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巴克图

HD

主演:易卜拉欣·阿迈德,阿贝尔·贾夫里,透珞·琪琪,蕾拉·威勒特·穆罕默德,梅迪·A·G·穆罕默德,凯特利·诺埃尔,法图玛塔·迪亚瓦拉

类型:电影地区:毛里塔尼亚,法国语言:法语,阿拉伯语,班巴年份:201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廷巴克图 剧照 NO.1廷巴克图 剧照 NO.2廷巴克图 剧照 NO.3廷巴克图 剧照 NO.4廷巴克图 剧照 NO.5廷巴克图 剧照 NO.6廷巴克图 剧照 NO.13廷巴克图 剧照 NO.14廷巴克图 剧照 NO.15廷巴克图 剧照 NO.16廷巴克图 剧照 NO.17廷巴克图 剧照 NO.18廷巴克图 剧照 NO.19廷巴克图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在地图结束的地方结束

注:除电影海报外,本文配图为2012年8-9月间马里政变后当地新闻照片。
2012年9月1日的马里杰内的大清真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每年有上万名游客前来参观,马里政变后,只有不到20名游客到过此地。

在非洲人眼里,地球上有两种海,除了望之兴叹的四大洋,撒哈拉不是沙漠 ,而是“陆海”,廷巴克图就位于“海”中央。这座洒落在无名之地的沙漠贸易中心13世纪曾经鼎盛一时,如今被沙海湮没,靠“远在天边”的标签来招徕游客(本片的台湾译名即“在地图结束的地方”),并因此登上了《Lonely Planet》西非册的封面。现实中的它座落在马里境内,一直被风沙侵蚀,被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 2012年,落入吉哈德手中,再次遭到宗教、政治和文化荒漠化的多重劫掠。

2012年8月26日。卡拉纳。一组矿工在一个个体小金矿矿井作业。

电影描绘了2012年3月后马里被“占领”后的一段黑历史。在极端主义的高压教义之下,一切与肉身相关的东西都被禁止——女人们必须黑袍裹身,还得戴上长手套;禁止音乐和舞蹈,香烟和酒精,连足球都成了禁忌。当然,这只是“白色恐怖”侵蚀进廷巴克图的日常,在一些极端的处境下已经开始上演人道主义惨剧,一对男女因为“偷情”或者“未婚同居”,触犯“道德罪”,身体被埋进土里,只露出头遭石刑处决;而被当权士兵“看上”的少女必须要被迫出嫁,连阿訇也救她不得……更不要说电影的主线,一场本可以用乡愿民俗调解的过失杀人案在“执政者”的强权干涉下被简化成行刑……在这里,一切自由皆被以最高宗教的名义予以剥夺,只有疯子和驴子才可以自行其是。

2012年9月6日,一名男子在路阿斯基亚墓前。这是建于1485年的桑海帝国古代帝王的墓葬。4月马里被占领后,分离主义分子在廷巴克图摧毁了至少8座古墓和有百年历史的神社。

电影并没有把故事的图景安放在廷巴克图,没有它著名的古寺墓葬,街市城池,尽管这些早已是西非的标志性图腾。电影也没有直接表现这座城市所受到的戕害,尽管它大部分的古迹确实被蓄意破坏,武装分子撤出前烧毁了藏有几千卷手稿的图书馆并毁掉了14处世遗级古代陵墓。呈现在影片里的是一个被抽离、被驾空的非洲小城,故事的原发地被刻意地朦胧掉了,被人为的诗意化了,导演似乎是想把廷巴克图抽象为一个隐喻,就像开篇被机枪围猎的瞪羚和当作靶子毁掉的非洲木雕一样,只为直白和外化地象征在极权主义下被践踏的传统。

2012年9月3日,巴马科的公交车站,旅客等待逃离动荡的东北部返回果阿。三月政变后,马里陷入混乱,留下的权力真空,图阿雷格叛军占领全国三分之二的地区。

孩子们在空旷的沙漠球场上踢隐形足球的场景非常超现实,尽管灼人耳目,但也被这诗意尴尬到了。大量空旷美的大场景强行转场,居然将这个残暴的故事控制得一点限制级也没有,这也很尴尬。带着主题先行的立场,电影试图用克制出来的诗意,营造出一种恢弘无度的美,再来反衬发生在美景前的野蛮和罪恶。结果,只留下长河落日圆的杀人场景和被鞭笞的少女迎风而歌这些灵光闪现的碎片。导演像一个勤奋有余的学生,尽管采了不少风,却无法将其连缀成一部完整的作品。整部电影就这样摊手摊脚地仰在诸公面前任人取舍。

