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2021

HD法语中字

主演:维尔日妮·埃菲拉,夏洛特·兰普林,达芙妮·帕塔基亚,朗贝尔·维尔森,奥利维尔·雷堡汀,埃尔韦·皮埃尔,克洛蒂尔·蔻洛,安托万·利兰达斯,吉莱纳·隆代,Alexia Chardard,路易丝·舍维约特,塞特雅·杜索戈,Elena Plonka,Jonathan Couzinié,Quentin D'Hainaut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荷兰语言:法语年份:202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圣母2021 剧照 NO.1圣母2021 剧照 NO.2圣母2021 剧照 NO.3圣母2021 剧照 NO.4圣母2021 剧照 NO.5圣母2021 剧照 NO.6圣母2021 剧照 NO.13圣母2021 剧照 NO.14圣母2021 剧照 NO.15圣母2021 剧照 NO.16圣母2021 剧照 NO.17圣母2021 剧照 NO.18圣母2021 剧照 NO.19圣母202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圣母2021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改编自真实事件,发生在17世纪位于意大利的一家修道院内。本尼蒂塔(维吉妮·艾菲拉 Virginie Efira 饰)出生在一个富裕而又虔诚的基督教家庭之中,在很小的时候,她就被父母送进了修道院深造,将她作为一名修女培养。在那个年代,进修道院对于一个女孩来说,是何等幸运的事情。  一晃眼多年过去,贝尼蒂塔已经出落成为了大姑娘了,并且成为了修道院院长福利西塔(夏洛特·兰普林 Charlotte Rampling 饰)的得力助手。某日,一个衣衫褴褛的女孩冲进修道院求助,她的名字叫巴托洛梅阿(达芙妮·帕塔基亚 Daphne Patakia 饰),在本尼蒂塔的帮助之下,这个可怜的,遭受了父亲和哥哥虐待的女孩进入了修道院,成为了见习修女。可是,巴托洛梅阿就像一匹野马一样的难以驯服和管教,她的出现很快就让本尼蒂塔感到棘手和难以招架。大雪怪我爱红娘火星人玩转地球马永贞之闸北决夺魄冤魂信天翁爱火硝烟漫长的旅程1967切肤之爱鲨卷风5:全球鲨暴托卡列夫死亡之屋2003禁忌游戏铁血将军冷面杀机天蚕变之布衣神相边缘杀机后翼弃兵第一季梦工厂快递先生与贵妃小姐歌女之歌闪亮的日子1977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决裂1975忍者神龟:变种大乱斗反击第一季Circle:相连的两个世界大寒1983核能恶警3那家伙美版午夜凶铃女子监狱 第三季女朋友波士顿法律 第二季多谢先生大凶安妮的一千日性瘾者杨门女将之女儿当自强两位同志龙之怒闺蜜嫁到阿纳克莱托:特务密探丰收之后超级大玩家

 长篇影评

 1 ) 不要给我断言

每每觉得有那么多好电影可以看,是这个时代最幸福的事情。

《圣母》是很偶然看到海报,顺手搜一下看的电影。结果却是有一些小小的惊喜。顺便说一下,《黑皮书》和《本能》、《她》都是保罗大兄弟的作品。

凡事你若觉得明确、清楚,就没那么有意思。举凡有意思的,都是那些高你一头却又让你能望到的东西。阅读如此,电影也是如此。

这部电影可以分析的角度很多。就如我的题目一样,我也不想轻易地断言它就是想说什么。这个世界那么多的人和事,有哪一样是可以彻彻底底说清楚的呢?

