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

完结

主演:胡军,剧雪,郑晓宁,鄂布斯,杨洪武,陈长海,包德磐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6

 剧照

朱元璋 剧照 NO.1朱元璋 剧照 NO.2朱元璋 剧照 NO.3朱元璋 剧照 NO.4朱元璋 剧照 NO.5朱元璋 剧照 NO.6朱元璋 剧照 NO.13朱元璋 剧照 NO.14朱元璋 剧照 NO.15朱元璋 剧照 NO.16朱元璋 剧照 NO.17朱元璋 剧照 NO.18朱元璋 剧照 NO.19朱元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朱元璋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朱元璋自幼父母双亡,沦为乞丐,后又遁入空门。他走投无路,参加了义军,从此南征北战,一步步走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  朱元璋心思缜密,把徐达、汤和等一批将才笼络在自己身边,对李善长、刘伯温等文人礼遇有加。在鄱阳湖大水战中,他以少胜多,一举消灭了劲敌陈友谅,创建了明朝。  明朝建立后,他厉行改制严惩贪官污吏,创造了诸多治国新法,使国家迅速恢复生机。但同时,为了朱家江山永固,他大开杀戒……<br /> 马皇后在对朱元璋的爱与恨中死去,继而太子朱标也猝然身亡,朱元璋悲痛欲绝,最终自己也随着落山的夕阳一起走向了人生的终点乱青春怦然心痛2019兵临城下2010妈妈咪呀(国语版)风吹半夏极乐院女子高寮物语卡拉里9号秘事第三季音乐救赎者冷血妻子结婚了丑女无敌 第二季住在空中星际迷航:皮卡德 第三季十方剑圣最后一击2021国语28天李白之御剑长安憨八龟的故事八月双面女儿弑亲案切勿擅动迷人的四月高利贷少年无法相恋的两人/两个不恋爱的人混蛋2013照片中的女孩在某人受伤害之前烽火赤焰万里情希丽亚断线2022黑寡妇(原声版)我们不该在这里下南洋甜甜屋100个时效警察开始了心慌方2:超立方体终极追杀垂帘听政国语超人前传第三季大红狗克里弗

 长篇影评

 1 ) 杀人魔朱元璋

这版朱元璋简直了,需要你时就舔着脸“礼贤下士”,再不行就耍无赖。不高兴时就马上翻脸不认人,把你骂得体无完肤。然后又需要你了,又舔着脸求你。最后等你没用了,再把你杀了。完全无脸面一人。看到最后感觉朱元璋能成功,完全不是心机手段有多厉害,也不是因为有多残暴,而完全因为无耻、无赖……

这剧真的是把朱元璋的残暴表现的玲离尽致了。朱的残暴也好,手段也好,都源于他的极端恶劣生存环境下的经历与底层逻辑。在他眼里所有人都是极端的,随时随地都会背叛,而且一背叛就是要你命,所以他不放心任何一个人,同时他自己本身就是极端的一个人,他不懂得解决问题,他也不会,所以他做着杀死每一个人的准备。

这剧特别有意思,又出乎意料一人就是刘伯温。开始他意气风发,后来唯唯诺诺、杯弓蛇影。他早就看透朱元璋,可又让自己越陷越深。他明明看透世事,可被朱稍一冷落,又郁闷无比。所以他是假装豁达,实则是斗不过淮西帮而装的?有时看他的一些建议,看似为国为民,似乎又“深谋远虑”。他几次和朱提淮西帮是祸患,最终导致所有勋旧几乎全军覆没。这里朱用他做挡箭牌,可这事也确实是他提的。或许他本来就知道朱不会放过他,所以他故意拉淮西勋旧陪葬?他最后写的遗奏,似乎又看出他郁郁不得志才是他的真实内心。他给的建议也都是真的,因为他知道朱元璋知道他水平如何,想听他说真话,他不敢搪塞。反正朱和刘这方面戏份,把刘写的太没用,把朱写的太恐怖。其实说白了,他朱是疑心病,杀人魔,反复无常一小人。你拿正常人心思去猜他,不累死自己才怪。还有一点刘连自己仆人是卧底也猜不到,这智商确实差了点。

