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涅卡

HD

主演:约翰·马尔科维奇,汤姆·赞德,路易斯·霍夫曼,杰拉丁·卓别林,沃尔夫拉姆·科赫,莉莉丝·斯坦根博格,萨缪尔·芬齐,安德鲁·浩二,玛丽-露易丝·帕克,朱利安·山德斯,亚历山大·费林,纳迪亚·本泽克,萨米娅·坎克林,安妮卡·迈尔,劳伦·瓦格纳,伯勒尔·戴斯托捏,圭多·布罗谢特,瓦尔德马·科布斯,杰弗森·梅斯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英语年份:202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塞涅卡 剧照 NO.1塞涅卡 剧照 NO.2塞涅卡 剧照 NO.3塞涅卡 剧照 NO.4塞涅卡 剧照 NO.5塞涅卡 剧照 NO.6

 长篇影评

 1 ) 《塞涅卡》

想起《吟游诗人》什么之类的,但非常直接的低成本感受,服化道真不如。混合现代元素,幽默住,但真有点出戏,不过可能就是要你出戏呢~就是要你想到现在呢~塞涅卡有种唐僧的感觉()开头塑造得像个道德标杆、良师,崇高但脆弱被国王打压的好臣民。但越到后面越看得出他和“唐僧”的区别,说实在的也是自认为伟大自认为怜悯的利己主义者。排演惊悚的话剧,美其名曰让“影迷”们清楚国王的罪行,但塞涅卡自己也为震撼血腥的画面而颤栗。当面将两个黑人孩童杀害,到底是揭露现实还是满足自己的变态欲望。有意思的是,在他漫长的自杀过程中,他说要用自己的自杀,成为一个标杆。自己自杀前的话语要记录下来,在未来的文明建立当中发挥真正的作用。在他一直嘴不停地说这些的时候,他怎么都没死成。在最后,他躺在地板上,低声念着“我好痛,妈妈我好痛。”随着画面的转动,在几次都让观众觉得好笑了的自杀之后,在摘下所谓伟大道德领袖的帽子,回归或者展露出一个人脆弱的本身之后,才终于死亡。对白声音制作感觉挺好的,听感我比较喜欢。干净通透。

 2 ) 关于片名和其他

简单查了点资料,英文片名的后半段On the Creation of Earthquake “论地震的产生”,其实也是塞内卡的著作之一,是他的《自然问题》(Naturales Quaestiones)第六卷的标题。这部著作是古罗马文献中不多的以自然现象为书写对象的文本(或许尚不能被称为“自然科学”)之一,塞内卡对此问题的兴趣与其说是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不如说是和斯多葛学派关于人应该“顺应自然地生活”的道德原则有关。

在书中,塞内卡将针对宇宙的哲学研究分为天学、气学和地学三部分,其中地学研究尘世,并从属于气学和天学。塞内卡认为地震虽然发生在地底,但仍属于“气学”研究的范畴,因为地震来源于爆炸,而爆炸则源于空气的剧烈运动。不仅如此,他还将孤岛的形成、山丘的隆起统统归结于空气的作用。在塞内卡看来,地面上,乃至地面下发生的一切,都和处于更高位阶的“自然”有关。可以说,塞内卡是站在一个俯瞰的视角,来看待地上的自然现象的。

由“地震”这个关键词切入,影片就多了一些含义。如果将地震理解成死亡对塞涅卡的人设和人格造成的撼动,那么电影讨论的主题就变成了“为何这种撼动会发生,并如此具有毁灭性”。按照塞内卡著作的思路,这一问题的答案应该指向某种关于人性的更高规律使然,而非简单的“软弱”或“虚伪”所能概括。

此外,还有一点很有趣,那个最后一个跑掉的记录员名叫鲁西利乌斯(Lucilius)这个在历史上真有其人,是塞内卡的朋友和笔友,罗马帝国在西西里和坎帕尼亚的行政长官,塞内卡论地震的那本《自然问题》就是题献给他的。电影里的他作为学生,保存下了塞内卡最后的高谈阔论;历史上,塞内卡寄给他的124封书信后来被编作《论美德》,是塞内卡在生命最后三年的思想结晶,但塞内卡死时他是不是在场,就没有具体记载了。

