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菀得

HD中字

主演:刘亚仁,金允石,金相浩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少年菀得 剧照 NO.1少年菀得 剧照 NO.2少年菀得 剧照 NO.3少年菀得 剧照 NO.4少年菀得 剧照 NO.5少年菀得 剧照 NO.6少年菀得 剧照 NO.13少年菀得 剧照 NO.14少年菀得 剧照 NO.15少年菀得 剧照 NO.16少年菀得 剧照 NO.17少年菀得 剧照 NO.18少年菀得 剧照 NO.19少年菀得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少年菀得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十七岁的少年菀得(刘亚仁 饰)本应该是在最无忧无虑的年华里度过。可是实际情况里,菀得的生活只有黑暗没有光明。爸爸是身材矮小的残疾人、妈妈是到十七岁才谋面的菲律宾劳工,自己得靠着领救济品才能生活的下去。这样的菀得,周围没有朋友、没有关爱,只有靠自己的拳头解决一切。身边唯一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就是他的班主任兼邻居东洙(金允石 饰),东洙啰嗦赛唐僧,起初不堪其烦的菀得把他视为自己的头号敌人。但随着一些事情的展开,他渐渐感受到来自己东洙的关爱,开始换一种方式看世界,看周围的亲人,于黑暗中拾取了希望和动力,梦想也不再是那般遥不可及。  本片获得多项奖项提名。念念无明超霸女郎千钧一发1995炽热豪情初恋的故事2001天字一号渝辣香辣刀马旦哥谭骑士第一季到北极去夜的表象第一季风流才子纪晓岚死亡笔记:L改变世界初恋美之罪黑海夺金(国语版)逃出亚卡拉人体奥秘苔丝1979其后珍游记傣女情恨和反派同居的日子Missing9爱情狂奔1979真相1995心动警报第二部原子城欢乐一家亲第三季笔仙Ⅱ乱世之定秦剑凶宅怪谈一条狗的使命2(原声版)妇道之夺子战争柔道龙虎榜(国语版)异形梦想合伙人漫长的告别浪漫爱人西厢记1965

 长篇影评

 1 ) 追寻自我的菀得

没想到《少年菀得》是这样一部片子,有喜剧搞笑,还有突然插入的煽情段落,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情感投射。这仿佛说明了,在观看一部电影之前,如果你不去扫剧情简介,不去看预告片,你所获得的观影体验将会更加真实和刺激。就像起初,我只是觉得,《少年菀得》会是一部青少年励志片,可能有关体育题材,也可能是其他。结果,电影所展示出来的信息容量、提供的社会样本,均大大超乎我的意料。 在看过太多控诉社会、批评现实的韩国电影之后,突然冒出这么一部散发理想光芒、有着近乎完美人生和大同世界的影片,实在有些不可思议。正因如此,这部电影的最大缺点就在于结尾,它显得太过圆满了。即便我们可以说,菀得还在路上,然而,其乐融融的欢聚尾声真的太过和谐了——每个人都找到了最好的位置和归宿。 作为一部类型片,《少年菀得》的最大优势就是集合了多种类型片的创作模式,并且打乱了它们,令人猜想不到故事的类型走向。回想下片中出现的人物,有名有姓且有一定戏份的角色,围绕在菀得身边的,居然有多于十个。当我以为有些配角是功能角色时,电影又否决了这种自信的猜想,像那位喊过几回又不急着露脸的谢顶大叔,很多电影经常有这类调剂角色,电影却把这个人从头带到了尾。再不然,就连菀得的前桌同学、小教堂里的印度阿叔,他们都会给观众留下较深的印象。又比如在菀得第一次上场打拳,一般电影要么会夸大主角的天赋,要么就是表现意志刚强。结果,菀得被飞腿劈中,躺地上傻乐。而在家庭从残缺走向完美的过程中,影片并没有减少师生关系和爱情部分的刻画,甚至还进行了微妙的互动。 片中,按照内容比重,师生大于家庭,家庭大于爱情,此外还有略为简单的搏击课和课堂生活。然而,看完回味电影,你会觉得,《少年菀得》简直是面面俱到,把一个少年所能涉及的日常生活全部考虑到了。一开始,菀得不满父亲、没有母亲、痛恨老师,慢慢地,他找回了这些断裂或消失的情感纽带,对这些身边人产生了认可。而先于这部内容,电影还加入了倒叙和闪回。曾经,菀得心目中的父亲也很完美。长大后,一切都不同了,他感到羞辱,觉得父亲软弱无力。 表面上,电影是把一个本可能会走向自毁或者犯罪的少年,变成了一例被感化、经过谆谆教诲和耐心引导的成功案例。然而,不考虑外力作用,《少年菀得》的意义和价值更在于菀得的内心成长,他成功寻找到了自我。这个寻找过程,由出现母亲的线索开始,然后是理解父亲、萌发爱情以及理解老师的润物无声。 由小教堂和外籍劳工的内容可以看出,韩国社会已经西化得相当厉害,很多问题也变成了跨国婚姻和国际化冲撞的遗留问题。《少年菀得》所持有的立场是包容跟和解,老师善待学生(表面上混账不正经)、母亲关心儿子(即便消失多年)……这种关系逐一作用到主人公菀得身上,他从不解到明白,产生了积极反馈。原有的青春期冲动,也被引到了更为健康的搏击锻炼还有单纯的校园恋爱上。在市集上看父亲卖力地跳舞表演、给母亲买双鞋,短短几幕,少年的成长变化已经不言而喻。 这种变化从菀得对《拾穗者》的课堂发言就开始出现了,而关于这部电影的终极探讨,我也想落回在这幅现实主义的油画上。同画作一样,《少年菀得》里的父母和叔叔就像是画像里的卑微人物,为了生存,他们低头、忍耐。即便电影没有深入挖掘苦难,不过从老师的“课余追求”可以读出来,编导很在意劳苦大众,就像关怀那些远道而来的非法劳工。贫穷不该使人害怕,害怕贫穷才是无药可救。 与此同时,我也留意到了那片挨得很近的低矮街区,它看上去稍显杂乱。结果,由于楼与楼挨得太近,它反而令电影人物找回了在现代都市中遗失的邻里情感,或者通俗点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还有这个国度的依存关系。在我看来,这种默契关系,从敌视误会到共处一室的解决方式,它们都让《少年菀得》看上去像部不太典型的通俗市民剧,如果挖掘每个人的故事,保不准还可以翻拍成长篇电视剧。【北京青年报】

