体。基督徒看见的是主的降临,激进主义者看见的是牺牲的必要性,启蒙者看见的是曲折的蒙昧人群,母亲看见的是受罪的儿子,理想主义者看见的是真理被颂扬,浪漫主义者看见的是满目的鲜血,而还有人什么一看不见。

我呢?看见的是如下的对话,在耶稣和总督间展开。

总督:你就是犹太人的君王吗?

耶稣:这话是你由自己说的,还是别人说我而对你说的?

总督:我为何问你这个问题?莫非我是犹太人?你的民族和大祭司把你交给我,他们要我把你处死。为什么?你做了什么?你是国王吗?

耶稣:我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假设我的国属于这世界,我的臣民会把我叫出来吗?

总督:那么你是国王了?

耶稣:我为此而生,为给真理作证。凡属于真理的,比听从我的声音。

总督:真理!什么是真理?


2009-4-14 0:41


 3 )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及其社会背景、影响

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的影片《耶酥受难记》创下的票房奇迹,恐怕是许久以来美国电影及娱乐界最引人注目,并且是最富有争议的一个文化事件。《受难》背后深刻的社会与政治意义是显明的。熟悉美国社会与文化的人士,一定早在片子出台之前,

便能分析到它背后蕴涵的社会因素,能清楚地预示到其潜在的社会影响。

  

《受难》一片,尽管和大多成功的好莱坞片子一般,有相当不错的市场推广,但它成功的背后,更关键的是美国独有的社会文化土壤,简言之,即美国的宗教性。可以说,《受难》一片的成功,更关键地在于它的题材:它很大程度迎合了美国人的信仰需求。

  

美国是工业国家中最富有宗教性的一个国家,和世俗的欧洲大陆,尤其是中、西、北欧以及日本,形成鲜明的对比。八到九成的美国人相信上帝的存在;六成以上的美国人都把自己认同于某个教会、教派;四成的美国人每周前往教堂一次;四成以上的美国人把自己认同为“再生”的基督徒(包括热衷于宗教话语的小布什总统)。这些数据都远远高于绝大多数其他工业国家。吉布森正出自这样的文化气氛:父母是虔诚的爱尔兰天主教移民,宗教教训尽传其子。吉布森终能等到今天,自己出资2500万美元,拍成此片,把自己的信仰和意识形态通过电影的手段宣传出去。

  

《受难》在美国的观影热潮可谓是一个文化奇观;大量的基督教组织参与宣传本片,并组织订票集体观影。影片在复活节前段推出,票房居高不下,并在复活节时段再来了一个小高潮。热诚的基督教徒们往往多次前往观看本片并交换宗教经验。对于不同教派而言,本片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得到了教皇的认同,因此颇能吸引天主教徒;它强调受难经验,又恰和新教福音教派的旨趣相符,因此最大的开发了观众市场。吉布森这一“宗教教育片”,正是当代美国文化保守主义和宗教情结的一个反映。

  

然而,本片确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它虽迎合了许多美国人的信仰需求,但也同样在一些经典问题上带来争议。

  

美国被戏称为“50-50国度”,美国的中部及南部、东南部为传统宗教重镇,而西部和东北部大城市则为世俗的、左翼的中产、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所主导。对吉布森和《受难》一片的批评,也基本来自左翼社会。左派文化旗舰《纽约人》杂志,更屡此以漫画和评论形式讽刺吉布森。在左派、自由派和世俗者们看来,这一大张旗鼓的宗教宣传片是可笑并且危险的。

  

另一方面,对本片的争议围绕在反犹太主义问题上:即本片究竟是不是有教说反犹主义的倾向。这个争议则体现了美国人向来对反犹主义的反感、美国人的政治正确意识和美国仍存在的多元主义文化气质。至于本片究竟是否反犹,则难以评说,人们更该关心的是这样的片子会带来什么样的社会影响——即人们如何诠释它。在反犹主义升温的今天,这样的片子是相当危险的。

  

吉布森的片子和他本人,正好踩在美国文化社会最为关键和富有争议的十字路口之上。他本人是美国传统信教者的完美化身,而他作品带来的成功和争议,则都是美国社会意识形态现象与矛盾的凸现。更重要的是,吉布森的作品更有可能帮助激化这一现有矛盾,带来深远的社会影响。

