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托洛茨基

HD

主演:杰伊·巴鲁切尔,埃米丽·汉普希尔,莲妮·芭拉班,泰勒·巴吕谢尔,Dan,Beirne,科鲁姆·费奥瑞,詹妮薇芙·布卓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2009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1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2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3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4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5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6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13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14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15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16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17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18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19

 长篇影评

 1 ) 无聊或是无所谓?

了解托洛茨基生平以及政治斗争残酷的影迷,在影片刚开始的时候或许会对于这种青少年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幻想感到可笑,幼稚,或是回想式的同情,悲哀.

但随着剧情的发展你会开始赞赏这种年青人的理想与坚持,他那神似的衣着眼镜体态,他的演说才能,他的思想,还有他的真诚,脚踏实地向着理想的进发.当然还有他与女友(很特别的嗓音)的感情生活,老红色教授(有着曾经的抗争历史)对他的支持与启发的难能可贵.(另:老红色教授与学校老董事的最后对话是很有意义的一段,忙于各种基金会(当中包括福利事业)的老校董当然无视这种年轻人的狂热,但你不能否认他们的这种追求创新的精神.)

影片同时也是一部了解国外人们生活家庭,社会,校园状况的影片.同时有着一种讽刺与幽默腔调.比如家庭中的哥哥一家,或是工厂中的工人,两位学校管理人的刻板神态,以及那个前男友的自怨自艾.(A bit embarrassed than you two.)

当学生们都费心于个人小天地,让时尚个性侵占生活空间的时候,政治运动的开展,学生会的建立,对于整体利益的追求,将会是何等的"高大"与难能可贵.但是政治运动需要众多的工作,需要人们对于理念的理解与授受,还有对于活动参与的热情.当然,不可避免的会遭受相应的惩罚与打压.

影片中段,几个政治团体(包括阿甘正传当中的黑豹党\草绿色军装\)依次出现,迈步向前的段落,有着一段非常精彩的摇滚配乐.另外是"社会公正"舞会的时候,各种的政治人物化装同样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2 ) 告诉你:什么才叫真正的励志和成功学

一路热泪盈眶地看完了这部电影。我们是否曾经也想过要改变这个世界?我们是否曾经也有过对这个世界的不满,觉得需要改变?并且在这改变中,我们负有责任?可是我们最终都变成了一个中年人,以拥有一间房子、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妻子(丈夫)、一个(几个)孩子为满足?我们不知何时,开始觉得这个世界的庞大、自己的渺小?觉得自己孤独,不被人理解?在这个世界不能找到同志?觉得自己所想的一切,在这个庞大的世界,都是不可能的?我们何时变成了这样。一个中年人,一个犬儒主义者。我们除了嘲笑、旁观,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在热情者面前显示理性;我们在梦想者面前显示成熟。我们内心空洞、虚弱、软弱。世界并未变得更为庞大,只是我们已经变得渺小。就像真正的预言书,不可能是那些通胜、风水,告诉你来年一年的运程,而是《一九八四》、《美丽新世界》、《我们》等,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会为了自己预测的准确而自喜,并作为卖点,而后者则自始至终是,悲观主义的。于此,我们回到这部电影:什么是励志、成功学?我们满天高谈励志,以及成功学。书店、电视、电影里汗牛充栋。不。不可能是这些。《托洛茨基》这部电影,才是真正的励志,真正的成功学。真正的励志,真正的成功学,不可能是要叫你利用这个世界的规律和把自己变成一个机械人,以便使自己这个世界取得所谓的成功。而是要叫你改变这个世界。这就是《托洛茨基》与书店、电视、电影里的汗牛充栋的区别。

 3 ) 革命不是喊口号

这个电影代表了当前西方社会青年人和老顽童中涌动的思潮。资本家剥削工人,在政府体系中人民又没有发言权。多数人都是自得其乐,主动地把自己的权益交与强权和资本,反而把想要变革的人当成笑柄。

如何改变现状?这个电影实际上是一本革命傻瓜读本。笑料是形式,本质是告诉想玩儿革命的人如何做,让你轻松愉快地在后花园子里学会如何做原子弹。资本家的代表就是里安他爸,政府的代表就是学校。

革命手册:

