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的我们

更新至25集

主演:霉霉,杨柏晏,沙晓东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3

 剧照

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1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2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3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4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5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6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13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14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15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16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17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18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19年少的我们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原来我是这么长大的(附soundtrack歌单)

Boyhood在Facebook的宣传页面这样宣传自己“The story of us"。嗯,就是这样,不狗血,不戏剧,但也不是流水账,不是客观的纪录片。导演显然很喜欢时间的概念,所以才有了Before三部曲,但如果说挑剔的人还能诟病Before三部曲矫情做作,boyhood的诚意与朴实简直爆棚!导演无愧于影片结尾的最后一句,他没有seize the time,而是真正的让time seize us。

其实这就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在时间的范畴下,所有人都在成长,只不过有的人的成长被关注看得见,有的人的成长更隐秘。主演小Mason的成长显然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一步一步,遇见自己遇见爱。姐姐Sam的成长也着墨颇多,从全A女孩到羞涩的听到condom会脸红到大方的说被一群小鲜肉围绕很幸福。妈妈的成长则更隐蔽,两次离婚,面对伤害越来越强大,爱孩子但也给孩子空间,经历与孩子的离别,形象丰满而又真实。Ethan的爸爸的成长就如他自己所说,变成了20岁的时候最鄙视的样子,从乡村歌手过渡到了安稳度日的精算师。甚至还有个打酱油的管道工小哥,也成长的很明显,去上了学,成了餐厅的管理员。而在时间的范畴下,我们又看到所有人都没有改变。小Mason从小就有的敏感和忧郁一直没变,Sam的骄傲一直没变,妈妈的敢爱敢恨一直没变,而爸爸的自由放荡也一直没变。我们在成长,但依旧走不出那个自己,虽然这道理很直白,但这么集中在2小时40分钟里还是很震撼。我曾经期待十年之后的自己会是怎样的不同,会经历怎样的人生,好像电影之后明白了,我会成长,但不变的依旧是不会改变。

最难能可贵的大概是导演的诚意和故事的平凡。对,这个故事很平凡,爸妈没有复合,各自过着自己安稳的生活,没有谁有一个happy ever after,因为这个故事仍在继续。它是每一个美国人的故事,有着每一个美国人历经的岁月,无论是911,奥巴马,还是哈利波特。这样的时代感与怀旧感却又因为导演的诚恳不突兀不装逼。长大,搬家,上学,有喜欢的女孩,分手,找到自己的爱好,就是这样一路长大,不是什么疼痛青春天天沉迷在性与爱之中,不是什么浮夸青春没有chanel只有自己打工挣学费(美国人很多这样的),不是什么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死亡,离别也只是与好朋友say goodbye。这个故事没什么特别,在大一去同学家过圣诞,她爸妈就送了儿子一把猎枪,去的party上也玩着把球投进杯子的游戏,撞到室友和男友的尴尬一幕也存在,不矫情的讲着每个人长大的故事。和我一起看片的美国人出来之后感慨,哈哈,我就是这么长大的,it's my story。没有一个瞬间让人惊叫也没有一个瞬间让人感动的痛哭流涕,但就是让人在看完之后只想称赞NB。影片结尾段父子在演出前,儿子问人生的意义在何,爸爸爽朗大笑,who fucking cares,重要的是在当下我们能感受到我们活着。某种程度上讲,boyhood剧透了你我的人生,最后不过了了,没什么惊天动地也没什么功成名就,但依旧是走过每一个平凡的一天,这才是人生。和我一同看电影的有两位万分感慨,真想再重新长大一遍,有那么多的话想和自己讲,但其实我觉得这样就长大了也真好。一个暑假的实习让我深刻发现其实发现故事的眼睛远比其他重要,我们走过的路到最后都变成了史诗。

台词一贯的精彩,包袱分分钟都存在,配乐也很精彩,一切恰到好处,几次大家一起唱歌都很美好。一部从第一分钟起微笑一直到最后一分钟的影片,是我2014看到现在最喜欢的,没有之一。看预告片的时候有点担心,怕拍成了一部流水账或是幻灯片,亦或是纪录片,怕是装逼利器让我中途瞌睡,而现在只想说果然没有失望,每一分钟都很抓眼神。


P.S:给选角的人点一千个赞,小男孩越长越像Ethan这是什么样NB的前瞻性啊~
再P.S:真希望中国也有人能拍一部这样的片子,真希望有人能也帮我记录我是如何一步步变成了现在的我,真希望这个时代的故事被影像留住。但又很难想象如果在中国拍这样一部片子,是不是会变成一幕又一幕的催泪怀旧符号大全。

-----------原声歌单--------
今天去二刷买了soundtrack,贴个歌单上来!超爱这个~

1. Summer Noon (Tweedy)
2. Yellow (Coldplay)
3. Hate to Say I Told You So (The Hives)
4. Could We (Cat Power)
5. Do You Realize?? (The Flaming Lips)
6. Crazy (Gnarls Barkely)
7. One (Vampire Weekend)
8. Hate it Here (Wilco)
9. Good Girls Go Bad (Cobra Starship ft. Leighton Meester)
10. Beyond the Horizon (Bob Dylan)
11. Band on the Run (Paul McCarteny & Wings)
12. She's Long Gone (The Black Keys)
13. 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 (Gotye ft. Kimbra)
14. I'll be Around (Yo La Tengo)
15. Hero (Family of the Year)
16. Deep Blue (Arcade Fire)

 2 ) 我们为什么那么不一样

留学党最喜欢讨论的话题里总是离不开融入美国社会。因为大家憧憬的美国留学生活里最难的就是融入。

还没有出国的孩子们应该好好看看,看一遍,就好像跟着一个普通的美国孩子成长了一遍。这样在美国,你大概知道你要交往的对象是小时候是怎么过来的。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你们在美国遇到的每个人都是Mason,但他们的身上有Mason,或他的姐姐,妈妈,女朋友,同学……

融入难是因为我们两国人在过去十八年的生活中,记忆的点点滴滴都是由不同的细节堆积而成的。在你空降到美国的那天起,每天的文化碰撞都与你们过去每天所经历的不同有关。这不是一两周就能克服的。

我们的成长也不是用来因为要融入而抹去的。

我们是不一样的,Mason的妈妈是典型的未婚单亲妈妈,而身为中高产阶级家庭的我有一双相濡以沫的父母。

当小姐姐欺负Mason得意洋洋唱的歌是Britney Spears的Oops I did it again时,我没有一个可以欺负的弟弟也不知道小甜甜的歌。

当生父带孩子们出去玩的时候,姐弟两学会了在草地上接橄榄球,而我小时候常被妈妈带去小区附近的街道上打羽毛球。

Mason妈妈邀请学生和老师们来家里做客,提供的是葡萄酒和饼干芝士块。我妈妈邀请她的同事和学生来家里玩的是唱卡拉ok,喝茶,嗑瓜子。

生父和mason在山里露营时会讨论怎么征服女孩子的芳心时,我只敢偷偷摸摸地躲着爸妈给喜欢的男生发短信。露营这项活动乃一种传说。

当Mason在餐厅打工和女孩子打情骂俏的时候,我在学校除了死磕单词,还是死磕单词。

The list goes on and on.

但这部电影的伟大除了展现出一个美国孩子的童年和中国孩子的童年有多么不一样,也让我看到我们有那么多的相同。

当Mason的继父把他的长头发剪了后妈妈说这样我能看到你的眼睛和脸颊了,我也曾被妈妈强制剪头发因为短头发好打理。

当姐弟两被生父带去看棒球赛,爸爸带着两似懂非懂的娃起哄时,我想起了小时候因为爸爸看世界杯,现在的我才那么关心世界杯,略懂足球。

当教授继父Bill发脾气摔东西的时候Mason耸的一句大气不敢吭的时候,我想起小时候爸妈吵架,我和他一样耸。

当Mason转学到新学校,坐在新课室里一点也不自在的时候,我想到了我转到第二个小学时被介绍给新同学的情景,我和他一样不安,别扭。

当Mason叛逆期时戴着古怪的耳环留着洗剪吹式的发型时,15岁的我喜欢艾薇儿式的黑眼圈和左右两边加起来有9个耳洞的我。

The list goes on and on, too.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不一样。一样的是这十几年来我们都和Mason一样似懂非懂着,用不同的方式寻找着自己存在的意义。有多少次,我们都希望找到答案,解答那个问题,what's the point?

