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怒

HD中字

主演:布拉德·皮特,希亚·拉博夫,罗根·勒曼,迈克尔·佩纳,乔·博恩瑟,吉姆·帕拉克,布拉德·威廉姆·亨克,凯文·万斯,泽维尔·塞缪尔,詹森·艾萨克,安娜玛丽亚·玛琳卡,艾丽西娅·冯·里特贝格,斯科特·伊斯特伍德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狂怒 剧照 NO.1狂怒 剧照 NO.2狂怒 剧照 NO.3狂怒 剧照 NO.4狂怒 剧照 NO.5狂怒 剧照 NO.6狂怒 剧照 NO.13狂怒 剧照 NO.14狂怒 剧照 NO.15狂怒 剧照 NO.16狂怒 剧照 NO.17狂怒 剧照 NO.18狂怒 剧照 NO.19狂怒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狂怒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45年4月,德国纳粹已成强弩之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落下帷幕,战火正转向德国本土。绰号“战争老爹”的坦克小队队长唐·柯利尔(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饰)刚刚与战友经历了一场殊死之战,疲惫和愤怒早已胜过了对战争的恐惧。休整期间,从没有过战场经验的打字员诺曼(罗根·勒曼 Logan Lerman 饰)被分到唐的坦克“狂怒”上。诺曼对自己的遭遇愤愤不平,也无法坦然接受新战友粗鲁暴虐的一面。接到新的任务后,唐带领坦克小队前往下一个城镇作志愿,然而一路上却遭到德军顽强的抵抗。卡罗尔2015电击小子第三部大菩萨岭最后之恋EDA记忆清除公司第一季雪山之火Thunivu潘神的迷宫征信暴情SL山口线贵妇人号隧道杀人那山那水美国最后一个处女金燕子1968深夜食堂2追随者黑色幽默弗兰兹小兵张嘎王的记事簿韦科:余波满月酒 滿月酒朝鲜精神科医师刘世丰第二季特辑惊天地动:直击汶川大地震海上诊疗所燃情克利夫兰第一季唐砖下之灵域双生乱世三义少女椿晚餐2013古怪因子爸爸的木房子X战警:逆转未来(原声版)外星小子哆布哆花之武者血染黎明劳拉蒙特斯战地对焦第一季继承之战第三季猪标一族 粤语脉冲第一季被绑架的小孩铁金刚大破紫阳观莎拉·巴拉斯:弗朗明哥的呼唤教父3(普通话)最好的时代

 长篇影评

 1 ) 真坦克无双

身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党卫军。在已经被美军打烂了的德国土地上这么高调的骑着骏马优雅的闲逛,这位军爷实在艺高人胆大。然后布拉德皮带就突然跳出来把他一脚踢下地,卑鄙真卑鄙。

这位美国老兵因为久经沙场而被称为战场把鼻。他基本上是带着《无耻混蛋》里的设定来的,对于杀纳粹这件事有着极高的热情,工作休闲宰一个,健康娱乐宰一个,朋友聚会宰一个,游山玩水宰一个。像等待坦克维修这种时候,再没有比手刃个把党卫军更合适的消磨时间方式了。以他为首的五人小组共同操作着一辆名为尼克弗瑞的坦克。把鼻手下的成员有因为围观擎天柱和威震天对射多年而领悟打炮奥义、现在只想安静地做个美男子的圣经哥,因为跟把鼻同样是杀僵尸爱好者而且汽修技术一级棒而被招募进来的特拉维斯,还有负责活跃气氛但是不爱讲普通话因此遭受把鼻训斥的墨西哥人戈多。坦克修好重新上路后,他们又在军营里招到了新手副驾驶诺曼,组好了一个五人黑。

诺曼是个才入伍不到两个月的新兵,在从事打字员工作时因为灵活的手指而受到注意,被派到把鼻的坦克上学打枪,据说试学一月不收任何费用。读书人出身的诺曼开始并不能适应坦克里糟糕的生活环境,不过吐哇吐哇的也就习惯了。真正棘手的是,在战斗发生时需要他打枪了,缺乏作战经验的他手指反而变得迟钝起来,险些连累到队友。鉴于他的这种情况,把鼻决定亲自调教他。于是接下来的行程变成了少年诺曼的破处漂流。

抓个鬼鬼祟祟的纳粹士兵来,让诺曼从后面对他来一发,这只是刚立个投名状而已。没有太多杀人经验的诺曼显然因为这件事受了不小的刺激。意识到自己太严厉的把鼻,非常关注青少年今天怎~么不~开心这件事,决定带他去镇上开心一下。在居民楼里他们成功找到了花姑娘。虽然刚闯进来时表现得凶神恶煞了一点,但毕竟也是秉持公理正义的王师,就算是劫个色也不能像一般的淫贼一样粗鲁。诺曼充分展示了自己文艺的一面,用灵活的手指配合现场道具赢得了少女的好感。接下来两人到卧室里去随便看了看手相然触发关键剧情。身为一代男神的布拉德皮带在把机会让给年轻人之后就呵呵去洗澡了。

在少女那儿补充好了HP而精神焕发的诺曼出来跟把鼻一起用餐。整理的干干净净的把鼻坐在餐桌前读着报纸,看上去就像个普通的中产阶级老爸早上临上班前的样子。可惜这幅宁静的画面很快被闯入的三个队友打破。打扮的好像卓别林的戈多,还有圣经哥、特拉维斯他们,虽然刚刚也在别处补充过HP了,但显然还意犹未尽,进屋之后明示暗示,强烈要求应该共了个产。难得从残酷战场生活中偷得半日闲的把鼻自然不愿意眼前来之不易的片刻平静被破坏,饭桌上的气氛变得剑拔弩张起来。这时警报响起,把鼻只能带着手下们整装出发。他们前脚走出居民楼,后脚楼就被纳粹给炸了。显然,这些纳粹军人相信比起直接炸这些美国大兵,迂回一下去炸自己的同胞平民然后帮敌军增长士气和怒气值是一种更有效的战术。

这种措施在接下来的打老虎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原本唯唯诺诺的小鲜肉诺曼因为丧失了刚交的女朋友而变得愤怒且生猛,与所驾驶坦克的名字总算相得益彰。面对强悍霸道的虎式坦克,一同行动的其他几辆盟军坦克都迅速被轰至渣。这样逆天的对手,恐怕也只有蓝翔的挖掘机能与之一战。千钧一发之际,把鼻与队友们依靠风骚的走位,一步一步似爪牙,似魔鬼的步伐,绕到虎式坦克后方,结结实实干了它一炮,险胜大Boss。面对着作鸟兽散的纳粹士兵,诺曼端起枪射了个痛快。他从小鲜肉到纯爷们的变化令队友们欣喜。

