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媳妇本地郎16

已完结

主演:龚锦堂,黄锦裳,苏志丹,郭昶,彭新智,徐若琪,丁玲,虎艳芬,钱莹,郝莲露,李俊毅,张纹博,何文茵,王辰,谢恩,毛琳,林星云,卢海潮,卢秋萍,马小倩,陈坚雄,黄俊英,舒力生,吴苏妹,张和平,邝祖乐,刘涛,周小镔,黄慧颐,潘结

类型:电视剧地区:内地语言:粤语年份:2021

 剧照

外来媳妇本地郎16 剧照 NO.1外来媳妇本地郎16 剧照 NO.2外来媳妇本地郎16 剧照 NO.3外来媳妇本地郎16 剧照 NO.4外来媳妇本地郎16 剧照 NO.5外来媳妇本地郎16 剧照 NO.6外来媳妇本地郎16 剧照 NO.13外来媳妇本地郎16 剧照 NO.14外来媳妇本地郎16 剧照 NO.15外来媳妇本地郎16 剧照 NO.16外来媳妇本地郎16 剧照 NO.17外来媳妇本地郎16 剧照 NO.18外来媳妇本地郎16 剧照 NO.19外来媳妇本地郎16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外来媳妇本地郎16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康家一家住在广州西关老屋已经几十年了,康伯(龚锦堂 饰)、康婶(黄锦裳 饰)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祁光(苏志丹 饰)、祁宗(郭旭 饰)、祁耀(彭新智 饰)和祈祖(徐若琪 饰),四个儿子最近都结婚了,老大阿光娶了个河南姑娘(丁玲 饰)、老二阿宗娶了个本地姑娘(虎艳芬 饰)、老三阿耀娶了个上海姑娘、老四阿祖更厉害,娶了个德国姑娘(郝莲露 饰)。这下一屋子天南地北的人全集齐了,各地文化在此交融,地域、文化间的隔膜在这一大家庭里闹出不少笑话,康家几乎每天都是生活趣事绝命银行通道转兵欢迎来到第2人生新马尼拉魕2012亲密有罪庶务二课找我经纪人(英版)日日摇滚剩斗士的店怪趣群鸟周军的行走征服2009反安保:艺术之战兵工厂女郎 第一季养鬼吃人2迷城之正义对决通向柏林之路圣诞变身大钓哥 大釣哥黑色凯迪拉克(普通话版)即刻杀机绯色的碎片第一季低俗青春如若巴黎不快乐送葬人一世牵挂吃禁果的美女明天有多远青春节拍错缘赛车总动员3:极速挑战英语我们的费尔斯特先生去世了镜中人2005高墙内再见那一天鹰之夜诸神之战(原声版)佳期如许狙击精英:战纪

 长篇影评

 1 ) 外来媳妇本地郎“变味”了

说实话,这部电视剧陪伴我一路成长的,精彩的部分其实就是二哥在的时候,那会是电视连续情景喜剧,现在是电视连续剧,现在有空还会去看两集的,毕竟是中国最长寿的电视剧,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而且是情怀,是老广的情怀。

刘涛也出演过这部电视剧,是刘涛的第一部电视剧~为这部剧自豪~ 话又说回来,现在的剧情已经是配角成为主角,已经丧失外来媳妇本地郎原来的含义,也使得剧情越来越不好看,十七年了,人生有多少个十七年啊。已经有部分演员永远离开了我们,非常感谢他们的付出。

变味的原因可能是:

1.以前的故事都围绕着家庭发生,十分接地气,体现出当时的背景。

2.以前是康家一家人的故事,主线是康家,现在康家变成了第二条主线。

3.时代在变迁,已经写不出当时那个年代那种剧本。

4.这部电视剧不断在创新,不断在让人失望。已经有很多人失去了对这电视剧的兴趣。

5.剧情越来越慢,节奏越来越慢。

好了,毕竟是陪伴我成长的一部电视剧,也有一种情怀,最后我给了这电视剧五星。

 2 ) 相当受欢迎

这部剧,打破了我们中国电视剧里很多记录:持续时间最长,篇幅最多,受欢迎程度最高。
还有些什么,我想想~~~
现在该剧组举家来到龙虎山景区拍戏,恩,终于也见识到了他们的魅力咯!

 3 ) 《外来媳妇本地郎》为什么好看?