 2 ) 强哲的少年时代


        刚看完《强哲》,再看《少年菀得》,觉得菀得分明就是强哲的少年叛逆期啊。
        假以时日,菀得再长大5年,也会变得像强哲的名字一样,强:坚强面对生活;哲:有智慧去明辨是非。
        当然,这么说不只是因为主演都是刘亚仁。
        两个角色的故事和背景有差别,但是细想起来,其实两个角色很相似。
        菀得和强哲都处在社会底层,家里经济条件较差。看住房,强哲的家庭条件可能好些,但是也没有任何积蓄,不然强哲不用打工那么辛苦。
        菀得一直在单身父亲的抚养下长大,因为父亲的残疾感到自卑,有点儿孤僻。强哲的母亲生病前,父亲也许在家,但是他也曾对母亲抱怨过:“父亲有什么值得想念的,只会让您流泪!”可见,强哲的父亲应该是个不靠谱的男人,不光让老婆流泪,也不会让强哲感到骄傲。
        强哲在家乡打工,不是技术工,而是力气活儿,在中学时期,学业成绩肯定不会好,即使不像菀得那样倒数第一,也得是差生。
        两个人都身手利落,菀得学习搏击,要比强哲身手好,但是强哲也不弱,看他一个扑救加翻滚,从卡车前面救下黑帮老大,身手就相当敏捷。
        面对强敌的时候,两个人打架都有一股子狠劲,眼神有杀气。
        喜欢女孩子,喜欢的也是距离自己比较远的好姑娘,一个是班级第一名,一个是首尔小姐。
        追求女孩子,也都是表相老实,脸上总是一股羞涩的表情,但是很敢去表白。菀得还小,所以选择用写情书的方式,强哲长大了,就更直接,往女孩子脚下扔冰块。
        菀得一开始没有朋友,后来前座的男生总是找他说话,虽然那个男孩子有点儿讨厌,但是时间久了,也许就能成为菀得的朋友,变成强哲身边那个不断惹祸的唯一朋友。
        
        菀得的转变,班主任老师是个转折点。
        强哲如果有这样的叛逆期,转折点也许就是妈妈。从电影的很多细节上看,强哲的妈妈,应该是个热爱生活,性格细腻,很会照顾人的温柔女人,还有点儿浪漫。
        强哲会被妈妈的爱感动,就像菀得终于理解了老师和父母一样。
        
        两个电影连接起来看,就是一个底层少年的挣扎求生记。
        《强哲》的黑帮戏部分有点儿过了,一波三折有点儿超现实,强哲死里逃生也就显得太勉强。但是,这个结局是我希望的。
        这个少年那么艰难地、正直地长大了,他配得到这样光明的结局和温暖的未来。

 3 ) 呀小子陶菀得!

    我不是有病就是病得不轻。《少年菀得》连续看了4遍,居然也没觉得恶心,居然还是看一遍笑一遍。
    电影的主人公是全班倒数第一的17岁高二学生陶菀得,由驼背父亲和弱智民九叔在一个叫卡巴莱的酒馆里跳滑稽小丑舞卖艺抚养大,直到有一天酒馆倒闭,父亲和民九叔寻找生活出路(到其他地方卖艺)开始,菀得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
    最显著变化之一是他的拳头,他有一对杀伤力很强的拳头,这在影片开始3分钟就让观众见识到。多亏了朴素良好的家教,懂事的菀得才没让他的拳头走向邪路。这拳头在影片前24分钟都代表着毋庸置疑的愤怒,触动底层贫苦少年自尊的愤怒。41分钟后,这拳头获得了新生,它不再代表对命运破罐破摔式的屈服,恰恰相反,它成为了积极对待贫困生活的意义和迎接崭新人生的动力。当然,它还有附加作用,就是成为在心仪女生面前炫耀的资本。
    变化之二是邻居老师东洙整天“欺负”自己带来的困扰。怎么办,恨他恨得入骨,但他是老师又不能不尊敬,所以只能通过祈祷来达到精神上的慰藉。但明显他还是个孩子,他祈祷上帝快点把老师杀了,但老师依旧死盯他,并把他的生活搅得一团糟。当然,他最后还真误伤了老师。影片流畅的叙事有赖于菀得和老师的这条主线,其余支线均通过这两个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有条不紊地展开,时而平行时而汇合交叉。东洙逼菀得送免费即食饭,菀得才会接触教会,了解外国劳工,找回自己的菲律宾母亲,才会偶然发现自由搏击这项运动。东洙在课堂上刁难菀得,逼着菀得展现自己的魅力,思考人的尊严,才会引起全班第一名美女的注意,才会收获爱情。东洙每天在屋塔房上对菀得喊话,才会和菀得父亲熟络起来,才会与卷毛粗口大叔及妹妹不打不相识。
    这两个变化一步步引导着菀得不卑不亢地认知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处境,面对和理解周遭人的幸与不幸。也正是这两个变化让菀得这个原本可怜得近乎完美的少年开始接近了所谓幸福的平衡,即生活和自我之间的平衡。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故事都这么贪吗?什么都想说,什么都想占。社会尖锐问题得说,家庭伦理得有,青春励志得提,师生、体育、爱情不能少,最关键的这么多元素还不能让影片太沉闷,终极目标是大团圆喜剧。妈妈找回来了,一家人团聚,家里终于有了女主人这个角色。自己的拳头实力日渐增强,能参加比赛了。东洙老师的教会成为社区和外来劳工学习交流的园地。所以,103分钟看得我这个饱啊,撑啊,欢乐啊。该有的都有了。
    人物设置很重要啊,越离经叛道越容易制造戏剧冲突。中年屌丝老师,少年莽撞学生,反差越大越有戏。不得不提一下几位位演员,金允石是老戏骨,一个小动作小表情就足以将一个邋遢知识分子油子的那个贱样表现得淋漓尽致。刘亚仁虽然是本色表演,但好在没太夸张没耍帅,所以把一个懵懂青春期少年诠释得很到位。母亲的表演可圈可点,人生所负载的不如意都浓缩在母亲那拘谨的敬语和怯懦的肢体动作中。买鞋那段如此,和菀得索取拥抱那段亦如此。还忍不住赞一个人,就是那个满嘴爆粗的卷毛大叔金尚浩,太可爱了有没有?能把粗口爆得那么憨态可掬是多么见功力的一件事啊。本片最大的悬念在影片结尾才揭晓,原来他是个画家,一个满嘴爆粗的艺术家。
    镜头语言上,导演也很细心。可能为了避免流于日常性的纪实平行视域,在构图方面偏向使用小仰角机位,尤其是在局促狭小空间内的两人关系三人关系中,配合一来一往的对话,舞台的夸张效果,喜感十足。而到多人关系时大多是小俯角机位,又有种冷眼旁观的戏谑心态。全片还有几处让人印象深刻的慢镜。菀得揍卷毛大叔,菀得第一次在擂台上被人打到傻笑,众人在菀得家聚餐后跳舞,以及影片结尾菀得边挥拳边跑步。慢镜配合节奏欢快的架子鼓鼓点或电子音乐,总能让观者体验到一种确凿无疑的极度的喜悦。

