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HD中字

主演:迈克尔·道格拉斯,希亚·拉博夫,乔什·布洛林,凯瑞·穆里根,弗兰克·兰格拉,苏珊·萨兰登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1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2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3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4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5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6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13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14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15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16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17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18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19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华尔街:金钱永不眠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http://site.douban.com/108127/  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豆瓣小站  2001年,昔日叱咤华尔街的戈登(迈克尔•道格拉斯 Michael Douglas 饰)出狱了,无人来接,8年未见的女儿维妮(凯瑞•穆里根 Carey Mulligan 饰)与他势同水火。不过,她的男友——股票交易员杰克(希亚•拉博夫 Shia LaBeouf 饰)却对他有些崇拜。杰克热衷清洁能源项目,但他的老板兼导师路易斯都劝他早日收手,并给了他一笔钱。没想到,公司因负面新闻债台高筑,投资银行的詹姆斯趁机收购。被逼无奈的路易斯卧轨自杀。杰克决心为导师复仇。他向戈登毛遂自荐,希望得到他的指点。戈登了解到他与维妮的关系,便提出了一个交易:杰克给他创造接近女儿的机会,他教杰克如何操作资本。为了复仇,杰克决定铤而走险,然而感情的翻转却让他始料不及……寅次郎的故事43 寅次郎的休息日演播时刻第一季家庭之友哈林教父 第三季昏迷 Coma巴阿里亚百变狸猫狄仁杰之运河惊龙暗算 2006嫁到非洲声音控制传世第一季热气球飞行家国语使女的故事 第三季热天午后黑豹天下水浒之智取生辰纲侦察员的功勋我的少年时代简单的心北漂爱情故事过失 第三季大楼里只有谋杀第三季乖狗狗奶油公社第二季婀娜公主当海风吹过我的坟墓老妈子与秋人猿泰山之重返家园(国语版)永不独行富贵再三逼人无间交易赤眼妖姬英式情爱守则机不可失特利迦奥特曼 泽塔篇女煞葛洛莉芳心天涯1999从心回家空房子地下室(2017)时间守护者

 长篇影评

 1 ) 当赚钱变成了目的

其实刚看完这个片子的时候,有个很强烈的感觉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片子结尾的处理只是为了给观众一个交代.

曾经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赚钱究竟是目的还是手段?"

对于我而言,答案毫无疑问,赚钱只是手段,为了更接近想要的幸福.
(貌似我的答案还算是贴近社会主流价值观?不知道是否值得欣慰)

然而我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或者是被其他人所承认的.
显然有些人就认为赚钱是目的.

对于这个片子里面的人来说,在华尔街赚钱,操控着世界的金融市场,每天看着那些变动的曲线和分分秒秒钟变换的数字,就是他们人生最大的幸福.

我不否认我曾经对这样的价值观嗤之以鼻.

但是现在我逐渐能够理解他们,并且心怀敬意.
我曾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最牛逼的境界叫做"无欲则刚",并且对这等修为无比向往.
不知道是哪一天,走在马路上,我突然开窍了——我突然觉得"无欲则刚"再可悲不过了.

我无法否认的是,人生中很多感觉美妙的时刻都是来源于欲望得到满足.

我开始停止去羡慕那些宣称自己没有欲望的人.
我认为那只是假象,或者是可怜的他们从来没有尝试过欲望被满足的快感.那种感觉是不可能轻易被凭空复制的.
你只能选择去追逐.为之付出.为之努力.甚至做出牺牲.和需要巨大勇气的选择.

对于戈登而言,他的欲望就是在于这场游戏.
如他所说的:你以为这只关乎于钱吗?不!我真正在乎的是这场game.

对他而言,赚钱,就是目的.

而他也在不择手段的实现着这个目的.达到自己想要的幸福.并且从中获得无限的快感.

