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世界

HD

主演:米卡埃尔·佩斯布兰特,崔娜·蒂虹,马库斯·瑞格德,威廉·约翰·奈尔森,乌尔里奇·汤姆森,卡米拉·戈特利布

类型:电影地区:丹麦语言:丹麦语年份:201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2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3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4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5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6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3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4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5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6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7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8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9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更好的世界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瑞典医生安东(米克尔·佩斯勃兰特 Mikael Persbrandt 饰)常年工作在苏丹的难民营,每天直面武装暴力造成的伤痛与死亡;休假时则飞返丹麦,与分居中的妻子玛丽安(崔娜·蒂虹 Trine Dyrholm 饰)轮流照看两个儿子。男孩克里斯蒂安(威廉·约翰·奈尔森 William Jøhnk Nielsen 饰)从伦敦迁至丹麦,母亲的病逝令他与父亲心生隔阂。在新学校中他与安东的长子伊莱亚斯(马库斯·瑞格德 Markus Rygaard 饰)结识,后者因瑞典人的身份受到同学的歧视与欺凌。克里斯蒂安教会伊莱亚斯以暴制暴,两个同样来自破碎家庭的男孩成为好友。  安东带着两个儿子和克里斯蒂安外出游玩,因误会被人连续掌掴羞辱。安东坚持以宽容忍让的态度化解此事,却不被孩子们理解。在发现库房里的火药后,克里斯蒂安开始怂恿伊莱亚斯加入自己危险的复仇计划。而此时已经回到苏丹的安东因为救治了恶贯满盈的当地大佬,内心正经历着一场道德的煎熬……  影片原名《复仇(The Revenge)》,后更名《更好的世界(In a Better World)》,于2011年相继摘得第68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和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两项殊荣。转角遇到爱假亦真第二季有房有车第三季世间道烽火少年夺金四贱客(原声版)卖了我老公笑傲江湖2015空难困兽战利品第二季羞辱1931绝色狂花之龙迹神宫测不准原理告别高中的夏天南拳王国语硫磺泉镇的秘密第二季湾畔倾情第三季我不是李连樱维奥莱特加美拉对深海怪兽吉古拉白乌鸦人间有味山河鲜第二季麻香楼之造梦先生麻煩小子别有动机丑小鸭2018圣洛伦佐之夜骇人命案事件簿第十五季悟空前传头号人物粤语版备长炭明天发生的事情少林子弟寅次郎的故事30:寅次郎落英缤纷十月建造的房屋2暴风眼贵族塞外奇侠叶村晶:世界上最不幸的侦探生命是个奇迹天地英雄2003少奶奶又发飙了足球教练第二季

 长篇影评

 1 ) 关于暴力正义性

《更好的世界》这部电影中包含着两层对立关系,即父亲角色位置的对立与暴力形态的对立,这两层对立性共同阐述了影片中的核心议题——关于暴力正义性的指涉。

“父亲”的在位与缺位

片中呈现的两组家庭,都有各自的家庭矛盾。伊莱亚斯的父母关系濒临破裂,父亲长期工作在千里之外的非洲难民营。而克里斯蒂安的母亲因癌症去世,而他与父亲之间又有着不小隔阂。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安东和克劳斯都有各自的问题,在教育孩子方面他们都算不上成功的父亲。但从更深层次来看,“父亲”身份的在位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倾向。

伊莱亚斯的父亲安东长期工作与非洲,而他父亲形象的长期缺位是伊莱亚斯“懦弱”的根本原因。男孩对于“暴力”与“权力”的原初认知往往来自于父亲——这源自于一种恋母情结。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认为在男孩成长过程中会出现恋母妒父的情绪,潜意识中想取代父亲独占母亲的爱,但因父亲比自己更强大有力,故心理上常以父亲自居,极力模仿父亲的行为和态度。 然而安东父亲身份的缺位,使得伊莱亚斯在身体与心理两个层面上都失去了理想人格的依傍。