 3 ) 颠覆想象的《塞涅卡》

作为希腊化时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斯托亚学派的代表人物 不同于贵至罗马皇帝的马可·奥勒留 不同于卑至奴隶的爱比克泰德 塞涅卡就好像他们中间的那个人。他的一生都充满矛盾 却又如同他所倡导的斯托亚主义一样 总是拥有顺畅的生活逻辑。他在残暴的尼禄的掌心中自在又不自在地生存 在奢靡的地狱中认真又漫不经心地布道 最后迎来平常又不平常的死亡。

伊壁鸠鲁主义 斯托亚主义 或是说 斯多葛主义 和新柏拉图主义 他们完整地演绎了在那个悲惨的世界下人的百态。它们是人内心的不同矛盾分别走向极端的产物 但他们又同时在呼吁内心的平静 妄图找寻平衡 这实在带来一种很割裂的现实感。而其中斯托亚主义强调的理性 克制 德行 又为具体的人带来一种理想的绝望 最后在悲剧中走向灭亡。

影片以现实主义彻底解构了塞涅卡 在他光溜溜的时候 他自负 虚伪 偏执到极点 并且他与其他人一样惧怕死亡 而他穿着哲学家衣服的样子不仅没让他沐浴光环 反倒给这场荒诞的戏剧披上了更滑稽的皮

或许会有人认为这部片是为了讽刺他 但当我们把他放到那个时代中的时候 他忽然就消失了 他消失在时代中 贵族诅咒他的声名 却是由时间痛下杀手 时间没有让他变得或好或坏 而是淡淡地消解了他 连同他始终都在拷问的这片土地一起。

我始终认为 斯托亚主义者们从来都不是孤芳自赏的可悲的亡魂 相反 他们是更真实的 他们比一般的人还要活得更加彻底 他们比真实还要更真实 这也是我一直很喜欢斯托亚主义的原因 生活的苦难不过是戏剧或游戏 而我刚好是那个傀儡导演或傀儡玩家。

 4 ) He is dying…

对严肃历史题材不感兴趣,但还好拍摄方式很现代,呈现出多层drama的cult效果。

第一层是电影刚开始,夸张的动作、情绪、对话,呈现出戏剧的效果。紧接着的情节是塞涅卡写的讽刺戏剧上演,第一层drama在这里就不那么明显了,是在正常叙事里插入了一段戏剧表演。第三层drama来自电影本身想要呈现的荒唐感和反差,来自对塞涅卡的人物刻画。

电影的主线是在讲死亡,一种缓慢的逐渐消逝的死亡,并且和瞬间的死亡反复对比。

塞涅卡本身就在走向死亡,走向不可回避的衰老,他自己意识到了并且一直在口是心非的说服自己接受。尼禄的判决,让他决心用短暂的方式快速迎接死亡。

想要短暂的结束,但整个过程变得更曲折且荒诞,不断地失败,变成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使只是过了一晚。

其他的没有特别印象深刻的点、

再就是这部电影的配乐特别喜欢。电影结束为了片尾曲坐了好久,真的好好听呀!

