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贝日记

HD中字

主演:乌尔里希·图库尔,丹尼尔·布鲁赫,史蒂夫·布西密,张静初,香川照之,安妮·康斯金尼,达格玛·曼泽尔,马蒂亚斯·埃尔曼,杉本哲太,柄本明,井浦新,肖恩·劳顿,Christian Rodska,高夫莱德·约翰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粤语年份:200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拉贝日记 剧照 NO.1拉贝日记 剧照 NO.2拉贝日记 剧照 NO.3拉贝日记 剧照 NO.4拉贝日记 剧照 NO.5拉贝日记 剧照 NO.6拉贝日记 剧照 NO.13拉贝日记 剧照 NO.14拉贝日记 剧照 NO.15拉贝日记 剧照 NO.16拉贝日记 剧照 NO.17拉贝日记 剧照 NO.18拉贝日记 剧照 NO.19拉贝日记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拉贝日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37年,在中国南京生活多年的德国商人拉贝(乌尔里奇·图克尔 Ulrich Tukur 饰)与妻子多拉准备回国。他把在西门子中国分部担任的职务交给继承人,然而就在当天的欢送舞会上,日军开始轰炸南京城,到处烧伤抢劫,引起南京暴乱。恐慌的居民四处逃散,拉贝毅然打开公司大门 收留中国员工及其他难民。南京城的外国传教士、医生、商人们商议在南京建立一个“南京国际安全区”来保障无辜百姓的安全,拉贝被推举为主席。本来第二天决定回国的拉贝决定要留下来,去拯救无辜的老百姓。当他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对南京人民施加的惨无人道的暴行时,拉贝更加积极地与同伴们和日军斗智斗勇,试图挽救更多的生命。越来越多的难民涌入安全区,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与之同时,日军的暴行更加疯狂,拉贝的人道救助引起他们的不满,安全区多次受到日军的冲击,补给变得越来越艰难。几十万的无辜百姓等待拉贝去拯救,巨大压力下拉贝怎样去完成这人性的使命?白美人夫妻的世界摩登衙门节上生枝第二季牧马人欢迎来到皇家别墅刺客信条恋空觉醒第一季不可思议的爱情速看版Amor派对终结英雄芽笼塔玛拉广东靓仔玉不死之身2019开心家族2010不能没有你友谊1959对抗男孩飞鹰艾迪画江湖之不良人网剧版 第二季中国中医药大会我不好惹2:贝琪之怒侵入者永生的海拉山村狐妻我要金龟婿草莓之夜逐日者1996最后通牒:南非篇幻想2007看见你就笑修女的诅咒毛骨悚然撞鬼经2010-2020蓝衣暴警最后的缉毒探员第一季黑色皮革手册殊途珍爱泉源2006老手

 长篇影评

 1 ) 从延安文艺座谈会说起

虽然取了这样的题目,但本文并不想回顾或普及那次会议上某篇著名讲话的内容。那篇讲稿中确立的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观念,直到现在仍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电影的评价方式。这才是一切问题的出发点。

如今已经不再是样板戏的年代,主流视野的赞誉和崇拜,也不会停留在高大全式人物的身上。表面看来,只要不触及剪刀手的红线,文艺创作的内容正呈现出无比异彩纷呈的景象。中国电影逐渐打碎数十年来占据荧幕的一个个刻板符号,敢于在正面人物身上设置缺陷,也敢于为反面人物增加性格闪光点。比如最近时常得到肯定的,对国民党及其军队的历史定位;或是具体到南京大屠杀为代表的抗日战争题材影片中,对日本人的塑造方式。

这并非《南京!南京!》或《拉贝日记》的创造,至少在犹有余温的《梅兰芳》中,同样安排了一位自杀的日本人。看起来,持续六十多年的思维定势正在被逐渐破除。然而,这却无意间使得所有人都安然落座,对另一道思维桎梏安之若素。

中国人怎样拍电影?中国人怎样看电影?或者,怎样评价涉及中国和中国人的电影?