 4 ) 为这个大叔老师鼓掌

1、菀得爸爸收留智障叔叔,生活在一起就像一家人,每次面对智障叔叔,菀都带着微笑。这是大爱
2、菀得开始很抗拒这个从小离家出走的菲律宾母亲,到后来给母亲买鞋子,当走到门口,售货员问母亲你们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你对他这么拘谨,菀得脱口而出她是我妈妈,少年终于成长了。
3、少年的成长离不开他的班主任老师,当菀得抱怨父亲穷的到菲律宾买母亲,因为残疾人父亲被嘲笑,而感到丢脸。他对菀得说“等你长大就知道,因为这个感觉丢脸的事,是更丢脸的事”,这个老师在教室上说“你们能去的大学早已注定,我活了这么多年才感受到,并非大学才是大学,整个世界才是大学,我说这么经典的话给点掌声行不行”。都应该为这样的大叔老师鼓掌。

 5 ) 意料之中,意料之外-----散评《菀得》

    翘首盼待,却又忐忑不宁,我没有想到,当《菀得》终于呈现在眼前的时候,我居然没有勇气点动鼠标,前夜失眠,辗转反侧了近三个小时,终是耐不住在清晨5点爬起来打开电脑,六点过下载完毕,我却爬回床上补眠到午时方起,再次开机,还是没有打开播放的勇气。我不知道自己缘何会有这般反应,不是害怕自己失望,牙牙曾经多次对我说:放心吧,《菀得》绝对不会令你失望,你会看到亚仁的演技有多棒多细腻流畅。。。下午三点,猎人告诉我她还没有下载完,我跟她说等着她一起看,我需要她壮胆,猎人非常惊讶,她也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会这样。这第一个意料之外来自于我自己,至今仍令我无法理解。
 
意料之外之一

   之前看过各种片花,各种报道访谈,对菀得这个角色的界定-------一个叛逆的孩子。。。。
 
   可是,他叛逆吗?

   我看到的,是一个背负艰辛,挣扎在社会底层的18岁少年,对不幸境遇的默默承纳与隐忍,虽然他空放的眼神,凝涩的步态,微偻的身姿都写满了生活的凝重,令人窒息压抑。他却没有因为自己的不幸而迁怒他人,没有对境遇对世界怀有敌意,也未曾放纵自己混迹于市,颓废放浪,破罐子破摔。他三次的挥拳相向,都只是为捍卫家人,捍卫尊严

   我看到的,是他对残疾父亲的尊重、体贴,当他因为保护家人第一次出手后,被矮小的父亲出手教训,他没有因为委屈而大声嘶喊咆哮,出言顶撞,而是乖顺的认错,默默的接纳。。。

   我看到的,是面对莫名而至的智障叔叔时,他脸上一次次露出的温暖笑容,影片中,菀得与叔叔的互动只有有限的几次,可每一个场面都是那么温馨,身陷贫苦却一派天真笑容的叔叔令我心动,诚心接纳,温情相待的菀得更令我感动至深。

   我看到的,是虽然内心抗拒,不肯接受的菀得,第一次见到瘦小、穷困,因为自感亏欠儿子而瑟瑟战栗,怯怯嚅喏的外籍妈妈时,表现出来的悲悯、体谅。淡漠可以理解,尴尬可以想象,但是他的眼里看不到抵触看不到厌恶,他没有抱怨没有愤怒,没有因为自己在残缺的家境中生长,受尽世人的讥讽嘲弄而终于找到一个泄愤的出口,却细心的发现妈妈脱下的那双破旧不堪的鞋。

   家人------好简单的两个字,却如此蕴含丰富,令人动容,就算这世间有太多悲苦,就算饥寒相侵,霜欺雪迫。只要还拥有家人,只要那灰暗夜空下的万家灯火,还有一盏是因我而点亮,便能抚平伤痕,温暖心房,足够我支撑着继续活下去。。。

   他不叛逆,一点也不,相反他懂事得让我心疼难忍。我终于体会到亚仁说的,只要想起菀得心就会疼,他是世上最好的孩子,逆境中长大,却依然纯善、宽容,拼尽全力与境遇相处,内心温暖无比的孩子--------这世上最好的孩子!!!
 