 4 ) 还是简洁有力量

梅尔·吉布森另外还有一部有名的片子,叫做勇敢的心,初中的时候就听说过。那个时候他们说,这部片子很黄,我是乖学生,所以就不看,再过了好几年,美国大片的黄对我而言已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了,他们说,这部片子很血腥暴力,我很怕满屏幕血乱飚的,于是还是没看,于是一直到今天也没看过这部著名的奥斯卡片。他们说,耶稣受难记也超级血腥,但看到好评那么多,有不少人说有很震慑的感觉,于是想还是看看。看完以后给了四星,其实我的意思是给三星半的,但是没有半星的给法。血腥是确实的,好在过了些年,我发现或许因为学医的缘故,对这些东西我有些抵抗力了。
我姑且猜想,虽然我没看过勇敢的心,但同一个导演所拍,这两部片可能有点相似之处,场面是大的,表现是很有张力的,把一切都竭尽所能地表现出来,唯恐有哪些影人想说的东西观众看不见。
画面的色彩,加上配乐,让这部片子显得很华丽,很宏大,像在一个富丽堂皇的大剧院里上演的歌剧。无疑,真实的耶稣遭的难很大,甚至即使血腥如此的片子也不足以表达(百之一?)。但是这内里的种种元素:苦难,树林里小小的犹疑,信心,苦难背后必胜的信念,甚至在苦难极致时候的喜乐,难道可以被画面、语言、音乐准确表达吗?难道苦难仅仅是肉体的疼痛吗?(如同影片所着力表现的)在这方面,圣经文本是比电影要高明出许多:简洁,除去一切枝枝叶叶的简洁,不需要这些冲击眼球的血、汗、狰狞的面孔、满脸血污中的仁慈表情。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约 3:16)对于信基督的人来说,简单的语句足以表达真理。而这些个,只是皮相。圣经是天启的,电影是人拍的,镜头可以剪切,演员可以更换,如果剪掉了那些个血脉喷张的镜头,换上几个相貌平平的演员,还会不会有震慑灵魂的力量?如果没有,那震慑的到底是神力还是人力呢?

 5 ) 你可以保留自己的信仰,但却必须尊敬用生命来展现自己信仰的人

    观看《受难》是某个周末在朋友家中聚众同看,党同一堆美女们看完这部片后,除了浑身感觉好像自己也受了一次难之外,更加引发了针对宗教的大讨论。除了当年给韩国留学生补习中国文化时曾经仔细读过中西文化对比,期间稍微了解了一些西方宗教的概念之外,我对基督教的了解,仅限于初中在小城图书馆借阅的《图解圣经》……自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我没有参与大家的讨论,这两天看完德国学者曼弗雷德·马伊写的《一口气读完世界史》之后,再加上去年看了净空法师的传法代表作《和谐拯救危机》受到的一些启发,很多事情似乎就通了,赶紧记下这些想法。

    东西方宗教核心对比:这里说的东方宗教,包含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中国儒家文化;西方宗教,包含信仰耶稣和圣母玛丽娅的所有教派,主要是指基督教。如果用中国的古语来概括,我觉得,西方的文化核心是要“更上一层楼”,东方的核心则认为“高处不胜寒”。西方文化凡事追求极致,任何事都要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没错,奥运就是西式思维的典型代表)但上古的伏羲氏在几万年前就告诉过他们花了几十代人观察世间万物得出的结论,就十六个字:过犹不及,物极必反,阴阳交替,此消彼长。西方宗教一样追求极致,耶稣受难亦是是一种极端惨烈的传道方式,西方的诗词感情炽热奔放,西方的传统爱情故事,那个不是轰轰烈烈地?东方呢,凡事皆含蓄,尽在不言中。不是我们的老祖宗骨子里就闷骚,还是因为对“物极必反”的深刻理解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液里了。

    耶稣在本片里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个机灵聪颖的木匠,是个执着于自己信念的传道者。导演梅尔·吉布森是个虔诚的教徒,在还原耶稣神性中的人性方面,他的确做得不错。同《基督最后的诱惑》里那个颠覆性的“绿魔版”耶稣相比,信教的人们无疑更能够接受《受难》里的耶稣。最喜欢耶稣在本片里对圣母玛丽娅说的那句台词:“你看母亲,我正在更新万物!”惨烈决绝的方式,也许真能够触动人们那在柴米油盐的日常琐事中被折磨得日益麻木的灵魂。

    曾经接触过一些基督教徒,对他们那种略带强迫性的传教方式还是有所保留,但看过《受难》里的那些足以令人摈住呼吸的受难场景,我似乎对基督教的认识又深了一层,而最大的启发,就只是一句话:你可以保留自己的信仰,但却不能不尊敬用生命来展现自己信仰的人。

 6 ) 从此往后,这世界还有什么资格叫我忧伤?