片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段落。伊莱亚斯在学校被欺负后回到家时,母亲看到儿子心情不佳,便和他开玩笑般地扭打起来。不得不说苏珊娜·比尔拥有女性导演一贯的敏感与细腻。这种场景其实通常发生在父子之间,而安东父亲身份的缺位使得玛丽安不得不承担起“父亲--母亲”的双重身份。

而克里斯蒂安的情况相对复杂,克劳斯并不像安东一样,他的父亲身份是没有缺席的,但他一直对克里斯蒂安疏于管教,他和克里斯蒂安之间始终有一层疏离感。所以克劳斯父亲身份是“在位”却”不作为“的,这种”在位“而“不作为”的情况使得克劳斯的父亲形象对克里斯蒂安形成不了男性强权的“阉割式”威胁,这没有了这层威胁,克里斯蒂安则拥有了反叛父权的下意识。而当克里斯蒂安的母亲患癌症父亲却选择放弃治疗时,他内心深处反叛父权的潜意识顺理成章地释放了出来,他理所当然地把对母亲离去的不舍与思念转化为对父亲的仇恨与敌意。这就是克里斯蒂安性格暴躁易怒的根本原因,他父亲身份的“在位”使得他从小就拥有可以依傍的形象与理想人格,而父亲身份的“不作为”使得他在成长过程中能够轻易推翻男性强权(父亲)的威胁。

所以在克里斯蒂安面对学校混混和拉尔斯这些比自己更强大、更威猛的男性形象时,他不会感到畏惧,而是本能地想要会去推翻和战胜他们。

暴力形态的差异

而全片的汇聚点,就在伊莱亚斯和克里斯蒂安两个人物身上,这两个小孩串起了两组家庭和两片大陆。伊莱亚斯原本是懦弱而文明的,他不会使用暴力,这既是安东一直以来对他的言传身教,也是他父亲身份的缺位所导致的。而克里斯蒂安用暴力解决了一直以来欺负自己的混混们,使他尝到了暴力的甜头。此时他的价值观开始在父亲与朋友、”文明“与”暴力“之间来回摆荡。

在这里,苏珊娜·比尔又一次体现出她的蕙心纨质,她安排了一场克里斯蒂安伊莱亚斯用自己制作的火药炸毁”城堡”的戏码。这个桥段极具象征性,它不仅寓意着克里斯蒂安与伊莱亚斯内心中暴力的火苗升起,更影射着在文明社会下野蛮的、原始的暴力无处发泄的现实。两个小孩用“火药”炸毁“城堡”的行为与远在千里之外武装与动乱并存的非洲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呼应与回响。

以“火药”炸“城堡”事件为戏剧转折点,影片后半段花了大量时间来描绘两片大陆之间不同的“暴力形态”。

非洲是充斥着暴乱与动荡的大地,那些身处这无法地带的黑帮势力可以将孕妇开膛破肚用她们肚中孩子的性别供他们赌博。在伦敦的文明社会下,修车工人可以不分青红皂白随意扇人耳光。苏珊娜·比尔用平行剪辑呈现出了不同社会性质下暴力形态的差异。

暴力正义性

同时,苏珊娜又表现出一种“以暴制暴”的正义性——非洲难民最终合力打死黑帮老大,克里斯蒂安伊莱亚斯最终炸毁汽车,都是“以暴制暴”的体现。

这种对于暴力正义性的自我指涉,集中体现在安东这个人物上。他曾幻想着用理性、文明的力量去规训那些无端使用”暴力“的人,但都收效甚微。而在最后,他本着自己人人平等、医者救人的原则替黑帮老大医治好腿伤,而黑帮老大见到自己亲手杀害的孕妇时,不仅没有丝毫悔改与扼腕,还唆使自己手下去强奸孕妇尸体。直到这时,安东内心坚守的信仰与准则全面崩塌,而在它的废墟之上隐约出现了一个”以暴制暴”的强权世界。

这就是苏珊娜·比尔要探讨的话题——处于永恒对抗社会关系中的人面对无端的、无目的的暴力时,究竟应该选择何种姿态?