坐在电影院里看今天的第一场《拉贝日记》时,这三个问题几乎一瞬间跳出脑海。我们都以为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的时代早已遥远。但设若重温其中的一些论断,便会发现情形远非如此。

《讲话》在涉及文艺批评时说: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

政治正确这个论调,除了剪刀手和某些民间政治狂人外,大概不会有人再时刻挂在嘴边。然而对一部电影来说,宣传哪种主义,支持某个党派,如何评价历史,都不过是其政治立场的表象。观众对这类植入性行销早已具备一定免疫力。真正深入骨髓的政治色彩,或者说导向性,是以一种潜在方式呈现的。所谓文艺作品中的符号,不仅是某些带有特定身份、主张、立场、行为方式、性格特征的人,而应该呈现为一个公式。

亦即“角色*角色结局=符号意义”。

适用这个公式,我们甚至可以理解辱骂《色戒》为汉奸文艺的那些人。易先生这种彻头彻尾的汉奸角色,居然没有一个身败名裂的结局;王佳芝这种出卖组织的特务,居然好似被歌颂和同情。角色是个负值,结局却带着正号,二者相乘,自然得到违背文艺先进性方向的结果。这样的作品,当然代表汉奸文艺的政治立场。

于是,再带着公式回到抗战题材电影中的日本人,我们当然可以看到进步,但同样也会意识到局限和妥协。过去,日本兵一向歪瓜裂枣,凶神恶煞,最后会被横眉怒目的人民群众进行正义裁判;现在,日本人民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也有良知和人性,一切都归罪于时代,在人性和军纪的挤压下,他们只得逃避最后的抉择。《梅兰芳》的戏迷自杀了;《南京!南京!》的处男也自杀了。

在角色形象上,我们的确进步了;但在角色结局上,我们依然原地踏步。区别仅仅在于,究竟是恶贯满盈死在中国人之手,还是良心发现地自我了断。我们可以让背负罪恶标签的角色一切归零,从而使他们无比光辉。但若想消弭负面人物的罪孽,就必要以推翻其人生为手段。

这种思路,不仅适用于日本人,也适用于一切“反派”角色。《南京!南京!》中,江一燕是妓女,她主动牺牲自己去死,所以她崇高了;范伟是汉奸,他主动牺牲自己去死,所以他也崇高了。刘烨和高圆圆本就是正面角色,死一下当然更加崇高。当然,那些执迷不悟的反派之所以会死,则是为了让他们更牢固地被钉在耻辱柱上,一锤定音,盖棺定论。

看样子,在中国编剧和导演脑中,死亡的绝对值是无穷大,但有正无穷和负无穷的区别。这种符号屡试不爽,或者用个更亲民的词汇,叫桥段。他们将桥段化了的价值导向融入电影,再贩卖给广大观众。这可以归纳绝大多数中国电影的制作现状。

那么中国的观众会怎么反应?其实看一看豆瓣或其他网站的影评就能明白。

在当今社会,独立思维和不盲从官方口径几乎已成为新兴阶层的共识。与此同时,很多人却仍然不知不觉地遵循《讲话》的思路评价文艺作品。“《讲话》指出,必须通过典型形象体现出党性原则,更有效地发挥文艺的特定的战斗功能。只有把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了的文艺作品,才能通过艺术的感受,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摘自百度百科词条)这个思路,直接指向小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读后感。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如果某某某某就会带来某某某某的结果”,“在某某某身上,我看到了某某品质”,“今后我一定要发扬某某精神,在今后的生活中某某某某”……类似的逻辑在影评中时刻闪现,只能说明一件事情。中国观影人群中的一部分,仍在以仰视和接受教育的态度坐在屏幕前,等待电影讲述某个故事,归纳某些道理,引发某种思考。观众或许会为这些道理的幼稚而不满,但只要寻找到更好的道理,依旧会成为导演和编剧的灌输对象。

这种评论方式,并不是足以砥砺中国电影水准不断提升的力量。导演始终秉持老师心态,观众则自居电影的学徒,只要二者之间的心理高度不平等,老师就不会真正倾听学徒的意见。在《讲话》中正是这样描述的。文艺工作者应该创造具有积极导向作用的作品,从而惊醒群众,推动他们进步。至于文艺工作者如何进步?我们还有剪刀手在。

当《拉贝日记》中出现一位年轻日本军官时,我立刻屏住了呼吸。而当他的良知被屠杀场面唤醒时,我的恐惧瞬间达到最高点。——怎么办?如果他最终也选择自杀怎么办?

