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的女人 下

正片

主演:波姬·小丝,卢·戴蒙德·菲利普斯,斯科特·格伦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5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失踪的女人 下 剧照 NO.1失踪的女人 下 剧照 NO.2失踪的女人 下 剧照 NO.3失踪的女人 下 剧照 NO.4失踪的女人 下 剧照 NO.5失踪的女人 下 剧照 NO.6失踪的女人 下 剧照 NO.13失踪的女人 下 剧照 NO.14失踪的女人 下 剧照 NO.15失踪的女人 下 剧照 NO.16失踪的女人 下 剧照 NO.17失踪的女人 下 剧照 NO.18失踪的女人 下 剧照 NO.19失踪的女人 下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Gone Girl

这个剧从方方面面都让我联想到斯特林堡的《父亲》。
在斯特林堡的话剧里,一对夫妻在对子女抚养问题上起了争执,进而变成了夫妻间的权利争斗。说是互相夺权,其实妻子罗拉是主导的一方。她先是暗示丈夫,女儿伯塔可能不是他亲生的,导致丈夫在一次争执中试图用台灯砸她。然后她将此事四处张扬,使人人都相信她丈夫罹患精神病,而罗拉则是被迫害的一方。最后丈夫众叛亲离,被穿上控制精神病人的紧身衣,在心力交瘁中死去。
《消失的爱人》基于这个原型之上,不说有多么原创,但在离婚已相当普遍的今天,一百年前的婚姻悲剧却因为人性的因素仍然延续下来,并因为现代媒体搅的一手好浑水而具有了更深的社会隐射。

首先,对被一些影评视为女权偶像的Amy这个角色,我觉得大卫芬奇是抱讽刺态度的。Amy并不具备真正强大的性格,在她身上我只看到工具理性和怯懦的自我欺骗。她杀了人回到Nick身边,告诉他她做这一切都是因为爱他。这种鬼话你也信?如果她真的爱他,怎么能受得了回来了以后Nick脸上写满了恐惧,傻子都能看出他对她早已经爱意全无。人说无爱的夫妻“同床异梦”,Nick都不愿意和她同睡一个房间,不仅如此,他回到自己卧室做的第一件事是锁上门。在Amy回家最后十分钟的片段里,芬奇给了两个Nick锁门的细节。他不过是她用恐惧绑架的人质。她胁迫他在公众场合牵自己的手,装作恩爱夫妻的样子。她教他承认信用卡都是他刷的,来cover自己杀人的恶行。她完全看得出他的不愿意,却对这样的结局表示满意。因为她得到了她一直想得到的东西:所有人关注的目光。

因为父母写的书,Amy从小就生活在公众的目光中,而这种目光却又不是以她为中心,而是不断将她和以她为原型的书中同名人物Amazing Amy做比较。Amazing Amy做什么都比她更好。Amazing Amy为她带来关注却又总是把她置于阴影之中。怎么说呢,asshole的父母总有办法在子女心中挖洞,而Amy心中的洞要不断用更多的关注来填满。

对于Amy来说搬到密苏里以后最无法适应的地方是:她成了局外人。不仅离开了纽约这个世界中心,而且人生地不熟的,没有人再关注她。当然丈夫像小孩子一样不成熟,不找工作成天在家打游戏。但是Amy做了什么?她一样没有出门找工作,除了看书就是抱怨丈夫。这个困境是他们共同造成的。两人感情越走越僵的时候,她完全可以离婚回纽约。但是她无法选择离婚。台词特地强调了她说不能这样回纽约,她没法跟她父母说这事儿。Amazing Amy样样都棒,所以Amy不能这样在密苏里这种in the middle of nowhere的地方被人抛弃作为nobody回纽约去。记得他们刚认识时的对话不?他们互相问对方是谁。他们问的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对方的社会身份。

我说Amy有令人恐惧的工具主义理性,因为她能精密计算、集合所有对自己有利的资源。只要对自己有利,她一瞬间就能编出一套谎话,并且人前说人话,鬼前说鬼话。对于她只有手段,没有任何道德可言。发现丈夫有小情人后她就开始策划自己的失踪。她甚至说服自己是因爱生恨,要教训她丈夫一番,可是在她的计算里却没有多少Nick发现她失踪后会有怎样的焦虑悔恨,她计算的全是媒体的反应:媒体一定会找到她邻居曝出她一直灌输的Nick有家暴倾向的谎言; Nick一定会对着镜头傻笑;她了解美国大众有多同情弱者,所以不惜制造自己假孕的病历证明——所有这些都基于她知道这件事会有多大的媒体效应。对一个工具理性主义者而言,还有什么比大众媒体更好用更称手的工具吗?在最初的计划里她甚至意淫了自己的死亡效应——与其活着作为nobody回纽约,不如为自己设计一个光辉的受害者形象:美丽聪慧却生活在家暴恐惧中的美国甜心孕妇,然后在大众怜惜又悲痛的目光中死去。而Nick, Nick不过是她公众形象的陪衬物和陪葬品——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只要Amy赢得目光,Nick也不是非死不可。

然而因为爱惜自己,她把自己的死期一推再推,终于因为遭遇那对下层小情侣的抢劫而玩脱了。Amy从来都不是真正强大的人,她一贯的手段不过是扮可怜,对邻居、对Collings、对调查她的警官、对媒体大众,她最爱利用操纵的就是美国中上层阶级过盛的同情心。这一套在下层完全行不通。面对抢劫她不仅轻信而且毫无抵抗能力,立即被打回无助无知少女。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她碰到了长久追求她的Collings。对这个救她于危难的人她是怎么报答的?她不仅对他扯谎、非常残忍地一刀割喉杀了他,还让他担负了所有的污名。

有人评论说Amy是psychopath,但psychopath都知道自己是psychopath,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找正当化的理由,更不会拿爱当理由。Amy当时声称自己是因爱生恨而计划复仇,到后来杀了人对Nick说她是因为爱他,为了拯救他不惜杀人以回到他身边,我觉得她自己也相信这些。自我欺骗本来就是工具理性的一部分,任何理由只要能让自己感到舒服都可以随手拿来用。然而Collings何辜?他追她的时候的确有点急进,有想要在她弱势的时候控制她的嫌疑,但他确实没有真正囚禁她强迫她。她起杀心不过是因为她需要个替罪羔羊,没有Collings这个替罪羔羊,她就没法在玩脱了以后爬回自己原来的世界去。若故事从Collings的角度讲,Amy就是《盖茨比》里的Daisy再演绎,不过时过境迁,现在女主亲自动手也一样不须承受良心负担了。

当然Nick也不是好货,在老婆失踪以后能在自己姐姐家继续睡小情人,但认为为了这个他就应该去死、并且背着污名而死的,我也无话可说。我认为夫妻间忠诚是道德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人的感情都是可能会变的,过分强调忠诚也是一种道德绑架。相比Amy而言,Nick身上有一种更笨拙却也更真实的东西。

我一开始被错误剧透,以为电影的结局是夫妻两人决定忘记之前发生的事情和和顺顺地过下去,当看到Amy浑身染血在无数摄像机前蹒跚走向Nick,然后两人摆出《乱世佳人》的经典造型,也以为结局真会往更讽刺的方向发展下去。不过现在的结局也很好,虽然失了些讽刺,但Nick的恐惧更现实些。毕竟这个片子是作为惊悚恐怖片上映的嘛。