2012年8月26日,一金矿矿工准备前往卡拉纳上工。他带上了自己的鹤嘴锄。

导演是一位出生在毛里塔尼亚的非洲公知,长大后在莫斯科学习电影,毕业后在法国工作,之后重返故乡。这部电影本来就是奔着在戛纳电影节搞出动静来拍的。果然,在法国,它吸引了1200万观众,并囊括恺撒奖最佳导演在内的7项大奖,获得2014年戛纳金棕榈和201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总体看,它确实是戛纳一种关注单元中那种画风奇异的多元文化题材,充满了些微小视角深远而不宏阔和畸零世界里的人性小呻吟,却难以整合出一部杰作。

2012年9月1日,杰内的一位伊斯兰教师在指导学生们学习古兰经。

还好,电影在呈现非洲的时候保持了政治正确。电影里的非洲不再是木心笔下那个审美的非洲——“红裤绿衫的非洲少年倚在黄墙前露着白齿向我笑”;也不再是BBC镜头里草原壮阔狮群奔流的野味之地;而是一个面向现实,正在转化和渐变中的,可以被进入,可以被离弃,正遭受罹难和加害,正被噤声被禁足,正整日被恐怖和贫瘠围剿的非洲,对于强权的控诉都是当下,单薄直白,无需隐喻。

中国电影博物馆 法国电影周 《廷巴克图》放映时间 2017年4月9日 14:00

E/N/D

文/锵阿锵

媒体老炮儿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中国成语大会》

《见字如面》

执行总导演

边走边看

边写边玩

长按关注 必有回响

 2 ) 非洲,一个 “他们” 群体的生活

部落武装控制的地方,奉行原教旨主义 -- 女人们要戴手套、全员皆不准音乐。里面的刑罚也是相当的原始:鞭打、活埋以及石刑。互相之间的语言多种多样,交流还得靠翻译。法庭断定谋杀案之前,首先要征求被害者的亲属是否原谅了施暴者。宗教的力量固然也有所反映:阿訇直指世俗派是借安拉的名义,行自己的想当然管理。世俗派那帮拿枪的家伙,有时从善如流,有时我行我素,但不管怎样,还是给人以辩解的机会的。

 3 ) 《廷巴克图》:纪录片质感的法国式人文关怀

写在前面:这是《电影文化》课程的作业,说实话这个课相当的无聊,又是在一个没有桌子没有Wi-Fi的教室里上课,加上韩国人很多,作为一个大四狗表示真的是很郁闷

期中的时候老师给了十部影片让选一个写影评,我看了一下其中八部是看过的,我不太喜欢重看以前看过的片子,就准备从另外两部里挑一个,第一部是《两天一夜》,看了之后感觉很糟糕,所以就开始看这部《廷巴克图》,感觉观感也很差,但是作业总是要写的,那我就得罪一下法国的朋友,批判一下这部片子


一、剧情概要

影片一开头就是一个极端主义份子追逐羚羊的画面,然后是一个极端主义分子破坏文物的画面,表现了极端主义份子对文化和生命的漠视。

1 开场镜头


然后是一个极端分子接管小镇的画面,极端分子要求女性必须穿袜子,戴手套,禁止吸烟,禁止有音乐等,表现极端主义教条的荒谬和无情。

2 极端分子宣布规则


然后镜头一转,开始介绍本片的主人公:Kidane一家。Kidane和妻子Satima,女儿Toya在茫茫沙漠中搭了一个帐篷,似乎过着世外桃源般的游牧生活。

3 与世无争的Kidane一家


然后,剧情急转直下,小男孩放牛的时候GPS,男主最喜欢的牛因为受惊破坏了渔民Amadou的渔网,被Amadou一怒之下杀死。

4 渔民与牧民


愤怒的Kidane拿枪去找Amadou理论,争执中手枪走火,Amadou不幸身亡。

5 Kidane被判死刑


随后,Kidane被捕,按照伊斯兰教法接受审判,因为无法提供40头牛的赔偿并且没有取得Amadou家人的谅解,Kidane被判死刑。

最后,在Kidane即将被执行死刑之际,Satima冲上刑场,两人一同被射杀。影片在成为孤儿的Toya无助的奔跑中结束。

6 终场画面


除了Kidane一家的命运,导演还把镜头对准一系列同样生活在廷巴克图的人。

7 与极端分子冲突的卖鱼女


8 疯女人和她的鸡


9 被鞭打仍放声歌唱的女孩


10 因为娱乐活动被禁止,孩子们只能踢不存在的足球


11 极端分子偷偷的在没有音乐的情况下跳舞


12 因未婚同居而惨遭石刑的情侣


二、技术分析

本片的摄影非常唯美,导演对布景,机位的处理和场面调度都想当熟练,再加上剪辑比较紧凑,这些特点和西非小城廷巴克图古朴的景观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纪录片一般的质感。

