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春来

HD国语版

主演:王磊,杨东,塔娜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8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春去春来 剧照 NO.1春去春来 剧照 NO.2春去春来 剧照 NO.3春去春来 剧照 NO.4春去春来 剧照 NO.5春去春来 剧照 NO.6春去春来 剧照 NO.13春去春来 剧照 NO.14春去春来 剧照 NO.15春去春来 剧照 NO.16春去春来 剧照 NO.17春去春来 剧照 NO.18春去春来 剧照 NO.19春去春来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春去春来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老实的农村大龄青年王三春一直不愿意对婚姻委曲求全,他觉得自己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人才会结婚,他也坚信自己在某天一定可以遇到自己的女神。一个不经意的瞬间,王三春被突然出现的陈雁迷住了。老猫是王三春的发小,他觉得王三春为了追求女孩,要他去邻村出老千玩赢钱很荒唐,但是老猫最后还是答应了王三春,因为他没法拒绝他们的兄弟情义。出老千被发现,老猫被扎了一刀,更加坚定了老猫金盆洗手的决心。老猫退出后,王三春和二毛猴又去玩钱,最后却发现,他把家里的钱都输完了,还欠了好多高利贷,就在王三春走投无路之时,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接踵而来,老猫去世,母亲去世,白秋霞嫁人,王三春走到绝路上......解密两个艾琳邪恶力量 第四季家人2023噬亡村杨贵妃外传1917(国语版)死亡之旅2012革命者小谢尔顿第六季见怪不怪2017哈里斯维尔闹鬼事件:真正的康庄大道东京少女2008寅次郎的故事14:寅次郎摇篮曲龙虎少年队2012维克多的秘密森林爱在旅途之反转爱情吉吉和内特河马错放你的手不需要爱的夏天天水围的夜与雾粤语石子和羽男-这种事情也好告吗?找不着北魁拔Ⅲ战神崛起虹猫蓝兔快乐儿歌像野蛮人一样亡命之途特工任务碟中谍3我的哥哥是独生子配角物语做一顿饭寒烟翠决战帝国极速一生因为爱情有多美DVD版大明女镖师之龙凤决微笑回应转折东野圭吾 悬疑故事欢愉黑心居酒屋无痛杀手嗅觉神探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老金的棒喝

        老金一直是个厉害的角色,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能直视。一个是太阳,一个是人性。”但是他就像一把带锈的钝刀,半捅半砸的闷闷一刀,硬生生的把生活切开,连肌理内脏一起扔到你脸上。《漂流浴室》、《坏小子》、《空房间》均是对白很少的电影,每每看过,都要花费很长时间消毒清理,包扎伤口,防止破伤风。
    之前没有写过他的影评,《春去春又来》很像是“尊者的棒喝”,一棍子下来,顿悟了的立刻大喝一声。可能和最近的状态有关,浮躁、烦乱,无法忍受长时间的对话,强迫自己关注毫无意义的事件,想要冲进人群却又一边极力抵抗,一边打着鸡血一边消极阴沉,两个极端在同时发力,找不到出口。
    大师并非凡人,小徒弟一心只想得到那个女人,冲出寺庙,老和尚说:占有的欲望,会导致杀生之祸。30岁的时候,小和尚回来了,报纸上登着杀妻在逃的通告。他眼神凶悍,满心愤懑,痛苦不堪。他半哭半嚎的说,为什么她要骗我,她说她只爱我一个人,但是她跟另个男人跑了,我无法忍受。师傅说:“有时候必须放下一些喜欢的东西。你忘了,我们喜欢的,别人也会喜欢。”
    世上的东西,本身是没有悲喜的,一切烦恼都由心生。痛苦、喜爱、欢乐、离别。。。。只需领略它,不去占有它,烦恼自然消除。如果能放的下,那么世上哪一处景致不是为我而存在的,哪一个良人不是为我而遇见的,不得即大得,无欲无求,静静欣赏这美景浑然于天地之间,内心自然安定美好。
    老和尚对他的惩罚也是救赎。在少年时期,小和尚为了满足自己的欢乐,把石头绑在小鱼、青蛙、小蛇身上,看他们奋力的挣扎着行走乐不可支。第二天,老和尚如法炮制,在少年身上绑上巨石,少年痛苦不堪,跪地求饶。师傅说,那你去看看昨天你折磨的那些动物,取下他们的石头,不然,罪恶就会像这块石头一样,一直背负在你的心里。看到小鱼和小蛇的死状,少年痛哭流涕。
    而后刑满释放的那年,小和尚回到寺内,依旧用巨石绑在身上,举着佛祖的石像,费劲辛劳爬到山顶,将佛像至于山顶。他终于将自己的罪孽放下,完成了救赎。那么是否,当我们的内心不堪重负的时候,可以用身体去承受呢?这种内在能量的转化和消耗,也许是非常靠谱的做法,内心能影响身体的行为,身体也能反过来作用于内心。
    想一个人去沙漠。