 2 ) 冷峻的魅力

这年头影评写的都和剧情梗概似的,大部分笔墨都在分析故事,这固然没什么不好。但Gone Girl会是一部让你有冲动写真正“影评”的电影,因为从电影制作的角度来讲,各个方面都耀眼到不能让人忽视。

选角和表演

有很多导演表示过,“Directing is 80 percent casting.” 意思是制作一部电影(或舞台剧)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选角。我以前一直不信,觉得那摄影啊音乐啊什么的都不算吗,看了本片才知道厉害,最后回味的都是人物。

不可否认小本依然有点面瘫,但是就是很合适Nick这个软弱呆瓜的工薪阶级花花公子。人家长的就是很帅啊,在人群点蜡烛祈福那场戏里台下有个女的轻声说”He is so hot”的时候一点违和感都没有,在加上小本为了《蝙蝠侠大战超人》变壮了不少,养眼指数瞬间爆表(拿gummy bear砸脸卖萌什么的,你够了)。这种独特气质让后面人们恨他(出轨的花心大萝卜),和人们喜欢他(真诚认错的大帅哥)的两个情节自然很多,更加强了社会批判性,因为这到底是个看脸的社会,随便听点故事,再来一张好脸,民众就自娱自乐去了(我完全没有在影射柯震东什么的)。某种意义上小本的面瘫也成就了Nick这个角色,因为这让他“默哀”妻子的失踪显得很假,他说真话的时候亦是如此,更强调了婚姻里每个人的虚伪性,当真是人戏合一,可谓是利用面瘫的最高境界。小本你欠芬奇叔太多了,顺便吐槽你的短脖子。

演Amy的Rosamund也为本片献出了不能忽视的表演。演员自己就是牛津文学系的高材生,符合Amy的高等教育背景。网上有人批判这位英国女演员高冷的气质体现不出原著里Amy的美国甜心那一面,我倒觉得没什么。她身上那种独特的恬静的气质以及稍微爷们点的嗓音让她看起来很有力量和自信,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管她做的事有多么扭曲。这种气质也给后面她做两面三刀绿茶婊的行为增添不少可看性,因为前后对比很强烈,同时又深不可测,令人心寒。让我觉得不管计划中途有多少变数,她总能找到对策(潜台词:不要上哈佛,不然出来就这样) 。不过她发音上有所有英国演员的通病,他们在说美音的时候声音会变轻。参照《豪斯医生》里的Hugh Laurie。我听过他用自己英音接受的各种采访,声音很实,但是在《豪斯》里说美音的时候声音变虚了一点,就好像唱歌用假声一样。本片女主也不例外,声音变的飘渺,时间久了真有点枯燥,但是又有独特的韵味,感觉像一个魂魄在你耳边细语一样,使旁白令人不安。到底是恨的不够深,您当初要是真能下定决心自杀,Nick也真的不一定有活路,她的自负成就了自己最后也毁了自己。

网上有人吐槽Desi那一幕完全是没必要的噱头,因为书里面根本没有这样暴力色情加血腥。然后主创人员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在监狱里如果想要干掉一个人,往往都会在操场,因为剧烈运动后心跳加速,这时候伤到主要血管,挂掉只是几秒钟的事,等叫人来早就晚了。Amy深知这个道理,因此这个戏剧处理很符合她psychopath的性格。我听了之后脊背发凉。这个情节改编也算是为人物服务的。

其他角色都选的很好,Neil的千年备胎,Tyler Perry的淡定律师,Margo这个真性情姐姐,Amy的强控制欲母亲,胸大无脑的小三,客观公正的警探,夸张虚伪的真人秀主持...... 没有人刻意去抢戏 (如《美国骗局》里的Jennifer Lawrence),都是各司其职,为故事服务。

摄影和音乐

靠情节取胜的电影,你很少会重复看。你往往来回看的都是摄影音乐等其他方面也比较耐看的电影。本片摄影师和配曲家都是和芬奇多次合作的人,把芬奇这位阴冷大师的独特风范表现的淋漓尽致。预告片里女主沉入水中那个镜头我直接就醉了,开头结尾的那个头发和面部特写我也是跪了,这种独特美学风格真的是深的我心,不过这也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就喜欢于妈的大红大绿古装片,都是不同偏好而已。这种简洁,精确,冷峻的摄影在大银幕上有着独特的光芒,是在任何电脑屏幕iPad手机上代替不了的体验。现在移动产品和网络抢占了很多票房,也减少很多观众去影院的动力。只是电影不仅仅是看情节那么简单,有些质感是只能去影院才能感受到的。

芬奇这种美学也体现在字体上。作为一位7年的资深果粉,我对字体非常敏感。海报上的字体就是我喜欢的现代简洁风,片中运用的字幕也都是同样大气简洁的字体,这些细节也是风格的一部分。

当年《社交网络》拿最佳配乐的时候很多人表示不理解,这货有配乐吗?的确,它不像John Williams的管弦乐有那么强的存在感,但对情绪和氛围的渲染依然不可忽视。血浴情场那幕的配乐真是绝了,其他时候也都是默默的在背景里烘托氛围,比如第一个小时后真相揭露时的音乐,没有太过火,但也恰如其分,扣住你的心弦。显著特点就是音乐往往是在后面备着,例如Amy给高富帅做早餐那场戏,一开始只是淡淡的渲染情绪,你可能都察觉不到有音乐,但是在她跑到窗边摄像头下假装受害时配乐已经过渡到高潮,相当自然。配乐这个东西,很容易变得喧宾夺主让人抵触。反面典型《战马》,动不动就用煽情的音乐告诉你,来,这段要准备哭了哦,这就有点过。本片配乐是同样独特的现代风格,阴冷,无情,却又抓人。最重要的是它没有喧宾夺主,而是积极的为故事服务,实属难得。

剪辑

剪辑师可以说是导演最亲热的伙伴。因为他们不像导演那样天天在片场,对自己拍的素材有感情,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有足够的客观性。如果有华丽的tracking shot但是却没有给故事服务,他们都会勇敢的减掉,而导演就不一定了:老子拍那个镜头花了那么长时间你咋说剪就剪了呢?所以导演要分清楚,最终呈现的素材的效果和自己为这个素材付出的精力是两码事。

前一个小时的剪辑的特点就是“秒切”,不会在某种情绪里让你沉淀太久。诸如Nick求婚那场戏,一亮出钻戒,俩人刚亲上就瞬间切回现实,一点也不让你留恋他们的甜蜜,因为现实里面正在发生的悬疑才是最重要的。还有Nick推倒Amy的那场戏,他刚刚用充满内疚的眼神靠近她的时候又是秒切回现实,都没给观众回味的时间,直接把过去发生的不安延续到现在。这种“不留恋”的剪辑风格把注意力真正放在了失踪案上,并且加重了俩人破朔迷离的关系,很好的在交代情节的基础上营造影片氛围。