首先本片的色调非常养眼,基本上是和撒哈拉沙漠一样的黄色基调,镜头普遍非常的干净,基本上画面里没有出现超过两种主要的颜色,导演似乎很喜欢用固定机位拍近景,大量的镜头都是两个人的对话场景,同时本片节奏比较缓慢。

13 片中出现植物的地方似乎都有所隐喻


正如前面所说,本片的画面,镜头使用和色调都非常统一,所以一旦出现与整体风格不一致的地方,就容易让人联想到导演的指向。比如前面提到,全片的镜头大多是静止的,但是与此对应的,一旦出现快节奏的、运动的场景,就可以产生比较强的对比效果,比如片尾Toya奔跑的场景就动感十足,一方面通过镜头的运动和颠簸感凸显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孩子的悲凉,另一方面也让影片的摄影富于变化。另外,片头片尾的追逐羚羊的场景,踢球的场景也是本片中为数不多的运动的镜头之一。

本片有一个重要的长镜头,就是47-48分钟时Kidane误伤渔夫之后过河的镜头。在这个镜头中,Kidane踉踉跄跄地淌过河,离开凶案现场,留下一道长长的波纹,而Amadou挣扎了几下之后,倒在了河滩上。镜头从一个比较高的视角俯拍,可以看到整条河,镜头长100s左右,仍然是静止的机位。和那些动辄十分钟以上的长镜头相比,这个镜头并不能说是绝对意义上的长,不过效果却很好。配合Kidane走到一半时出现的悲伤的音乐,很好地烘托出了Kidane悲剧性的命运,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

14 本片最重要的长镜头


本片的配乐也值得一提。本片有配乐的段落主要有以下几处:(1)开场破坏文物的场景,一段非洲风情的配乐(2)疯女出场时的配乐,和开场是同一组音乐(3)牛冲破渔网时的音乐,节奏较快,制造紧张感(4)踢球一段镜头的配乐:这段配乐可能是片中唯一一段现代风格的配乐,时而欢快,时而紧张,和孩子们尽情玩乐,又被来巡视的极端分子打断这一情节贴合得很好(5)Kidane一家在帐篷中弹唱,和青年男女深夜在家唱歌的两段:一方面表现非洲传统风情,另一方面也是对极端分子的精神控制的反抗。(6)受鞭刑的女子唱歌的镜头:表现对自由的向往,对极端主义的反抗(7)极端主义分子头目偷偷跳舞一段:极端分子也有常人的情感,凸显极端主义的荒谬

除此之外,虽然算不上是常规的电影技术,本片导演调动动物的能力也是比较突出的,几处不经意间的动物出现的场景都有特殊的寓意,比如片头,片尾用了同一组追捕羚羊的镜头。片中出现了两次驴:一次是极端分子宣传教规的时候出现了两头拉货的驴,另一次是踢球的镜头里一头驴若无其事地从球门前走过,孩子们还等它过去才继续,驴的存在可能是控诉极端分子对民众日常生活的控制,可能只有驴才能在廷巴克图自由自在地生活。牛也出现了好多次,除了Kidane家的牛群外,还拍了一个放牛的男孩梦中数牛的镜头,眼看就要数够可以换回Kidane性命的40头牛,然而被一个电话拉回现实,发现生活留给这个家庭的只有绝望,更为这个故事平添了一分悲剧色彩。

三、主题分析

在《廷巴克图》中,导演通过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试图描绘一幅穆斯林极端主义统治下的北非小城的生活图景。本片的核心价值应该是极端主义阴影笼罩下的西非人民生活的痛苦与无助,藉此批判极端主义本质的荒谬和残暴。我一开始觉得本片在绝望中也有着一丝希望,比如尽管处在极端的控制之下,孩子们却都很阳光,会踢不存在的足球,会讨论球星、歌星,会偷偷地唱歌,会反抗压迫,尽管反抗是无力的。但是看到结尾,我才发现导演描绘的是一个极端绝望的世界:面对极端势力,当地人所能做的事几乎不存在,对于Kidane一家来说,观众想象的枪下留人,或者是刑场救人的桥段并没有发生,随着两人双双倒在枪口下,成为孤儿的孩子在无边的沙漠上奔跑,影片也结束了。有趣的是,导演似乎并不认为温和的穆斯林要比极端的穆斯林更能解决问题,一开始当地的宗教领袖无视极端分子的武力威胁,要求极端分子不能进入“圣地”,似乎给人带来了一点希望,但是影片进行到后半程,当极端分子强行要求女孩结婚的时候,教会领袖才发现自己的无力:原来真正到了利益冲突面前,拿枪的才有话语权,面对极端主义的统治,片中的人似乎做不了任何改变,这就是本片的主题和基调。