 2 ) 历史剧粗制滥造的代表

这部粗糙的电视剧居然有8.5的高分,绝对是蹭了朱元璋本人的热度,如果说这是一部古装剧,我打四颗星。如果是历史剧,我只能打两颗星!首先电视剧战争场景,群众演员,背景道具是非常以及极其的粗糙,其次故事情节改编太多,已经到了胡编的地步,稍微对明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错误百出,我就不一一列举了!相比其他历史人物,朱元璋离我们并不太遥远!至于胡军演朱元璋我相信跟历史学家心中的朱元璋要差太多,这可能跟他本人没有太多关系,编剧水平太低的缘故,看看《康熙王朝》《江山风雨情》狗血剧情就清楚了,作者太会戏说,朱苏进戏说远远大于历史,真正表现还好的是《洪武大案》中李立群出演的朱元璋,很可惜这部剧主要描写的是反贪!这样水平的电视剧还被引进到国外,不丢人现眼么?我相信以后会有更好的关于朱元璋一生的作品出现,把这部剧钉在耻辱柱上,要拍历史剧就要像陈宝国的《汉武大帝》,巴森的《成吉思汗》一样,何况还是朱元璋这样一位传奇皇帝

 3 ) 去掉历史剧的标签吧,从一开始就要弄清楚自己要拍什么

思前想后,我本想打个两星可是这作品也并非一无是处,有几个演员的演技还是蛮有味的,但是大体上看,他确实是个不称职的历史剧。历史剧不是不能够改编,历史剧一样能戏剧化地表现,但是它的尺度相对严格,举个例子吧,就说很多人诟病的《康熙王朝》里面有段正大光明殿训斥群臣的情节,你说他真实吗?实在不真实,实在是很戏剧化地表现,你说他好吗?我觉得是好的,台词好演的好,也依托了史实,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欢《康熙王朝》,他里面为了宣扬主角的正确过度美化了历史,就说这个三藩之乱,康熙真这么有底气吗?其实不然,历史上三藩之乱的转折点是吴三桂病死,在此之前清政府都是呈被动防守的态势,但是电视剧为了美化主角就写成了吴三桂活着的时候就被打败了,这就是不尊重历史了,但是这样的改动对整部电视剧的结构立意伤害大吗?实话说没太大影响,但是这部剧就不同了,作为一部标榜正剧的历史剧,从头到尾不断使用民间的戏说全然不尊重历史,既有给徐达寄烧鹅又有刘伯温死后留天书,这不是历史剧这简直是个古装剧。作为一个编剧要有基本的底线,不能什么东西都往进塞,拍的是朱元璋不是《珍珠翡翠白玉汤》,不是评书也不是话本,就好比为什么《三国演义》可以把历代的评书话本汇粹在一起,因为他拍的是《三国演义》不是《三国志》,古装戏和历史剧看着很像但是给编剧的发挥空间是不同的,这部剧我既不怪演员,抛开情节只谈演技他们都算是有实力的演员,也不怪导演,具体的内容是编剧在把控,要怪我只能怪编剧把好生生一个正剧写成了古装剧,拍成了《九岁县太爷》、拍成了《铁齿铜牙纪晓岚》,而且又由于编剧自我感觉良好半文不白的台词、戏说的内容,作为一个古装剧他也远远比不上《铁齿铜牙纪晓岚》这样的上乘佳作更况论他是一部正剧了。

 4 ) 忠诚和清贫

       追着看完,是受了妈妈的影响!
    开始的时候是妈妈在看,偶尔我也去瞅几眼,后来她经常说到的时候自己也看了下还是被吸引了!结果全家都来看了!
     很多的时候都在感慨!
     人其实很多的时候的一些做法,会有怎样的结果的!
     确切的说演员都是表演的比较到位的!朱元璋的扮演者胡军,刘伯温的扮演者郑晓宁等,感觉还是郑晓宁是最出色的!一直也都被他揪着心!以至于一度在百度里搜索者刘伯温的介绍!
     看完后思绪万千啊!
    前面的战斗令人激动,后面的杀人同样令人激动!
    "皇上杀人,是一种需要!”玉儿似乎还是感觉到了政治的那种冷酷与无奈了!
    朱元璋虽然以前对他是有过很好的感觉,看完了才知道,其实人都不是那么完美的!
    
