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HD中字

主演:杰伦·拉尼尔,罗杰·麦克纳米,斯凯勒·吉桑多,卡拉·海沃德,文森特·卡塞瑟,马蒂·林赛,Ena Henderson,Chase Penny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剧照 NO.1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剧照 NO.2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剧照 NO.3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剧照 NO.4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剧照 NO.5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剧照 NO.6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剧照 NO.13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剧照 NO.14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剧照 NO.15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剧照 NO.16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剧照 NO.17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剧照 NO.18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剧照 NO.19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关于技术的非客观性与不可控性

道理我都懂,可是谁能在拉屎的时候不看手机呢?

言归正传,以前一直叫嚣“技术中立”的我这些年来对技术,尤其是巨🐂🍺的技术,真的是越来越保守了。既然略微涉及到了自己专业方面的东西,不妨稍微多写点记录一下自己想法的改变,以及近期的一些思考,主要想说说两点,技术的非客观性和不可控性。

非客观性

任何对数学或是计算机科学稍有了解的人应当都知道,算法本质上就是一堆数学和运算,定义明确,不存在任何欺骗性和模糊性——给两组一样的输入,就会出来两组一样的结果(起码分布相同)。算法是如此地“笨拙”和“老实”,不管你是资本家还是无产阶级,算法不受贿也不行贿,只做它该做的事,这还不能被称为客观吗?

机器学习有个子领域叫机器学习公平性(machine learning fairness),专门研究算法中的偏差对社会公平性的影响。这个领域的研究经常会提到COMPAS数据集,里面记录了一些被告的个人特征信息与犯罪服刑记录等。研究人员用这个数据集去训练了一个机器学习模型,来预测某人未来犯罪的概率,发现训练出来的模型更倾向于错误地将黑人预测为容易犯罪。数学上,这种偏差一方面是来源于训练数据的分布,另一方面则是来源于一些复杂的因果关系,比如法庭上由于种族歧视等黑人更容易被判有罪。这些问题其实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比如重采样或是引入工具变量等,来克服或是减轻,但它背后更本质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社会需要预测一个人是否有可能犯罪?有很多科幻作品比如PSYCHO-PASS都讨论过这个问题,包括社会心理学上也会从自我实现预言的角度研究该种预测对个人和社会所可能带来的影响。这里只做个简单的想象作为一个小小的思维实验,假设我们训练一个模型来预测犯罪,并希望它能最准确地找出潜在犯罪者,同时又训练一个决策或行动模型来逮捕最有可能犯罪的人,随着两个模型互相产生数据互相迭代,最终“犯罪”这个概念将完全由模型定义。当我们为机器学习算法设定目标时,即准确预测潜在的罪犯,我们是在默认地假设一个人是否犯罪是预先就被决定并且不会为环境所改变的。这种假设和目标的设定本身就存在巨大的问题,其反映的是目标和算法的设计者对于人类社会的偏见。

我们知道所有算法的提出和应用都是为了优化某个目标和解决某个实际问题,但如果我们的目标和问题定义错了呢?我们还要继续使用这些算法吗?问题错了,算法再怎么提升也是白费,it's not even wrong. 刨开它想要解决的问题,算法本身毫无意义,而这些问题被定义的方式,恰巧就反应了问题定义者对于一系列事件乃至整个世界的看法。Algorithms are not objective,它们是一整套价值观的投射,只要我们还在一个人的社会里,算法与其背后的利益关系就不可能也不应当被割裂开。可惜的是,在现在的学术界和工业界,绝大多数全世界最聪明的大脑关注的仍然是如何在特定目标下提升算法的表现,而我们的问题是否定义正确,我们的优化目标是否设计正确,相对来说却不太有人讨论。

这里我想到之前上的一位研究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STS, 中文还没有翻译)的老师的课,他论文里有一段关于优化算法的讨论特别有意思。优化算法我们一直都在学,求最值、线性规划、凸优化、非凸优化、动态规划、整数规划诸如此类。但实际上,“优化”是一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和强化的概念,它的背后是一套利益最大化的逻辑,这在非西方世界的传统价值观中是罕见的。随着大航海时代与殖民主义、帝国时代的演进,这一套优化的逻辑也慢慢根植进了各个民族的思想,也写进了不同国家的教材。我并非是想说“优化”这个概念不好,或者我们不应该研究优化问题,相反,优化问题很重要,并且能建模很多实际问题。但正因为它能建模太多太多的实际问题,我们才更应该加以注意其适用范围,比如一个班里的同学或是一个组里的同事相互竞争,搞成绩最大化利益最大化,硬生生地把非零和博弈考虑成了零和博弈,这种内卷或许只对补课机构和资本家有益。