 2 ) 金基德的禅意丹青

给这种电影写评论是一种罪过。

http://www.donews.net/resin/archive/2005/04/16/337941.aspx

 3 ) 和尚练武不念经

在金基德导演的电影序列里,春夏是很难得的一部没有造成生理不适的片子,从画面来说甚至是唯美和身心愉悦的。

为了远离世俗,寺庙造在山上还不够,还要飘在湖中央,隔水而居。这个设计确实妙,清晨笼罩在水面上薄纱般的雾霭,和晚上倒影在水中灯火通明的庙宇特别像画中景。

寺庙里老和尚却并不教小和尚佛经佛理,也没有给上功课,他教小和尚的是采药、识药和捣药。老和尚自己还暗修武功绝学—弹指神功。寺庙里的发生事情就是救人身体、强人体魄,但就是没有人读经、念佛、修心养性。

金基德对于读书和社会教化一直心存疑虑,他电影里的主人公都必须是野性的,没有被书经教化污染过,小和尚自然也没被社会习俗污染,文化、涵养、道德、担当,这些违反天性的属性不能有。受过教育的普通人都会避免虐待动物,淫邪,杀人,或极端愤怒,更何况对于出家人。但《春夏》里面出家人的社会身份属性并没有对小和尚的行为有一丝的束缚,因为小和尚是本源意义上的人,不是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 我们赤裸的原始欲望和心理属性是被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和基因所决定的,教化是盖在赤裸躯体上的一件外衣,而精英阶层的外衣尤其牢固且华美。在知识分子话语权的世界里,这层衣物代表了一切,他所有努力就是为了让他的外衣更华美,以区分那些衣不蔽体,裸露欲望的下层人,他们拍的电影里,都在赞美教化的成果,或者怜悯被教化落下的粗人。金基德不一样,他一上来就把所有人的外衣都扯掉,在金基德看来不管是破衣烂衫还是锦缎华服,藏在下面的灵魂和欲望都是一样的。而对于知识精英来说,这样时刻盯着本性看事情未免太过单调直白而粗鲁,他们自然不会让这样的金基德混进他们的圈子。归根到底还是金基德揭穿了他们没穿衣服的丑态,让人难堪。 和尚坐牢出来,回到寺庙后,他还是没有找到修炼佛法的经书,找到的却是老和尚留给他的一部武功秘籍,他也开始练功。 把身体练好最重要,别读经书读那些有的没的走火入魔了。

 4 ) 轮回里的透明小丑

常常听到父母说这样的话:“我不过是希望你少点弯路走,我不过是希望你不必再重复我当年的错误。”