女主Benedetta Carlini的魅力在于一个女性的内核包裹在一个修女的衣服下面。她有肉欲的冲动,亦有对人性、环境高于一般人的洞察。这好比,别人都在一个有限维度里遵循着一些即成的物理规律,她却因为认知的敏感,升到了更高的维度。人们看到的,只是她在这个维度的投影,她本身,还有另一个存在。这就让她有了一些“神性”的可能——因为,她知道那个低自己一个维度的修道院里,人们最在意什么,人们最恐惧什么。——她看透了这个时代最大的秘密。

女主Benedetta Carlini是复杂的,她在那个混沌难解的时代里,因为窥破了那个愚蠢的秘密,便萌生了要走向权力巅峰的想法。同时她又是自然的,她尊重了自己的身体,也没有处心积虑地去用权力祸害人。前任院长女儿的自杀,并不是她造成的,而是那个时代宗教利益暗中博弈的一个结果。

至于 Bartolomea ,其实和女主也并非在一个维度。她们身体相亲,精神上却在两个完全不匹配的层面。 Bartolomea 不识字,脑袋里是支离破碎的世相组成的不成体系的认知。所以从她闯进修道院开始,她就在凭借着本能活着,本能要求生,她就逃离了;本能要肉欲,她就爱了;本能要脱离痛苦的折磨,她就供出了一切,包括那个她亲手为女主做的耶稣玩具。她是普罗大众的投射,无知无觉,所以她做的一切都似曾相识,真实可信。

还想说说那个演得极好的前院长 Felicita 。她被定位在了宗教体制化后的一个典型角色。她内心并不坚定,她也并不清楚耶稣基督到底何时会以何种面目出现。即便是她窥破了女主的秘密,最后仍然在一番耳语之后走向了权威的反面。她心中充满了疑惑,又在女主的篡权后愤愤不平。但终究她也是在混沌之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并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死,就如她并不知道自己为何而生,为何而有所谓的信仰。在宗教笼罩的中世纪或在之后世界,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他们信着,怀疑着,就这样过了自己的一生。

尽管给这些人物下了这许多断言,也想说,她们的身上还有许多无法断言的特质。这些都是导演给我们留下的更高级一些的享受。

女主那些神迹幻想,导演是用写实的手法拍摄的。这就让观众有了一些疑惑,难道是女主真的看到了这些?难道她的话不都是谎言?这些疑问,给了这部电影更加高级的魅力。在我们确信的世界之外,怕是真的有一些我们无法断言的存在。如果,如果,女主真的看到了呢?是不是这样,比说女主什么都没看到,只是撒谎骗人要高级很多?

电影里,女主比其他人高了一个维度,她俯视着芸芸众生;现实里,导演高于我们观众一个维度,留给我们沉吟思索的可贵空间。

所有的断言,都是可笑的。就像所有的定理,都是有边界条件的。当我们下断言的时候,就要想想,这些话,放在哪个边界之中,才会成立。

 2 ) 情欲和宗教,绝对不是他真正想说的

影片《圣母》中的教廷特使在对巴托洛梅娅刑讯逼供前,骤然说出了如下台词:“即使是圣女贞德,在这些刑具面前,也都承认了所有的罪,没必要假装你比圣女贞德更勇敢。”

保罗·范霍文的《圣母》,很难不让人想起吕克·贝松的《圣女贞德》。从具体场景和情节脉络上来看,两部电影有着极为相似的一面,尤其是两个主角:她们自幼都对宗教无比虔诚、曾见识并施展过“神迹”、经历过相同的“死而复生”、深受愚昧群众的拥护、曾一度攀上地位高峰旋即又遭背叛、审判,直至都面临火刑的威胁。

1999《圣女贞德》

2021《圣母》

而不同之处在于:贞德的行为驱动力源自亲人被杀的仇恨,血债血偿的渴望外化为战场上的国家荣耀;而贝内黛塔的动机则出于对权势的向往,其中也包括个人情欲的满足——这显然都是非常私人的欲望。

童年的贞德

童年的贝内戴塔

因对私人欲望的着重呈现,影片《圣母》的中文译名或许就显得不大贴切,倒不如港台的译名《圣欲》。

虽说《圣母》更清晰地点明了影片的意大利天主教背景,但在当下的中文舆论语境里,“圣母”二字往往有个后缀,并与“白左”连用,这就可能给一些人带来某种误解:似乎这一有史可查的“欧洲首例”女同性恋故事,能与时下大行其道的女权主义或身份政治遥相呼应。