意料之外之二

  菀得这个角色,源自社会底层,想象之中,这个角色不会很好看,那些只知道满嘴:米粒吖。。。可爱吖。。。萌死人吖。。。的浅薄之辈想来不够料接纳欣赏。可是出乎我意料的是亚仁在电影里却这么秀致漂亮,虽然角色的需要,妆容都是朝着“毁”的方面下手,黧黑的皮肤,破旧的服装,质朴的发型。如果说桀骜的乞丐装自有一番长衫飘逸,落拓不羁的腔调,未曾绾束的满肩乱发,恣意狷傲的一抹短髭自有另类惊艳的话,菀得的整个造型则毫无美感可言。

  之前也看到过关于制服、童颜一类的评价,但是当菀得真的呈现眼前,还是被亚仁彻底征服,高中生的扮相丝毫不见勉强,菀得青葱秀致得出乎我的想象。

 

意料之外之三

  之前牙牙说过,很多韩网的影评也提到,《菀得》这部电影蕴含很多喜剧元素,整场下来笑点不断。可不知道是因为翻译之后失却了原有的风味还是怎样,我个人觉得笑点不如想象的那么多。

   首先,东洙老师这个角色,要说叛逆,个人觉得叛逆的不是菀得,倒是这位不像老师的老师,虽然我个人也是个不像话的老师,东洙老师跟学生的相处方式很多地方跟我本人有相似之处,我的学生在我面前比在他面前也许还会更加放肆一些,但是我的课堂还是很像样的,授业还是必须的,总不敢课堂上睡觉,不讲授课本内容什么的。虽然说“臭小子”“死东西”也是我对学生的常用称谓,不过我可没他那么唐僧,整天阴魂不散的逼得可怜的菀得威胁天主,扬言再不宰了他就去改信菩萨。

 
   金前辈不着痕迹,信马由缰的喜剧风格贯穿全剧,看似随意的表演实则是表演的至高境界,以不“演”而“演”这便是真正的高手了。


  亚仁的喜剧天赋,在不婚男里就初现端倪,但是我个人不是很喜欢那部戏的喜剧风格,我所认为上乘的喜剧,不是挠人胳肢窝那样的方式,用夸张的肢体语言,表情动作来营造喜剧氛围。每每看到这种夸张费力的表演,就会觉得头皮发紧,觉得那最多只算得上是滑稽而非真正的幽默,博取的不过肤浅一笑而已。

 《菀得》的导演手法中,我个人最欣赏的就是喜剧元素的注入方式,没有夸张的表情动作,没有贫嘴滑稽的台词,一切都很自然随意,行云流水般悠悠而至,合情合理同时贴合剧中人物的身份个性。


  稍显夸张点儿的是剧中的卷毛大叔,亚仁说,这部戏最辛苦的地方不是搏击场面,而是必须流畅的说脏话,这点让他很苦恼,可是相形之下,这位大叔才是大师级的脏话高手,用我家牙牙的话说:脏话儿说得能 开出花儿来。。。但是这位大叔的表演也丝毫没有别扭之处,凡是有他出场的镜头抑或仅仅是画外音都充满喜感,令人忍俊不禁。

 
意料之外之四

 东洙老师居然是被菀得打成那样的?

   之前看过菀得背着壮实的老师跑着去医院的镜头(那个连娇小的敏英背着都吃力的小子,这部电影里要背两个男人,尤其这个,很大很壮啊,有木有?)一直以为老师是被歹人所伤,菀得发现后,万分焦急,这才知道原来那个成天跟自己过不去的家伙已经成为自己生命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了,再然后,老师和学生都看见彼此心里暗存的关爱。。。。。

   还好我不是编剧导演,这剧要我来编来导,非弄成个烂俗兼狗血的结局不可。。。。。我也就是那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主,人吃苦受累演完拍完,我一子儿不花的看完了,还跟这儿评头论足。。。

 
   也许是因为跟之前想象的相去太远吧,我觉得这是最喜感的一场戏,菀得一脚猛射------老师高大的身躯訇然倒地----挣扎着怒指菀得后再次倒下-----施害人背着身型比他大一倍的受害人喘吁吁的一路小跑------抱怨祈祷早不应验晚不应验-------指猫骂狗被昏迷的受害人纠错,到老师一句不让的顶撞老师爹----完了菀得再一句不让的顶撞老师。。。整个过程自然顺畅,一气呵成,令人绝倒。

  《菀得》整部剧几乎没有一句华丽的台词,包括身为教师的东洙老师,语言也平实无华,但是却道出许多朴实的真理,贫穷并不丢人,丢人的是贫穷还有时间觉得丢人,还有心情抱怨,觉得贫穷丢人本身是更大的丢人。贫穷不可怕,怕的是具有贫者心态。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位具有悲悯之心的成功人士,某日适逢其会来至一个贫穷的山村,进入穷困异常的一户人家,山里人生性质朴,再穷也尽其所能招待来客,这户人家穷到家徒四壁不说,吃饭连筷子都没有,这位善者看到这样的场景不禁鼻酸,掩饰的推开后门走了出去,心下暗自决定一定要帮助这家人改变命运,然少顷之后,却返身回屋叫上秘书转身离去。

