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风之中

HD中字

主演:Einar Hillep,Ingrid Isotamm,Laura Peterson,Mirt Preegel,Tarmo Song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横风之中 剧照 NO.1横风之中 剧照 NO.2横风之中 剧照 NO.3横风之中 剧照 NO.4横风之中 剧照 NO.5横风之中 剧照 NO.6横风之中 剧照 NO.13横风之中 剧照 NO.14横风之中 剧照 NO.15横风之中 剧照 NO.16横风之中 剧照 NO.17横风之中 剧照 NO.18横风之中 剧照 NO.19横风之中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风中摇曳的“大多数”

14年的片子,黑白色调让整部电影的严肃性不言而喻,最特别的是影片对剧情叙述的处理方法,音乐加上静止的人物,形成一幅幅流动的画作,或许有些人会觉得太过煽情,但这样的充满无奈和控诉的片子不煽情简直说不过去。1941年6月14日夜,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有超过4万名无辜民众被驱逐出境,原因是斯大林下令对波罗的海沿岸诸国的本土民众实施种族净化。女主厄娜塔姆在离开的车厢里一句独白让人印象深刻,“我无法理解,我们这些平凡的民众,到底对伟大的苏联做了什么恶事。”

这部片子放到现在来看,依旧不过时。好的电影总会有相当普世的价值,当这样的一部分人被赶到偏僻的地方在“集体农庄”干活时,手里稍微有一点点权力的人就会开始利用权力欺压其他人,或许是去人性化的打骂,或许是性的交易,甚至是掠夺。男人跟女人、小孩分开运送,无数家庭分崩离析,圣诞节到来的一个爱沙尼亚男人居然能带给整个农庄的女人新的希望----或许自己的丈夫、父亲、儿子还健康地活着。厄娜塔姆的女儿爱丽德过生日,由于长期的饥饿,除了一块面包什么都不想要,而厄娜塔姆也因此付出了代价。几年过去,所有的女人渐渐都在寻求集体农庄首领的保护,这跟上山下乡的时候,那些为了回城而甘愿付出一切的女人们有何不同?厄娜塔姆作为农庄的“敌人”,不管工作多么卖力,都不会得到半点奖赏,而她终于后悔了,后悔在能走的时候没有选择离开,用尽了自己的一生,来赎回她的自由。

斯大林死后,跟集体农庄首领结婚的赫米妮被送去了劳教营,首领则被上头找借口发配到北边去了。慢慢地,厄娜塔姆因为表现良好,终于被释放,而大家做工拿工钱、拥有土地、餐桌上有食物,居然成了值得感恩戴德的事情。

全片都是女主的独白,一封寄给丈夫的信。讽刺的是,生死未卜的丈夫,已经预见了自己的不测,“横风之中”这个片名,也由此被带出来。悲伤的遗言,和厄娜塔姆从毫不知情的微笑转为费解和悲伤的面部特写剪辑在一起,然后是无声的字幕,以文字叙述历史,控诉着对无辜平民的戕害。