不可控性

当影片把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赤裸裸地摆在面前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并惊讶于,一个我们无法理解、无法控制、拥有巨大预测世界和改变世界能力的技术,竟然早已悄无声息地融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提升人工智能的极限,或是AI还需要多久才能取代人类,我们看到的始终是AI在人类强项上的羸弱,如关系推理、结构生成等等,就好像AI仍然完全在我们的掌控范围内。但实际上,我们常常忽略的一点是,AI在人类的弱项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并且我们对其知之甚少。以前中学的时候和同学聊过一些关于基因工程、人体改造诸如此类的话题,结论是这类技术太过神秘、太过强大,在伦理道德和法律条文完善之前就不应该去触碰。现在想来,基因改造相对于复杂的算法来说,或许就是个弟弟。我说“复杂的算法”,并不是因为算法本身的实现很复杂(当然确实也挺复杂的),而是因为现在的很多算法,比如神经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

我个人认为复杂系统或者混沌理论是人类在20世纪所提出的最具革命性的概念之一,起码本科接触到这个概念之后,我的世界观迅速就改变了很多。复杂系统(complex system)简单来说,就是系统中有多个个体,它们相互之间会有一些交互,这些个体本身的行为模式或简单或复杂,其间的交互也能以各种形式呈现,可一旦当它们构成系统,整个系统中可能就会涌现出一些难以预见的行为模式。复杂系统或者混沌现象在我们的世界中无时无刻不在呈现,比如气象系统,洛伦兹当年就是因为发现自己用微分方程无法预测天气,而开创了这整个领域,大家常说的“蝴蝶效应”,其实指的就是微小的空气扰动也会在未来大幅影响整个气象系统的运行这一现象。除此之外常见的例子还有大脑活动、心脏跳动、股票市场的波动等等。康威在70年人为构造了一个复杂系统并将其命名为“生命游戏”,这里找到了一个模拟器,感兴趣的话可以玩玩。关于复杂系统和混沌理论的研究瞬间就颠覆了17世纪以来的牛顿范式(虽然爱因斯坦早几十年已经从时空观的角度颠覆过一次了),所有的研究结果都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不是你推动小球,小球就会获得一个加速度,然后像你预想的那样运动——当这个世界由千千万万个小球组成的时候,哪怕你完全知道每个小球的受力情况,你也无法预测整个小球系统将会怎样运行。当然,刘慈欣的三体早就科普过,只需要三个小球,就能使任何人、任何计算机的大脑彻底瘫痪。之前看过BBC的科普纪录片《神秘的混沌理论》觉得很不错,里面也提到了在如此混沌的世界中,数学和科学还能为我们做些什么,答案就包括统计学等等,扯远了。

回到技术的不可控性,这里想重点讨论一下深度学习掀起的神经网络浪潮。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是计算机科学家们仿照人类大脑的结构所提出的一个计算概念,在计算中,每个节点都被看做是一个神经元,它接收上游神经元所传来的信号,并在一番处理之后将结果信号再传递给下游神经元。单独看每个神经元的行为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就是一个带权求和再套一个激活函数(现目前最常见的激活函数就是ReLU,它保留正的数字并将负的数字变为0)。再看神经元之间相互的关系,其实也非常简单,就是计算结果的传递。然而就是这么一些简单的小小的计算神经元,却能从系统层面上发挥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人脸识别、图像生成、阅读理解…很多理论上的工作都尝试去解释神经网络的运作机制,但目前还没有人敢说他真正地理解了神经网络。其中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讨论就是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泛化能力指的是模型把从训练数据中所获得的知识,应用到未曾见过的样例上的能力。做个简单的类比,就好像是你通过刷题来准备期末考试,如果相同知识点的题,刷题时你学会了,考试时你也能做对,那么你的泛化能力就很好。传统机器学习认为模型的参数或是可变性越多,泛化能力就越差。这就好像是你的记性特别好,过目不忘,那么为了做对题库里的每一道题,对你来说最省时省力的方法就是把所有的答案都完全不加以理解地给背下来,但到考试的时候你就会傻眼了。神奇的是,神经网络并不遵循这一规律,去年OpenAI公开的 GPT-3 语言模型中共有1.75兆个参数,但它在下游任务上的表现却完全暴打之前的模型。近期的一些工作比如 Neral Tangent Kernel 对此细致地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大体上讲,就是当大量神经元组成神经网络后,整个复杂系统就会涌现出一些新的性质。目前不管是学术界还是工业界,都把神经网络当作黑箱在使用,没有人知道这个黑箱中究竟在发生些什么,更不用说有谁能够做到精准地控制黑箱。

更加令人沮丧的是,神经网络等技术的复杂性还只是不可控的一方面,而另一个不可控因素就是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由许许多多的个体组成,个体之间也会经由社交产生各种互动,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群体行为的涌现,如政党的形成、经济系统的构建、革命与暴乱等等。如此一个复杂系统本就已经够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了,而我们现在还要将复杂的神经网络运用到复杂的社交网络上,其结果想也不知。就如纪录片中所说,这些大佬们在开发产品的时候最多也就考虑了用户粘性等跟商业挂钩的指标,而诸如阴谋论、假新闻的流行,还有意见的极化和青少年成瘾等负面影响,都是在最初的产品开发时所难以完全预见的。至此可以看到,在我们将越来越多的权力交付给人工智能时,情况已经愈发地失控了。

