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姐

HD中字

主演:叶兰,冯四,葛夏,冯云,李玉琴,郝帼英,杭志鹏,杜焕荣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美姐 剧照 NO.1美姐 剧照 NO.2美姐 剧照 NO.3美姐 剧照 NO.4美姐 剧照 NO.5美姐 剧照 NO.6美姐 剧照 NO.13美姐 剧照 NO.14美姐 剧照 NO.15美姐 剧照 NO.16美姐 剧照 NO.17美姐 剧照 NO.18美姐 剧照 NO.19美姐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美姐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铁蛋的爱情开始得早,八岁就恋上了邻家巧妇美姐(叶兰 饰 成年美姐)。文革禁唱地方戏曲二人台,也驱离了美姐一家人。辗转十多年,铁蛋(冯四 饰)俨然已是条汉子。随着美姐(杜焕荣 饰 中年美姐)与三个女儿返乡,看似忘不掉美姐,铁蛋先与其大女儿(叶兰 饰)私恋未果,却被迫娶了二女儿(葛夏 饰)作为“补偿”。最后决定跟着戏班子流浪,随他出门的却是美姐家的老三(叶兰 饰)……  有道是二人台不是天天有,情歌永远唱不完。中国龙指挥系统他和她的孤独情事:他新圣女魔咒第一季那女人、吉特巴一键倾心2021夜瘾诸神之战3叛舰忠魂仿生人第七个秘密深海越狱(原声版)失意旅行绿野狂人天路十一组芳心何处精忠岳飞传真人走近中医天注定不抛弃遇上不放弃都铎王朝第三季封神天下杨戬传 2024特殊争夺男孩2014包围美好的夏天青春祭北京女子图鉴之失恋直播天使之吻童话·世界海市蜃楼(原声版)随叫随到莉莉玛莲Waking Karma最终幻想14:光之老爸104号房间第二季德国城市海贼王 真人版幸存者第四十五季

 长篇影评

 1 ) 美姐

排片少,绕着南昌城从西看到东,又从东看到西,连着两天在影院看了三遍,真是一部好电影!二人台的表演很好地见证了每一个事件,二人台是这部电影的主线与灵魂!铁蛋对着驴学驴叫的那场,导演抓住或者说深切地体会到了那种无助、孤独、宣泄的情绪。
除了词,电影里穿插了很多流行音乐,比如《潇洒走一回》,《甜蜜蜜》,《彩云之南》都运用得恰到好处。音乐响起的时候,你的感情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泻千里,泛滥起来。
这部电影也是一个二人台的宣传与记忆。以前只知道二人转,今天通过美姐认识了还有一个二人台。
美姐这部电影不光反映了个人的爱的体验,更为重要的是把这种个人的体验放在了整个社会的变革当中,这是这部电影最厉害的地方。
《美姐》之所以打动人心,在于它的“真”。银幕上的铁蛋、美姐们活得比现实中的我们还真实,他们听从自己的内心。

 2 ) 不成功的乡土。

《美姐》是一部失败的作品。虽然他综合了《站台》,《人生》等名片的乡土气质,但在低层次上满足不了对欲望的窥视,高层次上缺乏对人性的探究,中间层面欠缺一个精彩的故事结构。而且为了兼顾角色的二人台唱功,让一个中年人装嫩演年轻人,丧失了影片的真实感,数码影像更让影片丧失了乡土的质感。和《站台》,《活着》相比,《美姐》更缺少了历史的纵深感,强调了一个人的四段感情,但却对社会时代的背景完全是浮光掠影的描摹。原本在诸如:和美姐的不伦之恋,哑巴二女儿的畸形情感上等大有可为之处,却选择了放弃。让人惋惜。此外二人台对唱的片比过重,也削弱了叙事的流畅与力度。