   刘伯温

    很多的时候感觉刘伯温很不值的,为了朱元璋的出谋划策!鞠躬尽瘁!忠心耿耿!可是到头来换来了什么?是无米下锅,备受怨恨,死都不可以死,病都不可以病,连卸甲归田都不安宁,或者说是根本都不让你去卸甲归田,什么惹人恼的事情都要来做,而且还不可以说不,衣不景,食不富,心不宁。。。。。这样值吗,难道十年寒窗就是为了换这个!换来家人担心,穷到卖扇子都不可以来填肚子。招人威胁,且无人撑腰,连自己一心辅助的人都对自己猜疑,冷落!
   那么世界还需要忠诚的人么,还需要正直的人么,还需要廉洁的人么,还需要为真理献身的人么?
   需要的(起码老师是这样教我们的!)!他们是绿叶,奸恶的人,是需要他们来陪衬的!
   老婆在和我讨论到他的时候, 我说刘伯温(片子里的)太不值得了,费尽千辛万苦抛头颅洒热血,换到了什么啊:猜忌!冷落!清苦!
    老婆说:流芳百世!
    我沉默了!是啊流芳百世,千古英名!看来:人间正道是沧桑啊!
    所以你要忠诚你必须清贫,你要正直你必须清苦!那么十年寒窗为什么呢,难到是为了清贫和清苦?艰苦奋斗是为了什么呢,难到是为了清贫和清苦?人为之奋斗的难道是清苦和清贫?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还是没有答案!或许人的本身就是个悲剧吧?那么我们还出生干什么呢?

   朱元璋 他确实很聪明,片子里他有的时候比李善长刘伯温都要聪明,他很勇敢和徐达汤和一样视死如归,他很残酷患难兄弟一样杀,功勋卓著一样杀,当然贪赃枉法肯定杀。
    但是多少有的时候感觉还是过了点(或许他也只有这样做了),
    比如蓝玉如果知道后面他会被诛九族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在洪都死扛117天。(估计他不会!)当然蓝玉的死,蓝玉他自己也是要付责任的,骄兵悍将!其实他是典型,而且查过百度里发现他和胡惟庸甚至为了财富而卖国!
    李善长知道后面他被诛九族他会不会去辅佐朱元璋?(估计他也不会!)他是现实的!但是他也是该死的,
    刘伯温如果知道他后来的下场,他会不会辅佐朱元璋?(估计他还是会的)为什么?因为,他心里有天下!(起码片子里给我们的感觉他是会的?)
    可是没有如果,因为可能很多时候朱元璋也不知道他后面会变成那样,他没有想到要保江山社稷就需要有那么多的人去死,等到他得了天下才知道:“人心是贪婪的,人心也是自私的!”(像是《大秦帝国》里的荀子说的:人之初,性本恶!)哪怕应该还是不应该,哪怕忘情还是负义!你们都要死!必须死!
    在他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就要好好的去鼓励好他们,拼命吧我会给你荣华富贵的,拼命吧我会让你光宗耀祖的!只要你们卖命!成就我们的江山吧!成了我还是忘不了你们的,多少朱元璋还是做到了!
    所以你乖还是会分一杯羹给你的,像徐达还是比较安分守己的,起码自己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所以基本上徐达还是颐养天年的,但是后面他的死更多体现的是他的义气,自己的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友都死了,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但是李善友就没有那么矜持了,权大了就有点飘飘然了,就可以独断专行了,就可以无法无天了!这样结果还是自取灭亡了!(你活着我怎么睡的着啊!)
    朱元璋是幸运的,他碰到了马姑娘,这个是他的开始,而且他也是很会把握机会的!将兵将将他都是有一手的!
    唯独刘伯温他是最不可以容忍,或许他对刘伯温的恨更多的是刘伯温的才学和高傲了!
    
