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土2001

HD

主演:约瑟夫·费因斯,大卫·文翰,艾德里安·莱斯特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200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尘土2001 剧照 NO.1尘土2001 剧照 NO.2尘土2001 剧照 NO.3尘土2001 剧照 NO.4尘土2001 剧照 NO.5尘土2001 剧照 NO.6尘土2001 剧照 NO.13尘土2001 剧照 NO.14尘土2001 剧照 NO.15

 长篇影评

 1 ) 历史学的补足语

垂死的老太太执意向入室行窃的盗贼讲述她的家族故事。在讲述中,情境发生交叉、叠印、修正,甚至时间也因此而得以发展。这是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然而,这个故事,只是电影的表相。或者说,这就是一部关于“故事”的电影,是一部叙事学电影,关于“故事”本体,故事的讲述、发生,关于讲述的方法,讲述的动机,讲述的修辞。导演: 米尔乔 曼切夫斯基 (Milcho Manchevski)通过对一个西部传奇故事的再造,全面而深刻地表达了对于“讲述”这个文本命题的理解和丰富思考。

“口述史”历来被作为一种重要的,对书面历史的补偿形式。很多时候,它既是历史学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对书面史形成了强大的干扰、扩张或者篡改。历史在讲述人那里,变成了一种更为开放、广阔、富有情感色彩的私人事件。因而,正统的历史书写重心在这里转移,变成了某种具体形象的,带有创造可能性的事实系统。而讲述者,也在讲述过程中,成为了历史的组成部分。再有引人注意的,在复述或者再造历史的时候,讲述者本人往往带有令人动容的,富含强烈尊严感和实现感的表情与神态。这一点,也常常给讲述史添上了浓重的个人抒情色调。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社会历史专业的高级讲师保尔.汤普逊在讲到家族史课题时有一个观点,认为家族史可以使个人产生某种强烈的感觉:他们觉得个人的寿命因为讲述而延续得更长,甚至在他们死后仍旧可以存活下来。——这是口述史的心理成因,也是电影试图阐释的一个主题:让生命在讲述里得到延伸。讲述本身,比金币更为永恒。

没有看过 曼切夫斯基声名鹊起的代表作《暴雨将至》,不过,这一部的确机智地体现了导演精湛的电影手艺和严谨的电影诗学理念。然而,承载诗学理念的情节框架,却是一个通俗好看的传奇剧。必须承认,爱恨情仇的老套情节满足了观众审美消费要求,或者说,使电影变得好看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电影本体的隐喻力量。

另外再说一句,主演是约瑟夫.法因斯,是的,恋爱中的莎士比亚。我很喜欢他。优雅的贵族气质、坚定但又似乎随时会破碎掉的眼神。

 2 ) A bizarre piece of poetry

A bizarre piece of poetry where the reality ascended to myth and metaphor, and realism to surrealism. Like all other Manchevski films, 'Dust to Dust, Ash to Ash' is not a film made for the mass audience. Highly recommended, though I personally like his 'before the rain' more.

 3 ) 执念

看到有人说manchevski被误读了,深以为然。
看了mothers,shadows,dust,和before the rains。以好莱坞的眼光来看,自然青睐的是before the rains。在那部电影中,他已经把变着法儿玩儿叙事这种把戏练的炉火纯青了。

mothers结束后有幸听了导演的talk,当时就有很深的感受,我们所在乎的storying telling,我们所在意的形式,结构,在他手上跟玩儿似的,看到很多人如何推崇before the rains,又如何对其后作品失望,我看到的只是一群执着的观众,对故事,对表现出来的聪明和高深感执念。

当我听到他亲口所说,the story is not important,瞬间顿悟,当时对mothers失望那是因为我一直偏执的认为电影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只是讲述故事。而manchevski是在用故事当背景,把我们认为的背景,马其顿,以及其人民千百年的苦难深重的生活,他们的生命和死亡,当作了最重要的表达对象。

而我爱的manchevski的执念和才华,就在于他能够一遍一遍的用各种信手拈来的故事和各种闲暇时的思维游戏般摆弄出来的结构,把他的国家,他的文化,他那些在战火贫穷和如画美景中残喘的人民,深深印在身处纽约的一个异乡人心上,让她为之落泪,在眼前挥之不去。

 4 ) 尘归尘,土归土

《Dust》 马其顿 曼彻夫斯基 2001

1.时间不逝,圆圈不圆

1994年曼彻夫斯基的《暴雨将至》故事首尾衔接,因为叙事技巧的突破,在威尼斯电影节一举成名。所有爱情的绝望、无休止的仇杀争端化作了那片土地沉重不堪的负担。《暴雨将至》揭示了一个“时间不逝,圆圈不圆”(Time has never gone,the circle is not round)的绝望宿命。

7年过去了,曼彻夫斯基依然无法忘怀马其顿故土不堪承受的纷乱冲突和一个世纪的苦难深重,《尘土》再一次把目光投射到了20世纪初的马其顿,新旧世纪交替,西方文明迅速崛起,而马其顿还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下,内乱不断,一对年轻兄弟在这里解决了他们之间的恨爱情仇。