这个事件,又被称作The Soviet Holocaust.有超过59万幽魂,永远地飘荡在了西伯利亚的横风之中。

 2 ) 赏春香还是旧罗裙

侧风之忆
一篇漫长的抒情诗。美人为主角。
当她回乡的时候,已经枯萎。穿着丈夫曾系过腰带的旧裙,读一封作者尸骨已寒的信件。信中说了很多美好的希望,但其实见不到写信的人,她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不能流泪,苹果花在开着。<图片1>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那样,他们还是需要彼此。
不厌其烦的长镜头。要好好查查长镜头的起源,发展和作用,补上这一课。
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种叙事,长镜头的推移,加上主人公的独白。除了她以外,所有的人物都只有表情和肢体,好像经年被冻僵了的黑白照片,冷清清在哪里。如果不是导演在推移,你以为它们早已经不存在。如果主人公不是美人呢?如果全片台词不是她的信件汇总呢?
也许导演,想呈现那时人心中的时间吧,就像这些凝滞的镜头一样,没有方向,沉重,苍白。
但不知为什么,相似题材的《辛德勒名单》似乎对我这种普通人而言,更有代入感一点。
但导演以一种精致的角度,描述一个女人梦的破灭。河流之上夕阳与花束的遗失。
她喃喃自语很多,与其说是一个民族史诗在一个女人身上的微缩,毋宁说是一段感情,遭遇了时代的波折。因为女人心中只会惦记那么多的,如果我自由了呢,如果你当初带我一起走了呢,如果园中的苹果花,经年之后,还是我们一起在看呢。是的,失去了丈夫的女人被称为寡妇,失去了父母的孩子被称为孤儿,可失去了孩子的母亲呢,一个称呼都没有。
只有丛林中,萧萧的白。
首尾呼应,罗裙已旧,还记得当时低首的一瞬,还是很感人的。
一些渐变的镜头,也很惊艳。当世间万物,都成为浓淡相异的符号,我们读不懂所有的情愫,它们也缄默。
她喃喃独语全篇,在寄出这些字句时,收信人,早已不在。<图片3><图片4><图片5><图片6><图片7>
贴一首夏夏喜欢的诗(虽然不是很贴合情景):
《Why Did I Dream of You Last Night? 》
Why did I dream of you last night?
Now morning is pushing back hair with grey light.
Memories strike hom,like slaps in the face.
Raise on elbow,I stare at the pale fog,beyond the window.
So many thing I had thought forgotten.
Return to my mind with stranger pain.
Like letters that arrive addressed to someone.
Who left the house so many years ago.
【译】
为什么昨夜我梦见了你?
此刻清晨灰光推拂着鬓发,
记忆正中要害,如耳光落在脸颊;
用肘撑起手臂,我凝视窗上白雾。
这么多我以为已经忘掉的事情,
重回到我心间,带着更陌生的痛苦,
好似信件终于到达,收信人却
已在很多年前
离开
<图片8>

 3 ) 我喜欢的形式感体验

      黑白影像的静立摄影,形式感很强,配合书信形式的画外音,有种将书面在我们脑中产生的影像还原的感觉。但是关于美好回忆的流动影像的意义是创造出强烈的对比吗,我倒觉得这种刻意的对比稍微有点矫情。不过两种方式的画面都很美,同时这些影像所记录的故事又是悲凉凄惨得很,这种矛盾有种奇妙的虐感,我觉得有的人会不喜欢,将如此悲剧的历史用形式感极强的镜头来表现画面的美好是不是有种消费悲伤的嫌疑,但是~~~好吧我承认我还挺享受的,尤其是这些画面的真假性让我着迷无比,我除了要去注意听不懂语言下的字幕,还着魔一般得观察这些静立画面下的“纰漏”,某些室外场景的动态细节让我觉得这是实拍,但是这些人物真的可以这样一动不动吗,好神啊,当然有几个眨眼的镜头还是漏了,但是我却愈加兴奋,又是一出奇妙的体验,其实导演是不是故意的呢~~~~

 4 ) 当我们注目,未来有什么

  “西边吹来了一阵新鲜的自由空气,我会化作一阵东风吹去,我们会在横风之中相聚。风在哪里相会,我们就在那里。”
  爱沙尼亚影片《横风之中》(In the Crosswind,2014)是部令人过目不忘的作品,不仅由于它极其特殊、带有先锋实验性质的视听手法;也因其通过诗意的个人表达,托出的严肃历史文本。
  难以想象这样一部影片出自于一位1987年生人的年轻导演之手。2010年在塞萨洛尼基,人们看过马尔蒂·海尔德关于1941年“六月事件”题材的纪录片后,对他说:“你该把它拍成一部剧情长片。”《横风之中》历时三年半的创作就此拉开帷幕。

  1941年6月14日的夜里,斯大林下令秘密行动,对波罗的海一带国家居民进行种族清洗。超过4万名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无辜民众被驱逐出境。苏占领时期,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有超过59万人民成为大镇压受害者,大量离境的妇女和孩童死于饥饿和疲劳,只有极少数的人得以回到自己的家乡。
  影片跟随女主角厄娜,一位年轻的爱沙尼亚母亲,回到丧钟鸣响的前夜。通过她寄给丈夫海尔德穿越岁月的书信独白,建构出属于一个民族的灰暗过往。言语中遍布个人遭遇的感性倾诉,亦涉及斯大林去世等重要历史事件。
  “在爱沙尼亚,你很难找到一个没有受到波罗的海镇压事件影响的家庭,历史改变和塑造了今天的爱沙尼亚。”导演马尔蒂·海尔德谈道,“我的祖父在那次事件中被关进监狱,家里存有许多当时亲戚之间的来往信件。”就此而言,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谈论这个事件仍不过时。
  《横风之中》在爱沙尼亚上映后引起了重大反响,令这部艺术电影成为一时话题之作。年轻一代带着祖辈走进影院,老人们寄来信件,感谢海尔德拍出了他们所等待的电影。