原以为,喜欢看《外来媳妇本地郎》的人,可能是少数像我这样不怎么“现代”的人。原来,很多80后90后和他们的父母,都觉得最初的《外来媳妇本地郎》很好看。

大致是“二哥”康祈宗病逝之前拍的那些,之后的这部剧就不好怎么看了。后来我上了大学至今,我就不几乎不再看这部剧。

不仅仅广州人喜欢看,广东人也喜欢看,说粤语的广西人也喜欢看,甚至相当多说客家话、潮汕话的广东人也喜欢看,其中有些潮汕人是看这部剧学说粤语。

这部情景剧没有故事主线,情节不曲折,故事不新颖,演员也不是大明星,说的都是一个大家庭里各个成员发生的一些家庭琐屑事。

故事背景设定在广州西关的一个“大户人家”康家,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普通家庭,特别的是,在大都市住着民国时候保留至今的大屋,普通的是,康家也不是富贵之家。

西关大屋,其中的脚门、趟栊门以及大门,门面上就极具特色。槛窗、青砖石脚、麻石街巷、还有天井;木楼梯、阁楼。还有各种传统装饰、雕刻。荔湾还有很多有趟栊门、青砖石脚的民居,但并不就称得上是西关大屋。

取自西关大屋的布景,在画面上,显得极温馨和有特色。

家长康而寿康伯,希望四个儿子“光宗耀祖”都娶广州本地人媳妇,结果,都是是娶了外地的。潮汕的、河南省的、上海的(后来的三嫂黄菲设定为四川人,但无四川人的特征,语言就不是)、美国的。

不同的地域的人,在西关大屋,三代同堂,围绕着康家作为核心人物,延伸到街坊、社区等一系列有趣的故事就展开了。

大佬的憨厚老实、大嫂的贤惠温柔;二佬的市侩滑头,二嫂的残鸡小气;阿三的老积正经;老幺的蛊惑浮滑,康伯的死要面和孤寒,康婶的慈祥和善;康天庥的鬼马顽皮;每个角色都相当鲜活。几个字概括不了他们的性格特特征。

西关大屋里的文化差异、语言不通、观念冲突,外来媳妇融入康家的种种趣事、学粤菜、学粤语、学粤剧,以及其他因为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各种误会,啼笑皆非。

家庭内总会有“冲突”,免不了误会和争吵。此剧的一大笑点便是语言诙谐,后来还加入了化州婆李彩娇,每一句化州话都会觉得好笑。

俗语说:相见好,同住难。三代同堂的俩和家庭,家庭里也出现过婆媳矛盾、公媳矛盾,夫妻矛盾。

然而这个家庭,都是一直紧紧围绕在一起,能互相包容和关爱。曾经儿子与媳妇与老人分灶,然而,不足一个月,儿子和媳妇们还是觉得,有老母亲为大家做饭,一家人一起吃饭好。发现自己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过了两年,儿子和媳妇都觉得在现代化大都市的广州,西关大屋怎么能住的舒服?他们都羡慕二人世界的生活。树大分桠,仔大分家。

住出去后,有的背了债,有的上学上班远了,有的照顾不了自己一日三餐,。康伯康婶都回乡下了。西关大屋突然只剩下大佬大嫂这对穷夫妇守着。

最后大家都搬回来了,原来一家人在一起更开心,才有家的感觉大家需要原来的家。尽管有代沟,但是一家人吃饭总是乐融融,家人有聊不尽的话题,有客人来到,总是热情招待,那个熟悉的社区,让家人都很有归属感!

康家还与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紧密联系,中国“入世”、学英语热、世界杯热潮、毒大米、河南人名声问题、禁毒问题、亚健康问题、偷沙井盖问题、社保问题、、新羊城八景、企业员工的团队建设问题、······

每一件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通过康家人的的遭遇、反应、处理来反映这些问题现状,让观众也获得欢笑之余,也了解更多社会热点问题。

康家的几兄弟有时也会打自己的小算盘,计较一些利益。当家庭中出现的困难时候,大家都彼此分担,互相支持。阿三和幸子离婚,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走出阴霾(实则是演员刘涛要拍其他电视剧,从此大红大紫,只好剧情安排离婚)。

二佬两夫妻的多次闹离婚,怀疑多次包二奶、汝好茶餐厅“掌柜”的变更,这对“奸夫淫妇”还是在一起,直到扮演二佬的演员病逝,不得不安排了离婚。灵魂人物离开,剧集就逊色了很多。