毕竟是小说改编的电影,离不开用旁白来交代部分情节。前一个小时我们一直处于上帝视角来关注整个失踪案的进展,Nick偷情都能看的到,本应该是很客观的,但是又加入了Amy非常个人化的旁白。这种客观主观的来回切换可能才是让我们欲罢不能的原因。Amy的旁白回忆部分未尝不是一种扭曲的“新闻报道”,因为它也是在操纵我们的感情。

两个情景交叉剪辑加速情节与悬疑的用法也很显著,诸如Nick解出第三个线索和警察发现日记本的这个montage就运用了快速的交叉剪辑,可以说让观众在期待中同时达到了两个小高潮,紧接着就是Amy自述真相的大高潮,让影片的前一个小时结束的汗彻淋漓。

我喜欢本片的剪辑因为它对节奏的掌控和各种variation。观众很敏感,意味着他们也很容易厌烦。前一个小时我们都已经熟悉了这种闪回+笔记本特写+回归现实的crosscutting模式,等真相揭露之后,这种剪辑模式又变了,这就比较有生命力。例如美剧《童话镇》,永远都是在现实和闪回俩方面来回切换,没有任何变化,时间久了就真腻味了。另外一方面,本片中该切特写的时候切特写,该切中景的时候切中景,很流畅。最好的剪辑都是那种能让你意识不到有cut的手艺。很多电影喜欢用establishing shot呈现人物关系却忽略特写,但只有特写才能让观众凑近人物内心,本片对特写的各种合理运用大大增强了对人物的塑造。



故事

我没有读过小说,但是整体观感总结为一句话:柳暗花明又一村。你以为结束了,但总是还有。我个人觉得真正的戏是在知道一切都是Amy自导自演这个事实时候之后才开始的,而那才在一个小时的位置,与以往的悬疑片都不一样,不是靠一个在结尾的大反转来满足观众,因此对很多东西的挖掘都要深一点。如果你在结尾处展示反转,观众忙着惊叹呢,都没有时间沉淀思绪。而Amy的计划揭露之后还有一个半小时,给观众足够时间去思考婚姻,媒体,并分析众多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诚然结局部分可以再精简一点,但是人编剧就是原书作者,你让人删岂不是和杀掉亲生孩子似的。芬奇可以再大胆一点,多删点东西,如果结尾能再精简15分钟左右的话真的可以成为年度神作。不过长一点的好处是观众会和片中的人物一样身心俱疲,增加对他们无望感的认同。

这是一个让人憋屈的电影,因为最后没有给你一个正经的catharsis。她被绳之于法了吗?没有。他揭露她了吗?没有。最后这个婚姻像牢笼一样紧紧的锁住他们俩,比开头的时候还难受。至少当时他俩虽然埋怨着对方,但依然有离婚的可能。现在却要在恨的同时来装和谐,演给别人看,真是比死罪还难受。这也是我看过的最让人矛盾的结尾,因为从结构上导演用了前后呼应的手法像大括号一样优雅的把影片结束,观众得到了一种满足感,但是从情节上却让人心寒,又是硬生生的把这个满足感剥走。明知自己枕边人是毒蛇,却如牢笼般不能挣脱,更要在面上苟延欢笑,让自己在虚伪和恐惧中度过余生。芬奇不愧是冷峻大师,因为他知道死亡就是解脱,活着才是折磨。或许这才是吃软饭又找小三的Nick应得的下场吧,比抓监狱直接枪毙要有意思,因为他陷入了婚姻的无期徒刑,真的和结婚誓言一样,“唯有死亡才能让他们分离”。

这个电影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全片没有一个“反派”,故事本身就是大反派。Amy是施害者的同时又是受害者,媒体总是关注受害者那一方,因此把关注和同情都给她。而我们知道真相后Nick又成了受害者,所以我们的感情又移到他身上去了。其实婚姻未尝不是如此,没有人是干净的,每个人既是施害者又是受害者。

我没有看小说,但是根据各种评价来看,小说好的地方是非常具体,对两位主角的详细心理描写让俩人显得真实可信。有人觉得电影不够真实,什么警察为啥不彻查漏洞百出的Amy之类的,我反而觉得太认真你就输了,因为这故事虽然发生在现实社会,但是明显不是真正的“现实”,和《搏击俱乐部》似的。为啥"The first rule of Fight Club is to not talk about Fight Club"?因为如果我们把自己的黑暗幻想暴露在阳光下,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合理性,并且意识到一切都始源于自己的自私与自恋。

其实我觉得本片和《搏击俱乐部》蛮像的,女主Amy和爱德华诺顿的角色Tyler都看破了社会期待的“完美”生活背后的假象,企图用破坏来恢复秩序。而且两部片子都影射了男性对“阉割”的恐惧。其实Nick多软蛋啊,出事了也总是和姐姐Margo窝在一起,在集会上和访谈秀上总是看她的脸色,结尾处决定和Amy继续生活的时候又跑到Margo那里求安慰求肯定。至少《搏击俱乐部》里Tyler意识到自己逐渐消失的男子汉气概,并企图用暴力来恢复,Nick则稍显被动。

不管怎样,从这些角度看,Gone Girl也注定是“假”的,这也无妨,观众能体会到属于自己的问题就好。

本片惊喜的喜剧元素也是不能忽视的。我看的午夜场,观众隔一会就会大笑一次,很多人物对话诙谐幽默,这种在悬疑中穿插喜剧的手法我比较喜欢,很好的调节气氛,但也没有过火的变成无厘头,可是黑色喜剧的范的确是出来了。

我评价一部电影好不好经常是通过对潜台词的展现。反面典型《红磨坊》,虽然是部挺好看的电影,但是“Love”这个中心词出现次数太多了,没有任何潜台词空间,全都帮你说出来了。本片的潜台词有很多,但都是给你呈现出来的,不是靠台词硬生生塞给你的。对媒体的讽刺,对真相的戏谑,对幸福假象的批判,对婚姻的绝望,这些感悟都是观影结束后自然带给观众的(虽说有个别关于婚姻的台词还是有点过于明显的把主题塞给你),所以逼格很高。有好主旨,但是把这些大道理赤裸裸的扔在你脸上的都是一般的电影。好的电影都是在有好主旨的前提下让你自己领悟和体会。


----------------------------------------------------“彩蛋”分界线--------------------------------------------

我知道这是一篇长文,所以为了感谢耐心读完的各位,分享一点独家“彩蛋”。

Gone Girl的美国首映是在9月26号的纽约电影节上,结果就是那一周的周三,大卫芬奇跑到NYU的一个小教室来给电影研究生们交流,后来消息“走漏”,作为本科生的我也跑到教室去凑热闹,听他讲了讲对电影的认识和各种Gone Girl趣闻(为啥不在Gone Girl上映后去呢?摔!有一堆问题想问他) 节选一点Q&A。觉得他是一个怨念的萌老头,fuck shit等词一点也不避讳(可能因为在场的都是学生,他放得开吧)

热情:
如果你有热情,有能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大家都会跟随你的

大制片厂:
- 都贪心

- 得学会销售自己的片子

- 有时候谈判到最后,自己都没有最终剪辑权,很辛酸。《搏击俱乐部》我就没有最终剪辑权

- 有很多白痴(morons,比idiot要更重一点)。有时候大制片厂会问一下“专家”,给他们先看片子,如果他们不喜欢,制片厂就会把片子排到三月初这种烂片档期。关键是这些“专家”都是些没脑子的蠢货,压根就不该问这些人的意见。

票房:
- 你要是信首周末票房那一套那你就信吧

- 票房不是一切。《绿野仙踪》当年票房沉了,几十年之后却卖出了十亿美元

-《搏击俱乐部》当年票房差的不行,但是吧...