  “西伯利亚的时间仿佛凝滞,虽我肉身在此,灵魂却依然留在远方的故乡。”
  读到家书中这样一句话,导演马尔蒂·海尔德脑海里浮现出《横风之中》今天所呈现给观众的影像风格——演员人物摆出姿势,如照片一般静止不动,摄影机自由穿梭其间,长镜头记录下主角与之所在环境及群像。人们在离别的站台伸出手,在劳作的田野弯下腰,没有对白或动作。
  它既如一次全息的透视,仿佛走入定格瞬间里的遨游;更似一场肃穆的仪式,于静默中凝视前所未见的真相。摄影机象征后世读解历史的视角,掠过一尊尊人体雕塑,如同逡巡于博物馆中的装置艺术之间,允许观众对焦点进行自由选择。伴随着枪声、车轮声和林间鸟鸣等复原现实的环境音,它给出可供展开的想象空间。
  看似无缝的长镜头有着严谨的调度和特殊的转场。在一个前景是若干窗户的横移运镜中,窗外处刑的动作在镜头经过每一扇窗和每一堵墙时悄然变化,被害者被押送、处刑人举起枪、尸体被运走。同样,火车站的列队与告别,白桦林间的四季景致,完成了同一镜头内静止人物的时空穿越。
  这无疑使得影片成为先锋的实验和高难度的挑战。尽管前人在《去年在马里昂巴德》(Last Year at Marienbad,1961)、《水牛城66》(Buffalo '66,1998)、《超市夜未眠》(Cashback,2006)等影片中有过类似尝试,但大多只限于部分片段。《横风之中》将这种技术运用到了极致,除了首尾有少量常规镜头,影片主体全部使用真人表演实现这种“以动拍静”的手法。每个场景拍摄只需一天,却要经由数月的准备排练,保证镜头中人与物的呈现,契合不同角度的构图与布光。
  三年半磨一剑,马尔蒂·海尔德让观众看到了西伯利亚的雪。《横风之中》巡回于多伦多、华沙、塔林、塞萨洛尼基、哥德堡、曼海姆等电影节,除了得到对新人的鼓励,也在摄影、艺术成就等方面饱受赞誉嘉奖。

  诗意影像配合人物独白,一度令人联想到泰伦斯·马力克。而《横风之中》选择历史题材,整体更趋现实,其宏大性、宽容度以及落脚点颇似《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厄娜,一如北方的郝思嘉,南望故园,终需学会独立生活,“无论如何,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她深情、笃定、勤劳、勇敢的品质,寻见于影片独白的字里行间。
  导演结合真实家庭书信与相关历史背景,书写出诗意而不失厚重感的台词,塑造成厄娜这一半虚构角色,并以女性的细腻笔调将其勾画得立体鲜活。素材文字中,前者约占六成,更名异姓,经结合史料,使其更具普适性。在开篇的简短提要介绍后,不同民族的观众并无对故事的理解障碍。
  “我们要怀着荣誉永远坚持列宁和斯大林主义,要解救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民,使他们得以享受我们在此所得的幸福,世界会变成一个大家庭。”真实复现的广播声,使人感到的是来不及反讽的释然。而“你解开我的裙子,苹果都熟透了,我们躺在地上,四周都是熟苹果。”寓情于景的生动叙述勾连着熠熠生辉的回忆,破碎在惨淡的现实里。
  这是一部有着呼吸和脉搏的影片,在大银幕上观看《横风之中》,每个人物的细节被放大,不经意的眨眼“穿帮”似乎反而成为他们所演绎的历史人物曾经活着的证据。它使拍摄静止的真人演员,区别于拍摄雕塑和蜡像,或是电脑特技生成的假人。女主角劳拉·彼得森第一次听到导演的想法时,说道:“这简直是疯了,我想尝试!”