然而他终于没有自杀,甚至都没有死。到达尾声时,除拉贝外,片子中的其它主要角色完全没有被交代结局和去向。我才忽然想起来,原来这是一部德国导演拍摄的电影。

平心而论,这部电影在保持剧作水准的基础上,具有很多缺点。有些感情戏莫名其妙,结尾更是俗套如主旋律电影。但是,它的感发力量绝不根植于哪些特定角色的结局,而在于故事发生的背景,镜头中传递出的历史时空,和真正触及人性普遍意义的侧面。从这个角度讲,它好于《南京!南京!》,和一切用《南京!南京!》的姿态与思路拍摄而成的中国电影。

导演陆川早已坦认设在《南京!南京!》中的最大一处符号。当公式里的“角色”项替换为“中国人”时,所有使用这一公式的人,都再也无法认为《南京!南京!》不是一部好电影。这也是《拉贝日记》与《南京!南京!》的最大不同点。

在《拉贝日记》中,有懵懂麻木的中国民众,软弱无能的中国军队,甚至冒充会讲德语希望活命的中国俘虏。这部片子没有为了照顾中国观众的感情而回避此类内容,而是选择客观地呈现。它的导演并未使用上文的符号公式,自然也不会带有侮辱中国人民感情的主观目的,或是政治导向。

那么中国的观众会如何评价?他们会使用那条公式吗?

 2 ) 《约翰·拉贝》的双面镜

网易娱乐专稿
http://ent.163.com/09/0430/09/584TLEAP00031NJO.html

  在刚刚公布的德国电影奖中,《约翰•拉贝》【注:在本文中,以《拉贝日记》指称图书,以《约翰•拉贝》指称本片】拿下包括最佳影片和影帝在内的四个奖项,而获提名无数,包括一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在内的《巴德尔和迈因霍夫》空手而归。这确实说明了某种问题。在我看来,近年德国电影的确有傲视欧洲的趋势。看看这些作品:《再见列宁》、《逃出柏林》、《香水》、《窃听风暴》、《巴德尔和迈因霍夫》还有这部《约翰•拉贝》,作为具备一定思想性和话语生产性,并具备较好市场认可的电影,似乎英法西意诸国还没有如此的规模效应。当然德国电影奖(大致相当于奥斯卡或者中国的金鸡奖)颁给《约翰•拉贝》而不是《巴德尔和迈因霍夫》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政治正确或者某种新主流意识形态表述在其间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实际上就影片本身而言,《巴德尔和迈因霍夫》是近年来最好的一部德国电影,但是由于它旨在批判和反思六十年代的内在伤痛,并没有提供一个想象性的解决,给提名而不给奖实属理所当然。 而《约翰•拉贝》的获奖,大约能够说明这部影片的书写方式是获得主流认可的。
  
  那么还是来讨论《约翰•拉贝》。很有趣的是,这部影片在中国语境之中更具备话题和讨论空间。首先要说明的是,由于没有阅读《拉贝日记》以及没有做相关的史料收集,所以在这里仅提供一些思考的切入点,而暂且搁置更加具体的文本对比分析。最明确和直接的入口有两个,其一是上周上映的《南京!南京!》,我会在本文最后给出一个比较阅读;其二则是现在要分析的,拉贝是谁——
  
  在《拉贝日记》引起中国思想界讨论之前,我相信若非从事历史学或者相关学科的人,大约对史实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上。历史课本告诉我们的东西包括南京大屠杀,百人斩比赛,以及30万遇难同胞;历史课本没有告诉我们的是约翰•拉贝的安全区,以及约翰•拉贝这个人——在电影里他被塑造成一个悲剧英雄。这是另外一半的故事,而于我而言,这件事要从外部被告知,无论是通过图书还是电影,而非始自中国本身的语境,这件事本身就不无怪诞。因为就中学教材的写法而言,像拉贝这样的外国友人,仅就数量而言,他救下的人难道不比白求恩更多么,那么热衷于赞扬外国友人的教科书为何对拉贝只字不提——这就值得我们讨论了。究其原因,无外乎两个,其一是,拉贝是纳粹党人,这是他永远不能洗脱的身份;其二,某种冷战思维和冷战逻辑的延续,因为南京是国统区,因为拉贝接受了国民政府的勋章,于是,之前的《拉贝日记》出版和今天拉贝重新显影在此时看来,本身就是一个颇具后冷战意味的写作行为。
  
  于是《约翰•拉贝》就变得有趣起来。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恰好为中国语境提供了一个双面的镜子,一面映照出中国历史写作方式的某种裂隙和某种变化,另一面则映出拉贝在德国本身的语境中的意义,进而在我们这里产生具有参照性的思考。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在《约翰•拉贝》中,拉贝本人的纳粹身份并不是被避讳了而是被强化了,但却是以另一种有趣的方式进行反转式的强化——纳粹党旗,邪恶的象征,却能作为无辜平民的避难所。而拉贝虽然自称是纳粹军人,不忘行纳粹军礼,但显然,影片是把他作为一个企业家来塑造的。他最初庇护平民,并非是出于人道主义,而仅仅是出于“企业家”保护员工的责任,但是最终他一步一步承担起他的使命,于是他最终成为了一个英雄。于是我们看到,纳粹这个符号正好在视觉上被赋予了相反的含义,这是某种意义上的翻案么?当然有这个可能,于是影片为了政治正确,不停地调戏希特勒,并且安排了一个犹太裔的男二号,罗森(按影片演员表顺序,实际上我以为,威尔逊医生才是真正的男二号),通过他的讲述在片中强调纳粹屠犹的事实——但是重要的是,在电影里,通过画面呈现和对白交代根本就是两码事,如果不是实验片,通常情况下“眼见为实”,那么这个翻案实际上是做实了:“纳粹”二字不能一概而论。
  