 3 ) 月亮虽远,但必有月亮

电影《美姐》是近年来上映的电影中可圈可点的一部。
一、视角
在《卧虎藏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尝到了海外发行甜头的中国影人疯狂的拍摄古装大片。在西方人眼中,中国还是一个穿着长袍在天上飞来飞去的神秘民族,如何利用中国元素讨好西方美学视角成了很长一段时间影人钻营的课题。厌倦了粗制滥造的古装大片后,我对这种没有勇气的纯视觉表达感到无比厌倦,一部古装片好像只要有服装、化妆、美工和大明星就够了。没有导演、编剧也有戏。
在《失恋三十三天》、《泰囧》等小成本现代题材戏取得巨大成功后,电影界又一窝蜂地开始拍摄投机的现代题材喜剧电影。满以为找两个年轻明星,编个四六不靠的烂故事就能骗到年轻人钱了。
《美姐》却不同。背靠文革时代背景,讲述的却是完全的个人体验。本片选择的时代,说远不远,说近不近,有模糊的记忆,亲切又不亲密。文革题材真是中国文化的富矿,令很多荒诞的背景都有了令人信服的时代土壤。
郝杰导演并不投机,他始终坚定地将创作目光投向他最熟悉也最感兴趣的个人成长环境:北方农村。由于持续地体验和关注,故事才带有芬芳的土腥味,镜头对农村表达有一种克制的抒情。

二、商业性
《美姐》如果取得院线支持,是有可能出票房成绩的一部小成本电影。虽然成本很低,但是故事戏剧性很强,很多人拿《美姐》和《站台》相提并论,《站台》所天赋的贾樟柯式的节奏感使它注定是一部没有观众缘的小众电影,而《美姐》的戏剧性、情节点是有可能取得院线成功的。
铁蛋一生的感情都与美姐母女四人息息相关。剧中涉及到裸露、恋母、小姨子和姐夫的不伦情感、似是而非的同性情谊,都是很有宣传点的。

三、镜头语言
1、主观镜头
导演在拍摄《美姐》时,使用了大量的手持拍摄的主观镜头。
电影一开始,视觉上就很刺激,手持低位的摄影机摇摇晃晃来到一户农村的土厕所前,一个毫不害羞的大姑娘露出白花花的屁股和大腿,仿佛来自摄影机上的儿童声音问:“美姐你在干什么?”大姑娘理直气壮地答:“我在拉尿。”
铁蛋童年期间,几乎所有的机位都在成人膝盖位置。让人想起小津电影著名的与榻榻米等高的机位。很多场戏儿童铁蛋并没有出镜,但是故事却与他密不可分,是他带领观众从他的视角感受到对美姐的真诚和被成人世界忽视的愤怒。
 2、幻想
电影还有几个幻想的镜头非常有意思,一个是大女子远嫁内蒙古后,铁蛋骑驴去追。大女子在蒙古包里举行结婚仪式,铁蛋赶着慢驴竟然到了蒙古包门口。这显然是一个铁蛋幻想的镜头。所以他骑驴走过大女子的蒙古包,却好像没看见一样,从门前走过。和好莱坞式剧作不一样的是,从此大女子再也没有出现过。两人最后一次擦肩而过,是铁蛋幻想着自己经过她新婚的帐前。
还有一次非常明显,是铁蛋疯了之后,被迫与二女子结婚,结婚前,他幻想的全是和大女子结婚的喜人场景,由于是同一个演员,甚至我们根本不知道他心中幻想的是美姐还是大女子。这时候画面的色调是明显不现实的,铁蛋爹的瞎眼也奇迹般地好了。这个幻想场景结束后,紧接着剪进一个现实场景,铁蛋和二女子真实的结婚场景,两人都不愿意,被强按着拜堂,最后演变成一出闹剧。这两个场景的对比非常有趣。
3、几个印象深刻的镜头
铁蛋小时候,美姐在灯下,嘴对嘴喂他吃坚果。将坚果放在嘴里咬碎,再直接把果仁吐到怀中铁蛋的嘴里。非常香艳,又难言不妥,导演这一场表达铁蛋对美姐迷恋的原因非常有说服力。
铁蛋和二女子新婚并不顺利,有一个镜头,非常非常明显的修辞。铁蛋和二女子各靠一边,中间是一床寂寞的红婚被,一切都那么疏离和寂静,只有中间一根电灯线在晃悠,划清二人的界限。
铁蛋一家三口商量娶媳妇的时候,画面是一家三口坐在炕上,夫妻二人在前景,铁蛋在后景,形成了一个经典的三角构图。这时候,这一家三口形成了稳固的攻守同盟,但是铁蛋的话语权显然并不有效,所以他在后景。
在铁蛋疯了之后,家里人请来了一个朋克风格的神婆,这时候机位从窗户的位置,用广角镜头拍下了整个窑洞,作法的神婆、生病的铁蛋、焦急的母亲、闷闷不乐的父亲、看热闹的乡亲。。。这个镜头交代了全部背景,又由于广角产生的视觉变形,让这一幕显得格外荒诞。
4、太阳和月亮
月亮主要出现在铁蛋和大女子谈恋爱的时候,他俩好上了之后,有一个画面是他们站在定情的土坡前,这时镜头呈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角度,仰拍两人,两人出现在画面左下角,人物显得非常短促、不舒服。但是抬头一看,右上角有一轮又大又美的月亮。原来导演是想带到月亮,才委屈两位恋人。月亮远远地照在两位恋人的身上,中间是深远的夜空,如此寂静,如此私密,他们的世界,只有彼此的存在。之后在两人谈恋爱的很多时刻都用到了月亮。
和月亮代表客观的恩爱相反,牵涉到太阳的是有关离别的主观镜头。
影片开始,美姐举家搬往口外,坐在驴车上,呼唤铁蛋别再跟了。最后,与这段相应的,是铁蛋的主观镜头,他迎着太阳,根本看不见美姐的脸,只听见自己喘着的粗气和美姐的迷蒙的声音,眼中只有一轮明晃晃的太阳。