  原来,与这户人家一涧相隔,便是满山翠竹。。。。。。

  具有贫者心态的人不能帮,这样的人你帮不了,也不值得帮。。。。

  菀得之前应该也具有这样的贫者心态吧,所以他索然离群,独来独往,没有一个可以一起煮拉面的哥们朋友。所幸的是,老师那些絮叨他表面上抗拒,实则都听了进去,接纳了寒微的外籍妈妈,试着与命运抗争。渐渐的,他看到了曙光,嗅到了幸福的味道,收获了青涩的爱情,也迎来了第一位可以一起吃拉面的朋友。
 

 意料之中之一

   这部戏的角色设定,与之前想象中的比较贴近,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最为成功之处在于人物的塑造,可以说,是靠角色撑起了整部电影。

   菀得这个角色之前已经说过了,在我眼里,他是个懂得世事艰难,懂得体恤家人,懂得捍卫尊严,懂得善待亲人,懂得隐忍懂得低头,内心凄苦却又温暖的孩子,他天真而又早熟,剧中很多情节都体现了他的孩子气,被老师欺负而又无计可施,只好到教会祈祷,面对心仪的女孩时的羞赧、掩饰,留下纸条离家出走无奈回返等举动都非常可爱,但是他同时又很成熟,知道家境贫寒,懂得为父亲分忧,并且心怀悲悯,对自卑的妈妈温情体谅。这个角色,令人无比怜爱,会让人有想把他拥入怀中、揣进兜里的冲动。

   东洙老师这个角色塑造得非常丰满,亚仁曾经说,现实中这样的老师应该是不存在的,他个人最欣赏的是老师的诚实,是个完全不懂虚伪的家伙。而我最喜欢这个角色的特质,是他的童真。剧中,老师与菀得的互动很多,我个人最喜欢的两场戏,一场是菀得第一次见到妈妈后,看到对面楼道上准备出去扔垃圾的东洙,二话不说冲将过去,老师看到来势汹汹的菀得,心虚的落荒而逃,关紧房门,面对菀得的诘问抵死不认账,孩子般耍赖狡辩,瞬间觉得这个角色可爱至极。所幸菀得怨怼的是他的自作主张,并非是对见到外籍妈妈的反感抵触,发泄过后还是道了谢,老师居然得理不饶的顺手将垃圾扔给菀得。

   第二场戏,便是被菀得揍到医院后,跟菀得针尖麦芒的那一通你来我往,那场戏的台词很给力,质朴无华却蕴含真理,但我最喜欢的是他的表达方式,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完全是吵架的姿态。所以说不像老师的老师才能深得学生的心,因为他放低自己到与学生平齐的姿态,在学生的立场上便是对学生的尊重,所以学生很能包容这样的老师,就算是霸道的欺负下下,也能开心的接纳,这一点,身为不像样老师之一的某舞深有体会。

   东洙的童趣在剧中随处可见,遮遮掩掩的求教学生如何追女朋友,照搬菀得的情书,买瓶烧酒装人家书包然后试图嫁祸于人等等,他的童趣,是令我非常喜欢这个角色的理由。

   菀得爸爸,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角色。天生残疾,矮小卑微,却始终对这待他不公的世界抱有善心,质朴善良,辛勤的干着卑微的工作,过着拮据的生活,却正直宽容,我能理解菀得对爸爸的敬重,能理解东洙老师说的,有这么棒的爸爸,菀得不会走上弯道。面对地位高过自己的作家、老师,他尊敬但却并不谦卑,面对窘困的境遇,他拼尽全力却不哀叹抱怨,他身材矮小却有着质朴而博大的心灵,再怎样卑贱的工作也无损他人性的高贵。我敬重他,如同我敬重每一位现实中自强自立的劳动者。

   菀得妈妈,有些令人唏嘘同情的角色。第一遍看的时候,她与菀得的第一次见面令我感到有些突兀,觉得缺少铺垫,虽然我能理解一个孩子对母亲的渴望,菀得得悉妈妈消息的时候,应该是内心复杂,抗拒的同时也有渴望。但是初次见面的场景还是觉得有些不入情理,感觉似乎有些缺少过渡。几次回放之后,我渐渐理解了他的心情,也许是那个女人眼中的慌乱、胆怯令他不忍,也许是那句:谢谢你长这么大。。。让他心有触动,可是又不知如何应对,所以,煮拉面只是复杂心情的掩饰?
   
   菀德妈妈这个角色,一直带有几分谦卑,索瑟、闪烁的眼神,犹疑、缓慢的语调,几分僵硬的身形姿态都反映出她内心对儿子的愧疚歉意和自惭形秽,所幸她有一个内心温暖无比的孩子,才没有令她的处境更加不堪。

   这部电影中没有反派,要说有点反派意味的,只能是无限喜感的卷毛大叔,虽然他脏话骂得惊世骇俗,坏事干得让人无语,但是这个角色一点也不讨厌,相反有几分可爱,倒更像是一个坏脾气的孩子,坏都坏得那么可爱。这个角色也塑造得非常棒,为整部戏增色不少。

 
意料之中之二

  《菀得》的演员阵容相当完整,演技水准整齐划一,包括戏份少的配角都很棒很出彩。仿若高手云集的武林盛会,尽管刀枪剑戟各持兵器,武当少林分属门派,但却精彩纷呈,十分过瘾。
 
   这部电影的情节铺陈,讲述手法上没有太多惊艳之处,溪流般缓缓徐徐,淙淙流淌,没有太多跌宕起伏。但凡成功的作品,总有其耀眼的地方,如同一串链珠,必有其最炫目的那一颗。有的是因为故事的视角新奇另类,比如《高地战》;有的是因为题材的撼人心魄,比如《熔炉》;有的是因为拍摄手法的新奇巧妙,比如《欢迎来到东莫村》。而《菀得》的亮点,我个人觉得主要来自角色,来自演员的精湛演技。