1、照照镜子,你得具备革命者的气质,跟前人学习很重要,虽然一开始可能学不象。但是,要有执著得近乎疯狂的性格。
2、你得能很快找到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并发现其核心所在。
3、革命不是那么容易的,光有少数的精英支持成功不了,必须要有民众的支持。
4、说不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行。面对经验丰富的政客,要学会目标明确地表达意愿。向群众宣传需要另一套话语,书呆子干不了,但是别人能干。没有针对性地和有效的宣传和交流,基本上就是白费劲。
5、不要以为自己是对的就必然能够赢得民心。即使得了民心,民众往往也不知道怎么去支持,需要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怎么做。
7、火力要集中,要懂得利用宣传工具,懂得制造吸引眼球的事件。
8、用过于人身攻击的语言和下流的废话只可能让自己失去信誉。
9、要虚心接受老革命的教诲。
10、革命是多情的,别忽视女人的重要性。
最后,一次革命的成功不行,革命需要蔓延。结尾其实就是毛大人的那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演得很不错。傻小子一点不傻,但是可以感觉到,看完这个电影,多数人处于傻乐的状态。写到这里,我不得不先把下巴合上。

 4 )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奇葩的爹最后送了本红宝书给奇葩,有人说不可思议,我觉得吧当爹是长出了口气奇葩儿子终于送走可以祸害别人了。
奇葩儿子没头脑的反抗为啥响应人那么多,因为大家都有不满需要表达只是找宣泄口而已,至于奇葩绑架校长闹革命的目的,呵呵,与他们何干。看律师老头、律师女、奇葩那些来的同学就知道了,其实大家目的都完全不一样啊,借着这事大家出口气闹腾下,飚几句狠话都不用负责的感觉。就像校长说的,人就喜欢自由自又散漫的生活,但又希望自己需要的各种配套服务包邮到家,这本来就是悖论。都他娘的散漫罢工了,还想要各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啊。
奇葩就是被法西斯老爹娶的继母给惯的(这个继母做得真不错,慈爱啊。。。应该是溺爱啊。。。出了个这么奇葩傻儿子),饿他两顿看看(开头他离家出走,娘一说露宿街头会被人尿一身,奇葩就赶紧拿钱了。娘一说要做他爱吃的,他就答应回家吃饭了。都没断奶呢,亲爹狠心点扔去印度看看)
奇葩的爹为啥送儿子红宝书呢?我想他爹对家庭、生活、社会应该也有很多很多的不满,只是迫于生意需要安于现状,谁没有颗反抗的心啊,但是谁让法西斯老爹还要管一家人吃饭呢(而且还是这么没头脑的儿子和女儿)。反正祸害的奇葩都要送走远远的了,老爹只求奇葩不给自己的厂子和家庭捣乱,爱怎么革命革命去(爱祸害谁祸害谁去)

 5 ) 无聊还是无所谓?

                                           一
  当人类社会步入二十一世纪头个十年,所谓的激进革命,早已在世界大多数角落受到主流知识分子的反思或者否定,即使是拉美非的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国家,大多数执政者和主流精英,也难有对大规模群体性的革命的向往和追求,这现状用术语来说,共产主义革命陷入了低潮_而且现存的任何一种马列传统的共产主义的社会主张,在可预测的未来,均不会再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般的雄伟力量。


但出乎意料的是,欧美电影《少年托洛茨基》,以下简称为《少年》却是在展示一位青年马列“信徒”(信徒需打引号)的“革命”故事。

                   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都不再信马列那一套东西的时候, 欧美的洋佬,跑过来凑什么热闹?