讲故事和拍电影:
- 你最享受剧本的时候永远是你第一次读的时候,然后就不行了。特别是作为导演,你可能要把同一个故事给很多人重复100多遍,然后你就会发现故事里的各种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再加上片场的时候你会不停的在重复故事,很烦。所以你们平常也要多锻炼,如果把故事重复100多遍你还没有烦,说明这故事是值得讲的,要不断完善。

-《搏击俱乐部》我读了本子后觉得非常有意思,articulate beautifully,所以我决定拍。

-《龙纹身的女孩》我想拍是因为我喜欢里面两个人物的关系。你有一个45岁的记者想要找到evil,然后你又有一个23岁的女孩告诉你,”You don’t know what evil is.” 她自己被政府官员利用,所以深知世界的丑恶。我觉得这两个人的关系很有意思。

- 我和编剧聊的时候只会让他们说一次这个故事对他们的意义,因为你非常容易陷入对故事的抽象解释。我会告诉他们,”Here is what I think I can show”。因为电影永远不是想象中的东西,永远要视觉上可以呈现。

- 拍电影是个很矛盾的事情。一天就要花掉40万美元,你不可能细水长流,很多事情也不会像你当初想象的那样。整个过程就好像给一个正在走T台的模特边走边做衣服,永远不可能是合身的。

导演员:
- 我才不是那种耐心的导演,让演员坐下,然后问“What do you think?” 我才不管他们怎么想的,我只会告诉他们here’s what I want。

- 和演员沟通一定要讲真话。如果我觉得他们演的不好,我会告诉他们,但是这也要讲究说话的技巧。Okay, I think I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going for, but here is what I actually see.

配乐:
- 我不喜欢18世纪古典音乐那一套东西

- 配乐is an extension of the sonic role of movie

- 最好的配乐师,你和他永远只谈论故事,然后他就会给你创作出来,而你不会和他纠结于配乐细节,比如该用大提琴还是长笛什么的。我很荣幸能和Trent合作这么多次,他很棒。

Gone Girl:
-粗剪3个多小时,我们听了不少意见,然后在音乐上下了不少功夫

-我们拍了500多小时的素材。我现在学乖了,知道不是每一条都会出现在电影里,有一条好的就行,但我还是喜欢在片场多拍点

-很享受在片场。很享受和本片cast的合作

-很佩服Tyler Perry,他相当敬业,永远在片场不是闲着的,专业的态度

-选角还是很自然的,我也说不出来为什么。选Neil Patrick Harris是因为......他是Neil Patrick Harris啊。

-拍本片的时候我不停的想该怎样把这个我已经很熟悉的片子给Virgin Audience带来快感,挺不容易的,需要学习。(给这个比喻跪了......)


------------------------------------------------结束---------------------------------------------------------------

* 第一遍刷的时候根本就没注意NPH和小本露鸟了,二刷的时候使劲看才看到(其实才几秒钟而已,而且NPH的是在血泊中的,看的不真切。小本的也只是一个侧面......) 然后小本老婆Jennifer Garner对此裸戏霸气回应道:“You are welcome. I try to consider myself a charitable person and I wanted to give back.” 简直了。

** 主创们把电影里Amy的日记扫描页全部上传到pinterest, 真是丧心病狂。可以点这里围观:http://www.pinterest.com/gonegirlmovie/musings/

*** 剧本已经可以下载啦!(奥斯卡颁奖季神马的) 有需要的赶紧下,因为很可能过一阵子就没了。//www.foxscreenings.com/GoneGirl_Final_Shooting_Script.pdf


最后说点技术层面的东西,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关掉网页,因为已经和影片本身没有什么关系了。

我自己是个对后期很感兴趣的人,所以当我知道“Gone Girl”全片都是用Premier CC剪辑的时候还是挺震惊的,因为好莱坞主流的剪辑软件依然是AVID,而这是第一部用Premier剪全片的好莱坞大制作。虽然我和周围同学都在用Premier,但是NYU还是个古板的AVID School,要求我们用AVID,毕竟这个软件是业内最认可的。虽然芬奇以前爱用Final Cut Pro 7(反正不是AVID啦)。那他又是为什么要转向Adobe呢?原因之一就是Adobe的After Effects和Premier的协作很流畅,剪辑师在房间这头忙活粗剪,特效人员在房间那头把基本的特效做好,然后通过CC的共享,剪辑师能即刻得到已经特效处理好的素材。有高投资的大片很多场景都是在室内的Sound Stage上拍摄的,以便于更好的控制拍摄元素,这就导致素材里有大量的绿幕。《龙纹身的女孩》里也用了很多绿幕。芬奇是个喜欢用特效营造真实感的人,只是苦了后期人员。比如片中赌场的那个远景,其实那只是个普通的建筑,赌场的招牌是后期加上去的。(也是,我还纳闷哪里找来的这么寒酸的一个小赌场)

不管怎么样,很高兴芬奇有尝试新东西的勇气,也让好莱坞的人知道用Premier剪剧情长片是完全有可能并且高效的。Suck it, AVID!FCP7我就不黑你了。

扩展阅读:http://107cine.com/stream/56624/

参考资料(需翻墙):

Gone Girl 剪辑师的访谈://www.youtube.com/watch?v=2o6pjd2AU9c#t=158

Gone Girl 的特效://vimeo.com/115019179

《龙纹身的女孩》的特效://www.youtube.com/watch?v=LDGqKyNV-HU










版权: cn.hansonhe.com/gone-girl/

 3 ) creepy girl's love

如果说大卫芬奇的电影一定要揭示人性什么的,我觉得这部片子应该是想对爱情有个解释。当然会反应一些社会中其他处于旁观者的态度,和一些有关联人物的行为,不过舆论的产生和作用已经比较老套,没有什么新鲜的阐释。也不想把此归为对婚姻的本质的理解一类,因为这毕竟是个变态的世界,很难同正常婚姻做对比,也许算是放大了一些婚姻恶俗的点吧,不做评论。

关于爱情,女主和男主的态度不同。可能看过变态的剧情,大家很难想到爱情这个词。不过爱情的本来面目就是飘忽不定,没有明确定义与判断,很个体化的东西,所以姑且把电影中的成为爱情吧。台湾的译名为控制,也是电影中反复用到的词,控制和爱情就容易联系起来了。常说自私的爱包含控制,电影中女主的爱属于这一范畴,只是自私的有点疯狂。通过前男友的控诉基本可以认为女主一向如此,这属于心理病态,与爱情无关。但是女主那么专注的看着电视里的专访,还是让我觉得在她心里那是爱情。她回到了原来属于她和男主的生活,已经变了一个样子,但是她没有对男主隐瞒。她更像是在和一个理想男人生活在一起,而那个男人真实是怎样的她并不关心,只要在她面前是她想要的样子就可以。这是自私的极致。对于她为什么不找个新的男人去塑造,可以理解为控制狂的占有欲吧。一个如此有控制欲望的女人怎么能让一个出轨男轻易的逃走呢。以爱之名让你生不如死。。。。