消灭虎式坦克以后,他们又来到了第二座城市。比起爱给人看手相的诺曼,显然德国人更精通占卜之道,算好了主角们好死不死一定会踩中道路中间的那唯一一颗限量版地雷。履带被炸断,一时无法继续往前摩擦,把鼻等人于是索性在这安营扎寨,反正他们的任务本来也是守住十字路口。

性格粗鲁的特拉维斯主动向诺曼示好,希望冰释前嫌。他这番效力约等于“等仗打完了我就回老家结婚”的话,让我产生一丝不祥的预感。只是万万没想到,他在给自己插死亡旗的时候也顺手把队友们的给插了。

巴顿将军说,军人的最理想归宿就是在最后一场战役中被最后一颗子弹射杀。战争即将结束,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上的把鼻未必没有过迷惘。每当有手下问把鼻我们去哪儿这种问题时,他总会回答要带大家回家。其实他所指的家从来都是这个名叫Fury的陪伴自己多年的大铁盒子。它摩擦到哪,哪就是家。

诺曼前来报告一大波敌军正在靠近,把鼻看了下时间,表示差不多了,电影不宜拍得太长,要不我们就死这儿吧。队友们纷纷表示赞同。于是他们开始为五个人加一辆不能动的坦克对三百敌军这样一场必败的战斗做起了准备。

敌人如潮水一般沿着主角们的炮口、枪口的方向涌来。开了挂的主角们如砍瓜切菜,杀敌数不断刷新。过了一阵,被虐爽了的反派们也看时间差不多了,这才拿出反坦克火箭、狙击手、手榴弹等等一些比较像样的手段来对付主角们。把鼻和战友们纷纷战死,只有最年轻的诺曼得以逃生。他好不容易钻出坦克,却不幸跟敌人的手电筒光撞个正着。机智的诺曼举起双手放在脑袋旁边,发动特异功能,心里默念“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成功躲过了追杀。

第二天一早敌人走后,诺曼又爬回了坦克,结果看到本应被手榴弹炸的血肉模糊的把鼻的尸体居然完好无损,一如既往的帅,忧郁的眼神,稀虚的胡渣子,好像漆黑中的萤火虫,那样鲜明,那样出众。会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手榴弹没爆炸,当时砸脑袋上了;要么是他注射了超级士兵血清之类的会让人变得脑腻好体腻好的东西。从他身中数枪仍然不皱眉不出汗力战不退的神勇表现来看,后一种情况也不是没可能。再加上他用匕首时那套与美国队长的入♂室大弟子吧唧看上去非常相似的神乎其技的刀法,更增加了我对这种猜想的信心。说不定把他埋在天寒地冻的德国一段时间以后美国人反应过来,再回来挖他抢救一下又能满血复活。

-------------------------------------------------------------------------------------------------------

我得首先感谢一下好基友孙师傅在看完影片后对我进行的一些关于军事常识和相关历史背景的安利工作。我本人对这一块的知识非常缺乏,主要因为年轻时不太爱看战争片,特别是二战题材的。那会儿脸盲症非常厉害,看这种一帮白人穿着一样的制服、有时还戴着一样的头盔的电影,根本分不清楚主要角色谁是谁,也就很难入戏了。这种症状现在没那么厉害了,于是今年看了两部,本片还有上半年的《盟军夺宝队》。再往前推几年,我能想起来的也就是《无耻混蛋》和《美国队长1》了。

豆瓣友邻Jace同学前两天跟我提到最近有部“神盾局前传”的电影。当时我还有些摸不着头脑。后来再看这电影的片名,才反应过来。也许本片主人公诺曼作为战争英雄荣归故里后把他与战友们的经历写了下来并出版成畅销书,刚好某个黑人士兵读到以后很受触动,便索性将自己姓氏改成了跟书中的坦克一样。再后来他们这个军旅世家出了个在军界政界都混得风生水起的后辈,官至神盾局局长。对于我们这种脑洞破的已经没法补救的人来说,就算只是一辆车和一个人之间勉强的同名之谊,也能促使我们从方方面面去找线索来把两个本来毫无关系的影视作品搅合到一起。除了上面我那些关于超级士兵血清和匕首战法的瞎扯淡以外,片中倒是真有一个镜头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美国队长》,就是迈克尔佩纳用身体阻隔即将爆破的手雷掩护战友那里。当年史蒂夫罗杰斯也是凭借同样的动作给菲利普斯上校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也是他被定为超级士兵计划首个实验体过程中的一项比较关键的考验。

作为负责活跃气氛的角色,迈克尔佩纳扮演的戈多比较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呆萌的形象加上风骚的口音,就算不给他刻意安排搞笑戏份,他都会自动成为亮点,更不要提还有他头戴礼帽、手拿文明棍、像个中年猥琐版大号企鹅一样粉墨登场这种恶意卖萌的桥段。影片一开始布拉德皮带跟他关于规范语言的那段对话,又是作为美国精英阶层的白人的自黑。按照墨西哥裔的繁殖速度,估计再过几十年的战争片里,相关戏份就该改成如下情况了:一名墨西哥裔军官训斥手下道:“不要说英语!这儿是美军坦克,应该说西班牙语。要说英语去隔壁英军坦克说去!”

我记得这电影早期宣传时一直主打双主角,并且是以希亚拉博夫为诺曼扮演者的。可能当时消息不准确,也可能因为别的因素希亚拉博夫被换掉了。罗根勒曼塑造的诺曼算是不过不失。这种角色本来也不太容易出彩。上半年还看过一部他演的《诺亚方舟》,虽然都是带有点猪队友性质的角色,但比起当时的火腿君来,本片的诺曼已经可爱多了。与贯穿全片的诺曼形成对比的是,希亚拉博夫如今扮演的圣经哥是全片存在感最低的角色。虽然五个主人公都是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也都有各自的闪光点,但相比之下圣经哥的台词和戏份确实都比较少,给人感觉比较淡。不过这种淡的感觉也正是圣经哥这个角色所需要的。在这个五人小队中,他是最温柔的一个。而这种温柔又与他炮手的身份形成反差。放弃诺曼而选择圣经哥是个很聪明的决定,也是一个演员对自己负责的体现。如果是希亚拉博夫来演诺曼,那说不定我们看到的会是又一个变形金刚三部曲里的山姆,照这么下去希亚拉博夫就得当一辈子童星了。现在这个成熟温柔又会打炮的安静的美男子显然更让人耳目一新。