    

 5 ) 朱元璋:既是明君,又是暴君!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他号称“得国最正”

何谓“得国最正”?

古往今来,历代开国者,无非两种。

一是禅让,二是革命。

禅让,原本是指原始社会时期的权力更替,尧禅让于舜,舜禅让于禹。

三代之后,禅让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之前的主动变成了被动。

权臣强迫天子将皇位禅让于他,这种“禅让”的开创者是王莽,之后历朝历代屡见不鲜。

还有一种是革命。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

刘邦和朱元璋虽然都是通过革命获取政权,但还是有细微不同。

刘邦曾经在秦朝就职,泗水亭长虽然不是什么大官。

可朱元璋不是,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一个放牛娃,一个小和尚。

而且朱元璋打败的是非汉族的皇帝政权,属于外夷,这在以中华为正统的古代,更有说服力。

所以,朱元璋才有“得国最正”的说法。

不过在历史上,有一种声音,对朱元璋极为不友好,很多人认为他是千古暴君

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杀害功臣。

民间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谚语。

古代皇帝中把这一思想运用到极致的就是朱元璋。

朱元璋开国之后,对那些曾经一起打天下的小伙伴,几乎屠杀殆尽。

除去常遇春、徐达早亡,仅剩汤和数人只身幸免。

朱元璋为了铲除功臣,发动了赫赫有名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

其中涉及人口之多,达数万人之众。

这些开国功臣虽然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比如纵容下属、家奴横行乡里,但要说“谋反”,那就是“欲加之罪”了。

蓝玉在被捕之后,其余罪名都供认不讳,仅这谋反的罪名,他死活不认。

朱元璋曾经的老伙计,被他比作萧何的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也被牵扯到“胡惟庸案”被诛九族。

李善长被杀后一年,有一名官员上奏为李善长鸣冤。

他是这样说的:说李善长谋反,那他到底是图啥呢?他现在已经是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算他帮助胡惟庸获得天下,他还能比今天的地位更高吗?更何况,他是跟着陛下白手起家的,他难道会不知道造反成功的难度?当年群雄并起,可现在呢?所以说,李善长谋反,我实在是不相信。

朱元璋看到这份奏章后,并没有降罪这名官员。

由此可见,朱元璋只不过是假借谋反罪名来清理功臣。

除了屠杀功臣,朱元璋之所以被称作暴君,还因为他的“严酷治吏”

朱元璋时期的官员应该是历朝历代最难的官员。

自西汉开始,各个封建王朝都是上行用儒,下行效法,而朱元璋恰恰相反。

他对于官员的严苛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洪武时期,凡贪污60两以上的官员,一律砍头。

他为了约束官员,在已有《大明律》的基础上,自己又编写了《大诰》,成为了法外之法。

《明大诰》中的刑罚明显要比《明律》重得多。

比如《大明律》中规定衙门隐瞒文卷不报的处罚是杖八十,而《明大诰》中则变成了凌迟处死。

自隋律起,正式形成了笞、杖、徒、流、死这五刑体系,但在朱元璋亲自编写的《大诰》中,刑罚之残酷,骇人听闻。

可以举几个例子。

剥皮揎草,将剥下的人皮制成鼓或者填入稻草制成人皮稻草人立于衙门门口或者当地土地庙的门口,用以警告继任官员,切勿贪赃枉法。

凌迟处死,民间俗称千刀万剐,虽然此项刑罚并非朱元璋首创,但在朱元璋一朝使用最多。

明初有四大案,铲除功臣的政治案件是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还有两大案是经济案件——空印案和郭桓案

空印案牵扯人员之多,万人以上。

朱元璋下令,全国各州府,凡主印者,杀;副职充军。

两案加起来,死亡人数超过了七八万。

这其中,有一些人确实是犯了罪,但更多的人只是被无辜牵连。

大家可以想想,当时在朝为官的那些人是怎样的心态。

有人问,那能不能不当官啊?