其实在电影前半段,苏珊娜·比尔就已经有了很明确的指向性,克里斯蒂安用刀教训了欺负伊莱亚斯的小混混后,他与父亲在车上进行了这么一段对话:

克里斯蒂安:我不还手,他们就觉得我好欺负

克劳斯:你打过来、他打过去,这事儿就没完了,你还不明白吗?战争就是这么来的。

克里斯蒂安:除非你第一次就往死里打,不懂的是你。

我相信导演认同“以暴制暴”具有暴力正义性这一说法,但“以暴制暴”的结局很可能是两败俱伤。如果苏珊娜·比尔真的认同所谓的暴力正义性,那她就有责任和义务将“以暴制暴”这一做法最可能面临的后果呈现出来,而不是轻巧地用大团圆结局把“以暴制暴”背后的结局与宿命轻轻略去。

苏珊娜·比尔完全可以再狠心一点,将“暴力正义性”与“死亡之代价”联系起来,去探讨“以死亡为代价的正义究竟值不值得践行”的议题,这无疑是更加深刻和具有力量的。苏珊娜没敢走出这一步来,甚是可惜。

 2 ) 【譯】《更好的世界》:人性本善(作者:Roger Ebert)

翻译:瑪嘉麗塔成 / 校对:小双 (cinephilia翻译小组)

文章鏈接:http://cinephilia.net/archives/4666

剑桥大学一名学者在其书中曾提到:缺乏悲悯之心是所有残忍的根源。作者Simon Baron-Cohen认为,人的本性并不坏,但有些人不能体会他人情感,是故“在缺乏悲悯之心的人的眼中,他人不过是物品罢了。”

尽管我不知导演苏珊娜•比尔(Susanne Bier)拍摄《更好的世界》(In a Better World)时是否读过这本书,这部电影倒展示了同样的观点。影片中的故事平行发生在丹麦和非洲,其中一些角色表现得十分无情,另一些则费劲心思地表现出悲悯之心,而夹在这两者之间的人们只能由自己进行道德判断。

《更好的世界》荣获了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奖,影片是关于两个男孩和他们的父亲之间的故事。Elias(马库斯•瑞格德Markus Rygaard饰)和Christian(威廉•约翰•奈尔森William Johnk Nielsen饰)在学校里认识,Christian当时是个转校生。Elias是个戴牙箍的可爱男孩,他在学校受到欺负时,Christian突然出现,并奋力地保护了他。“再也没有人会欺负我了”,Elias说。

现在回头来看看他们的父亲,Elias的父亲Anton(米克尔•佩斯勃兰特Mikael Persbrandt饰)在丹麦和非洲无名小国之间奔波,他在非洲开了个免费诊所。各种各样的弱势群体都来找他帮忙,包括被当地武装恶霸头目“大佬”(Evans Muthini饰)残忍伤害的女人。Christian的父亲叫Claus(乌尔里奇.汤姆森Ulrich Thomsen饰 ),Christian的母亲死于癌症,因此他对父亲一直有怨恨。

Anton要经常去非洲,而Claus时常在伦敦,于是他们的孩子便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一天Anton回到丹麦的家,他和Elias看见一个叫Lars(Kim Bodnia饰)的坏脾气当地男人与无意冒犯他的人们起了争执,Anton插足调解却被Lars掴了巴掌。Anton考虑再三,还是决定为儿子做个好榜样,他带Elias去Lars工作的修车厂,本想与他和平理论,但Lars并没有兴趣和他讲君子之礼,结果不欢而散。(译注:这里作者的叙述与片中情节有出入,应为“Anton的 小儿子和Lars的儿子因为秋千起了争执,Anton上前调解,Lars发现后毫不客气地与Anton争执了起来,且扇了他一巴掌。”)

Christian是一个非常内向却情绪极端的孩子,早先他保护Elias免受学校恶霸的欺凌,现在又为大家制定对Lars的复仇计划。与此同时在非洲,Anton的诊所碰到了棘手的病人:人人憎恨的“大佬”前来寻求医治他那溃烂化脓的腿伤。