这个家庭有些地方不太真实,但某些地方又很真实。这个家庭可能是太好了,好到现实中可能并不存在。像康婶那样与四个儿媳的关系都很好的家婆,现实中有吗?现实中一个儿媳就能让一个家的氛围很僵硬了。

像康伯那样本来很排斥外地人的,但却都很包容不同背景差异甚大的儿媳。现实中的家公面对这样媳妇,恐怕都避之不及。

四兄弟都能感情深厚,不因为利益而翻脸,四个妯娌都能像姊妹班相处,不勾心斗角,为大家庭尽自己的力量,一起商量着解决问题。而现实中,有很多不住在一起的兄弟,也会因为利益反目成仇,妯娌也会跟着站在自己丈夫的一边“狼狈为奸”。

或许,每个观众的家庭,都或多或少地面对过这些问题,然而,却很难能像康家那样的一家人总能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个家庭伴随了很多家庭长达近十年,后面的十年拍的,恐怕很多观众不再怎么看了。她不再是围绕“外来媳妇”这些核心人物延伸的故事了,甚至有些与康家没什么关联了。

原来的三嫂刘涛已被钱莹代替

一部剧拍了近二十年,康家的家庭生命周期,由扩展、稳定阶段开始,逐渐变为收缩、空巢,在拍下去,已是是解体阶段。康家三个儿子都离过婚,尽管是因为演员的各种离开,康家反而更像真实的家庭。像夫妻离婚、亲人病逝这些事件,现实中的一些家庭都发生过,现实中的家庭会有残缺,有裂痕,有隔阂,哪像康家那样依然像一个大家庭?

广州在变,那时康家全家10口人,伙食费2000元;康祈祖觉得月薪3000元的工作算很好;那时候天河去的房价准备上万;康祈宗从西关过到芳村做走鬼,康婶觉得很远;地铁才只有几条线···

康家在变,康家人到最后也不会再是一个大家庭了,康天庥开枝散叶了,康天佑和康枝子也长大了;康伯康婶都80多了;最后留下的那些很平淡却很精彩的剧集在我们记忆了,那些剧集也让我们与家人联系在一起,同学们之间还会讨论好笑的剧情。

我们也在变,我们自己的家也在变,曾经的我们,有些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些在努力建立自己的家庭,不变的是对这部剧的怀念,对家眷恋和依归。

我们陪伴康家一起发展,它与我们现实的家庭有距离,但康家,依然是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家庭的样子,那正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有的。在对照自己的家庭时,我们会想念康家,也会想念我们自己的家。

 4 ) 简介

剧情

康家一家住在广州西关老屋已经几十年了,康伯、康婶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祈光、祈宗、祈耀和祈祖,四个儿子最近都结婚了,老大阿光娶了个河南姑娘、老二阿宗娶了个本地姑娘并且生育一子、老三阿耀娶了个上海姑娘、老四阿祖更厉害,娶了个美国姑娘。这下一屋子天南地北的人全集齐了,各地文化在此交融,地域、文化间的隔膜在这一大家庭里闹出不少笑话,康家几乎每天都是生活趣事。

------

主题曲:外来媳妇本地郎

生仔未必就系福

要娶新抱要分屋

老屋飞入些外来雁

鸡同鸭讲眼碌碌

眼碌碌

(上海话)公公婆婆坐客堂

(河南话)看得俺们心发慌

大红花轿I LOVE YOU

最怕日日要煲靓汤

要煲靓汤

南腔北调一锅粥

我诈傻扮懵够醒目

为求家和万事兴

哪怕乌龟头缩缩

头缩缩

 5 ) 2021.10.03每周更新||每一集简要点评+自己的感受。

2000年开播,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这么经典,台词也一流,心目中广东地区(除去香港TVB)最经典、最伟大的电视剧。

总第1集 烦恼的生日:讲老一辈广东人对外地媳妇的不待见。

总第2集 撞板媒人:讽刺了婚宴介绍所的“相亲托”现象。

总第3集 拉郎配:忘记了。

总第4集 婚姻合同:借婚姻合同讨论男女平等的议题,刘涛是进步女性的代表。

总第5集 老大当婚:老实憨厚的康祈光娶了河南赴广东打工妹子香兰。我比较感慨的是同是一个爹妈生的,为什么阿光和阿祖的风格大相径庭。阿光和阿祖的对比也反映了老一辈婚恋观已不适应现在这个变化风云涌动的新时代,男性和女性的思想观念都在发生急剧变化。

总第6集 争房喜剧:西关大屋,一户一居。还是搬出去住好!