最后

尽管快到末尾时大佬们把AI技术、社交网络等带来的问题归因为商业模式的运作,包括整部片子的译名也被加上了“监视资本主义”,但这些问题的根源绝不仅仅只在于经济形式——again, it's all about power moves. 任何形式的社会,只要有权力结构的存在,就会使算法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并且此种目的性也会由于算法和社会本身的不可控性,而造成难以预见的影响。

看到最后真的蛮感动的,有这么多厉害的大佬都不只是在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而是利用自己的视角来为全体人类尤其是还在成长中的下一代做思考,怎么说,算是野蛮屠宰场里人类文明的微光吧。

 2 ) 認識這個世界

看完這部片,渾身起雞皮疙瘩,我歸咎的理由是真正意識到目前社交媒體對於社會無法衡量的負面影響,但糾結的是,我需要這樣的社交媒體提供一種存在的意義,不然就會陷入一種虛無主義跟矛盾之中.

片中的訪談提到:Pinterest的設計者,設計Pinterest更人性化,更讓人願意去使用,但交換的是自己也在無形中被影響,我是個生意人,我的工作就是讓我去影響其他人更願意購買我的產品,但是但是,我需要更了解我的消費者跟這個世界的現實,以去達到我個體的最大利益,而社交軟件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工具,也是一個非常Powerful的工具,因為我在獲取這個世界的更多資訊的同時,我同時出賣了我自己的靈魂.若我不使用社交媒體或其他工具,我會更困難的達到我個體的最大利益,例如金錢,但我在使用社交媒體的同時,我同時背負社交媒體帶來的負面影響,例如無意義的碎片畫資訊充斥著生活,如果我不接受這些無意義的碎片,我又如何獲取有用的資訊.

這是一個非常衝突的事情,在看這部片之前,我感覺到社交媒體跟網路有些不對勁的地方,但我說不出來那是甚麼,我在使用的同時獲得了短暫的快樂,但糾結的是我知道這對我長期的影響是負面的,對於獨立思考的扼殺.我花更少的時間去閱讀跟觀影,而選擇獲取更短暫的快樂跟資訊,也許人類這種生物就是這樣被設計的,不論是被上帝或是被進化論設計的,我們更傾向獲取短暫的快樂,但是人類這種生物,之所以還沒把自己搞死,是因為我們有一定程度的自省能力,我們會發現短暫的快樂無法長久維持,但現在的社交媒體和網路是一個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敵人,遠大於電視報章雜誌所能企及的地方.

我之所以描述失去社交媒體會導致虛無主義的原因是,在我的認知裡,例如薩特的存在主義提供了一個讓人類找到意義的方式,我們在一張白紙上作畫,人生結果就是我們最後完成的畫作.不論我們滿意於否這個畫作,這是人類生存下去的動力,從另一方面來說,一種不斷的進步感讓我們感覺到我們不停地作畫把畫作畫得更好,而我們從中獲得了成就感使自己不再詢問存在的意義是甚麼.但失去社交媒體導致了我無法和現在21世紀感到連結.失去連結很大的概率會導致我在社會認同的成功上失敗,而我生在這個社會中,我無法避免的以某種形式認同了社會定義的成功.失去了這種認同感,也會導致自己找不到生存的意義.

這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無解,而是如何在這個無解的問題中,找到自己舒適的位置,做完自己最滿意的畫作.

結論:我需要找到一個更好的模式,把自己放置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減少網路對自己的負面影響,而取的更多網路對自己的正面影響,我同意網路或社交軟件是好東西,如片中所說,當初設計這些東西的人,更多是為了更美好的社會,而無形中創造了一個怪物,這個怪物是有能力摧毀幾千年來創造的文明,我們如何利用這個怪物的能力創造更美好的世界,同時限制他能摧毀其他一切美好的事物,很多人認為我們在往1984的世界狂奔,我卻認為我們正在往美麗新世界狂奔,一個我們情感上不想要的烏托邦,我不是個完全理想主義者,我清楚知道,所有人的共同最大利益,就是我的最大利益,如博弈論所討論的,但個性導向導致我是一個精緻利己主義者,我可能無法改變,我也不想改變,我只想把自己放在這個舒適的位置,完成我自己期許的畫作.

 3 ) 《social dilemma》:除了迷茫、恐惧、愤怒,还有别的符合人类本性的东西,吗?

网飞的纪录片《social dilemma》真正揭开了科技(互联网)公司的神秘,让我们看到个人在一整套系统技术和盈利目标面前的脆弱。这种脆弱,有纯粹力量上的对比,但与历史上的技术变革影响相比,这一轮的科学技术利用人天性弱点的能力前无古人,助力背后操作者,甚至是操作者背后的人完成其目的。

在这部纪录片里,几个硅谷科技公司的早期员工、重要成员,相继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科技一开始是为了美好的目标,但走着走着就变了样子,我们根本没想到会这样。” 确实,google的提供信息,facebook的连接亲友,甚至美团的外卖速递,一开始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正常的需求,让生活更美好。什么时候开始变糟了呢?