   有的时候,好的电影可以成就一位演员,而有的时候,好的演员可以成就一部电影。

   亚仁的表演,要我用四个字来概括的话,就是“精致细腻”,如同一幅肖像画一般,笔触精准而细致。菀得这个角色从神态表情,肢体步态,感觉每一个细胞都沉浸在角色里,眼角眉梢都是戏,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动作都描摹得无可挑剔。

   回顾亚仁扮演过的不同角色,我发现他的演技呈跳跃式的进步,单从演技上来讲,菀得超越了桀骜,而且超越了不止一点半点。当然,也许这与拍摄的环境有关,与导演的理念有关,也与角色的设定有关,也许不是他之前不具备这样的实力,而是没有适当的机会供他尽兴发挥。亚仁说过,如果说桀骜让他拥有了比较广博的认知度,菀得便是他演技的试金石。

   我不禁替韩国的影视界长吁一口气,2011年,李济勋,刘亚仁的突出表现,该是给那些沉浸在力捧偶像明星,以为人气就是票房收益的美梦中的制片导演们奉上了一碗醒酒汤吧?

  人们懂得欣赏花儿的美丽,但人们同时懂得品味美酒的醇香,到什么时候也不要低估了大众的品位,低估了大众对美的鉴赏力。

   数年前看《阿甘》,我的感悟是:因为简单,所以专注,因为专注,所以成功。。。。八年的时间,亚仁所有的野心都在磨砺演技上,对身旁炫目的诱惑未曾正眼相看,只要能够让他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他就会很开心,他在意的只是表演带给自己的快感和带给观众的感动。
 
   我每年接一届大一新生,每个班级里都会有两类不同的学生,前者活跃异常,各种社团活动,入党学习班无一不涉足参与,这类学生辅导员一般会比较喜欢,因为他非常善于与人相处,分担了辅导员的很多日常工作,他们很阳光,对老师很有礼貌,善于与同学相处,唯独一样,学习成绩一般都差强人意;后者一般不善言辞,班级表现不那么活泛,然而每到期考,他会呈现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给自己。

 
   我不能说这两者孰优孰劣,他们只是各自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罢了,人生从来都是各付所值,各得其所,他们都拥有能让自己引以为傲的资本,将来也会有各自安身立命的本钱,也许世俗的眼光中,前者会混得更好,更吃得开。但我个人会比较欣赏后一种,会觉得比较没那么复杂心累。


  亚仁的奇妙之处在于,他不是花儿中最美的那一朵,但他是最具实力和底蕴的;他不是演技派中演技最棒的,但他是演技派中最年轻最花儿的那一个。
 

   如果说亚仁的演技是精妙逼真的肖像,金前辈的演技则是洒脱随意的泼墨,肖像写实而泼墨写意。

   李翰导演对金前辈演技的评价是:完全的自由风格,亚仁说前辈是:无论怎样演都能够配合的演员。

   剧中金前辈的表演,不由得我想起杨过手中那把玄铁重剑,是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李翰导演说,亚仁是比谁都更认真的演员。。。他在表演之前一定是做足了功课,对角色的认知贴切到位,是从内在角度去揣摩角色,然后用灵魂去演绎角色。

   相较之下,金前辈的表演给我的感觉是更加松弛随意,信手拈来,几乎完全看不见“演”的痕迹,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蕴含了深厚的功力。

   人人的简介中,称亚仁:稚嫩面孔,老道演技。这老道演技,在经验丰富的资深演技派跟前,还是稍显稚嫩,相较于前辈闲庭信步般的从容优雅,游刃有余,亚仁的演技还是能看出“勤奋、努力”的痕迹。

   演技是需要积淀的,所幸亚仁有一双慧眼,相信他有足够的智慧看到差距,新浪一星评价他:“刘亚仁的演技在认知层次上,是绝非普通20代中期演员所能匹及的程度。他有着戏精一般的傲气和坚持,哪怕出道这么多年他才遇到自己事业的第一个高峰,他也不曾怀疑过自己想要追求的完美。比起艺人,再过多少年之后,刘亚仁应该更能成为一位艺术家”。

   看来,新浪的小编撰稿之前功课做得不够足,亚仁早在出道之初,凭借《玉林》拥有很高的人气和接受度,Fan Caf的会员人数有15万人之众,幸运的是,其他人孜孜以求的东西,他在年幼的时期就已经体验过,也一度为之欣喜陶醉,但很快便意识到这些不是他想要的而陷入迷茫,导致他一度从演艺圈逃离。因为曾经经历,所以不再向往,如今的他,对一夜爆发的人气不是感到欣喜,而是觉得不解甚至怀有恐惧。

   在表演这方面,亚仁能够抵达怎样的高度,以目前的情况而言,我想他需要面对的只是他自己,只要他不会如几年前那样突然对表演失去兴趣,只要他懂得分寸,不再发表那些过于率真、直白的言论替自己惹祸上身,只要他能够hold得住成功带来的人性考验,追求艺术品位的初衷不改,我想,他的确有望成为一位真正的表演艺术家。

 

   李翰导演曾经说过,《菀得》中可遇不可求,同时也是无可替代的三人组合:金允锡、刘亚仁、金尚浩。所以,不能不提一提卷毛儿大叔的超赞演技。

  《菀得》喜剧氛围的营造,这位大叔功不可没,这个角色有小烦人而无大讨厌,被金尚浩前辈塑造得无限喜感、生动异常,端的把这位耳朵格外灵,性格格外窜,总是不停抱怨不停大喊,脏话儿说得能开出花儿来的画家大叔,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捧腹之余,不得不由衷赞一声,演技的确非常棒。