  四月的深夜,《横风之中》在北京电影学院放映。作为过去的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注目未来”国际影展的参展影片,它获得最受观众注目导演荣誉。
  马尔蒂·海尔德导演正在筹划下一部影片的拍摄,那会是一部心理剧,或许不再沿用之前的技术手段,仍期望新作能够更感动观众、更具深度。一位年仅28岁的年轻电影人,怀家国兴亡为己任,挑战几倍于自身年龄的历史时间。《横风之中》证明新导演不仅在技术风格上可以有着敏感的嗅觉和高超的执行力,也能够以年轻的视角领会和驾驭民族与历史方面的题材及内容。
  在这个意义上,当我们注目未来的时候,我们同时回望着历史,环顾着世界,对照着镜中的自己。

 5 ) 早日成风

挺惊喜的 对于这个片 以及看片的自己

以为黑白的 小众的 估计就会是无趣让我不耐烦的

野梨树 上次看那个 就比较 悲惨 死长 看不大进去

这个横风之中 实在是很现代 优美 虔诚 沉静

整个节奏 以及 声响 都恰巧能符合我眼下的心境 看着很顺 不会跟不上 也不会嫌无聊 就刚刚好

精美 温柔的黑白片 不慌不忙不急不躁 一个时刻 定住 然后视角缓缓流畅的流过 如挽歌

画面又相当精致,彷佛钻入一个老照片,能从各种角度去体察。又想来,如果让演员去演那个时代那个人真真实实的存在境况,恐怕也是编造无法复原,不如就别多事儿,根据信件,也许能复原一个大体的场景气氛,都已经好难好复杂了。就像既然不能修旧如旧,就不要试图复原那旧日世界。用另一种静谧的方式,传达出那种气息和情绪就很好。何况,造型都好似雕像般经心斟酌雕琢,让我想起最近发现的一个雕塑家的作品。也让我想起最近师女士所描述的理想中的要做的舞台画面,丰富的细节景致,形式上的美感是基本,冰山下是巨大的情感意义,这能让你 对一幅画一副画面 思绪暗涌动容落泪。艺术高于现实,理所当然。

风景也都拍的很美,像北欧人的审美 荒芜一物的阴沉的大自然但就是振奋人心。久在城市生活的我,看见自然无人野景,因为新鲜才会睁大眼睛细细观赏吧,如果被放逐到自然里一阵,回到城市,也会同样的激动吧。即使是黑白片,也能感受的到湿润阴沉的天色,或者刺眼雪盲般的晴空,水和风,昼和夜,温柔的野蛮的,美好的惨烈的,这些气氛气息原来没有颜色也可以传达到的。可能故事情绪画面形状已经占据很大精力,无需再用色彩去强调什么,给多了就过饱了,对于脑子精力有限的人,消化黑白已足够,实在无暇赏玩色彩。

还记得的几句话,或者几个意思,趁记得 记下来。

成为了大自然的俘虏,囚禁在如此广袤无际的冰天雪地,以至于渴望这无边无际的牢狱能有个边界。

失去女儿的母亲,又应该叫做什么呢。

女儿的生日愿望是一整个面包,如果得到了这个还想要什么呢?还想要一整个面包。人在长久的饥饿下,已经不会想要别的了。

通过劳动,挣到一头牛。人的尊严逐渐恢复,十分的快乐。

虽然日日思念着丈夫,丈夫富有仪式感的那条系于她腰间的布带,还有对她说的那句话,还有双手触摸她脸颊的温情。日日在心中对他倾诉自己的遭遇和思考。但时间流过,人会接受现实活在现实里,忽然发现最终除了这仅有的记忆,他 什么也没能剩下了,毕竟这么多年的自言自语,毕竟是单向的交流。 也许她的这份寄托,换做什么别的也是一样。人是需要一个出口,用于与自己探讨现实,用于安抚自己,不过那个出口自身是什么,也许并没有多么了不起了。

追忆 被俘虏前的日子,没有选择逃离,而是继续安稳度日。为此 付出了近乎一生的苦难,这只能说是人生无常,天知道 一不慎 就会付出无法想象的代价。在苦难中,被推动着适应着生存着,最终也有了在那个地步,用努力换得的属于自己的快乐。如萨特所说,感到自己强有力的人应当是快乐的。

如果自由的代价 是孤独,这样真的值得吗。是这么说的吧。

片里的她,终于获得了渴求无数年的自由,但是自由后一定要去找的人,不在了,而且似乎在这个自由了的当下,也不那么迫切激烈地需要那个人了?自由了,重要的珍贵的丈夫和女儿早已不在,为什么而活这么久这半生这余生,最后 不请自来的 孤独的自由,意义何在。