撇开情节,导演所做的是在这些故事中剪出一种对比之感,对比这些性本善与性本恶之人。平行叙事的结局难以预料,哪怕它们有某种叙事逻辑可循。
我十分喜爱比尔的两部旧作,《战火中遗失的记忆》(Things We Lost in the Fire)和丹麦与美国合拍的《兄弟》(Brothers)。但这部电影却不乏有些炫技之嫌,尤其是非洲叙事与电影其他部分无法有机融合,对比的感觉像是刻意做出来的。两个孩子的故事倒十分不错(两个小演员演技精湛),对他们父亲的刻画也十分到位,易得到观众认同,片中还有一位不幸卷入家庭危机中的母亲。

片中在非洲和丹麦发生的其实是两个故事,它们都非常有力量,每一个都能单独拍成一部电影。在镜头的来回切换下,它们却像个不自然的说教故事。电影的高尚旨意毫无悬念地打动了评审们的心,但我倒觉得这是今年五部提名中最弱的一部。这部电影的片名暗示了什么呢?更好的世界中不会有那样的残忍?是的,毫无疑问。

瑪嘉麗塔成:http://www.douban.com/people/cheerupk/
小双:http://www.douban.com/people/wxs723/

 3 ) 崔卫平:琐碎之恶

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给了丹麦女导演苏珊娜·比尔的影片《更好的世界》。这部影片被认为“在每一个方面都不落俗套”。它所处理的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暴力,这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却可能会造成重大后果。两个人为一点琐事吵架,结果却闹出人命。诸如此类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每个角落都在发生。


影片有一个国际化的生活背景,安东是一名外科医生,身为瑞典人在丹麦定居,工作却在千里之外的非洲某难民营。他穿梭在荒凉干燥的沙漠与如景如画的丹麦海滨城市之间,一再令观众陷入时空倒错。他的手术台上,不时地躺着被切开肚子的孕妇,这只是因为当地一个叫做“大个儿”的人,与其他人打赌,看看年轻孕妇肚子里怀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人们对此敢怒不敢言。作为医生,安东的工作限于将这些女性开膛的肚子再次缝上。


这是一种没有必要的恶,情节恶劣却没有根基:作恶者仿佛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丝毫没有考虑到这样去做的结果,给他人造成的严重伤害。他像是一个盲者,完全缺乏某种能力及某些器官,来想象他人的遭罪,体验他人所遭受的痛苦。他在这个世界上“独来独往”,逞一时之兴,想要怎样便怎样。他表达自己不可侵犯的方式,就是去侵犯别人,以此为乐。在那个时刻任何人不要阻拦他,否则就是“不识时务”。


这种恶不管在非洲还是在丹麦同样存在。不仅在成年人当中存在,在孩子之间也经常发生。安东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伊莱亚斯12岁,在学校里经常受人欺负。他自行车的气门芯经常被人拔掉,在路上走会被人无端拦住,在班上提及他的名字甚至都是一片哄笑。人们嘲笑他的理由有:瑞典人的身份,他的长相,他的牙齿。他的朋友克里斯蒂安帮他出了气,两人陷入被警察调查的麻烦之中。


学校孩童们之间的这种恃强凌弱,令人想起那部德国影片《浪潮》(2008)。其中那个绰号叫做“软脚虾”的男孩,也被他的同学们欺负得抬不起头来,后来在极权主义试验中找到了归宿。上世纪80年代有一部苏联影片《丑八怪》(又译《稻草人》,1986),也将孩子之间的勃险恶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她)并非人们想象得那样纯洁无瑕。成年人力图加以掩饰的恶行恶习,在孩童那里暴露得一览无余。


安东的小儿子大约两三岁,在儿童游乐场与一起玩的孩子发生争执,这本来是常事。但是那孩子壮硕的家长走过来,不由分说在安东的脸上连扇几次:“不要碰我的孩子。”这之后他也没有心满意足地离去,接着将气撒到自己的小家伙头上。他暴躁的身体中埋藏着太多的戾气,恨不得将整个世界都当做他的出气筒。


