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记录生命中的重要事物

HD

主演:丹·哈里斯,乔什·贝克,Shannon Whitehead,山姆·哈里斯,Rick Hanson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极简主义:记录生命中的重要事物 剧照 NO.1极简主义:记录生命中的重要事物 剧照 NO.2极简主义:记录生命中的重要事物 剧照 NO.3极简主义:记录生命中的重要事物 剧照 NO.4极简主义:记录生命中的重要事物 剧照 NO.5极简主义:记录生命中的重要事物 剧照 NO.6极简主义:记录生命中的重要事物 剧照 NO.13极简主义:记录生命中的重要事物 剧照 NO.14极简主义:记录生命中的重要事物 剧照 NO.15极简主义:记录生命中的重要事物 剧照 NO.16极简主义:记录生命中的重要事物 剧照 NO.17极简主义:记录生命中的重要事物 剧照 NO.18极简主义:记录生命中的重要事物 剧照 NO.19极简主义:记录生命中的重要事物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一些摘录

来自这部片,希望它们是我思绪混乱时的小小明灯。

“这种潜在的不满,我觉得会开始在我们的东西上显现出来。我发现随着我们上路旅行、我们跟那么多人交谈,每个人都在寻找各自生活中更多的意义。”(潜在的不满)

“想象一下给生活做减法。更少的东西,更少的混乱,更少的压力、债务和不满,更少焦虑的生活;更多的时间,更多有意义的关系,更多的成长,更多的贡献和满足。”(做减法)

“从每天的生活来看,我们非常的物质;但从真正意义上来看,我们还不够物质。我们需要真正的追求物质利益,就像是真的关心商品的物质性;而不是在我们的世界中,物质商品只是在象征意义上非常重要,在身份制度中它们决定我们的位置。”(对伪物质的反思)

“但不管我们买了多少东西,不管我们尝试过多少不同的时尚,我们也不会变成更完整的人。我们一直在寻找。这种饥渴永远得不到满足。我觉得它的本质就是,对于不是真正想要的东西你永远都得不到满足。”(物质填补不了的妄念)

“换句话说,我们真的不想要更多的商品、玩具和车,我们想要的是它们带给我们的。我们想要感觉完整,我们想要感觉到满足。”(要完整和满足)

“因为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基本上你任何事都可以做,但是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你就必须牺牲真正重要的事情。当要处理的数据过多的时候,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关掉设备,真的,关掉就好了。”(做真正重要的事)

“你所想象的是一段有目的的生活。当你认识到这段人生是你自己的,是你的,只属于你,就会让深奥的废话停止,不再有任何嬉皮士诗歌。当这个实用主义的声明深入你的骨髓,你认识到了它,一切都会改变。”♥️

 2 ) 记录+想法

以上这一幕,是我在这部纪录片中印象最深刻的几句话,于此记录。

过度“极简主义”显然与时代逆向。但我希望我能从纪录片中学到的,就是调整自己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方式,并且将逛超市、浏览购物网页的时间用于真正有意义的地方。

比如,当我上课遇到听不懂的地方的时候,我会不自然地去玩手机,而90%的情况就是逛某多的百亿补贴和某宝。为了一点价格和质量的差距,我会去查很多,来择出最优(性价比意义上的最优,而非自己真正需要);不买的东西,我也会去反复看。这样的浏览和消费是我厌恶的,这也是促成我学业萎靡、生活单薄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只不过满足了我当时的空虚,实际上是促使我养成一种我非常厌恶的习惯。

对于极简主义,我的看法是,重在利用效率,而非“扔”。我们浏览商品,购买商品,会有快感;但这样的“扔”也会促成快感。这种快感是易成习惯的,在我看来相当不必要。并且,比如照片、笔记,这些东西,虽然占地方、不极简,但我认为把他们数字化,存在硬盘或者云端,也能井井有条,成为自己的回忆,并没有必要带着那种放下一切的感觉。

对于我所指出的利用效率,我觉得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商品本身的物尽其用,比如对我来说,买一支黑色中性笔,就可以了,不需要买各种款式、品牌的黑色中性笔。一个,是我能高效地用好这个商品,比如我两部手机、一部PD充电的笔记本电脑、一个头戴蓝牙耳机、一个充电宝、一个充电牙刷,为了极简而只留下一根数据线,这显然会影响我的利用效率,是不合理的。

在我看来,极简主义应包含什么?