 5 ) meditatio mortis 死亡预演

北影节第五部。 某种程度上算是意外之喜了,改编有点邪典意味,但感觉和古典历史奇异而扭曲地融合了,尼禄弹电吉他(?)那里简直笑死,而印象最深的还是《梯厄斯忒斯》和作为电影主体内容的三段式“自杀”。(虽然我不喜欢对阿格里皮娜之死的改编……) 回程路上一直在听Myrath的I want to die,也算有一点点应景了(并不)。 配合《哲人与权臣》食用风味更佳(我甚至怀疑导演就是看了这本书后加上自己的理解拍的……?)。 Omnia humana brevia et caduca sunt. 人类的万事万物都是[渺小/短暂/浅薄]而[堕落/腐坏/徒劳]的。 没有什么事物会一直保持着现有的位置。世界衰朽之时将会把一切都夷为平地,将一切都带走。不仅仅是人类,还包括每一个地点、地区乃至大陆,所有的一切都会被卷入其中。群山将被推倒,新的山峰将直插云霄。海洋将被抽干,河流将会改道,束缚着人类社会秩序的公民大会将会被解散。城市将被拖入深渊,被地震震碎,被从深渊底部召唤而来的瘟疫之风侵袭。一切有人居住的地方将会被洪水吞没;没入水中的土地上生活着的一切生物将被淹毙;世间的生命将被大火巨大的火舌焚烧殆尽。当地球自我熄灭以使自己焕然一新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会被地球自己的力量所毁灭,星球将四分五裂,现在有序发光的任何物体都会陷入一团火焰,所有的一切都会在这之中被消耗掉。 ——塞涅卡《致玛西娅的告慰书》 他倒了下去,全身的血管都迸裂开来; 从来没有一个生命可以从如此宽阔的道路上逃离…… 他躯干的最末端将四肢交给了死亡的彼方, 然而在那肺部伸展的地方,在那些器官尚且温暖的地方, 死亡还是在那儿驻足良久…… ——卢坎《内战纪》

 6 ) 在死亡面前的主动权

这是对我而言第一部完全哲学意义上的电影,在对白与独白的转换中,表达自我与审视他人作用于同一件事情,没有贬低或赞扬,只是毫无保留地剖析与呈现。斯多葛超越人性弱点的实践,演绎成了一次对什么是后现代的真实的回答,伴随一次次荒诞死亡结局的是聆听者的质疑与离去,于是,对于电影所语言的,生命真正的结束不在于死亡事实的证明,而在于无人证明我的死亡。

对于影片最后,埋葬塞涅卡之上的数字音像机器好像在告诉我他依然活着,正如影院屏幕之上的播放。那么,对于现代人的死亡是什么呢,借由数字存储继续存活?在定义死亡时却又导向了另一个问题,什么是活?被他人言说充斥的我们是否真正的活过?也许世界是我的意象和对活在他人的认知里的渴望同样是一个悖论。我是我,更是与他人连接中的我,又怎么分得开呢?或许本就莫得选择,只有相信与否罢了吧。

总得来说,它更像是一场关于死亡是什么以及人在死亡面前是否具有选择权的舞台剧,与其言语,表情与肢体反应的真实也相当令人触动。

PS 体会还有很多,包括尼禄在电影情节中所起到对称性作用,因其起,因其灭;还有血液中木屑,言行的表征与躯体的外化的统一;还有探讨欲望与灵魂的割离;还有关于人与人连接中的被动与选择。。。有机会看第二遍再做思考吧

 7 ) 塞涅卡,一位“道貌岸然”的老人

今年北影节看的第一部片子,虽然但是它果然是今年北影节的“必看”之一。没带眼镜字幕超级小,请大家一定要带眼镜😬。

塞涅卡是古罗马一位哲学家,斯多葛学派的,之前对他没怎么了解过,这个学派我个人感觉和老子观点比较接近,强调自由。 罗马皇帝不是血缘决定,也不是选善举贤,因此帝国暴君不断。尼禄就是是全片中的暴君,也是塞涅卡的学生,他肥头圆肚,天生残暴,残杀他人是他的爱好,杀掉怀孕的妻子,甚至亲手砸死溺爱自己的母亲。 塞涅卡能平安活过那么多年实属他有自己的处世智慧,但是他还是明目张胆在公众面前排演讽刺尼禄的戏剧,戏剧极其血腥,甚至不惜现场砍掉两位小黑奴的头,看的我不敢睁眼。他排练的戏剧最后的结局是尼禄吃掉自己的两个孩子,陷入疯癫。 但是呢,现实中的尼禄,从奴隶中选取了最残暴的那位,千里走单骑去追杀塞涅卡,并逼他在第二天早晨前自行结果。 于是,我才领会了豆瓣剧情简介里写的那句: 身为养子的尼禄厌倦他的导师赛内卡,并以背叛的罪名命令他自杀。赛内卡顺从了,但他的死亡却是非常缓慢的。 那果然是一场“漫长”的死亡,在前面拼命劝说在场的朋友留下但不断有人离开的过程中后,他尝试了三种自杀的方式:在胳膊上拉长长的口子、喝毒芹酒(苏格拉底死前喝的酒)、进滚烫的热水,但是均未果,身上的伤口很快就凝固了,倒在地上疼得要命也一直叭叭叭说个不停,希望大家能留下来见证他的死亡,一起“名留青史”,但是nobody cares,给片子带来很多戏谑成分。 电影呈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通过片中旁人的反应,我的观感就像是,这是一位有点道貌岸然的老人。 看样子塞涅卡至少六十多岁了,但是他的妻子只有二十多岁,是他之前的学生,明明是爱对方的美貌,非要叭叭是喜欢对方的学识和热爱动物等品质。他虽然“从容赴死”,但是把年轻的妻子牵到旷野说服她和自己一起死。割腕自己一点血没流,妻子血流满地,直到晕倒被旁人抬走。 塞涅卡不断向人传授自己的处世思想,但是在尼禄身边多年也眼睁睁看着很多人被残杀,自己也穿着华丽,享受着仆从的照料。他还认为如果没有自己尼禄会更残暴。他一刻也未曾停止说话,虽然说话平和让人peace但也啰嗦,直到最后一刻也希望自己精妙的比喻能被记录,让后世学习传承。 整体电影有种舞台剧的形式,很新颖,前面半节尼禄的部分视觉冲击非常强,塞涅卡的演员面部表现力极强,总体就是“很艺术”。 啊没想到我都还记得,本以为出来什么都忘了,哈哈。