导演依然要在叙事技巧上做些花样,好象不这么做的话,似乎他就不是曼彻夫斯基。所以,我们在《尘土》里面看到了一个时空交错,两条主线并行,黑白与彩色画面并用的故事。而叙事过程中始终有跳跃痕迹,情节内容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努力重组。

后来的结果证明这般手法是毁誉参半,或者说《尘土》的结构已经显得有些凌乱。

《尘土》在IMDB上的6分实在有点低,这不能当为标准但可以用来参考依据,甚至《尘土》引起的反响也远不如《暴雨将至》。虽然水城迫不及待地对外界宣布影片将作为当年的开幕电影,但是那一年的威尼斯电影节整体依然稍显平淡。

2.百年之后的传达

美国,纽约。开片就是一个长镜头,从人群中掠过,在脚步穿行中移动,向上抬升。一个窃贼手忙脚乱,翻箱倒柜地找寻着财物,不料却被屋子主人——一名老太太制服。老太太也不报警,只是要求这名黑人小伙听她讲一个故事,然后许诺给他储蓄的钱财。

一场看似荒唐的讲述开始了,上天注定着黑人小伙要陪伴老太太走完生命最后的阶段。悬念出现了,老太太究竟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值得她在生命尽头要寻人倾诉。

没有人意识到风烛残年的老太太为什么会独自在纽约,甚至我们知道她常年吸烟酗酒而无人照顾。面色苍白的老太太体弱气微,但是讲述起故事来却是一脸神往:牛仔兄弟间的手足相残,一段发生在故土的荒唐往事。

卢克和伊莱瑟都爱上了一名妓女,导致反目成仇。或许之后多数人看到的只是一对西部牛仔兄弟在异国他乡的恩怨终结,却没有发现最后的新生意味着希望的延续。但是这一切为什么要经过老太太的传达,又经过黑人小伙的保存,甚至在飞机上仿佛黑人小伙给卢克的故事添加了一个结局。

南斯拉夫导演库斯图里卡如是说:我在这样一个国家出生,希望、欢笑和生活之乐,在那里比在世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强有力,邪恶也是如此,因此你不是行恶就是受害。于是我们在结尾见到一个小孩嬉笑着举起枪射杀了军队的人。如此障眼法表明了一个事实:马其顿的故事始终要借助外来人的踏入和传达才不至于被遗忘。

3.苦难与回忆

影片暴力血腥的镜头很多,无论是在讲述中,还是在黑人小伙的现实遭遇,甚至不乏恶心的杀戮场面。全片基本没有音乐,有的是中枪后的痛苦哀号和血淋淋的尸体,尘土飞扬间所传达的是赤裸裸的暴力和罪恶的仇恨。一部分人在追逐金钱,一部分人为神或者所谓的信仰而战,这些力量交杂在一起影响了马其顿。

土地荒凉,战火四起,人民疲于逃命,生活困苦,但是枪声不息,鲜血始终没有停流。

20世纪初,土耳其帝国的军队肆虐,追杀着马其顿的反抗者,卢克和伊莱瑟兄弟先后加入了当地武装力量,各为其主,追逐赏金。卢克在追杀悬赏人物(乡村教师)的过程中被弟弟击中,后来逃过一劫但生命垂危,这时遇见了美丽的马其顿女孩尼特才得以死里逃生。尼特把他带回了反抗组织的村子,尼特正怀着教师的孩子。

卢克有了一段平静的生活,疗伤的日子里,他不只一次想起了Lilith,那个面容有些苍老而且笑声粗哑的女人,想到了她在水中的美白胴体。因为她,卢克背叛了弟弟,但是他又狠狠刺伤了她的心。为此他出走漂泊流浪,远渡大洋来到了欧洲,又辗转来到了马其顿谋求生路。

后来土耳其军队扑至,村子遭到洗劫,卢克收下金钱,要求保护尼特生命安全。身附重伤逃出后,弟弟伊莱瑟追至但没有忍心下手,弟弟告诉他Lilith已经自杀,肚子里还有着一个孩子。

理不清的头绪削弱了故事的紧凑感,这不仅仅是因为讲述和现实的交错,而是讲述过程本身就是随意的。有意无意的闪回镜头也让故事变得更为复杂。

老太太没有讲述完结局便停止了呼吸,抢救未果,看到这一幕,黑人小伙揪心般疼痛。本来对于这个罗嗦唠叨的老太太,他始终存有敌意,最后却能不厌其烦,陪她走完了人生最后时刻。

4.新生与希望

《尘土》中有几出超现实的场景,土耳其士兵的消失和增减,在老太太的讲述中,一切都是那么不真切,甚至卢克的死里逃生也是一出闹剧告终。卢克几次垂死挣扎间,反复见到Lilith,身体漂浮于现实与记忆之间,画面在黑白和彩色间切换。

而飞机上,黑人小伙把这个未完的故事讲述完毕,事实上他并没有听到结局。然而幽默讲述只是轻淡一笔,卢克奇迹般地站起又掉头回到村子,趁乱杀死了军队头目。意外之事发生了,救人时他射中了尼特,自己也被打死。所幸尼特还是生下了孩子,然后又被伊莱瑟收养带回美国。