只是,像张爱玲曾在一篇文章里说过的那样:有的弯路,必不可少。

这是最浅显的道理,却涵盖了所有的人间百态。

当他还是孩童时,你对他孜孜教诲,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说教的机会;他做错的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成为你以小见大、举一反三的案例,恨不得就此讲所有的人生感悟统统就此交付给他。你希望你点点滴滴的教导,能在他小小头脑里产生最广袤的认知,使他足以应对命数。你希望他的一生,至少可以因为你的点拨和监督,而顺遂与平和。

只是,你大概也忽略了,有的东西,是再具慧根的人,都无从躲避的,这种东西,叫做欲望。

我无从论证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就如我无从知晓,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但我却敢肯定,欲望这东西,是的的确确由娘胎中带来的,它既是造物主赐予的财富,也是劫难。

春,镜头在冷清幽远的山水中展开,水中央的小小寺庙里,是一对安乐的师徒——老僧与小僧。老僧的年纪相当于小和尚的爷爷,父亲的中年角色似乎被刻意地省略掉,从而省略了参透人生百态的智者与尚未涉世的新生命个体之间的另一种人生状态,究竟要经历什么才能从后者蜕变为前者,如同小和尚身世由来一样,成了一个谜。

人生究竟不是佛前游弋的那一尾安然沉默的金鱼,这也注定了即便是四面环水的小岛,也难隔绝住人的欲与求。

年幼的小僧在山中采药,见到各种小动物,玩性大发,用线将石头栓在小鱼、青蛙和蛇身上,看着他们艰难地负重而行,他高兴得哈哈大笑,且笑得如此纯真与可爱,让人都不忍责怪。用句经常出现在各电视台的道德伦理纪录片中的话来说,这就是典型的“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老僧将一切收之眼底,只是他什么也没说,而是决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当晚,他将一块大石趁小和尚熟睡之际绑在小和尚身上,早晨醒来,小和尚苦求老僧将石头卸下,老僧趁机教育,并要求小和尚要将先前绑在小动物们身上的石头卸下之后才肯将他身上的大石卸下,还特意强调,如果小动物们已经因此而丧命的话,那么大石将永远压在小和尚心头。小僧背负大石艰难地找到此前的小动物们,发现小鱼儿和蛇已经被自己害死,悔恨之下,小僧痛苦不已。

小僧此前快乐纯真的笑之所以令人不忍责备,无非是因为他还在是一个原始的生命个体,在他身上,纯真以毫不造作的原始状态出现——他不认为这是不好的,因为他还未经教化,所以并不知道。他当时的大笑与他之后发现鱼儿和蛇都因自己的贪玩而丧命时的痛哭一样,都是他发自内心的,只是前者来自原始,后者源于教化。

人类文明之所以伟大,有一方面的原因必不可省,那就是她强大的感染与教化功能,也正是拜这种特质所赐,人类发展的速度才得以飞升。可是任何教化和感染都取代不了经历,如果说教化是存盘这个动作,能将此前人类所集聚的精神精华都原封不动刻录在新的生命硬盘之上的话,那么经历就是一种高明得纵使再厉害的黑客也无从破译的病毒,他用一种名叫“欲望”的方式不断入侵,直至将原来的硬盘内容修改得面目全非。

小僧自然也难逃此截。

夏,这种季节里,已经成长为少年的小僧目睹了蛇极尽纠缠的交配,荷尔蒙与寺中养的那只高冠的公鸡一样开始蓬勃。他开始因来此养病的少女而乱了方寸。他扶她上船,生平第一次触及到一种完全不同于自己与师傅的温润肉感,他不知所措地与她在狭小的空间里生存,略带尴尬地同吃同住,游移不定地坚持着脆弱的操守。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愫和本能开始在他心中滋养:他趁少女熟睡时抚摸她,在得到少女不抗拒的态度后得寸进尺,终于在一翻内心挣扎后,将少女拖下水,既而划船到山中,鲁莽地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鱼水之欢。欲望就以这样的方式轻易地占取了上风,年轻的身体开始变本加厉,肉欲的享乐变得无处不在——终于东窗事发,被老和尚发现。