为此他做出了选择,做出了牺牲.甚至牺牲了亲情.牺牲了自己的家庭.牺牲了自己的女儿.
天真的我在他试图修复他和他女儿关系并有所收获的时候,竟然被感动了,甚至还在为他们祝福.
而当他再一次辜负了女儿的信任的时候,我就得出了最终的结论,在他眼里没有比赚钱这场游戏更重要的东西.古训有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他再一次的回归只是编剧给观众的交代.现实中,这注定就是一个悲剧.
我甚至认为女主角如果真的是个如此出淤泥而不染的非物质女孩,面对十亿大洋面不改色话,应该趁早跟男主角散了.
他们的价值观太不相同.那男孩怎样掩饰,他对于这场游戏其实也乐此不疲呢.

但是,whatever,每个人都做出自己的选择.我有什么权利去judge.

曾经读过曾子墨的自传,貌似叫<墨迹>.我并不很喜欢,可能出于妒忌.
豆瓣评分也不高.估计大家都妒忌.(kidding)
小丫头曾经在投行风风火火,最终还是回归了媒体做人文社科.
我觉得这个选择其实还不赖.

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大家都走过这一遭.
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专业真的决定你未来人生的整个大方向. (当然也有别的变数)

看了这部电影,我得到的另一个结论就是我还挺庆幸自己没有去学会计啊,精算啊等金融类学科.正如我当初的坚持一样.
就算目光长远去发展清洁能源,目光再放长远一点,地球总是会毁灭掉的.
在真正的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留下足迹的并不是那些股票市场每日变动的数字.作为bread-winner而赚钱养家,不足以让我的孩子真正为我骄傲.
如果我不能在华尔街做一条金融巨鳄,倒不如选择在科研或者人文的领域默默耕耘.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文化使生活真正美丽.
那些以债抵债,终日为数字纠结,影子都没有见到的楼盘炒到了正常收入根本无法负荷的天价,弄得次贷危机,金融风暴,为曲线涨跌而心情起伏,真的不是吾辈内心的呼唤.
我认为也不是真正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是很无聊的事情.是贪婪的事情.是犯罪的事情.

而这年头,贪婪都是合法的了.

 2 ) 感情成主线是败笔;我极讨厌这个男猪

时隔23年,华尔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2007年-2008年之间的金融海啸让这个世界彻底改变了格局。乔治·索罗斯甚至预言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奥利弗·斯通再度出马,携迈克尔·道格拉斯推出了23年后的续集。

时代相隔了23年,而我几乎就隔了23分钟看这两片,不免有是空穿越之感。影片一开场,满面沧桑的Gordon Gekko出狱了。本片抓住了前作几点引人注目的要素致敬了一遍,包括Gekko 80年代大哥大,重提“Greed is good”的演讲,乃至前作的另一男主角Bud Fox也特邀露脸和Gekko叙旧了一番,当年英俊小生如今也是中年沧桑了,不由再度感慨。甚至打扮夸张的房屋中介也再度粉墨登场,不过我不敢确定是否为同一人。奥利弗·斯通大人依旧希区柯克式的龙套了一把,这回他是坐在屏幕后面的一个投资者,他儿子也在,不过23年后肯定不是婴儿了。

对我来说本片的第一悲剧是年轻男猪,我最讨厌的男猪,变形金刚的男猪。这是本能式的厌恶,原因不明。女主角还可以,短发形象相当有吸引力。

这部新作的信息量也很大,甚至超过了前作,以次贷危机为大背景,影片中倒闭的投行明显影射雷曼兄弟,而那个著名的见死不救的会议也得以完整重现,只不过加上了斯通式的阴谋论-----雷曼是被高盛恶意炒倒的。影片第一反角所在的投行应该对应高盛,最后的结局是涉嫌非法资金问题而接受调查。然而这信息量虽大,此作的情节的技术含量和诚意是明显不如前作的。且不说男主角发威的动机是“雷曼”总裁跳进地铁自杀,读过相关历史可以发现,华尔街这帮无赖,个个都是破产n回屹立不倒的,怎么可能有如此轻生之辈?男猪的呆鱼表演和前作的男主角也不能相提并论,作为21世纪的怪异口味的偶像派新星,他根本没有像前作中迈克尔·道格拉斯深入华尔街体验生活的敬业精神。作为菜鸟面对飞扬跋扈的客户居然全无惧色侃侃而谈,完全没有前作男主角生涩战战兢兢的感觉。全靠老迈的迈克尔·道格拉斯撑场面。无奈老迈此番戏份更少,而且大部分都花在思念女儿和试图和女儿和解上了。