经常接到一些温和的批评,说我臭不要脸、三观不正,把本来很直的电影都给看弯了,还企图毁别人的三观。不过今天我得先为自己申辩一下,我是真的不带一丝杂念严肃的去看一部波澜壮阔的战争片的。但是…我还是想问一句,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看到最后希亚拉博夫给布拉德皮带包扎伤口那一段联想到了《赤壁》里的林志玲和梁朝伟?我真不是故意的。可是那个镜头的角度就让我觉得很暧昧。而且两个人还深情对望了有少说三秒钟。你说包扎你就好好包扎,你跟人对视干嘛。两个人的眼睛又都很大很亮,在那个微微倾斜的视角下看着确实是火花四溅的(我觉得我还是挺有节操的,另外一个带“四”字的成语我就没用)。

作为一个对二战题材不是特别感冒的观众,这部电影的关注点就在于男主角布拉德皮特。关注他的原因就跟关注莱昂纳多一样,因为他们在挑选剧本时表现出来的敬业态度。然而布拉德皮特的情况跟莱昂纳多又不尽相同。莱昂纳多接的戏是所有人都能一眼就看出来的好戏,即便获不了奥斯卡,也必然是年度话题之作。这有点像是买股票时选所谓白马股或蓝筹股。而布拉德皮特似乎常常是有意识的去发掘一些黑马,会跟名气远不如自己的导演合作。这也跟两个人对自己的不同定位有关。莱奥纳多还是以演戏为主业,不斩金人誓不还;而布拉德皮特现在则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制片上,至于演员事业,每年主演个一两部电影保持一下自己适当的曝光度就可以了。在这个看脸的世界里,以偶像姿态出道的演员要获得演技上的认可更加困难。早就看清这一点的布拉德皮特对于获得演员奖项也没那么执着了。其实以他们这辈人的丰富经验,要应付大部分电影的表演任务都绰绰有余了。再继续往磨练演技这件事上投入成本,所获的边际收益只会越来越低。正是明白了这一点,布拉德皮特才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制片人这个身份上来。自己得不了奥斯卡,投资的电影能得也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而自己投资的电影获奖后凭借奥斯卡的光环帮自己赚的盆满钵盈更是非常解气。我最欣赏布拉德皮特的就是他这种闷声发大财的精明头脑与商人思维。

影片试图探讨战争对人性的摧残,这方面的表现虽然贯穿全片,但也算是点到即止,没有为了突出反战主题而过分矫情化,没有自绝于屌丝屁民,总算接地气,关照到了大量像我一样的男性观众看热闹的刚性需求。片中的交战戏份拍的节奏明快,连我这种不习惯看战争片的观众都体验到了极强的代入感。对于战场残酷的直接表现比如爆头、燃烧等镜头也正对我这种三俗观众的恶趣味。本片的视觉效果非常有特点,机枪射出的子弹被拍的像一道道激光束,而且两个阵营的颜色还是不一样的,一边红一边绿,于是双方交火时看起来就像是西斯武士和绝地武士在比剑。不过作为一部以坦克为主角的电影,似乎把虎式坦克作为最终Boss压轴出场更符合人们的期待。如今的这场大决战其实拍的有点莫名其妙,还很有点抗日神剧的味道。不过对我这种没什么追求的观众来说,打得过瘾就好。我们的抗日神剧,要是也能从博物馆里开这么几辆坦克出来,而不是拿国产网游的水平去做个假的不得了的CG(这已经算是比较有追求的了),那观众骂得也会轻一点。

导演David Ayer的名字在豆瓣上被以一种卖萌的方式给音译过来了,感觉就像是有人念这个名字念到一半突然脑袋上挨了一棍子,疼得叫了出来:大卫…哎呀…

--------------------------------------------------------------------------------------------------------

补充一个Jace(http://movie.douban.com/people/49879733/)版的彩蛋:

Wardaddy没有被手榴弹炸死,只是被炸瞎了一只眼,并且因为多年争战身心俱疲而有了早衰的迹象,两鬓斑白。二战结束后他染上了吸烟的恶习,走到哪都不忘抽一口。后来为了戒烟,时刻告诫自己摆脱对尼古丁的依赖,便给自己改了名;又为了纪念自己在二战时的座驾顺便把姓也改了。他在平行宇宙中的分身则以一个黑人大光头的形象活跃着。

 2 ) 闯关RPG书写战火兄弟情

   《狂怒》这部电影放在今日,可以称得上是稀有动物了。

商业市场中的稀有战争片

    二战题材的电影如今的全球电影市场上比较罕见,早已失去了好莱坞黄金时期规模扛鼎的地位在1998年《拯救大兵瑞恩》几乎重新定义了二战电影之后,随后的战争题材作品几乎找不到自己发展的方向,加之商业化市场的迅速发展,有时候观众看战争片的主要目的在于视觉场面,如今单元注重视觉场面的电影实在太多了,致使二战电影CG化难以表现,逐渐成为了边缘题材。北美HBO的迷你剧《兄弟连》和《太平洋战争》耗资巨大,将观众的目光聚焦在小荧屏上,但在主流院线方面二战电影几乎踪迹不见,仅有的个例也只是《硫磺岛家书》中的独特角度和《无耻的混蛋》这类不走寻常路的戏说题材,倒是欧洲方面虽然二战电影数量下降,但《兵临城下》、《漫长的婚约》等片代表了欧洲派二战片量少而精,尤其是俄罗斯,《决战要塞》、《古墓迷途》、《边疆》都是一流的战争片,只是去年的《斯大林格勒》过于矫情,有失水准。


    然而作为一部描述坦克兵的电影,就更加少见了。一般来说,战争片中涉及到陆战,就必然少不了陆战霸王——坦克的出现,但坦克很少作为主角,考虑到其作战功能,大多是作为本方的支援型力量或敌方的BOSS出现。试想一场阵地战或巷战中,当一辆坦克出现会瞬间扭转双方的局势,因此坦克在战争电影中通常扮演了这样的角色。纵观影史,1965年由亨利•方达、查尔斯•布朗森 主演的《坦克大决战》算是少见的描写坦克大战的电影,将近40分钟的坦克大战场面令人叹为观止。而1970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的《战略大作战》则别出心裁将目光聚焦在一小撮坦克兵身上,上演了一出战争中的黑色幽默喜剧。不得不提就是前苏联/俄罗斯的战争片,对于坦克大战的描写尤为突出,1985年那部《莫斯科保卫战》,政府动用了数千职业军人、坦克、飞机参与拍摄,气势恢宏,细节考究,若非前苏联意识形态浓重,本片绝对称得上是影史数一数二的战争片。还有2012年那部《白色虎式》,用意象化的手法包装战争片,片中幽灵一般的白色虎式坦克就像战争中罪恶的极端,在传统战争电影中显得尤为另类。