①不被广告绑架,拥有自己的意识

②知道什么是对自己真正重要的,更需要的

③重视质量,胜过数量

④简化不必要的需求,例如无目的地看手机

 3 ) 影评

1.内容

片子是以两位本纪录片所定义的极简主义者的故事为主线,去叙述他们为何选择极简主义、如何践行极简主义、如何将极简主义进行传播。期间也穿插着其他极简主义者的故事,叙述他们是为何选择极简主义,又从极简主义中获得了什么。

其实整部片子从主题上来看,核心思想不在于极简而在于精简,即对于生活中所需要的物质做减法。也就是是说关注自己的需求,同时通过高质量的物质代替多数量的物质来满足自身。比如说二人在拉斯维加斯的一场演讲活动中,一位观众问到:“极简主义者是应对‘华尔街之狼’的最好的武器,你们却是将自己从争斗中脱离出来。极简主义者的最终形态是隐居者、苦修者或者出家人,但对我来说,这样的选择无法去改变世界。”二人的回答说他们并不是在反对消费,而是在反对强制消费,反对通过广告或者其他营销手段告诉我们应该拥有什么。又比如片中提到的333项目,即在3个月仅用自己最喜欢的33样东西来打扮自己。

片子将对于极简主义的讨论延伸到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物质方面,包括家具、生活空间(房子空间)、衣服、工作收入、甚至是我们的注意力。都是一些有趣又有启发的观点。(粗略的说)

2.随想

粗略的看了一遍片子,随便写点。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有启发的观点。有时候烦恼和压力不仅会自于匮乏,同样也会来自于丰足。像我喜欢的一个游戏《黑暗之魂3》,一个比较有趣的机制在于,当你的游戏角色死亡时,你随身携带的钱币(魂)就会掉落,但你可以重新走到掉落地点拾取你失去的负担。所以在王老菊的实况视频中,他会将随身携带的的钱币(魂)称为负担。这是一个很贴切的比喻,当你携带的负担越多,你的操作会更加的谨慎和拘谨,反而不像一无所有开局时那么随心所欲。而当你携带巨量的负担却倒在某一个boss脚边的时候,能够带来那种强烈的挫败与焦虑。

我想到一本名为《制造消费者》的书,我觉得“制造消费者”这一个概念非常的准确,我很喜欢,虽然我没有看过这本书。像刘擎教授在最近关于消费主义的系列视频中谈到,消费很多时候具有着象征意味,消费者在消费时将物作为突出自身的符号,而象征性的符号的消费有时候压倒了真实的内在需求。片子里给出的答案似乎是主张泯灭物的象征意味而多关注于物品的功能性需求,我觉得这样的做法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说有点隔靴搔痒。遗憾的是片子在这里并没有做太多的讨论。

3.叙述方式

整部片子看下来给我的感觉在表述上比较杂乱与浅显。同一个观点在不同的物上的讨论都较为雷同,观点没什么新意。每个故事的叙述模式也比较雷同,都是一种讨论模式,整部片子像是一个特定观点的宣传片。我很怀疑是不是就是为了推销他两写的书。(看到整个片子的过程中我很强烈的有这种感觉,特别是看到片子一次又一次的表达他们举行各种活动参加各种广播节目时)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对于纪录片看的也不太多,也有可能这样的表达方式是某一类纪录片的特定模式。

4.收获

看完之后倒是让我仔细审视了一下自己的手机储存空间,下定决心卸载了几个使用次数不高的APP。卸载app还是挺难得,在执行时总是会想到以后可能会用到就决定留它一马。

 4 ) Travel Light——我们过于还是不够物质化?一次与stuff和解的实用主义修行

这部影片对我还是相当有启发的,就算有自推成分,也改变不了叙述者相当真诚地传播理念的事实,比如那个净身出户后又复制过往生活的做法,没有改变思维就没有办法从居所中跳出来,感谢他让我客观审视了一番宜家到底值不值得,以及原来自己花了那么多时间做的选择如此乏味。

收藏爱好另当别论

每个人都想过理想的生活,把自己过成想要的样子。可是自己到底是哪样呢?批量生产的商品之和就等于自己吗?他人所定义的美就一定要遵从吗?未必。比如在客厅要装电视墙,要有门廊和餐厅,那套中产阶级的生活模板,是美好生活指南还是bullshit?