众所周知,张良在汉朝开国前夕就解甲归田、回归故里,全身而退。

与张良齐名的刘伯温也有这样的打算。

可惜的是,即使是回归故里,朱元璋还是对他不放心,对他百般“折磨”。

刘基之死究竟是胡惟庸的擅作主张还是他在朱元璋的授意之下行使权力,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管怎样,朱元璋时期和刘邦时期的政治环境不可同日而语。

洪武时期,采用科举和荐举两种选官方式,科举大家不陌生。

什么是荐举?荐举就是推荐、推举。比如说,听说哪儿有贤士,只要有人荐举,找到了你,你就得出来做官。

那个时候有人为了不做官,自己剁掉手指,但依旧没有逃脱。

要么出来做官,要么就去死。

再加上朱元璋一手建立的锦衣卫,当时的朝堂之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为什么朱元璋要这么严厉地对待官员呢?

我觉得这和他的出身有关。

因为他出身贫寒,经常被贪官恶吏欺侮,所以在他心里,从小就有种下一个种子。

——“当官的没好人!”

你不犯事还好,只要犯事,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其实,有很多基层人民心中也是这样想的,只要杀罚够重,贪官污吏就会变少。

事实上还真不一定。

朱元璋时期的刑罚如此之重,可官员们的贪腐依旧层出不穷。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官员贪腐,朱元璋大开杀戒;

官员继续贪,朱元璋继续杀。

洪武时期的贪官之所以顶风作案,除了贪念作祟之外,薪水低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明朝县令每年俸禄约九十石粮米,而且经常还会用实物来折算,所以实际大约只相当于现在的一两千块钱一个月。

难道这些官员就不会劝谏朱元璋,让领导给他们加薪?

还是因为朱元璋的出身,朱元璋认为官员的俸禄虽然不多,可与百姓相比,已经很多了,百姓可以生活,为什么你们不可以?

贪腐问题自古有之,从上往下的反贪虽然有一些成效,但总体来讲,治标不治本。

个人觉得,反贪应该由下到上,让群众行使监督权。

如果放到今天来讲,百姓媒体监督,官员资产公开

这样一来,对贪腐将是致命的打击。

如果光靠上面重罚,效果暂且不提,搞不好还得落一个暴君的骂名。

朱元璋虽然对臣下严酷,但就百姓而言,他真的是一位好皇帝。

朱元璋因为出身农家,所以对农民、民间特别了解。

经过元末的战争,很多地方都成了荒地,开垦荒地需要一个过程。

为了使农民不被税赋所累,朱元璋规定,开垦荒地的地方三年之后再收税。

有些地方官员为了政绩,第二年就强行收税,并且上奏朱元璋,说我们这儿生产好,所以农民们争着抢着要交税,拦都拦不住。

朱元璋看后大怒,农民抢着交税?你骗鬼呢?

朱元璋主张老百姓告御状,以及越级上奏。

为政者最为担忧的就是“壅蔽”。朱元璋曾经对廷臣说:“自古人君所患者,惟忧泽不下流,情不上达。”

所以,洪武时期的皇宫几乎成了断案的县衙。

朱元璋设立了通政司,全称为“通政使司”,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于底簿内誊写诉告缘由,呈状以闻。

其中就有“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的作用。

不仅如此,他还在皇宫门口设立“登闻鼓”,并设有专人管理,一有冤民申诉,皇帝亲自受理,官员如有从中阻拦,一律重判。

朱元璋规定不许官员下乡,一旦有官员下乡,老百姓可以把他抓起来。

有人说,这是为什么?

官员了解民情民风难道不是好事吗?

朱元璋有他的想法。

在他小时候,经常有官员借下乡之名,行土匪之事。

每次官员过后,鸡犬不留。

所以,他才立此规,保护老百姓的权益。

曾经在浙江有一名县级官员下乡,就被老百姓给抓了起来。

后来还是知县出面求情,事态才得以平息。

朱元璋积极推动人口迁徙,江西填湖广、山西洪洞大槐树,解决了有民无田、有田无民的状况。

那个时期的人口迁徙,除强制之外,还有利诱。

比如,你从A地迁到B地,除了答应给你的亩数外,你如果愿意还可以再开垦荒地,而这些额外开垦的荒地是不需要交税的。

正是种种惠民政策,使得明朝在建国之后没有多久,不管是粮食总产量,还是人口数量,远远超过了前朝元世祖时期。

朱元璋对百姓这么好,那他是不是就有民本、民主思想呢?

