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新年

HD国语

主演:李立宏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1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2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3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4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5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6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13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14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15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16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17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18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19舌尖上的新年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在电影院看好吃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崩溃!咽口水!拍大腿!

几乎所有人都有过这样的感觉,看《解救吾先生》里的王千源吃饺子就特想吃饺子,看《春娇与志明》里杨幂给余文乐下面就想吃挂面,看《乡村爱情8》里刘能吃罐头就立马去超市买罐头,最近,甚至有人因为看《太子妃升职记》中毒太深而跑去买进口的榴莲和从淘宝杭州的桂花糕……我们热爱吃喝的中国人,最受不了的就是“别人吃着我看着,别人喝着我站着”,而且总觉得别人吃的样子看起来特别香! 这一点,其实在《舌尖上的中国》以纪录片形式在央视播出时,每每都要引发朋友圈里一片喊饿的盛况,就已被证明过了。但当它在电视上播出的时候,见美食就认怂的你至少还能于自家沙发与冰箱之间自我安慰的溜达几圈,带着“胖死拉倒”的愧疚心煮个方便面、下个速冻饺子啥的,聊以缓解馋虫的噬虐,而如今,《舌尖上的中国》正牌原班人马打造的《舌尖上的新年》将在更为幽闭、便于人集中精力的电影院放映,又会带来啥样的感受呢? 首先要说的一件事是,之所以要强调“正牌原班人马”是因为,对美食电影情有独钟(因此不可能减肥成功)的我,去年此时跑去看过另一部在电影院上映的美食纪录片《味道中国》,形式完全copy《舌尖》,但无论是情节的表现,情感的渲染,食物选择的新奇度,都远远不及《舌尖》,最关键的是,没有李立宏老师对食物充满激情的解说,整体水平真的low掉很多,但尽管如此,那部电影还是让我在电影院里就忍不住淘宝买了福建的奶片,陕西的酱油,湘西的腊鱼和忘了哪的豆腐皮。 而今年,我终于迎来了正牌《舌尖》团队打造的《舌尖上的新年》,那真是变本加厉的折磨馋馋的me,甚至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于淘宝购物,而是恨不得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美食旅行了。尤其台湾代表团入围的年夜饭“红蟳米糕”,蟹黄肥妹的红蟳蟹与糯米、芋头、蛋酥交合出盛大富足的繁荣感,从制作过程到成品亮相无不引发影院内一片吸口水的声音,而莱芜大糖瓜制作手法之神奇则激起所有人的惊呼声,香港的围村盆菜,一盆之中囊括鸡、鸭、鱼、蚝、猪、蘑菇,做法则要经历煎、炸、烧、煮、焖、卤等几乎所有中国做菜手法,过年时登上一个大家庭或一个武馆内上下数十人共享的年夜饭餐桌,既寄托了蒸蒸日上的愿望,又将中国的年味演绎到最大,让人不禁油然升起一种“做中国人真好”的幸福感。 (写到这里,我不禁站起来去拿了一盒鸭脖儿) 比起之前在电视上播放的《舌尖》日常版,《舌尖上的新年》在拍摄手法上也更为讲究,剪辑方式上依然是多种美食的穿插混合剪,情节设置上却非常节制,绝对不让煽情抢了美食的风头。影片中还运用了很多颇具张艺谋早起风格的镜头语言来传递人与食物之间亲密接触时产生的转换关系,比如江门大糍如何在巧妇的手中由一个3厘米的面团油滚成一个30厘米的麻团,发菜蚝鼓炖猪脚制作与咏春拳的形意之通,新鲜猪肉用如何巧妙的借助草绳和树枝悬挂于屋顶,在边吃橘子边烧橘皮的闲话家常中,赋予猪肉以水果的清香……观众随着食物的各种奇妙组合也用眼睛游历了大好河山,那些隐藏在大多数人一生都不可能去到的山野村庄中的平民美食家们,将自己的信仰与希望寄托于美食之间,又通过《舌尖上的新年》来到观众面前,让食物之美,风景之美,人性之美,尽收眼底。 在电影院里看好吃的,无疑是全年既走心又虐心的观影体验,诱人的色香味呈于大银幕上,即便吃再饱来看也会很快感觉到饿。影院里动不动就是哀嚎声、叹气声、“cao”声、拍大腿声一片,还有人忍不住大声说“幸亏不是尼玛3d的”,也是太恨这些美食看的到却吃不着。更有趣的行为是,演到一半发现我周围的人都开始猛翻书包,搜尽各个口袋,寻找有没有什么可吃的解解眼下的馋。而观影结束后的场面则更为微妙,一起看提前观影场的尽是些相识的影评人、媒体人,他们大都来自五湖四海,为梦想、为事业、为混口饭吃而暂居在北京,往常见到他们观影后大都会聚集在门口聊聊电影怎么样,这次却见他们忍不住刚一出影院就开始呼朋引伴要去吃饭(当时才下午4点),更有人文艺的抬头看着雾霾氤氲的天,轻轻的叹了口气,表示自己有点想家了。 是啊,春节将至,是该准备好年货回家过一个“舌尖上的新年”啦!(文/宋小卡)