上大学后有了可支配的收入和不受管制的手机时间,逐渐不知不觉购入好多东西,大二开始读断舍离,于是从坦然消费变得拧巴消费。有时想我以后一定要住上大房子,不然被东西包围实在太难受了太不方便了。这部片告诉我一个人需要小房间就足够。不论是从空间应用的热力图收到启发进行小房型革命,还是333的穿衣实验从此不再为他人购新衣服,enough is enough。minimalism不是不购置任何东西,而是use my stuff truly,love everything I bought。

环视自己在北京的出租屋,「家徒四壁」却格外「woye」(陕西话),我始终没有自己想要的空气锅,但我有一把陶瓷刀就可以做三明治,之后发现可能在711购买便当是相当舒适的。我没有咖啡机,但我有开水器,而且公司有咖啡机。我空间窄小,却有可以多用的小桌子和晾衣架,而且逼来的墙壁刚好可以用投影仪放电影。始终没有镜子,却能在路上的橱窗上看到自己,因为我的服装都是自己喜欢的,可以凭感觉搭配自己喜欢的造型。

投影仪也是闲鱼购入的14年产品

之前有一段时间很喜欢宜家和优衣库,他们主打的是平价高质量,它们可能塑造出高端的假象,却没有改变快时尚的品质。所以选择那些接近极简的品牌是无意义的,我完全可以在极简品牌上大搞消费主义和物质崇拜(就像集齐无印良品的所有文具)。可以买更贵的东西,但一定要知道自己选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了省钱而买大量便宜的东西更浪费(快时尚完全转移了我们的视线,没有看到背后的劳作和巨大的环境污染,「穿过的衣服最不值钱」,成本甚至不如大豆和稻米)。

这部影片的另外的理念是love people,它在里面谈到社区的概念,也就是人们可以通过共享的方式减少浪费,其中一位女士甚至认为这应该成为新的「美国梦」内涵。

不远处有刺鱼书屋,竞园里可以借书的地方
看到一本心水的书,想起电子版,罢了罢了

同时要把自己从对物质的关注中抽离出来转为对当下的关注,包括去关心你的家人。

要放下手中的智能装置,Turn it off.不要像通过接触开关而感受刺激的小小白鼠那样,对接受信息而获得的多巴胺感到警惕。

在物质富余的时代,在去争抢感觉特别不体面,而把自己和智能装置紧紧的捆绑在一起,给人感觉也像给魔鬼出卖灵魂。

我自己的方式是给手机应用设置使用时间。但就像今天写这篇文章一样,我已经延长了豆瓣的使用期限。有研究认为,人一天打开手机的次数可以多达150次。我非常惭愧的认识到,我的次数可能比这个还要多。

就这样,我也时常感受到自己在信息的洪流中。会错过一些东西,可能是所谓人际沟通货币。但在于朋友的接触中,我感受到与他们沟通的魅力,并不是对新闻的分享,或是对新商品的安利,而是来自对历史的阅读和思考。深度阅读和专注的仪式是给信息做减法的方式。

我在定期打扫除清理不需要的物质的习惯已经比父辈好很多了,他们可能出于「未来还用得上」的节俭考虑,我在扔东西的行动上比他们「潇洒很多」。事实上这主要是因为自己的空间实在有限,无论是宿舍还是出租屋,而东西多了我就会感觉到混乱和压力。

影片中另外一个理念就是,不要因为你赚多少钱去买多大的房间,甚至为此负债,而是考虑你需要住多大的房间,然后再为这个去做准备。事实上,每个人真正需要的空间可能是很小的,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有那么大的压力。Homeless却处处为家,自己的东西可以用行李装下,这是我这两年来看到的许多电影所传递给我的理念,包括这两天在看的《搭车去柏林》的主角谷岳,也包括我喜欢的up主,艾莉森王。

前几天和朋友通信谈到「诱惑」,我说「诱惑也是动力」。现在我开始思考,动力的方向是什么,诱惑的目的是什么?