四、比较与评价

前面我对本片的摄影、配乐和主题都给予了肯定,但是回到影片的故事本身和影片的整体观感上,我的评价只能是介于“一般”和“糟糕”之间。即使是有着出众的画面感,本片在编剧和节奏的把控上都很失败。

本片试图通过主人公Kidane家庭的命运来影射民族的命运悲剧,然而,这个故事本身缺乏力度,再加上导演本身慢节奏的叙事和纪录片式的视角,导致全片缺乏戏剧张力。我觉得伟大的悲剧总是来源于某种个体无法抗拒的大环境造成的命中注定的结局,比如《烈日灼人》(1994)中的米迪亚虽然当上了克格勃特工并报了仇,但他无法面对因大清洗运动而扭曲的自我,最终选择了自杀。然而,在本片中,我们看不到Kidane的命运有某种必然性,或者至少说,观众很难相信是宗教极端主义的控制导致了他误杀渔民,整个故事更像是因为生活琐事导致的普通的命案。更糟糕的是,中国文化中有“杀人偿命”的传统,这可能会让中国观众更难以对Kidane的遭遇产生同情,相反,如果可以通过上交40头牛而逃避惩罚,这可能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中有更深的寓意。

《廷巴克图》试图通过一组生活在小城的人的群像来反映非洲的社会现实,这个出发点是好的,然而,看了一系列个体的故事——牧羊人,渔民,疯女人,极端主义份子,踢足球的小孩,警察,卖鱼女,等等,总感觉这一系列群像的塑造很无力。一部优秀的群像电影应该通过出色的编剧和剪辑使每一个角色发生关联,这方面做得好的有墨西哥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的《爱情是狗娘》,通过因为一起车祸而发生关联的三组故事,来展现导演对爱情、命运和人性的思考,三组人物的塑造和故事的展开都非常流畅,再加上出色的剪辑和螺旋式的叙事方式,这让该片的群像塑造非常成功。再比如06年奥斯卡奖的大赢家《撞车》,虽然是主旋律电影而且剧情很生硬,但是其编剧和剪辑都是教科书级的,而反观《廷巴克图》,如果想将该片视为群像电影,所有上述的小的角色基本上没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同时,导演完全按照时间顺序叙事,再加上影片故事性的欠缺,这就导致本片的整体观感很差。换言之,踢想象的足球,受鞭刑的女人还在放声歌唱这些桥段可以说很有震撼力,但是如果将其视为群像的一部分,那么这组群像的塑造无疑是失败的,因此,我更愿意将这些桥段视为一系列抒情片段,从整体效果来看,这些片段只会将观众的视线频繁从影片主线中转移,带来一种叙事散乱,泛泛而谈的感觉。

其实想成功地表现类似的主题(战争、恐怖主义、民族的伤痛等等)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本片导演似乎想通过一种平淡、克制的手法来讲故事,然而本片时而过于沉闷(大段的平拍+对话),时而过于激进(鞭刑,石刑,刑场劫人等等),导演似乎总是陷入用力过猛和用力不足交替的怪圈中,全片很少有节奏流畅的时候。我觉得印度女导演米拉•奈尔的金狮奖获奖影片《季风婚宴》(2001)就是拍摄这类题材的典范,这个片子从容、流畅,仿佛一幅包罗万象的印度风情画,并没有制造过于夸张和不合理的戏剧冲突,而是通过参加一场婚礼的群像表现了对印度性别不平等、阶级分化加剧的现状的思考。

本片极度缺少戏剧张力。当然不是说所有影片都应该有冲撞,有反转,通过平铺直叙取胜的影片也有很多,比如刚去世的著名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就是一个走“去戏剧化”路线的导演,不过尽管弱化情节和运用极简主义的风格,阿巴斯那种哲学性的叙事方法和极度个人化的镜头让他的影片在平淡中蕴藏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比如在《生生长流》中,阿巴斯将镜头对准90年代伊朗大地震后的灾民。其实《生生长流》的立意和本片有些相似,而且同样采用一种非常克制的表达方式。可能在一般人看来,灾难题材的影片就一定要有大场面的灾难场景(比如《唐山大地震》)和触目惊心的伤亡场面,然而在阿巴斯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一味卖惨的镜头,相反,灾难对人造成的创痛都在含蓄的镜头语言中得以展现,《生》中也出现了很多一闪而过的角色,然而阿巴斯通过公路片式的叙事,让每一个角色都恰到好处,而不像本片一样充满刻意堆砌剧情的尴尬感,阿巴斯同样采用了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然而他那种介于虚构和现实的表达方式(比如片中的“自己”带着儿子去寻找自己的另一部影片中出镜的小男孩,又比如本片和《橄榄树下的情人》的互相嵌套),这种极度个人化的叙事方式本身就非常迷人,而相比之下,《廷巴克图》中导演同样试图用一种客观的手段去表现人们的遭遇,但是导演的功力不够,就导致全片比较单调,缺乏诗意的质感。

