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2003

HD中字

主演:弗拉迪米尔·加林,伊万·杜布朗拉沃夫,康斯坦丁·拉夫罗年科,娜塔莉娅·弗多维娜,加林娜·波波娃,Aleksey Suknovalov,Lazar Dubovik,Elizaveta Aleksandrova,Lyubov Kazakova,Andrey Sumin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其它年份:2003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回归2003 剧照 NO.1回归2003 剧照 NO.2回归2003 剧照 NO.3回归2003 剧照 NO.4回归2003 剧照 NO.5回归2003 剧照 NO.6回归2003 剧照 NO.13回归2003 剧照 NO.14回归2003 剧照 NO.15回归2003 剧照 NO.16回归2003 剧照 NO.17回归2003 剧照 NO.18回归2003 剧照 NO.19回归2003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回归2003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消失了12个年头之后,父亲重新回到家中,而两个儿子——安德列(Vladimir Garin 饰)和伊万(Ivan Dobronravov 饰)已经长大。他们虽时时刻刻思念父亲,然真正相会时却产生了隔膜感。  父亲带着两个儿子去俄罗斯北部的小岛度假,一路上他们遇到各种困难, 父亲皆能轻松解决,然而父子间的距离却始终没有拉近。他对待儿子们格外严厉,大儿子安德列对此只能小心应付,小儿子伊万却桀骜不驯。这次旅行,是否能成为父子间的疗伤之旅呢?  本片荣获2004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2003年俄罗斯影评人协会最佳剧本、最佳新人和最佳电影奖,2003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处女作、金狮奖等。妈妈别哭2008侠探锦毛鼠之如梦令热情似火2008去联谊却发现没有女生花儿多多之前世今生糊涂县令郑板桥君子好逑1984黑夜时刻纹身大改造第一季杰克与吉尔黑侠2(普通话版)气球漫游记疯狂小世界骄傲的玛丽如晴天,似雨天超时空大冒险玉面桃花总相逢草根守候阳光三个智者深深地恋爱学习中!三傻西行记文明的秘密第一季博比成长记曼蒂大时代风云录伏妖白鱼镇心理追凶 第六季杜拉拉升职记到了30岁还是处男,似乎会变成魔法师星际之门 SG-1 第一季大明平妖传奥菲斯小姐钢的琴(2011)牙医的奇遇来电奇缘西部风云邪恶电玩帝国梦露死亡之日在京都小住(2019)二十不惑成名记

 长篇影评

 1 ) 传承错误的寓言

本文是我在参考了豆瓣几篇赞同数较高的长评后对本片基于政治角度及宗教角度结合的个人理解,因此文中的一些观点会与部分长评的观点类似,但我也在其中加入了一些新的内容以区分不同。这篇算是条短评的加长版,我会简单谈及自己对片中三个元素(父亲形象中的一致与矛盾、七日的指代、以及最后一组黑白照片的意义)的理解。这三个元素间可能不会有很明显的关联,选择它们只是因为我认为它们各有值得讨论的点而已。

一、作为复合体的父亲形象

如果我们将片中的兄弟俩理解为全体俄罗斯人的象征,那我们无疑能从俄罗斯的历史联想到两位俄罗斯人的“父亲”。

第一位“父亲”是东正教。九世纪东正教的传入使原先仍大量处于部落状态的斯拉夫人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十五世纪时俄罗斯第一位沙皇伊凡三世又迎娶了以东正教为国教的拜占庭帝国最后一任皇帝的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让收益于西方文化的俄罗斯得到了极大的进步。所以,东正教之于俄罗斯(地区)像个成熟的外来引导者,助其开化并完成提升,一如片中突然来访的父亲之于两个等待被教导的儿子。电影对这一形象的父亲有着十分明显的描绘:父亲在片中第一次出现时,其睡姿与Andrea Mantegna所画的《Lamentation of Christ》(《死去的基督》)一致。耶稣在此自然是作为东正教的象征出现的,而他在《马可福音》中对原先无知的信徒布道的故事与东正教对俄罗斯人/父亲对两个儿子做的事也有所暗合,所以耶稣及其代表的东正教可被视作父亲的一个面相。

相似的事情在二十世纪再次发生,俄罗斯第二位“父亲”(共产主义)的传入帮助旧俄国摆脱了阻碍其工业化进程的封建枷锁。在新外来先进思想的引导下,俄罗斯一跃成为超级大国,共产主义为俄罗斯人带来的提升又雷同了片中父亲对两个儿子及东正教对俄罗斯人所做的事。[一个有趣的点是,共产主义刚出现时被许多人认为是一种救世的思想,这和在中世纪普罗大众认为基督教是种救世思想几乎如出一辙。]而且这两位“父亲”的相似之处还远不止于此:作为共产主义具象化的苏联在帮助俄罗斯提高国际地位后迎来了自己的终结,一如作为东正教象征的耶稣在《马可福音》中完成了布道便迎来自己的死亡。所以,类似耶稣,苏联也可被视作父亲形象的一个面相。通过两段相同的对位关系及相似的下场,导演不仅在片头就暗示了父亲最终将要死亡的结局,还使耶稣(东正教)-信徒,苏联-俄罗斯人,父亲-儿子这三组关系达成了某种一致性,让两个不同的面相和谐地存在于一个父亲的形象上。

豆瓣的许多长评只侧重了父亲这双重面相中的某一面,或只是泛泛地提到了两面却没作什么联系,它们因此忽略了父亲在片中形象重要的另一层——片中父亲的状态并不总是一致的,他的形象以及他与两个儿子的关系更多时候是处在一种内部矛盾之中。具体表现在他既关心他的两个儿子(如分酒与两个儿子同喝,叮嘱Andrei要晒干衣服防感冒,在Ivan最后逃走时急切地追赶上去),但同时又充斥着对儿子的暴虐(如把没插好树枝的Andrei揍到流鼻血,因为一点口角就把Ivan扔到路边数个小时)。很多人因为他性格中残酷的一面,便只把关注点放在他身为苏联化身的那一面,对他身为耶稣的那面只停留在对其片头形象的提及;也有很多人从生活经验中同感到这种既充满关心又严厉不可抗拒的爱正是父爱的特点,所以认为这是父亲正常的状态。但父亲形象中的这种矛盾性实际上是基督教和共产主义在他身上不同的体现。在《圣经》中,耶稣以极大的包容与仁爱去原谅并教导信徒,所以父亲能不断地原谅儿子犯错;在历史上,苏联以其高压暴虐的内部管理而闻名,所以父亲始终采用着一种命令式的口气在与儿子交谈。身为耶稣与苏联的化身,父亲必然同时继承了他们各自的特质。因此,父亲在电影中与两个儿子忽冷忽热的关系并非巧合,而是其身上两面互博的结果,这需要同时联系他形象的双重来源才能得到完全的解释。从这个角度解读,我们也能看到导演是借片中父亲为例,点明无限母性(耶稣)与无限残暴(苏联)结合的失衡都只能导致悲剧的父爱——过多的母性会带来片头两个儿子的软弱,而过多的残暴会带来片尾Ivan的决绝——只有结合平衡的爱才能成为具有创造性的父爱。最后,也通过这两种主张不同的体现,导演指出了行为目的上的一致并不能说明苏联与耶稣的本质是完全相同的,即强权是与天国并非类似的救主。