 2 ) 一部“匠人+民俗+仪式”的美食传奇和纪录的价值


从惟余莽莽的呼伦贝尔雪原,到依山傍水的广西乡村,从山城重庆到浙江渔村,从内陆的陕甘到香港和台南,真正从地域上体现了疆域广袤的中国。然后,电影在新年的主题下,从年食的类别上,过年的时间上,展示了年食的丰美和奇绝。
在类别上,首先是年夜大宴上的主菜和压轴菜,如广西的松皮扣,台南的红蟳米糕,香港的九大簋盆菜,甚至苏州的七件子。然后是年食中的甜食,广东鹤山的吹大糍,龙游的发糕,山东的糖瓜,厦门的红龟粿,还有陕西窑洞的糕角。再是年食中的零食,干果的炒货和水果的蜜饯。
在时间上,从腊八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然而,电影中所选取的食物,主要来自偏远的山村,渔村,几乎没有一种是来自大城市的。有的是因为其特色,比如重庆的腊肉,海边的鲞,广西的酿。而有的,是那些独留几尽消失的个人作坊,比如山东的糖瓜,厦门的红龟粿,陕西的糕角,和香港的盆菜。
当地的人各自根据所处地理位置的独特技艺和当地的习俗来制作不同的食物,看他们的那些制作过程,不仅看到的是制作方法,还有当地的习俗,更在那种朴素传统的制作过程里感受到一种仪式感。如腊肉的薰制,鲞的日晒风干,酿的缤纷种类。
而在看那些独特又快消失的食物的制作过程中,有一种看《匠人》的感觉,尤其是糖瓜的制作,几个人赤裸上身在蒸气弥漫的小屋里,一遍遍将糖条拉长,对折,拧曲,捋匀,趁着院中的寒冷把握时机把糖管用绳子断成一个个糖瓜,这过程有如在看铸剑。还有那个只有她才能做到的老婆婆,把吹成球的大糍在油锅里一遍遍快速的翻滚煎炸,娴熟的炸成直径30厘米的圆球。更有香港盆菜的独秘和层层累叠的奇观。这些已经几尽消失的手艺和手艺人,使得这些食物也带上了传奇的色彩。
最后,所有的美食在除夕夜齐齐端上桌,大家围坐一起,吃一年中的最后一餐饭,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仪式。
初一的时候,用自己所有的最好的食物,祭祀神灵,感恩和祈愿。
而到了十五,新年就过完了,于是陕西人用一种特别的活动来完成新年的仪式,365根高粱杆,架起365盏灯,围成一个里面布满了十八道弯的方形,人们排着队一一从中走过,为新的一年祈福祝愿,不知这是不是一种习俗,但至少是一种仪式。
于是,这部关于新年食物的电影,成了一部“匠人+民俗+仪式”的美食传奇。
这种传奇里,似乎记录了一种像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的东西。无论这种东西叫什么,却是因为有记录才能看到,才能留存的东西。
于是,电影有纪录的价值。