无论你在中国,美国,说中文还是英文,有些东西还是一样的。

现实生活总是比电影故事(除了这部)要复杂、难以预测和归纳。人的欲望总是没有止境。时间在我们寻找自己或迷失自己中匆匆流去。我们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人的关系都是独一无二的唯一。我们的亲人对我们的性格和人生轨迹有重要的影响但只有自己是人生的主人……

这部电影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莫过于展现了一个普通美国孩子的成长。没有一个美国朋友会和我娓娓道来TA的全部过去,也没有任何其他导演会叙述一段如此平淡真实的人生,更没有一节课堂会解读一个青少年与其他人交换的眼神。

我们出国学习、工作、旅游,各种换个环境,看看世界,体验人生的愿望都是很美好,值得追求的。但在开始前或刚开始我们都乐此不彼的“找茬”,对比着各个国家民族人群职业等等的差异。一开始差异让人兴奋,渐渐的差异让人紧张、变得冷漠,彼此分离,甚至排斥。

融入一个新的环境的秘诀不是去速成学会这个环境的所有规则,而是去看到、尝试感受,了解这些陌生人的过去和活法。我们不是两个不同星球的两种人,而是千千万万独一无二的,但又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相似的个体。看到这些,接受与被接受就更自然了。

比起过去喜欢找文化差异,现在的我更喜欢找我们重合的地方。

 3 ) 拥抱时间的流逝

电影叫《少年时代》,剧情一句话概括起来也是“一个普通德州男孩6到18岁的人生”,但我觉得,林克莱特镜头下的主角是“时间”。电影里我们随处可见时间留下的印记:主角们用的通讯设备,从翻盖手机到iPhone4;各种电子游戏(这方面由于我是女生所以不太了解,应该都是当年很流行的游戏,有全部玩过的朋友吗?);美国总统由小布什变成了奥巴马;新千年流行金曲大串烧般的OST;爸爸(Ethan Hawke)开的车从古董GTO变成了新款SUV... 但最明显也最让人唏嘘的,还是角色本身的外形在12年的时间里真的成长、改变了,给观众的震动绝对是那种“多年以后”然后换个演员的做法达不到的。梅森(Ellar Coltrane)由一个萌萌的小正太,变成有点小肥的懵懂少年,突然又变成瘦削的长着青春痘的打着各式耳钉的高中生。妈妈Olivia(Patricia Arquette)的变化更让我感同身受,她由瘦变胖又由胖变瘦,努力地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皱纹悄悄地爬上了她的眼角——看到她坐在厨房戴着眼镜处理成堆的账单,心里突然一阵酸:从我记事时起,就一直觉得爸爸妈妈是“正当年、力壮的中青年”,他们身材没咋走样,头发也没咋变少,看看年轻时候的照片绝不会觉得天上地下的那种,每天工作、回家,过问我的学习,吃饭时开开只有三个人懂的玩笑。但突然有一天,我离开家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求学、工作,一年才能见到他们一次;三年前暑假回家,我突然发现他们看书看报都需要一人戴副老花眼镜了。虽然我现在早已习惯两个人视频前说“等一下,我找找眼镜”,但这件事当时给我的打击我却一直记得。我们看着每天见面的家人,会觉得时间很慢,不会感到它的存在。但如果一年见一次——就像《少年时代》这样——会觉得这种无形的力量包围、改变着每一个人。

所以最后的成片我们看到,没有任何字幕来提示时间到了哪一年、梅森多少岁了、几年级了,剪辑师无缝拼接般地把素材连起来,更让人感到时间在不经意间从指间溜走。上一个镜头梅森还在和爸爸讨论如何和女生交流,下一个镜头他已经带着女朋友在凌晨的奥斯汀拥吻。许多人会觉得,德州少年的青春期和自己的人生实在太不一样,电影没有很强的代入感。但我觉得,这三个小时就像——我从12年前开始,就和一个叫梅森的男孩每年一起参加夏令营,成为了朋友,每次就两三天的时间,我没有机会了解他生活中全部的故事,却足够听他道出他觉得最值得回味的瞬间。三个小时可以是一部很长的电影,也可以是一段很短的时间,让我去了解一个人并爱上这个角色,他的故事我愿意一直看一直听下去。

和林克莱特往常的电影一样,本片没有传统的三幕戏剧结构和激烈的戏剧冲突,笔墨都用在刻画人物上。他的电影给人的感觉总是一种“意外的美”,里面的人物聊起来似乎永远停不下来,说到哪是哪,所有的对话都像即兴表演。但正是这些自然、无痕迹的对话最体现他剧作的功力:他的电影全都是有完整的剧本和全部的对话的,《少年时代》在开拍之前已经确立了所有的情节大纲,虽然具体的对话是一边拍一边完成的,但无一例外全都经过了精心的雕琢。

而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又是林克莱特最不一样的一部电影。他在女儿Lorelei刚刚开始上小学的时候有了这个想法,觉得应该用影像为她记录下这一段特别的人生(做他的女儿真幸福呀)。于是就像一个社会实验一样,他每年找同样的一小班人马,用很小的投资(用制片人的话来说就是“每年拿出公司的一点零用钱”)只拍三四天,演员们在镜头里和镜头外都像家人一样亲密,难怪最后的效果像记录片一样真切了。电影虽然说的是成长于21世纪的一代,但仍旧有从林克莱特自己生活中取材的部分。他自己的母亲就和Olivia一样,结婚生子后重新回到学校,一边工作一边深造,支持家庭的同时终于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导演解释说,其实周围的人对他母亲这样兼顾事业和家庭的做法有误解,觉得她没有对孩子付出足够的时间和关心,电影某种程度上是给妈妈的“正名”。

而就算是性格浪荡不羁甚至说不太称职的爸爸,总是有一遭没一遭地出现,却在每次的相聚流露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每次父子的对话都令人印象深刻。是的,电影里每个主角都非常可爱,美好到不可思议,甚至都有点太完美了。我想这一定是导演的私心,在这本私人家庭的相簿上留下的都是最美的人、最美的瞬间。电影里也有些混蛋角色,妈妈的几任老公首当其冲,酗酒的酗酒,打人的打人,但他们来了又都走了,许多当年看上去危急如命悬一线的事件,等它完全过去后竟像上辈子那么远。这些人这些事肯定或多或少在生命中留下了印记,可生命和时间的长河冲不散的,是那些更值得留下的人。

在梅森高中毕业准备去上大学的时候,妈妈突然情绪失控哭了起来,说“我本来觉得人生还会有更多”。但电影看到这里,我并不觉得伤感占了上风,尤其对妈妈来说。没错,过着最普通人生的我们,时常会发出这种感慨,为什么我的生命还没发生什么惊心动魄的事,它就过去了?林克莱特通过《少年时代》好像在对我们说,你看,你的生命里其实发生了很多很多,多到你都无法看到全部。对于过去的事,与其伤感地去回忆,不如把它看成时间留给自己的宝物,去感受、拥抱它。爸爸对梅森说,“生活的意义?重要吗?重要的是你有所感悟。”电影好像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它不像以往的作品,不在讲述过去的故事,也没有赋予未来的想象,它说的就是“现在”,一个正在进行时,一个转瞬即逝的时间点——或许这部电影也无法把握这一瞬,但它让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现在”的存在,和它不可比拟的美。

对于“现在”的把握,或许林克莱特的感悟的确深——在两年前一场德州大火中,他失去了自己一块地上大部分的房屋和几乎所有的胶片收藏。那是他在20年前开始就自己动手打造的家,顷刻间灰飞烟灭。而他也惊讶于自己并没有因这件事过分伤心,去年《少年时代》结束拍摄后,他就开始动手在同样一片土地上重建。他在采访中说到,自己在911事件前几个月还曾去了世贸中心的双子塔,感叹这建筑真是人类的奇迹,一定会长久地留存下去,没想到几个月后一切瞬间坍塌,让他意识到这世界上或许没有任何东西能永远存在。

所以最后梅森驾车离家,给我的感觉不是离别的难过,而是对未来的期待,期待看到下一章人生。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呀,就是去年看完《阿黛尔的生活》之后一模一样的。蓝裙子的女孩失去了爱情,但她还有最宝贵的青春,我就想这样一直看她看下去,永远期待她生活里下一个故事的发生。The moment seizes us... the film seizes me. 我有时候会觉得“过好生活已是不易,就别花太多时间沉迷(烂)电影了”,但每次看见这种电影,如同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击中似的,它投射出比一部电影、三个小时多得多情绪,放大了生活中那些转瞬即逝的最普通的美,或许这力量就是“永恒”吧。

花絮:1-电影里的古董GTO是林克莱特的,TOYOTA卡车是Ellar的,那个造了一半的屋子工地是Ellar一个朋友家的... 2-Lorelei在进入青春期后突然变得很叛逆,不愿再继续演了,于是问林克莱特,“能把我的角色写死吗”... 林克莱特说不行这太抓马了你必须给我接着演下去...