         《少年》电影主人公,因为凑巧名字与历史上的革命家托洛茨基相若。于是从小便以托洛茨基自居,自认为自己将来也要像历史上的托一样,大干一番。

因为如此,他在墙上贴托的年表(方便自己随时思考自己如何和托洛茨基一致),鼓动资本家父亲手下工人罢工要求组织公会。去追求一位比他大九岁的女博士(历史上的托第一任妻子比托大九岁)。

后被老父一气之下赶到公立学校上学,他在公立学校组织学生罢课,与独裁校长对抗,组织学生会,最后发展到为激发学生反抗当局,将一盘散沙的学生组织起来的目的,他将校长绑架,最后成功让学生自发前往学校,高喊口含要求学生会的建立。

不过主人公也因此到警察局蹲了几天,被勒令不准在安大略地区学校上学。但革命者吗?流血杀头都不怕,做个牢算什么?他继续激昂的去寻找列宁,(托计划的下一步)从而进行这个改变这个世界的斗争。

                                              二
           
 武侠小说被称为成年人的童话。童话般的世界(善恶有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现实般的生活(弱肉强食,恶人得势,好人倒霉)。,因为现实中我们无力去反抗现存不合理的秩序,于是看下武侠小说意淫一番,自己代入到武功高强,足智多谋,风流倜傥的帅哥少侠,和阴险的敌人,热辣的美人展开“荡气回肠”的故事,以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当感到世界让人难以忍受的时候,人习惯把自己设想成一个强大的多的自我,这个自我无畏无惧,敢于和一切不合理相抗争,而且最终总是能有个善恶有报的结局。这个电影可以看做是如此心理的一个反应(不过也不能说是全部)。
一个喜剧的电影,借用惯常的“死尸还魂”般的架构,让平庸的中学生在幻想中成为自己理念中的伟大骑士“托洛茨基”。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_内心懦弱,性格不稳定的人,易于幻想自己,并且常常幻想自己成为一个”性格强硬“的人物。

青春期本身就是个情绪多变的年纪,还不像成年人有世故虚伪;或伪装的自我成熟;亦或被社会同化,高声训斥青年人理想无用。青年人本身就充满了变革的激情。


不错从电影来说,”娱乐“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再烂的电影,也不可能纯粹的为卖票而制作。我把电影看了两遍,第一遍是爆笑,而到第二遍-则从中看出一些蕴含在”琐碎与平常的“某种值得一提的东西。而且尤其适应我们中国这种有着非常特殊国情的国家。


                    ”人之子醒了,他知道人间应该有爱情“(鲁迅)


列昂(主人公)显然属于鲁迅笔下,觉醒的人之子,人间应该有爱情他这爱情,就是她的理念。


列昂在这正常社会,是个疯子,他嘴巴里的社会公正,公民权利和自由理念,与后现代主义的混沌放纵,无信仰的生存状态截然相反并且严酷对立-彼此均视对方为悖论。


列昂是个90后青年,却操着马列那一套理论和话语,他又是最纯粹和无私念的马列信徒(纯粹的几乎单纯)他组织父亲手下工人罢工,让他们反对自己父亲。父亲都生气的认为”这对你有什么好处?"


他组织了一场较为浩大的学生罢课,想逼迫校长同意学生成立学生会,但是当学生走出教室时,他们想的自然不会是“牺牲,奉献,革命,为他”一类的话语_他们只是把这当成难得的出去玩的机会,所谈论的,也自然是“主持人,时尚节目之类的时髦话题,当然还免不了趁机谈恋爱接吻的,像搞派对一般高兴(可以联想到60年代红卫兵串联运动,学生嘴巴上倒是革命,卫红。不过很多学生不也是趁全国铁路不要钱的时候,到处游山玩水,再抄抄别人家,赚笔钱,毛泽东几次检阅红卫兵,检阅活动一结束,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金条,金块)。


                               “革命始终都是小撮人的野心,少数人的牺牲和大多数人狂热的产物”(某学者语)。
 
                              列昂迷茫了,”同学们,这是怎么了?,你们难道没有信仰吗?
 
                              ”世界这么乱,装纯给谁看“。

60年代席卷欧美的学生运动,学生的口号是反对权威,追求个性化的生活。—但从中诞生的,却是”乱交,偷盗,酗酒赌博,黑社会”等负面事物_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社会和多元化社会所衍生的多元思潮诞生了后现代主义的滚滚浪潮_它既是对传统的反抗,也是对传统的破坏,多元化即逐渐瓦解着权威,但同时也孕育着群体的颓废和消沉,因为旧的权威已经不再,新的权威却不再有力,对于有时间,又物质,却缺乏经验的青年人来说,这是致命的诱惑。