然而《狂怒》的出现,不仅是一部稀有的坦克战争片,更是一部在商业化市场中的战争电影,显得极为可贵。

做任务,打通关

    本片称得上是坦克版的《兄弟连》,何以见得?首先电影描述了一群坦克兵的战争日常,主角就是谢尔曼坦克的五人坦克乘员。跟《拯救大兵瑞恩》那样的史诗作品其实无非相比,因为坦克这种陆上火力霸主在电影中的支援型角色的定位问题,使得该片的视角有些局限性,因此无法像《拯救大兵瑞恩》那将一次行动作为任务从一而终,倒不如最大化发挥坦克在战场上的作用,将多次坦克任务整合在一起,这就像剧集《兄弟连》那样,分段式的任务行进,就像RPG游戏一样推进剧情。

    一般而言,这种表现方式说穿了就是没有故事主线,电影毕竟不是电视剧,这样作很容易让电影本身显得七零八落,剧情散碎,那么让我们看看本片是如何将这些零散的故事整合在一起。

   本片中,“狂怒”的主任务大概为两个,与一众坦克连(其实只有5辆)去帮助盟军拿下一个小镇,到达小镇后新任务是占领十字路口要塞保护盟军补给,而到达小镇后又接了一个支线任务,救援一处被困的步兵小分队;去往十字路口路上打副本,对方虎式坦克一挑四灭了仨,致使保卫要塞的任务升级成BOSS战,不愧是网游《坦克世界》赞助的电影。其实这样的故事要是换做别的导演未必能够驾驭好。可是导演大卫•阿耶就不同了。

奇葩导演的情义写真

   大卫•阿耶是一个奇怪的导演,因为他的作品有一大特点,没有故事。没错,从早期编剧的《反恐特警组》和《训练日》,到后来自编自导的《街头之王》、《警戒结束》,他的作品故事模式便是“做任务”,《反恐特警组》中团队特警保护人质的任务,《训练日》菜鸟第一次出任务的一夜各种是非,《警戒结束》中巡警搭档的各种做任务,总而言之,大卫•阿耶的剧本均是一个套路,在有限的时间内,围绕着主角的各种任务模式。

    这并不是说他的作品不好,而且在做任务的基础上,发挥出他的另一大特长——刻画人物,尤其是男性角色刻画(其作品中很少出现女性)。《反恐特警组》中主角与昔日队友的撕逼大战,《街头之王》中基努里维斯与帮派之间的纠葛,《训练日》里伊森霍克和丹泽尔华盛顿的对立关系,《警戒结束》中两位巡警的兄弟情。他的强大人物处理手法就是建立在剧本中看似很琐碎的任务上,并且一点一点积累出鲜明的人物刻画和角色之间的深刻关系,同时也让角色反作用于故事,让零碎的故事变得充实和紧张。这一点很像香港导演,比如林岭东的《龙虎风云》和《侠盗高飞》,还记得《警戒结束》催泪的兄弟情吗,正是由此而来。

   同样《狂怒》也是一样,坦克兄弟班中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以菜鸟小兵为视角经过了大小的任务和情节之后,角色的鲜明刻画和人物之间的粘合度被一点一点建立起来,有了小兵罗根勒曼的成长,有了布拉德皮特与兄弟之间的友情刻画,也有了战争中人性的写照,乃至最后大战的戏份显得热血贲张。这种独特的故事模式叙事结构是导演大卫•阿耶特有的,换做旁人来执导并非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可以预见他2016年的新作,DC漫画作品《自杀小队》也会是如此模式)。

   而整部电影中最见导演功力的则是一出与战争无关的戏份,就是在小镇中一队人马在德国女人家中那场戏。看似游离于电影整体故事之外,但故事张力却为整部影片中最棒的一幕。最初是布拉特皮特与罗根勒曼两人与德国姐妹之间的对手戏,对立的双方共处一室未知的故事发展在平静的外表下无时无刻不牵动着观众的心,随后更多角色的加入,这一幕是完全的舞台剧模式,一个在极端环境中的独立空间,多方势力的对弈,导演对节奏的掌握和每个角色所处的地位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刻画,令人紧张到极点。可以说正是经过了这一场戏之后,电影的人物关系完全确立,否则将大打折扣。

飞火流星的曳光弹

   电影的战争场面可以说是达到了好莱坞战争戏的标准,烟雾和火焰效果颇为养眼。格外突出的是两处:其一是音效,一次突如其来的伏击和遭遇战,炮弹飞过的声音和坦克内部嗡嗡的回音,电影音响效果的运用出类拔萃,其二便是曳光弹效果,很多观众不理解曳光弹,这里普及一下。在二战中由于没有雷达和夜视仪,在黑夜或者阴暗的场所里难以辨认敌军方向,因此曳光弹便派上用场。用尾部装有能发光的化学药剂的炮弹或枪弹,通常装备于坦克炮塔的同轴机枪,为了修正弹道和指示敌军,黑夜中一束闪光的子弹,够协助射手于光源不足或黑暗中修正瞄准目标,当然自己的目标也暴露了,万事不能两全其美嘛。但造成一流的视觉效果这个方面确实值得肯定。
 
   然而遗憾之处也是有的,毕竟作为一部描写坦克兵的电影,没有火爆的坦克大战是说不过去的,可《狂怒》偏偏这方面毕竟欠缺。其实早已预料到,不是故事的问题,而是无法为电影中的坦克安排一个对手的原因。片中几辆谢尔曼打副本的场景想必观众印象深刻。

超级BOSS虎式坦克

   不得不提的就是德国二战陆战之王虎式坦克的威力,当年几乎是打遍欧洲无对手,是欧洲战场上的神话。1944年诺曼底登岸今后,盟军惶恐地发觉,本身设备的坦克没有一样是虎式坦克的对手,当年能跟虎式坦克交手的坦克,有的说是苏联的T34,但也只是以量取胜,T34以量产为傲,虎式曾经与T34完成了击毁34辆,损失两辆的战绩。当苏联人研制出能够抗衡虎式的T10“斯大林坦克”时,德国那边又出现了更加凶猛的虎王重型坦克。“虎式恐惧症”便是被神话的坦克传说,如果你在墙上画它,会把二战的盟军新兵给吓跑,足以见他在人们心中的“高大地位”。当时有人传言虎式甚至能够自动修复,那部《白色虎式》就是以此为原型打造。