这就是我所说的“琐碎之恶”。它是一种没有根基、没有必要的恶,以一种琐琐碎碎的方式,遍布和侵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他不能将生命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是联系在一起的,也不知道眼前的状况与未来的状况是不可分割的。伤及他人便是伤及自己,伤及眼前也是伤及未来。某种情况像那个寓言里所说的,洪水中青蛙驮蝎子过河,蝎子也认为不能将青蛙蜇死,那样它自己也就活不成了。但是到了湍湍激流的中途,蝎子还是蜇了青蛙,双双沉入水中。青蛙临死前发问:“为什么要蜇我?”蝎子回答:“因为我控制不住。”


在这样一种攻击行为的底部,蹲伏着虚无主义的种子。这个人自己从来没有被恰当地对待过,没有生命被尊重被珍视的体验,他因此也不知道尊重别人,感受不到他人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一样,是同等重要的,不可抹杀的。当他觉得自己一文不名的时候,他也会觉得别人一钱不值。他被忽视得太久,他的怨气不知不觉地在生长,直到将自己长为一根尖锐的刺。只有在刺痛别人时,他才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力量”,自己的“价值”。他与周围人的关系,便建立在这种不停地互相攻击和某种“战争”状态之中。他习惯生活在一种密不透风的状态,既没有感受力也没有透视力,无暇顾及自己行为的后果。


非洲的那位“大个”其实也是如此。他的行为轻浮随意、满不在乎,这让我想起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所说,“不仅仅是暴行的残忍,同时还有暴行被实施时的轻率。”捷克诗人赫鲁伯有一首关于阿基米德的诗,也道出了某种真相。那位伟大的数学家死于误闯进来的入侵士兵之手,诗人这样形容这位士兵:“他轻轻一捋/杀死了圆,正切/和横切之点/以至无穷”(《杀死阿基米德的下士》)。


愚蠢的家长还没有结束他的蠢行。当时不还手的安东,事后带着三个孩子(加上克里斯蒂安)前往他工作的汽车修理站,这位修理工居然还要发威,吼叫着“你这个瑞典人滚回地狱去”,接着又扇了安东的嘴巴,声音清晰响亮,所有的人都听到了。这时安东的态度,成为整个影片的核心。也许因为此,这部影片被称为“在每一个方面不落俗套”。其实只要在某个重要的方面“不落俗套”就行了:它构成对于这个世界上流行做法的矫正。


安东对儿子解释说:“他是个白痴。如果我去打他,我一样是个大白痴。我会去坐牢,你将没有父亲。他赢了。”儿子问:“你怕他吗?”答曰“这不是问题所在”。哦,一个人做某件事情,应该是因为这件事情本身,而不是为了其他什么理由,尤其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有时候,事情的不同方面就是这样含混不清地搅在一起。实际上太多事情也不可能仅仅归结为怕与不怕的问题。在这个“怕”的问题之外,还有其他不同的考虑。一个人行为的理由,在某种意义上,比他的行为本身更值得看重。


面对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安东一字一句地说:“我带孩子们来,就是要告诉他们——我不怕你。”“你是如此一个大白痴,当我带孩子们来的时候,你却不道歉,却继续好斗。”“这不能够伤害我,我没事。”最后这句话真正将那位粗鲁的家伙激怒了,安东的做法让他感到自己彻底失败。他提高嗓门在喊:“我不能伤害你?那正是我想要做到的。”面对男孩们的愤愤不平,安东开导说:“他迷失了。他是个白痴,不值得我们花时间。”让一个白痴占据甚至为此付出自身生命,这真是一个划不来的主意。也许,一个人不仅要选择好他的朋友,也要选择好他的敌人。


当然这可能值得讨论,同时也要设定主题的严格限制——针对什么样的恶,人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才是更为恰当的。至少这部影片提供了某个参照,不能掉进“琐碎之恶”的陷阱,不能拿自己的生命与这种没有根基、没有来由的恶下赌注或互相交换。对于少年克里斯蒂安来说,他还需要经过一段历练之后才能明白——因为咽不下这口气,他用家里储存的火药去炸那个修理工的汽车,差点搭上了好友伊莱亚斯与自己的两条命。安东让他明白,原来“生命与死亡只有一层面纱之隔”。“我也是个白痴”,克里斯蒂安在影片结束时说道。