不得不提的是,刚入寺时,少女虚弱得比林妹妹还胜十分,一副命不久矣的模样,可是在一次次地偷尝禁果后,她却奇迹般地康复了。想到老和尚的一番话,实在耐人寻味,当初少女的母亲询问女儿的疾病是否还有希望时,老僧说:“等她找回灵魂的平和,自然就会痊愈。”现在想来,所谓平和,大概就是内里通过男女之事终于达到了阴阳调和吧。

破了戒的小和尚,再也守不住寺庙生活的这一分清寡,他将供台上的佛祖背入囊中,偷偷离开。

秋,当年的小僧已经成为了报纸上通缉的杀妻在逃犯,他一脸凶气地回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渴望逃过法律制裁。可是,他却逃不出心魔。他手里握着带血的凶器,一次次歇斯底里,为不得其所而崩溃痛苦。老僧将他一顿痛打,然后在寺前的木地板上写下般若波罗蜜心经,命令小僧用那把带血的刀将其刻出。刚开始时,小和尚急躁疯狂,刻得痛苦挣扎,两名前来缉拿他的警察更是让他濒临崩溃。师傅请求警察让他将心经刻完,渐渐的,他愈发平和专注,原先的凶光,点点散去,终于在黎明前,完成了所有的镌刻。

小僧离去后,老僧封住自己的五官,将自己焚于火上。

冬,出狱的小僧回到寺中,老僧已化身为一条蛇,终日盘亘于此。小僧开始静心修行,他还找到了一本武功秘籍,开始习武。阳性力量,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呈现和释放,灵魂与肉体,开始真正统一,并日趋强大。

一日,一名蒙脸的妇女怀抱婴儿到此,求小僧收养婴儿。半夜,蒙脸的妇女急急离开,却不慎调入小僧平常用于洗漱而凿开的冰洞中丧命。人生大约就是如此无常吧,日防夜防,却总有时候,自己的无心之举成了别人的丧命的缘由,莫非,这就是佛祖的普光照不到的地方?又或许,头上三尺有神明,这就是所谓因果报应,妇女并未能因为简单地将孩子送与他人而逃脱责罚,而是必须为自己所为付出代价?小僧像年幼时那样,重新将大石拖于身后,翻山越岭,既是惩罚,又是修行;将佛像至于山顶,更是鸿愿,渴望终生皆受佛光,皆得普度。

又是一个春天,水中的佛门五度缓缓在镜头前打开,一个生命个体的救赎完成,而另一个新生命的路,才刚刚开始……

    很喜欢这部电影的一些镜头,虽然太过于具有符号性却别有一翻禅意,数度开启闭合的水中门和门上怒目的门神,小船边缘画着的犹如在水中飞升的佛祖,“夏”中寺里养的象征欲望的公鸡,“秋”里换成了平和温润的猫,菩提座下的金鱼,没有围墙的门,小僧在寺前刻下的般若心经……佛教中的种种禅意与道具在电影里都充分展现了它们的意义,和故事微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很难想象一部有做爱镜头的电影居然是我奶奶陪我看完的,不过,或许因为有了个佛教徒从旁提点的关系,对这部电影,我的感悟也就更为深刻,尤其是在许多的禅意上。

我想起佛家有云,人类有四大烦恼:贪爱、嗔恨、愚痴、傲慢。

五欲六尘,皆是诱惑。

因为欲望,人变得执着,因为执着,人变得无力,因为无力,人生出偏执、生出无知、生出邪恶。所以小僧在佛前苦苦地喊,为什么,她答应要爱我一辈子的,为什么却又跟了别人?!