  除了几位主要演员,剧中的其他角色的表演也十分精准到位,非常贴合剧中的人物身份。

  李翰导演说:“令人舒服的表演是不容易做到的。。。”这与演员本身的艺术修为及对角色的理解和驾驭能力等都密切相关,可以说,《菀得》的每一位参演者都恰如其分的把握了角色,体现了整齐划一的高水准演技,才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几乎完全没有“不舒服”的瞬间体检。

  演员们的演技发挥,与导演的风格理念密不可分,亚仁在其演艺生涯中,也曾遇到过理念不合,“霸道”异常的导演。而李导是一个能吸纳各方意见,尊重演员想法的好导演,虽然他之前也曾有过启用偶像明星扮演菀得的想法,但所幸他选择了亚仁,坦白说,菀得这个角色不是那么容易驾驭的,所以李导才会发出:“在拍摄的过程中,无数次的想,如果错过了亚仁,电影该怎么办”的喟叹。。。而亚仁,也是非常敬业的演员,就算有与导演意见不合之处,也能:“一面嘟嘟囔囔,一面完成得很好”。

  好的导演遇上好的剧本,好的剧本吸引了好的演员,好演员与好导演之间思想上的契合一致,整个制作群体对作品的高度热情,勤奋努力以及作品带给观众的视觉享受和心灵感动,我想,是编剧、导演、演员和观众一起,将《菀得》送达现有的高度。

 
意料之中之三

   李翰导演说,《菀得》是一部依靠人物驱动的电影,整个故事的叙事和情节需要人物来带动。也许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吧,《菀得》的导演手法相当平实,其叙事手法属于常规线性叙事,没有如其他电影那样运用闪回、分线、多线、倒叙等等其他montage技法。故事铺陈直白浅显,完全没有理解上的障碍。

  《菀得》的拍摄手法在我这外行看来也多属于比较常规的手法,除了剧中两次应用高速摄影之外,其他从构图、景别、布光、特技等等方面也没有使用花俏炫目的电影技法。

   其实,平实、简约的手法,更显其功力深厚,举轻若重、大巧若拙,却能在朴拙之中抓牢观众的视线,这正是李翰导演的高妙所在。

   我个人的感觉,执导过程中,李翰导演一直在“压”而并非在“放”,菀得的境遇堪怜,但却也没有过多的渲染他的苦难,把他的家境描述成一个苦逼到触目惊心的程度;妈妈跟菀得的几场戏,其实完全可以营造得更加煽情些的,然情感也始终压抑,没有大的宣泄点,演员的表演也始终比较“收”,然其带给观众的感动却丝毫不见减弱。。。。因此整部作品带给观众的体验,是仿若严冬过后破冰而出的第一股涓涓细流那样的触动,细密而温暖,润物无声的抵达灵魂的最深处。

  《菀得》在景别的选择上,应用大量的近景拍摄,我个人印象很深的有几场戏。

   第一场是菀得第二次去教会祈祷,导演给了比较长的近景,亚仁在这个近景中,演技的应用非常细腻,表情变化、台词节奏把握相当精准。(提到台词节奏,记得有韩饭专门撰文提到过《成均馆》中桀骜被关小黑屋后与父亲的那场对手戏,说那组镜头中,亚仁能在情绪失控的瞬间非常准确的把握台词节奏,令其深为叹服。)

   第二场戏,是菀得见过妈妈后,试探着向父亲询问妈妈的情况,父亲说:她们国家虽然非常贫穷,但是你妈妈是读过书的人。。。这时,镜头切回到菀得,导演又给了一个近景,亚仁的眼神处理令我印象非常深刻。说到眼神,黑山时期就有人留意到,亚仁是很会应用眼神的演员,桀骜的眼神我想大家都印象深刻,我想说的是,相较于桀骜,菀得的眼神应用更加丰富,更加灵活,层次也更为分明。

   第三场戏,是菀得提出要去学习搏击,遭到父亲反对,第一次出语顶撞父亲后,父亲默默的起身离去,叔叔嗔怪的拍了拍菀得的脸。菀得自知失言,出去找到父亲后,导演再次给了一个近景,这个近景虽然时间很短,但是亚仁的表演非常准确,稍显拘谨的语调(因为刚刚犯错误,也因为老师邻居姐姐在场)几分闪躲的眼神,毛茸茸、湿漉漉,容易被惊吓的小鹿一般,十分惹人爱怜。我个人觉得那个度不是那么好把握,却被亚仁演绎得非常熨帖顺畅,不着痕迹。

   第四场戏:菀得事先得悉会见到妈妈,去教会送补给品时,遇见印度大叔夫人的那个场景,导演给了三个近景,菀得从吃惊====紧张====彻底僵住,如果换个导演,这时或许会给特写,但是近景的应用,更能让人感到菀得肩部、面部甚至发丝的瞬间僵硬。

   最后那场戏,菀得一边奔跑一边挥拳,镜头从远景到中景到近景,菀得的面部表情越来越明朗,这组镜头的拍摄也非常棒,亚仁丰富的表情变化也拿捏得恰到还处。亚仁说,在拍摄《菀得》的过程中,一直非常小心,生怕这个角色被自己演帅、演酷了,导演也说:菀得这个角色是可以耍帅的,所幸在这一点上,亚仁与导演的认知高度一致,那些因为亚仁的都市雅痞形象而质疑他是否适合出演菀得的原著读者们,该是完全的放下心来了吧。