在这些互联网公司,所有的事物目标归根结底分为三类:engagement,growth,monetization。让用户停留尽量多的时间,让尽量多的用户加入,从他们身上尽量多的赚钱。再往前走一步,这其实就是从尽可能多的人身上长久地赚最多的钱,资本主义的典型状态。

然而这能怪资本主义吗?资本主义的逻辑是如此强大成熟,现代社会运行与之密不可分。与其从意识形态入手解决问题,不如降一格,从社会、政治、技术、制度层面尝试。

赚钱,本质上其实是一件中立的事,这个目的本身并不是罪恶的,或者对人有害的。目前来看,是商业模式只找到了最简单的赚钱方法,煽动人的情绪和本能来获取更多的注意力,并最终转化为赚钱。然而除了煽动情绪,难道没有别的选择吗?这确实是最便捷的路,但如果用更好的,稍微复杂的东西来代替它,是否可以一样保持赚钱,但同时又减少对社会和个人的伤害呢?

举个例子,约会软件。使用约会软件,人们很容易关注的是自己被多少人like,有多少match这些指标,但这些真的是人最需要的吗?被多少人like,match,背后是一种空洞的影响力和权力。相比之下,我觉得大部分人在约会软件上其实最想要得到的,是和真实的人的社交,无论是交朋友,还是情感,还是性。质比量重要。而约会软件大多把重点放在如何match人,match到了(或没match到)就不管了。就像爱情故事里结婚以后就happily ever after了,但真实的生活不是这样,产品应该帮助人更好地认识和应对真实的生活。

作为一个市场营销分析人士,我的日常工作就是计算用户购买商品的可能性,选出更有可能购买的用户,将邮件、信息推送给他们。在我做项目时,我看着千万级的用户,会把他们就当成数字,计算着销售额、购买率会有多少提升,不会想到这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真实的家庭真实的人。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当然可以用外部限制,比如政府立法。但有没有办法,企业自己找到别的对人有益的、更加理性的指标纳入考核标准?或者改变广告的商业模式,让企业明着支持广告,将自己的名字与社会责任联系起来?这需要多方面的改进。就像最近关于外卖骑手的讨论,算法只是中间的媒介,是投资者、消费者、经营者的思维传导媒介。要解决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研究和努力。

我现在在和两个朋友尝试做一个线上辩论/讨论的app和插件,希望能改善互联网上的评论环境,通过将一个议题正反双方的观点同时展示在内容之下,减少有害言论,增强信息来源的展示以减少不实信息,根据成员发表的评论的复杂度和参与程度来进行engagement分层,来改善线上讨论的体验,让其更加理性,更加全面。

如果你想到什么相关的解决方法,或者相关的议题,欢迎讨论。

 4 ) 【汇总】片尾的一些建议

√ 在手机上关掉/减少各种“通知”,大部分“通知”既不及时也不重要。

√ 放弃Google搜索系统,改用Qwant( //www.qwant.com/ )。

Qwant是一家法国的搜索引擎,它承诺执行非常严格的隐私条例,并保证绝不获取使用者的任何信息,也不会在用户浏览网站时,搭载任何可能泄露使用者身份及位置的Cookies文件。Qwant将搜索结果分成 WEB, NEWS, SOCIAL, IMAGES, VIDEOS, SHOPPING 几个部分:
Qwant官网简介

补充,类似保护隐私、不会主动泄露cookies的搜索引擎还有 DuckDuckGoSearxStartpage 等。网上有许多这样的介绍和测评,随手搬运一篇《 搜索引擎详细测评(Google, Startpage, Bing, DuckDuckGo, metaGer, Ecosia, Swisscows, Searx, Qwant, Yandex, and Mojeek)》(2020-02-15)

√ 不看YouTube(此处可以等效替换)推荐的视频,要看什么自己选。

√ chrome有许多的拓展插件,可以为你屏蔽那些推荐(针对外网的比较多,希望内网也多多开发)

一些例子

√ 在分享信息之前,用你的搜索引擎先去核准下事实(fact check)。对于容易激发情感的内容,要高度重视。

√ 在社交媒体上去关注一些自己不认识、意见相左的人,有意识地去获取和自己不一样的声音。

√ 可以自发地设立“家规”:孩子不能用社交媒体。(很多业内的技术人员是不让自己的孩子用那些的。)

√ 可以自发地设立“家规”另三种:

每天到了固定的时间,手机等电子设备不能带进卧室(例如睡前半小时,把所有设备都请出去);

高中(或16岁)之前禁用社交媒体;

提前与孩子商讨出一项“时间预算(time budget),比如:每天你打算在这些设备上花多久?你觉得多长的时间是合理的?正向沟通、相信孩子,往往可以得到一个合理的时长预算。

√ 下线,多享受线下的现实。

 5 ) 画外之音才是难以忽视的真相:简评《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Netflix 的《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The Social Dilemma)很可能是近几个月全球最热门的纪录片。正如标题所示,此片瞄准社群平台(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等)以及背后的大公司,指出它们如何透过各种设计(包括算法)来让用户上瘾,不只在个人层面把隐私拿去兜售,更在社会层面让民主陷入危机。这部片汇集(或者说,整理)过去五年间各界对于社群平台的批评和反省,但这其实也意味着:它没有讲什么新东西。在这样了无新意的情况下,还能引起热潮和讨论,反而映照出我们一直以来的几个思考盲点。