二、七日的轮回

很多豆友在看到全片故事发生于七天之内就不假思索地将本片与《创世纪》第一章上帝六日创造万物并休憩一日的故事联系起来了。多数这样的解读只是把《创世纪》作为一种卖弄式的reference稍微提及,好像提到了《圣经》影评就比较高大上,也未阐明《创世纪》之于本片究竟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本片中的七日另有含义。电影中唯一没有出现父亲的那天是片头的星期日,而父亲沉入湖底的那天是星期六,也就是说无论是这一周的星期日或是下一周的星期日,两个儿子都不知道父亲身上发生了什么。读过《马可福音》的人肯定知道在该书的最后一章,耶稣在一个星期日复活了。[耶稣是在Preparation Day下葬,在Shabbat之后一天复活的。Shabbat是一周中的第七天,而犹太教中一周的第七天是指周六,所以耶稣是在周日复活的。]联系上文,我们知道父亲可以被视作耶稣,因此我觉得影片安排七天作为一个完整故事的时长实际是在暗示父亲将在[某个]周日重生,而这个故事只是这个家庭轮回命运的一次截取而已(我在下个部分还会展开一些地谈到为什么我中意这个轮回的解读)。此外,一周作为一个循环又无穷无尽的时间单位,像一个周日过后又会迎来一个周日,本身就带着极强的轮回意味,更增加了这种假设的可能性。

三、父亲的影像

影片结尾展示了一系列应该是用Andrei于片中所持相机拍摄的黑白照片,这些照片中的一个共同点是父亲都未正面出现在这些照片中,偶有出现(如以下倒二张)也只出现只手,唯一的一个例外是父亲抱着刚出生的Ivan的一张合影(以下最后一张)。Ivan出生不久后父亲就离家出走了12年,与本片上映时苏联解体的年份相同,因此我们可以将最后一张照片中的父亲理解为1991年解体前的苏联。照片中的他一反其苏联那面的残暴,显得十分仁慈。

相片在电影中经常作为记忆的变体出现,其所呈现的内容经常受片中人物的主观感受影响,或反映出片中人物的内心所需所想,所以这些旧照片反映出了父亲以不真实的一面留存在了这个家庭的记忆中。而与旧照片相对的是Andrei和Ivan在旅途中拍摄的新照片中完全没有父亲,这象征着父亲在途中残暴的一面完全无记录可循。结合旧照片中父亲形象的改变与新照片中父亲形象的缺席,导演似乎在说当针对残暴的记录缺失时,后人对于施暴者的记忆就将出现偏差乃至完全错位。

本片上映之际正值Putin就任俄罗斯总统的第一个任期,这时的俄罗斯面临民主化失败带来的地位衰退,许多人将做派强硬的Putin视作振兴俄罗斯的救主。强权的回归正是发生在这样一个众人再度忽视了强权与救主本质不同的时代。许多拥戴这场回归的人都像对父亲记忆出现偏差的家人,他们已经忘却了不久前仍肆虐在这片土地上的强权的真实面貌。与片尾仅因父亲突然的死亡就原谅了父亲的Ivan相似,许多俄罗斯民众对暴毙的苏联重新产生了同情,所以转而支持起神似苏联再生的Putin。

而类似本片导演的一批知识分子也是于此时悲观地洞见在一个轻易遗忘历史,或是历史轻易能遭到删改,的世界里,强权就会像耶稣一样不断地重生。即使随之而来又会是其与曾经呼唤它的人的冲突(无论是彼时苏联还是处在Putinism的俄罗斯都是如此),且结局不外乎以强权的死亡作终。但健忘的人又将很快忘记强权的残酷,暂沉湖底的“救世主”又将静待软弱的呼唤给它带来新生,就如同一个永无尽头的轮回一般。

导演曾在一次访谈中讲到应该将本片视作某种寓言式的故事来看待。联想到许多人提及的父子传承,我觉得这则寓言就是关于强权是如何像耶稣一般在一个家庭乃至民族的后代中不断重生的故事。

 2 ) 我是你爸爸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于是有了这个相册: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55939631/

故事本身没什么 可是分镜以及光实在是太有美感了 这种风格一直我都很迷恋 金基德就是这种风格 一切都仿佛在不经意间发生的 却被冥冥之中不可逃避的宿命感包围着 连争吵和死亡都显得平淡 欢笑和愉悦反而显得冷漠
整部片子下来 镜头感极强 人物塑造完全用光影就实现了 这才是偶心中的大师啊……完全不需要花里胡哨的剧本来搞噱头。
从最开始的跳台 到最后的灯塔 仿佛宿命的轮回 再次让我想起了金基德 春去春又来

那个寡言 冷漠 粗暴的男人 就是赐予你生命的男人 不管你喜欢与否 这是不争的事实 你把盖子盖上 妄想与现实隔离开 可是 宿命是逃不掉的
当被无情的水钻了空子 看着载着他的船远去而且逐渐沉没的时候 你情不自禁的喊出了 爸爸 爸爸
然后 你就知道了 什么都无法隔离亲情
剥了皮 连着筋