比较起来,同样获得奥斯卡提名的日本电影《告白》(2010)其处理方式则完全不同。两名少年杀死了女老师年幼的女儿爱美,残忍的做法中透露出同样的轻率无知。


其中A(受害老师这么称呼他)与上部影片里的克里斯蒂安有点相似,因为失去母爱有些心理失衡。不同于克里斯蒂安母亲患病去世,A认为自己要强的母亲抛弃了他。他因而要做出一桩惊天动地的事情,让母亲瞧瞧。这中间还有一些琐琐碎碎的因素。最终将无辜女孩置于死地的是B,这个少年生性怕事,在家被过度溺爱,也因此他有强烈的失败感,需要证明自己并不是个“残破品”。A同学在接受老师盘问时,竟掉头给了一个灿烂的微笑,并说了声“开玩笑的”,仿佛全然不知道自己做下什么。B同学的母亲在听整个事情过程时,不停为自己的儿子叹息,完全忽视了被害小女孩。


老师本身也认为,“A有杀意,可是没有杀人;B没有杀意,却害死爱美。”两少年在一种几乎懵懂无知的状态中犯下了难以饶恕的罪行。显然,学校与家庭对于生命教育的缺席,在其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影片中的女教师怨恨法律不能具体地惩戒这些少年罪犯,他们实际上与成年人一样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她给自己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有步骤的复仇计划,并付诸实施。她声称已经让这两个学生喝下了含有艾滋病毒的牛奶,从而在精神上折磨他们,让他们接受苦果。B同学因此发疯而不能上学。受困的A则在“野心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用自制的炸药炸死了他一心想要见到的母亲。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变态的故事。你可以说,痛失爱女的女教师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影片最大的缺点是少了一种价值观的透视,对女教师的行为缺少一种评价。与少年们一样,这位女性后来只有从伤害他人的报复行为中才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只有疯狂地折磨他人,她才得以获得一点平衡,她的做法在精神上是没有出路的,只有陷入“恶—恶”循环当中。尤其是我们如果将这两部影片对比起来看更显出《告白》之缺憾,也更加能够体会到《更好的世界》中有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有对于价值观的关心及一种自我反省的立场,而不只是如《告白》那样制造人性的奇观。

 (《财经》杂志 2011年第08期 作者:崔卫平)

 4 ) Revenge or not

个人感觉,近几届的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的质量普遍都比较高,如前两年的《入殓师》和《谜一样的双眼》,手法上都是从冰山一角折射出这个社会不为人知的一面。今年的这部《更好的世界》同样也很出彩,讲述的是两个发生在不同地点的故事,一个在非洲的贫困地区,另一个在丹麦,反映的却是同一个主题:宽容还是复仇。

影片中的Anton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从开始接手对恶霸的治疗到将其驱逐出营地,他一直都处在自我矛盾的边缘,是否应该为那些被剖腹的孕妇报仇抑或是对其如普通病人般平等,直到他真正决定以后可还是为自己所做的事而感到不安。冤冤相报何时了,他一直这样教育孩子们,可是自己却还是走出了那一步。当他最后回到丹麦,看到孩子们又因为自己被欺凌而萌发报仇的恶念并导致最终发生的惨剧后,他又开始反省自己所做的一切,原谅了Christian犯下的错误。

Revenge or not

当一个人遭受外界或外人的凌辱甚至是杀戮时,相关人是否应该为了正义站出来为其斗争?还是默默的宽恕他人?更或者说,忍受这个社会所发生的与之同等级的一切恶劣行为,始终相信人心向善,恶人终究会被感化?这个世界一直都会有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在发生,但我们看到的结果无非两种:一些被我们铭记了,另外的那些则被遗忘了。铭记不代表复仇,遗忘也不代表宽恕。Anton作为一名医生,始终坚持自己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而正义的力量却让他陷入了沉思:以暴制暴还是以德报怨,一个让他始终无法正视的问题。