看前有点犹豫,因为那是个演员,他不是耶稣。甚至想:若以后祈祷都记着演员的样子怎么办?现在看来,没有问题。
 
一路捏着手,有些地方实在看不下去,避开眼睛。
鲜血淋漓的人背上压着那么沉重的十字架,我替他望望目的地,真远,真远啊。
据说这片儿遭到美国各大教会抵制,可以理解。起初我想,拍得那么肉感,岂不落入“字句”而远离了精义?怎么能拍耶稣的脸,怎么能拍撒旦游走的样式,为什么耶稣说了四福音里的这句话,却不说那一句?拍片儿的人又怎么知道耶稣的痛是怎样的痛,他的背上要落下多少道鞭痕?若从一百人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的角度看,教会的抵制完全有理由。正如人问我:你说信,你怎么知道你信得真?
问得好。
 
当时我想,这片儿一般,血腥得过分,简直像个噱头,连个联想余地都没了,不高级,好莱坞场面啊,看了就算了吧。
退碟时眼泪却流了下来。祷告只能反反复复念一句:主啊,多痛啊。多痛啊。
那一刻我算是真正明白了,为什么祂叫我们不要忧伤——不仅是不要,也是不该,不能。有什么伤痛大得过那第一个背十字架的人呢?难道那只是皮肉之痛吗?耶稣在客西马尼园对门徒说,你们就不能警醒片刻吗?是怎样的忧伤和孤单啊。祂知道他们要睡去,逃跑,背叛,祂知道因为深深了解他们的软弱。
祂向父祈祷:若可以,叫这杯离开我,是出于怎样的恐惧啊。受难是祂唯一的路,是祂非完成不可的工。于是祂立刻说:然而只要照你的旨意,不要照我的旨意。
客西马尼园之夜是前所未有的黑夜,耶稣一旦软弱屈服,世界即会随之沉沦。Gibson拍撒旦在耶稣周围游走,我能体会他想拍出暗夜的苦心。耶稣以人的肉身来经受这一切,是人痛苦的极限,忧伤的极限,孤单的极限,恐惧的极限。而祂是个无辜者。好比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其上有整个世界的血和土倾泻下来。
 
以前我不能切身体会,主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的恩典有多么大。我知道祂是毫无罪愆,我知道所谓担罪是所有人类的罪,正如路德说,祂就是那小偷,盗贼,杀人的,奸淫的,但我不能感受这罪有多么浩大。当祂被挂在十字架上缓缓竖起,那一刻惊心动魄。在一颗并不比任何人更大更强壮的心脏里,汇聚了最深、最黑、最苦、最可怖的东西。杀人者和被杀者的血和灵魂在那里;抢夺者和被抢夺者的失丧之痛在那里;死了儿子的母亲的泪在那里;因爱而碎的心在那里;被撕裂的处女的子宫在那里;甚至,一个不怀好意的眼神、一句恶言、一个脚印、一道最小的伤痕——都在那里。我也在那里。最后耶稣的心房破裂,是被自己的血冲破的吗——你知道是被什么冲破的吗?
主啊,请原谅我以前根本无法想象。
 
起初我掩眼不看祂被鞭打的段落,不仅因为太血腥,还因为觉得没有必要。血腥不就是为了刺激人的感观吗?写实能真正表达出主的痛楚吗?
可一鞭一鞭下去,一鞭,是一鞭。一步一步朝受难的山上走去,一步,是一步。十字架很沉,真的很沉,沉到我的背靠在墙上,都不能直起来。
马太福音写耶稣诞生,说祂是头生的儿子。什么叫头生的儿子?那就是,祂亲身经过了每一道鞭打,祂亲身经受了每一块肌肉的破裂,祂亲身背起那架子,从山底走到了山顶,被挂,被铁钉穿透手掌和脚掌,被虐待、耻笑、背叛、伤害、杀死。每一个鞭打他的人都是祂的孩子,每一个朝祂吐唾沫的人都是祂亲手造的,每一个离弃祂的人都是祂的挚爱——而祂为他们祷告说:父啊求祢赦免,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知道。最后祂心脏迸裂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后复活,从阴间深处胜了撒旦和死亡的权柄,带着永生的灵魂回到父的身边。
——而祂是所有被生者中,头生的儿子,祂胜了,也就再没有什么东西能叫其他的孩子被虐待、耻笑、背叛、伤害,没有什么能成为撒旦的谎言说——“你不能担当”;没有什么能叫人中途跌倒;没有什么能叫人被阴间吞噬与永生隔绝。祂是头生的儿子,我是其后的,主啊,我跟随祢。
 