 3 ) 回归

色调、音乐。俄罗斯人独特的脸部轮廓。寒冷的建筑、景色。看上去一切更像一个视觉作品,有种宗教意念的东西在潜伏。电影的主要线索是父亲,亲情本身是岛屿。岛屿的概念应该是有人的时候,它可能是一个世外天堂;孤独的时候,它意味着漫长的隔绝。而故事发生的地点就在一座岛屿上
俄罗斯、西班牙以及希腊电影,给了我审美疲劳以外的另一种精神滋润。我是像写小说一样去看这些电影。痴迷阿尔贝•加缪景色描写的景色。如同有人曾经这么说过,词语本身很狭窄但是人却觉得无比宽广。电影里就拥有了这一种等同于词语的魔力。宽广之中,附加深色的压抑、和一些爱之类让人摸棱两可的抽象事物。两种极端相反的东西融合在一起。会是另外一种极端。走向极危。结局有诱人的未知。
段的意思就是。视觉的魔力以及本身命题的多重混合。我像喜欢「第一个人」一般喜欢这个故事。第一个人发生在热带的阿尔。回归发生在遥远的俄罗斯。
技巧的渲染只是为了将故事说得更具质感。适合深夜的电影。质感如同沉浸在深海海水里的影象。高潮出现在父亲的死。他死得真容易,一块木板的脆弱,和电影漫长的各种渲染比起来,仿佛一个讽刺。我记得男孩们那之后的脸。布满未知。
有人会对故事所有的细节进行分析。但是,好电影本身就充满值得称到的细节、以及呼应。但是放遥远来看。所有看电影的人应该只是需要一种突然下沉的重量。有些东西是需要在看到、听到以后给自己思索的空间。否则我们永远只是之前的我们。
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天才童星随后的死亡。这都是迷离的色彩。至始至终。回归都似一部沉静的悲剧。事实上悲剧就是因为,你当它是一个正剧。

 4 ) 闷而不骚

其实一直不太喜欢充满隐喻的片子,那适合有透视眼的高人。我向来懒,讨厌看电影还要动脑子(看推理片那是另一回事),更讨厌动了还动不出什么名堂。


不过这部没得选择。


画面、色调、镜头调度,简直是强迫人进入思索的状态,所以我一开始就裂成三瓣,一边看情节,一边琢磨画面和色彩,一边想这厮要说啥(有人习惯先看剧情介绍或找完资料再来看,我可不行)。幸好故事进展的比较抽象,不然真顾不过来。


从高台和深海那一段,我就在等待第一个关键的出现。我觉得能否看懂那个关键,决定了我究竟能否看懂这片子想说什么。

兄弟俩争执、追逐,直他们的妈妈转身的那一刻,说出“你们的爸爸回来了”,我想,原来是父亲。离家多年的父亲,要如何与这两个性格迥异的儿子共处。

然而,那餐饭改变了这个想法。


妻子和妻子的母亲分坐在门的两边,父亲从门外走进来。

镜头始终让你仰视着他的脸,他背后是极干净的青灰调子,有光。一瞬间,我只想到“无上”两个字,想到神,和基督。

而其他所有人都是被微俯着拍摄,彻底呼应了这种印象。

只是一个离家多年的男主人,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地位和气质来勾勒他?


虽然接下来的故事完全可以说是一个专断强硬的父亲与两个儿子间的纠葛冲突,而我始终被笼罩在那餐桌基督的形象里,不能自拨。救赎,背叛,爱,宽恕,命运,主宰......说这代表父权,打死我也不信。太高了也。要听懂中国的笑话,得知道中国人的生活,要看懂俄罗斯的寓言,就要把它放回俄罗斯这个大环境,除了体制与社会的变迁,我想不出还有什么能扣得起这么大的帽子,并且我也没有多余的脑容量继续这个安德雷赫猜想。


经历过拒绝,试探,希望,反抗,它淡化了其它情节,很刻意很刻意的不交待小铁箱,只剩下了父子三人的周旋。

只剩下孤独。

伊万是一个人,安德烈是一个人,父亲是一个人,最终所有人都只能拥有自己,所有你曾经认为主宰你、影响你、无论用爱还是用恨和你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那些人,那些事,终究和自己无关。


说是彷徨也好,坚强也好,不过是个人总要自己面对自己的命运。






看完赶紧查资料,原来是个政治寓言。再次证明我一向是有觉悟没醒悟。我咋就想不到他爹原来是国家的象征哩?



P.S.

有这么一段很逗,伊万很不乐意的对安德烈说:爸爸爸爸,你老是爸爸这、爸爸那的!

可听起来,伊万就是在说:“爸爸东”“爸爸西”!

我乐出声来。

 5 ) NO作,NO“die”

本片荣获2004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2003年俄罗斯影评人协会最佳剧本、最佳新人和最佳电影奖,2003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处女作、金狮奖等。

只是从电影闪现的很多画面来说,我无法确认里面诸多信息。

1:这个父亲为什么突然回来了?(根据另外的评论解释,是说父母已经离异,因为母亲觉得儿子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因此希望这个前夫前来履行一次做父亲的责任。或者另一种推测,父亲在外流浪惯了,不喜欢家庭的束缚,但是由于父爱缺失对孩子成长造成的负面影响,或者父亲的环境,心境发生了改变,比如当时苏联解体,是否导致很多士兵失业或者退伍+他本身经历的惬意,比如之后他带儿子去看得那座美丽的孤岛,然而家庭的一种有生以来作为人都会有的一种血缘关系。导致他这次回归。)

2:父亲回来当晚,母亲睡在床上的时候,会有一丝期盼,期盼这个男人,孩子的父亲会对他有一些亲昵的举动,但是父亲没有,从母亲的眼神里会看到一丝无奈和失望。所以这个父亲真的对这位母亲没有爱情或者感情了吗?这是为什么。

3:父亲和小儿子伊万在一个陌生的城镇呆在这里等待大儿子回来之际,有一个性感女子走过车子,父亲眼神被吸引,但是感觉也只是那种略有性质的表情。但是此时小儿子的表情里却有一种怨气。这个外表粗鲁的家伙是我的父亲吗?还对别的女子感兴趣的男人,这么不检点,不符小朋友纯粹的情感信念,导致觉得这个父亲有点让人失望,除了粗鲁之外还有好色,感觉不太正经像一个罪犯。

4:小儿子在某湖边钓鱼,因为父亲要求离开湖畔。小儿子故意偷偷把鱼放走,然后在车上抱怨没有钓到一条鱼。导致父亲开始厌烦,故意把他拖下车,扔在一座路边的桥旁边,然后载着大儿子安德烈远去。这时候小儿子的心情沮丧,愤怒,无助的狠,但是他没有想到是自己不愿跟随这个父亲安排的旅行,也不想去体验父亲想给予他们兄弟两的一种男性的磨练。比如父亲觉得他们应该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在别人抢他们钱的时候要勇于抗争和战斗。

所以当过了几个小时之后,在倾盆大雨之际,父亲才开着车子来接小儿子。

这时候小儿子湿漉漉的钻进车子之后,一阵大爆发。妙语连珠的训斥他的父亲,为什么12年都不回来,他们和母亲,外婆生活的好好地,为什么这个父亲突然又出现了。父亲听到一通质问之后,语塞不知道该说什么。

从这个层面来说,这个小儿子其实不笨。还能清晰准确的说出自己的意见。

5:当在海岛的时候,父亲同意他们出海钓鱼,但是规定了时间在下午15:30分,但是由于在小儿子的教唆下,兄弟两一直到晚上19点才回到孤岛上面。这里我有一些疑虑。第一我已经觉得小儿子属于心胸狭隘的天生性格,人很懦弱,也很任性,很作。之前父亲让他洗碗的时候,他还故意把父亲的碗扔到海里,并且说谎说碗被浪冲走了。

所以当他们出海钓鱼的时候,我在怀疑他会不会让哥哥和他一起抛弃父亲独自回家呢?