影片《圣母》改编自历史学家朱迪丝·布朗的调查报告

某些评论从女性主义出发、以LGBT群体对父权和神权压迫的反抗角度来解读这部电影,不能说不对,但偏离了影片浓墨重彩的“人欲”主题。相反,港台译名可谓一语道破天机:根本就没有“圣欲”这个词,将“神圣”与“欲望”拔至同等的高度,所谓神圣的欲望,那它到底是一种神圣还是一种欲望?——这才是影片《圣母》提炼出的最大悖论。

女性主义或宗教压迫,真的不会是耄耋之年的保罗·范霍文所关心的事情(或许原著如此),若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他的微言大义,多少会有些理不顺、想不通的情节。不妨详细说:

表达:女权与宗教不是重点

影片《圣母》当中果真有爱情吗?

与《燃烧女子的肖像》《打开心世界》《菊石》等讴歌女女爱情的电影不同,贝内戴塔与巴托洛梅娅之间的“爱情生发”过程宛若干柴烈火,真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两个人:一个出生优渥,一个来自底层;一个信仰至高,一个生存至上;一个是主动离家,身体和欲望从小被压抑;一个是身陷家庭的囹圄,常年与父兄有染的乱伦者。

境遇和反差如此悬殊的二人,当前者以上帝的姿态将后者拯救出来、当从未觉醒过的欲望遭遇经验丰富且被男性伤害过的欲望——这就注定二人的“爱情”是供求关系上的“欲大于爱”。我们不妨借用《兰心大剧院》中引用的尼采的说法:贝内黛塔与巴尔托洛梅娅之间“爱的不是欲望对象,而是欲望本身。”

因为欲望不是“对象”而是“本身”,所以这“爱”就成了以我为中心的“本能”,来去皆由我——就像贝内黛塔起初将巴托洛梅娅的勾引当做对自身信仰的威胁时,毫不留情地任其将手伸进滚烫的开水锅;也像巴托洛梅娅再一次面临生存威胁时,像当初毫不犹豫地背叛父亲一样,背叛了自己的爱人。

如此反复无常、各取所需的“爱情”,与所谓的“女性主义”到底有着多大关系呢?

而认为《圣母》体现了反宗教压迫的人,则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贝内黛塔这一角色是凭什么身份、如何打倒以教廷特使为代表的宗教权威的呢?——宗教身份。而倘若没有圣母的光环加持,以及普罗大众的盲信,她又如何能在最后一刻反攻倒算、死里逃生呢?

因此,影片中展现的宗教,更多是作为政治的延伸和工具,而缺乏神学上的意义。我们看到:除了蒙昧的群众和基层的修女以外,所有手握重权的上层宗教人士,他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都不是信仰,而是权力。

佩夏的教长满脑子就一个念头:往上爬

就像小镇佩夏的教长,他之所以力排众议认定贝内黛塔是“天选之女”,就是想以此来提升默默无闻的佩夏的知名度。而如此一来,不但会让修道院名声大震,引来更多民众的目光,自己也有望获得教廷的经济嘉奖和晋升机会。影片中老院长菲丽西塔的一段台词可谓一语中的:

正因为看得如此通透,菲丽西塔虽对贝内黛塔的“圣痕”有所怀疑,却也为了修道院的前途甘愿退位。其实再影片开场,当老院长与贝内黛塔的父亲就“贡品”的数额讨价还价时,我们大概就能了解到菲丽西塔是何许人也:她更在乎的是修道院世俗层面上的利益输送,而非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再看从佛罗伦萨远道而来的教廷特使:此人甫一登场,就一副穷奢极欲、道德败坏的嘴脸。他由女佣侍奉(导演还不失时机地给了女佣一个当众产奶的镜头),一面大快朵颐,一面不断地向老院长声明着自己的权威——以上的所有人,都在以宗教之名,行利己之实。

唯一例外的是老院长的女儿克里斯蒂娜。她向众人指控贝内黛塔伪造圣痕,固然有因母亲失势而产生的怨恨,却也是真心对贝内黛塔的亵渎行为感到不安。克里斯蒂娜绝非腹黑之人,否则不会无视母亲的警告、“不识大体”地自投罗网。