这部影片中有一个终于走上人生巅峰的人,他在获得晋升后辞去了他的工作。他的困境属于《光荣之路》的同一类型,就是,实现诱惑已经唾手可得,那我要奔向那个一眼望得到底的人生「理想」吗?我始终相信,一个人在奔向诱惑的时候,最好能产出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东西,不然「向五岁小孩推销手机」这样的意义黑洞就会蚕食你我的价值观,我始终相信社会效益,我想如果我真正做到了,我会试着去感染我身边的人,所以一定要自己行动起来。

可以毫不避讳地说,我出租屋的许多东西都是在闲鱼上买的,我书架上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多抓鱼上购入的。我随身带一个便携购物袋,一个背包,今天买水果的时候直接装到背包里。那些会让我停驻的东西如今让我掏腰包的几率已经很小了。

曾经我觉得这是理想生活,现在觉得也未必

我总是想起那个模糊的远方,它的存在告诉我,要轻装上阵(travel light)。可能有时候为了不产出垃圾和一次性用品,我的背包会重一点,之后想想,这是让地球travel light。罢了罢了~

 5 ) 极简主义只是一种理念与提示

最初是在TED上看到了Joshua和Ryan关于极简主义的演讲,之后又登陆他们的官网,下载并看完了Minimalism-living a meaningful life 的书。当然,降低人对物的依赖(任何的依赖性都是不好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益的,起码你不会执拗于一些根本不重要的事情,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更有意义的东西,包括内在的自己。要知道,极简不是目的也不是手段,只是在物欲膨胀的今天的一种理念与提示。那些恨不得把家里东西掏空进而以极简自标的人,可不是又陷入了对极简的依赖,矫枉过正。

“It is not the things that disturb us, but our interpretation of their significance.”

他们的网站:theminimalists.com

 6 ) 我很认真的思考了?

拉斯维加斯的那位居民说的那段话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到:终极的极简主义者是隐士,而正因为是隐士,所以他有自带的属性:隐-即不为他们所知,根据这个逻辑,终极的极简主义存在不可传播性,所以书本的两位作者实质是“去强制性消费”的极简主义,经片中提点我才意识到强制性消费主义原来具有强烈的政策性,现在想来“消费”作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正起到越来越为重要的保持经济增速的作用,尤其中美贸易战期间,拉动内需更是反复被提起,而中国消费主义的盛行从互联网消费的繁荣也就可见一斑了。就我而言,也曾经沉溺于线上消费,淘宝可以刷几个小时,也曾体会过报复性消费的快感,当时一瞬间的确补偿了我在工作上的委屈(买了个包,买的时候真的挺开心的,庆幸的是它很好用所以我也没太后悔,但我对品牌包其实无感),但终究明白被引导的消费就像吗啡暂时的止痛却给不了我来自内心平静的幸福感。btw现在我的幸福感来源于我的兴趣爱好,能做自己非常喜欢的事情真的很愉快,从这点来说我觉得自己还挺幸运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很欣赏两位作者始终保持着平常心对待他们理念推广的进度,正如片中引用的金凯利的话“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变得有钱和有名,这样他们就都能意识到有钱和有名不是答案”,这份平常心可能来自于他们明白要求一个不曾享受过高物质水平生活的人直接跳过消费主义是非常无理的,毕竟我们大部分人其实并不能达到他们之前的收入水平;类比这就像发达国家基于现在的环境问题要求发展中国家不能发展经济一样的性质…追求好的物质生活和发展经济都是个人各国平等的权利。所以影片表达的并不是反消费主义,而是反对被资本引导的非可持续性消费观,这点上我觉得很赞同。