最邪恶的想法往往诞生于最纯洁的内心,Christian的作法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当他看到Anton被无故打了耳光后,复仇的种子就在心里生根发芽,也许是基于对自己父亲和学校的不满,他和Elias开始了一个危险的计划,却没想到差点失去了自己最亲密的朋友。由于一个孩子的年幼,在他不考虑外界因素的情况下,他也许会有比成年人危险一百倍的想法,而付诸行动也只是在一瞬间的事情。如何告诉一个无知的孩子孰善孰恶,孰对孰错是这个社会每一份子的责任。

报仇与否,并不重要。
一个人的良知源于他所亲历的每件事情,一个社会的良知源于每一个人的觉醒。

 5 ) 会更好吗?

    其实世界上没有最好,衣食无忧的北欧会有精神上的失落,家庭的缺失,歧视的环境,让两个小朋友走上一条看似不可思议的道路,做个很反社会的决定,虽然最终的结局还算是圆满;而非洲部分更多讲的是因果报应,大头目造成的破坏和最终的结局,反似中国式的因缘结局。
    整部片中看似懦弱的爸爸,也许是在见证更多疾苦后变得从容。感觉上他串起整个片子的两部分,非洲与欧洲,落后与发达,但看似发达的地方就一定是更好的世界吗?未必见得,至少广袤沙漠上追着车跑的孩子是快乐的,有笑容的,那一句句的"How are u?",也许更像来自于Better world.

 6 ) 更好的世界·电影笔记

1、片子不错,不矫情,摄影很棒,最近五年奥外这个最好(比《他们眼中的秘密》和《窃听风暴》都好一些,前者当然剧作还是不错的就是太商业太美国口味,后者太甜太右太人性)。算得现在欧洲文艺片(不是艺术片)里的较高水准了。

2、看了花絮里的导演访谈,不喜欢这个女人的气场。很奇怪她的电影跟她自己说话完全两个风格。尤其不喜欢她对所谓“欧洲电影传统”的吐槽,以及她认为此片是一部“客观的,不予评论的电影”的论调。

3、再说说摄影,说它好不是因为其间各种国家地理美图式的空镜,而是如用光、长景、移动等等细节。手持摄影是潮流,此片的低照度处理的很好。不少心理化的用镜,也不忌讳变焦推拉(有几处用得还真好)。剪辑也不错,有一处叠化(非洲到丹麦那个转场)印象很深;不少地方跳切很到位。

4、看过这位导演的《兄弟》,唔,看来她喜欢拍创伤后应激反应综合症哈……克里斯蒂安黑化的过程确实写得不错(要加上删掉的片段看)。

5、看到了《白痴》的女演员Bodil Jørgensen。演学校校长(?)。

6、关于剧作烂尾,看了删减片段,完全删去了克里斯蒂安他爹和伊利亚斯他娘的那点小火花,删去了伊利亚斯爹娘的冷战,删去了学校文化节上的小八卦(这场戏绝对不该删)。而结尾也是删掉了的,原本的结尾是两个小正太在病房里玩遥控汽车,汽车开出了病房然后在走廊上一通横冲直撞,非常富有隐喻的一个结尾。当然,导演认为自己只负责提出问题,不负责解决问题,同时她认为此片讨论的是复仇、宽恕和正义。其实直到90分钟此片还没有什么剧作问题,而最终的剧作问题,倒不是技术失误,而是时代大环境使然。这是个症候,用文化研究分析比较趁手了。

 短评

苦逼的正太最具杀伤力,行动力强破坏力大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

7分钟前
  • 阿朽
  • 还行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9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四点五星,虽然故事讲述和镜头拍摄相对粗粝,却无法掩盖导演那颗悲悯的心:我们总试图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勾勒自己内心的美好世界,却无奈世界的运转永远不会按照我们的思维轻易践行。于是两个世界都有着罪恶之花的耀武扬威,也会有良善之人的不倦悲悯。一部非常有人文关怀的电影。