这也是一部由电视改拍的大电影。
而看了《舌年》,觉得纪录片的大电影还是和综艺片的大电影有所不同的。前者会因其自身的记录有着些许历史文档的价值。如果那些民俗依然保有,那就是一种保存式的记录,如果那些民俗已经消失,那对其进行的挖掘更是一种珍藏式记录。比中电影中对只会在年节出现且制作手艺快消失的糖瓜制作过程的全记录,对红龟粿的龟印的雕刻人的记录,那个戴着眼镜用手工一下一下雕刻的匠人已经是最后一位龟印雕刻人。于是电影的最后有一个情景是,把所有的龟印摆满了一院子,镜头一排排扫过。而其中还有两只爬行的真龟,或许就是在说明时间与手艺的关系吧,乌龟所代表的是不变的时间,而在不变的时间里有些东西终会消失。还有陕西的糕角,这种食物是用一种最原始的植物,糜制成的,糜如今已经成了一种稀少的作物,影片中小孩的奶奶也只是用稀少的收成,在过年时给晚辈们做一次传统的糕角。还有用冬瓜雕刻精美花样做成的茶泡。不知多年以后,这些东西还会不会有。于是,对这些东西的纪录便更显现了它的价值。
《舌年》的电影与电视相比,在解说和故事上节制了很多,主要以食物和习俗为主,没有故事,也不专注于人。使得纪录片更有了一种文档价值,一种对食物,传统和习俗记录保留的价值。因为那种故事在事后看来,除了媚俗当下和填充篇幅之外,没什么多少作用。
而且《舌年》的纪录片,同《玄奘的故事》那类过多的通过意会附会的想象来展示也是不同的,这是对现场的真实记录。于是更有价值。电影的最后说,或许有一天,春节,会变成时间里,日历上的一个符号,与寻常的日子没有了不同,但因为美食,人们还是会聚在一起。那么这种记录就是一种保存和回忆。(不过换句话说,好像是以后新年没有别的了,只剩下吃了,成了真正的舌尖上的新年。厄呵)
做成电影的形式,或许是一种潮流趋势,但使纪录片的受众面更广了,同时在从电视向电影的转化中,自然也提升了纪录片的一点艺术性,比如摄影更讲究了,文本更节制了,主题更专一和突出了。这部以新年为主题的舌尖,可以看作是两期的电视纪录片,但又不同,因为是以一贯之的主题,更独立,更精致,更纯粹,于是这就是一部真正的纪录片电影。而非什么大电影。
在看纪录片《南宋》时,提到了一个词,“善本”。如果这种对真实现场还存在着的,文化,艺术,民俗的记录,再细致一些,再入实一些,再真诚一些,去掉以往舌尖中的那些在事后看来徒增篇幅的虚浮感动,用真正的作品的质量和价值打动人心,那么纪录片或许就是影像的善本。
只是纪录片如此耗时,耗力,耗资,浮躁而又快速的时代,谁愿意用三年,五年,或更多时间来打造一部纪录片呢。或许终有人为之吧。
否则何以看到集“匠人,民俗,仪式”于一起的美食传奇呢。


PS:
幸好自己是在吃饱的情况下打开此片的,几乎没受任何食欲上的骚扰。于是得以专心的看了食物的美,和食物的传奇。

 3 ) 深夜杀手

时隔两年,当背景音乐和李立宏老师的声音一响起,我马上就饿了。因为我知道,接下来出现的东西,会让我的灵魂和肚子不断的接受洗礼,并且抑制不住的颤抖。

苏州七件子、平乐松皮扣、自贡粑粑肉、湘西腊肉、平乐酿菜、香港发菜蚝豉、江门大糍、台湾红蟳米糕、内蒙古布里亚特包子、榆林枣兔兔和糕角儿、环县羊肉腊八粥、莱芜大糖瓜……又是一些祖国各地逆天的美食,又是我闻所未闻,吃所未吃的东西,尼玛,我又一次对我自己产生了质疑:这些年我究竟吃了什么(T_T)/~~

看人家的新年,想自己的年夜饭,我想过年,我想吃酿豆腐和血鸭T_T可是现在我已经饿死在屏幕前了。
        
晚上不要看《舌尖》,会饿死的。
<图片3><图片4><图片5><图片6><图片7><图片8>

 4 ) 舌尖上的新年和我想的不一样!

昨晚和男票一起看了这部片子,我俩都是《舌尖》系列的忠实观众,看完之后他兴冲冲的说好看,还在微博@陈晓卿老师,结果人家陈导还真的回复他了,他更是乐得像只老鼠,于是我就问他,真的有那么好看吗?他回答我的,不是好看,而是好吃。于是我们开始思考这部片子是不是真的就那么好看。

今天来豆瓣看见居然是8.5的高分。吓cry。虽说片子还行,但是也不至于8.5那么高。就我的心理评分,7-7.5已经是对本片的极大肯定了。

看见好多小伙伴不甘的说,纪录片也可以进影院,就是圈钱!
这点我是不、同、意的,不论商业电影,文艺电影,纪录片,动画片,综艺大电影什么的,若是有诚意,要观众掏腰包去看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诚意摆在那,就算打情怀牌,要我为诚意买买单,我心里还是愿意的。