(关于幕后制作的ref来自在《纽约客》及《Interview Magazine》关于林克莱特的文章)

copyright@http://emilyliangfilms.com/blog/

 4 ) 相视莞尔、活在当下。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男孩从6岁到18岁成长历程的故事,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花了12年的时间来完成这部作品。片子仔细描画了孩子的成长过程及其父母亲各个方面的变化,可以让观众细致入微地体会到岁月流逝的痕迹。

十二年的漫长,记录着这波澜不惊的生活点滴,伴着时代流转和家庭变迁汇成一首成长的交响乐,一切琐碎的日常蜕变成不一样的音符。从仰望天空的纯真少年到故友齐聚的毕业庆典,走过人来人往世事纷繁,能留下的陪伴不过寥寥。离家远行的儿子奔驰在通往大学的光明大道上,青春昂扬投向未知的远方,一路跋涉的母亲面对着单身独守空巢的幽怨,生命步入等待坟墓的迟暮。长大衰老生生不息的轮回中,颠簸平庸又不失希望的旅途中,时间流动的痕迹似曾相识。

影片清楚的传递着什么叫时间的凝视与岁月的静好。导演与编剧在本片的理念极度接近电影的本质,从来不炫技和晒段子,电影的本质关注是人,也就是个体的状态,或情绪的流淌。白描时间的凝视、岁月的静好,理念接近电影本质。

梅森从小就面临了父母离异,最美好的时光便是父亲用吉他弹奏着些许伤感与温暖的乡村音乐。这是一种普遍遭遇的个体状态,热力学第二定律简单来说指的是事物总是从有用功向无用功发展,局面总是从有序向无序、混乱发展,熵的最大值总是在增加,《少年时代》描绘的正是这种颠扑不破的道理。投射到婚姻中,换个讲法就是“人生若只如初见”,最初的婚姻、最初的时光往往最令人怀念与感动。梅森母亲后来多次结婚,却越来越艰难,人的一生与多舛的命运作抗争,带给观众的启发便是珍惜最初。

影片结局非常温暖与深刻,相视莞尔、活在当下。

 5 ) black album 歌單

最喜歡的一段是爸爸送給小孩自己錄的beatles black album。這段台詞也是ethan Hawke自己寫的。歌單是,

Disc 1:
1. Paul McCartney & Wings, “Band on the Run”
2. George Harrison, “My Sweet Lord”
3. John Lennon feat. The Flux Fiddlers & the Plastic Ono Band, “Jealous Guy”
4. Ringo Starr, “Photograph”
5. John Lennon, “How?”
6. Paul McCartney, “Every Night”
7. George Harrison, “Blow Away”
8. Paul McCartney, “Maybe I’m Amazed”
9. John Lennon, “Woman”
10.Paul McCartney & Wings, “Jet”
11. John Lennon, “Stand by Me”
12. Ringo Starr, “No No Song”
13. Paul McCartney, “Junk”
14. John Lennon, “Love”
15. Paul McCartney & Linda McCartney, “The Back Seat of My Car”
16. John Lennon, “Watching the Wheels”
17. John Lennon, “Mind Games”
18. Paul McCartney & Wings, “Bluebird”
19. John Lennon, “Beautiful Boy (Darling Boy)”
20. George Harrison, “What Is Life”

Disc 2:
1. John Lennon, “God”
2. Wings, “Listen to What the Man Said”
3. John Lennon, “Crippled Inside”
4. Ringo Starr, “You’re Sixteen You’re Beautiful (And You’re Mine)”
5. Paul McCartney & Wings, “Let Me Roll It”
6. John Lennon & The Plastic Ono Band, “Power to the People”
7. Paul McCartney, “Another Day”
8. George Harrison, “If Not For You (2001 Digital Remaster)”
9. John Lennon, “(Just Like) Starting Over”
10. Wings, “Let ‘Em In”
11. John Lennon, “Mother”
12. Paul McCartney & Wings, “Helen Wheels”
13. John Lennon, “I Found Out”
14. Paul McCartney & Linda McCartney, “Uncle Albert / Admiral Halsey”
15. John Lennon, Yoko Ono & The Plastic Ono Band, “Instant Karma! (We All Shine On)”
15. George Harrison, “Not Guilty (2004 Digital Remaster)”
16. Paul McCartney & Linda McCartney, “Heart of the Country”
17. John Lennon, “Oh Yoko!”
18. Wings, “Mull of Kintyre”
19. Ringo Starr, “It Don’t Come Easy”

Disc 3:
1. John Lennon, “Grow Old With Me (2010 Remaster)”
2. Wings, “Silly Love Songs”
3. The Beatles, “Real Love”
4. Paul McCartney & Wings, “My Love”
5. John Lennon, “Oh My Love”
6. George Harrison, “Give Me Love (Give Me Peace on Earth)”
7. Paul McCartney, “Pipes of Peace”
8. John Lennon, “Imagine”
9. Paul McCartney, “Here Today”
10. George Harrison, “All Things Must Pass”
11. Paul McCartney, “And I Love Her (Live on MTV Unplugged)”


全文 http://www.buzzfeed.com/ethanhawke/boyhood-the-black-album

 6 ) 无法成为世界上的另一个他

  如果不是那历时12年的拍摄,这部《少年时代》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备受赞誉。但世界上不存在如果,这种类似楚门的世界的青春记录,太纯粹太真实,让我们不忍恶评,毕竟,这是一个孩子真实的人生。
  其实理查德•林克莱特的厉害之处,不是真正花掉一整个少年的时间去拍摄少年,而是在整个拍摄的过程中,没有试图加入更多的戏剧性元素。在观影的时候,我的脑洞总是不停地在转,儿时的同伴会不会再相见,父母会不会再和好,青春的迷茫会不会有一句人生格言一语中的……但是这些最终都没发生,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它不会有那么强烈的起承转合,它仅仅是推进到一个阶段,然后马不停蹄地推进下去。
  《少年时代》的故事都很琐碎,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能有多大的事呢,单亲、搬家、恋爱、失恋,一个人的成长轨迹有时是很平庸的,我们不甘于这种平庸,却忘记了这才是生活。Mason母亲后来在他上大学前崩溃大哭,历数自己过去经历的事,也不过只有那么几件,其余的岁月,那些家暴的痛、恋爱的怦然心动、再婚蜜月的快乐——当时觉得很愤怒很痛苦,时过境迁竟也不值一提。
  正因为如此,电影推进到中段,总让人有些昏昏沉沉。《少年时代》就好像天赋型的怀旧电影,它不以怀旧为目的,但那是在当年当时拍摄势必会在如今造成的效果,电影中出现的标志事件,总统选举、911事件、甚至是Mason的游戏机都有明显的年代味道。让人不禁感叹,原来仅仅12年,我们的生活就可以跨越这么多。
但,这种感叹,是要建立在共同的生活背景之上的,不是每一种境遇都能让人感同身受,代入感势必是要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下才能发酵。那一年《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的新书发布,Mason参加了麻瓜party第一时间拿到了书,远在地球这一头睡醒了去图书大厦买书的你我,真的能体会那种感觉吗?我们也许会有泛泛的共情,但若说是真的领悟到他人的成长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们有着自己的回忆,在时间的进程中埋下结点,幸运的是Mason所面对的迷茫和困惑每个人都有,只可惜并非能够以他所存在的环境去进行。在观影中必然出现的“分离”,即虽然时间不断推进,但“我”与“Mason”是不同的,我无法成为世界上的另一个他,所以只能怀抱着旁观者的角度去领悟,这对于一部有着“原生态”性质的电影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电影最后的一部分我很喜欢,就是Mason的爸爸对失恋的他说要发现一个特别的人,他却在收拾东西时对母亲说所有的人都可以被分类,母亲后来崩溃,却恰恰是Mason特别的表现——他的离开代表了母亲生活目标的终结,而这之后的她则面临着孩子离开的虚空。我突然想到了中国式父母,那些所谓必须把孩子留在身边的家长,是否就为了对抗这样的虚空?而也许对于每一个美国父母来说,脆弱痛哭然后默默接受才是他们所做的选择。我理解了这种感情,同时也理解这种生活,这种共情,就是我们观看《少年时代》时所能收获的最好的东西。
  所以观看《少年时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就是看着世界上的另一个他成长,而你无法成为他。真实使着一切都极富魅力,而这魅力之源在于,他会继续长大,你也是。