影片中还有一处细节,可见克里斯蒂娜的善良:那就是当贝内黛塔逼迫巴托洛梅娅继续从开水锅里捞纺锤时,是克里斯蒂娜及时阻止并将后者送往医院。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毫无政治头脑的单纯修女,最终却落得众叛亲离、含冤自尽的下场。保罗·范霍文导演对信仰的讽刺可见一斑。最讽刺的一个场景来自教廷特使赶往佩夏途中,有个感染黑死病的人拦车求助。教廷特使毫无怜悯地打发他“去找你教区的神甫”,那人回答说“我就是教区的神甫”。

因此,与其说范霍文想展现中世纪宗教对人性的桎梏和人民对宗教压迫的反抗,不如说是直指人心本身的虚伪与阴暗。

既然宗教与女权都不是重点;那么,范霍文真正想探讨的话题是什么呢?——是人性。

影片《圣母》基于人性的政治表达和心理学内容,要远大于它具体的宗教背景和同性情爱。集中体现这一点的,是影片的核心人物:贝内黛塔。在她身后暗藏着保罗·范霍文不愿明说的潜台词:“存天理、灭人欲”的宗教是骗人的,宗教只是政治的手段。而成功上位的政治人物往往都这么干——既要天理,更要人欲。最好是让人欲与天理“合二为一”,就像圣母像同时也可以作为自慰棒。人欲有多大、天理就有多大。

下面,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这个问题。

心理:当天理与人欲合一

很多人觉得,相较于其他人,贝内黛塔这一形象十分暧昧。这从她的扮演者维尔日妮·埃菲垃那模棱两可、阴晴不定的神情中,我们实在看不出,这个人的一系列行动到底是出自无比虔诚的信仰,还是处心积虑的欺骗。

与“圣母”深不可测的心机比起来,巴托洛梅娅实在太嫩

其实,这么想就是低估了人性深处的复杂性:坚信自己与愚弄他人之间矛盾么?所以贝内黛塔既是真诚(对己)的、也是狡诈(对人)的。而早在他愚弄所有人之前,她就早已经把自己给“愚弄”了。因此所有的蓄意而为,也就成了“天命归我”。这样的妄人也好、狂人也罢,历史上少么?

我们从贝内黛塔目睹“神迹”的几次幻象中,便大致可以梳理出她将自己的“人欲”与宗教的“天理”合二为一的过程:

她被刚进入修道院的巴托洛梅娅亲吻后,第二天又被后者触碰身体时,马上看到自己被毒蛇缠绕的幻象:蛇在《圣经》中是魔鬼和欲望的象征,是诱惑夏娃偷吃禁果的始作俑者。这反映贝内黛塔内心的纠结与负罪感,她渴望耶稣的拯救。

随后贝内黛塔向神父告解,诉说自己的“恐惧”,神父指引她应从“苦难中重获喜悦”——这便是她惩罚巴托洛梅娅“受苦”的原因。可随后老院长又向贝内黛塔点明:受苦是指自己受苦,而非别人。于是贝内黛塔便“怪病缠身”,痛苦异常。

在巴托洛梅娅第二次亲吻病中的贝内黛塔后,她再次看到“耶稣”从强盗手中拯救了自己。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耶稣”不是真正的耶稣,也是强盗假扮的。因此,当“耶稣”要求她献身时,贝内黛塔断然拒绝。耶稣的面目模糊说明她此刻的信仰有所动摇,内心冲突正在加剧:处于天理与人欲的激烈交战中。

而当巴托洛梅娅主动照料起贝内黛塔的起居,并意图窥视她的躶体时,她说:“我们无权在其他人面前裸露身体”。当晚她在梦中再次看到十字架上的耶稣,耶稣要求她除去衣物,与自己的手脚“合体”,并宣称“我所到之处,并无羞耻”。随后,贝内黛塔的四肢出现了“圣痕”。