第二回想之前,他们几个小伙伴相约从高木台上跳下,他没跳下,导致其他小伙伴都嘲笑他懦弱,他也没有办法。但是哥哥也轻声说了一句弟弟懦弱的话的时候,他就扭打他哥哥起来,并且还赶回家和母亲告状。父子三人沿途晚上睡觉期间,感觉弟弟伊万也是比较强势那种。所以种种迹象,总觉得这个小儿子有一种自私暴虐的暴君心态。

第三因此当父亲要求小儿子叫他爸爸,吃饭的时间他故意怄气不吃,不是吃饭的时间又故意说自己饿,湖边钓了7-8条鱼统统放掉故意说没有钓到,洗碗的时候把父亲的碗扔掉。出海钓鱼故意违背父亲和他们的约定晚回来。还偷偷把父亲的刀子偷来,让哥哥和他一起谎称没有看到。这样种种事件,总让人感觉这个孩子是一个非常恐怖、自私、懦弱、谎话连篇,理解能力很差的的人、当然这一切都可以称呼为其孩子气,不成熟等等。因此我期盼这部片子最终会有一个好的逻辑改变这个孩子种种缺点。

5:但是非常意外的是,最后伊万因为父亲用不守时的原因殴打哥哥这样的情形下,拿出刀子威胁父亲。当父亲转身面对他的时候,他又感觉到自己的弱小和可笑。于是飞奔爬上孤岛上的灯塔上面,想跳下来自杀。父亲随后赶到,恳求他下来。但是塔顶的盖子被小儿子封住。父亲打算从一侧边缘爬上去,不甚掉落塔底死了。父亲死后,我看到的是哥哥成长和坚毅起来,坚持要把父亲尸体运回去,但是小儿子似乎没有丝毫的伤心难过。直到最后他们回到大陆之后。把物品都装进父亲的车子的时候,发现他们的小船以及父亲的尸体因为船漏水沉入了海底。伊万才喊了一声“爸爸”。最后影片差不多就结束了,有一张照片挺感人的,就是年轻的父亲抱着刚刚出生的小儿子,深情凝望的样子。

6:所以父母是否离异,父亲是不是一个浪荡子,父母是不是性格不合吵架父亲才离家,这次父亲回归带着孩子们旅行锻炼他们意志力的用心良苦。最终却是不了了之的结局,让我觉得有点莫名其妙。

当然每个观影的人角度肯定都不相同。只是我看到了NO作NO“die”一条规律。

 6 ) 无解的人生寓言

2003年,当俄罗斯电影《回归》捧得威尼斯金狮奖后,安德烈•日瓦金采夫——这部惊艳的处女作的导演面对关于影片含义的各种追问不胜其烦,最终他颇为抗拒地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我没有将它看作是每天常见的故事,或者一个社会性的题材。它不是简单的父子情,很大程度上,它从一个神话化的角度去看人生。电影里所有的事情都有它的意义。”

******

影片从星期日开始,在星期六安息日以父亲的尸体沉于湖中终结。一星期的父子之旅暗合了上帝创世的七天。

影片中父亲第一次出场就同时呈现出神与死亡的意象——沉睡中的父亲完全是15世纪意大利画家曼泰尼亚的名画《死去的基督》的翻版。影片最后,当死去的父亲被放置在船上时,他依旧是这个姿态。



第一眼看到沉睡中的父亲后,小儿子伊万跑上阁楼,从尘封的旧箱子中翻找出父亲的旧日照片。这张照片夹在一本圣经故事画册中,于是我们从画面中看到了两幅并置的图像:前面是孩子年幼时的四人家庭合照,其乐融融;后面则是德国画家卡罗尔斯菲尔德的圣经版画“亚伯拉罕杀子献祭”,惊心动魄。版画取自圣经旧约中的一段,上帝为考验亚伯拉罕是否忠于自己,要求他杀死独子以撒献祭。亚伯拉罕遵命行事,正当他要杀子时,上帝派出的天使及时阻止了他,以羔羊替换了以撒的性命。



“弑父”与“杀子”的隐喻其实正是全片中父子对抗关系的写照。两个孩子都没有继承父亲的强势:哥哥安德烈缺乏主见、惯于妥协;弟弟伊万则恐高,不敢跳水,也不敢从高塔上走下来。在他们成长中缺席了12年的父亲突然回归,使他们骤然面对强势的父权统治,此时兄弟二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趋向:安德烈兴奋不已,对父亲崇拜又顺从;伊万则充满了怀疑、抗拒,爸爸二字叫得心不甘情不愿。

本是钓鱼的出游,在父亲的带领指挥下变成了目的地不名的“行军拉练”。父亲对儿子的种种行为都报以粗暴、蔑视的态度,他用一个个不容置疑的命令开始让孩子遵从他的生存法则:以暴制暴、绝对服从、埋头苦干。孩子们在行动上的迫不得以,越来越强烈的心理对抗和敌视随之而来,终于始终顺从的安德烈在父亲的责打下也转而反抗,伊万则跑上高塔相威胁,残存的最后一点平衡彻底崩塌,影片从一开始就预言的悲剧终于上演。

父亲的坠落死亡转而成为两个孩子的成人式。一直表现摇摆的哥哥十分镇静地决定要把父亲的尸体带回去,并真正开始充当起兄弟二人中领导者的角色。伊万也克服了内心的恐惧,从他一直畏惧的高塔上走了下来。

父亲带着他不可知的秘密永远地沉溺下去了,伊万第一次发自肺腑的大喊着“爸爸”。曾经的缺席成为了永远的丧失,爱恨纠结没有得到丝毫的缓解,只能继续存在于儿子们的心中,无可避免地生长为一种永远的痛。

******

故事主要在人迹罕至的自然中展开,悠长的道路,广阔的原野,无垠的湖面,色调清冷,构图极美,随便截取一帧画面都如同是黄金分割的经典示范。现实世界被远远抛在身后,被彻底模糊,整部电影弥漫着一种永恒的诗意气质,渗透出深沉的哀伤情绪和冷冽的美。