所以,首先我就对《舌尖上的新年》的制作诚意表示极大的怀疑。因为看完本片之后我立马又去看《舌尖1》我真的不敢相信这俩是一个系列。
我们看到,舌尖1是分单元,每集一个单元,就用第一集来说,时长是不如电影的,可是第一集50分钟的片长跨越的区域就包括了云南(香格里拉和云龙诺邓),广西,浙江,湖北(安徽的挖藕人),吉林,海南。不细分的话六个区域。虽然不如《新年》89分钟的片长在陕西,重庆,两广,江浙,港台,山东,内蒙多....
我们对比就可以看到《舌尖1》的内容在有限的时长里,让我们看到的是承载着吃这些美食的人的生活,是和这种美食息息相关的人文。给吃过这种食物的小伙伴们一种共鸣,没有吃过的小伙伴们一种向往,最终看到的是食物背后,为这种食物奔波的人的辛劳。《舌尖》第一集结束的时候我看到很多小伙伴们弹幕写的都是“辛苦了”“我们以后不浪费食物”什么的,自己鼻子也是酸酸的。

反观《新年》你是否有一种为了过年而拍给你看过年的感觉。我不知道主创对过年是怎么理解的。于我来说,过年是团聚,是游子一解乡愁,是父母看儿女归来的欣慰,是对长辈的感恩,是对晚辈的关爱,是卸下辛劳,是对新年的期许,是对往日的感慨,是展望来年的美好,是暂忘昔时的不快,是享受一年中难得的闲暇。这一切不是三言两语,也许是一道菜,也许是一碗饭。至于食物如何对感情承载,《舌尖》表现的很好,《新年》不知是过于含蓄还是根本就忽略了这种内在紧密联系的深层刻画,这方面显得十分单薄。

此外,《新年》真是对食物做了极大的描写,比如,现在还在我脑子里回放的砸碎糖瓜的鬼畜。然而这是对吃货们的杀手锏,谁招架得住?男票看完立马就上某宝想买糖瓜了。
又不得不说到《舌尖》令我印象深刻的,做酸笋的老板看自家的酸笋还有三天才能出缸于是打算推掉客人的订单,我能可以看到,酸笋老板是个非常实在的人。老渔把头对冰下鱼群的判断,我们看出他有很丰富的经验。捕鱼人用6寸网眼的网我们知道他们遵循传统尊重自然,挖藕人们的辛劳,让我们知道食物得来不易应该好好珍惜。
对比一下不言而喻。

同样主角是食物,看过《新年》之后,你细细回忆,是否能联想吃这个食物,做这个食物的该是怎么样的人呢?

所以我说《新年》诚意已经远不如《舌尖》了。

其实说实在的,我小时候就听说云贵这边有年时松针席的习俗。看到《舌尖》居然挖了那么多平凡又不凡的饮食文化,期待着,兴许《新年》这电影能让我们看到“高跷捕鱼”那样的濒临无人传承的传统。
却太让人失望了。
想想,似乎《新年》就是电影里的年,是别人的年,并不是你的年或者我的年。他们的食物就是他们的,我却不想搬上我自己的桌。
已经不是那个让人眼馋,又让人感触的《舌尖》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请右上点X。