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总有一个疑问:导演是不是真正的理解非洲?类似的关注主流视线之外的地区的影片很多,比如《上帝之城》呈现了一个充斥暴力、毒品和腐败的里约热内卢,还有《黑帮暴徒》(2006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则塑造了一个自我救赎的南非黑帮成员的形象。上述两部影片不论艺术成就如何,至少让我觉得导演对当地的不论是文化背景还是社会问题都认识得非常深入,然而回到《廷巴克图》,不论是沙漠、建筑、服装还是音乐,都有一种浓郁的非洲风情,但影片的整体质感和核心价值却有强烈的西方印记,男主那种以家庭为中心、冲动、不会隐忍的特质完全是以西方人为模板设计的,这也是为什么本片总让我觉得导演构造了一个架空的非洲小城,以至于让我觉得请克里斯蒂安•贝尔出演可能也不会有违和感。查了一下导演的资料,本片导演阿伯德拉马纳•希萨柯生于毛里塔尼亚,在俄罗斯学习电影,此后长期定居法国,会不会是导演长期疏离非洲,从而难以从非洲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前面两部影片不仅有较高的国际声誉,其在当地也有较大的影响力,至少大部分本土观众都认为较好地反映了地区的现状。而本片则让我想到了《天注定》,这是一类拍给西方人看的影片,可能西方观众看了会觉得很受震动,然而当本国观众看到之后,会不会只感到大量元素拼接的尴尬和生硬?这个疑问恐怕我们是无法给出答案的。

本片入围201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决选并败给了《修女艾达》(2013),通过和近几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竞选影片对比,也可以对本片的地位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这一年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几部影片还是很有代表性的,首先,中国影迷评价很高的阿根廷影片《荒蛮故事》显然不是奥斯卡评委喜欢的类型。《修女艾达》和《廷巴克图》似乎更符合多元文化和少数族裔的主旋律,不过《修女艾达》显然在摄影、编剧和立意上都有更高的水准。比如那种带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4:3画幅的黑白摄影,比如画面上方大片留白,几乎全部固定机位的拍摄的风格都极富美感。同时,该片发生于60年代的波兰,艾达犹太人的身份,波兰和纳粹斩不断的过往,60年代东欧诡谲的政治风云,都让该片有更深的内涵。相比之下,《廷》显然缺乏一种深度。在现实意义上,《廷巴克图》又不如同一届的爱沙尼亚影片《金橘》,后者除了渲染战争的残酷和纷乱,还渲染了人性的光辉和对生命的尊敬,如此也算是对现实问题提供了一个出口,相比之下,《廷》只是描绘了极端主义的残酷,而没有追问其根源或给出一个解决方案,因此也不太可能成为奥斯卡赢家。

关于本片的主题,最容易想到的一个词就是“人文关怀”,这一类聚焦非法移民、少数族裔或是第三世界国家的题材的影片也历来是各大电影节的宠儿,比如前面提到的《黑帮暴徒》,讲不同族裔的居民从仇恨到和解的《更好的世界》(201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讲黑人和白人友谊的《触不可及》(2013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这些影片的共同特点是中规中矩,政治正确,不会引发大规模的争议,但没有太多新意。而法国人民似乎格外喜欢通过影像表达对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的包容和关注,有时甚至到了比较夸张的程度,比如阿基•考里斯马基的《勒阿弗尔》(2011)讲了一个退休的老头帮助黑人小孩偷渡到英国和家人团聚的故事,虽然这个片子精准的构图延续了大师一贯的风格,但这样的剧情不论如何让人看到了某种迎合电影节评委的味道。近年来类似的影片还有很多,比如思考恐怖主义、反恐形势和穆斯林歧视的《肆意射杀》(2007),表现非法移民悲惨生活的《美丽坏东西》(2002)等等。有趣的是,这一类影片在美国似乎不被主流电影评论界所看好,比如《前进天堂》(2002)、《人生访客》(2007)和《更好的生活》(2011)都反响平平。考虑到今天唐纳德•特朗普当选新一任美国总统和他较为激进的移民政策,似乎欧美对于移民问题的看法的差异也可以从对这一题材的电影的反应中看出。