  所以这部影片最终的策略就变得很有趣,剧作将应当属于纳粹的邪恶,屠杀转给了日本,当然不忘安排一个善良的日本军官,而将最终的大反派赋予一个因为皇室血统而免于审判的日本亲王——这似乎带出了另一重反思,因为冷战的原因,日本对军国主义的审判比起德国来说十分不彻底。然而同样因为冷战的原因,西德对纳粹的审判同样不彻底,但不是那些应该被审判的人,却是拉贝却遭到了审判,于是这个问题就变得愈发的复杂。看来这个问题不是这篇短文能够说清楚的了,于是暂且搁置。强调一点,拉贝遭到审判的原因是“与中国勾结”(见片尾字幕),这里某种后冷战的参数就变得更加明显了。于是《约翰•拉贝》的自相矛盾和影片里生涩的问题就能够得到一种可能的解释。在后冷战的语境中谈论拉贝这个人物,又要在德、中、日的语境中寻找平衡,这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且不说民族主义者们可能找到的无数处“被伤害了感情”的地方,恐怕日本方面不能接受这种表述。当然我不能判断这种矛盾是出于导演和编剧自身的思考多一些,还是出于考虑中国市场和“中国人民感情”多一些,但是显然破坏影片结构的正是犹太人罗森和中国人琅书(张静初扮演的女学生)之间的一条生硬的线索。这一点随便做下叙事学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在此不提也罢。
  
  镜子的那一面如此,镜子的这一面也相当的复杂。或许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在对拉贝的认同之余,更多的时候是在反思,当我们的历史书写中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缺失之后,以这样的方式找回另一半的故事,本身就变得十分的吊诡。虽然拉贝在影片中成为一个孤独的悲剧英雄,虽然中国人在这部影片中面目模糊,但是那些缺席的成分恰恰是我们的历史书写中呈现的东西,这个话题就更大了。当然《约翰•拉贝》作为电影,不是历史,只是故事——我只是在说,以这部影片提供的参照,我们或许能窥见我们历史书写之中的问题。
  
  最后说两句《南京!南京!》和《约翰•拉贝》的对比分析。这恐怕是现在和将来的讨论中难以绕过的的话题。。《南京!南京!》并没有绕开拉贝这个人,但是拉贝在《南京!南京!》里真是面目模糊,或许陆川认为这是不需要交代的事实,但是实际情况是这个事实根本就长期处于匿名状态。另外则是,《约翰•拉贝》正面展示了强奸——尽管未遂,正面展示了百人斩少尉和他们的比赛——不得不说,尽管是从门缝里看,这个场面也比《南京!南京!》更有冲击力。话说回来,《南京!南京!》里最有冲击力的画面大约是那一片像麦子一样倒下的中国士兵,相应地,《约翰•拉贝》里两段日军射杀战俘也不相上下。《南京!南京!》的问题在于剧作,《约翰•拉贝》的问题也在于剧作,但至少《约翰•拉贝》好歹还是一个故事,比《南京》问题少一些:如果《约翰•拉贝》能够把拉贝的两难处境强化一些,删去不必要的线索和人物,可能剧作上更加流畅一些,但是鉴于前面的分析,如果不能解决这个历史表达的困境的话,剧作的根本问题是不能解决的。
  
  说白了,《约翰•拉贝》本意不是拍南京大屠杀,对它而言,南京城也只是景片而已,它的诉求是写人——写拉贝这个人,进而表达某种思考。这部影片的诉求不是“南京大屠杀的又一铁证”,而是德国人的反思。如果如果有人说《约翰•拉贝》就是一商业片,对,它确实是一商业片,但《南京!南京!》也不是艺术片啊。要是有人说《南京!南京!》因为删减而如何如何,《约翰•拉贝》删减的部分估计也不少,确实很多地方不流畅。至于一定会被拿来比较的《辛德勒的名单》,那才是商业片和商业片。依我看,《约翰•拉贝》的讨论空间比《辛德勒的名单》还大一点,因为这部影片在中国语境中天然的特殊性。当然,关于屠犹和南京大屠杀的比较的问题,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屠犹是“人类的灾难”,南京大屠杀只是“中日关系的一个问题”,这其间的话语斗争,犹太人的话语权,以及西方话语在中国语境中的位置,都是巨大的问题。