人生有太多的“为什么”,我们苦苦地追着这些“为什么”,偏执而痛苦。

而且,越是顺遂的人生,遇到想得而不得的时候,就更容易抓狂和痛苦。我也曾经是这些人中的一份子,或许我们这一代都是这样,从小到大,我们有太多想得便能得到的成功案例,于是,偶尔的一次不能得,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磨难。我们中的很多人,并不懂得为了满足欲望而延迟欲望,就像不明白不能涸泽而渔一样。我们中的很多人,更加不懂得“心想事成”,根本就是一句祝福的话语。

在不能得面前,所有的理由和比较都黯然失色,你或许不止一次的苦苦思索:他到底哪里比我好。为什么是他而不是我。

在不能得面前,连各种各样挖空心思的努力都显得卑微而可笑,你仿佛是个透明的小丑,不论做出怎么滑稽的表演,不论将自己放在怎样卑微的位置,甚至不惜把自尊才在脚下,在观众面前,你仍是透明的,没有人会因此而给予你肯定或垂青。

   可是有的小丑,即便没有观众在看,依然会卖力的表演,即便眼里有泪,嘴角,却依然是最大幅度的上扬。这样的人,在不能得面前,既卑微又高贵。

   或许到达这样境界的小丑,早就已经不是在为观众表扬了吧,所有的观众,在他眼里,都不过是些大白菜,他用尽全力地表演着,为的,只不过是不辜负自己罢了。这样的人,他的观众,就是他自己,他的一招一式,都是演给自己看;他的每一个亮相,都有他自己为自己惊艳;他的每一个转身,都有他自己为自己叫好。这样的人,在世俗的社会里,被叫做“顾影自怜”或者“孤芳自赏”。可是,我忍不住想要为这样的人叫好,或许他们的一招一式早已经不美了,可是,他们依然认真而执着,这样的人,怕是佛家也会为之感动的吧。

听说当年地藏菩萨为了自己的母亲,曾立志要超度地狱里的所有亡灵,这个鸿愿至今还没能完成,并且我们也知道,如果真有地狱的话,这样的鸿愿,根本就永远也不能完成,可是,他却一直在这么做着,坚持得久了,自己也就成了仙。虽然这只是个传说,并且这样的传说在宗教故事里比比皆是,虽然这种行为也是执着的一种,可是我却真的觉得这样的执着很伟大。