最后总结一下,本片的主题大概是“人文关怀”,全片处处渗透着远离祖国的非洲裔导演对家乡人民的关切,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满满的“白左”视角,这一类主题基本上是为各大主流电影节量身定制的,可惜正如前面所言,导演可能缺乏对非洲人民的生活状态的深入的认识,同时在编剧和群像的塑造上多有短板,导致全片频繁失焦,总体观感一般,我给本片打6.5分。

五、结语

2013年1月初,法国和马里政府武装联手,仅用1天就收复了廷巴克图,现在,小城廷巴克图的人民不再需要生活在极端主义的阴影之下。从这个意义上讲,本片的至少实现了一部分现实价值。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思考,本片得到了法国政府的大力资助才得以呈现在荧幕上,如果没有受到政治的左右,本片是不是可以实现更高的艺术成就?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尽管廷巴克图民众得到了暂时的安全,但是极端势力控制古城廷巴克图时对古迹和民众的生命财产造成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同时世界上还有很多人生活在极端主义的威胁下,反对极端主义任重而道远。

 4 ) 导演再不懂,也会比你我懂得多些

看了两篇对这个影片观点截然不同的文章。

想说的是,导演再不懂真正情况,也会比你我懂得多些。
“你”通过上网查阅了解的所谓造成他们贫困的真正原因,
导演未必不了解,
“你”都能上网查查相关背景(做功课),
导演不会比你功课还做得少就去拍这样一部片。
换句话说,
网上能查到的相关,
导演不会比你知道得少。
而导演为了拍此片做的大量功课,
可以肯定的说,
是“你”根本不知道的。

这之前,我不知道有这么操蛋的国家存在。
女人被要求出门穿袜子,戴手套,
卖鱼的也得戴手套。

人们被要求不准听音乐,不准唱歌。
那个唱歌的女人被实行鞭刑时哭着歌唱震到了我。
那是2010年。不是公元前。

不准踢球。
一群年轻人在足球上踢着不存在的“球”,
互相传着空气,
朝球门里射进虚无。
那是2010年。不是公元前。

未婚同居,通奸者被埋在土里,
只留出脑袋,
然后用石头砸死(石刑),
那是2010年。不是公元前。

大道理导演未必不懂。
比“你”看到的深几层的层面,
未必导演看不到。
而,
以上说的这些事情,
这之前你未必知道。

把别人(特别是对方根本不是傻子)想成傻子,
自己才是那个看得明白的人,
这种事情很多。

 5 ) 每一帧都是在表达

起初我对这部电影并没有报什么企图心,只是因为刚好有时间,同事又刚好给我了一张票,反正多看片子总是好的,然后就去了。去的那天是一个什么法国交流活动的开幕式,去了好多法语系国家的大使,法国的参赞说法语好性感啊!导演本人看着也很有风度,风度翩翩,感觉很舒服,翻译小姐也非常专业,很让人羡慕。

好了,blabla了一大堆致辞终于开始看片子了。开场第一组镜头就是一只小鹿(或者是一只羚羊?)在奔跑,然后拿着枪的人们开着车在追赶,时不时地开枪,有的打到了枯树上,树上有很多弹孔。导演给有着弹孔的枯树很长的一段镜头,凄惨又绝望的安静,我想这就是导演对这部片子定的一个基调,因为整个片子就是给人这样的感觉。

这是我第一次完整的看完一部法语电影,而且是关于非洲的,所以抱着很大的好奇心,幸好有这样的好奇心,因为片子的调调不是那么紧张,不像好莱坞大片那样紧张刺激故事充满了跌宕起伏。这个片子更像是纪录片,给我们展现了在恐怖气氛下廷巴克图的人们的生活状态,虽然有所谓的男女主人公,但更多的像是群像,通过各个方面去表达一种无言的反抗。主人公一家在沙漠里的安逸生活算是一种铺垫,这种安逸相对于城里的恐怖气氛是截然相反的,也预示着这种平静一定会被打破,只是你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城里的人们呢?当那些武装分子接管城市后,对居民们的那些着装、音乐要求,也是埋下了伏笔,这是反抗开始的源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但是反抗不能只用语言,要有具体的细节支撑,所以导演选取了一些具体的细节和情节去表现,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按照我自己的感受深浅来写吧,一个是女巫,她的鸡,她的裙摆,她的肆意,在那座城里像是一个另类,特别的绽开着。后来导演解释说她是一个精神有问题的女人,她的存在就想表达女人应该是这样的感觉。还有就是唱歌,武装分子禁止唱歌,但还是有人在晚上唱歌,那种热情让人觉得生活本该是这样,却被禁止了,这还不算什么,让人心痛的是那个女人被鞭刑,她在受刑的时候没有屈服,一边挨打一边流着泪唱歌,那种震撼,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那种不屈,我想才是导演想表达的意思。还有就是两个人被活埋,只留出一个脑袋在外面,然后人们往他们的头上扔石头,两个人就那样死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方式,简直觉得没有一点人性,这是谁想出来的方法,根本没有一点还击之力,只能去承受,真的十分愤怒。还有一个就是孩子们踢足球,踢足球也是被禁止的,所以孩子们只能凭借想象去踢足球,看着他们踢得那么认真,心里很酸,会觉得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也要被禁止。正如导演所说,这些细节一个一个被呈现出来,哪怕他不用表达自己的观点,你也能够知道他到底在说什么。好的片子一定是要有细节支撑的,如果没有这些有血有肉的细节,我想这个片子会大打折扣。