影片中的金融方面的情节的技术含量也有所退步,基本上回归到了好莱坞一般性电影的故弄玄虚的层面上,最多出一些诈骗什么的。不过本片提到了人类史上的第一次投机活动“郁金香狂热”。更糟的是本片本末倒置,感情成了主线,华尔街的生死荣辱似乎和男女主角的感情关系都不大。然而感情线却是本片最靠不住的成分,死男猪三言两语就能让短发MM泪眼婆娑,最荒诞的是最后怎么不同戴天的人就一笑泯恩仇了?大跌眼镜。

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一部奥利弗·斯通的作品。我看到了斯通力图把尽可能多的信息塞入此片中,此片的内容和层次还是相当丰富的,许多镜头也有相当创意。只是此番没有第一部那样深入的钻研精神,同时这并没有太照顾观众的观影情绪,在技术方面多处闪烁其词,这也加大了本片理解的难度,相信不少人看了感到乏味。

当然本片会被如此殷勤的引入同步上映,和其中神气的中国投资者的出现分不开。有意思的是Boston Legal的结尾也是中国人出现收购了濒危的律所。在这个恐慌和萧条的年代,美国人对中国产生了扭曲的印象,他们认为中国是新一代强权,他们能拯救世界经济并且成为主宰。他们忽视了中国内在的矛盾和问题。当然这是美国大众和媒体人的想法。相信华尔街的那帮混蛋一致认为:中国仍然是人傻钱多的代名词。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3 ) 贪婪的真相

一些美剧迷们会坚持说片中最大的冷笑话乃是全无前一集中小生风采,左拥右抱两个美女仿若是从《两个半男人》中跑出来的查理辛。我却以为片子中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一个冷笑话如下:主人公Gekko在谈话中说了一句“It’s so easy that a cave man can do it. (这太容易了,就连山顶洞人也会。)”这句话正是美国网上汽车保险公司Geico (与Gekko同音而且其代言人就是一只Gekko(壁虎))。

这个并不好笑的冷笑话恰恰代表了整部电影给人的印象:对于不了解很多金融知识以及金融危机前后美国政治动态思潮的人来说,可能有些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而对于了解的人来说,实在有些太过肤浅平庸甚至不乏幼稚可笑之处。

在美国国内,对于雷曼兄弟的倒台的分析早已满大街都是,对于高盛邪恶帝国的抨击也并非什么新闻,Main Street和Wall Street 之分的口号也早已被从共和党到民主党的若干政客无数次地重复而成为陈词滥调式的空洞说教。

只是,雷曼兄弟的前总裁Fuld并没有像片中的老头那样选择有尊严地卧轨自杀,据华尔街日报说他只是在纽约某高级健身被自己的前雇员们怒斥或者狠揍了一顿;高盛的诸高管也没有像片中那个目空一切的拉丁裔大亨一样被人捉住小辫子下不来台;而那些main Street上的芸芸众生在整部电影中更是无迹可寻,倒是那对并非贫贱的年青夫妇随着一亿美元的失而复得分而复合的经历让人唏嘘不已。认赌不服输而留有尊严一死的枭雄气派,对于阴谋家天道轮回的命运审判,以及富贵夫妇有钱的百事好商量,终究只是奥利佛斯通这个激进派自由主义文人一厢情愿的海市蜃楼。我们这些无辜观众也只好顺着大导演的三脚猫凌乱逻辑在存在即是合理的现实中寻找道德的蛛丝马迹。

贪婪是好的吗?贪婪是坏的吗?

如果贪婪是如片中所说拿了别人的钱自己去不负责任地投资,那应该是坏的吧?

如果贪婪是如片中所说无节制地借贷供自己消费,那应该是坏的吗?

如果贪婪只是如片中为了用资本去报复自己的仇敌还人间公正呢?

如果贪婪只是如片中为了能在订婚时给自己心爱的女人买一个Bulgari 的典藏版戒指呢?

如果贪婪只是如片中为了实现自己改变世界的新能源梦想呢?