 短评

北影第一场,地铁站离影院太远,跑得满头大汗原本以为会是相对沉闷的传记电影,结果施文克果然不会按常理出牌[捂脸]历史只是他说教的背景,演员的表演的确很出彩,但这种戏谑讽刺的方式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得了(豆瓣大可以把传记这个关键词拿掉......)

5分钟前
  • Wistful
  • 还行

变装派对+有声书,一无是处的噱头电影。舞台感杜蒙玩剩下了;历史现代的时空错乱,不说阿伦雷乃,连佩措尔德都炒冷饭了,还觉得很新吗?用对白轰炸塑造一个死于话多的人,很直球的导演。

10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很差

或许是我的预期太高了...但总觉得血腥程度还是够收敛了,中途看离场什么的还是太夸张了点。故事情节简单易懂——一个叫塞涅卡的男人决定去死,只可惜主旨表达完完全全是失败的,古代到现在的隐喻并不是靠几个符号堆砌在古罗马搞摇滚太阳镜和推土机就能够展现的。戏剧化的表现形式平庸而聒噪,通篇的台词却少有直击灵魂的记忆点。唯一的亮点在塞涅卡死时旋转的与压缩的那段镜头,窒息感很强。虚伪的人终究会被历史的垃圾堆所掩埋。

13分钟前
  • Lebron James
  • 还行

所有看完全片的观众都是十级mansplain受害者👋,但其实还蛮有意思的,台词故意把塞涅卡设置成一个文艺癌不停念叨且道貌岸然的人,高谈阔论自己拥抱死亡但是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却懦弱又猥琐,里面时不时冒出来的现代道具:黑人穿着T恤、罗马士兵的墙上的坦克涂鸦、尼禄皇帝的华丽摇滚、最后用推土机埋尸体更凸显荒诞的感觉,导演应该是有学佐杜洛夫斯基杂糅鲁本。

14分钟前
  • BanSam
  • 还行

双自杀那一段和结尾的移镜还行

17分钟前
  • Edelirium
  • 还行

#Berlinale Special Gala 3.5。放映中断了大约15分钟,一个人晕倒了,另一个人据说踉踉跄跄出去的。电影节不停给观众更新最新情况,说等医生来两个人得到护理后继续放映,期间如果有人想离开可以退场,我们离事发地不远,周围几乎走了大半。电影形式比较奇特,但没有trash彻底,没有body horror彻底,没有theaterical彻底,重口味又口味不够重,警世预言有但又不够有力量,冷幽默做得不错,娱乐尚可。

18分钟前
  • Q影誌
  • 还行

2023年北影节首看。不是通常意义的传记片,也不是真试图探讨那些哲学奥义。影像风格像朱迪泰莫的《泰特斯》和德里克贾曼,浓烈凶暴,诗意的直白。马尔科维奇塞内卡从片头叨逼到片尾,台词功是真牛叉,令一度想咀嚼回味他演技的我吃顶了。