横风之中,在早有赴死觉悟的丈夫的信中,写到的是,我命由天不由我,死后相聚吧。那时候,两人会是自由自在的两阵风一般,从不同方向而来,相会。

 6 ) 《横风之中》特别的冷

一个关于前苏联大屠杀的故事。

导演的叙述方式比较特别,基本全程摆拍的手法。就像一幅幅厚重的油画,一张张无声的照片,就像我们去战争历史博物馆里看到的那些黑白照片那样。不过通过那个被流放的爱沙尼亚女人的信件里那苍茫的诉说中,将静止的画面里的故事慢慢包裹住聆听者的心。

什么是家乡,什么是自由,什么是光明,什么是黑暗,什么时候活着,什么时候死去……

自然而然,风从不停止,北方的风再没有如此寒冷。在北京的冬夜去看西伯利亚的寒风,比冷还冷。当一个孩子的圣诞愿想除了面包还是面包。谁还能想到这个世界会有多大。也唯有对爱的信念才能支撑一个人在寒风凌烈中一步一步地回到家乡。

那个时代的声音,除了广播,就是被压迫人群的压抑低沉的闷吼声。然而,那个时代的结束,却是在斯大林重病不治之后才得以喘息。也是一片痛哭流涕……

没有那个时代的经历,永远都不会懂。痛也是不一样的。然而唯愿生命不再是种族的附属。

那张孩子的画面,让我想到了马拉之死。阳光下的视角能看出那黑白照片下的寒冷么?

 短评

资料馆1.4 用静止的时间、运动的影像将书信影视化,形式上别具一格。所构成的三维画卷有着强烈现实主义风格,展现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种族大屠杀的暴行。同时书信所展现的情感和思念,被残酷的现实、无尽的时间所溶解

3分钟前
  • michaelchao_cc
  • 推荐

机缘巧合,正好前两天刚看Ruiz的《被窃油画的假设》,所以静止世界中运动的镜头没有惊艳到我,反而是开头淡淡的钢琴声配乐的甜蜜回忆更让我轻松喜爱~虽然不恰当,但太嫩的导演对于一种技法的单调使用让我想起如何区分儿童涂鸦和现代艺术:前者技法单一,后者多种技法同时使用并能够保持形式感统一。

5分钟前
  • 还行

光影构图一流,令人震撼、悲痛的实验电影,偶然为之,可也。关键是这还是导演28岁的处女作

10分钟前
  • 野野
  • 推荐

摄影机是一阵风,穿行在历史的一个个瞬间中。这种大胆创新的风格为片子加分不少的同时却削减了事件本身的力度,展现了独一无二的画面却无法通过画面和信件的结合中让这个故事得到应该有的表达程度,怎么说呢,可能这种手法不是很适合这个故事。7.6分★★★★

11分钟前
  • qw0aszx
  • 推荐

可以说导演手法先锋,理念大胆,也可以说叙事方式过于懒惰。镜头穿过定格的人物和场景,以纯粹旁观者的视角观察沉重历史下的人民每一处痛苦的细节。画面很有美感,细节考究,看得出每一场景都经过精确的计算和彩排。不知道为什么,观影过程总是想到阿巴斯的《24帧》,同为实验电影,《24帧》更接近电影本质,是致敬,是返璞归真,而《横风之中》似乎有那么一点点偏离了“电影”的范畴,更适合作为美术馆电影吧。

15分钟前
  • 李濛Lemon
  • 还行

看到有人同样想到阿巴斯的「廿四帧」。诗意的长镜头调度,旋停旋走的静止摆拍,于绝望处一潭死水,于希望处漾起波澜——微风拂过花朵、裙摆、水面,跳脱静止,变成图画中最瞩目的元素,比较极端的动静对比构图。但文本诗意却略嫌流水帐,诗意与美感多于感情,令观众只能置身事外地审视。

19分钟前
  • Hiina Kapsas
  • 还行

惊喜之作,极具实验性。把运动的影像留在了故乡,其余时刻影像统统静止,可随着摄影机推移、穿行,在被身体、器物遮挡的地方又隐藏着演员调度。将对暴力、残酷的展现降到最低,仿佛历史在注视着那段凝固的时间。