    所以,我也在努力着,努力着成为这样一个又伟大又卑微的透明小丑。
 

 5 ) 金基德之春夏秋冬又一春

       金基德是非常聪明的一个人,这种聪明绝对不是指他天生多么多么的对镜头敏感或者直接说他生而就是做导演的料。我指的是他更深层次的,他对人与人关系的思考上的,或许还有对社会与人性的冲突。乃至自己对更深层次的宗教以至于上升到哲学方面的思考上来。
    我对他最迷恋的一部戏是《春夏秋冬又一春》。其实吸引我的还是他思想中对“轮回”的认识而具体的表现出来。
    故事是直接展开的,老和尚与小和尚相依为命的生活在一片世外桃源中,看得出来,老和尚也是曾经有故事的人。但从未提及过发生了什么能让他六根清净的独居世俗之外。小和尚却是小,无忧无虑。与师傅服侍佛祖于孤灯之下。倒也是乐的快活。师傅不是多话的人,只是时常看着小和尚,默默不语。脸上尽是一片惋惜。直到又一次,小和尚独自玩耍的时候。给鱼、蛇、青蛙各自绑了一块石头,乐呵呵的看着他们拖着一块累赘蹒跚前行。脸上一副天真的笑脸。老和尚看见之后重重责罚了小和尚。但是为时已晚了。蛇与青蛙都已经被石头拖的累死了。小和尚拿着青蛙与蛇的尸体只是一个劲的哭。老和尚叹了口气,说道“你给他们绑的石头,未尝也不是你自己心灵的石头”。故事就在这句禅机中埋下了伏笔。
    日子看着一天天平平淡淡的接着度过了。小和尚长大,老和尚更老。但是平静总会被打破,该来的总会来。一位进庙还愿的都市女子最终吸引了小和尚,很轻而易举的他们发生了关系。一切对于都市女子来说或许只是人生中一次旅途的邂逅。但是对于小和尚来说,确实打开了另一个天地。从此他也不甘于寂寞了。想要从此逃离出去。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明镜台既然染了尘埃,就不再如以往般清澈透亮。终于有一天他走了出去,与其说是走更不如说是逃,逃离这个“世外桃源”。老和尚什么都知道,却只做不知道,不闻不问。只是叹息一声。也许一切的一切,早都有了预兆。报是终究要是还的。只是老和尚在佛前的时间更多了,仿佛除了佛,世间再无一切了。
    小和尚最终还是回来了,彼时的他已经不再是一名和尚,他杀了那位当初与他海誓山盟的女人。他觉得世间再大却仿佛没有了自己的容身之所,他回来了。老和尚什么也没说,望着小和尚,就像当初看着他用石头绑在那些小动物身上。一切其实都是报应,心灵的石头最终也拖垮了小和尚。
    于是,一切仿佛都顺理成章的。入狱,又出狱。彼时小和尚已过不惑之年。再次回到早已空置多年的庙里。老和尚早已坐化多年。他突然明白了老和尚当年的苦衷,老和尚对着佛祖默默诵经时候那种悲怆。于是,他仿佛化为了当年的老和尚。
    一切都仿佛轮回,深冬,一位女子将自己的孩子送来了庙里,什么也没说,老和尚接受了。他仿佛就一直在等这个孩子一样。
    故事最后的时候,小和尚独自玩耍,将一块小石头塞进了鱼、蛇、青蛙的嘴里,笑嘻嘻的看着他们在艰难的跑开了。脸上露出了纯真的笑容。而他的身后,老和尚默默的看着他做完了这一切,什么也没有说。思绪或已回到以前。
    佛教中有轮回的说法,所谓种业因得业果。金基德在本片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这种轮回的哲学,在本片最为显著。而在《收件人不详》中也有略微的穿插其中。但也只是一扫而过,《收件人不详》更着重讲的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矛盾。这里不表,而在《悲梦》之中,金基德仿佛将自己的宗教哲学一股脑的甩了出来,内容渐渐的有些失控了,短短的一百分钟内要组织好讲完即使金基德也觉得力不从心了。越来越有点“形而上学”。不过其中很多元素是我很喜欢的,不过这部电影真的没懂,看到了一些小细节,觉得很有意思。整个故事却沉闷而乏味。
    还有一部电影,是《空房子》。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是“空灵”。很少的对白,甚至很少的情欲(情欲在金基德电影中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甚至有很多人将他的电影来当情色片来看),一切都美好的乌托邦似的。其实《春夏秋冬又一春》里也有这种空灵,但是更多的是表现在风景上。环境上美的真的就仿佛是一世外桃源。而《空房子.》的空灵却表现在了人与人之间,仿佛整个故事就是如此的富有灵气。美好而令人神往。男主主角之间不必太多话语,爱情也纯粹建立在柏拉图精神之上。
    提到金基德电影,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是“虐”,《收件人不详》中母亲最后吃掉儿子的尸体,《撒玛丽亚女孩》中那个年轻的女孩从高空微笑着一跃而下,《漂流欲室》中女人用鱼钩伸进自己阴道再狠狠的拽出而发出的刺人心脾的尖叫,足以使人不寒而栗了。鲁迅说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金基德或许也有这样的爱好。但是他更多的是将自己内心的恐惧展示出来。而他的“虐”更是很少的始终贯穿电影的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通过这样的“虐”来展现人与人之间的残酷,或者是社会对人的压迫。以及自己对现实的不信任甚至是对人与人的失落完全的展现在电影中了。
    但是,我个人是不喜欢这种的虐的。并非不好,早起看了很多冯提尔的“虐”的电影喜欢的不得了,现在却提不起丝毫的兴趣了。而且总觉得看到了最后,仿佛陷入了一个死胡同,内容似曾相识,立意千篇一律,金基德在不停的重复自己,幸喜他也发现了,果断的放弃创作而毅然决然的用很长时间推出了《阿里郎》这部颠覆的电影。当然,这一切跟他的“虐”毫无关系,只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突破。一种破而后立。
    金基德之于韩国,我认为是拔尖的一拨导演之一了。他对人性的思考,深刻严肃而发人深省。不止适用于韩国,在吾等国民身上也能发现那种病态,方能防范于未然。