四、演员
《美姐》全片只有两个专业演员,导演用观众不熟悉的面孔,是一张说好故事的安全牌(可以和顾长卫《最爱》的演员模式对比)。女主角叶兰一人挑战三角,不仅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而且让观众对铁蛋的“美姐情结”更能理解。
男主角冯四就是某乡村歌舞团团长,虽然满脸皱纹演和大女子谈恋爱的青年铁蛋不太有说服力,但是二人台被他唱的乡土味十足,而且这位非专业演员越演越好,非常真诚。
演二女子的葛夏是本片编剧之一,戏份不多,但是是全片的精神提线。有一幕二女子坐在窑洞里,穿着铁蛋给她买的红裙子,没有人帮她把裙子扣好,和她一贯的孤独一样,她站起来站在炕上跳起舞来,真是太美了。二女子一直是被忽视的女性,但是她也有自己的希望,自己的心理需求,但是没有人关注她,没有人问她,她始终是失语的。但又只有这失语的女性,得到了最后的幸福。
和《站台》不同,《站台》中一代青年始终是迷失的,而《美姐》的男主角铁蛋,在寻找的过程中,始终坚守着自己对美好的一份执着。所以最后,在经历了美姐母女四人的生命历程后,他回来了,回到了稳固的、安全的家庭生活的怀抱,回到了安静的二女子身边。
参加剧团后的铁蛋,与其说是在内蒙古巡回演出,不如说是在内蒙古寻找自己。一开始他是想去寻找大女子,但是走着走着,他就找到了内心深处呼唤的声音,是对二人台表演的爱好,也是通过逃避得到的一时平静。

《美姐》中所寻找的内心安宁,那在对现实就范和追求美的梦想的摇晃挣扎,就像铁蛋和大女子恋爱时候的那轮月亮,虽远,但庇护着他们。

 4 ) 影评

≪美姐≫,讲述生活在农村的铁蛋从小恋慕美姐,但长大后却和她的三个女儿展开了轰轰烈烈爱情的故事。本片远离大片的喧嚣,把观众带到八十年代的陕北农村,当地风土人情使得这场跨年代的爱恋更具特色。片中所蕴含的怀旧风情使得这段被命运捉弄的爱情更有一番传统风味,不容忽视的杰作。总之,值得一看。