或者只有提出这些形而上学脱离现实到了无厘头程度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才能接受这片子最后自相矛盾而又皆大欢喜的结局。Gekko,他的女儿女婿,以至导演奥利弗斯通本人都已经无法回答何为善恶对错了。

不管如何,第一部华尔街没有能阻止无数青年才俊前仆后继地投身收入丰厚的金融行业,第二部华尔街也不会妨碍下一次泡沫地到来。所谓电影,一笑而已。

P.S. 一个有趣的小花絮:在电影中需要出示某本经管杂志的财富排行榜,剧组经过广告竞标决定用 “Fortune”而不是“Forbes”,于是Forbes发表了一篇对该片的劣评。我觉得这个故事比这部片子还要深刻。呵呵。

 4 )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前半段戈登的亲情攻势与忏悔我还以为这是一个标准的改邪归正回归家庭的故事,但那1亿的反转被夺走戈登的强势复仇才让本片有了一点看点,可惜太短暂了。总体上剧情太缓慢,感觉有点凌乱总神奇的莫过于结局。1亿被戈登夺走后父女决裂了,我还以为结局会是小夫妻过日子戈登独自一人在金融界叱咤风云结果他妈的居然给了小夫妻投资了1亿,然后华丽丽的和好了!!!开篇还是女儿对戈登异常痛恨戈登为了修复关系费尽心机居然再次背叛后,投资1亿关系迅速修复,其乐融融一家人。真的是不得不想起: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5 ) 简评下此电影,无剧透

1.我看懂这片讲什么了,但是还是很糊涂,回头看完第一部,一切才明朗,如果你要看这部片子,首先需要把第一部看完,我本以为这部片子对新观众会比较friendly,实际上,你如果没看第一部,这部片子你虽然看的懂但是会比较无趣。

2.这部片子比较老派,拍摄手法叙事手段各种桥段基本上都让我感觉是一个加了几个还不错特效的老电影,让我想起了老马的《Shutter Island》
我看完只觉得这两小时的长片一般般,周围的老爷爷奶奶们纷纷鼓掌

3.看之前推荐了解下次贷危机,我和一个学金融的女同学去看的,倘若没学商,可能会看不懂里面丢出来的一大堆已经简化的不能再简化的金融概念

4.这个片子对英语听力要求相当高,尤其是你不学商方面的东西,而且老爷子的美国口音比较重一点

大家似乎给这个片子评价都很低,我觉得豆瓣6.9分有点过于harsh了,但是肯定此片无缘奥斯卡了。

最后

我之所以这篇影评写这么短是因为我本来想写剧透的,后来想着想着就犯困。
如果十分制的话,这片我给7.5分左右
作为一个备受期待的电影,我认为此片可看可不看,如果你是要花钱看的话,我推荐你还是节约下吧,下个月好片不断

 6 ) 时光是把杀猪刀

《华尔街》应该是我看过最多次的一个电影。虽然《重庆森林》、《东邪西毒》等也被我重复观赏,但王家卫提供的只是一时的精神食粮,《华尔街》却是长久的物质激励,相比之下,自然是《华尔街》的诱惑更大。

从租这部片子开始,我历经了重金买录像带、买DVD、看网络视频三个阶段,其中录像带看《华尔街》的次数最多,以至于到现在我还能对华尔街中大多数的段落熟记于心,经常能够大段大段的背诵,就在最近还刚刚引用了Like Larry Wildman going off a cliff in my new Maserati。

被我背诵的自然是Gordon Gekko的台词。说实话,不论80年代人是怎么觉得这部电影入木三分的,从我看这部电影开始它已经有过时的感觉,其故事完全老套,对华尔街的刻画也并不深奥,甚至还有不少错误。然而,迈克尔·道格拉斯的风采使得这部片子无论有多少瑕疵都同样是经典。

按最近读的E.M. Forster的文学理论,《华尔街》中Bud Fox是“完整人物”(round character),因为他的性格是在整个故事中不断发展的。相比之下,Gekko是典型的“平面人物”(flat character), 因为其性格可以用一个词形容:贪婪。然而道格拉斯就是把这样一个角色演绎的精彩十足,充满了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的风采。