23分钟前
  • 微分流形
  • 推荐

作为一个年仅28岁导演的处女作,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但在抽离演员们对白和动作并加强环境声的同时,用缓慢流动的真假长镜将一个个场景变为造型艺术,给人感觉就像在看动态的黑白油画或摄影作品,一开始还挺新鲜,随即让人感到单调枯燥,情感表达也受制于形式,只能靠配乐煽。

2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几乎全都是静止的黑白画面配旁白(信件内容),对无法忍受的人来说,这是不能再装逼了;对能沉静下来的人来说,可能会被轰得内脏挪位。

30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桑塔格说形式要大于内容,内容才得以表达,而不是被表达。反常的形式让故事得以自然地流淌,像一首忧伤的古典长诗。苏联大浩劫碾压过她和无数人的生活,从此与她一同躺在苹果熟透的秋天的那个男人,只能横风中再见。中国完全也可以拍一个,可惜拍了也不一定好,好了也放不了。结尾太煽情,我就喜欢煽情

33分钟前
  • chillybuster
  • 力荐

“西边吹来了一阵新鲜的自由空气,我会化作一阵东风吹去,我们会在横风之中相聚。风在哪里相会,我们就在那里。”

37分钟前
  • 楚小白
  • 推荐

陈列在《横风之中》的是一件件活着的雕塑和一段死去的历史。这部摄影颇有马力克味道的爱沙尼亚电影最终成了一首影像抒情诗,静态神秘的复古风很好的回应了《野小子们》那种戾气张扬的形式主义美学。然而黑尔登却把在影像空间里构筑历史感与在历史空间里建立影像感画上了等号。他将电影理解成了存放记忆的媒介,并将它们收藏到这件肃穆的纪念馆里供观者瞻仰悼念。可惜历史终究不是白纸上的黑字,它是不可见却可感知的横风。

42分钟前
  • Muto
  • 还行

西边吹来了一阵新鲜的自由空气,我会化作一阵东风吹去,我们会在横风之中相聚。风在哪里相会,我们就在那里。

47分钟前
  • 摩诃曼珠沙华
  • 推荐

1.被驱逐出自己故乡土地、家园和亲人的人,就好似稻草人一样有体无魂,移动的镜头扫视静默不动的人们,悲伤在其间弥漫;2.等待着一场横风,让相距甚远的两个地方下的思恋可以相遇。

4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我宁可是一阵径直横穿的风,卷走一切,不愿转弯,不愿在黑暗中逡巡。流离失所,人生只剩寥寥瞬间。镜头扶风,穿过人群和场景,撕开苦涩的记忆,剧痛感同身受。死寂中没有动作和对话,却使人潸然泪下。僵硬感加深了痛苦印象,似乎不这样做便不存在丝毫肃穆。结局使结构完整,但不够好。四星半。

53分钟前
  • Superhat
  • 力荐

散文电影,斯大林病逝前后爱沙尼亚镇压与流放事件,苦难历史部分演员如舞台雕塑,游览式的镜头是一种全景捕捉,感知与追忆的方式,空间化的时间,而人物运动也是角色自由的部分,梦幻、伤感,有流动的情绪。特殊形式旨在表达,又借由旁白予以柔化与弥补,杰作,简直可以给诺贝尔文学奖。

58分钟前
  • bloom
  • 力荐

回忆的长廊,来回,来来回回地走,瞧,哪里,哪里都是你,哪里,我把家留在了你那里,从此以后,所以从此以后,哪里也去不了。

1小时前
  • il
  • 推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苏联对爱沙尼亚的吞并以及报复性流放、处死50多万爱沙尼亚人是共产主义政权千千万万灭绝人性之事的九牛一毛。面对沉重的历史主题,本片竟抛弃传统叙事风格,匠心独运地采用独特摄影手法,以油画般的定格场景展示失去自由的爱沙尼亚人所经受的屈辱折磨。大胆巧思让人钦佩。四星半

1小时前
  • 汪金卫
  • 推荐

1. 导演胆大,用这种拍摄方式,几乎静止的画面,来呈现历史,仿佛带你穿越时光隧道,去看那已经定格的过去。2. 59万,跟我国比起来,哎,论及统治、奴役术,我国乃宇宙第一。

1小时前
  • Sabrina
  • 力荐

黑白的影像,静止的画面,缓慢的移动,低沉的诉说,一切只是为了让你凝视与反思。

1小时前
  • Clyd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