在视觉充满感染力的同时,人物和故事的某些细节却是严重缺失。诸如:父亲为何归来?过去的12年他都在哪里?他为什么要带孩子踏上这次行程?那个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导演对这些问题完全不加理会、不予追究,甚至使之更加模糊化——至少在影片原作剧本中,即便没有解释这些问题,也留下了更多的现实线索。

导演安德烈•日瓦金采夫对剧本的改动还不止于此,虽然影片中间部分与剧本基本吻合,但故事的开端和结尾被彻底改变,演变为一个玄妙的轮回。正是导演所做的种种改变,使电影突破了时间地域的局限,跳脱了来龙去脉的现实琐细,具有了一种形而上的神秘的寓言性质。

这种寓言性质也随之带来了丰富的解读:以反叛父亲获得男人身份确立的成长故事,旧日强权高压与瓦解的政治暗喻,俄罗斯民族忧郁的家国情结……更有不少影评人指出影片中明显属于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元素。每个人都可以从影片中读出自己似曾相识的影子,都会有些无可名状的情绪在心头涌动。这也许正是导演的苦心孤诣所在,正是他抗拒解释电影涵义的原因所在。

因此,当《回归》上映后,两位编剧就电影阐释他们的理解时,导演不禁忿然,称他们“就他们根本一无所知的事情——实质上是从剧本到影片的过程中那些繁杂的内部工作——不正确、不负责任的‘描绘’”。进而声明:“任何思维健全的编剧都知道,电影剧本——作为自己的劳动和灵感的成果——仅是创意和和最终成片之间的中间环节。事实就是这样。因此,导演——是自己影片的作者,正如编剧是自己剧本的作者一样。”

******

现在回想我第一次看《回归》时,既没有读过该片剧本,也尚未察觉出那些宗教隐喻,更对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无所了解。但这些“无知”并不构成理解这部电影的障碍,更无损于这部电影所带来的感染力。在这部导演不提供解答的电影中,每个观众都可以从光影之间获得自己独有的那个答案。


扮演哥哥安德烈的小演员,在影片拍摄完成后不久,溺毙于影片拍摄的那个湖中,这个年轻生命的早逝似乎更增添了《回归》无法言说的忧伤气氛


《回归》观影记录:
第一次:2005年1月,DVD
第二次:2005年12月,CCTV电影频道播放
第三次:2011年4月,首届北京国际电影季于影院观看
第四次:2015年8月,中国电影资料馆观看

(此文完整图文版见:http://i.mtime.com/176879/blog/5921881/

 7 ) 俄罗斯成长的政治寓言——浅析俄罗斯电影《回归》

写在前面的话 这篇文章是我大学毕业时的论文。因为是论文,就有很多限制,发挥上难免掣肘。许多内容也要奉行“拿来主义”,当然也就破坏了文章的灵动。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谈:“心正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摛藻。”在这方面,论文是难免有些不合性灵的。但毕竟为了这篇文章,自己做了很多功课,也在此过程中有所提高,姑妄称之为心血之作吧。即是内容本身无多少可采之处,亦不必润色修改,还是原样陈于此,算是留念,也算是见证吧。