 7 ) 【听译】《少年时代》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WTF播客访谈

【来源于2015年1月8日的WTF播客对Richard Linklater的访谈,时长88分钟,全翻完12500字。音频地址:http://www.wtfpod.com/podcast/episodes/episode_566_-_richard_linklater

内容主要关于今年奥斯卡最大热门影片《少年时代》,导演个人经历、家庭状况、处世哲学,之前他拍过的电影,摇滚乐,15年要上映的新片等等。

最后关于摇滚乐那段名词太多,有的听不清,欢迎挑错、补充。

以下所有方括号里的内容都是我的补充。
   ——dormant】

问:你不是成长在奥斯丁【德克萨斯州首府】吧?【采访者是Marc Maron,生于1963年,美国喜剧演员、电台主持、作家、演员】
答:没有,没有人成长在那儿,奥斯丁是那种你会后搬去的地方。我成长在休斯顿大区,在德州东部的一个小镇叫Huntsville,那里有个大型监狱,是用来处决犯人的地方。父母在我6、7岁时就离婚了。我爸爸生活在休斯顿,妈妈在Huntsville一边攻读硕士学位、一边教学。妈妈是老师,总是要随着她搬家,很像<Boyhood>,她是一个聪明、有激情的人,单独抚养我,当然她也没得选。

问:片中的父母,还那么年轻,他们的情感其实也很脆弱,意识到这点是很困难的。
答:他们并没有答案,作为孩子其实很难意识到这点。当你有了孩子后,不但会让你回想起童年,还会想起和自己父母的关系。我喜欢这种一代又一代人之间的对话,比如直到20年以后,通过和孩子的对话才明白一些事情。

问:你的孩子多大了?
答:我有一个21岁的女儿【Lorelei Linklater,片中演姐姐的演员】,还有两个10岁大的女儿。

问:现实中你和妈妈的关系会像这部电影里那么紧张么?
答:差不多。

问:所以你妈妈也和酗酒、暴力的男人一起生活过?
答:片中只是孩子的视角,电影强化了这个视角。他当然也有优点,有自己的烦恼。他并没有动手打人,只是摔东西。很多人都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无论是家里还是学校。小时候我也总被打,在学校就算是很轻微的违纪,都会被打手板。现在的社会比以前更加温和了,这是好事。当然有的人还是会说“我小时候也挨打,看我现在也没问题,所以我也这么对待孩子。”

问:所以你从来没打过孩子。
答:开玩笑吧!当然没有了!我会在精神上折磨她们,哈哈。

问:你爸爸在大城市里【休斯顿】,他在做什么?
答:像电影里一样,他从事保险业,他有自己的家要养。

问:所以这其实还是一个自传式的电影。
答:大部分是,我不害怕被叫做自传式电影,我大多数的电影都有这种色彩。起初的想法是这样,但是拍到最后已经不能这么说了,演妈妈的帕特丽夏【Patricia Arquette】,演爸爸的Ethan【Ethan Hawke】,等等,大家的想法都融进去了。

问:你和这些演员的交流有多开放?12年的时间是怎么拍摄的?
答:能够花12年的时间去塑造角色,真的是很难得。大概每年拍1次,1次只拍几天。我写好剧本后,事先会花大量时间和演员彩排,但不是那种表演彩排,更像是剧情彩排,边演边谈,过程中大家有好的想法都会融进去。

问:这种电影让我很震撼,连续拍摄12年。就像另外有一部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看着片中的人在逐渐变老,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受了!
答:这部电影就是关于时间的。12年过去了,孩子们长大了,父母变老了,这个家庭随着时间发生变化,这就是我当初产生冲动想拍这部片子时的想法。

问:你是怎么让这些演员能坚持12年的?这些演员也有自己的生活,比如Ethan,期间已经演过很多电影了,甚至是和你拍的。
答:是啊,我们俩一起也拍过其他电影,这期间我俩各自又生了5个孩子。拍完这部片子之后,现在我能告诉你为什么没有人会这么拍片。一是太不切实际了,花这么多时间,筹钱也很困难;另外在心里层面上,大多数的电影创作者都是控制狂,而拍这部片子很多事情都要交给未来去掌控,你能确定自己12年后是什么样么?不能。我事前只有一个故事框架,包括最终的镜头是我想好的,但其间的细节需要丰富,剧本都是边拍边写。

问:男主角这个演员【Ellar Coltrane】有没有想去当演员?
答:是的。在刚开始选角的时候,他才6岁,之前他就拍过一些大头照、短片、广告,我认为他的家庭能支持他从事这个行业是很必要的,因为要拍这么多年。所以要找一个自己喜欢表演,家庭又支持的男孩儿。

问:这12年的过程中,你要根据文化环境的变化、他们的生活变化逐步写剧本?
答:是的,这个过程很有趣。正常的电影拍摄过程是写好剧本、选演员、拍摄、剪辑成片。而这部片子是,每年都写一部分、拍摄、剪辑,然后也许是在架子上等5个月回来后,再想想周围发生了什么,明年会发生什么,这是一个分成12段的过程。随着自己年龄增长,一些新发生的事情、想法,包括自己当父母的感悟、回想起的童年片段都会融进去。

问:我不知道如果事先完全不了解这部电影,直接看会感觉怎样?
答:我与看片之前完全不了解状况的人也聊过天,他们的看片过程很纠结。刚开始看时还以为是年代片,“哦,那时候的电脑、游戏是这样的,找的旧道具”,“哦,又找了另一个男孩儿接着演,长得还真像”,看了一个小时才发觉“哦,这是同一群人”,能有这样的初始体验我觉得会很美妙。

问:你喜欢表现这种随着时间变化的情感,比如<Slacker>【都市浪人,1991年上映,Linklater自编自导自演的第一部个人长片,成本2.6万美元,讲述一个年轻人在街上一直闲逛,碰到形形色色的人。以下影片注释中未提及人名的,均为其本人导演】,虽然没有紧凑的故事,但有冲突、有变化,看的时候你会关心里面的人物,但到结尾人就消失了。
答:是的,<Slacker>里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么讲故事的想法来源于我20岁出头刚刚进入电影业时,那时我觉得电影业就应该是“狂野的西部”,有着全新广阔的施展空间,我真心地认为应该有新颖的故事讲述方式,电影与时间的关系应该是独特的。

问:你拍<Slacker>时28岁,之前你都干什么了?上过电影学校么?
答:我在看电影,拍了很多短片。在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学习,中途休学,之后搬到奥斯丁,在奥斯丁社区大学旁听过一些电影课程。没得到过学位,“活到老、学到老”嘛。

问:比如<Slacker>,你可以中途进入一个人的生活,然后又突然离开,故事不一定要有结局。
答:世上有无数的故事可讲,问题是用什么方式去讲,我对新的方式总是很有激情。我的想法是,故事能不能从一个角色跳到另一个角色上,中间又有关联,我想捕捉的是心理过程是怎样的。在<Slacker>中就是,你只能看到一个人几分钟的遭遇,试着去理解。但是有的观众,就能够仅仅依据这3、5分钟的情节,对这个人盖棺定论,让我很难认同。其实我们总是这样判断别人的,因为这就是我们能做的。

问:<Slacker>当时是一部很有争议性的电影,当时人们没看过这种电影,突然间这部电影就被称作“代表了新的一代人”。
答:是啊,当时感觉很突然、很疯狂。

问:在Huntsville,你的童年是怎样的?你对艺术感兴趣么?
答:我有2个姐姐,家里很有学术氛围,虽然不富裕,没有夏令营、度假什么的,但是教育和艺术很受重视。我妈妈画画,外公外婆也从事艺术工作。我们会去博物馆、电影院这种廉价的文化场所。爸爸周末会过来,带我去博物馆、动物园。他们重视我的内心成长。我从小就爱写东西,愿意讲述故事、展现角色。小学时就写剧本,有时会在学校表演。我在人物对话方面有天分,很小时就赢过一些短故事比赛。同时我也擅长体育运动,是校橄榄球队的四分卫,带着棒球奖学金进入的大学。在17岁时,我的愿望是能在大联盟打棒球,同时还能成为严肃的小说家,可惜2个愿望都失败了。

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对电影感兴趣的?
答:在20来岁的时候,但是在那个年代的德州东部,拍电影太困难、太昂贵了,不像现在用手机都能拍片,那时我还是在写故事、写剧本,花了一段时间我才意识到电影这种视觉媒体才是我的最爱,当时我就下定决心要拍电影,再也没回过头。