首先,我们可以问:为什么一谈到社群平台的「操弄」,我们就觉得很可怕甚至十恶不赦?在我看来,我们之所以畏惧或反对操弄,是因为一个深埋脑海的既定观念:人生而自由——人类可以自由做决定。这也是十八世纪启蒙时代以来支撑现代社会的根本假设。问题是,这样的人类真的存在吗?不管是行为经济学,还是脑神经科学,都在逐步否定——即使还没完全否定——这种人类形象。手握热茶杯,待人接物就会比较温暖;读过关于老人的文章,走路就会不自觉变慢。人类太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且多数时候我们并不自知。

影片提到,设计师使用「强化」的技巧来制作「用滑的」动态墙,让用户着迷到放不下手机。这个「强化」的原理,是心理学家 B. F. Skinner 发现的——他利用鸽子做了大量实验。如果社群媒体让人上瘾,那么这件事的启示很可能不是设计师有多邪恶,而是人类根本没有比鸽子高明多少一直抱怨社群平台利用「人性弱点」其实效果不大,关键在于如果这些弱点根深蒂固,而且人类从未自由过,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要思考如何「正面利用」它?为什么我们不用同样的技巧,来让学生着迷于阅读、音乐、运动、或者艺术?

再来,我们可以问:为什么大家对于社群平台的运作原理这么惊讶?社群平台会收集使用者的喜好,以此为依据来调整或提供信息与广告,因此我们比较像产品而非顾客,这件事早已是老生常谈、甚至陈词滥调,但多数人仍然不知道,尤其是大量使用社群平台的青少年。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有针对「科技素养」的教育,但这种教育不是科普——科技素养要让学生了解的,不是手中科技运作的「原理」,而是设计的「逻辑」。

学生不需要知道手机里面的半导体组件、程序语言、或者薄膜技术,但要知道操作的各种机制是什么、还有开发和经营的经费从何而来。熟悉手中科技的设计逻辑,我们才能真正「使用」科技,才不会不知道可以关掉个人化广告、可以关闭位置追踪,或者连从哪里关都找不到。一旦知道社群平台只是重复喂养我们的喜好,我们就会知道「按赞」是在告诉算法「多给我一点」,那么为了维持信息健康,我们自然会更小心、甚至按反对意见「赞」。

最后,应该问:为什么我们这么担心社群平台正在摧毁民主?片中批评,社群平台正在制造「极化」(polarization),让抱持不同价值观的人群针锋相对、无法沟通。问题是,沟通是可能的吗?很多时候并非如此——只要想想你/妳是否成功说服你/妳的父母。换句话说,我们担心社群平台摧毁民主,是因为我们一向以为民主的核心是沟通、妥协、相互理解、达成共识,然而实际上,这可能是个误解,民主并非我们所想。

如同脸书总部的反对文(解释文)所言,极化现象早已存在许久,社群平台是非战之罪。根据政治理论家 Chantal Mouffe,政治的核心其实是对抗,而不是共识。简单来说,如果我们希望成为一个群体(我群),不可能没有边界,因此总是有「他群」存在——必定有人不同意我们,也必定有人被排除。换句话说,极化全然无法避免,社群平台只是让这种长期被我们忽视的政治核心暴露出来罢了。因此,民主不在于寻找共识,而在于鼓励和制度化非暴力的对抗。就此而言,显然问题不在社群平台加强极化,而在于我们需要重新理解和安排民主,才能安置早已无法回头的网络文化。

我不会说《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不值得一看,毕竟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可能是第一次理解社群平台是怎么运作的。但我们确实应该深思,甚至反省,我们的不安与愤怒从何而来,究竟是这些社群平台的大公司太过邪恶,还是这些社群平台正在挑战我们习以为常的假设?很多人说看完这部电影感到绝望,但或许,希望的破灭,才是发现真正问题的开始。

* 原文刊载于《社技哲学.TECHNOSOPHY》博客。

 6 ) 拿起手机,二十分钟没了;刷了几天手机,成傻逼了

《the social dilemma》(中译《社交陷阱》)里引用了一段儿新闻报道说,崔斯坦被认为硅谷里勉强有点儿良心的人。这部纪录片以他的一个项目为主线,讲了最近十年勃兴的社交软件对人类个体和整个人类文明的侵蚀。这些社交媒体公司(FB,twitter,wa,insta等,是不是应该感谢上帝,大部分在中国打不开^_^)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盈利,赚最多的钱。在自由市场下,公平竞争的环境里,发展的硬道理是必须赚更多的钱。在这唯一指挥棒下,硅谷这几家大公司无所不用其极的利用人类的心理弱点,从个人身上攫取最大量的注意力和时间,打包卖给广告投放商以盈利,同时,连自己也没料到,无形中把人类社会推向非黑即白的两极。前半部分注重分析算法(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经营策略对一个个体的影响。后半部分讲了对整体人类文明的影响:民主制度,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交流。