普通学生中(智识阶级而非知识阶级)“迷茫和消沉常见,即你无法去相信信仰,也不愿去相信信仰。而需要的仅仅是刺激——足以让人度过无聊的一天,而证明自己是活着的刺激。


                 列昂的高昂革命——对他们而言不过是嘴巴上舔两口盐,刺激一下之后,便寡然无味。


                                              三
 
               电影中展示的,除列昂之外,是一个消沉和堕落的世界。(从列昂的角度)


列昂曾经所崇拜的加拿大60,70年代的革命者(姑且叫老先生)已经放弃了革命的念头,安心的在学校当教授,闲暇时开开派对,和几个女学生谈谈天。十足的欧美中产阶级生活。

列昂所喜欢的女主角(德莱拉)生活安逸,学历高(博士)但没什么伟大的理想抱负。就是和要好朋友喝酒唱歌跳舞,在酒吧晚会听闺蜜讲上次和那个十几岁男孩做爱很爽,表示羡慕煞了——真是好刺激云云。


他的同学,也大多沉浸在自己各类享受中,无暇区参与列昂的伟大行动(也估计不可能去想什么责任)当列昂绑架校长成功,要求他们集会时,他们一脸不屑,想这SB纯粹没事找事。
            
普遍的道德没落,使主人公理想主义的奋斗荒诞可笑,不过平凡孕育着伟大,荒诞也衬托着崇高,主人公就是崇高的,如果大家都是伟人,你又谈何不凡?如果大家都是龌蹉,你才显出不俗。


正因为群体性道德没落,列昂的奋斗产生了笑点(荒诞不经)(电影角度),二是又有了一种对欧美现代物质生活的否定,倒颇有东方文化所推崇的“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文化角度)


                                列昂是幼稚,浪漫,天真,可笑的。


                                同时也是伟大,崇高,不凡,值得称颂的。


                               革命或许诞生不了伟大的社会效果,但一定会诞生伟大的心灵。


                                                  四
                                          
  电影中一句台词,我把它做了此文的标题

 ”你是觉得无聊还是无所谓,无聊证明你觉得这个有意义,但是目前没有合适方法达到,无所谓证明你已经完全放弃了一切,对于已经生活失望。(大意)


  我虽然没去过加拿大在内的欧美任何一个国家。但这是正常有理性的人都无法否认的—欧美国家不管是硬件:民主政治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公众权利制度。还是软件的:民主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公共权利意识,对人性的尊重和保护,均远在中国之上(当然这和道德没落不矛盾,亦指相对而言)。

但是加拿大人仍然在喊出”无聊还是无所谓“主人公列昂在尽自己努力,让大家觉得一切有意义。

我们不仅没有硬件的制度,连对自由,公正,权利的追求的意识,都摇摇欲坠。

 
   ”一流国民不一定会有一流的政府,但一流的政府一定需要一流的国民。“(柏杨语)



   社会矛盾得不到释放,最终会以某种激烈方式爆发,这被我们叫做“革命”。

 
  ”访民在外国也有,但或许很难像中国如此大规模和复杂。
 
   相不相信,如果我们一直无聊或者无所谓的话,有一天,我们会像他们一样,并且面对着更多的“忽略和冷漠”。
                                    

如何无所谓?——暴君最喜欢懦弱,愚蠢,自私,胆小的国民。


如何无聊?——独夫最喜欢冷漠,麻木,阴冷,愚昧的国民。


电影中”这句台词是指当代加拿大学生缺乏国民精神。不敢去积极主动去参与社会事务,对一切社会福利漠不关心。但是我相信,华夏的儿女们,恐怕看到这个,很那产生所谓的优越感吧?会去扪心自问下
我们是否合格?是无聊?还是无所谓?