于是结论就是,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讨论而言,一部高票房的、国际语境中的商业片,比十本学术著作或许更加有效,只要它能提供话题和思考的空间。一个读后感式的写法会是,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当一个人面对强权,他可以做出一些伟大的选择;一个广告式的写法会是,《约翰•拉贝》是“中国版的辛德勒名单,各国评论一致激赏”(见影院广告);一个批判性的写法是,《约翰•拉贝》在自我矛盾中展示了某种反思性——但这些都是结论,于我而言,这是一部颇具讨论和思考起点性质的文本,从这里进入,是更多的阅读,以及更有参照意义的言说可能。

 3 ) 南京不需要血的证明


    
对《拉贝日记》的期待一直都挺高
事件本身就足以让我震撼
童年时代对“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的记忆,其实是相当模糊的
而那段必须要求背诵的课文,背得相当痛苦,如今却同样忘光
也许在我的心里,需要那么一点东西来填补这让人肃然起敬的温暖和力量
于是拉贝同志做到了

陆川说,《南京!南京!》从一个日本人的角度看大屠杀,是为了突显“客观公正”
这个答案我一直持嘲笑的态度
而看完《拉贝日记》,果然证明了陆川的阴谋
这部号称要打入日本的《南京!南京!》
你那谄媚的视角,是为了,仅仅为了,让日本人能接受吧!
真正能做到公正的,确实是只有第三方的眼睛,《拉贝日记》

拉贝是一个固执到有些愚忠的纳粹党员
他会认为“作为德国的同盟军,日本扩大实力也是正常的”
他会相信“日本是我们的朋友,不会过分的杀戮”
他会期待“日本军官会约束现在的屠杀行为”
他会维护“伟大的希特勒”
他在等待“领袖的支援”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有些天真可爱的老头
在看到南京陷入危难时
他会不顾一切得打开厂门让难民进来避难
他会放弃离开中国的机会留下管理安全区
他会在日军要求交出士兵的枪炮威胁下交出自己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没有经过完美的包装
贴上“好人”标签的正常人
他为中国人所做的一切
并不是因为他热爱这片土地
而是出于自身的人道主义思想
他坚信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
所以当他面对几百个士兵,却只能带走20人时,他哭了


和《南京!南京!》刻意营造的黑白压抑色调、和屠城的血腥不同
《拉贝日记》的基本色调是暗黄
影片并没有展现多少残忍的景象
从头到尾都给人温暖的力量
让人看到
在历史上如同地狱般的南京
在1937年的12月
其实有一个地方是温暖的、让人感动的
在遮挡难民的纳粹旗下、
在拉贝和太太朵拉分别的码头、
在拉贝艰难选择的日军砍头比赛场地、
在拉贝不得不离开中国时送行的人群、
……
我的眼泪一直在流
这些都是《南京!南京》那过分冷静去展示日军残暴无道的冷镜头所不能够带给你的动容

今天的南京缺乏记忆吗?
今天的中国人对历史模糊吗?
今天的中国还需要仇恨悲愤或和平宽容吗?
我们只想知道更多不被世人了解的真相
在那个死神曾降临的城市,原来还有着这一点光
这是《拉贝日记》能带给我们的
让我们不再因惨痛的经历而痛哭
我们流的是感动的眼泪
这才是中国人真正应该知道的南京!!

ps:
不知道《南京!南京!》出于什么目的
在它的故事里
拉贝是多么懦弱无能的一个人
仅有的几个镜头里
只看到他的妥协和无奈
和《拉贝日记》里坚强感言的拉贝完全不同!

 4 ) 拉贝,可怜人。

拉贝日记
中国和日本的战争,中国说:日本侵略我了。日本说:我没侵略中国,我们当时派兵帮助中国来着。真的。

幸好有拉贝这样的本该事不关已的第三方,勤勤恳恳地记载了当时的所见所闻。具体真实,照片完整,证据确凿,无可辩驳。
不过日本的态度也很明确:电影版的《拉贝日记》在日本赢来了全面禁播。
回头看看,《拉贝日记》在中国的反响也较为淡漠。