首先是人类个体部分。

其中一个硅谷投资人说,上一个世代,硅谷主要产生硬件和工具软件,例如苹果电脑,photoshop等等。她们是靠卖工具给你而盈利的,这个世代,主要收入靠广告投放,有产品吗?有,这个产品就是用户,每个人--你的时间,注意力,你任何的私隐--都被打包卖给了广告商。工具的特征是,工具会耐心的呆着,等你去用它,用完就关了,你用完Photoshop后不会再去把每个ps的菜单都看一遍过瘾的。现在的互联网产品(社交app)的特征是,不停的引诱你去用它,不停的抢占你的注意力,你的时间---简言之,让你上瘾,和烟酒毒品等其它上瘾品一样。结果也一样--短暂的快乐过后,你会感到疲惫空虚沮丧。

这里引述了几个前大厂主要技术和商业推广负责人,深度剖析这些产品的设计初衷,正如崔斯坦所言:一个邮件App的设计有二三十个人参与,大家对于字体,颜色等争论不休,从来没人想过它作为产品的伦理性--即会不会令人上瘾。twitter和FB的产品经理则直言他们背后的设计逻辑的理论基础就是心理学上的成瘾理论--让人上瘾,不停刷下去。trend(相当于微博里的热榜),话题推荐,都是为你量身定做的,目的都是为了把你留住,不停的刷下去。

这里有个值得争论的点,这些大厂可以为自己辩护:自控能力不行不是我的锅啊,和吸烟一样,你愿意吸烟吸死不是我卖烟的初衷啊。FB的产品经理说当初我们发明点赞按钮主要是想传播正能量,但有人因为获得的赞没有别人多得了抑郁症我们真的是没想到啊。其实这个争议正是崔斯坦和本纪录片想要推动的方向:立法。各国都有关于禁烟不同的条例,吸烟年龄,场合等立法积极干预。还有加税这种消极性的控制。社交网络也急需相应的立法。我记得是FB的一个人说,我觉得已经赚了这么多钱了,还干这样的事儿实在是不应该就辞职了--他可以辞职,但公司还必须往前开,别人会填补他位置继续干这种见不得人的事儿。

个人经验里,我记得刚有互联网时,web1.0时代,已经感受到互联网对时间和注意力的影响了。这种场景大家都不陌生,打开浏览器本来是为了查一个问题,最后半个小时过去了,你已经忘了当初为啥要打开浏览器。所以多年来我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去任何网站都是直接输入网址。google提供的界面也足够简洁,就是想你专心搜索你想要的东西,不要被任何事干扰。打开百度看看,首页已经一堆干扰了。

(以前google连这个也不会放,现在也蠢蠢欲动了)

百度的入口全是干扰,就是不想让你安静的搜你想要的东西

和现在相比,web1.0时代还没有人工智能,还是人类主导的互联网,网页体现的还是编辑意志,没法精确的猜你的好恶,更没法潜移默化的设置议程改变你的想法塑造你。你最后在网上流连忘返的最坏结果不过是杂乱无章的看了一些资讯而已,最多是浪费了点儿时间,没有其它伤害了。

而现在这个算法主导的世界里,你会发现你不仅浪费了时间,把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卖给了广告商。还潜移默化的被人工智能变成了个傻逼--这变化非常令人震惊,但的确是事实。把人变成傻逼其实并不难--该片举了”地平说“的例子,pizza门的例子。其实各种阴谋论都有人信的只要你能系统性的长期的接触同一类资讯最后都能自圆其说的被洗脑洗成个傻逼,完全不用逼迫,不用任何权力和金钱控制,就能做到。

后半部分主要说了对社会的影响--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影响了个体必然会影响社会,这部分的展开有点弱,但结论是没问题的。AI导致了新闻农场,假消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了。阴谋论盛行,人类的表达越来越诉诸情绪,走向非黑即白的极端,商业行为利用这些特点来卖货,政客利用这一点来拉票,这是一个比赛谁更极端的世界,稍微中性一点儿,温和一点儿的理性的声音已经被毁灭的差不多了。关于阴谋论片中举了个“pizza 门”事件,非常经典的阴谋论:指向政府高层(因此绝对保密,你不可能从正常媒体渠道看到),内部员工透露的资料(我是pizza店的XX, 这事儿是真的,我亲眼所见,但不敢说,说了会丢工作等等)。这种阴谋论传播的结果就是把水搅浑,大大削弱正常新闻的传播。这种玩意儿能大行其道主要还是因为社交媒体的”即刻性“属性,黑白两极的对立也是因为时效性--在一天几刷,一刷几个字(140字)的社交媒体上,人们已经失去了深究一个问题,一个人的耐性。诉诸情绪是最便捷的。当年论坛上盖几百层楼诉诸事实的争论不太可能存在了。

在web 2.0, blog,bbs时代,你点开一个人的ID,可以列出他所有的帖子,回复,你可以快速的对此人有个大致全面的认知(起码在一个小范围内比较全面),现在这个时代能翻翻他最近几条140字内的内容已经不错了。这种“活在当下”,是为消费主义,头脑一热买买买设计的,对于了解一件事一个人是有害无益的。以前网上的争论有最基本的几个共识基础:法律框架,逻辑推演框架。这两个框架下的争论又都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上。因此的确可以”真理越变越明“。现在的争论,这样的框架不存在了,因为不可能在140字内完成充分的论述以及完备的逻辑推理过程。事实究竟是什么就更没人关心了--搞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需要花时间,需要动脑子,这正是社交媒体最不想用户做的。你一学会逻辑思考就会变得理智,不会那么冲动了,我怎么卖(骗)货(你)?