   至于《狂怒》中的主角M4谢尔曼,就更不值一提了,美军曾戏称其为“铁罐头”,就是说其机动性差,装甲薄。用本片战争顾问的一句话来形容:谢尔曼跟虎式比起来,就是纸糊的。平均5辆谢尔曼才能击毁一辆虎式,唯一的机会还是活动到其面前近间隔攻击,而虎式一炮就可以将谢尔曼的炮塔掀掉,盟军也戏称其为“像虎式坦克脱帽敬礼”。电影那段围剿虎式的战斗完全还原了以上场景,近距离击毁虎式才是谢尔曼唯一的机会,足以看出该片在细节方面的考究。更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的虎式坦克,是从英国Bovington坦克博物馆借出来的,也是世界上唯一一辆能够开动的虎式坦克,这一点尤为可贵,因为大部分同类坦克都在战争中被击毁了,当年《坦克大决战》中虎式坦克还是由M47巴顿坦克改装的。

与众不同的视角

  《狂怒》这部电影所叙述的主题,依然是战争电影的常态,残酷状态下的人性与情义,本片侧重于后者,导演发挥自己的长处将电影打造成为充满雄性荷尔蒙的铁血大片,兄弟情义在电影中得到很大空间的描述。而至于人性方面,电影的剧本很讨巧,选取了一个新兵为主视角,从侧面来反映极端环境下的人性光辉以及战争的罪恶,比如开场与结尾前后呼应的德国少年兵,一死一生的差别凸显战争的残酷。

   或许也想到了《后会无期》中那句著名台词:小孩才分利弊,成年人只看对错。本片也一样,在战争中,只要你是一名士兵,你看到的只有胜负关系。

 3 ) 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

古希腊诗人Pindar曾经吐槽过:战争只有对于没有经历过它的人而言才会显得有趣。这句名言不太出名的后半句是:经历过的人在战争逼近时都会心惊胆战。Fury的编剧导演似乎秉承了同样的反战理念,并决定用电影来尽量还原战争真实的苦痛,即便不至于造成战后创伤,也起码也要对着远离硝烟与死亡,捧着爆米花半躺在软椅上的各位抽上一耳光。

个人对于影片的感受其实很矛盾,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来自于同样显得矛盾的影片前后两部分。当然,整体上制作水准很高(有不接烂片的皮特叔做质量保证),有大牌们精彩的个人演出和群戏,细节的忠实还原,以及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情节上以新兵Norman成长教育为主线,将不同类型的坦克作战自然地穿插其中,轻重缓急控制得当。在Fury号(怒火号)坦克出发执行保护盟军补给站的任务后,无可奈何地走向了终点站。结局似乎有些神化和神剧化的处理方式多少令影片有些失色,但也算是完成了点题,让怒火最后一次喷发。

从片头灰蓝的天空开始,伴随着钢琴的寒意和大提琴的低吟,整个浸在冷色里的世界便带上了愁云惨雾般的情绪。如果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破坏给你看,本片的手法就是不带一丝情感把几乎所有的东西都破坏掉给你看。盟军,纳粹,战友,楼房,少年的初心,萍水相逢的爱情,马匹,统统放在坦克的履带下碾成渣。相比同样二战题材的很多作品,这部电影在展示残酷方面更为决绝:遍地尸骸,被弹片削掉的头颅,燃烧着的战士,轰上半空的残肢,还有被击毙的娃娃兵,死亡出现之后迅速切换,几乎不留感情停滞的空间。即便战场之外的几场文戏,都一定要撕破脸皮温情全无。其中的每一个人,战死或是幸存,士兵或平民,都摆脱不了被战争肆意蹂躏的命运。

1 英雄们

新兵Norman,一个被塞入坦克的文员,是带领观众进入这个残酷世界的视角人物。这是战争片中经常出现的形象,《拯救大兵瑞恩》中的翻译,《兄弟连》中的补充兵和年轻军官,他们正直,单纯,拘泥于教条和俗世的是非观念,却与战争的信条格格不入。自然这些人最后会在鲜血中成长或扭曲变成一个真正的战士。而众人爱戴的皮特叔扮演的Collier下士是怒火号坦克的车长,这是他继《无耻混蛋》后再次出演一个对纳粹深恶痛绝的角色,以至于开头击杀纳粹军官一幕后很自然地猜想他接下来是否又要抽刀割头皮。Collier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兵,从绰号Wardaddy就可窥豹一斑,机智冷酷果敢,外带一丝玩世不恭,是战场上最可靠的指挥官。于是Collier和Norman,老手和菜鸟,导师与学生,领导与下属,凭借着这种经典的关系构成了戏剧张力十足的矛盾统一体。

怒火号的其他乘员包括:喜欢引用圣经段落的基督教徒Bible,经常蹦西班牙语的Gordo,一脸痞相的Grady "Coon-Ass"。这些和Collier一道出生入死的老兵个性迥异,作战分工明确,构成了怒火号吵闹却默契的独特生态。他们极大地丰富了人物关系,但在实质上和Collier更像是一体两面,也都是被战争变成战争所需要的人罢了。正是因为见惯生死洞悉无常,战场上奋勇前行的英雄气概在战斗的短暂间歇便投影成了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末日狂欢,心理适应机制将麻木变为常态。道德同断壁残垣般崩塌,纪律和条约也早被鲜血模糊,所以处决该死的法西斯,纵情酒精与女人,杀掉受伤的马匹,理由或出于仇恨或愤怒,或只是为了取乐。

Norman和观众代表的俗世人格,以及Fury号老兵们代表的战争人格纠缠碰撞,其激荡在小镇民居逼仄的餐桌上达到顶点。Collier和Norman在搜查民居时见到了避难的姐妹,文艺小清新Norman和清丽的Emma金风玉露,导师Collier也顺水推舟。本来是难得的温情场面,老兵们却偏偏进来搅局。明明是一起手起刀落,一起放浪形骸的至亲战友,怎么偏偏就让这个小子享福不带弟兄们了呢。Gordo讲了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故事,一次伏击后,他们一路上杀掉了德军所有的马匹,最后意味深长的总结:发生的已经发生了,该发生的还是要发生。这一段对峙没有枪炮拳脚,却紧张到空气郁结,Grady的轻浮挑衅,Collier威信的失效,女孩的啜泣,Norman的一触即发,似乎比之后的坦克大战都更加摄人心魄。

新下达的指令很合时宜将这场无形冲突化解。之后的一场轰炸更是直接将Norman短暂的幸福抹杀。也算终于将这位新兵的怒气槽加满,将其毫无挂念地推上最后的修罗场。到了最后的决战,之前所有对抗的人格和情绪在以寡敌众,面对党卫军青年团时终于凝为一体。血脉贲张突破了之前的压抑,在浴血中Norman也终于正式融入了怒火号的群体,完成了最后一步的成长并在Collier的保护下幸存,坦克老兵们也用悲壮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2 平民与敌人