 6 ) 这小子

    看着菀得,突然觉得我真该很满足很满足了。

    电影里的生活是有限的,似乎你的身边就那么些人,家人,朋友,爱人等。他们对你好或者不好,但就这么些人,等到结尾,一切都圆满的时候,是很开心,很满足的。但是现实就不这样,周围充斥了各种各样的人,心里所想所要的也没有那么简单。

    若是如电影中那样,我已是很幸福的,但却总是想着我缺少的那些,还觊觎着。有时想算了,最终还是忍不住。

    呃,还是像菀得这小子一样吧,就会发现原来自己竟拥有那么多~~


    PS:看完菀得,突然好想以后生个儿子~~

 短评

这片子漂亮在情节的平凡。通篇没有大事,但对少年来说这些小事就是整个世界。老师和邻居的人设都漫画向,唯莞得真实得像某个同学,平衡了喜剧性和现实感。最后的结局未免太大光明向了,不过希望总是要有的,毕竟是走治愈系路线的。

5分钟前
  • 小斑
  • 推荐

搞笑催泪于无形之中,此时无声胜有声~ps:屎洙你太可爱啦~

6分钟前
  • 黑樱桃摩卡
  • 推荐

虽有戏剧性,但总体生活化,竟让我想起初中坐在后排的那群“坏”小子,其实他们并不坏,只是一种成长罢了

8分钟前
  • Comel
  • 推荐

反正我就认定这是一部师生恋电影了哈哈哈。刘亚仁虽然长得有点怪怪但也是天生演员啊!

1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跟我高中数学老师一样,一身痞味为了家长的一句话而从商赚了第一桶金回来继续教书,连续一星期不上课谈理想谈人生,也是他介绍我看肖申克也是他害我没考上理想大学,也是他让我明白人格培养比学历培养来的更重要。电影则主流价值观,小励志小感动,结局太过理想化,在天朝你让个跳秧歌的开教室现实吗?

14分钟前
  • 吮指原味鸡
  • 还行

一个故事将近2个小时看下来,居然没觉得厌烦,还挺好看的。已经不容易。很励志很治愈嘛。虽然说不出哪里多好但是整片看下来很舒心很温暖。也没有觉得做作虚假,挺流畅自然的。这就挺好呀!金允石和菲律宾妈妈演得好!画家大叔太搞笑了!

16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除了太圆满的缺点以外,其实地方都很圆满。先以为是青春校园片,又以为是体育励志片,接着又觉得肯定是家庭片,中途又有社会议题……菀得有点山寨王柏杰的感觉。

17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平淡中有笑有泪,这才是真实生活的写照。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有质朴、温馨和宁静。

21分钟前
  • 白发生
  • 推荐

妈呀,笑中带泪,群演好多不认识,但是演的丝丝入扣,怪不得金允石说刘亚仁是韩国电影未来的希望,真是为戏而生,教育,情亲,蜕变,生活,理想,还有那懵懂的爱情,中间社会的一些现象也有反应,但是没有过多抱怨,导演穿插的真实感人,这才是青春电影啊!

24分钟前
  • tenet
  • 力荐

很丰满的故事,接地气儿。小伙儿太带劲了,忽然觉得要能生个这样儿式的儿子也很骄傲幸福吧(托腮)

28分钟前
  • yoyomygirl
  • 力荐

刘亚仁,你会火的....

31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推荐

勉强及格,刘亚仁那时都25岁了看起来真的像高中生啊。家庭、学校、训练馆的场景里,家庭戏最无趣,偏偏用了最多的篇幅,节奏也放到了最慢,学校和训练馆都压缩进去了一堆笑话,为什么这么做呢?《百元之恋》应该是照着这个拍的吧,差太远了比不上这片子

32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贴近人心的温馨之作。金允石果真是个浑然天成的戏骨,精湛的表演,让人过目称绝。4.5星。

33分钟前
  • Muto
  • 力荐

幸好少年是美的

36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韩国新生代演员甩某大中华鲜肉几万条横马路。

38分钟前
  • Mayissummer
  • 力荐

完全笑点与泪点齐飞啊!怎么所有角色都那么善良可爱啊!这才是典型的由饱满的人物性格辐射情节乃至细节的电影,每一条线都简洁清晰,自然流畅,彼此交织在一起再一个升华,观众的内心就完全被打动了。PS:实在看不得贫穷生活中的欢笑,每次看这种都想哭。

42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残疾父亲、问题少年、人口买卖,不折不扣地展现了韩国社会的另一阴暗面,但导演却用宗教家庭和爱情三条主线将整个令人沮丧的故事盘活,棚腹之余不泛大量人文主义关怀,温馨倍至,虽然我们每天都在艰难地活着,但却并不妨碍我们执着的快乐,太治愈了。

46分钟前
  • 白鲸
  • 推荐

刘亚仁是个大坑啊~萌弟脸,演技自然,细节有趣。思悼、老手以及多年前时尚王的惊鸿一瞥,个人气质其实蛮鲜明的,即使在镜头前一言不发也觉得有意思,真是老天眷顾。不过忠武路四小生里最晚爆发却一发不可收拾,也一直很努力,发言有深度,却是娇羞脸。说是雅痞,更觉得是个性和独立吧,希望你会你所期

51分钟前
  • 妙星
  • 力荐

我想不会有人讨厌这样的电影的吧,地气儿。看见金允石总是想起来那大骨头敲人的老绵

52分钟前
  • 变脸
  • 推荐

一部观影情绪无比舒心的电影,价值观美好的一塌糊涂,不由得让人也跟着幸福起来。这倒是好事,就算是贫穷、残疾、移民和教育这些听起来颇为沉重的话题到了这里也光明可爱的一塌糊涂。金允石的角色人格魅力相当迷人,刘亚仁的童颜舒相当养眼,轻松的从头欢乐到尾似乎也是个不错的观影体验。★★★

5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