很多年以后,伊莱瑟给尼特的孩子讲述着哥哥卢克的故事还有她故乡的苦难。卢克不会乱杀人,这也只是伊莱瑟的美化罢了。可以说兄弟俩虽然反目却始终没有彻底割裂关系。伊莱瑟没有对哥哥下手,他对他爱恨交织,他来马其顿的目的也并非如此,而因为哥哥的死,他带着希望离开。

这个孩子就是死去的老太太。

5.曼彻夫斯基的野心

在这个故事里,苦难的讲述似乎有意被轻描淡写,但画面呈现出来的却是四处横尸,鲜血满地,清冽的枪声,沉闷的喘息。这种紧迫却有意被堵塞的情绪很是压抑。

影片最后伊莱瑟抱着小孩离开,空中飞过黑人小伙的班机,他回马其顿完成老太太的最后心愿。感恩之心,在卢克身上,在黑人小伙身上,得到了放大。

显然在《尘土》里,曼彻夫斯基在叙事技巧上的努力突破已经不仅是为了表现苦难深重那么简单,反抗、杀戮、报复、杀戮,无休止,无终结。在《暴雨将至》里的杀戮是盲目的仇恨,暴力已经浸透了这片土地。《尘土》里积极的一面是本族人民反抗组织与土耳其帝国之间的对立,而在卢克兄弟之间,这种仇恨是因为争执女人,曾经设想这对兄弟是不是暗示着马其顿土地上的不同力量。但似乎《尘土》里并未揭示出这一点。

一方面卢克因为赏金而来追杀教师,却意外被尼特所救。一方面卢克心有愧疚回头去救尼特,却送了自己的性命。

这也就产生了一种模棱两可导致的用力不均,究竟是要因为感恩而无法忘怀还是因为苦难深重而不能遗忘。在诙谐的讲述里,《尘土》却是一片血腥。即使这部电影是拿来当收山之作,如此说来实在是曼彻夫斯基悲天悯人的野心过大。

尘归尘,土归土,鲜血褪去,唯一不曾改变的是荒凉的土地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

2006.2

 短评

死了都要讲,牛导

3分钟前
  • 齊一旸
  • 力荐

新唇旧齿,被吃掉的,都是无法去迎合和改变的人

7分钟前
  • 已经作废的用户不需要什么名号吧
  • 推荐

这个导演的最后一部片,很遗憾,没有突破。

10分钟前
  • 苏比
  • 还行

退步啦,退步啦~不说还以为是好莱坞的类型片

13分钟前
  • Over5
  • 还行

真正的駕馭史詩不過如此吧。我不知道我們的時代還有誰可以做到。

18分钟前
  • 667DJP
  • 力荐

还不错

21分钟前
  • 亢龙无悔
  • 推荐

2017111 生命的传承与故事的传递,纵使时代迁移,却从未停止。依然是米尔科曼彻夫斯基拿手的时空交错的故事,也依然充满着战争与故土情结,甚至配乐风格都很相似,这次却更“花哨”更戏谑也更具迷影气息。

24分钟前
  • NeonBible
  • 推荐

我喜欢这个苦难又迷幻又混乱的时空交错故事。

25分钟前
  • Jarr
  • 推荐

2017.06.17上影节观影归来,一部献给西部片的挽歌。 你看,新的时代从头顶飞过。

27分钟前
  • 安瑞
  • 推荐

牛导又一牛片 给四星半吧

28分钟前
  • 是和有
  • 推荐

说实话我并不觉得这部电影在手法上有任何新鲜之处,只是因为暴雨将至太过完美,以后任何关于时间的游戏都显得很劣质。一颗星给导演表现生命的手法,一个人,一只狗,一只苍蝇,都平等地享有镜头。尽管在战火不断的巴尔干地区,生命如草芥,或者如片名一样,如尘土。

30分钟前
  • 即兴表演艺术家
  • 推荐

曼彻夫斯基以全新视角审视历史,书写故事并任意改写,参与更改记忆和揶揄创作权的口吻倒像是一种从血腥暴力的沉重中解脱出来的方式

31分钟前
  • Dear deer
  • 推荐

without the subtitle, still love it~made the story as the background and made the background as the subject~

33分钟前
  • lisa|离
  • 力荐

人生是有毒的

35分钟前
  • 4-ever
  • 力荐

这退步也太大了吧,好多美剧手法...

37分钟前
  • 大宸
  • 较差

不论多俗套,在一个复杂的地方有复杂的故事

38分钟前
  • MaTown
  • 推荐

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

40分钟前
  • 马原
  • 推荐

不如说“讲故事”这件事儿本身才是这部片的主题。野心颇大,过于折腾了点儿。拜睡前看片所赐晚上梦见装着人头的方匣子在走廊里飞,绝倒~

41分钟前
  • 青山遮不住
  • 推荐

和“暴雨将至”相比,这次的结构只能说是差强人意。关于马其顿的过去依然沉重,导演想给一个寄予希望的结尾,可是太过刻意和理想化了。

43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回忆,梦幻,悲哀

44分钟前
  • 泊衡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