但这里我思考了一个问题,只有拥有过后的放弃才具有说服力,这也是为什么阿拉斯加那位居民说只能他们才具有传播的力量,比如马云说钱无法使人快乐可以使人信服,但普通人这样说可能很多人要说他装逼。他们曾经享受过那么好的物质条件然后选择了极简,所以极简主义make sense to them,但作为大部分可能这辈子都无法达到7w刀年薪的我们,如何知道7w刀的物质无法使我们真正的快乐呢?毕竟不可否认总有些人就是可以买买买得到快乐,更有些人人生观里快乐的源泉是比别人活得好,甚至无论是不是只是朋友圈里活得好>__<这个问题我想了一下感觉好深奥啊,简直就是人生哲理篇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们的人生走向都具有延续性,要么为了薪水努力奋斗要么去追求其他的意义,二者不完全矛盾但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那些年纪轻轻达到高物质水平的毕竟是少数,鉴于人生没有重来,所以我觉得此题对大部分人无解(除了那些拥有富有爸爸的幸运孩子或者极为优秀的人可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哦)。于我,我也好贪心啊,一想有些事情有些弯路不自己走过又怎么会甘心呢?我也的确好想尝一下拥有7w刀年薪的快乐哦,但是二想,这辈子我还是更想要野性一点的人生!至于那些选择了追求用不断累积物质来使自己快乐的人们请你们也加油哦!

最后,我认为是否成为极简主义的关键还是在于人生观的自洽,知道了自己要的是什么样的人生,这样便不会在人群里迷失,“强制性消费”最让人诟病的就是像洗脑一样告诉人们你要的人生是这样这样这样的!所以强制性消费中资本对无主观消费观人群的影响最大,媒体和信息行业的飞速发展更是使这个敌人越发强大,李佳琪真的有毒,但是最近失业的我发现了一个解毒良方,贫穷!!!哈哈哈,太真实了!当然正确的消费观值得每一个人拥有!也希望大家多多思考自己想过怎么样的人生多于买这个还是那个!

btw我明天要清理我的衣柜了!在此立flag!

 短评

囤积癖是病,过度物欲是病,“自己眼中正常的杂物数量”,实际上“接近或等同于患病状态”。这是我在网飞最喜欢的纪录片之一,纪录片里的人和我一样,也是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才开始“舍弃生活中90%的物品”,评分不高是因为大多数人太幸福了。其实从另一个观点来说,有物欲是幸运的,满足物欲还能让你开心的话,虽说,都有尽头的。

4分钟前
  • 七姐Claudia
  • 力荐

它彻底改变了我,一个月前我是购物狂,现在几乎不买任何实物。

6分钟前
  • bohegao
  • 力荐

declutter your life and your mind. Love people and use things, because the other way has never worked.

11分钟前
  • 似零
  • 力荐

Book tour为主线穿插了很多在minimalism这条路上走得很远的各行各业的人的采访。在旷野读了书里一章讲离婚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开始构想要去宜家买这买那的一段完全戳中233

13分钟前
  • 企企是只鹅
  • 推荐

纪录片拍得太烂,唯一的收获是Jimmy Carter在40年前有关过度消费的电视演讲今天看起来依然没有过时。Human identity is no longer defined by what one does, but by what one owns. But we’ve discovered that owning things and consuming things does not satisfy our longing for meaning. We’ve learned that piling up material goods cannot fill the emptiness of lives which have no confidence or purpose.

17分钟前
  • Q
  • 还行

Is minimalism still a choice without privileges?

19分钟前
  • 石狩川
  • 还行

Matt D'Avella的片子,剪辑很好,他自己就是极简者(拥有温馨小窝,也是我努力方向)。前段时间才看了Joshua Fields Millburn和Ryan Nicodemus的书,几位片中出现的极简者的博客也去过了。很喜欢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心态。知悉“极简"三年多,直到今年才真正大行动,每次下决心都有原因:搬家、亲人去世、失恋…现在十分明白what you have is not what you are,更明白things you keep cannot turn back time, or make people that have already gone stay. 前两年舍弃了儿时囤积的给自己满足感的物品,现在学会放弃那些前几年曾让我觉得留在身边就能留住一个人的东西;就像爷爷过世以后,我终于处理掉奶奶过世时我在她遗物中找到的病历。留下并不能代表我了解他们,而舍弃并不代表我爱得更少。学会质量胜于数量,于我极简就是use stuff, and love myself。