电影中女主的日记中部分为虚构,好像只能通过男主的反驳来判断哪部分为真实。男主说的话应该都是事实。那么男主的暴力和不想要孩子就都是女主的栽赃了。男主人到中年失业,失去亲人,甚至失去在妻子那里的尊严,压力之大可以想象。这不是为其出轨做辩护,只是如此喜欢本如我,实在不想让这个男人变成一切错误的开始。这也是一种人性可悲的地方,初见时你是那么迷人,爱上你无可厚非。拥有你许多年后,爱情变得需要努力,甚至有点望尘莫及之感。

女主感觉一直没有失去开始的魅力,男主却步入中年危机。也许这是伪装和真实的差别体现。也许是因为一开始男主也在伪装,后来累了放弃了。

女主返回后说过一句,你是那么了解我。她大概很喜欢这种被了解的感受,那让她体会到被爱。也是富二代如不了她眼的主要原因,他太不了解她,那根本不算爱情。可怜了男主,了解是恨的开始,也是被纠缠的原因。

 4 ) 人闲是非多

有几天经常看到陈赫离婚的消息,在任何可能看到的地方。现在,我已是个成熟的人,对陈赫一无所知,也没去Google。好多强迫我看的消息,新闻,电影,电视,就这么过滤了。人生苦短,在信息爆炸时代,信息取舍上,我已经学会了断舍离。而且是完全自然的那种,简言之,已经成佛。很欢喜。

所以,看《Gone Girl》(失踪罪)时,我笑场了几次,一次是人心的邻居在她家草坪上点蜡烛,一次是俩访谈主持人出场时。

这是个娱乐致死时代,不管是有GFW的中国,还是完全自由自在的美国,不同的只是大家八卦的话题,八卦的层次高低而已,本质是一样的,就是在这个信息时代,每个人获取信息参与事件是如此方便,以至于每个人都关心别人的JJ和MM胜过关心自己身边的人。

这种八卦精神,互联网精神,信息传播互动时代,加上虚伪的政治正确,营造了一个强大的『场』。这其实是很可怕的。

你想想看,只是一个普通人,有点儿外遇,有一天老婆忽然不见了,家里家具又有点儿乱的痕迹,很自然的就报警了。然后.......

反正邻居点蜡绝对不是你曾经想过可能发生的事。然后,你的一切隐私都曝光了。你忽然之间变成一个全国著名的负心汉。

这事儿的可怕之处是你并不是个娱乐人物,忽然就变成了全民的娱乐。
而这事儿随时会在任何人身上发生。你觉得你光明磊落『事无不可对人言』,可你根本不明白外人对你是什么评价,你觉得是小事儿,私事儿,大家可不这么认为。

如果说这是个恐怖片,这才是最恐怖的。

而人民群众为啥会变成事儿B呢?还是人民群众本来就是事儿B?
答案是:事儿B是人的基本属性之一。本来人畜无害。茶余饭后,碟大盘小随便聊两句。但有了大众传媒后,一切都不同了,大众传媒开始竞争后完全是另一回事儿了。大家推波助澜,互相诱导终于变成今天这个模样。

大概十年前,我看六十分访谈时有一个大家(记不得是谁了)说,我家里没电视,知识分子是不看电视的。我当时很震惊----我也是知识分子啊,怎么我那么喜欢看电视呢,还对吴宗宪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这种爱的发狂。

现在我已经不看电视了,不是强迫自己做个合格的知识分子,而是完全没兴趣看。时至今日,我终于理解那个老头那句话:知识分子是不需要看电视的。

所以,这部电影根本就不是黑婚姻生活,也不是黑什么中产精英的虚伪,它黑的其实是庸众和大众传播媒体。和《革命之路》,《美国美人》真不是一回事儿。

这俩人也算婚姻生活么?他们切土豆么?带孩子么?洗碗抹桌子么?有没有日夜相对,有没有激情消退的证据?(俩人才结婚五年!学人家谈什么婚姻!)这不是导演的重点。此处请参考以上两部电影如何不露声色的宣告爱情在婚姻里的死亡。

而这部电影里这夫妻俩,一开始就是奇葩,和婚姻无关。尤其是Amy,说她神经病都是合理的。在那样的环境长大,有那么一对儿虚伪透顶的爸妈。(演戏演到自己都入了戏),和她比起来,她老公至多是个麻甩佬,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用成龙的话说『犯了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的男人而已。

眼睛雪亮的是那个律师。他接过太多这样的案子,深谙其中之道,并且运用的如鱼得水。在这个时代,谁能操控庸众,谁就能赚到钱,竞选到总统议员,甚至可以为所欲为---这是个比任何时代都看脸的时代。只要演技好,公关好,坏事儿可以变好事儿(出书,拍戏,卖故事版权...)

看到这里希望大家能明白为什么不要看电视,因为看电视会拉低智商。真的。
另:对于那些说这部电影道出婚姻本质的无病呻吟派,我想说,你那点儿婚姻和这部电影比,真的还差的很远,就算离婚也绝对没有『中产的虚伪』这么高级。房产证不写女方名字这事儿绝对不是啥『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个层次的危机,顶多算个被骗钱骗色的失败生意。

最后回到标题,为啥大众有那么多时间关注别人的JJ戳哪儿了?因为太闲了。真的,像乔帮主说的,如果你知道人生还剩下一天,你会用来看电视,看八卦新闻么?虽然你每天看上去忙忙碌碌,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只要你还有时间看电视,看八卦新闻,说明还是比较闲。还没有变成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Over。


 5 ) 我没有结过婚你不要吓我

这是一则关于婚姻的现代寓言。关于婚姻,这个故事中的表象仍是亘古不变的围城和坟墓的困局,激情到日常,幻想到破灭,相爱到冷漠到怨恨到相杀。新媒体引导下的公众舆论为这则故事披上了现代性的外衣,但对于长期浸淫在美国文化中的观众而言,公众群体无意识和易被操纵的本性也早就不是什么新鲜内容。

*

太阳底下并无新事,而这部电影却如此引人入胜地把这些平凡的主题勾兑得别有滋味,有声有色让人欲罢不能。故事成功塑造了一对非正常的夫妻尼克和艾米,为人艳羡的金玉良缘天作之合。同作为事业有成的文化工作者,二人皆属聪明机敏,博闻强识,品味不凡之人。如此高度契合的婚姻却偏偏在两个聪明人的经营下不断走向破灭,直至妻子导演了一出惊世骇俗的失踪戏码。除此之外,故事的另一个新意则是第三者力量的引入,同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类似,媒体和公众作为看客和自诩的裁决者一边摇旗呐喊一边推波助澜,他们的介入把婚姻生活从私人领域内抽离出来,置于公众舆论的审判台上。将私人情感和大众的道德判断糅杂在一起,在故事的立意层面构建起纵深,也让简单而老套的故事设定交叉出新的复杂度。