总第7集 婚礼进行曲:祈耀和幸子结婚,帅哥美女配。不得不说20年前的幸子在这部剧的穿衣确实挺不错,当年的时尚放到现在依然适用。

总第8集 上海亲戚:地域黑进行到底,讽刺上海人精打细算,结尾有反转。

总第9集 粤菜培训班:表面上介绍了外来媳妇融入本地文化(饮食),实则讽刺了老一辈广东人疯狂迷信“药食同源”,这吃不得、那吃不得,这个热气、那个中毒的说法。可悲的是,20年后还是如此,科普工作任重而道远。

总第10集 老婆是人家的好:妙禅吃醋离家出走,第二次把老公作没了,临街感慨,预想自己离婚后落魄的窘况,符合潮汕地区的传统女性视角。

总第11集 被俘有线网:一家人抢电视看。

总第12集 中奖如中招:讽刺当时社会的中奖诈骗骗局,也讽刺了“ 黄皮树了哥 —— 唔熟唔食”的自己坑自己现象。20年过去,骗术有的是不断升级,却永远无法停止。

总第13集 闯荡广州(上)总第14集 闯荡广州(中)总第15集 闯荡广州(下)这三集讲的是河南妹子来广州闯荡的故事,非常感人,也非常值得钦佩,很多人靠着这样一股劲挣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看着女主人公身上永远乐观、永远不服输的劲,我想到我妈妈,也是这样赚来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6 ) 外来媳妇本地郎 第一集 剧评

《外来媳妇本地郎》这部剧是很多广东人成长的一个记忆,相信当时很多家庭都是7点边开饭边等着《外》的播出。而且那时难得有一部本土剧集是可以让第二天上学时的小伙伴们一起讨论的,《外》做到了这一点,这在当年是TVB剧集才会有的景象。

后来《外》不断地走着下坡路,而我自从高中以来便很少看《外》这部剧了,网上也有很多人说不如停播算了。

现在每每想起《外》这部剧,印象最深刻的几集都是开播初期播出的(大约都是300集之前),后期的《外》剧卖广告居多,大多滥竽充数,但即使如此,收视率仍名列前茅,证明《外》剧已经在民众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我觉得,《外》之所以今时今日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与开播初期优良的制作打下巨大的群众基础不无关系。

分析从第一集开始。

第一集大概剧情:康伯生日,想见光耀祖三兄弟嘅女朋友,但是生日当天个个都带外地人来,激到不喜欢外地人的康伯呕血。

和很多情景喜剧一样,第一集的功能都是以介绍角色为主,康伯和康婶两个老戏骨,演技掂过碌蔗,第一场戏顺利带过无问题。

后来分别介绍四兄弟的情节,还ok,亮点是二佬康祈宗和苏妙婵的那段,该段用了介绍其他角色一样的时间,就完美地阐述了三件事:苏妙婵不同态度对待客户,阿宗庆幸通话时间没有超时,两公婆商量康伯生日封多少利是。这三件事都直指中心:两公婆的缩骨孤寒世故。由于其他角色的段落都只是讲一件事,所以这两公婆的段落显得节奏特别快,也特别好看(事实证明后来观众看《外》大多都是为了看这两公婆)。

生日当晚,不知编剧有意无意,加了三场光耀祖三兄弟与来自外地的女伴在酒楼下的戏,一定程度上制造了悬念,让观众期待康伯的反应(康伯之前已经摆明不喜欢外地媳妇),而大嫂香兰到场之后迟不迟不说话,也是延长悬念的时间。

当前两个儿子的女朋友激到康伯半死的时候,看到四子康祈祖带来的外国女伴,康伯直接晕低。这时我们都以为戴安娜是阿祖女朋友,后来阿祖急忙解释戴只是他的老师之后,康伯由悲转喜,我们都被编剧骗了,这样的设置起一定程度惊奇的作用。创造观众意想不到的情节,是编剧的责任之一。
 
总的来说,第一集亮点颇多,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短评

说实在的,这部片有点丑化广东人的形象。自从二佬去世后,整部剧的质量就开始每况愈下,甚至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了。