从“恐惧”到“交战”到“合体”,贝内黛塔看到的幻象与她跟巴托洛梅娅的关系演变高度契合。“圣痕”终结了“羞耻”,带来上帝默许下的内心宽慰。至此,贝内黛塔边真正地扫清了人欲与信仰的“统一”之路。至于其后额头上出现的“圣痕”,更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当贝内黛塔正式成为修道院长的那一天,她也终与巴托洛梅亚坦诚相见、尽享鱼水之欢。正所谓:权力是最好的春药。

保罗·范霍文是这么向维尔日妮·埃菲拉诠释她的角色的:“我们从一开始就决定,她要相信她所看到的和所说的。如此说来,她真的看到了耶稣,但实际上,她看到的是她所需要的那个耶稣。打个比方,就好比她的大脑有一半负责真实生活,另外一半则在操纵他人,获得她想要的东西。”

保罗·范霍文与维尔日妮·埃菲拉

按心理学上的话说,这是个深度自我催眠的过程。而按病理学上的定义,这是颞叶癫痫症。因此,贝内黛塔绝不会也无能力承认自己的“圣痕”是伪造的——她的心理防御机制只能说,那是上帝之手施加于她的神恩。

因为“圣痕”象征着对她的性欲,以及随后而来的更大欲望的事前“惩罚”和事后“豁免”,“圣痕”若是假的,那她之后借机上位、赢得权势和信众的一系列行为就都丧失了合法性。“假作真时真亦假”,能骗过自己,也就骗过了全世界。更何况,欺骗自己、甚至骗一辈子,还能叫骗么?

面对克里斯蒂娜的指控,贝内黛塔“真心委屈”

保罗·范霍文对贝内黛塔的心理刻画可再与《圣女贞德》进行比较。只不过,相较贝内黛塔将人性与神性合二为一的“泥足深陷”,吕克·贝松则是人性与神性逐渐分离的“迷途知返”。

达斯汀·霍夫曼对贞德说的话,同样适用于贝内黛塔

贞德自幼年起看到的耶稣一直是“白衣天使”的形象,从小孩长到大人。耶稣的形象第一次发生变化是贞德历经了战场的血雨腥风、尸横遍野后。此时的耶稣突然流血,质问贞德道:“看看你对我做了什么!”

而耶稣的第三个形象竟化作达斯汀·霍夫曼饰演的“撒旦”,他步步紧逼地迫使贞德直面内心深处的秘密与恐惧:她并不是在以上帝之名战斗,而是以自己之名。这缘自她越烧越旺的复仇心理和对没能救回姐姐的愧疚之情。

只要足够虔诚,信仰便为我所用;只要深信不疑,我便可代天行罚。就像影片中克里斯蒂娜所发出的那句良心拷问:问题是究竟谁在解释上帝的旨意?比“合二为一”的心理更为糟糕的是,合二为一的后果。

贝内黛塔说自己与耶稣交换了心脏,这一心脏沉重得让她“重负不堪”。当一个人身居高位、手握大权,同时又生就一副“圣者心肠”,无疑是件非常可怕的事。就像那个写下“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人,一转眼是可以屠城的。因为我就是那个“天道”,而“天道无常”,罪不在我。只要我初心不改,那干什么都是合理的。

通过一个修女的血腥上位史,保罗·范霍文最想说的,其实是掌权者的责任问题,以及以这样的政治人物去推翻上一个“黑暗统治”,将会引发怎样的灾难。

政治:所有人都是牺牲品

所谓“宗教是统治阶级麻醉人民的鸦片”即是政治话语,因为这话其实来自列宁而非马克思。在中世纪神权政治背景下,宗教的确作为一种系统化、体制化的统治术而存在。权欲熏心、唯利是图的上层人士,利用底层群体的无知与恐惧来欺骗、控制他们。讽刺的是,作为宗教势力的反叛者,贝内黛塔依靠的手段依然是欺骗,利用的仍是群体的盲从和恐惧。

每当她身陷险境或即将被揭穿的时候,耶稣都会恰逢其时地附身于她,这让她屡屡化险为夷、转危为安。额头出现“圣痕”令教长下定决心以她取代老修道院长时如此;面对克里斯蒂娜的揭发、迫使神父对其施加鞭刑时如此;性工具被发现、指责教廷特使渎神,并诅咒其不得好死时也如此;在即将遭受火刑的千钧一发之际,就更是如此。