 5 ) 去电影院看一部纪录片吧

今天去电影院看了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算是圆了去年没赶上《喜马拉雅天梯》上映的小遗憾。
    作为舌尖系列的电影篇,其叙事风格和拍摄手法没有太大变化,但比以前更讲究。同样是通过几组不同的故事,展现不同地域、家庭的新年盛宴,时间维度上从年前、除夕夜、初七一直到元宵节,空间维度上涉及四川、重庆、台湾、香港、北国等等,内容维度上则根据食物的功能种类分为了主菜、祭祀、消闲等不同主题,多角度叙事而没有紊乱,呈现出一道流动的、亮丽的春节美食宴,和背后中国人的春节情怀。
    我和同伴在看的时候,一直在透过镜头猜测背后使用了哪些摄影技术,微观、延时、无人机航拍……最大程度地将食物从食材变为食物的过程展现出来,每次镜头在展现肉质的疏松、汤汁流窜、热气沸腾等画面时,影院里总能发出一致的惊叹声。影片也没有停留在展现单个食物的美味上,而是将食物的制作过程、提升到一种美学艺术角度。在拍其中一道菜时,一边是师父做菜的手法,一边是武馆里咏春拳切磋,两种手法刚好某种程度上相似,明明暗暗来回切换,展现了食物是立人之根本。
    春节本是最适合煽情的时候,但影片拍得挺克制的。在拍渔民春节宴会时临时被叫出去打渔的场景,只是给了一个渔民从热闹的室内走出来的景象,如果放在第二季,估计还会补拍渔民家人的守望或者眼泪之类的。显然是吸取了第二季过度煽情遭人诟病的教训,让纪录片的主观情绪更淡了一点,算是符合电视体制内纪录片一贯来的真实性程度。
    当然,一如既往的制作手法,既是优点,也是不足,“画面+解说+配乐”的传统电视纪录片放在影院来看,稍微有一点点出戏,李立宏老师的配音第一句一出来,我与同伴都有些许不适应。这或许也与我是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纪录片有关。
    电影本就源于纪录片,但后来,虚构的故事显然带给人们更好的观影体验,真实纪录片让位于虚构影片,这是国内外院线的基本情况。但国外相对好一些,一些优质纪录片还是能在影院上线,分一杯羹的。在中国的情况就惨许多,每年上映的纪录片寥寥可数,基本都没有票房一说,“回不来本—招不来投资—制作更艰难—质量不保—上映更难”这样的恶性循环在商业电影市场繁荣的情境下略显凄凉。
    而舌尖系列作为国内电视纪录片行业比较顶尖的队伍所制作,质量保证和题材讨喜,受到广泛关注,围绕着“舌尖”品牌进行其他产品开发,即人人都在谈的“IP”开发,算是能为纪录片打开小小的突破口。这部《舌尖上的新年》就算是一个尝试。
    看到豆瓣上有人直接打一星说纪录片还拍电影是圈钱,大概是联想到各种综艺节目衍生大电影心生厌恶,已然忘记纪录片本就是院线名正言顺的主角。当一件事物因为某些因素退出人们视线,再次回归时却被人淡忘其本质,这是件很无力的事情。之所以推动纪录片上院线,并非只为圈钱,而是只有将纪录片推入商业市场,有了资本和关注度,纪录片生态才会好起来,反过来刺激创作者的热情,推动行业发展。
    还是希望热爱纪录片的人,或者是想体验下纪录片魅力的人儿,可以去影院予以支持,顺便刺激一下自己的味蕾。到春节回家时,才能怀着更加思念、感恩的心情去迎接舌尖上的乡味儿。

 6 ) 舌尖上的盛宴(浅析电影《舌尖上的新年》)

《舌尖上的新年》是富有年味的美食纪录电影,它给观众带来一次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宣传片

全片的佳肴之多,为本片的一大看点。从中国北部至南部皆有涉及。重点描述重庆西阳腊肉、呼伦贝尔乌日木、广西平乐酿酒和广东鹤山烧鹅。将人的故事与年味结合,来表现新年团圆美满之意。

“从农历腊月开始,人们敬天地,礼神明 ,是家人情结,也是岁月感怀。”片中看似说菜,实则谈人。的确,不管饭菜如何美味,“最好的滋味,是要等儿女回来。”年味儿,象征着团圆,象征着美满,是幸福、富足的一种含蓄的表达,它所承载的是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传统。最后一家人幸福的团圆,用合家福的形式,将年味儿的意义升华。

片中运用多种方式来展现年味的鲜嫩可口。微焦镜头和反光板的运用,使菜品的鲜嫩多汁得到充分的表达,慢镜头的插入,使观众能仔细观察到菜品制作的细节。拟音师的后期拟音,丰富了声音的细节和质感,让观众身临其境,享受这声画结合的饕餮盛宴。

广东鹤山烧鹅,将中国武术与烹饪结合,为年味增添一种奇妙的感觉。

同为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看似描写菜品,实质上是在讲述家的意义,和中国幸福团圆的美好传统。不同之处便是《舌尖上的新年》并没有着重描写从取材到烧制的全过程,重点表现成品的鲜嫩美味。本片菜品和故事之多,跨越我国大江南北,影片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将新年的意义和传统的美德融入其中,使其得到真正的升华。

这道舌尖上的盛宴,用其独特的镜头语言和独到的叙述方式,展现出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神明的虔诚和对祖先的感恩。随着如今年味的淡化,也只能靠美食承载。承载着千年的文化传统,可见这舌尖上的盛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春节或许终有一天淡化为一种符号……
航拍

 短评

纪录片也是电影的一种,上映无伤大雅

7分钟前
  • 松野空松
  • 推荐

影院排片少得可怜,但诚意的出品,看完浓浓的国人传统自豪感,立意碾压其他同期商业垃圾。适合一家人其乐融融观看

10分钟前
  • Je®men
  • 力荐

不一样的年菜,一样的年味儿。处理河豚高手在民间,这乌狼鲞让我嚼一嚼吐掉我都不敢...。另外腊八粥居然还有咸的!简直比甜豆腐脑还异端!