 6 ) 金基德·[春夏秋冬又一春]

      原以为又是通篇冷峻的情色,像[漂流欲室],没想到是讲轮回和因果报应。镜头唯美,以“春、夏、秋、冬”为标题,贴合人生的四季,实在精巧。

     韩国导演很有一帮好开色情玩笑的,比如[杀人回忆]里就有夜间到树林里手淫的男人,再如[偷情家族],竟能把男女上床拍得如吃剩饭一般无趣,但最狠毒的,还是金基德。此人最早一部有影响的电影是[漂流欲室],直译好像是叫[岛],小报上给韩国情色电影作盘点,总落不了这个片子。那里面的性爱苦不堪言,把活鱼从水中捞上来,削去几片肉,再重新放回水里,这个动作基本上可以概括它的残酷。然而这残酷没有来由,徒具形式,因此显得苍白。但后来的一部[收不到的情书],却是个很有力量的东西,比[岛]更加残忍、粗旷,但凶残的有理,并有反思的野心。

     再后来就是这个[春夏秋冬又一春],突然一下子抛开了生理卫生和文化反思,只纯讲佛理,好看是好看,但总总归是有些奇怪。故事前半部情节流动感很强,后半部则稍显愚笨,尤其结尾,似乎不明确轮回首尾就会一起失去方向。金基德到底还是摆脱不了对形式感的追求,也摆脱不了浓墨渲染性爱,这一次他埋藏了暴力,却露出了小和尚的屁股。“夏天”这一段,让整个电影的温度突然升高了几度,但那和尚和少女原始、粗俗的性爱,其实没有丝毫情感的热度,这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片子的后半段越来越冷,越来越冷,直到结冰,直到融化后又一个春天到了,却似乎更冷。于是我终于明白了这个一向表现“残酷的暴力和残酷的性”的金基德,为什么会突然放下屠刀,他想说的恐怕还有这么一层意思——宗教的所谓慈悲,其实才是世上最最冷酷的东西。

     这电影,金基德表面讲佛,留白处却近禅。比如那许多的动物,被害的鱼,交媾的蛇,意图都太明显,反而不巧妙。倒是四处飘荡的寺院,结冰的湖面和枯荣善变的老树,构成了更为恒久不变的相对具体。我不知道因果报应和宿命是否对等,但[春夏秋冬又一春]显然是宿命大过因果,否则,后来那孩子何以将石子塞进鱼和青蛙的嘴里,他不如再用细绳密密捆了,不显得这个轮回更为彻底?

     韩国很有一些明事理的导演,他们顺应本国的产业优势,却又坚持贯彻着属于自己的电影意图,这在中国,是很久不曾见到的事情了。张艺谋、陈凯歌唱对台戏式的打法,对中国电影的独立和尊严都是一个考验,对他们自己的艺术生命,则很可能是一次狂欢式的饮鸩止渴。
 
http://www.blogcn.com/user7/sixdoors/blog/1424419.html

 短评

这无疑是金先生最好的一部电影。生的轮回,代价竟然如此沉重。有人说,金基德就像一个执着的苦行僧,背负的东西太沉重。以至于走到顶点时,只剩下他一个人。老和尚自焚那一刹那瞬间升华一切。金基德最后自己上阵,在冰天雪地中拖着石磨前进,他到底是在拍电影,还是在拍他的人生?答案自在他心中。