至于男主人公的杀人和被判刑,我觉得由头有点勉强,虽然故事有铺垫说他们对GPS那头牛的喜爱,但是在我看来一头牛不足以让人失控到去拔枪杀人,所以关于这一家最后的命运转折,我觉得反而不如前面的片段来的震撼。

但不得不说这个片子的摄影特别赞,我想写影评也是因为镜头太美了!给女主人公还有她女儿的镜头,表现了女性的美和坚定。最让我震撼的是主人公杀掉渔夫的时候那一组镜头。用了一个很大的景别,渔夫倒在水里,男人一步一步趟过河走向对岸,那个时候是夕阳,男人在岸边喘气的时候,渔夫挣扎着起来又倒下,这全部是在同一个镜头里完成的,再加上配乐,那种美和悲伤直达心底。之前我从未看过这样的表述方式(也跟我看片子少有关系),这一个镜头足以让我记住这部片子很久很久。我还喜欢结尾的那一组镜头,女人去找男人,两个人死在了一起,女孩在跑,男孩在跑,骑摩托车的男人在跑,黄色的沙漠起起伏伏,这个时候开头的那一只小鹿又出现了,它也在跑,镜头结束于女孩的奔跑。结尾虽然我觉得好像有点突兀,却也没有想到更合适的表达,这样的结束或许更能让人去回想到底发生了什么。就像导演回答问题时说的那样,小鹿,小孩都很可爱,也都很脆弱,但是他们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他们弱小却又很强大,也许这就是导演本身对于宗教问题的一种看法。

整个片子看起来真的很像一个纪录片,那种真实让人揪心。这次通过大家跟导演的交流,通过观众提出的几个问题,能够看出来虽然世界扁平化了,都说地球村了,可就像美国人看我们是想象中的一样,我们对于非洲的很多印象都停留在历史课本上的好兄弟。从心理上和地理上,我们对于那块大陆上的人们和生活都了解的太少了,因为未知才觉得恐惧,电影之外,也许我们应该更多的去了解其他文化里的东西。

 6 ) 廷巴克图

整部影片拍得较散,更像是一部纪录片。

受到伊斯兰组织的统治,人们的自由完全受到了束缚,不能唱歌、听音乐、踢球、外出闲逛、聚众聊天等等;在男权社会下,女人的处境更加艰难,男人看上的女人,即便女人及其监管人不同意,但可以将女人强行掳走,这是合情合理的,且都是不违背真主的意志的。

喜欢影片这几处:男孩们在球场上驰骋着,踢着隐形足球,传球、铲球、射门,假想着足球仍在场上;受罚正被鞭打的女人跪在地上仍高声歌唱,婉转如天籁;养公鸡那个疯女人面前那位赤脚在沙地上跳舞的男士;小女孩最后在沙漠上奔跑的场景……

 短评

看的浑身发抖。就这样,仅有的一点点文明,音乐,展示自己的美丽,被最愚蠢的拿着枪的,口口声声以宗教名义破坏着,践踏着。FUCK!

8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Lonely Planet西非版的封面,看了以为从此去不了了。幸好对旧殖民地负责的法国人,联合马里军队,还是赶走了叛军。电影虽然有些失焦,但还是聪明漂亮揭示出宗教原教旨主义带给这里的荒谬灾难。

12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8,伊斯兰世界面对现代化的一种宗教和文化困境,这不仅只是极端化带来的,传统和信仰同样对当地普通人施加了很大印象,希萨柯其实是有一点非洲贾樟柯的意思,他在用大漠黄沙和骆驼水牛来记录时代。摄影很棒,加了不少分。