 5 ) 《铁蛋儿与美女子们》

   等待郝杰导演的《美姐》快一年多,一年前看了其《光棍儿》就对郝杰导演念念不忘。当初新闻中报导郝杰导演的第二部作品名叫《寡妇儿》。一年之后导演拿出了这部《美姐》,剧名可能是为了和《光棍儿》映衬。在《美姐》中,主角是铁蛋儿,此片额英文翻译也是“The love songs of Tiedan”,美姐在剧中出场不算多,但也是贯穿始终的影响人物。
  主角铁蛋儿,生于文化大革命前夕,在陕北的窑洞外,穿一红褂子,光溜溜着屁股耍着。其父亲是一个农民兼民间二人转艺人,拉一把四弦琴。我也是第一次见着这种民间乐器,比二胡多了两根弦,叫不上名号。美姐当时年轻貌美,寄住在铁蛋儿家,跟铁蛋儿的大大学唱曲。年轻时的美姐穿着一身红色外褂,黑溜溜的麻花辫垂在胸前,唱曲时腰肢扭转,媚眼纷飞,神情活脱脱一个待嫁的怀春小姑凉。相比之下,铁蛋儿穿一黑色粗布衣服,说话口气严厉的娘俨然一幅黄脸婆的形象。一出场,便用锅子砸了正在和美姐唱曲的铁蛋儿他爸头上,“你大大要死了!”
   年轻美丽有温柔的美姐,对于童年时代的铁蛋儿来说,应该是“母亲”这一形象的理想化。与自己孩子分隔的美姐也把对自己子女的爱与投注到了儿时的铁蛋儿身上。她抱着铁蛋儿转圈儿,她亲他的脸蛋儿。她哄铁蛋儿睡觉,甚至在他半梦半醒间,磕了瓜子,口对口地哺给他吃。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时,美姐正蹲在土砌“厕所”(其实就是一土坑)里在尿尿,“诶,这个铁蛋儿~”全然是有点责备但全无生气的意思。孩童时期的男孩子普遍都有“恋母”倾向,视父亲为仇敌。美姐顺利成章地成为铁蛋儿孩童时期所依恋的对象,甚至可以说是铁蛋儿混沌世界中的性启蒙者。后来因为文化大革命,二人转演出被禁止,美姐无奈,只能和其丈夫去村外谋生活。美姐走的那天,铁蛋儿跟着牛车后面追啊追,那段崎岖的山道,镜头随着牛车的摇晃而摇晃着,这一段似乎取自铁蛋儿的视角,画面中铁蛋儿跟着车后头,一遍一遍的问“美姐~你要去哪儿?”这是铁蛋儿本能的情感驱使,这里送走的是铁蛋儿童年时代所迷恋的母亲。看电影时,和我一起观影的室友直愣愣地就问我“这小孩是不是爱上了美姐啊?”这句话特别破坏我观影的情绪,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语言太过于直白是一种暴力。童年时代的铁蛋儿“爱上”美姐,这么形容是十分不合时宜的。人性过于复杂不能仅仅是爱上或者不爱这种关系。铁蛋儿对于美姐的依恋是发自人动物属性的本能,依恋母亲,追求安全感,喜欢美丽的异性。
  就其电影片头,交代美姐与铁蛋儿渊源这一段,所传递出来的信息,远大于电影本身的内容需要。铁蛋儿偷看美姐尿尿;美姐丈夫回来,从铁蛋儿家把美姐扛着带走,铁蛋儿跟着后面用树枝抽打美姐丈夫;铁蛋儿撞见美姐与其丈夫亲热;铁蛋儿父亲对美姐说话时的关切温柔与对其妻子说话时的样貌判若两人。电影的这些细节里,话里话外透着性的暗示,或者是明示,中心人物便是美姐。这是与传统的内地农村题材特别是跨度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题材的电影的关注焦点十分之不同。联系郝杰导演的处女作《光棍儿》,导演似乎想要呈现的就是赤裸裸的人本能的欲望——生存的欲望、性的欲望。导演似乎想要打破传统电影题材所传递出的主流形象与价值观,而打破传统窠臼的最好武器就是性。就如同现代派艺术在挑战传统时出现的赤裸裸的性器官。《光棍儿》中直接就是描写了三个光棍儿与一个需要钱供养孩子读书的妇女间的性交易,男主角因为性苦闷甚至去嫖妓,后来花钱买了一个媳妇还是性生活不和谐,最后还差点产生了一段同志关系(在《美姐》中也几次暗示了铁蛋儿与虎虎的同志性关系)。这复杂混乱的关系用现代人的眼光都不免有点荒唐。但我们还是会十分相信导演所讲述这个的故事,并且相信导演通过这个故事呈现出来的农村人民真切的生活现状,因为人的动物属性是共通的,基于这个前提,我们十分相信故事的真实性,并且认为这是个诚恳的故事。