很多人都说拉贝是“中国的辛德勒”。他们的确有共性。不过在这里我只想稍微扯一下拉贝同学和辛德勒同学的不同之处。

第一.拉贝当时是德国西门子公司排到中国的员工,吃西门子的死工资的,他解救中国同胞于他一点是没有什么利益上的好处的。其实他高高挂起冷眼旁观才是保全的首选。
而辛德勒是做为德国制造军火的商人,他解救犹太人并收为自己的员工,并可从这些人的劳动中获利。然后他制造出军火提供给德国,他由此再获得更多特权和金钱。

第二.拉贝建造的南京安全区收纳了20万中国人在此避难。为他们提供食宿。并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没有拉贝,南京大屠杀很可能增加20万被害者。
辛德勒共解救犹太人2000多名。有些史料还说是1000多名。不管具体是多少人数。都同20万比起来相差甚远。

第三.拉贝在中国营建避难所期间,把毕生的积蓄都捐了出来。
辛德勒却大发战争横财。奢侈,娱乐,酗酒,女色。风流倜傥。

第四.拉贝解救中国人民一直是自觉自发的。
而辛德勒,直到事情都过去了,大家都向他脱帽致敬时,才有点点良心发现,后悔当初怎么没多解救几个犹太人哩?

第五.因为德国和日本是盟国,所以拉贝回到德国后,他的言论和日记都遭到非公正对待。而他的钱也都在中国捐光了。后来拉贝死于穷困潦倒。
辛德勒享尽荣华富贵。。。。不过最后因为战争结束,所以他的工厂也倒闭了。因为他是军火商嘛。。。

第六.很多中国人仍不知道拉贝是谁。
犹太人,乃至全世界都缅怀辛德勒这位大人物。

 5 ) 说什么好呢

日记到底写了些什么?你会在日记里写下自己自私自卑阴暗的一面么?还是把自己写成个英雄,等待后人来发掘观瞻呢?我不知道,因为每个写日记的人,每个时期都会抱着不同的心态的去写,而且多数人也明白,日记可以帮助自己保留重要的回忆,也明白日记迟早会被其他人看到的。

片子里拉贝说要等到自己四后,才让老婆看。而我们在片子里看到了一个完美的英雄,建立了保护区拯救了将近一半的南京人。一切都太完美了。

 6 )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简单电影史

一个月前在香港看了这部《拉贝日记》,由于英文对白部分没字幕,自己的英文听力又没太过关,可能干扰了一点对此片的感受。但总的来说,这部彻底好莱坞化的南京大屠杀题材,并不怎么样,甚至还不如同样有问题的《南京!南京!》。换言之,拉贝的故事可以放在波兰、卢旺达、波斯尼亚,这对好莱坞来说只不过是换了角色的新型类型片,就连日本人都拍过自己的辛德勒,一个从纳粹手里拯救犹太人的驻波外交官。
在此,只简单“列一下”关于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供对比参考。以下原文原载南都周刊
——————————————————————————————

回眸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影片,可以得出这么一个规律和趋势:纪录片先行,各种样式的剧情片就随之跟上。对新闻事件和重大历史,纪录片总或以力求客观的态度或告诫世人的用心率先介入,与观众形成一个最直接的观视角度;剧情片以其商业需要,选择纪录片局部素材并以表演形式放大,在观众形成以其经验并无关联的煽情氛围,当然,在南京大屠杀题材面前,言说商业意图是不合时宜的。此种从纪录到剧情的传递关系,有如下实证:

1982年,新影厂纪录片《南京大屠杀》,以库存的翔实资料,整合剪辑后,掷地有声地抛出日军屠杀30多万同胞的铁的事实。1987年,南京大屠杀50周年,内地和台湾,分别推出《屠城血证》和《旗正飘飘》,陈道明、雷恪生、归亚蕾、林青霞等分别扮演了这段历史中的大小人物,有虚构如医生、摄影师和东北女生,也有真实如间谍川岛芳子、弃城军官唐生智,遵循的都是步步紧迫的惊险片叙事方式。1995年,抗战胜利50周年,吴子牛完成《南京1937》,秦汉、早乙媛、刘若英精彩地“表现”了一种黑暗时代的强烈个人勇气。同年,香港导演牟敦芾“黑太阳系列”的第二部《黑太阳南京大屠杀》在内地以爱国主义教育电影的面目上映,而这部电影因其极端血腥恐怖的画面,在香港是被列为三级片的。