现在仍在发生的一个简单例子就是川粉和反川人士,两边都觉得对方是傻逼(而自己绝对正确),这是大数据和AI运作的结果之一,所谓的俄罗斯黑客助选其实指的就是这些手段。

从广告行业来看,从没见过这样的精确:你投了收效马上呈现,甚至是可控的。以前评定一个媒体广告的效果需要动用调查公司做抽样调查,放进数据模型里计算分析,勉强能得出一个也许大家心里都不是很有数的结论:这个广告投对了还是投砸了。毕竟那个时代,人们还生活在一个真实的社会,影响销售的元素太多了。而现在呢?几乎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朋友圈儿,自己的社交网络上,整个社会已经是个幻象,想要控制幻象改几行代码就行了。像《黑客帝国》里的情节,你想偶遇一个红裙女孩儿吗?改几行代码就能实现--这已经不是天方夜谈和科幻片,只要取得她的地理位置,推送给你你就能“偶遇”。这种全知全能的控制是非常可怕的。

人类毕竟有反思的好习惯,这部纪录片算是揭开了反思的序幕吧,接下来对应的隐私保护立法,数据使用立法可能会艰难的推进。电视媒体刚走进千家万户时,波兹曼写了《娱乐至死》警惕作为大众媒体的电视对社会的影响。和电视时代的消极影响相比,今天主动操控人的网络社交媒体更进一步了。许多人对波兹曼这种批判嗤之以鼻--电视也没把我们怎么样嘛。是的,电视没把人类怎么样,所以,换了个更狠的办法来了。

对个人而言,生活在这个社交网络主导一切的年代,首先必须有自控能力,时刻记着是你在使用工具不是工具在奴役你。需要的时候才用,用完就放下。肤浅的快乐是有代价的,电视和网络都不会使你变得更快乐,更不会把你变成更完整的人而令你人生更有意义。很多时候每个人只不过是这个时代的噪音里微不足道的一个,与其画地为牢生活在社交媒体里,不如离开网络多看书多思考多写超过一百四十字的东西。成长是痛苦的,但成长的快乐也是结结实实的。

其次,珍爱生命远离网络吧,多交一些“真实”的朋友(无论这朋友是从网上来还是生活中来),真实的朋友需要花时间真正的交流,一个真实的朋友胜过一千个点赞之交。

 短评

聚众吸牍哪家强 网飞找来这群人一个劲戳别人脊梁骨 没种把自己的5秒跳转下一个视频算进去

5分钟前
  • Robo Captain
  • 推荐

一边抗拒一边沉迷,也是无解了。

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我一直是更亲近Yuval Noal那种对社交网的防御心,最近他跟唐凤的对话中,唐女士更接近Bill Gates,她们对Code is law的信任是基于他们对科技的掌握,略傲慢的盲目。人类善于发明创造工具,却总是不能智慧的使用好它,socialmedia被创造出时的工具属性越来越模糊,连接一切变成绑定一切,我们都在失去个人专注力的同时被训练的自动贡献出时间来替科技公司创造价值。见惯了友邻放弃包容,讽刺刻薄的针对陌生人,哪怕对方只是没把咖啡馆当图书馆对待产生噪音。我们大部分人,都忘了我们用社交网的初衷了,我们只是停不下来了,这不对,要自省。

11分钟前
  • 姜小白
  • 力荐

最讽刺的是你之所以能看到这部片子,多半也是因为它被网飞自己的大数据和算法推到了用户主页。这种感觉就像是有天迈克尔·贝跑出来拍了一部【电影艺术是如何被滥用CGI特效的好莱坞大片毁掉的】纪录片一样。

15分钟前
  • Laplace Demon
  • 推荐

三星半吧。这个片子一边谴责社交媒体蛊惑人心,一边也通过背景音,模拟场景,动画,拼命传输自己想传达的意思。有点讽刺

19分钟前
  • C&TUTU
  • 还行

突然觉得,我如果能活到八十岁,说不定可以亲眼看到这颗星球毁灭……

23分钟前
  • 西决
  • 力荐

能请到离职的脸书 谷歌 twitter高管或功能创始人来搞一部揭露社交APP之罪的纪录片确实牛逼!!看影片开头好多工程师已经在担心律师函了。 我们以为的AI危机(人工智能)是电影中类似机器人入侵的画面,其实,人类早已被AI奴役好几年了,它们以智能手机APP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吃掉我们的时间,夺取我们的注意力,令我轻信、空虚、偏执甚至被利用…… 就连创造出这些APP的工程师们——这个AI统治者的创造者们都承认有手机上瘾症。if you are not paying for the product, you are the product.You would not realize it's a Matrix if you Are in the Matrix.