4分钟前
  • 南笙
  • 力荐

春天里的罪恶和忏悔,夏天里的欲望与情爱,秋天中的生与灭,冬季里的重生与不屈,再到春的又一次延续,爱恨情仇、生离死别,人于世俗循环大约如此。8.2

6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金基德身体素质真好。

7分钟前
  • 男娼起义
  • 力荐

一个花和尚的轮回和救赎。

9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固定的景和漂泊的人,爱欲情仇与四季交替,本不连贯的春夏秋冬,成为生命轮回的标志驿站。恪守良久的无形房墙在月夜下被轻易撞破,兽欲驱动中,符号门便沦为无用,所谓与世隔绝以独善其身,到头来还不是不堪一击的虚禅。历尽红尘方得归空,俗世是一趟弯路,却非走不可。→2018.7.24二刷。

11分钟前
  • Ocap
  • 力荐

不能再好了!

15分钟前
  • boks
  • 力荐

金基德算是一个优秀的二流导演,模仿能力很强,原创能力偏弱。他最好的作品都有出处,《春夏秋冬又一春》模仿裴镛均的《达摩为何东渡》;《收件人不详》模仿今村昌平的《猪与军舰》;《空房间》模仿若松孝二的《无水之池》。

17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arte观赏之风景片,轮回,顿悟,都说有禅意,那是装的,个人不喜金基德,矫情。

19分钟前
  • 文泽尔
  • 还行

“木盛则春,火盛则夏,金盛则秋,水盛则冬,四季交替,冬去春来。运命之石、轮回、业报、修行、顿悟、救赎。你将你的佛放在哪?是随手可触的案台上,是遥不可及的远山上,还是你的心里?”

23分钟前
  • 砚小朵™
  • 力荐

每个人都会回到自己的起点……

2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四星半 作为人类,我们可以轻易地把弱小于自己的小生灵玩弄于鼓掌之间,而让我们背负上命运之石的,又是什么?人之初,性本恶。在人的本性面前,佛只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旁观者。

31分钟前
  • 氟西汀
  • 推荐

里面有佛教“轮回”的概念。是否也说明人类劣根性的从不改变:杀戮,欲望。拍的很美丽,像水墨画般幽静雅丽。

32分钟前
  • 2013
  • 推荐

春是生死的负重,夏是情欲的勃发,秋是因果的了断,冬是自我的修行。水上浮庙宇,人间化禅境。如果是我身处如此胜景,恐怕早就欲念全消了吧?金基德果然是个只执着于讲自己故事的怪咖。

3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概念先行的电影做到这部是极品了吧。这是美工决定影片风格的绝好例子。还是喜欢“夏”一段。至于“冬”一段,金基德确实疯了……

36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万物苍生没变,心变了;眼鼻口耳闭了,心没闭。你将你的佛放在哪?是随手可触的案台上,是遥不可及的远山上,还是你的心里?

40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力荐

画面很好,精神却没有很好的领悟到~~

44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又一春里,童僧直接把石块塞进小动物嘴里,从直接度和伤害度上说,都比往小动物身上绑石块更严重,而且他比前一个春里的童僧从作恶中获得了更大的乐趣——金基德强调了他的傻笑。此一细节足以揭示人类的无可救药和恶之走向。

47分钟前
  • 石头摇篮
  • 推荐

金基德代表作,目前看过的最有禅意的电影。关于轮回、人性之恶、因果、救赎、觉悟。不入世怎能出世,不经历怎能领悟,不遭苦难怎能修行解脱。摄影和音乐美得让人心碎。春夏秋冬,鸡猫狗树,鱼蛙蛇龟,苦集灭道,水上孤寺,地上心经,无墙之门,无形之法,蘸水练字,负石致远。(9.5/10)

5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太難看了。好好說話。

53分钟前
  • W TENG
  • 较差

春之杀戒,夏之色戒,是因,秋之罪孽,是果。冬之修行,是救赎之道。又一春又是杀戒,是轮回。可见金基德还是个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难怪要疯。

57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