问:还记不记得是哪部电影让你有这种感觉?
答:不是哪一部特定的电影,而是我爱上了电影。有两种层次的电影,一种是能让你热爱上电影的电影,但那不是你有能力能拍出来的。在80年代早期我看过一些低成本的独立电影,比如John Sayles【约翰•塞尔斯,美国独立电影导演】的电影,比如<Chan Is Missing>【1982年上映,王颖导演】,看了很多当时上映的电影,还有一些外国影片。

问:你开车到奥斯丁去看这些电影?
答:不是,那时我已经搬到休斯顿了。大学还没毕业时,我就得到一个工作机会,当了2年半的海上采油工人,在钻井平台上工作攒钱,那是很棒的经历。

问:你会去海里采油?
答:是啊,乘坐直升飞机到钻井平台上,工作一、两个礼拜再回到岸上。

问:所以你可能一边想着特吕弗,另一边就在海上钻井。
答:回到岸上我工作时,我会去读书馆读书,读到中午就去看电影,慢慢就爱上了电影。

问:作为一个海上采油工人,你都做什么?
答:我负责处理井下安全阀【subsurface safety valve】。

问:会在水下?
答:不会,在平台上,把工具放到井下,井很深,但井口就在平台上。我是负责保证采油安全的,所以当我看到Deepwater Horizon【2010年的墨西哥湾漏油事故】时,我很震惊。你知道得犯多少错误才能发生那种规模的爆炸么?我的工作是维护安全阀,即使台风把平台吹倒,安全阀都会关上,确保不会爆炸。

问:这个工作很棒啊!
答:是啊,有人会问“这个工作危险么?”,我会说“不觉得啊,2年里只有一个新手送命,哈哈”。

问:他是怎么死的?
答:火灾。很可惜,他还是我认识的,直到现在我还能想起他。我有一个大学同学(我上了2年大学),他是社会学专业毕业,这个专业你能干什么,也只能像我一样先去采油,攒钱再考虑今后做什么。一开始我们不在一个钻井平台,然后我到了他的平台,他就讲起“你知道Jimmy么?火灾烧死了”,让我觉得很突然,就是那种大家都经历过的“你还活着、他却突然死了”的瞬间。

问:所以你在探索一个讲故事的新方式,在<Dazed and Confused>【年少轻狂,1993年上映,讲述1976年一群美国高中毕业生的无聊、混乱又疯狂的故事】里,当我看到这部片时,觉得剧情的细节很棒,也是一部年代片,而且反映的是我的时代,很多情节都让我感觉很熟悉。年轻人们开车到山上开派对。
答:是啊,70年代,摇滚年代。年轻人都能干些什么啊,当然是开车到处晃,扮酷,想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周末没人会在家。

问:McConaughey!【马修•麦康纳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在这里演个配角】是你发现了他。
答:人们喜欢Wooderson【马修•麦康纳片中的角色】这种角色,因为每个镇里都有这种人。Matthew演得非常好。在试镜时,他就说“我不是这种人,但我了解这种人。”他完全融入了角色,大概22、23岁,装酷,瞎混,也许已经有工作了,但仍然和高中女生约会,因为他约不到同龄的女生,大学新生也许还会觉得你很酷,因为你有车,但你只能对年轻女生下手,一旦等到25岁这种人就没戏了。

问:这个片子是在哪儿选角的?
答:那时我生活在奥斯丁,麦康纳就是奥斯丁人,他是在德州大学学电影。

问:所以,可以说是你发现了他。
答:呃,我从来不这么认为。他的命运已经注定了,我只是恰巧在他刚起步时碰到他。

问:你们是朋友么?
答:是的,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

问:是因为都是德州人的关系么?
答:不知道啊,反正就是两个来自德州东部的人。从小并不认识,只是来自类似的小镇。你知道么?直到我们认识5年后,我和我爸聊天时才发现,我爸和他爸当年在同一个橄榄球队,打同一个位置,是在50年代初为休斯顿大学美洲狮队打防守后场【defensive end】,太有意思了。他爸爸在拍<Dazed and Confused>时就过时了,所以我从没见过他爸爸。我爸爸现在还在德州。我妈妈已经82岁了,还生活在Huntsville,我很幸运【父母健在】、很感激。

问:你说过拍电影改变了你的家庭人际关系,比如让自己的女儿来演你的电影。你和妈妈的情感关系后来怎么变化的?是原谅么?
答:是理解。你希望你能继承到父母最好的品质。我妈妈是个很有激情、有能力的人,也喜欢做掌控者。我爸爸是个很理性的人,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但是他们的婚姻只持续了10年,有了3个孩子。我喜欢爸爸的理性,我想也继承了一些。

问:他们之间相处得怎样?
答:还好,有一些疏离,但彼此从来没有恶意。在我20多岁时,他们大体上也算支持我,可能不太理解我在做什么,我中途退学去工作、看电影,其他朋友都变成律师、博士了,他们觉得我浪费了天分。直到我29岁第一部电影上映时,看到我的照片在报纸上,有影评评论这部电影时,他们才理解。我经历过那种不确定的阶段,所以我也同情那些20多岁的人,父母虽然对你有点儿失望,但是还是很支持,他们爱我这点我从来都不怀疑。

问:他们也无能为力。
答:当然,我也从来没向他们要过钱。所以,他们也控制不了我。只是鼓励我,爸爸会给些建议,比如“考虑考虑回学校上学啊”,妈妈会说“只要你不管我要钱,就算你不工作、不上学,你自己开心就行”,我妈妈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有些激进。

问:<Waking Life>【梦醒人生,动画剧情片,是首先完成真人拍摄后,再制作成动画,讲述一个青年学生在半梦半醒中,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走街串巷,经历各种各样的神奇体验,仿佛穿梭于不同的梦中。】是2001年的事情了。
答:关于<Waking Life>,之前我构思了好多年,结构上有些像<Slacker>。事实上,如果你把这两部电影放到一起,我在<Slacker>刚开始的自白里描述的梦境,就是<Waking Life>。<Waking Life>的想法在我想拍电影之前就产生了,来源于我在高中时做的梦,是在一个奇怪的傍晚,不是嗑药引起的,也许是焦虑引起的,就是深深陷进去,醒不过来,但能知道自己是在做梦,就像一直在寻找什么。直到真正醒来,浑身大汗,实际时间只过去了5分钟。这个梦我一直记得,后来我想搞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就看了一些科学研究,关于轻度梦境,甚至和这个领域最顶尖的科学家交流过,学了很多关于脑科学的知识。对于我这个喜欢讲故事的人来说,这是个很好的故事载体。

问:而拍成动画,让你达到了目的。
答:没错,拍成真人片会觉得很无聊、很做作。当我看到一些在奥斯丁的朋友正在研究的动画技术,这么多年我想拍但没法拍成的想法,要是能拍成动画,就可行了。因为感觉上是真的,但很明显又是人为的,因为是画的嘛,这就是梦的感觉。在梦里,你会觉得是在现实,直到你醒来才意识到,“刚才怎么经历一战了”,或者“他不是10年前就死了么”,怎么在梦里就没意识到呢?

问:这么拍确实管用,你也要为此改剧本吧。
答:关于电影有一种观点我一直坚信,那就是——只要你的意图明确,观众会愿意跟着剧情走,只要你前后连贯、剧情清楚。事实上,虽然我的一些电影故事讲述方式也许比较特别,但我一直希望讲述一个清晰的故事,要直接表达,并不想拐弯抹角。我喜欢清晰的故事,我不喜欢刻意的复杂化,现实已经很复杂了,有话能不能直说?那种小聪明当然也可以很“高明”,但我不喜欢被人耍弄,仅仅是因为他们“能”。

问:再说一下,你拍的<Before Sunrise>、<Before Sunset>、<Before Midnight>【“爱在”三部曲,分别于1995年、2004年、2013年上映。第一部讲述了一对年轻人(美国男生、法国女生)在欧洲旅行时偶遇,相处了一天后分开;第二部、第三部分别又相隔9年】。我觉得你好像对时间流逝有着“变态”的执着,在你拍第一部<Before Sunrise>时你是打算要拍三部曲么?
答:没有。我大概比伊森和朱莉【男女主角Ethan Hawk和Julie Delpy】大十岁。我想拍一部关于两个年轻人心灵相通、彼此吸引的电影,确实是自传式的。

问:看上去有点儿像外国电影,你提到过特吕弗。
答:是啊,因为是在外国拍的。很欧洲式,像法国片,比如埃里克•侯麦的电影,两个人一直在交谈,没有什么事发生,爱情在空气中蔓延。