22分钟前
  • 厄庇墨透斯
  • 推荐

#BJIFF2023#难看but inspiring,对白挺漂亮的,表演也不错,但还是难看

26分钟前
  • HAL
  • 推荐

BJIFF2/4。很现代。戏谑,祛魅,形式上的一惊一乍很好地表达了这种感觉,塞涅卡死前的旋转镜头很妙,像一个黑洞。戏中戏的悲剧很奇特,表演与观众并置,创作与其评论并置,看到蛋的时候也看到了鸡。男主表演与台词功力卓绝。

29分钟前
  • 杨长狗
  • 推荐

#Berlinale2023 2.5

31分钟前
  • 月亮出來了
  • 还行

糟老头子坏得很!哪怕是古罗马最智慧的男人,还是会选自己年轻漂亮且愚蠢的女学生当老婆,还PUA让她给自己陪葬。#太讨厌男人啰嗦地说教了,约翰·马尔科维奇也不行#

36分钟前
  • 惘然
  • 还行

“Male parta male dilabuntur”(what has heen wrongly gained is wrongly lost)—Cicero

39分钟前
  • Pierre Douce
  • 推荐

#2023.60#北影节第一场#不了解塞涅卡,甚至对罗马历史也是仅限于建筑史那点皮毛,本以为是严肃历史,没想到是个小惊喜,cult满满

42分钟前
  • Jayong
  • 推荐

属于电影院的电影,对死亡缓慢深刻的剖析,人性、恐惧、残虐,与虚伪。时间的主宰性、时间的错乱,哲学家的预见性与局限性,人性的光辉与懦弱。残暴与那些凝固时间的片刻,企图唤醒绝望冷漠之人的情感。对毁灭的抗拒与沉沦,对废墟的批判,对时间的恐惧与臣服。

44分钟前
  • 朝一的电影票
  • 力荐

年轻太太被蛊惑一同赴死,鲜血年轻活泼地喷涌出来,回头看死老头子割了多少刀都流不出血。演讲我的朋友们!除了记录员唯一在场的人往周围看了看。喝了毒酒,静静等着等着,突然又起身了。最后连助手记录员也受不了啦,你快去死吧死吧,我觉得观众都在这样想。大段大段的台词,有如话剧。戏中戏太吓人太残忍了。从戏中戏开始,主角的智慧人设开始崩塌。艺术电影就是架势十足。放字幕不亮灯。观众鼓掌。不肯离场。也算参与了一下北影节吧。

48分钟前
  • 推荐

「2023BJIFF」哲學電影+搖滾羅馬+工業荒原。斯多葛派部分可以及格啦,關於塞內加個人兩面性的處理也還不錯,但是從個體死亡到文明消散的隱喻,進而由羅馬帝國的緩慢衰敗到現代工業廢墟的映射可以說是完全失敗。橫跨兩千年的時代差異不是靠給尼祿戴上副太陽眼鏡就能解決的。還是希望哲學電影可以做得更踏實一點。三星偏上。

51分钟前
  • 憑欄·暗水
  • 还行

#BJIFF 万达影城 塞涅卡是古罗马唐僧,man-explaining让人全程想尖叫,尖叫!

56分钟前
  • Ø
  • 还行

我喜欢 好好看 好现代又好古典

1小时前
  • 江未
  • 推荐

癫狂,邪恶,恐怖,赤裸裸。像恶意十足的塞涅卡扒皮贴,与古罗马箴言家的道德形象反差拉满。/表现为剧场感,但其实戏剧感比较弱,感觉剧本不如按三一律来走;/镜头的存在感非常强烈,在imax屏看起来像广角镜头,美音也听起来非常不古罗马。/现代涂鸦、电线杆的出现刻意营造了一种科幻末日般的现代混淆。#bjiff2023

1小时前
  • 丛二
  • 推荐

马尔科维奇声音的重量感太足了,演女主的接不住。里面好像有《暗黑》的男主。

1小时前
  • 寒堂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