  在《光棍儿》中呈现出的战斗性与批判性在《美姐》中只是隐喻。《美姐》这个故事的主线是铁蛋儿在特殊时代下与美姐三个女儿的纠缠情感关系。铁蛋儿成年后的一天,在外面谋生的美姐带着三个正值妙龄的女儿回村了。铁蛋儿与美姐大女儿——大女子(电影中对其的称呼)的渊源很早就埋下了,在其撞见美姐与丈夫亲热的那天,铁蛋儿就天真的问道“你不是说要嫁给我的吗?”美姐用拉家常的口气说道“以后把大女子嫁给你”。成年后的铁蛋儿一下子就望见了一进门就跑到厕所的大女子,还是那个茅坑,大女子蹲下了,又站起来,扎好裤子,娇俏地跑回到母亲身边。就这一下子,成就了铁蛋儿名副其实的初恋。后来的故事,就是一个直白的现实爱情故事。美姐不再是那个童年铁蛋儿心中的理想化母亲的形象,时间让他们有所隔阂,美姐真正成为了三个女子的母亲。因为嫌弃铁蛋儿家穷,拆散了铁蛋儿和大女子的姻缘,作为给铁蛋儿家的补偿,把哑巴吧二女子嫁给了铁蛋儿。恋爱理想受挫的铁蛋儿远走他乡,成为了一名流动二人转艺人。铁蛋儿的生活因为美姐的三女子的到来有了别样的色彩。美姐的三女子是此片中唯一一个有大名的,叫郝燕儿。她作为旁观者经历了铁蛋儿与大女子的轰轰烈烈的爱情,并且对铁蛋儿——她的二姐夫抱有强烈的好感。郝燕儿读过书,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大家都在唱二人转哥哥妹妹的时候,郝燕儿穿得一件白衬衫与一袭长裙,婉转地唱了一曲邓丽君。年轻活泼的女子,酷似美姐年轻时的相貌,一下子就俘虏的铁蛋儿的心。让中年铁蛋儿再一次尝到了爱情。但这次铁蛋儿的爱情是隐忍的,铁蛋儿已不是与大女子恋爱时的莽撞少年。当年轻的郝燕给予了铁蛋儿性暗示,试探铁蛋儿的心时,双手搭在了铁蛋儿肩上,在铁蛋儿耳边说道“姐夫,我们谈谈心吧”“你是不是还想着我大姐呢?”铁蛋儿答曰“不会谈”“想甚,娃娃都五六岁了,早就过去了,还想甚。”完全展现了一个成熟男人的担当。后来当郝燕脱了衣服勾引铁蛋儿时,铁蛋儿落荒而逃。中年男人对于少女的爱,应该是包容与保护,而不是占有。当铁蛋儿听墙角发现剧团团长有潜规则郝燕的苗头时,铁蛋儿急冲冲跑过去锤门,“开门!开门!”门被踢坏后,铁蛋儿急的从,门洞里钻了进入想要解救郝燕。这时郝燕才发现,她姐姐曾今拥有过的那个让她羡慕不已的铁蛋儿,她也拥有。电影的结局,铁蛋儿一家三口躺在炕上,仿佛是睡前的喃喃细语,铁蛋儿搂着女儿“亲大大还是亲妈妈?”“大大以后不走了。。。。”最终铁蛋儿还是回归了家庭,那个曾经让他嫌弃的哑巴吧,她带给了他一个女儿,给了他一个自己的家,铁蛋儿一定是对她充满感激的,她让他的生命得以延续,进入轮回,生生不息。
  影片中有一段,铁蛋儿剧团的所有人员,坐在一辆露天的卡车样的车上,在苍茫的大地上行驶,他们围着铁蛋儿恣意舒适地坐着或者靠着,铁蛋儿唱着小曲,旁边人一起附和着,一起在奔赴下一个演出小镇的路上。背景音乐是《彩云之南》。私以为这一段十分地出戏,彩云之南与铁蛋儿唱着的民间小曲十分不搭调,这一段之于剧情也丝毫没有瓜葛。但这一刻我却觉得十分感动,与三五个知己好友在赴同一个目的地的旅途中,我们无忧无虑放声高歌,这是我所向往的,因为现在我们难以一见。我必是又被青春撞了一下腰。
  描写中国农村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禁与不禁的我都看过不少,《盲山》、《盲井》、《米香》等等,主流的就不说了。这些电影各种视角不一样,但大部分都流露出十分悲观的情绪,传达出小人物在时代、命运前面的身不由己。甚至到去年口碑很好的一部描写武汉底层人民生活的《万箭穿心》,我不敢去看。我知道是一部好片子,但我承受不起时代、社会所有悲剧的矛盾全部一起爆发。我承受不住那么苦痛的力量。反观《光棍儿》《美姐》确实是这类题材影片中的奇葩。《美姐》贯穿影片始终的音乐,充满了古朴雄浑的生命力,这些底层人民,为着粮食担忧,为着媳妇儿担忧,倒是省去了人间纷繁的琐事。他们一世一代繁衍生息,有着他们最朴质的思想与智慧,承担着整个民族的传承,他们远比我们想想中的勇敢,博大并且充满生命力。