16分钟前
  • мая
  • 推荐

散成一盘沙,是这几年最弱的奥外提名吗。。。

17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较差

大荧幕观感反而更无聊了⋯⋯看到一半就真的⋯也不知道是该如何代入,反正除了摄影和克制出的诗意,一无是处。

20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Screening and auteur Q&A.廷巴克图生活画卷。导演比较严肃正经,拍这部片本来在马里但后来移去导演祖国并且得到政府资助。展现当地人情的电影语言独特又幽默,音乐摄影一流,“踢足球”那里实在太喜欢了。

21分钟前
  • 独行侠杀手阿何
  • 还行

关注人类苦难是电影人的本色。

25分钟前
  • 石板栽花
  • 推荐

歌唱是怎么也压抑不了的欲望。

29分钟前
  • 本初老儿
  • 还行

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导演的政治表达,一群少年踢着一个不存在的足球,用以代表对独裁统治的无言反抗,(行为)艺术成为政治最后的战地。而这最后的战地我们也已失去。

31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被那帮小孩踢不存在的足球那段恶心到了。关键是讲得道理既不高级,又矫情得一塌糊涂。算是猎奇跟政治正确赢了白左们的心吧。问题是这片儿法国白左们真的看明白了吗?马里可就是你们的未来哦!

36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题材A+,风景美,摄影美。配乐太好听了!!!让我想到Eleni Karaindrou,尽管某几处转折略生硬。叙事虽然有点乱,但能让在看之前什么都不知道的我,半道琢磨明白故事大背景,合格。

41分钟前
  • 给我个电话亭,我要拯救地球!
  • 推荐

高赞三星搞笑。其他没什么好说的。

44分钟前
  • Die Katze
  • 推荐

导演来映后问答觉得他有毒师里的炸鸡叔神韵;影片批判抨击直白,但手法内敛克制,导演甚至多次强调幽默感用以平衡;虚拟足球,鞭子伴奏的歌,男人抔土的舞蹈,看似奇特的一幕幕震荡内心;歌声动听极了,能清晰的感受到怒其不争背后的深深依恋,那金色的故土、夕阳残照的水面、还有被迫远嫁的她

49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

廷巴克图,一个被极端组织统治的西非城市。在那里,只有寂静的悲伤...平静的电影,残酷的电影,最后,小女孩拼命地逃,但,她又能逃多远呢?

50分钟前
  • 通叔
  • 力荐

毛里塔尼亚历史上的首部奥斯卡提交作品。执着水准、叙事能力和镜头语言非常青涩

54分钟前
  • Dude
  • 较差

殖民地导演能拍成这样不错了。有若干场景和配乐很有感觉,无奈想玩多线叙事但是一盘散沙。这个剧组急需一位剧务,没有人查连戏,镜头衔接的地方演员动作表情都不连贯。

55分钟前
  • 小A
  • 还行

感谢廷巴克图,让我们知道在地球另一端生活着的人们正在经历着什么。当我们在肆意挥霍我们的资源的时候,不要忘了那些正在踢着空气足球,无法放声高歌,整日被恐怖和贫瘠围绕着的人们。

58分钟前
  • 米徳·苔尔
  • 力荐

散文式的叙事片。如闲笔似的线索交错杂糅,饰以寥寥几幅西非萨赫勒的大远景,纪录片般呈现着“当下”的古城廷巴克图。然而故事又是突出的,片中最多的镜头,给了人物脸部的特写,始终聚焦,反复定格。无疑,这是一个有野心的故事,尽管很多人对这样外露的表达并不买账。也可能,正因为它的异域背景,使这介于声嘶力竭的商业片和静默无言的艺术电影之间的风格,收获的更多是宽容的赞许。Anyway,如今改弦更张的我现在更关心影像背后的“地方”,那片被现代文明隔绝的荒漠。PS:马里人法语说得真溜啊

1小时前
  • Bolin
  • 推荐

不打分。伊斯蘭有太多不屬於華人的文化脈絡:獨裁政治、畜牧經濟、地方軍閥、狂人宗教.....我不敢輕易去評判這些伊斯蘭生活的對錯,甚至認為輕易隨著鏡頭去評判鏡頭外的現況對錯這種心態是屬於第二世界觀眾式的傲慢,儘管它拍得深刻又有力。意象很美。 

1小时前
  • 焚紙樓
  • 还行

三大电影节一向喜欢多元文化元素,挖掘不同国家的电影,就像萨蒂亚吉特·雷伊当年的电影,或者张艺谋、贾樟柯等人,西方世界向来喜欢这种能够呈现一个社会和国家现状的电影,它记录下当时的文化习俗和人文风貌,这种文化的多元性有时候甚至会超越电影本身的艺术质量,这种观影就像旅游了一番。★★★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