由于对道格拉斯的喜爱,我在看电影续集《华尔街:金钱永不眠》之前就已知道,再次看到Gekko将是这部片子最大的亮点。然而,鉴于这部戏依然是奥利弗·斯通作品,我没有想到这部片子中Gekko将是唯一的亮点。

电影的故事讲的是道格拉斯饰演的Gekko出狱后的故事,这次他依然不是主线,衬托的是到处给老帅哥当下一代的小帅哥希安·拉博夫为自己的恩师(弗兰克·兰格拉饰演的好人,虽然他其实长得和“贪婪是好的”真是生活中的始作俑者Ivan Boesky有几分相似)向华尔街的达斯·维达(乔什·布洛林饰演,但还是看着像小布什)复仇的故事。期间,与Gekko女儿(《成长教育》中灵气十足、这里却神采全无的凯瑞·穆里根)订婚的拉博夫还必须处理自己的爱情、修复Gekko父女的关系、维护自己和母亲(苏珊·萨兰登饰演)的关系等等。

听着虽然颇有深度,但这其实也是《华尔街:金钱永不眠》最大的问题。和原片善与恶的斗争这一简单主题不同,续集企图在2个多小时(明显过长)的时间里讲清楚一段上千页纸都未必能够理顺、至今尚未盖棺定论的金融危机。这一目标之庞大是巅峰时期的斯通都未必能够征服的,而创造力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他现在更是力不从心。和《JFK》胡编乱造总统暗杀史都能精彩异常的作品相比,这部片子斯通能够坚持到最后把故事讲完整已经很勉强了。

这份勉强不仅体现在斯通主观意识极强、万事不求深究这一问题上。实际上,这一直是斯通的弊病,一切简单化更是电影这一载体本身的局限性,所以在《华尔街:金钱永不眠》中出现并不奇怪。虽然即使按斯通本人的低标准,这部片子对金融的解释也弱智简单的可以,相比任何一个稍微对这次危机有点了解的人都会对其解释不屑一顾。

但《华尔街:金钱永不眠》真正的问题还是体现在斯通虽然技巧依然凌厉,但却已经无法逻辑的讲完一个故事。在这一点上,《华尔街:金钱永不眠》可以说和另一个著名的画蛇添足《教父三》有异曲同工之妙。有趣的是,斯通的电影也使用了Don Altobello,已经95岁高龄的Eli Wallach(最近老先生似乎很活跃,除了本片之外还联系参演了《纽约我爱你》和《影子写手》)。

《华尔街:金钱永不眠》和《教父三》的另一个共同之处在于最大的问题都是体现在主角的女儿这一角色上。虽然穆里根要比之后以导演身份成名的索菲亚·科波拉强太多,但其本片中其角色和科波拉的角色一样不讨巧。从故事上来说,她们的角色完全是“剧情工具”(plot device),主要是通过爱情连接老少男主角,同时让原本被邪恶附身的老男主角人性化。由于背负了这样剧情重任,因此这个角色甚至来平面角色都算不上,因为其内在逻辑必须为剧情牺牲。这就是为什么穆里根可以一直声称自己不重视钱、只重视信任,但却可以一再因为钱而破涕而笑,因为如果不这么写编剧就不能到达自己实现已经设计好的剧情转折和终点。

虽然穆里根的角色最为白痴,但她的角色不过这个毛病最重。拉博夫、布洛林等角色也根本毫无任何内在逻辑。E.M. Forster告诉我们,一部作品最大的问题就是作者向观众解释角色。在这部戏中,拉博夫明明饰演的是一位理想过头、热血过多的愤青,但导演为了让其符合自己的剧情,一再让诸多角色告诉我们,他的成色和Gekko是一样的。布洛林光看表面并无什么稀奇之处,但导演却一再忠告我们他是贪婪和邪恶的结合体。