问:这就足够了!
答:是啊。作为一个电影人,这就是我的“诅咒”【什么都想拍成电影的职业病】。20多岁时,我在费城碰到一个女生,我们整晚在街上闲逛,一直聊天,甚至接吻了。思想碰撞,感觉很投机。谁知道是不是荷尔蒙在作祟,无所谓。就在当时我就告诉她,我要拍一部关于这段经历的电影。5年以后,我就真的拍了。【关于导演的这段亲身经历,请看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998941/

问:你当时说你想拍电影,是不是要亲她之前的台词,哈哈。
答:没有。我更像是Woody Allen导演的<Annie Hall>【1977年】那种,“咱们还是先亲了吧,然后再说别的”。

问:作为导演,你能拍你想拍的电影,甚至一些投资比较大的电影,比如< The School of Rock>【摇滚校园,2003年上映,讲述一个不成功的摇滚音乐人,阴错阳差来到中学教音乐,带领孩子们进入一个全新且乐趣无穷的摇滚世界。投资3500万美元,全球票房1.31亿美元】,赚了很多钱。
答:是啊,是挺赚钱。拍这部片的初衷并不是一定要很赚钱,我是想拍一部很酷的电影,和Jack Black【美国著名喜剧演员】、Mike White【该片编剧兼配角】一起。

问:是谁的主意?
答:是Mike White的想法,他认识Jack。他有个关于一帮孩子玩儿音乐的想法,剧本写完了需要导演,我就来了,来的正是时候,因为当时片子的剧情被制片厂改得过于刻意。我来了之后觉得基础已经有了,但是要往酷了拍,结局不一定非要比赛获胜,那就太刻意了,我要拍成自己觉得讲得通的电影。有很多片子,甚至不理解电影这种媒介的力量,情节设计过度,比如“为什么你应该关心这个角色呢?因为他的狗刚刚死了”,其实观众早就明白了,这叫做身份认同,你只要把一个人放到银幕上5分钟,大家就知道这是我们的英雄。你甚至可以塑造疯狂的主角,比如<Taxi Driver>【出租车司机,1976年上映,马丁•斯科塞斯导演】中的Travis Bickle【罗伯特•德尼罗在该片中饰演的男主角】,我很关心他,为什么?因为我很了解他,我看到他一直在夜间开出租车,感觉他心里很脆弱,是一个越战老兵,在写日记,但到后来你会觉得“这个人是疯子,他去枪击总统候选人,还杀了其他人”,下了旧约式的评判。他并不是一个好市民,对不对,但我们喜欢他。还有Tony Perkins在<Psycho>【惊魂记,1960年上映,希区柯克导演】演的角色,他杀完人后弃车,直到汽车完全陷入沙中,观众才会完全放心,希区柯克就是这么操控观众情感的。我们都站在了坏人这边,电影在身份认同方面是很有力量的,所以根本就不需要太多的背景交代,不用什么都解释清楚。有很多剧本的前二、三十页,都在解释、介绍,制片厂的要求都写明了“为什么我们要关心他”、“重要性在哪儿”,其实就应该直奔主题。

问:有很多烂片就是停不下来地不断解释。
答:是啊,因为它们只能这样。因此,我总是避免以情节设计为主,我会用与时间有关的结构去替代情节设计。因为这也是人们面对现实世界的方式。我会拍一部85分钟实时进行的、在巴黎走来走去的电影【指的是<Before Sunset>】,因为我今天真就是花了85分钟时间闲逛,结构上很容易实现,需要做的只是过程引人入胜、真实可信。

问:我刚想起来,关于<Boyhood>有趣的是,片子是关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但有些情节会让你突然觉得,有坏事要发生了。
答:是啊,感觉很有趣,一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点。直到影片首映,是在圣丹斯电影节,有1200名观众,片中演到儿童露营旅行的情节,孩子们在胡闹,往墙上扔刀、小火箭,我当时就能感觉到观众们很紧张,以为有人要出事了,其实才演了80分钟,刚到一半。这之前我们从来没有过这种设计,感觉很有趣。就是因为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你才愿意看电影。当你比编剧还聪明时,才是最不爽的,比如一些恐怖片,当你看着他们做蠢事时,就寻思“你就不能不开门么?”

问:我喜欢妈妈这个角色,她义无反顾地向前看,一直照顾着孩子,虽然自己有很多烦恼。她是个好母亲,也想要自己的生活。
答:是啊,和我家里很像,我妈妈就很少“回头看”,很少有自我反省。

问:那你有没有问过她,“当初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答:我很怕这么问,我不喜欢正面冲突。我的姐姐们问过,她们都哭作一团。直到当我们都长大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才会用不同的标准去评判父母,她们俩才意识到“当时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就像我前面提到的,迟到了一代人时间的理解。

问:你怎么理解你与母亲的关系?她对孙子辈会更友善么?
答:事情都自然而然地过去了。现实就是这样,这是我一贯的人生态度。你手上就这些牌,尽力而为,不要回头。

问:但你可是为此拍了2个多小时的电影,来宣泄那种情感。
答:是啊,是有一些儿时的伤痛,但我想所有人在现实世界中都会受伤。

问:片中的妈妈嫁给过的那个男人【酗酒、有暴力倾向的教授】,现实中你面对过这种人?
答:是的。

问:处在一种暴力的、吓人的生活环境中,当时你才10岁左右,会觉得很无助,因为另一边是你的亲生父亲,而这边却是一个陌生人。
答:就像灰姑娘与继母。突然间,有一个陌生的成年人走入你的生活,控制你,你会想“我没请你来,你也不是我爸爸,但是你却在我家”。

问:直到看了这部电影,我才真正理解到这种痛苦。
答:你只能去适应父母的生活。孩子们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你能读到关于街头流浪孩子的报道,“我们生活在高速公路下面的纸壳箱子里,杂货店那边有些纸壳箱子,等雨停之后我们就去拿”。就是努力地撑过去。

问:但很明显,你的父母还是能够保持足够的稳定,来抚养你们,你看你现在也事有所成。她也许很固执,也做过错误的选择,但她肯定也会保护你们。
答:是啊,我的姐姐们现在也不错。最终我们都熬过去了,不然又能怎样。

问:下面说<Fast Food Nation>【快餐帝国,2006年上映,改编自同名书籍的剧情片,揭露美国快餐业的黑幕】,我喜欢那本书,也很享受电影。一定很难处理,把这本书编成故事片。
答:是啊,我和Eric Schlosser【书作者】商量,这本书怎么拍成电影呢?是不是该拍成纪录片?事实上,后来真的有别人拍了一部纪录片,就是<Food, Inc.>【食品公司,2008年上映,Robert Kenner导演】,虽然没有完全根据<Fast Food Nation>这本书,但Eric也参与了该片。而我喜欢讲述故事、塑造角色,我想找演员,在非虚构的环境中让故事更加戏剧化,通过多个视角(比如管理层人员、移民工人、童工)去了解快餐业,这很有趣。

问:你自己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
答:很有挑战性,我喜欢。<A Scanner Darkly>【黑暗扫描仪,2006年上映,和<Waking Life>一样,先真人拍摄,再改成动画。讲述不久的未来,毒品泛滥,基努•里维斯饰演的卧底探员也染上毒瘾,逐渐模糊了现实与虚幻间的界线】也几乎是同时上映的,现在回想起来,这两部都是那种黑暗、奇怪的片子,我想这与我当时的思想经历有关,那时正处在布什、切尼的时期。【21世纪】是一个很艰难的世纪,起码开端是,我为孩子们感到抱歉,还好我是成年人了。

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去奥斯丁的?
答:是在十几岁的时候,我去那儿拜访朋友。到俱乐部听音乐,在酒吧里能看到半裸女生到处跑,我就觉得生活在这儿也不错啊。当时奥斯丁的音乐圈很繁荣,但电影圈还很边缘化,虽然有一个电影学校。当我到那儿之后,引以为傲的是能伴随着那里的电影圈一起成长。

问:奥斯丁的电影圈子,是不是你创立的?
答:是啊,大概30年前。从1985年开始,我们放映一些平时看不到的电影,在营地或其他任何地方。我去和影院经理谈,“我想放这些片,咱们来分成”。我对电影充满激情,虽然当时也在筹拍自己的电影,但我觉得应该担负更高的使命,现在也仍在出力,提供补助金,主持观影活动,虽然现在再去不做底层工作了,比如写宣传、预定电影、搬东西什么的。在我20多岁时没拍出多少片子,但我确实成立了一个非盈利组织,持续运作到现在,还有一个200多个座位的影院,每天晚上都放电影,已经发放了大概150万美元的补助金给德州的电影人,我很自豪。