兴亦苦亡亦苦的老百姓每次都是最惨重的。即便作为侵略者的德国一方,狂热的主战分子之外还有更多的是随波逐流小市民,他们没能做出选择,却要承担选择的后果。本片背景是二战后期,德国已经强弩之末,从进攻转为防守,因为兵源不足甚至要动用老弱妇孺。在这种状况下防守军队无处不在甚至混于市民之间,让攻防战变成了盟军和普通市民的噩梦。

电影在这方面的刻画相当刻意,过于注重对残酷性的表现。盟军进驻小镇的时候老大爷不回家躲着,却要当指路党,结果被自己人一枪爆头。德军在火炮轰炸时也置友方和平民于不顾,炮弹却偏偏戏剧性地绕开盟军坦克夷平了和Norman有萍水之缘的女孩所居住的房屋。而和电影无关,这些牺牲其实和战争一样真实,却比起战死的士兵更快地被遗忘。

而担当防守的德军方面,负隅顽抗的和纳粹党徒基本都是必死的命运,但居然连儿童都作为战力被派上了战场。用火箭筒袭击盟军坦克被击毙的几个稚气未消的纳粹童子军,只是整个帝国阴影中的一部分。在德国阿登反击战中,就有很多十一二岁的孩子被培养成士兵,执行侦察破坏暗杀任务,甚至装成向盟军士兵要糖吃而趁其不备拔枪射击。

影片最后的三百人党卫军,根据其作战表现来说更像是青年团的补充兵员。战斗经验不足,指挥无力,不知退缩地冲锋,面对一架坦克构成的孤堡居然没有任何能体现出受过训练的作战,只好把尸体在坦克周围摆成一圈。固然是主角光环威力全开,直接杀伤了敌人的作战能力和智商。但从这场战斗上看来,第三帝国也的确日薄西山,这些忠于元首的人也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

3 Sherman

Sherman坦克是二战的明星,在盟军方面大批量装备,出现在各大主要战场上。虽然作为非军迷不能对各坦克性能指标战功战绩信手拈来,但也大概知道Sherman在坦克作战中的战损率的确很高。可能是因为产量大,主要用途是支援步兵,在火炮攻击力和装甲方面也都做了一定的妥协,经常在中弹后起火爆炸,所以在二战题材的各影视作品和游戏中经常看到开路的Sherman坦克变成靶子。二战盟军士兵对Sherman坦克起了“朗森打火机”的外号,因为“一打就着”,还有“燃烧的坟墓”、“五人焚化炉”,可见Sherman坦克兵命运之惨痛。

本片的Sherman坦克可以算是绝对主角,尤其是Collier指挥下的怒火号,从北非一路杀到德国,黄沙百战穿金甲,闪避率和幸运值都加到了顶级。在本片中的几场战斗也都到位地展示了各种作战方式,联合步兵,城市攻防,坦克对战。片中的Sherman坦克,一辆被反坦克火箭击毁,三辆则是被德国虎式击毁,多少还是很遗憾地还原了Sherman脆皮的设定。相比虎式的重炮重甲,Sherman作为中型坦克劣势更显,二者对战中一般战损比是1:5或1:6。除去被偷袭损失的一架,Sherman以三对一的场景叹为观止。最终血战险胜,折了三分之二的战力。没能有效利用虎式的炮塔旋转较慢的特点进行包抄,Collier的这个战术可能略有问题,却也颇为不易。而最后一战中Sherman非典型地作为堡垒进行阵地防守,在服役生命的最后一刻充当了战士们的铜墙铁壁。

只要想象一下坦克内部人类的活动之局限,阴暗封闭的空间内凝聚的血腥汗臭汽油火药味道的混杂,以及随时来临的不可知的死亡,而这个钢铁的怪兽又同时作为堡垒庇护着同行的步兵,便不由得对于Sherman坦克和其中的驾驶员们感到发自内心的钦佩。

*

对于玩使命召唤都会想要躲在掩体后不出来的本人而言,这部电影再度强化了对战争的畏惧。无论是侵略者,反击者,或是卷入其中的无辜平民,本来的人格都在被嘲弄侮辱,平静的生命被历史战车无情碾压。仍然,要感谢那些其中站出来捍卫美好世界的人,毕竟是他们在被折磨被扭曲的命运中阻止了这一切的继续蔓延。这很痛苦也很伟大,但希望世界不再需要这样的方式。

 4 ) Fury观后感(剧透慎入), 一部让你爱而无奈的二战电影

Fury观后感, 一部让你爱而无奈的二战电影

也许大部分人都会吐槽这个标题,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 要么喜欢, 要么讨厌, 中立似乎永远不是影评界的旋律. 但是对于布拉德皮特的这部电影, 我只能说,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而做为一个二战迷的我, 感到欣喜而又无奈, 这是一部经典二战坦克兵生涯电影, 这同时也是一部没有逻辑的好莱坞商业片.

以下内容涉及大量剧透情节, 读者慎入.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以坦克/坦克兵为第一视角拍出的电影. 其中无论是皮特所在的小队掩护陆军进攻, 以及(个人认为的高潮) 三辆谢尔曼坦克与虎式进行的缠斗. 完美的呈现出了二战时非德坦克兵的幸福与恐惧. 面对陆军冲锋时, 他们就是战场上的皇帝. 坚硬的前置装甲, 高人一等的物资配给(皮特甚至帮助二等兵Norman勾引到了小MM, 靠6个鸡蛋). 然而面对愤怒的德国虎式坦克时,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十指紧扣, 祈祷在虎式的88毫米炮对准你之前, 冲到它的身后. 在1945年4月的德国, 战争是血腥残酷的. 被坦克压成二维状的尸体, 童子军, 鲜血, 泥巴. 这一切都在向观众诉说着和平的珍贵. 在这一点上, Fury是完美的.

然而, 我不是一个周末8点档的大妈, Fury当中充斥着各种令人无法直视的好莱坞商业片槽点让我这个二战迷不吐不快.