从87年开始,一个日本老头频频进入国内新闻里,他就是曾作为日军十六师团士兵,参与过南京大屠杀,并在晚年一直坚持谢罪和作证的东史郎。他的个人行为,除激怒了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外,也让其他国家的电影人开始关注这场大屠杀。2002年,专门制作历史纪录片的美国人陆达路,拍成了耗时多年的纪录片《南京大屠杀》,片中走访了东史郎和研究此段历史的中日美学者,更首次公开了很多来源于传教士约翰•马吉的珍贵影像材料。2002年,叶童主演了《五月八月》,却遭“一部首次揭露中国女性被奸杀的影片”这样的低级海报宣传染污;2005年,通过传真法师多年来跑企业“化缘”,《栖霞寺1937》这部没任何名导明星的小成本电影,在宗教界的交口称赞中上映。

2007年,南京大屠杀70周年之际,三部表达第三方立场的纪录片陆续出现,它们是受内地院线器重的《南京》、在些许纪录片活动中露面的《张纯如》以及不幸被淹没的《南京梦魇》(该片导演约瑟夫一直抱怨其中有市场运作的阴谋)。这几部纪录片都跳出长期以来在探讨屠杀问题时所陷入的人类行为逻辑死胡同,而将悲痛的承受者还原给那存世不多的一个个破碎的个人;也避免开由中国这样的受害者在陈述历史时,可能被激愤感影响的清晰度。它们让观众暂且离开冰冷的数字,而重新审视那些也曾鲜活过的生命个体,甚至意识到大屠杀还制造了其他非直接的受害者,如目击暴行的沃特林和在追述过程中不能自己的张纯如。

第三方的“中立讲述”多了,就被好莱坞相中了,2009年,一个有着一切史诗片架构的《约翰•拉贝》出现了,他拉开巨大的纳粹党旗,把像小鸡般可怜的中国难民塞了进去,躲过轰炸,而这样矛盾戏剧化的场面在这部“好莱坞制作”中比比皆是。只可惜我们不是《辛德勒名单》的旁观者,而是有着沉痛民族记忆的当事人之后,难以接受这样“刺激好看”的故事。于是,削发明志的陆川带着自己的信念和态度,与诸多明星们撑起中国人自己方式讲述的大屠杀故事《南京!南京!》,但这部电影最突破性的尝试(以日军视角拍摄)反倒也成了最大的问题所在——叙事的情感逻辑难以表现,而只能依赖于形式化的宗教仪式感。

电影,究竟该如何记忆南京大屠杀?在民族疼痛感面前,轻浮随意和商业野心显然都是不行的。

 短评

拍得不好,张静初那段太多余,不过冲着拉贝的个人魅力还是打五星,在你无法选择处境,出身和遭遇的事情的时候,你至少可以选择态度。一群纳粹党对着英国国王的画像吃面包和纳粹旗掩护难民的细节很棒,总有人以魔鬼的名义来行天使之事。

4分钟前
  • 阿尔吉侬
  • 力荐

就一部艺术作品来说,除了几处及时插配背景音乐煽情让人动容之外,这部电影真没啥可取之处。有个网友评价“拉贝伟大,电影平庸”,这评论还当真简洁贴切。

8分钟前
  • 細細陳
  • 较差

震撼两点,拉贝的结局和日本籍演员的参演。拉贝,是个被遗忘的名字,以至于这样的中国人民的英雄,在回国后不久就因软禁、贫穷而死去了。香川照之,挺值得尊敬,敢接拍这样的角色。ps 细节:首次有电影披露日本皇族对南京大屠杀的罪行。

12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推荐

怎么说,或许是因为外国人的角度,很多东西都变得很表面,整部影片也确实关注的是拉贝的人生而不是南京大屠杀,里面的很多情景处理得太浅白了,由此影片的背景显得苍白无力,但是对拉贝的刻画还是很完善的,但,是不是应该回归到最本质的去才最能打动人呢?国内版的配音尤其破坏了整部影片,我需要看原版……

15分钟前
  • 碧落亦然
  • 还行

想套用贝克特的话。世界上的人性有固定的数量,当他们开始侵略缺失人性的时候,它们在我们的身上增长、激发。说实话这样的片子很难做到用客观、精确的镜头来表述一切。但不为别的只是单纯的让我们记住这些被挽救的生灵也足够有力。不同意是东方辛德勒名单的说法。

16分钟前
  • 马西吼吼吼
  • 还行

现在才想起来,一定要看的。→补上一节历史课,关于南京大屠杀,我知道万人坑,知道百人斩,却从不知道拉贝这个利用自己西门子总经理和纳粹党身份救过20万中国人的德国人。

21分钟前
  • 🐳
  • 推荐

和南京南京不同,拉贝日记是一个歌颂英雄的影片, 对南京的苦难并没有展现很多,感觉刻意突 出了拉贝和几个西方人的伟大 影片还是值得一看,片尾字幕交代的拉贝的命运也让人唏嘘不已