引 言 苏联解体对俄罗斯的影响渗入了各个领域,电影业也不例外。近二十年来,俄罗斯许多电影作品都将视角对准了父子关系这一块,借以思考俄罗斯与苏联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巴维尔.丘赫莱依的《窃贼》、亚历山大.索库洛夫的《父与子》,以及柯列布尼科夫与波波格雷布斯基合作的《消失在地图上的名字》。这些电影都借描绘父子关系来表现俄罗斯人对前苏联的复杂情感,对二者的微妙关系做了深度剖析。这些电影在各大电影节上收获了如潮好评,《回归》更是在2003年摘得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与最佳新人导演奖两个奖项。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是导演安德烈.萨金采夫的导演处女作。能够获得如此有分量的奖项,充分说明了本片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故事——成长与蜕变 《回归》利用散文式结构,将一个离家多年的父亲归来的故事娓娓道来:安德烈与伊万是兄弟俩,在一次争吵后回家,母亲告诉他们父亲回来了。父亲离家十二年,两兄弟对父亲没有了印象。怀着好奇的心情,两人通过一张夹在《圣经》里的老照片印证了父亲的身份。泛黄的照片上,年轻的父亲同母亲一起,抱着小时候的兄弟俩。第二天,父亲和兄弟俩跟随父亲外出进行了七天的野营。在此期间,父亲的专制与霸道让两个孩子战战兢兢,父子矛盾逐渐加剧,终于在一次冲突后,弟弟伊万爬上高塔,紧随而来的父亲坠塔身亡。兄弟俩将父亲尸体拖到船上,而后父亲的尸体随船沉入湖底。两兄弟无意间再次见到那张老照片,上面父亲的形象不复存在。 从故事层面上说,《回归》讲述的是父子关系,表现的是成长主题。父亲的回家并不是真正的回归,他的死去才是父性的正式回归。父亲死了,新的“父亲”(完成蜕变的儿子)在此刻诞生。 影片故事发生在七天内,星期天父亲归来,周一父子三人开始远足,周六故事结束。这个模式正巧与《圣经》里创世纪的七天相吻合。母亲说父亲是飞行员,暗示着父亲是带有神性的存在。如果这还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那么父亲躺在床上沉睡的画面就很清楚的表明这一点。这个画面的构图与人物造型上都与曼泰尼亚的名画《死去的基督》惊人的相似。随后伊万翻出父亲的旧照片,它正夹在一本插图版《圣经》里。而夹着照片的这一页,插图内容正是德国画家卡罗尔斯菲尔德的圣经版画“亚伯拉罕杀子献祭”。《圣经.旧约》里提到,上帝为考验亚伯拉罕是否忠诚,要求他杀独子以撒献祭。亚伯拉罕奉命杀子之时,天使及时出手制止,并替以羔羊献祭。从这里就已经暗示了影片中父亲心底的的“杀子情结”,与儿子的“弑父情结”相对应,构成了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思想行为是由他的童年的心理缺陷控制的。 由于母亲与外婆的呵护,兄弟俩身上更多带有女性的温和气息,甚至懦弱胆小,这都源于“父亲”地位的缺失。母性的特点决定了兄弟俩对母亲的强烈认同感,在片头小伙伴们在灯塔上跳水,唯独伊万没有勇气跳下去,在伙伴们的奚落声中,伊万蜷缩在灯塔上瑟瑟发抖。可以看到,安德烈与伊万的伙伴都是男孩子,伊万遭到伙伴的抛弃,说明他在男性主导的社会环境下的不合群。来寻找儿子的母亲用怀抱安慰了他,同时也扼杀了他的独立能力。当伊万说“如果走下去(而不是跳下灯塔)会被伙伴嘲笑”时,母亲回答“没人会知道”。她的行为和语言在无形中合理化他的懦弱胆小和乖僻任性,他满足于母亲羽翼庇护下的自我想象中,另一方面也阻止了他男性价值观的建构。而父亲的出现,则填补了他们男性气息的缺乏,重塑他们的男性价值观。在父亲回家后的餐桌上,父亲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与决定权,在女性为主导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兄弟俩对之表现出了排斥,尤其是小儿子伊万。在这场戏中,父亲经常处于画面中心位置,暗示了他的权威。他给家人分配食物,给孩子倒酒。大儿子安德烈表现出了敬畏,从眼神里可以明显看到他对父亲的崇拜,也是对力量的向往。小儿子伊万则表现得阴沉许多,一开始就表示了对父亲的反感与排斥。在他看来,父亲的力量与强势给他不安,这种恐类似于弗洛伊德提出的的“阉割情结”。伊万的排斥情感是因为他根本不理解父亲的意义,父亲在他的童年记忆里是不在场的,母亲是他感情的全部。在他的潜意识里,母亲是自己的保护者。当父亲提出和儿子一起外出野营时,母亲与奶奶在餐桌上选择被动接受,宣告了母系力量面对父系力量的全面溃败。 片中出现了几次儿子对父亲身份的质疑,都是由弟弟伊万提出的:跑到阁楼上翻相片是对父亲身份的第一次质疑;出发前夜卧谈时怀疑父亲的飞行员身份这是第二次质疑。哥哥安德烈则用“他在休假”替父亲辩解,这说明了兄弟两个对父亲有着不同的态度。弟弟质疑,而哥哥认可。 父子三人踏上旅途后,他们之间的矛盾开始逐渐凸显。首先,父亲蛮横的强调孩子应该在和自己的交流中加上“爸爸”两个字,这引起了小儿子伊万的反感。父子之间的交流是不平等的,父亲的主导地位十分明显。他就像一个将军,对儿子发号施令。首先,他派大儿子安德烈去找饭馆,在安德烈贪玩耽误了时间后,父亲严厉的责问他,不容儿子有半分辩驳。当安德烈顺从的回答“爸爸,我答应你再也不会这样了”,父亲满意的安慰了儿子。随之而来的是伊万的“反抗”,他拒绝吃饭,父亲的威严似乎也不能很有效的震慑他。这时父亲用有力的臂膀才让伊万顺从了下来。安德烈明显比伊万更顺从,但是我们不能以此判断他更懦弱。从片头跳水一幕来看,哥哥安德烈比弟弟伊万更有胆量。他的顺从在于他的成熟,他的年长,所以他比弟弟更能认同父亲的身份及行为。而伊万受母亲的庇护更多,男性价值观比哥哥更淡。 从饭馆出来后,安德烈与伊万遭到了小混混的抢劫。父亲把小混混抓回来让兄弟俩处理时,兄弟两个却同时流露出了怯懦(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可以理解为宽容),放小混混走了。父亲愤怒的骂儿子们“你们裤裆里面都没有东西”。这句话很明显的表露了父亲的男性价值观,就是性和暴力。无论是性(在车里对过路女郎进行偷窥),还是暴力(让儿子痛打小混混)都让儿子无法接受。这是父子之间的隔阂,也是儿子自身的男性价值观与俄狄浦斯情节的冲突。 三人来到一座孤岛上进行野营活动。踏上旅途的父子则让人想起诺亚和他的儿子们,儿子们同样喜欢钓鱼,同样用日记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来到小岛上的父子开始了原始的生活,他们用自然工具创造生活必需品,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创世纪的过程。兄弟俩钓鱼后,在父亲的指导下,就在野外生起了篝火,吃到了野味。火光照耀下,保鲜袋里的鱼一张一翕,就像伊万此时内心的煎熬。夜宿的帐篷里,伊万第三次对父亲的身份进行了质疑:“他可能是个歹徒,会在丛林里撕碎我们的喉咙”,哥哥安德烈则嘲笑了他的杞人忧天。 伊万和父亲的第一次“大规模”冲突在第二天上午。父亲打断了兄弟俩的钓鱼活动,带上兄弟俩驱车赶往别处。伊万对于父亲的强横感到十分愤怒,在车里不停抱怨。父亲受够了儿子的喋喋不休,将伊万和渔具一起丢下了车,自己载着安德烈扬长而去。伊万在原地站了许久,还被大雨淋了个透心凉,这时父亲才又驱车返回接上了他。这种体罚让伊万失声恸哭,质问父亲为什么回来,又为什么带兄弟俩去野营。伊万看来,自己的价值在父亲这里完全得不到认同,他心中构建的理想的自己被父亲无情的扯碎。伊万一面抱怨“没有你,我和妈妈奶奶过得很好”,一面控诉“你回来,就是为了奚落我们?”这些话表现了他潜意识中认同母系安慰而排斥父系权威,即是恋母情结的一种体现。 雨中行驶的车轮陷在了泥浆里,父亲命令孩子下车,并教给他们如何用树枝将车轮弄出来。在这过程中,安德烈因为顶撞父亲挨了一记耳光,并流了鼻血。而后摄影机对准伊万的面部来了个大特写,观众可以清楚的看到伊万阴沉愤怒的脸。随后兄弟俩又在小艇上,冒着大雨,随着父亲的口号划到了目的地。此时伊万和父亲的矛盾看似已经无法调解,伊万像对仇人一样对待父亲,而父亲也继续用力量来压制伊万。于是,兄弟俩在影片里第三次卧谈时,伊万明确表露出了自己的弑父倾向:“如果他再碰我,我就杀了他。” 灯塔在片中第二次出现,这时父亲和安德烈正在攀上它来鸟瞰全岛。同片头一样,伊万对灯塔表现出了畏惧,他站在塔下,用“我的腿受伤了”来掩饰自己的怯懦。大儿子安德烈则很享受这一切,甚至在吃饭时主动和父亲讲笑话。这说明了安德烈对于父亲的认同感愈加强烈,自己的行为也更加趋近父亲。此刻的伊万感到了无比的挫败感与孤独感,因为他的同盟安德烈似乎也已经偏向了父亲一端。 伊万和父亲的冷战终于在兄弟俩一次误点的“归航”后转变为暴风骤雨。兄弟俩因为贪玩,没有按照父亲规定的时间返回,这让父亲大为光火,并对两个儿子施暴。安德烈和伊万都被打翻在地,已经忍无可忍的伊万举起了刀子对抗父亲。他开始用父亲常用的暴力来解决问题,虽然对象正是自己的父亲。哭泣的伊万丢下刀子冲向森林,,父亲在后面穷追不舍。情急之下,伊万爬上了他一直不敢面对的灯塔,并扬言要跳下去。这时父亲却突然意外坠塔身亡,留下了吓呆了的两个儿子。这是灯塔第三次在影片中出现,前两次伊万都对它表现出了无比的畏惧。而这一次,伊万战胜了自己,爬上了灯塔。父亲却偏偏在此时坠塔,父亲的死亡也正是儿子的长成。定下神后,哥哥安德烈充当了“父亲”的角色,他指挥着伊万,用从父亲那里学来的方法,一同将父亲的尸体拖到了小艇上。安德烈的口吻变得和父亲一样,强横而不容辩驳,俨然成为了另一个父亲。承载父亲尸体的小艇慢慢沉入水底,安德烈与伊万第一次从内心喊“爸爸”,他们大叫着冲向小艇,在这一刻他们突然感受出了父亲的意义。象征着力量和勇气的父亲消失了,新的“父亲”诞生了。父亲的死更像一个仪式,象征了父性的交接。回到轿车上的兄弟俩黯然神伤,却意外发现老照片上面的父亲已经消失。这与前面提到的夹在《圣经》里的照片形成了一种互文关系,即父权的出现与消失。片尾一系列的黑白照片里,只有兄弟二人的身影,父亲消失了,就像从未存在过。这里导演利用了超现实手法,让观众对父亲的存在产生质疑。其实,父亲的真实存在与否并不重要,他只是一个符号,标志了兄弟二人的成长。