以下分镜头从还能忍受到完全不能忍受过度…

1. 二等兵Norman的第一战, 营救被困的某排步兵小队. 当坦克冲出草丛, 进入开阔地时, 被营救的步兵排出现了, 他们在干什么? 全副武装趴在泥里等待坦克小队的到来. 步兵小队指挥官, 同学你在开玩笑吗? 要么进攻,要么撤退, 趴在开阔地上就能抵抗反坦克炮和德国狙击兵的进攻? 更令人无法相信的是, 在坦克小队发起进攻前, 德国人并不对那些步兵进行攻击, 他们在围点打援? 如此槽点令人叹息
2. 同样的一幕发生在Norman的第一战, 当坦克小队冲入开阔地时, 以逸待劳的德国炮手在充分瞄准后, 打飞了… 之后所有的炮弹, 全部瞄准谢尔曼最坚硬的炮盾进行攻击. 好吧, 我明白了, 德国军队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他们的炮手完全没有培训过, 炮兵指挥第一次遇见谢尔曼坦克, 不知道攻击履带或者首下.此槽点尚能接受.
3. 精彩的虎式偷袭战, 在遭遇虎式偷袭后, 皮特指挥剩下的三辆坦克对冲出隐蔽草丛的虎式发起反冲锋, 槽点来了, 直到另一部坦克被击毁, 皮特才想到面对拥有良好前置装甲以及88毫米重炮的虎式坦克时大家应该分开进攻, 于是, 在主角光环的帮助下, 在所有配角坦克被击毁的情况下, Fury终于成功绕后. 如此指挥能力, 对于一个参加了北非战役到反攻德国的坦克车长来说, 完全不及格.此槽点尚能接受, 毕竟谁也不能保证在面对虎式时能做的更好.
4. 一部成功的好莱坞商业片没有爱情的滋润是绝对不行的, 于是编剧排出了令人咋舌的一幕, 在被占领的德国小镇上, 美丽的少女Emma爱上了二等兵Norman, 一个美女, 在6个鸡蛋,一首钢琴曲以及天桥底算命先生的手相说(注意,语言不通), 爱上了侵略者美国大兵. 你在干什么Emma, 这是你的敌人, 你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爱上一个语言不通的侵略者? 果然, 上帝都看不下去了, 于是在Norman他们离开房子后, 一发流弹直接命中了少女的小屋. Norman于是发誓要为她报仇---杀光德国纳粹. 如此槽点, 让人欲罢不能.
5. “Grandpa, where are the German soldiers”, Brad asks a German old man. (老先生, 德国士兵在哪?) 这一幕让我想到了这样的爱国影片, 日本鬼子问村长, “老头, 告诉我谁是共产党”. 正常剧情我们都知道, 老头呸一声, 然后被鬼子挑死在枪尖. 但是fury的编剧显然没弄明白侵略者和被侵略者的关系, 于是, 老头对着远方的大楼遥遥一指, 狙击手一发子弹送他上西天. 我们不禁感叹, 希特勒的失败之处在于, 德国人人皆德奸. 这不是一场解放与被解放的战争, 这里也不是荷兰, 比利时. 这是德国的领土, 那些都是纯种的日耳曼人. 如此槽点, 令人费解.
6. 坦克小队最后的坦克, fury向着目的地十字路口前进. 在到达十字路口时, 一发反坦克地雷炸断了它的履带. 试问, 什么样的部队在十字路口正中埋下反坦克雷, 而且, 只埋一发! 我们都知道, 地雷的厉害之处在于, 如果你制造一片雷区,那么你的对手要么排光它们, 要么用命填平它们. 那么请问, 只埋一颗地雷你到底是想怎样, 咱们还能不能愉快的打仗了. 如此槽点, 令人感叹德军二战末期后勤补给的悲哀以及地雷的重要性---我们的命中率是100%哦亲!
7. 党卫军, 党卫军. 做为二战时期德军的精英, 德国的骄傲, 号称阵亡达到9成都不会崩溃的队伍. 在被fury小队突袭后, 迟迟拿不下十字路口. 战斗从下午一直打到夜晚, 党卫军损失惨重. 直到最后关头, 党卫军指挥官才想起拿出rpg(反坦克火箭炮), 于是, 成功干掉装弹手. 在发现对方打光弹药后, 才想起派出狙击手. 真不知道是皮特的fury太厉害还是党卫军太愚蠢. 对于一部履带被击毁, 5人全部龟缩的坦克. 党卫军在拥有火力人数多方面压制的情况下, 居然能战斗这么久. 党卫军的素质令人发指. (党卫军: 今晚就从墓地里爬出来让导演见识一下什么叫做愤怒的僵尸) 如此槽点, 令人绝望
8. 皮特: 我们的弹药打完了, 我们要去坦克外面搬弹药进来.
什么, 你在开玩笑吗? 你知道你们准备5对300, 你知道你们一定会死, 你居然, 你居然还不把所有的东西准备好. 你有足够的时间喝酒聊天打屁, 却没有时间准备好弹药! 最让我佩服的是, 你把弹药放在坦克外面干什么? 怪不得虎式坦克2炮炸掉两个坦克的弹药架(爆头). 原来谢尔曼的弹药是外置的! 如此槽点, 我已无力吐槽…
9. Fury’s mission : go there, report there, hold the cross road (fury的任务目标, 去那, 在那里报告, 占领十字路口). 皮特大哥, 你都做了些什么, 这么简单的一个侦查任务, 你为什么要硬抗装备精良的党卫军部队? 你们是坦克兵, 祖国培养你们容易么? 在没有一个令你升华成英雄的任务目标下(比如掩护大部队, 掩护野战医院, 掩护小学生). 你居然选择了以身殉国, 这个十字路口有金子么? 一句, 坦克就是我的家就让我们的英雄做出了车在人在,车亡人亡的决定. 令人佩服. 做为一个经历了北非到德国的坦克车长, 如果他的坦克从没被击毁过, 我只能说, 一路走好…
10. 败笔, 绝对的败笔. 人性, 什么是人性? 做为党卫军的一员, 你的袍泽被杀掉了N个(N大于50吧…). 你们被5个人加一部烂谢尔曼死死拖住N个小时(N大于3). 你发现了对方最后的幸存者, 你做了什么, 你放了他? 你放了他! How dare you! 妈蛋, 你都干了些什么. 那些躺在地上的兄弟的血还没冷, 那些和你打招呼的战友再也不会和你说话了. 你们的祖国正在被他们侵略. 你干了什么? 放了他? 孩子, 你是梁朝伟吧? 你确定你晚上做梦的时候战友不会来找你? 如此槽点.. 我还能说什么. 好莱坞, 你真棒! (不禁让人想起皮特让Norman杀俘的那一幕, 仅仅因为德国兵穿了一件美军军服的外套. 皮特愤怒地命令Norman杀了他拿一血. 而年轻的党卫军士兵望着满地袍泽的尸体, 放过了这个侵略者. 这一刻, 我感觉, 原来释迦摩尼和普罗米修斯真的活在我们的身边…

 5 ) That so many antichrist is coming.