问:你们是如何发放补助金的?
答:我们有一个小组,他们会审查申请、作品。人是需要激励的,现在的文化环境不关心艺术,通常艺术家们(特别是年轻艺术家)很少能得到家庭资助,我自己就是这样,我得到了26000美元的补助金,才拍成<Slacker>。甚至比钱更重要的是,这表明家庭以外的世界在乎你,想要支持艺术家。因为现实对艺术家很残酷,我总觉得我们对此缺乏同情,比如在学校【艺术类专业】总是第一个被裁减的,就像是一个花边。但我一直认为,艺术、创造力能拯救我们,对人类灵魂、对文化很重要,我们现在太轻视艺术的价值了,仅仅是因为它在市场上无法盈利。这个世界现在是赢者通吃,资本家们甚至没有底线、颠倒黑白,一帮所谓的“精英分子”。

问:这种电影越来越少,所以才特别需要你这种人,激励像我们一样的年轻人,15岁大在外面闲逛时看到你拍的片,会说“这很酷啊,我也想这样。”
答:有些很年轻的观众看完<Boyhood>,会很激动得说“这和我的生活很像啊,让我想起我的爸爸妈妈”,我会觉得很欣慰,这就是我为之奋斗的瞬间,虽然相隔很远,但通过艺术得到共鸣。这让我觉得这个世界还是不错的,有我的一席之地。

问:你拍片的底线是什么?你有没有为钱拍过电影?
答:没有,没必要。我会尽量保持低成本。我拍的每一部电影,当时我都会觉得我才是拍这部片子最合适的人,甚至是<The School of Rock>。

问:我喜欢这部电影,我对这部片没意见。我想说的是<The Bad News Bears>【小熊成军,2005年上映,口碑不佳的商业片。讲述一个已经自甘堕落的职业棒球手,带领一支惨不忍睹的孩子球队的励志故事。】
答:就像<The School of Rock>一样,只有这两部电影我是中途才加入的。这就是电影业的现状【拉郎配】,无论我来不来,这两部片都会被拍出来,但我自认为是最合适的人选,我熟悉这种题材,在<The School of Rock>中Jack饰演的Dewey Finn就像是平行宇宙里的我,摇滚乐在我生命中又是那么重要,我女儿当时也是同样的年纪,我觉得我对5年级学生的情感很了解,所有条件得出一个结论:我是唯一最适合的。其实只要有其他人更适合,我就不回去拍。这些年我推掉过很多拍片邀约,因为觉得其他导演拍会更好。电影业里有很多的“拉郎配”,原创剧本、改编剧本、重拍等等,聪明的制作人、制片厂头头才能找对人选。<The School of Rock>就是Scott Ruttin【美国最有权势的制片人之一】怂恿我去拍,开始我没同意,后来他说服我“这会是一个很棒的创作经历”,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但当时我害怕,因为大家都听说过很多好莱坞悲剧故事。这两部电影对制片厂来说算是低成本片,但对我来说都是大片,成本3000万左右。当然,能享有这些资源确实很爽,我有50天的拍摄时间,而不是15天。

问:会有压力么?
答:没觉得,作为曾经的运动员,我从来不接受“压力”的说法。不会影响我,压力来自于个人选择,我把它看成是机会。我觉得可以把自己的工作方法带到制片厂级别电影的层面,坦率的说,拍摄制片厂级别喜剧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看过很多喜剧,看上去有趣,但很表面化,我觉得喜剧是一门精湛的艺术,要不断钻研、不断排练才会奏效。这两部的拍片过程当时都是很棒的经历,当然如果是现在,这两部片放到我面前我都不会去接,因为我在做别的。

问:“压力来自于个人选择”,这是你中学当运动员时学到的么?
答:是教练说的,一个聪明的教练。我最近才听说的,并不是当初我需要听到时听到的,呵呵。我拍了一个纪录片,关于Augie Garrido,他是德州大学的棒球队教练,是他说的,这部片叫<Inning by Inning: A Portrait of a Coach>【一局又一局:一个教练的故事,2008年】,他是NCAA【全国大学体育协会】历史上胜场最多的教练,但这还不是全部,他更像是一个禅宗大师,对比赛的隐喻有很多诠释,他就是个很酷的老头,

问:你也像是一个禅宗人士。
答:是啊,电影导演和球队教练很有共通点,都是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努力将让他们的技艺更精湛,比如演员、作曲家、美术指导、服装设计指导等等,导演就像一个集权者,集合所有的创作能力,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导演可能不如演员戏演得好,但要足够了解表演,对于其他电影元素也同理。

问:你在奥斯丁的电影项目里,有没有人脱颖而出的?
答:很多啊,每年的圣丹斯电影节都会有很多来自奥斯丁的独立长片,其中有不少都得到过补助金。

问:我喜欢你的新电影,这是全新的观影经历,也很高兴和你聊天。【暗示结束】
答:谢谢。可惜我们没有时间谈到Phil Lynott【巴西黑人与爱尔兰人混血,他于1969年在爱尔兰创建了Thin Lizzy摇滚乐队,是乐队主唱、词曲作者、贝司手】和Thin Lizzy乐队了。

问:当然有时间!【后面两个人聊摇滚乐才真正达到高潮,狂甩人名。完全脱离一问一答,主持人插话太过频繁,只能用{}表示插话】
答:他真是一个神奇的人,是个爱尔兰黑人,留个大蓬蓬头,哪个嗓音太独特了,{和任何人都不一样!},他写过的最好的一首歌之一叫<Still in Love With You>,是最美妙的情歌。

问:中学时你都喜欢哪些乐队?
答:刚上中学时听FM top40,喜欢主流的Lynyrd Skynyrd、Led Zeppelin、Aerosmith,到后来就是Zappa、Captain Beefheart。

问:我也是这样,刚开始会听主流shit【shit使用次数过多,不好翻,也不翻了,就是很爽、很屌的语气】,然后我碰到在唱片店工作的哥们儿,接触到David Bowie、The Residents。
答:你听没听说过Brian Eno?他的实验音乐。{那个时代得有人能拿出来这些shit啊!}是啊,谁能拥有<Evolution>这张唱片?在德州这个叫Huntsville的保守派小镇,能有一张叫<Evolution>的唱片,挑战他们的传统信仰,{Britt Daniel是不是这里人?Spoon乐队的主唱},他不是,他在来自一个叫Taylor的类似的小镇。就是朋友之间私下交流,“你听没听过这个、那个”,这种感觉很棒。现在的人都是在网上进行了,对不对?

问:现在你能在网上找到任何东西。但当时,你可能站在一个比你大的哥们儿面前,他们知道shit,很酷。
答:他们有品位,比你大十岁,他们经历过shit,他们有私藏的shit,{Beefheart那可是私藏shit,还有Zappa!}哦,你喜欢Zappa?!你听没听过XXX【没听出来】?是Zappa制作的唱片,产生了全新的摇滚分支,{OMG!我才刚刚开始听那个分支,到去年我才听了2年,你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听Zappa了?},是啊,{你是不是很沉迷?}是啊,一旦喜欢上就沉迷进去了,我就是那种怪胎,呵呵。我小的时候,都听Beatles、Rolling Stones,{就像圣诞颂歌,到处都是,但一进到大学,有人给你听Brain Eno、The Residents,那些艺术摇滚,你会觉得WTF!}后来就演变到New Wave和Punky。{我是看着演变发生的,当时你已经不在高中了,我还在,你是什么时候高中毕业的?}79年,{我是81年,就是那几年,shit开始变化}。你知道么?我刚刚拍完一部电影,大概夏天或秋天上映,讲的是80年代,一群大学新生,听着Van Halen进入大学,然后去Disco舞厅追女孩儿,又去朋克俱乐部、乡村酒吧,最后去艺术派对听Talking Heads,{听上去很棒!哥们儿!}所有元素都摆在那儿,我会想,我到底喜欢什么?是朋克?是重金属?是新浪潮?{你知道Disco已经死亡了,对吧?}Disco逊毙了,但暗地里我对它的演变很惊讶,我试着向这些演员们解释,因为Disco流行时,他们这帮年轻人还没出生呢,我说“私下里,我喜欢Disco的一些节奏,但是作为摇滚死忠,绝不能公开承认,只能说它逊毙了”。{你现在可以承认啦,我现在也听Donna Summer}是啊,我现在也爱听这些,就像是重新发现,{我刚刚就下载了<Don't Leave Me This Way>,听那段贝斯节奏,嘟嘟嘟~~}Disco的作品大都很肤浅,是一次性音乐,通常是制作人主导的量产货,就像是最烂的那种说唱,根本不算艺术,歌词都非常简单,但就是有些节奏让你着迷。【说的不就是现在的种种神曲么?】