24分钟前
  • 七姐Claudia
  • 力荐

“是批判者推动社会变得更好,批判者才是真正的乐观主义者。”

28分钟前
  • 烟雨如花转
  • 力荐

前半段谈的是个人的成瘾性,后半段谈到了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甚至还提到了香港问题受到了推荐算法的影响,实在是强烈推荐的纪录片。推荐算法让人类看到更多他想看到的信息,而不是正确的信息;当算法没有被操纵的时候,假象会被传播和放大的更快,社会群体的分化会更严重;当被操纵的时候,它会成为比以往更高效的舆论控制工具。

30分钟前
  • 流浪四方
  • 力荐

就提一个capitalism会死吗

31分钟前
  • soyoungsogone
  • 还行

“在整个人类历史中,每次有事情变好,都是因为有人站出来说:“这太蠢了,我们可以做的更好”。是批判者驱动了改进,他们才是真正的乐观主义者。我们正飞速走向毁灭,需要一个奇迹才能让我们回头,这个奇迹就是集体意识,再足够的公众压力出现之前,这台机器是绝对不会回头的。”

33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最后还是把问题还原到商业模式和经济上去了 也就是说 不是简单呼吁大家自己控制社交媒体的使用就可以解决根本问题的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 看完片子之后 大家还是屁颠儿屁颠儿跑到社交媒体上来打分了😂 这和竞争关注的结果其实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吧 人生而愚蠢...也是没办法的事

34分钟前
  • ripley
  • 力荐

影片翻译成”监视资本主义“太符合中国上层领导了,其实就是讲了社交网络怎样赚钱、怎样改变和监视用户、大数据统治的,其影响会延伸和触及到人性、进化、政治竞选等领域。但人类历史中的谎言、煽动、阴谋、阶级等现象,并不是网络时代就特有的,只是网络时代让这些现象具有更大规模、更快的反应而已,但不能把原罪归于网络。

36分钟前
  • 炸酱面
  • 还行

某种existential crisis的压迫感沉重到可以将其归类恐怖片的程度:迫真humanity的一个至暗时刻。毋庸置疑新自由主义的放任默许了它们的野蛮生长。日渐两极化割裂的民主世界,中产的消亡,功绩社会里的精神暴力,抑郁及自杀率的攀升,ultra-right/left异军突起众多吊诡背后,总能追溯到科技巨头的鬼影。今年的BLM可谓一个高潮,空前的社会撕裂,内战的恐惧开始在北美大陆扩散,然而那种担忧早已经在太平洋对岸成为了现实,诸如废青和武统的呐喊此起彼伏,落入集权独裁手里的社交媒体正上演着数亿人的《楚门的世界》。

39分钟前
  • 帷野久
  • 力荐

朋友圈已经关闭了好几年,也不用微博和fb的我感觉自己还是有点觉悟的。

43分钟前
  • 席德
  • 推荐

互联网是人类文明的硕果还是浩劫?这是一个问题。互联网发展太快,而互联网用户运用它的智慧却太慢。它几乎成为现代人剪不断的脐带,每个人都以为这根脐带为我们输送养料,却很少发现它也在吞噬我们的时间,消耗我们的生命。互联网背后是不断将我们异化的数据和图形,是将用户打造成韭菜的智能工具,而你我是它们手中的行货。尼采说,“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然而,这多么困难。最有意思的是,看完这部纪录片后,我发布的信息也会成为互联网内容的一部分,不小心浪费了别人的时间。

48分钟前
  • 尘飞扬
  • 推荐

可能是今年 Netflix 最好的一部纪录片,无论是 have no clue 的大众还是互联网业内工作人员,都能从中得到新的启迪。一段虚构故事结合湾区大佬们和学者们的访谈形式也耳目一新。Just fucking watch this right now!另外好多差评真是男言之瘾重灾区…

51分钟前
  • 椒盐豆豉
  • 力荐

通过海量的数据加上对用户个体的行为记录,最终用户个体不再特殊。你的行为可以被预测,你的心理已被掌握,你已经无所遁形。在IT巨头面前,你只是一个可被盈利的工具。 --你以为你想买的东西其实是巨头想卖的东西,你想做的事情是巨头暗示你做的。下篇讲述 在网络环境中,虚假的信息传播的更快,其中人工智能的推荐起到了加速作用。 推荐系统的智能化是的信息发送方变得极化,同时是的接受的信息变得不再全面的。。。。

53分钟前
  • W.史密斯
  • 力荐

中文翻译的标题线路很正确嘛

56分钟前
  • 里拉
  • 力荐

在网飞纪录片序列中算不上惊艳,内容都能想得到,有个别地方倒是有启发。其实社交媒体不是重新发明了人性,只是顺应人性被发明出来。

58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