10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这个写剧情简介的朋友在梦游吗。。。

15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推荐

《告白》和这片能比吗。。。。不知日本人咋就拍的那么阴暗呢。

19分钟前
  • 醒夢一如
  • 力荐

两个破碎的家庭,两个崇尚暴力的男孩,非洲和丹麦两条叙事线,故事的核心就是两个孩子的复仇,内容没什么争议性,一切只与道德有关,旨在探讨人自身的价值观。整部影片很工整,一切都是那样的严谨规矩,重要的是影片彰显的人文关怀直击人心。无论人所处的世界如何,关键在于一颗悲悯之心。★★★★

2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有张力

24分钟前
  • Tezikitomoco
  • 力荐

孩子们的故事更像一个模型,而非洲则是真实的战场。用双线对比去暗示无处不在的暴力与仇恨。无论广度与深意都颇用心,斗争与仇恨无处不在,没有哪里是乐土。最精彩的显然是那个饰演克里斯蒂安的小孩,太帅了

2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成人黑暗投射到孩童心灵的倒影

3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明天 估计就会出现许多 牛x人士的评价 来弥补过往的遗失

39分钟前
  • Roman的空想
  • 推荐

命题很大,也属于标准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类型,但结尾太过和谐,非洲那条线也不够展开,相对而言摄影似乎更胜剧情。不过影片整体属于四平八稳很难有失水准的高质片。当我们面对世间各种矛盾与冲突之时,是该以暴制暴还是应该选择宽恕?★★★★

44分钟前
  • Q。
  • 推荐

充满了深厚的人文精神的电影。Anton的形象充满了人文情怀、悲悯、能让整个世界都温柔下来的光辉,如果我们能持续矫正面对琐碎之恶”以牙还牙的流行做法,这个世界确实会成为一个更好的世界。

45分钟前
  • 一湄
  • 力荐

这个写剧情简介的朋友在梦游吗。。。

50分钟前
  • 恩来居士
  • 推荐

“有时候你感觉你和死亡之间有那么一层白纱,当你失去亲人或者熟人时,那层白纱就会慢慢消失,而你看待死亡也就更加通透了,可那也是短短的一瞬,之后白纱又会偷偷回来,你也会重拾生活。”游走于两个世界,人所处的环境造就了时代的罪恶与善良。(一群小孩在追车大喊着 how are you!)

54分钟前
  • yøulanda
  • 推荐

果然拿了奥斯卡,没办法,谁让评委喜欢这一类的呢?

55分钟前
  • 会飞的猪
  • 力荐

人在面对暴力时所处的困境,是宽容,任其为止还是以暴制暴?暴力本身的根源和施暴者的反思让这困难的选择归属到了面对暴力的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之中。电影的双线叙事非常精彩,但个人觉得在某几个情节上的处理还是稍显刻意。苦逼正太其实很萌。

56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推荐

那些云唱着歌,我坐在车上,望着孩子们追逐着的笑脸,还会感觉到累吗?(人生会有终点,但不是现在。朝着前方前进吧,亲情爱情友谊伴我成长。这是最好的世界!)

57分钟前
  • 老顽固 老思想
  • 力荐

很典型的北欧式剧情文艺片,很人文,很认真,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仇恨与包容什么的,一度让我想起了《告白》。总体来说没什么新意,前半程铺垫不错,后面发力不足,中规中矩之作,值得一看但不值得抱过高期待。看来今年奥斯卡外语参赛片整体比较疲软。

58分钟前
  • 麻绳
  • 推荐

1.走不出的悲伤情绪,两个破碎的家庭仿佛这个斑驳离痕的世界,关爱是磨合剂,让世界更美好;2.摄影真心喜欢,美丽的画面与苏丹的残破乃至这个世界的不美好行程鲜明的反衬;3.克里斯蒂安的扮演者很帅,瑞典医生安东对3个小孩的亲身说教很给力。

1小时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怕了北欧人,他们过得太好了。

1小时前
  • 卫西谛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