那倒不是。

中国历史有名的爱民皇帝唐太宗,他对于《荀子》里的一句话就很赞同,并且把它奉为座右铭。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朱元璋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呢?

没有。

从他对《孟子》的态度可以窥其一二。

许多人认为朱元璋是一个文盲,他确实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文化教育。

但朱元璋是一个很勤奋的人,投军以后,军中也有一些文官主簿,他经常不耻下问。

所以,当皇帝之后的朱元璋是可以识文断字的。

朱元璋在读《孟子》时,他很不高兴,因为《孟子》里有一些话不合他的心意。

《孟子》里有这么一句话: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

朱元璋对待臣下就如同草芥,如果按照孟子的观点,这不是鼓动臣下闹事吗?

《孟子》里还有很多这样的对话。

比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看到最后,朱元璋不高兴了,他下令将孟子移出孔庙,并且打算将《孟子》销毁。

好在那个时候的读书人有骨气,以命据理力争。

有官员甚至说,我能为孟夫子而死,是莫大的光荣。

无奈之下,朱元璋被迫妥协,将《孟子》中不合他意的章节删减,作《孟子节文》。

不过,这《孟子节文》并没有传下来,朱元璋死后,《孟子节文》被废,大家看到的还是完整版的《孟子》。

说一千道一万,他还是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他对于老百姓的仁爱也好、慈善也罢只是因为童年悲惨的经历。

我是这么评价朱元璋的:

洪武有秦皇之酷,汉文之仁。

按理说,秦始皇和汉文帝实在是没有啥联系,一个是法家推崇的千古一帝,一个是后世儒生敬仰的三代以下第一明君。

可朱元璋两者皆有。

只不过他酷的是官吏,仁对应的是百姓。

胡军主演的《朱元璋》里有这么一句台词:

“这朝堂之上的血腥杀戮换来的是乡野民间的太平盛世!”

泱泱中华,暴君很多,明君也不在少数,像朱元璋这样既明又暴的君王,只此一人。

 6 ) 朱元璋

这部剧起初就很喜欢看,后来又看过几遍,认为胡军版是众多朱元璋中最形象饱满的。有底层劳动者的朴实勤劳,在乱世争王时求贤若渴,知人善用,勤学,狡黠,刚硬果敢;洪武帝专权,制衡臣子老谋深算还有点小心眼,杀勋爵,施严法酷刑,科考取材......过程中总要波折一番杀些个坏官。“蓝玉案”“胡惟庸案”所杀人数触目惊心。战乱后的官家与民并不好过多少啊~

好在剧中皇后识大体宽和,好在前有创业兄弟情,好在刘伯温智慧忠厚还有牛般的倔强呃,好在虎子的爱情圆满,好在朱元璋是个勤勉能安社稷的君王,使故事不至于太沉重。

剧名《朱元璋》,起初一直当这是一部历史正剧看的。但看到几处情节明显与史书记载不同,尤其“蓝玉守洪都”,还是把它当作是朱元璋的创业故事吧。

片尾曲《童年我们是朋友》附以童声唱童年,版面是童年朱元璋汤和徐达+毛笔书写的歌词,既真实又梦幻,既感怀又有些许慰藉!

童年我们是朋友 一年一岁手拉着手 曾经有一个小心愿 人生路上一起走 问天下英雄有几多爱恨 看千古江山星走云流 刀光里成了多少英雄志 马蹄下踏碎万家愁 问天下英雄谁评说功过 看千古江山来去春秋 夕阳下再回首 一曲童谣天地悠悠

 短评

他太坏了!全杀完了。。。

9分钟前
  • 阿诈里国的王
  • 力荐

疯狂隐射……秃子陈友谅、三年建设新扬州、状元上山下乡劳动改造、引蛇出洞胡惟庸、抢班夺权义子蓝玉、鞠躬尽瘁刘伯温。朱苏进简直了……

14分钟前
  • 刘康康
  • 推荐

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总想找个差不多的电视剧看看,这个分儿还比较高~看了之后就觉得坑爹了。又是战争场面若干次的重复!没能力拍历史剧就尼玛别拍!打金陵是那个场景,守濠州还是那个场面!细节可以不在意,麻烦你老孙和老郭根本不是那么死的好嘛!老郭哪有那么正直!?朱元璋名字的来由都搞错!!