二、结构——时空的交错与并置 近年来,以分段式的形式结构影片,逐渐成为一种风潮。从94年的马其顿电影《暴雨将至》始,一些佳片如《低俗小说》《太阳照常升起》都采用了分段的形式,打乱正常的叙事结构,使得故事时空交错并置。《回归》的结构模式也明显带有这一风潮的特点。 本片在结构上是“七天模式”,即周一到周日七天里的故事。日期在这里变成了时空的分割点。该结构模式清晰地呈现为空间意义上的往返模式和时间上的线形模式,由时空交错概念所引发的内在含义的交错与并置使影片的结构意义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多元化状态(格局)。 (1)以固定时间为单位界定情节发展的阶段性,即把影片中所述事件分配在相同跨度的时间范畴中。在影片里,日期的变化是通过故事中间的字幕来交代的,每一天内发生的事情长度也很接近。按照标准的线性叙事来发展故事,用“日”为划分单位,交代发生的事情进展。 (2)依靠情节推动的悬念,通过单位时间的分割,体现出逐渐加深的递进式趋向。导演在影片里设置了许多悬念,主要集中于父亲的身上。父亲的职业、身份,神秘的交易与电话,及父亲在岛上挖出箱子,都推动了悬念的深入。当然,导演在最终没有揭开悬念。但是在情节发展过程中,观众对悬念揭开的期待是情节逐步深入的基础。 (3)呈现儿子成长的艰难历程,展现由时间间隔带来的叙事省略的深刻含义。儿子在蜕变为“父亲”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痛苦、压抑与失落。利用父子之间不断激发的矛盾,压缩了儿子成长的时间过程。它隐喻了现实历程的艰辛,对应着电影之外的历史与现实。 (4)以结构模式中的潜在分支——“往返”模式,缔造逆向度的通往过去的“时间隧道”,呼应神话的叙述方式,勾起观众的记忆和怀旧情绪。影片镜头里出现了大量的标志性怀旧意义的物件与事件,如旧工厂、老汽车,旧照片等等。并以传统的生活方式,如野外生存时的就地取材,用伏特加驱寒,勾起观众对过去时光的怀想。和一般电影用闪回蒙太奇与交叉剪辑表现时空交错不同,本片将不同时空的事物与事件糅合到同一时空里,模糊了时间的界限。没有具体的年代,增强了影片的象征性与隐喻性。这也正是神话在叙述方式上的特点。

三、主题——俄罗斯与苏联的民族寓言 艺术创作受制于环境又影响着环境,匈牙利批评家豪泽尔说:“艺术既影响社会,又被社会变化所影响。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可以互为主体和客体。事实上,社会对艺术的影响决定了两者关系的性质。当社会决定艺术的时候(这种情况在原始文化中特别显著),它就很少受到艺术的影响。当历史进入了更高级的阶段,艺术从一开始就反映了社会的特性,社会也是一开始就留下了艺术发展的痕迹。”因此,我们必须看到社会和艺术影响的同时性和相互性。如果将《回归》放在一个更广阔的社会历史文本中解读,就会发现它与俄罗斯所处的社会政治状况息息相关。 戴锦华说,意识形态批评的重要思路是关注文本中“没有”讲述的因素---关注那些意味深长的空白,即“结构性裂隙和空白”。而在《回归》中关于父亲的身份,有太多这样“结构性的裂隙和空白”。这些空白,就是解开影片深层意义的解码器。在国内的一些电影,如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与《让子弹飞》,就留有很多情节上的空白与细节上的提示,留给细心的观众渐渐揭开它的面纱。 整个影片从情节上讲,是有许多留白的。 父亲在离家十二年间都在干什么?他回来又是为什么?岛上神秘箱子里有装有什么?这一切看似是影片的一条暗线,但是后来竟然随着父亲的死而被掐断。这并不是作者的失误,而是有意为之。影片一方面用它们来营造影片的紧张气氛,一方面加强父亲身上的神秘感与虚幻感。把父亲的形象虚化,就是为了告诉观众,这是一个借父子题材展开政治思考的寓言。 本片拍摄于2003年,距离1991年苏联解体正好过去了十二年,同片中父亲离家的年份一样。这并不是巧合,父亲正是俄罗斯社会转型的符号。 1991到2003年之间的12年里,俄罗斯从社会主义国家转成宪政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转成市场经济,从价值一元化转成多元化或者是价值崩溃化。影片抽象出一个权威的回归,即苏联时期的斯大林主义。处于转型社会的俄罗斯,旧的意识形态还没有完全消解,新的尚未成熟地确立,在这一个转折时刻,俄罗斯人民充满困惑与迷茫。一方面,在苏联时期,尤其是斯大林时期,苏联国内充斥着恐怖的气氛。斯大林的高压统治和个人崇拜让苏联人们喘不过气,生活在压抑的社会环境下。米哈尔科夫的《毒太阳》里就直观的展现了斯大林统治下的恐怖氛围。但是另一方面,苏联解体后,世界两大阵营坍塌了一极,俄罗斯再也无力与美国分庭抗礼。虽然俄罗斯仍然是军事大国,但是政治地位、经济能力、文化发展上都呈现衰败趋势,俄罗斯人民的大国情结受到了挫伤,不免有些失落情绪,所以他们又怀念起苏联时期的强盛来。而父亲代表着苏联时期的强人政治,一种激进的发展理念。甚至可以说,“他”就是斯大林政府。幼小的“俄罗斯”(儿子)在真正成熟前,离不开父亲的影响与约束。影片里,父亲用自我的方式管束儿子,和斯大林统治下的高压政策相同。他的管理方式专制且粗暴,在强调服从的同时,被管理者的民主权利在被逐步边缘化。父亲与儿子在岛上的生活,也回到了原始的方式。父亲教给儿子如何利用树枝将陷在泥浆里的车轮弄出来、制作木碗、搭帐篷这些技能。父亲给大家分配食物,三人协力合作,也暗合苏联时期的公社化经济生产方式。最后父亲从高塔上坠落身亡,看似意外,其实是粗暴、专制统治的必然失败。因为父亲和儿子之间缺少真正有效的沟通,他的统治是不能得到被统治者的衷心认可的。父亲死了,一如前苏联的解体,一个粗暴专制的政权由此瓦解。没有了父亲的庇护,兄弟俩必须依靠自己的能力走下去,就像现在的俄罗斯。父亲随小艇一起沉入海底时,兄弟俩大叫着“爸爸”,此时的他们对父亲的尊敬与爱意才涌现出来。而如今的俄罗斯,对当初的“父亲”苏联又何尝没有缅怀与思念呢?即使他曾经带给过自己伤害。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经历过这一时代变迁的俄罗斯人应该都感同身受。 有趣的是,俄罗斯的民族特性在父子三人身上有着很深刻的体现:专制主义、暴戾残忍、自大粗鲁,父亲一如俄罗斯历史上的伊凡雷帝、彼得大帝、斯大林。而儿子的表面顺从与信仰怀疑也代表了俄罗斯人一贯的特质。他们在强权下压抑个性,内心却有着强烈的个人意识。个人意识与集体主义并存,俄罗斯人就是这样的矛盾体。众所周知,来自高加索的俄罗斯人的文明启蒙远远晚于西欧,彼得大帝改革后俄罗斯才走上了文明之路。即使如此,俄罗斯的文明程度还是饱受诟病,在西欧人眼里他们仍带有残留的野性,带有暴发户的洋洋自得。就像电影《俄罗斯方舟》里说的:“俄罗斯包容整个欧洲,连她的错误也借鉴。”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在西风东渐的道路上蹒跚前行。西方社会的先进思想与糟粕文化都流入俄罗斯,俄罗斯站在历史转折的路口,需要的不仅仅是母性的包容,也需要男性的决断力与坚定。只有一个兼具父性与母性气质的领路人,才能带领俄罗斯度过迷惘的时期,走向新的纪元。