24分钟前
  • 雷斯特雷波
  • 还行

我更偏爱陆川,我宁愿相信他的很多感情是真实的,商业炒作只是一种宣传手段

29分钟前
  • Hóng
  • 还行

1.莫名的╮(╯▽╰)╭爱恋和追逐戏码让人囧上加o(╯□╰)o2.如果南京南京是一盘酸得冲鼻子的散沙,拉贝日记就是一根怪味大麻花3.群众演员选得喜感了剧情也跟着一并弱智4.原来老实人也可以这样眼露凶光啊马马米牙

34分钟前
  • mecca
  • 还行

即便略显中规中矩,但这样的题材只要没砸锅基本就算好样儿的了。至于遗憾有两点:一个是不少史实影像的使用与影片无法契合,甚至显得不合时宜;再一个就是咱们内帮子似乎永远不能长进的群众演员们。

38分钟前
  • 的云
  • 推荐

剧中有三处让我流泪:1、拉贝让难民在纳粹旗下躲过日机的轰炸(总有人以纳粹之名行天使之事,就像有人以上帝之名行魔鬼之事);2、成立安委会时拉贝投了弃权,另个医生不满拉贝做主席,投了反对,但他们仍然服从投票结果担当了正副主席(这就是责任感!);3、救了20万国人的人因为被遗忘而穷死了

43分钟前
  • 飞行
  • 推荐

去影院看《拉贝》(John Rabe),观众中德国人居多,华人甚少。不知多少人为了看有德国主角的德国获奖电影而来,多少人为了回顾历史而来。门缝里看到的砍头比赛,女生被迫脱衣,屠杀战俘…尽管仍有商业片套路,屠杀场景也不甚多,但其表达的战时日本人淫威下的屈辱感,批评深度,远胜《南京!南京!》

44分钟前
  • 黄小邪
  • 推荐

对大屠杀刻画的力度过于欠缺,使影片流于温情传奇。但考虑到是德国编剧导演,倒也顺理成章。

49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实在是中规中矩,最大亮点是有裸戏,横漂群演裸体一次收费一千,那场戏估计花了三万进去。节奏慢悠悠的把控的还可以,编剧上也没有太露,是这类题材的行活儿,另外有意思的地方是德、英两国人在中国这第三方上表现,有合作有吐槽,设计的还挺有意思

51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似乎更多的人在纠结这是个外国人办的事或这是外国人拍的电影。其实它只关乎人性,单看下面的影评,似乎也能很好的反应这点……

53分钟前
  • hi,s~
  • 力荐

故事。。。还算流畅吧。。。但是,实在不知道张静初和那个外国帅哥眉来眼去的干嘛呢中国大众 永远的无名氏

57分钟前
  • 六月。喵
  • 推荐

号称“东方辛德勒”的拉贝的故事。感觉拍得一般,没有太震撼的地方,力度还不太够,影片的重点在拉贝身上,因此南京大屠杀本身并没有过多渲染,不过总体来讲比《南京!南京!》强多了。敢接这样的片子,香川照之值得尊敬。

60分钟前
  • 润物
  • 还行

也许是角度的关系,所以感觉导演是一种置身事外的态度在做这件事,南京大屠杀也不过是个背景而已,但我无法以置身事外的态度来看片子。也许他想表达的东西太多,所以总体上就显得太清淡了。

1小时前
  • satya
  • 还行

就电影本身而言,很一般。那段历史是区区几部电影所不能描述的,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次大地震过后,中国很多人都在不遗余力地宣传日本人素质是多么地高,对日本的损失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从而衬托出自己以德报怨的那种高尚。但是你们要记住,日本大部分人仍然否认自己以前犯下的罪行,记住你是中国人。

1小时前
  • cheer up
  • 推荐

观看2007年纪录片《南京 Nanking》,里面关于「约翰·拉贝」的内容让我回想起这部多年前就知道但一直没完整观看的《拉贝日记》,于是决定再接再厉观影下:南京大屠杀期间,二十多万人因为安全区的保护得以幸存。尽管如此,受害者的数目是惊人的。统计表明,至少有三十万中国人遭到杀害。日本政府至今没有正式为南京大屠杀承担责任。约翰·拉贝返回德国后被盖世太保作为中国人的同谍逮捕。他被禁止讲述在南京的经历。他的日记被没收,六十年后才重新出现。战后,盟军起先拒绝为他出示非纳粹证明。1950年,拉贝在贫困和被人遗忘中逝世于柏林。

1小时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