16分钟前
  • 喵星人不吃鱼
  • 较差

胡军的男子阳刚之气将朱元璋的帝王霸气演绎的淋漓尽致,吼住了全场!

18分钟前
  • 艾梯浮
  • 力荐

胡军的演技真的是炸裂,可惜经费不足,如果剧本再细细打磨,群演认真一点,经典程度不亚于1566

19分钟前
  • 小吃货
  • 力荐

画质粗糙,化妆丑陋,服装道具廉价,可是人物饱满,故事完整,起承转合都设计的很好,很棒的人物传记,意外的好看,尤其是人物刻画,胡军演出了朱元璋的草莽劲,又有帝王的霸气和阴狠,还有很重的猜忌心,有时又像孩子般任性,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但是归根到底是一代帝王。

23分钟前
  • 选择困难症
  • 力荐

你那叫喜欢吗?你那是馋她的身子,你下贱

24分钟前
  • Chris close
  • 推荐

编剧功力了得,导演把控到位,演员表演出彩。

27分钟前
  • 金属
  • 力荐

越看越有现实感的“大明王朝”:一部剧,《朱元璋》,将明太祖从放牛娃成长为一代帝王的波澜一生,展现地淋漓尽致,由此我们看到了创“创始人”对王朝制度建设的影响:他对苦难的真切体会,影响了官僚薪俸的高低,却导致了贪腐横行;他对部下的猜忌,带来了特务集团的建立,却导致了社会信任度的缺失;他对皇权的看重,废除了相权,却导致了后世之君更难驾驭的行政权分散……

31分钟前
  • 小鱼小叙
  • 力荐

皇帝杀人,是一种需要。

36分钟前
  • 曹因斯坦
  • 力荐

朱元璋给朱标演示拔荆棘的那段印象很深

40分钟前
  • 污首阁下
  • 力荐

你要想活得像个人 就别沾染政治这东西

44分钟前
  • 亚森罗萍
  • 力荐

胡军演得不错!

46分钟前
  • 南回归线
  • 还行

看明朝那些事儿成了明粉。明朝电视剧都爱看,这次二刷朱元璋,一样精彩。大爱李善长刘基,演绎的出神入画,神形兼备。再加上妙语连珠的口才,神鬼莫测的心术,五星只少不多。

48分钟前
  • 天空
  • 力荐

不得不说胡军演得真绝啊! 各种场合情绪饱满,感情流露自然!一个狠辣多疑的君王形象生动矗立在眼前! 但作为一个父亲和丈夫,又是那么的溺爱孩子和宠妻! 查了剧中各种人物的境遇和身份以及人物性格,相似度颇高,特别是刘伯温,一点都没神话他,天神降落人间,兢兢业业成了诸葛亮! 这竟然是一部历史正剧!

50分钟前
  • 大隐隐于市
  • 力荐

胡军诠释的朱元璋,既有凶狠豪放的一面,也有阴鸷奸诈的一面。真棒!

51分钟前
  • 雪夜断桥
  • 力荐

你就是馋她的身子,你下贱!哈哈哈哈哈哈哈

55分钟前
  • 则眠
  • 推荐

前面22集的战争场面都是1.25倍速看的,后面得天下了,就再也舍不得1.25倍速了,正常速度看的过瘾,各种权谋宫斗,胡军剧雪,李善长,汤和,这些主演都很好,只是配角雷人。

57分钟前
  • Thous
  • 力荐

可学之处太多

58分钟前
  • 安静的石头
  • 力荐

你那是喜欢她吗??你那是馋她的身子,你下贱!!

1小时前
  • 西西里的传说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