 6 ) 铁蛋的情歌——透着原始生命激情的电影

   今天看了郝杰《铁蛋儿的爱情》发生在长着金黄色向日葵,也长荆棘和青草的黄土地上的故事,一部透着原始生命激情的电影。
   我喜欢那个穿着鲜红色肚兜,有点儿露着光屁股,奔跑着追走西口女人的马车的男孩儿,一路尘土飞扬,他还不愿停下来。路边的田地里,生长着梵高也曾画过的向日葵,始终向着刺目的金黄太阳。
   一个男孩,在最好的童年里,爱慕一个成熟美丽的“姐姐”,并且发誓要自己长大了娶这个女人做媳妇儿。这是一个男孩子比较普遍的童年经验,也许这女人是邻居家乖巧善良喜欢自己这样可爱小孩子的姐姐,也许是待自己最亲的年轻的姑姑或者阿姨,也许是其他一些孩童时倾慕的漂亮女子,总之这个女神一样的女性,是这个男孩子童年里不可替代的最纯洁的想象,他会觉得如果和这样一个人过一辈子,是很幸福的事。多数情况下,这种想象会随着青春时代的到来,转嫁到一个自己倾慕的恋人身上。
   只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只是一个理想的故事,家世背景,这些世俗文化习俗中的东西,往往会阻碍着怀有天真地老天荒幻想的痴情小儿女。
   那个因为失去爱情而抛弃亲人远走他乡,铁了心唱粗野嘈杂难为听二人台维持生计的年轻人,有种诗人的浪漫情怀,他可能无法用言语表达出自己那种撕心裂肺的绝望,写不出祭奠一段感情的诗句。相反,他只能坐在家门口,提溜个旧瓶和无知的毛驴儿对饮,嗷嗷地学驴叫,跟驴子说“喝一口吧,喝了吧”。谁的青春不曾经历过这样的苦涩,那种胸有诗意和美好,却难逃现实折腾,最终屈服,再至绝望而想着远走他乡。
   铁蛋不会像《天堂电影院》里的多多那样,拾起电影梦想,最后带着不改的乡音荣归故里,然而他也有自己童年的梦想,这个梦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唱戏,竟然成了他铭记一段感情的东西,这歌词来自一年年一代代的民间艺人,不是他写的,他可能也写不出这样的东西,可是相似的人生经历总能通过一些旋律和词调得以传达,足以让他痴迷,跟剧团也成为他后来安身立命的营生。那是童年时候美姐和瞎子父亲种在他心里的种子,一旦经历过人世沧桑,这些曲辞就会在内心复活,充满情感张力,这是在乡土观念中,可以称为艺术的东西。
   二人台的歌曲和戏曲桥段占据了这部电影很多的内容,导演似乎有意地展示这些东西,可能是担心这种活的艺术,将在崇尚机械和信息的时代消失。传承了千百年的来自泥土和青草间的东西,总有一天会被学院派艺术家拉到城市的剧院去演出,灯火通明服装考究音响效果很好的音乐厅里,经过美声训练的嗓子肯定唱得比铁蛋儿婉转动听很多。可是,那种生涩粗粝的泥土味儿、对着长空和西风怒吼的粗犷,却再也无从找寻;也不会有民间艺人,走在沉雄的土地上,广袤的天空下,爱着流浪路上遇到的女子,写下新的、令人听了肝肠寸断的小调。
   二人台有点儿像陕北民歌,像信天游和走西口那样的东西,来自于黄土地和蓬勃粗糙生命个体的嘶吼和呐喊,在生存成为生活主题的地方,这片土地上的人,他们的生命力反而显得坚韧有力,像生长在黄土高原的荆棘和杂草,拼命地吸取生命的养料,然后孤独死在为生命的欲望奔波的过程中。西部和北方的民歌,是不需要浅吟低唱的,而是像铁蛋那样,拉着大女子的手,或者并排站着,对着辽阔的原面,那上面长着秃子头一样的青草,有一片没一片的郁郁葱葱夹杂着土黄,开口用嘶哑的嗓音吼出来:山也挡不住风呀,雪也挡不住春,山神也挡不住人想人,满山山的湿土土长着十样样草,人里面就数妹妹你好……
   妹子你是世上的奇女子,我就是那地上的拉拉缨,苏阳乐队把民歌里的精髓都抓住了。没有碧云天黄叶地和霜然的离人泪,但“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一对对毛眼眼照哥哥”“马莲开花根连根,我和大女子从小心连心”“红铜烟袋,紫杆杆,呼啦啦想起我的那个老伴伴”,这种来自身边常见山水草木的比兴,也足够打动柔软的人心。民间的音乐,也很“荤”——十七八岁的女子水呀水灵灵,哪一个后呀,不想抱住亲一亲,大胆的张扬诱惑、释放肉欲诉求,粗俗里透着本真。
   铁蛋和一群女人在感情上纠缠不清,孩童时懵懂的对于女性的依赖和幻想,青春岁月里刻骨铭心的初恋,倾慕自己而自己却不愿辜负的少女,从无爱婚姻渐生亲情的妻子女儿。一个人的一生,不过如此,有奋不顾身地爱过一个人,有对命运的戏弄挣扎抗拒,然后远行和流浪,最后回归到世俗的生活中,接受为人父为人夫的亲情的呼唤,然后终老一生,世代相续。人的生命境遇会有不同,比如,生活在乡村或者都市会有物质条件的差别,会有对于这世界知识的或深或浅的掌握程度高下,还有对于生命体验的表达方式的差异,就像诗词电影和民歌一样,形式不同风格各异,但有一种东西是共通的:这种生命体验,这种灵魂深处的诉说和凝视,这样的人生故事,相似,却也写不完拍不尽。
   目光炯炯善于占卜的种族/昨天已经上路,把她们的孩子/背在背上,或给它们贪馋的嘴唇/塞进下垂的乳房…… 流浪的波希米亚女人们的孩子,一直在繁衍生活和相爱离别旅行,生生不息。