12分钟前
  • 爱的镇魂歌
  • 推荐

妈蛋,真想炸死那些一口一个“圈钱”的傻逼。纪录短片就不能制作成电影了?装自己看透一切要不要太幼稚了点?打一星很酷炫吊炸天?没看过或者是眼睛瞎就不要乱评分,乱评分就算了,别乱喷,真是秀下限。

13分钟前
  • PengKD
  • 力荐

支持纪录片上院线!

16分钟前
  • 傻豆
  • 推荐

就算你告诉我里面会出现的每一道菜,我也还是想自己亲眼看一遍。

17分钟前
  • 徐斌
  • 力荐

制作糖瓜那段看得入迷。

18分钟前
  • 浩叔想买大房子
  • 力荐

“圈钱”个瘠薄啊!良心制作,无论配乐还是特写航拍,能和爸哪儿跑男那种垃圾娱乐片相提并论?舌尖拍到老我看到老!///2.21看后来评:会猛然让人心下一动,会让人眼眶红红,会让人涌起丰富的情感,这部电影让人吐槽的地方很多,它甚至没有完整的讲述,可它成功在,给你最期待最感动的体验。

20分钟前
  • 海天黄豆酱
  • 力荐

第一次看电影不是因为美色流口水 点映出来立马滚去次饭2333

24分钟前
  • 咖喱乌冬
  • 推荐

没有什么比看这个电影只能吃爆米花更伤感的了吧。

28分钟前
  • netcay233
  • 力荐

看点映口水流的不要不要的 比春晚赞多了

33分钟前
  • Super IP
  • 推荐

虽然渍渍好多次,但拍的还是不走心啊。

36分钟前
  • JoeyLu陆柏宇
  • 较差

很不错的纪录片,看之前先吃饱看的还是挺舒服的。

39分钟前
  • 媛木子
  • 推荐

看这部片会对你造成暴击的有:重庆腊肉,豆酱鲶鱼冻白米饭,手把肉,布里特包子,松皮扣,糖瓜,发糕,糕角,海鳗,星鳗,十八酿,三色蛋,红鲟米糕,香港盆菜,烧鹅……

43分钟前
  • 卿启玮
  • 力荐

美食最能勾连起中国人的感情,不远千里回到久违的故乡,只为这一口解除乡愁的美食!电影淳朴的画风,被感动的一塌糊涂啊!

45分钟前
  • jasonbourne
  • 力荐

蒜苗腊肉、手把肉、鲢鱼冻、布里亚特包子、酿菜、松皮扣、凤梨酱、三色蛋、红鲟米糕、生腌海鲜、香芹海鳗鲞、蒸星鳗鲞、姜丝乌狼鲞、大糍、发糕、乌日木、羊肉腊八粥、糖瓜、红龟粿、烧鹅、平榛、炒米、金枣、杨桃干、茶泡、糕角、九大簋、盆菜(黄酒鸡、焖冬菇、手打鱼丸、炸金蚝)、七件子

50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纪录片的定义: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奥斯卡都有纪录片单元呢,为什么就不可以上映了?说圈钱的也真是呵呵了……

55分钟前
  • jlllllll
  • 还行

视觉享受,味蕾盛放

57分钟前
  • 遇见
  • 推荐

既缺乏专题片的逻辑,又不具备纪录片的实感。剧情片演员可以是工具,纪录片却是以人和生活的真实为立足之本的。这里所有社会、文化的东西基本都是牵强附会、生硬尴尬,导致美食本身也很空洞。加一星的原因是至少比春晚还是好点……

59分钟前
  • esp吃梦香菇
  • 较差

首先请看客们区分一下,院线未必都要放映商业电影,艺术题材、纪录题材,都可以在银幕上观摩出别样的体验。所以大家心态放平和先。市场需要包容性,当然,也需要抵制《爸爸去哪儿》这种现象级影片的热映。

1小时前
  • 燕麦宇宙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