                                         五:不是结局

                   结尾时个较光明的结局,列昂努力终于唤起了同学们的支持,老先生(白头教授,曾经共运领袖)出来为他辩护,并且称赞像他这样的人才会改变这个世界。
他被逐出安大略,但是他依旧坚持自己理念,并且找到某个男子跟列宁同性。(遇见那男子时,男子刚好跟女朋友吵了一架)于是劝说他和自己一起来改变这个世界,电影最后随着两人勾肩搭背迎着夕阳走下而落下帷幕。


                      这是我对电影不满意的地方,电影最终还是没能跨进艺术至上这一步,为了追求商业性,娱乐性,或者票房,让这个电影最终以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结束。


 
 ( 真正的革命固然具有疯癫和狂欢的特点,而且应该是历史上最盛大的疯癫和狂欢。至少不亚于法国学者白吉尔描述的1925年上海:当群众激进化浪潮掀起时,工人8工游xing,大学生在街头临时搭台即兴表演政治剧,民众自由演讲,整座城市陷入浓厚的斗争民主氛围中,——革命的自由意志会为自己找到最动人的信号、动力和体态,那也将会是我们没有见过的盛大颠覆。那怎能不疯狂呢?然而真正的革命并不是那样哗众取宠——尤其是迎合主流舆论——而取得大众的,它只能靠深藏在这个世界喧嚣表层下的潜流,只能靠长期看似少数派、但唯一的独立自主的阶级利益取向,只能靠血汗、苦难和集体生与死中拼搏的阶级斗争,而不是茶余饭后笑笑肚皮、再让舆论不断放大笑果的小丑表演。而这艰路险途靠的恰恰是:
  
  “需要无畏的决裂,需要最大限度地蔑视主流舆论,到最受压迫的底层去!”
  
  (列夫·托洛茨基,在1937年西班牙内战时期的号召)
——摘自网络


  最好的结局,我认为是在最后打碎主人公的一切幻梦——告诉他现实如何残酷。

  这会产生两种结果:如果他放弃,则是一出司空见惯但依旧发人深省的理想主义者被现实击败的悲剧。

  如果他面对挫折依旧坚持,电影的内涵和主人公的人格都会得到升华。
 
  部电影终究是资本主义制度对过往理想革命的回溯或者冷嘲,制做者本身不打算去承担太过于崇高的责任(也无法去承担)——这太复杂了,观众恐怕也没有那么强大的情感共鸣。


                               “非如此不可,如此就可”


  若干年后,可能青春期过去,列昂会成为普罗大众的一员,为稻粱谋。也有可能会在真正成为托洛茨基一般的人物。
                                                   
  “需要无畏的决裂,需要最大限度地蔑视主流舆论,到最受压迫的底层去!” ——托洛茨基的话在耳边回响。


                                六:
  这部电影所能启发,让我思考的是,当后现代主义肆虐,信仰遭到普通怀疑和否定.。

  群体道德趋于没落的时侯,对于理想主义精神当持何何种态度,如何去坚守一些东西。

  无聊还是无所谓,公民的个人权利遭遇侵蚀时,是抗争还是沉默?我们社会理应如此吗?
 
 国人尤其是需要认真去思寿。在大时代中,个人的自我理想是什么?于社会群体,又该做些什么?


                文章到此,可以结束了。

 6 ) 梦回年少读书时

看本片的初衷只有一个:题目。必须是这个题目吸引了我。一直以一个 托 派 同情者自居的我,看到这个题目,自然而然的想看看加拿大高中生脑子中都是啥货,和我高中的时候差多少。

我们的主人公看起来是个神经质十足,荷尔蒙超多的类型。喜欢熟女,爱好讲演。实则就是个小p孩儿,和Trotsky完全不能比。最后的成功也不过是西方高中生想在课余之时找点好玩的新鲜的事儿而已。绝对绝对不是他们真的受到了神马精神感染之类的。结尾更是搞笑,老爸竟然掏出一本毛主席语录送他...omg,要是郑超麟看到这段,肯定比知道自己要被关二十七年还气愤,能从坟里跳出来。说这些无非是说从导演到演员,其实都不知道托洛茨基的生平,不知道托洛茨基的理论,更不知道世界范围内 托 派的悲惨命运。

所以,这是一部披着共产主义幻想的青春片,典型的北美思路,找一些学生,找件能让他们呜啦呜啦的事情,弄个有意思的背景,万事大吉。就像十一区动漫,里面的精神思想很大一部分就是羁绊啊,发挥主观能动性啊,向理想努力啊之类。其实本片也是一样一样的。