 短评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姐,但并不是每个美姐都有三个女儿:一个是你爱的,一个是爱你的,还有一个你不爱她、她不爱你的,做了你的老婆。

6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影片中原生态的现实镜像和粗粝的艺术镜像相当的迷人,三位美姐的设置与角色内心的转变相当有趣,虽然故事最终越讲越松散无神,时代层的处理和升华也比较糟糕,但相对《光棍儿》进步真的很大,丝毫不想掩饰对此片的喜爱,五星勉之!

7分钟前
  • 安德烈大叔
  • 力荐

SIFF6截至目前个人年度最佳独立片,二人台文化在文革打压和流行冲击中流露出的原生态,和铁蛋对大姐忘不了的隐忍一样纯粹。三位一体的“美姐”(性启蒙、性冲动、亲情)都不如热炕头被窝里的媳妇,因为前者是“在梦里,我一时想不起”,后者才是“花儿开在春风里”。

1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铁蛋·真摇滚·无双,儿时恋上丈母娘,睡了一年大姐,睡了半辈子二姐,三妹也想随他去私奔。同性艺人虎虎也似暗恋铁蛋。二人台剧团演出,酷似摇滚巡演。小黄歌一唱,观众都把持不住。

12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推荐

大篷车、歌舞团,郝杰的《美姐》怎么都会让人想到同样走西口的《站台》,却无吐槽时代的宏大野心,而更是一则细腻又荒谬有趣的个人爱欲史。歌舞公路片的热闹形式,避免了以往国产独立电影必备的乏味气质;陕北十八摸式的只土不豪民俗,也不可能让它成为宝莱坞之梦。搁在国片沉闷的这些年,它确实出色。