仔细观察贝内黛塔在向公众发表“惩罚即将降临”的最后演说前的小动作,保罗·范霍文虽未明确拍出,但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宽大的衣袖下面,贝内黛塔手上的小动作。随后她张开双臂,献血从掌心汩汩而出。

笼罩在死亡阴影下的惊恐群众被她的话蛊惑,爆发了大规模的骚乱,教区特使被乱刀捅死。巴托洛梅娅将贝内黛塔从火刑柱上救下,发现了地上破碎的瓷片——至此,明眼的观众都能猜出是怎么回事。就像教区特使临死前对贝内黛塔说的那样:到现在为止你还在撒谎。

迈克尔·哈内特说过:“电影是每秒24格的谎言。”贝内黛塔绝对是自己和他人人生的绝佳导演,她有能力将自己的幻觉和理想公诸于世并使人相信——仅凭这点,她便从一群自私自利的权势人物中脱颖而出。

她是深谙欲望和操纵群众的权谋大师;无情蔓延、吞噬一切的黑死病,则成就了她的弥天大谎和最终胜利。古往今来,多少政治家都是这样的机会主义者和表演型人格——虽然他们自己未必这么认为。

那么,贝内黛塔就是历史的胜利者么?不。这胜利恰似她与巴托洛梅娅之间的情欲,依旧是来去匆匆、非常短暂,因为健忘的群众永远都是善变的。今天你还是人们的大救星,而明日就是人人喊打的丧门星——恰如感染了黑死病的前院长,只能在无人注视下,以一己之躯献上最后的燔祭。

我们不妨回过头去想这样一个问题:黑死病到底是怎么来到佩夏的?——是由感染了黑死病的教廷特使和前院长带来的。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上层人物的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如果前院长没离开佩夏,特使好端端在佛罗伦萨呆着,这一切根本就不会发生。

卷入政治权斗的漩涡,所有人便都是牺牲品。

我们再一路往前推:老院长本已甘居二线,之所以不顾自身安危地前往佛罗伦萨,还不是因为女儿之死受到的重大刺激?而原来,口口声声要拯救佩夏的“圣母”贝内黛塔,才是一切罪愆的始作俑者。

虽然出于自保的需要,她下令将小镇的大门紧闭(这也是基于自身地位与民众安全的“二合一”心理),可惜大门最终还是打开了。她没有尽到保护一方人民的责任。“只要我不死,你们便都得救”,贝内黛塔如是说。

可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只有她和巴托洛梅娅逃出生天,克里斯蒂娜、老院长和教区特使皆因她而死。就连整个小城佩夏,都遭遇了灭顶之灾。

整座城的人,都沦为了几个人表演舞台的背景板和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这何止是宗教虚伪,明明是政治虚伪、人性虚伪。所有的一切都是欲壑难填的谎言。

而掌权者究竟要如何肩负她所承诺过的责任?保罗·范霍文的答案是——她肩负不了。

即便革命终于成功,前一个腐朽而又堕落的统治阶级被暴力推翻,即便继任者怀揣着一颗圣人之心,无比虔诚的笃信、践行她看到的一切,她也不会让事情变得更好,而是更糟——其中包括她自己的命运。

在经历了如此沉痛和惨烈的教训之后,人是否能够反思和觉醒?大概率不会。君不见:影片结尾处,丧失权柄、一无所有的“圣母”还是要抛弃爱人、义无反顾地回到她心心念念的那个索多玛。她的执念比天还大,她的生命早已离不开天选之女的幻相滋养。经此一“疫”,她不会清醒,只会更疯。

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死伤无数的今天,我们务必要警惕《圣母》的悲剧重演,以及“圣母”这样的人物再度重现——这才是保罗·范霍文的人间寓言。

这则寓言非常传统,虽然顶着反传统的“大尺度”帽子,并且煞有介事地裹上了一层女权与宗教的外衣。但内里流淌的,还是亘古不变、愚昧自私的人性。

作者| 纪扬;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3 ) benedetta觉醒之路

第一次幻象:耶稣站在羊群中召唤女主作他的妻子,对应现实中小修女被羊群追赶来到修道院,有一点很奇妙的是:幻象中女主是向耶稣奔去,而现实中是小修女向女主奔去,并且以跪在她脚边的状态请求帮助,那此时对于小修女来说,女主是不是就相当于上帝的存在?