《耶稣受难记》描述的正是一名决心追随主路的信徒,他个人的受难记。他那样实在地描画鞭打,因为这些鞭子也曾落在他身上;他毫不避讳地拍一场又一场皮开肉绽体无完肤的画面,因为他的心也曾像这样被撕裂;他从底下远远地拍各各他,每一步都艰难,因为那正是每一个信徒的信仰之路。那么十字架是什么?
布道者常说:追随主的,各人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这确实是主所吩咐的。然而何为十字架,许多信徒并不真正明白。有人以为是要摒弃一切拥有的,有人以为是要在生活中苦行,有人以为是要在患难中不弃善道——这都不是根本。十字架上挂着的,是我们自己,我的“自我”。耶稣说:“若可以,叫这杯离开我。”一旁的撒旦简直要眼前一亮。而从“只要照父的旨意,不要照我的旨意”起,祂就将自己完全地交给了上帝。每一道鞭子都是在抽打自我,体无完肤指的是——主要拆毁我们自筑的城墙,从新造一个完美的殿,这殿被生命充满。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血,为什么有那样直观的惨烈和痛楚,因为真正的信仰之路是——那充满了恶毒、嫉妒、纷争、淫荡、谎言、死亡和黑暗的“自我”,被一块一块地拆开,被挂、被钉、血流尽而死,我们得以从阴间脱离,带着永生的灵魂回到父的身边。
这条路是漫长的,艰难的,充满了血和泪。人心的黑暗比一切的暗更大,人心的痛比一切的痛更大,人灵魂的活和死,比一切肉体的活和死更沉重。
 
影片的结尾非常简洁,没有一句废话。基督脱去缠在旧体上的裹尸布,完好洁净一如初生。有光像温柔的吻落在祂身上,又像无边的水。祂安静、沉着、有力,就站了起来。过往的一切磨难毫无痕迹,就像未曾发生,因为祂是全新的了。祂从坟墓里走出去。
 
我的长兄,祂痛过最痛的,走过最艰难的,胜了最可怖的,从此往后祂与我同在了。祂背十字架时,与祂同背的是一个战兢、无力、不知情并且随时要逃跑的人;然而我背上的十字架祂亲自托在手里。那落在坟墓里的吻和光也同样落在我身上。从此往后,这世界还有什么资格叫我忧伤?

 短评

我主耶稣,受难基督

4分钟前
  • 毛驴哥🔒🔒🔒🔒
  • 力荐

作为圣人,作为救世主,这是一条必须淌血走过的试炼之路……

7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看了之后还是有点被震惊到了,挺不错的电影

9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

记得以前躺在床上、在MP4里断断续续看完了这部电影,前面的拍摄较为一般,如普通历史电影的剧情。然而越到高潮我越被吸引,到了那经典时刻,画面、演技、配乐奇妙地融为一体,竟然使自称过分理性的我留下眼泪、灵魂深处激动万分。“宗教如何使人充满信念的力量”

12分钟前
  • DrBlackWatson
  • 力荐

由于没有那种宗教信仰,所以我很难理解那种情绪。

14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还行

虽然不信基督不信耶稣,但看着还是好痛

17分钟前
  • momo
  • 力荐

Thank You, dear Father, Lord Jesus, Holy Spirit, for Your grace that made me one of Your dearly loved children.

19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

23分钟前
  • 吉米糕
  • 力荐

我在05年圣诞前夜看的。特别难过,我难过的高三。

26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力荐

maybe发生过这件事、maybe是有这么悲惨、maybe他真为民而死,但也无法否定基督教服务于奴隶制社会的种种迂腐性。这对于现代或者未来社会来说,可视为一种无用功、反潮流甚至是人权灾难,所以即使基督教把它的形象表现得再冠冕堂皇,也改变不了其狭隘、激进和不公平的邪恶内核。

29分钟前
  • 朋克布莱克
  • 还行

当耶稣再次站立的时候,你确实感受到了力量

34分钟前
  • 绿萝热
  • 推荐

仿佛看到了人类最本原的模样,愚蠢而疯狂。

39分钟前
  • 白发生
  • 还行

值得一看

41分钟前
  • fox的summer
  • 推荐

被人伤害至此,也不愿责怪他们,反而替他们开脱

42分钟前
  • 桃子爱吃鱼
  • 推荐

我的长兄,祂痛过最痛的,走过最艰难的,胜了最可怖的,从此往后祂与我同在了。流着泪看完整部电影。

44分钟前
  • meiiii
  • 推荐

上帝化身人类,人类又杀了上帝。

48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力荐

耶稣亲自背负起十字架,原谅愚昧世人的罪,再下去我就快皈依上帝了……

51分钟前
  • 鸭梨
  • 力荐

信仰

53分钟前
  • 桦23
  • 推荐

血腥残酷的场景让人很不舒服。将个人苦难全部用疼痛以及终极的死亡来表现,我想还是片面的。从另一方面说,通过视觉化的受难场面虽能给人带来极大压迫感,但是这种被动的受压并不能让人真正信服什么,因为宗教真正宣扬的大概应是善。不过说回来,代人受难又何尝不是至善。挺纠结的,总之可看,虽嫌刻意

54分钟前
  • 不流ᝰ
  • 还行

画面看得我很疼

55分钟前
  • 我的天呐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