结 语 单纯的历史题材影片由于其电影形态的僵化而受困于创造力匮乏的瓶颈,而《回归》代表着一条新的电影创作道路。“他们不仅试图重温历史,更强调历史对现实的深远影响和现实对历史的多元化反应,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被认为是以电影形式对历史进行审判。”将历史缩影于现实生活中,使现实与历史形成一种互文关系。不仅留给观众更多联想与解读的空间,也避免了直面历史题材的严肃说教。模糊背景环境,通过精心构造的人物关系及细节传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这种新型的电影语言摆脱了时代背景的限制,有所指却又无所明指,立意更加深远。

 8 ) 《回归》电影剧本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短评

看的有些懵懂,但不明觉厉(⊙o⊙)!

3分钟前
  • 黑基兔
  • 推荐

如果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啥时来个中国版

5分钟前
  • zhangxunnj
  • 还行

以为是一部“父亲缺席,之后回归,父子冲突,之后和解”的煽情故事,结果最后半个小时,彻底颠覆了我的“以为”。这是一部可以从亲情、政治,多重角度解读的“寓言”,十分耐品;镜头也美,师承老塔,非常耐看。

6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4.5;父亲的缺席从12年变成永远,照片里一度曾经存在的身影悄然隐去。灰蓝色调沉静凝练,水面波光是萨金塞夫的辨识标识之一,师承老塔明显。上帝(父亲)用七天创造世界,弑父之子的回归之路,注定要做俄国大地的流浪者。

1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本片荣获2004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2003年俄罗斯影评人协会最佳剧本、最佳新人和最佳电影奖,2003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处女作、金狮奖等。

13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完全抽离背景和环境的叙事,冷静有力,寓言就该这样拍。

15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在你喉结隐现筋肉渐鼓,看一切不顺眼,打架就拼死到底,开始对美女有反应的时候,有个男人在12年后突然出现说孩子我是你爹,不听话就煽你耳光,你会有弑父情结,你一定要有弑父情结,只有这个影子朽木一样轰然倒下,你才能懂得爱与责任,永久摆脱恐高症的困扰,安德烈、伊万,剩下的夏天都是你们的了。

1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值得一看

19分钟前
  • 桃子爱吃鱼
  • 还行

这是极具象征性的寓言般的悲剧故事,来讲述父子之间一种最根本的关系,叙述了父亲所带来的理性和残酷的世界

24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推荐

政治寓言,老塔重生

29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俩怂孩子谋杀了父亲再毁尸灭迹

30分钟前
  • 大花豹
  • 力荐

这部电影写的不是亲情,而是一种信念的生与死,尤其是在苏联解体之后的背景下,整个民族都带有一种片子里的灰青色的基调,包括儿子一进门看到父亲的角度,和父亲最后的死法,以及一种混乱迷茫的感觉和儿子对父亲的叛逆都是有特殊含义的。

32分钟前
  • 张大水
  • 力荐

冷冽得近乎残忍,心痛

33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影片年份的2003,正好是苏联解体后的12年,故事又说的是强权的回归和瓦解,两个儿子的性格组成,实在让人无法不多想… 虽然种种设定都有种太强的寓言感,但作为一部处女作,它真的非常纯熟,长镜头、色调、音乐,都充满着自信和上帝一般无所不能的感觉,萨金塞夫真是起点颇高啊

37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真的很好的片子,可是美得残忍

38分钟前
  • 趣多多配红茶
  • 力荐

蓝光修复之后的画质更蓝了,很完美的处女作,最后半小时整个人要疯掉了。

3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政治寓言懒得说。只是建议强迫症别看这片,因为父亲这个角色在孤岛上挖出来一个自己以前埋在那的盒子,到影片结束导演也没打开给观众看过。

41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镜头语言丰富...

46分钟前
  • 大宸
  • 力荐

很好看,感悟颇多

51分钟前
  • 泷希薰
  • 力荐

很不错的电影但是我不是太喜欢

53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