6分钟前
  • Mademoiselle B
  • 较差

从小学果阵第一次系听表弟阿成推介话睇,第一次睇系阿娇噶豆豉鸭果集,真系好搞笑。转眼十几年过去了。我都变成大学生了。里面噶人都一样陪住我地成长了。。果种情怀,果种用粤语噶氛围我林系其他人完全唔会明噶。虽然依家可能觉得距已经唔再搞笑了或者冇以前咁有味了。但系始终都系一份情怀。。

7分钟前
  • 🍜 𝗟𝗼𝘂
  • 力荐

归咎存在即合理原则,此剧能长期占据黄金档期堪称下里巴人之典范。直到今天仍时刻迷恋高雅艺术的我历经工作、家庭与生活的磨蚀开始珍惜晚饭后安坐电视机前能开怀一笑的时间,试想生活到了终点不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此等破事儿?故此通俗艺术从来都比小众文艺占据着更广阔的市场。PS.最近李力持成为导演后,全剧风向突变,多了很多无谓快板,或许是走向式微的开端。

8分钟前
  • woodyfalchion
  • 还行

大陆的情景喜剧,我只服此剧。在我高三的年代,每周看看,就很满足了。但可惜的是,二佬郭昶已经远走。郭昶以后,再无笑点。可惜可惜。追悼会那天,看着网上新闻,哭了。

11分钟前
  • even
  • 推荐

看了十多年啦

15分钟前
  • 蓝色卜卜鼠
  • 力荐

哇!这是我广东人的童年回忆啊!!

16分钟前
  • 蓝色波丽露
  • 力荐

每一集都是特别短小精悍

17分钟前
  • 豆丁
  • 力荐

韩国有《搞笑一家人》,中国就给说有《外来媳妇本地郎》,即使是《家有儿女》、《幸福一家人》、《武林外传》也同样经典,但作为合家欢情景喜剧,最能和《搞笑一家人》比肩的国产家庭伦理情景剧就是这部了。创作非常本土化,融合了国人真实生活环境状况和一些小市民情节都有表现,这就像反应很好的《搞笑一家人》也反应了韩国人民的生活一样。十年以后印象最深的一段就是,妈妈偷偷给自己闺女叫到屋里塞鸡腿,就为了不给另一个有钱亲戚小孩吃,小市民妇女形象栩栩如生,笑死😂。另外就是闹鬼那集,画像那里还真是被吓到了,一般会涉及这个题材的情景喜剧中国大陆还挺少的,《搞笑一家人续集》番外有一集记得是这个,现在找不到那一集了,希望有知道的网友哪天看到这里能告知就好了~

20分钟前
  • Liz
  • 力荐

精彩在郭先生离世后戛然而止

24分钟前
  • 逆风飞扬
  • 推荐

前面三百集好看,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各有各特点。

28分钟前
  • 芽儿
  • 力荐

很优秀的国产情景喜剧,广式幽默看着也很赶劲。

30分钟前
  • 只有霸王
  • 力荐

为童年周末天气预报后的快乐时光打五星

33分钟前
  • 蕉农
  • 力荐

那时候天佑还很小 那时候二哥还在世 那时候阿祖还没跟黛安娜结婚 出国前还会在周末看第四部 可是已经没有了以前的乐趣

38分钟前
  • theuniqueme
  • 力荐

广东小孩的童年回忆了,地位等同于《我爱我家》《武林外传》了。

42分钟前
  • 浩子菌
  • 力荐

小时候其实不会说粤语的,家里人不和我说粤语,后来三四岁看这个,看着看着我就突然会说了...........

45分钟前
  • 9C拜卡搞学习
  • 推荐

怀念啊~~伴随成长的一部本地剧集~

46分钟前
  • 怀山鹿
  • 推荐

广东人的集体记忆。每周六日的期盼就是看《外来媳妇本地郎》,每周末最开心最温馨愉悦的时光就是一家人围在饭桌上边吃饭边看《外来媳妇本地郎》,何等欢乐,其乐融融!即便自从阿宗走后,《外》剧原汁原味的西关老屋味所剩无几,但我依然喜欢看这部剧,全因它的底蕴来自这一群演员和正宗的广东味道!

47分钟前
  • 独行侠杀手阿何
  • 力荐

这个才是真爱!

51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力荐

简直就是小时候的精神食粮啊。。。。。。。。

53分钟前
  • 勿一鸣🧸
  • 推荐

每个广东人都看过吧

57分钟前
  • 玩酷子弟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