本片也非一无是处,它对天朝观众最大的意义就是让你知道原来如果托洛茨基有转世,那他可真得生在西方。生在天朝,如果能冒出来这么个人,要么是教育出了问题,要么是孩子脑袋撞坏了。悲观的估计,天朝知道托洛茨基的人比例都要比北美小很多很多。毕竟,就像片中的小托大闹学校最后也就是转学而已,真托的晚年也都旅居北美直到被某刺客干掉。说道这里,我也想起片中那句:are you my Stalin了。。。要是有续集,那货不得把我们的男主干死啊。

************无关电影**********有关托洛茨基******************************

我的非斯大林共产主义相关阅读:

王凡西《双山回忆录》(托 派老人的回忆)
张国焘《我的回忆》 (不用介绍)
李德《中国纪事》 (那个德国人。。。)
陈碧兰《早期中共与 托 派》 (托 派,彭述之妻子的回忆)
盛岳《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中国革命》 (比较杂,早期中共)

多伊彻《先知三部曲》 (最好的托洛茨基传记,没有之一)
梅德韦杰夫《让历史来审判》 (对斯大林主义的批判)
科恩《布哈林政治传记》 (可怜的布哈林,连驱逐出境的机会都没有)

 短评

可能是希望太高,这个电影实在令人失望,这类影片最需要的是睿智的冷幽默与尖锐的讽刺。本片做的则明显很笨拙,尤其在有《青春年少》这种极佳的校园冷幽默题材之后。

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说到点子上了,无聊还是无所谓,就是现在所有人的态度。虽然很理想,但是自觉还是会像动物庄园的结局,就是因为上述态度,而且这种态度目前来看是不会消失的。jay baruchel很适合这种片子,不要再浪费到魔法师的学徒上了。最后找到列宁很喜感……

8分钟前
  • 井戒
  • 力荐

I show my apathy towards any action made by TG

9分钟前
  • Wit
  • 推荐

这部片子不错,有些桥段很有意思,对小骚男的印象改观挺大,他个子做假了吧这么高?加拿大的高中有这么死板独裁吗。。。不成功便成仁,结尾亮点!

14分钟前
  • ★冰凌宫★
  • 推荐

无聊还是无所谓? 男主角演技很好,能在美国找出 一辆拉达。还真酷!!

17分钟前
  • Qoo|夜深动物
  • 推荐

apathy or boredom?托洛茨基转世魁北克理想主义革命青年,组建工会,大龄恋爱,罢课游行,改变世界由我做起。作为一个曾经天天思考如何挑战体制闹革命的傻大愣,这片子能共鸣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哈

18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妹妹不看扎克阿弗隆爱看肯洛奇。无聊和无所谓的我们这里更多,不是你们。中间那首小歌儿挺好听的。

23分钟前
  • 让保罗切小田
  • 还行

it's [Rushmore] with a heart, minus the narcissism

25分钟前
  • bayer04
  • 推荐

开心死了~

27分钟前
  • friendbeast
  • 力荐

最后跟列宁的会合还蛮感动

30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wohoho~ 想到这个故事的人很有意思~

32分钟前
  • ling
  • 力荐

唉,豆友們,這真不是一部美國電影...

35分钟前
  • historian晚晚
  • 推荐

wow~

37分钟前
  • Joe
  • 推荐

请列为河北大学必看电影

42分钟前
  • 袋鼯
  • 推荐

熟悉红色革命中国的观众,也许更会觉得本片是一个彻底的笑话。但身在魁北克,却逐渐能理解左派于北美社会的意义。但,结尾的毛语录还是将它变成一个笑话。我们已经亲身实验过托洛茨基,我们也已经看到了结尾。

46分钟前
  • Fujia
  • 推荐

其实跟托洛茨基没关系,找个自我最要紧。

48分钟前
  • 安迪·张不正经
  • 推荐

完全进入不了故事呀.... 最后十分钟稍微好点。毛主席语录出现我又笑了- -.....

53分钟前
  • 人类学科研究员
  • 还行

加拿大人拍出来的脑残片,越看越觉得SB,丫就一精神病啊!

54分钟前
  • 只手撕天
  • 还行

'are you my stalin, dwight'~ 自己客串列宁 ricky mabe在里面好酷! 他女朋友有点像Selma Blair+甘布斯

58分钟前
  • cody
  • 力荐

共产主义幻想的青春片

59分钟前
  • Uncle Wang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