讲故事的方法同样重要,对于本片可能更加重要。这样一部长度约150分钟的电影,却丝毫不觉拖沓,整个过程充满惊喜而畅快淋漓。得益于吉莉安弗林的原著和剧本,大卫芬奇的运筹帷幄,这一趟两个半小时的过山车遍历险境,令人时而百思不解,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拍案叫绝。仅仅通过轻轻拨动剧情的木偶线,无需诡吊的配乐和故弄玄虚的气氛渲染便将悬疑推至极致,足见编导功力之深。

整个故事的结构十分精巧。做一个无聊的解剖的话,叙事在横向上分为两条线索,分别以尼克和艾米为中心人物平行展开。而纵向上则是按时间序列,以艾米的计谋揭露为中心点分为前后两段,其中前一段可以视为事件的悬疑篇,后一段则算是事件的解决篇(小学生柯南既视感= =)。

前后这两个段落中叙事其实又各不相同,在悬疑篇中,艾米失踪后尼克的生活和侦破进展是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明线,而伴随艾米日记中的倾诉这一暗线,我们得以从回溯的角度一窥二人的婚后生活。明面上,案发现场疑点重重,线索层出不穷,尼克的生活浮出水面——婚外情,吃软饭,貌似无辜的他却包裹在谎言之中;而暗地里,艾米鬼魅般的叙述则将婚后生活的不幸与浮现的线索一一对应,冷漠,家暴,字字血泪。尼克和艾米的两条主线如同磁带的AB面,一明一暗,一顺续一倒叙,一实一虚,构筑了镜花水月般的婚姻迷宫。

当艾米的日记被找到,所有线索都浮出水面并指向一处时,早就被邻居和媒体记者们穷追猛打的尼克已经千夫所指百口莫辩。而电影则在明示尼克的茫然不解的同时,借助女警官之口,让开了上帝视角的观众意识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比起侦探小说式的推理来鸣冤昭雪,这则故事在此却突然神来之笔直接将艾米的所有计谋整盘托出,其此时已改头换面避人耳目,只待目睹背叛自己的丈夫受到惩罚,这果然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至此撕破迷雾,女主角艾米终于从幕后走上台前,让故事继续朝着未知的方向进行下去。

上半段故事是静态的解谜,诸多线索逐渐收拢,与之相比,下半段的故事骤然增加了具有无限可能的开放特性,男女主角的命运成了最大的谜团。男女主角各自的境遇则作为两条叙事上的明线齐头并进。焦头烂额的尼克开始试图反击,谋求资深辩护律师帮助,寻访妻子的“受害者”们,最终将自己的命运的赌注押在了电视访谈上。而艾米的隐居生活亦遭遇重大打击,聪明反被聪明误,自身甚高的犯罪头脑偏偏栽倒在两个老江湖的鸳鸯大盗手上,而不得已转而投奔曾痴情追求她的富家子弟。此时,尼克在电视上播出的“忏悔录”成为了扭转二人明运的契机。

从艾米目不转睛地凝视着荧屏另一端那个爱过恨过的男人的时刻开始,结局便已经写好。于是富二代成为又一个艾米的牺牲品,艾米再度出现在刚刚保释的尼克面前。至此,两条线索终于汇成一股,死去的婚姻再度复生,以一种符合我们期待却不符合我们理想的扭曲形态。

“她到底在想什么?”影片首尾衔接,形成了一个无法逃脱的环形。两个人的生活由分离到汇合,再次分离,各起波澜,而又最终再次会合。整个故事的立意与结构精妙绝伦,立体而不散乱,内容和层次之间的关联更是有一种叙事的美感。

*

但结尾不意味着结束。对于公众而言,这起轰动全国的失踪案无疑只是一场一波三折皆大欢喜的美国往事,万众瞩目的美国甜心死里逃生,变态绑匪死有余辜,出轨丈夫重新做人,一段即将崩塌的婚姻重新被挽救。公众和媒体们不会相信也不会去试图想象自身只是受人摆布利用的棋子,也不会反思自己的武断,认知失调机制会让他们更加坚定地认为无论如何丈夫就是有错只是我们宽恕了他而已。

极少数人:尼克,尼克的姐姐,律师,女警官,艾米的前男友,当然还有艾米自己,他们知道事实,却不能或不愿去还原真相。尼克可能是其中最为痛苦的一人,在艾米的威胁之下,最终还是决定要和这个曾经想要置其于死地但又为了回到他身边而动手杀人的女人在众目睽睽之下维持这段婚姻,养育孩子。

于是我们不解且愤怒,正义没有伸张,Bitch还是那个Bitch,更为惊悚的是,Bitch告诉尼克:这就是婚姻。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不禁愕然,要不是离门远的话我拔腿就跑,然后直接去离家最近的影碟店预定DVD等回家的时候放给亲戚们:看,这就是我单身的理由。

但我终究没有走,谁特么会信一个女魔头的话。可我们还是会去思考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除去疯癫的因素,为什么两个如此默契的人会走到这一步,毕竟他们之间的契合是我一直在寻求的东西,即使某位名人说过在虚拟作品中寻求真实那一定是脑子有问题。

尼克至始至终都被老婆玩弄于鼓掌,换句话说,似乎就是大多数已婚男士的代表,区别在于程度。也和很多男人一样,相识之初浪漫贴心信誓旦旦,婚后冷淡懒散浑浑噩噩,在现实生活的打磨下激情不在,甚至开始寻求婚外的慰藉。

艾米要比尼克要耀眼的多,和尼克一样也是一位小有成就的文化工作者,但同时是父母所创作的畅销全国系列童书《了不起的艾米》的原型,周身贴满了金光闪闪的标签:哈佛高才生,聪明风趣,美丽,超凡脱俗。在遇到风度翩翩谈吐不凡的尼克之后,艾米为其吸引而与之步入婚姻。

两个聪明人,相似的背景知识结构,用流行语来讲即是具有同样的频段和波长(频段波长二者属等价表述,因频率乘以波长等于光速= =)。在结婚关系中,总是要有主导者和控制者,聪明人在一起更是要争个高低。很显然,尼克输了。失去了掌控能力外加现实的不如意使其更快地变成一个自己曾许诺不会成为的人。

艾米是受害者,亦是加害者。她聪明至极,聪明到不屑于理会“宁信世上有鬼不信男人一张嘴”的古谚。她问尼克会不会像其他人一样甜言蜜语哄骗她,尼克情真意切地表示不会,有理由相信热恋中的人在此时的确是真情实意(在此问题犹豫的人都孤独终老于是灭绝了)。于是她认为尼克将一直恪守诺言,一直让婚姻保持新鲜感,把寻宝游戏一直玩下去。至于婚姻破灭什么的,她没有想过,毕竟他们都是聪明人,是灵魂伴侣呐。共同扶持并不在她的字典里,她要的是设想中充满乐趣永不褪色的完美婚姻。

于是当问题出现,当她的婚姻像俗人们的婚姻一样开始倾覆时,一切的问题都转到了尼克头上,这个男人才是罪魁祸首,是背叛了这段婚姻,背弃承诺之人,甚至还贪图自己的钱财。这就是对灵魂的谋杀,于是必须受到惩罚,比如死刑。