20分钟前
  • 仲秋月含颦
  • 力荐

26岁那年入手第六个五位数的包包后,发现从开始的三天蜜月到连拆包那刻的temporary high都没有了,于是彻底清醒,这是我和designer包包的关系正式结束。之后经历了和衣服/鞋子/饰品的拖沓依附依恋关系,到去年,和包分手两年后,也获得了抽离,那些东西开始很少买,买的话(努力使其)成为一项go-to item而不是之后仍不满意所以转头又买的。可以拍胸脯说less materials对生活只有益无害,且它是一种很好的视角切换,向内看自己时更mindful,向外看别人和世界容易see beyond/past the facade。我们会想通过拥有物品达到不切实际的目的,比如成为想成为的人、过上更完整的生活,但那只是物品伪装成了easy way out,实际上根本没有路,连死路都算不上。

23分钟前
  • JuJube
  • 推荐

极简主义并不是反消费主义,而是对物质的附加属性的重新审视,对坏境的尊重,和对自我负责的生活理念。

24分钟前
  • gavin.j
  • 推荐

为什么评分这么低,我觉得很棒啊!关于物欲,消费主义,电子产品的捆绑,都很戳中……起码让我知道1.我不是一个人2.是这个社会造就的我3.我能够主动控制自己的生活方式

29分钟前
  • L'Étranger
  • 力荐

世界上有种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敞开胸怀去聆听各种生活哲学,会发现你自己想要的生活。物质是否是在生活被各种渠道过度强调,那种生活的核心本质是否被太多次谈论而显得老套而被遗忘,拾起一切的本质,会否达到你心目中的向往?

33分钟前
  • 有猫阿宅
  • 推荐

这么有意思有深度可以挖的题材就拍成这样。。。

37分钟前
  • YangYang
  • 较差

起初,喜欢收集收藏的我在断定其为“极简主义”主题的纪录片的前提下抱着严重怀疑的态度观看此片,看完后觉得这并不是宣扬极简,而是“简化主义”,在你自己生活的基础之上做减法,逐渐去掉那些毫无必要的物质垃圾和精神包袱,其实主题还是很积极并值得借鉴的。

42分钟前
  • 豆咪
  • 推荐

作为纪录片拍的非常非常一般,甚至表达像一个粗糙的未经审视的商业广告。不过观点有益,极简的核心不在于不消费,而是探索对于自己和周围有益的事情。弄明白自己消费的动机,也就弄明白了自己是谁。“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时候都处于下意识习惯性行为的迷雾中。”不能做到独立思考,永远都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45分钟前
  • 李九弟Jody
  • 推荐

自推的成分太多

47分钟前
  • Jin
  • 还行

概念不错,可惜拍的一般

51分钟前
  • HS
  • 还行

其实看完后发现,人家的极简已经超过了我所拥有的。。。第一次感受极简主义是在日本电视剧《坂上之云》,片中大哥家里家徒四壁,就一副碗筷,弟弟来做客都没有餐具招待,然后说出了,男人不需要这么多东西,应该为了自己的目标奋斗这样类似的金句。后来片子里大哥拿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匹优秀的战马

56分钟前
  • cocojamboo
  • 还行

作为一部纪录片来说,它是失败的,反反复复且碎片化;但这个理念是有意思的,沉浸物欲的生活为自己平添了负担与混乱,还拉远了跟其他人之间的距离。你真的需要那么多吗?Love people, use things.

1小时前
  • N
  • 还行

真的是一个很糟的纪录片..更重要的是,以极简主义为主题,内容和形式却一点都不极简。主线就是各种人说我以前是美国梦人生赢家直到某一天醍醐灌顶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于是我就抛下一切了excuse me?

1小时前
  • 来远芳
  • 较差

情境主义者的延续,消费社会时代下的反思者,并非是全然反物质反消费的极端行动,而是重新审视当下,审视自我,去削减人身上的负担,也是回到“人”本身。

1小时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