For all that is in the world, the desires of flesh and the desires of the eyes and pride of life , is not from the Father , but from the world. As well as the idea of give up, the thought of quit and the willing to surrender. And, the world is passing away , along with its desires. So does who he is failed to stand up for good against evil. But whoever does the will of God abides forever.

It is the last hour, and as you have heard that antichrist is coming. So now many antichrist have come.

Let what you heard from the beginning abide in you. If what you heard from the begining abides in you, then, you will abide in the Son and in the Father. And this is the promise that he made to us -- eternal life.

 6 ) 我的纳粹兵

有些事我都已忘记

但我现在还记得

在一个晚上我的队长问我

今天怎么不开心

我说在我的想象中有一队纳粹兵

与众不同最时尚宰起来肯定棒

整个城市找遍所有的街都没有

他说将来会找到的

时间会给我答案

星期天我再次寻找依然没有发现

第二天后我开着坦克去了第二个城市

这里的人们称它为魅力之都

时间过的很快履带却被炸坏

我想我必须要离开

当我正要走时我看到了一队纳粹兵

那就是我要的纳粹兵

我的纳粹兵时尚时尚最时尚

在坦克里的我情不自禁

打炮 打炮

在这光滑的地上打炮

月光下我看到自己的坦克

有时很远有时很近

感到一种力量驱使我的炮火

有了坦克天黑都不怕

一炮两炮一炮两炮

一炮一炮似爪牙

似魔鬼的炮火

打炮 打炮

在这漆黑的夜幕下打炮

似魔鬼的炮火

这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

我告诉我自己这是真的这不是梦。

 短评

结尾一下就俗套了,不过前边大半段真好看。子弹的特效太像激光了,违和的科幻感。

9分钟前
  • 伊拉克洗衣粉
  • 推荐

跟《拯救大兵瑞恩》一比真是史诗与小品的区别。除了开头的坦克突击与跟虎式的决斗两段,本片就是一个接一个episode的melodrama,所表现的并不是带入二战的真实感而是五个坦克兵cosplay上演一场接一场狗血的情感大戏,再加上结尾一战直接沦落为抗德神剧的节奏,实在是令人失望。

11分钟前
  • Rilkelee
  • 还行

四星全部给战争场景尤其是如此真切的坦克戏码,颇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另:中间一段德国妞戏码让人很想吐。太假了。

15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the desires of the flesh and eyes and pride of life, is not from god but the world. That world is passing away along with it's desires, but whoever does the will of God abides forever.

17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理想是和平的,历史是残暴的。” 套路的战争片,但是皮特叔一把年纪了为啥肌肉还保持的这么结实?室内那段戏真以为他要硬上两姑娘了…★★★☆ - 发自豆瓣App

20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在美国的影院与百号美国人一起欣赏美国人打纳粹的电影,有点儿能体会像是国人看抗日片的那种feel。货真价实的谢尔曼x4与独虎硬抗,实在太爆!为了迎合本土观众,情节多少得“设计”下,不过至少有那段或许空前绝后的谢虎大战撑场面!

25分钟前
  • SupER
  • 推荐

我大皮特依然帅到让我尿裤子。他内心仅存的信仰和优雅分别在希亚拉博夫和诺曼身上找到了映射,所以他爱他们,胜过肉体眉目的情欲。最后的困兽之斗不是为了国家或尊严,是解脱。战争对灵魂的折磨远胜过肉体,你明知会结束却望不到它的影子。人竟可以变成这样,所以坦克就成了唯一的归宿。

30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还行

坦克大战……希亚·拉博夫和布拉德·皮特的深情对视是怎么回事……

35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当看到刚上战场的男主又哭又闹,看到男主弹钢琴看手相就把惊恐的德国少女骗上床还称之为爱情,看到党卫军年轻士兵露出歌颂人性真善美的微笑...我想起因恐惧而失明的士兵布洛依,想起坐在教堂外聊天的医护兵尤金和法国女护士,想起温特斯看到同样微笑后一枪将其击毙... 还不如再刷一遍《兄弟连》。

38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理想是和平的,历史是残暴的”——牛X

42分钟前
  • daangel
  • 力荐

剧情四平八稳里还能讲出新意,落窠臼的题材能拍得这么残酷得不落窠臼,真是很不容易啊。就喜欢这种从不拿绿幕糊弄观众,直接上4辆谢尔曼坦克真家伙外加一辆虎式坦克真家伙的作风。片中的道具几乎全是真家伙;最后,不辣的皮特发型绝对不能乱!

45分钟前
  • davekozg
  • 推荐

大概有三个时刻我都以为Brad Pitt和Shia LaBeouf要亲上去了,真的

48分钟前
  • 办公室甜心
  • 推荐

看了#电影狂怒#首映礼。 3.7分(满分5)|▲冯小刚也去看了,看完和王中军说,这不是《集结号》嘛。王中军说,我感觉应该是《兄弟连》吧。。▲Brad Pitt 的头发和脸永远不会被炸弹炸毁!

51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推荐

别的情节一直在我脑子里乱入。。。行尸走肉的Shane死掉变成僵尸,感染了德国人,Brad植入病毒变得无敌,壁花少年爱上Brad,然后变形金刚突然出现保护Shia,把所有的僵尸都杀掉了。。。。。墨西哥amigo全程打酱油。。。LOL

54分钟前
  • elly的小hui儿
  • 推荐

看过那么多部战争片 这部依旧带给我不一样的震撼(Brad Pitt老了也帅

58分钟前
  • 文淇
  • 推荐

至今还是没有一部二战片可以和拯救大兵比肩。

59分钟前
  • song
  • 还行

好他么无聊加难看啊,完全没人物,战争戏只有坦克迷爱看吗?各种中途就想离场了。

1小时前
  • 阿巴厮
  • 较差

真是好,正点,纯粹。虽然好莱坞矫情俗气那套一点不拉,最后一战也英雄主义zuo到死。但影片切口极小,把战争电影常见对人性的弱智关怀全部转移到了对战争细节逼真的刻画上,在感官上相当过瘾。国内11月上映,力荐呢!

1小时前
  • Peter Cat
  • 推荐

最后几分钟美国人还是给足了德国人面子的。。Brad Pitt男神形象再次升华!好片

1小时前
  • -AAAlice
  • 力荐

三星半吧,能看,槽点也有。整体还是前面的战争戏更好,尤其坦克带小兵以及战虎式,后面多少有点抗战神剧。影片营造出肮脏、压抑、险象环生的战争环境,所谓的真实感也是大卫·艾亚一贯推崇的,这是影片比较带感的部分。声光结合的战场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