而当尼克在电视上伪装出自己的忏悔后,艾米这个疯女人居然又像小女孩一样相信了他。她当然没有信,但只是想要,哪怕是装出来的,至少看起来是完美的婚姻。为了这个她不惜杀人,用自己的头脑制造另一个骗局,然后回到这个怨恨畏惧自己的男人身边,威逼他将这场婚姻继续下去。

那个辩护律师说的一点没错,“你们俩是我见过最疯狂的人”。除了艾米,另一个疯了的人就是尼克。即便被折磨的奄奄一息,即便重新认识了生命中最熟悉的陌生人,他还是选择留下,被控制。我猜,这不仅仅因为艾米的恐吓,什么身败名裂,什么父子分隔,这些都不是问题,他完全可以打出手里的牌,借机逆转,最不济不过鱼死网破。两个人自由恋爱走到一起一定是骨子里有些东西在互相吸引的,这些东西包括危险与不安。对于尼克,除了自己仍旧完整的家庭,对于自己错误的些许反省,恐怕也仍有着同样疯狂的因子在血液中需要有另一个同类来压制。

他们剩下的生活,可能仍是被勉强称作婚姻的东西,是小说家们绞尽脑汁把矛盾推到极限时的衍生物。但这才不是我们日常对于婚姻的概念,除了共同生活,柴米油盐,哪怕偶尔的分歧,以及十之八九的不遂人意,但总归是要一齐前进一齐努力一齐互相理解的一段过程。允许我再掉一次书袋,根据多伦多大学今年的一项研究(发表于《实验社会心理学》),相比那些不断成长并克服问题的情侣而言,那些感觉相互之间完美契合的“灵魂伴侣”们更容易分手。毕竟不同的人,总归是有分歧的,这些分歧造成的不快对于这些人更为致命——这意味着不再完美。引用实验人员的一句总结:这(伴侣关系/婚姻)就是一段旅程,你对现在感觉更好,在未来做的就更好。

*

说了一堆被前人们从诗经开始一直到当下的流行歌曲中吐槽过不计其数次的废话,似乎勉强感到婚姻没有那么可怕以及艾米确凿无疑就是疯子无误。最后的话留给这场闹剧中最不堪的人——警察和FBI(公众和媒体已经被社会学家吐槽够多了),哪怕只要按照艾米的胡编乱造顺藤摸瓜追查下去,很容易就会发现她的谎言,尤其对于搭上性命泡妞裸死床上的富二代巴尼(没注意片中的名字),这起莫须有的绑架总会有各种漏洞(和观众的上帝视角无关)。除了明哲保身的女警官,其他警察乃至FBI居然也都放弃了职业素养,竟然仓促结案,编剧你是对FBI有什么偏见么......

 6 ) 病蔷薇

《消失的爱人》是一部很酷的电影,不仅仅因为AMY如魔女嘉莉一般浑身鲜血,以胜利者的姿态浴火重生,完成了又一次新的假人格塑造;比这更奇妙的是,AMY这个角色激发出了观众心中的恶。我必须得承认,在观赏电影的过程中,不止一次地在心中为这个心理扭曲的碧池摇旗呐喊。直到她最后一次给自己的丈夫下了套,余生都要捆绑在一起,并告诉他:即使相互折磨,相互伤害,但那就是婚姻啊。此时此刻,屏幕前的绝望主妇们,心中的恶已经满得快要溢出来了。负能量在结尾字幕浮现处释放。

还是萨拉沃特斯说得好:男人的变质顶多是从天堂到凡间的程度,女人的恶是直接从天堂到地狱,这无疑还是男女大脑构造不同的问题。懒惰消极的丈夫值得被惩罚,但即使被作弄至死,他仍然是不会试图也没有能力去理解心思纤细,敏感到变态程度的妻子的心。AMY渴望的婚姻是每天有花样有游戏,NICK的婚姻是吃喝拉撒,尽可能去应付妻子的期望。

年中时有部日本电影叫《白雪公主杀人事件》,《消失的爱人》在各种话题和解谜套路上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例如媒体舆论不遗余力的过度介入渲染,见风使舵;对普通大众孱弱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嘲讽;以及窥探人类皮囊之下深深的恶意,情感关系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看不见摸不着却微妙存在的敌意。所以这起自导自演的案子还可以有一个别名叫《白雪公主被杀事件》。


电影还未过半的时候,AMY伪造案发现场嫁祸丈夫,自己却逍遥法外的真相已经告知观众。如果说前半段是连TVB的刑侦剧都能拍得出来的水平,那后半段以AMY视角展开的失踪之旅才是故事的真正开始。这也导致整部电影的意图不是在跟你讨论家庭伦理或者唏嘘七年之痒,虽然通过人物的台词道出了不少夫妻相处中残酷与虚伪的一面。但故事的核心也就是题眼只有标题人物——GONE GIRL,也就是AMY。整部电影就是一篇心理扭曲少女的精神病理解剖书。

报复,落难,杀人,复活,华丽回归,常春藤盟校出身的聪明姑娘在一系列高智商无底线,害人又害己的犯罪手段,没有太过烧脑的地方,真正有趣的是她本身:被父母榨取剽窃童年,嫉妒着父母虚构出的那个童书中的同名女孩。电影开场时的童书推介酒会上,NICK看着一张张漫画板,把画里的完美女孩amazing Amy与自己的爱人混淆在了一起。

你什么时候养过小狗?
那是“她”的小狗,这能使她深入读者的心。我小时候就被淘汰出了田径队,但是“她”是个运动健将一直练到了大学。

作为童书的原型人物,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今天我们为书中的AMY举行了一个虚拟的婚礼,您本人是否也真的结婚了呢?
欧,“她”始终在生活上领先我一步。

即便是在女儿失踪后的第一次新闻招待会上,父母双亲依旧是端着童书作者的架子,做着体面又不乏煽情的演讲:
神奇的AMY伴随着数以万计的美国孩子一起成长,我们需要大家的帮助,帮助我们找到她。
在父母心中,女儿的第一属性首先是她的社会角色:聪慧完美的卡通书主角AMY。显而易见,这顶帽子扣在AMY头上并不舒服。在结婚五周年纪念的寻宝游戏中,她留下这么一条线索:想象一下我是个坏女孩,我早该得到惩罚。


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AMY的控制欲越发强大,她使他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机敏,激励他提升到与她相当的层次,她锻造了自己梦想中的男人;并且有这个自信,她的男人这辈子最棒的时候,正是努力成为她希望样子的时候。她卸掉精致的妆容,舍弃柔顺发亮的金发,撕掉皮囊成为一个凸着肚腩的平庸中年妇女,有一刹那AMY是真的想割舍这段令她丧失尊严与金钱的婚姻,顺便割舍那个通情达理,温婉贤淑的自己。如果就那样结束生命电影就没那么精彩了,了不起的毒妇最终还是选择苟延残喘地选择活了下来,那并不是因为爱,而是她容不得自己在大功告成之前居然阴沟里翻船,就像她最后被丈夫抵在墙上时说的:我不会半途而废,我就是这样的贱人。她必须要赢。

AMY任性得就像是一个从未长大过的小孩。恐怕从父母把对她的爱分摊给另一个虚拟AMY的时候起,她的内心就没长大过。做出来的事情很恐怖,但她就像小女孩在撒娇一样求关注,以一种恐怖的形式在撒娇。日本人管这叫黑化病娇。撒娇的女人最好命,撒娇的女人最危险。