问:还是再讲讲这部新片吧,我很感兴趣,听上去讲的正好是我们这代人。我们不是80年代生人,也不是老的婴儿潮一代,当我们中学时,60年代末的风潮渐渐离去,Zeppelin崛起,但当我们到高中时,他们都已经过时了,突然间New Wave诞生了,Punk接踵而至。当我在高中时<Van Halen I>这张专辑诞生,这场音乐会可是必听的。后来我在新墨西哥州的大学工作,认识了一些艺术家,了解到艺术摇滚。我自己也讲过一个故事,讲的是我和哥们儿Dave,他有一台Firebird汽车,我带他参加大学派对,有个乐队在进行演奏艺术【performance art】,我已经见过世面了,但Dave当时肯定是开眼了。
答:大开眼界!这才是大学的真谛。{你新片的背景是不是类似?}只是想搞清楚自己是谁,还是有自传性质。当年我也是刚入大学,满是想法,与演员交流,参加戏剧社团,碰到同性恋(那之前我从来不认识同性恋,哇哦),但他们挺酷的啊,聪明、有创造力,全新的世界在展开,我无比兴奋,他们根本不关心赛前动员会【pep rally】、体育运动这种在中学占统治地位的话题,而是关心想法、艺术、活力、创造力,大家都18、9岁。

问:这部电影片名叫什么?
答:暂时叫<That's What I'm Talking About>。已经拍完了,现在刚开始剪辑,去年秋天刚好有空,拍了33天,有个很棒的演员群体,一群年轻人,可能你都不认识。

问:镜头拍得怎么样?
答:很棒。最后一天晚上,我们在一个朋克俱乐部拍的,我在奥斯丁本地找了一个很棒的朋克乐队叫Riverboat Gamblers,我问他们,能不能把Gilligan's Island【1964年的美国电视喜剧】的主题曲演奏成朋克摇滚?因为我记得80年代时有乐队这么演奏过,他们也照做了,刚开始还是情歌,然后节奏加快,最后非常棒!They nailed it!

问:我还记得自己大学毕业时,大概1986、87年,去奥斯丁看到一个乐队,被震撼到了!他们演奏了朋克摇滚版的<Rose of San Anton>,听了一次我就认为这是全世界最棒的歌曲!
答:哦,这首歌可是有原版的,{不!已经不存在了!开玩笑,其实Bob Wills唱的原版我也有},把过去的文化产品进行再利用,这种想法棒极了!你能把各种艺术形式捏合在一起,做出自己的东西。

问:我很期待这部片子!
答:我也是,这部片有点像是<Boyhood>的续集,<Boyhood>的结尾刚刚要去上大学。

问:是同一个男孩儿演的么?
答:不是,<Boyhood>的男孩儿更像是个艺术家,而新片的男主角是个体育棒子,棒球队员,但并不是那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类型。有一群男孩儿,他们一方面是好胜的混球,另一方面也很有趣、聪明。

问:很期待!哥们!谈得很爽!
答:是啊!很爽!

问:而且我们谈了Thin Lizzy!
答:是啊!Thin Lizzy!

 短评

其实这部片大概会和我们心里所想的不太一样,但它琐碎的细节下面是精心的观察和剧作,贴合时事让影片只属于我们的年代(尤其佩服一些情节方面导演的远见!)。就像是纵向版的《年少轻狂》,把不同的青春经历集中在了一个普通(又不普通)的德州男孩身上。我们迷茫着,时间就这样过去了12年,或是更久。

6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世界在流转,男孩在长大。跨越12年的拍摄让观众在两个多小时与这个家庭如此真切的一起成长。每次疲惫迷茫缺爱,还好有林克莱特让你重新启程。The moment seizes you. The moment is now.

7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力荐

其实我预想的还应该更深刻一点,而不只是时间匀称的堆积。然而一想到林克莱特在“Before Midnight”中对人生的看法(我们最终也只是经过),便觉得这样的举重若轻也没什么不对。至少无论现实中还是电影里,这个少年都像小树一样笔直的长大了。

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小孩往后越长越像Ethan Hawke,谁负责的Cast简直是神

10分钟前
  • D K U N
  • 推荐

林克莱特是电影节最具持久战能力的导演了吧。时间让小孩成长,让男神老去,看母亲的角色瘦了又胖,胖了又瘦,12年在3小时的电影中那么呈现出来的时候还真是有点残酷呢。

11分钟前
  • 愤怒的豆子
  • 力荐

喜欢看《爱在》的人并不一定会喜欢看这部,略平淡,反高潮,2小时45分钟显得漫长,结尾10分钟最好。拍了12年,很难体会到时间的流失和生命的味道,感觉自己离这个世界好远,未能感同身受。但依然爱林克莱特、爱《爱在》系列,爱伊桑·霍克。

14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很一般。除了那个时间噱头外,并无过人之处。当然一部电影有这样一个噱头可能也就够了。

16分钟前
  • 云中
  • 还行

这就是「美国电影」,而不是「好莱坞电影」。不过那么多给5星的……其实导演要是够长寿的话,还可以接着拍《青年时代》、《中年时代》,最后汇总成三部曲《光荣与梦想:美国人的时代》。

20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mlgb!在柏林看片的!老子嫉妒你们!观影体验比去年的阿黛尔还要好! 电影是什么?是诗?是歌?回归本质,电影不就是用来记录时间的载体吗。理查德·林克莱特用了12年,就这样絮絮叨叨,就这样风轻云淡,道尽了电影最本质的魅力。短短三个小时,就经历了一个人的整个青春。10/10!

23分钟前
  • FrancoisG
  • 力荐

昨天刚有记者抱怨自己青春很短,还要被各种无聊的漫长电影耽误生命,奉劝这些导演,自娱自乐的东西就留在家里自己看看玩吧。可今天林克莱特这部同样漫长(甚至长达12年)的电影,又让人体验到了电影的致命魅力。它甚至超越黎明日落午夜系列,超越米哈尔科夫的安娜,成为与7 UP并置的可泣生命。

24分钟前
  • seamouse
  • 力荐

虽然过程不难看,但打着连拍12年的噱头,也只能拍出流水账了

27分钟前
  • fivestone
  • 还行

好吧,哥只能说自己的青少年和普通美国青少年完全不同。 另外母亲的角色实在让嘘唏,胜过儿子的角色。

28分钟前
  • 文西
  • 推荐

观影过程很轻松,不觉得160分钟漫长,生活中的琐碎片段日积月累,变成了长达12年的boyhood。厉害之处是展示了时间的力量,让其他关于成长的电影看起来只是过家家。不过话说回来,也并不觉得有那么神。

33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小男主简直斯嘉丽约翰逊亲儿子啊你们绝不觉得

37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林克莱特能在琐碎叙事中捕捉隽永,拍的云淡风轻,没有心灵鸡汤,毫无做作油腻,全是平凡生活中真实的细腻,尽管不能像美国人那么有代入感,却也能感动于父亲的歌谣和母亲的落寞,并沉迷于能够通过这些moment来经历另一人生的电影魔力,导致四刷后依旧无法自拔。

4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这一刻抓住了我们,大本德河谷浓郁的晚霞中,那点题的一句话让故事隽永。倏然想起开始的时候男孩关于黄蜂的新发现,12年里母亲的头发长了剪短短了变长,父亲重新组建家庭开始认真生活,姐姐一点点变得矜持内敛少女心事如诗,而少年也长了痘痘胡子经历青春的悸动,甚至那个水管工都融入了这场时间旅程。

45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这样事无巨细流水账的拍法,不是蒙太奇的精神。

46分钟前
  • momo
  • 还行

justin bieber成长记录...

50分钟前
  • Amelie
  • 推荐

亲爱的理查德同志,你这片,多找几个演员,仨月就拍好了

55分钟前
  • 张小强
  • 推荐

简单与波澜不惊,去感受时间流逝。只有重新回顾整个故事,才会发现其中的精彩与奇妙,一如时间本身的魔力。就好像无需特效与化妆,角色却在不到三个小时里长大、变老。这一切的奇妙,都像影片最初的想法,压缩时间,留住时间的痕迹,从而去感受生命的奇妙。当男孩再次启程,不是结局,是新的开始……

5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