这其实违背的不仅仅是Forster的文学理论,还是违背了“观其行”胜过“听其言”这一最基本原理。与其告诉我们事情和人物应该是怎样的,斯通真正应该做的是让我们看到这些人物都做了些什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如果说在讲解新故事、介绍新人物这方面斯通是失败的,那么在引发回忆这一角度上他却是成功的。通过Bud Fox(老得一塌糊涂的查理·辛)的客串、同一公寓销售老太太、同样的音乐、剪辑、过去的台词(Blue Horseshoe loves Anacott Steel)这些老版《华尔街》的桥段,斯通让这些细节感觉就像一些朋友之间的笑话一样,一下子让我们再次回到了美好的1987年。此时,甚至仅仅是Gekko儿子Rudy的名字都能让我们想到穿着浴袍的道格拉斯说“Rudy Gazootee, how's my cutie”这句台词时的表情。当然,最让人振奋的细节还是Gekko东山再起后小头发一背、穿上高档西服、在电脑后面一坐的那一刻。

就因为让观众再次勾起对《华尔街》的感动和怀念,《华尔街:金钱永不眠》也算略有价值。但影片本身已经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商品并非第一集中所说的信息,而是时间。那么作为观众来说,如果影片的价值只是如此,还宝贵的时间还真不如再看一次《华尔街》呢。

 短评

故事一盘散沙,对华尔街的描述点到即止,剧情跳跃的十分厉害,感觉整部电影拍的支离破碎,不伦不类,结尾也十分牵强。Carey Mulligan片中那一段傻笑,完全被秒杀到。★★

4分钟前
  • Q。
  • 较差

fantastic

6分钟前
  • 虞葱葱
  • 力荐

续集就是对《华尔街》的玷污!报复和三人亲情线都十分薄弱;杰克的角色塑造完全不可信,拉博夫的表演太死板没有第一部查理.辛的稚嫩与灵性,角色年龄与信心、薪酬极不相符,仿佛他早已是个老手;信息数字与银幕分割过于频繁、花哨;拉博夫一向爱玩摩托车,但放在这部戏里就太多余了。周野芒配音很不赖

1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很差

关于金钱的好故事,没有人是最后的赢家

13分钟前
  • 天亮天黑
  • 推荐

话说影片演到众银行巨头与政府商议bail out,某官员凝重地说:你们别想的那么容易,政府救了银行,就相当于国有化,这可是socialism啊啊啊。 然后全场法国观众就笑了.....这是在幸灾乐祸么....

16分钟前
  • 晃豆豆
  • 还行

If you stop telling lies about me, I'll stop telling turth about you.

20分钟前
  • emilia
  • 推荐

68/100。最后半小时还勉强能算有点样子。第一部的时候还说Charlie Sheen演技不行,现在看了Shia LaBeouf那副永远把人看成擎天柱的表情才知道忍耐是没有限度的。。第一部里人物性格和故事推进全部平面化一根筋的做法20年后显然行不通了。"好事儿多磨"啊,唉。

22分钟前
  • 猪大腿
  • 还行

不知道要讲什么

26分钟前
  • 皮卡丘薯条大王
  • 还行

奶奶的,专业术语太多了。

30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还行

纯看Carey Mulligan

35分钟前
  • 江边一只鸟
  • 还行

还行吧。人类的经济发展就是一种不能停止的扩展和膨胀,可以持久吗?我怀疑

40分钟前
  • Lucifer
  • 还行

看不懂的经济。。

43分钟前
  • 苗艺馨
  • 还行

奥利佛·斯通明显老了,到处都是提醒观众想起第一集的细节……不过娱乐性绝对保证……弄不好这是道格拉斯最后的银幕形象了……

48分钟前
  • 张小北
  • 还行

There is only one thing in the world is green -- american dollar

53分钟前
  • Fantasy
  • 还行

在影院快睡着了

56分钟前
  • 深情的艾老师
  • 还行

想看2的人建议你们看下华尔街1补剧情课,不然很多小细节难以理解;另外英文好的人请忽略中文对白才能领会更多乐趣。

57分钟前
  • 环玥
  • 还行

能不能说一句,好长好慢。

60分钟前
  • 且 末.
  • 还行

来了来了提前看看老Michael!可能开始对影片本身期望值就不高 所以感觉还OK啦~ 选择在华尔街的幌子下大打亲情牌 那狗血是注定的...ShiaLaBeouf还是一副呆样喂= =

1小时前
  • 爱茉绿绿
  • 还行

NO INCOME NO JOB NO ASSETS!

1小时前
  • 星月日
  • 还行

完全体现不出华尔街的精髓。

1小时前
  • Echor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