她是最好的女孩,也是最坏的女孩。她精心地为每一次结婚纪念准备寻宝游戏,纸婚的时候送了丈夫笔记本,让他继续写作事业;花朵婚的时候带丈夫到后庭去看野花。她淘气起来也可以从“被强奸”段位毕业,直达“杀人犯”的里程碑。在她的自供中,我们知道她在案发的早上争分夺秒地制造假血泊,写假日记:一开始的确是真实的,但后来呢?我就可以随便杜撰了。所以镜头里回忆部分的争执推搡,到底有几分是真实的我们也不得而知。或许NICK并没有那么粗鲁,他唯一的糟糕或许仅仅像他在女警官面前面前表现得那样:不清楚妻子的血型,不知道她到底有没有朋友。这些懒散的微小表现是足够一个女人内心死上几回的。

我倒不认为AMY杀了可怜的痴情贵公子DESI,回到NICK身边完全是因为信了他的电视表白,念及往日情怀。另一部分的AMY习惯性地爱享用游戏欲与破坏欲,当DESI身披拯救者光环把AMY带到湖边别墅,并演示牢不可破的监控装置时,就注定了悲剧。AMY的一惊一乍,并非因为她的柔弱恐惧,而是这个游戏根本不是她想玩儿的,被他人置于控制之下显然是她的逆鳞;一旦陷入被动,空虚中,就企图要让自己闪闪发亮。DESI这个可怜得替死鬼太平庸,根本无法企及敏感霸道,内心扭曲的AMY的游戏领域。

AMY惊人的狡猾背后是一个复杂的灵魂:自卑又傲慢、霸道又隐忍、自弃还复坚强、冷血又饱含深情。这是一个精彩迷人的角色,我爱那个金发碧眼说话拿腔拿调的cool girl,也爱那个浑身鲜血的crazy gril,她从来都不是gone girl,她的走是为了回来。看完电影之后脑子里还满是AMY侧躺在床上似笑非笑的脸。女演员罗莎曼德·派克贡献了我观影史上见过最血腥震撼的表演,值得赢下一尊金球奖。而男主角本阿弗莱克的表现相形见绌,不过这正符合他的角色:善良平凡,没有大坏特坏,却是个绝对的弱者。

 短评

哈内克似的割喉真是万能药... 大卫芬奇要多恨现代媒体。美国社会结构就是少数精英控制了洗脑话语权,而大部分人则自觉或者不自觉地维护着虚幻的道德...

8分钟前
  • 文西
  • 推荐

FFF团大作,四星半,好一对天”作”之合,结局没有改动,剪辑依旧犀利干净,本阿弗莱克真的很贴男主的人设,笑起来又creepy又喜感,面瘫一点不浪费,还贡献了本片90%笑点,其实这是荒诞喜剧我会说,女主SJB起来睫毛都会颤抖,太SJB了,男女主简直天造地设配一脸HE,哈哈哈单身狗笑着出影院最佳选择

10分钟前
  • DEPARTURES
  • 力荐

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女主角的有力竞争者,当然这也绝对是一部芬奇风格的佳作。这是一个从头到尾都猜不中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情节的故事,叙事视角转换,真相谎言交织,边看只能边感概中国再过一百年也写不出这水平,回来一查原著小说曾经连续八周位居纽约时报精装小说畅销排行榜第一名。【MCL JP】

11分钟前
  • 私享史
  • 力荐

酷到不需要朋友。一个狗咬狗的故事,没有人是无辜的。喜欢男主问为什么我们要毁掉对方互相伤害的时候女主面无表情的答因为这就是婚姻。结局啊结局,我原本以为两个人中终究会有一个杀掉另一个,没想到是一个更加恐怖的结局。

15分钟前
  • 我不是盆栽啊
  • 还行

最近看了太多不温不火的文艺片 芬奇叔一出手直接被震得回不到现实世界 原作者执笔很棒 跳切这么多叙事一点都不乱! 女主是一朵最高等级的白莲花! 人美心狠手辣 专注高层次人格扭曲数十年! 自打中段揭露是自导自演以后 我胃部搅动和后脑发麻的感觉就没停过啊! 层层转折后的结局那真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20分钟前
  • kidpt
  • 力荐

男:我们互相折磨,互相控制,这样有什么意义呢?女:这就是婚姻。

22分钟前
  • ToTheMoon1900
  • 力荐

很讽刺啊,高帅富输在大电视上,因为丈夫的深情表演被高分别率的宽屏大电视放大了,如果妻子看的是旅馆里飘着雪花的小电视的渣画质,八成是不会被忽悠的。所以这片子说得就是媒体,尤其是装备精良的媒体有多么可怕,正是为了对抗扭曲现实的媒体,才有的广电总局吧 #工业改变一切#

24分钟前
  • 张小强
  • 力荐

年度最佳date movie💄

27分钟前
  • 推荐

后半段我一直期待有更惊喜的东西,可惜没有。

29分钟前
  • L'automne
  • 推荐

I love David Fincher! P.S.: 开始前,旁边坐在一群couples中的单身小哥无聊郁闷地喝咖啡;结束后,他幸灾乐祸地跟我说,Now every couple feels no good...

32分钟前
  • Wilkins
  • 力荐

人渣大战

36分钟前
  • RKO
  • 力荐

芬奇的导演值得五星:干净、冷峻、爽利、紧凑而又松弛有度,高潮一幕的配乐甚为精彩,视觉冲击力十足。情节编排上出人意料,有较为明显的社会讽刺,唯一不足在于对Amy的性格解释缺乏,过分聪明的同时也相当愚蠢,而这一切却都理所当然。

38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爱人不见了,千夫所指。爱人回来了,万丈深渊;婚姻是一袭华美的袍,这是面子。爬满了虱子,这是里子。

39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一对和谐的夫妇坐在沙发上尴尬地看完了这片。。。

40分钟前
  • 朱老板
  • 力荐

“我爱过你,可后来我们做的一切就只有互相怨恨、互相控制,带给我们的只有痛苦…这就是婚姻” 大卫·芬奇近几年最具观赏性的惊悚悬疑片,水准直抵《七宗罪》,观感介于《危情十日》《登堂入室》之间,手脚发麻,牛逼到停不下来,2014年度十佳。“当两个人相爱,但无法幸福,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45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相信我...其实,这就是马伊琍和文章的故事...

46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力荐

讲了一个天蝎腹黑绿茶婊的故事!

48分钟前
  • 幸运儿与脱身术
  • 推荐

以为结局会改,但只是比小说延续了一些情节,但本质上还是那种生活。全片越看越浑身发冷,女主角的表现确实是奔着小金人去的,但若不是为了冲击奥斯卡,这片本该是情人节的最佳献礼。

52分钟前
  • Sophie Z
  • 推荐

这片无敌了。故事太尼玛牛了。人物状态看得我蛋都疼了。芬奇就是我的神!

57分钟前
  • 云中
  • 力荐

唯一令我不解的是,聪明绝顶的女主为什么不好好跟长得像马云的富二代在一块儿,而要回到那呆傻的丈夫身边呢?就因为看了会儿电视?

58分钟前
  • 似零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