14分钟前
  • seamouse
  • 力荐

有文采,劲头足

18分钟前
  • 张小强
  • 推荐

说这片儿是现实主义的,都是没读好书的。这片儿根儿上就是个《故事会》式的传奇故事,还没到《知音》呢。说这片儿不是歌舞片的,估计都想到《霸王别姬》或者《站台》了,可是《美姐》无论面子上里子上都是一歌舞片(唱段表达情感不叙事嘛)。剪辑很棒。要是妆再好一点,美工再好一点,五星没商量

22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两个愿望:1、中国永远能拍出这类电影;2、国际上得奖的不要永远是这类电影。

27分钟前
  • 可风
  • 推荐

廉价消费品。活生生地被影评人们捧出翔来。

29分钟前
  • 把噗
  • 较差

我覺得叫"鐵蛋兒的情歌"更點題。延續"光棍兒"的生猛活力與幽默,郝杰繼續用二人台這項民間藝術去表達他對故鄉深厚的感情。生命總有悲涼與無奈,把一切都化成了歌,留在記憶中。本身是二人台演唱者的馮四,與分飾三角的葉蘭都有精采演出,大量非職業演員也都是亮點!

32分钟前
  • 裘笛
  • 推荐

大西北真是骚的要命。虽然视角不一样,但白鹿原什么的弱爆了。

33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推荐

文革十年,小屁孩铁蛋突然苍老(…演员比较老),神奇的三姊妹组合,美姐形象一分为三,拥有却失去的、得到的以及不能的。歌声在草原和黄土坡上异常嘹亮,结尾略嫌松散,做旧的时代感可能有不足,但成亲前后段落异常好。红尘啊滚滚,太多的情歌啊唱不完

37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这是一首首简单的小黄歌,唱着人们心肠的曲折……

39分钟前
  • 寂静的风
  • 推荐

仍是郝杰擅长的西北风味加耍流氓。不知是不是想上院线的原因,这回收敛了很多。整体来讲,还是唱得好

4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铁蛋爱上野马大妹,可他家里并没有草原,终与“美小姐”难成眷属;二妹哑守终生其实收获了最长久幸福;三妹情窦初开为爱狂奔,短暂品尝人生“甜蜜蜜”;虎虎对铁蛋儿是少一个时辰一分钟一秒都不行的爱。混搭《活着》《霸王别姬》《天浴》《白鹿原》,一个辗转多年的故事。叶兰一人分饰三角令人折服。

47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由于成本限制缺点和优点一起暴露无遗,运镜、美指等方面还有很大空间可以发挥,其实这是一个野生公路片,喜欢里面不拘一格的草莽气质,一股子浑然而成的骚乎劲,伪娘一上台其实也很美丽。里面女孩都很健康、丰润,很有生育能力的样子,美姐本人和她的三个女儿,铁蛋的妹妹都很漂亮,都是我喜欢的类型。

4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好看的乡村爱情电影,还有传统的二人台。就乡村爱情部分,我的前十二年在乡村长大,有情怀,难得把乡村爱情拍得这么浪漫又写实,太赞了

50分钟前
  • zhang 2nd
  • 力荐

中国导演普遍的不喜欢找主题,即使找了,也和片子本身的表现形式一样一如既往的含蓄,抛开一些时代感和演员身上的瑕疵,那种地域性原生态的戏曲文化、民风民俗和某些时期的社会状态都很够味,只可惜失败的时代感营造让一个堪称史诗的情欲故事只剩下了一股子土骚味儿,幸好还够土够骚。★★★

5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年度最摇滚电影!!彪悍激情的陕西山歌!热情似火的groupie乡村大妈!走关口大战邓丽君!抢我初恋?俺睡你全家!

57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生猛之余也能沉下来的乡村性情故事;外光源的全面摒弃和手持跟拍的适度应用,二人台台上台下的比照与交融,就如同影片本身在生活的触感与艺术的间离当中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平衡点,由此投射出许许多多的的哭笑不得和无可奈何;不夸张的说,这几乎是新世纪以来最好的内地龙标片。

60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