第二次幻象:女主被蛇缠绕,耶稣持剑斩杀蛇。对应现实中小修女的挑拨唤起女主的欲望(人性),而耶稣(神性/权力)的存在压制了欲望(人性)

第三次幻象,耶稣要求女主献身,女主拒绝,完成了对他权力的反抗。

第四次幻象: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女主上前褪去耶稣的衣衫裸露出的是女性生殖器,女主与耶稣双手合并,通过此感受耶稣所感受到的苦难。前两次幻象中的女主都处于权力服从的地位,到了第三次,推翻了他权力,而到这一次,她建立了新的权力,由服从者转变为权力的支配者,从而完成了神性(权力)与人性(欲望)的结合,完成了自身的觉醒。

这也解释了:两个多小时的电影,耶稣为何只在前45分钟的剧情中出现过,第四次幻象之后耶稣所有的行动和话语皆通过“附身”女主而展现,而不再通过实体展现,因为觉醒后再没有耶稣,也不再需要耶稣,女主本身即是“耶稣”。

中间还有一个对比性场景可以佐证,在第二次幻象至第三次幻象之间,小修女在女主换衣服时提出想看一眼(过于直球哈哈哈)女主对此的回应是:“我们无权在其他人面前裸露身体”,我对此的理解是这个阶段的女主是真的不能,因为她还没有获得向他人展示自己身体的“权力”,而在第四次幻象结束之后,女主有多次全裸的场景(没错83岁的范霍文还是如此热衷于让自己的女主角全裸出场哈哈哈),因为此时的她已经拥有了决定如何展示自己的身体和向谁展示自己的身体的“权力”。

另外为何女主显的很疯,因为在她生活的环境里,只有她完成了这样的转变,而其他女性还是处于拥有神性则必须放弃欲望,拥有欲望则又必须放弃神性的阶段。

刚看完我第一反应是想到,太平天国洪秀全创建拜上帝教,称自己为上帝的儿子,而杨秀清则称自己是“上帝附身”,这也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故事的文本如此相似,甚至连背后的寓意都如此相似,表面上都是上帝显灵的故事,而内在都是“夺权”。

这个层面上可以说,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女权主义电影。女主对教徒的操控正如对于镜头前观众的操控,感情和信仰真假不分,欲望和权力却实实在在。从另一个层面看,对于宗教的见解也起很有趣,可以说“全方位”表达了宗教的工具性质,不过揭开这个表面,仍然还是以人为中心,究竟是人决定了神?还是神决定了人?借用王小波说的话,“任何一种信仰,包括我的信仰在内,如果被滥用,都可以成为打人的棍子,迫害别人的工具。”

最后,本片的最大缺点在于,人物动机与转折显得如此生硬,几乎可以说每一个主要角色的动机和转折都很突然。比如说小修女为什么要去勾引女主?一丁点铺垫都没有,虽然不太影响想要表达的东西,但是这样处理会让角色因为沦为一种工具而丧失生命力。

 4 ) 保罗范霍文绝了

震撼。整个电影的体量和对节奏的把控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最大的irony在于 女主作为一个整个电影唯一虔诚相信上帝的人,is also playing the trick。她相信自己是真的背负着神的旨意的。所以对她来说一切的trick都是合理的,也是她的trick最后推翻了当地愚弄人民的宗教政权统治。

女二在接受审判的时候说过,她对女主是love。从女二被自己的爸爸和羊追时被女主拯救开始,女主对她来说就是god本身。并且,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看清楚,但当女主和自己梦境里的Jesus赤裸相见的时候,Jesus是没有男性的性器官的,(包括女主第一次在演戏的时候和母亲说见到了god,那个Jesus是个女孩扮演的)是否也再次印证了影片里女主真的是相信自己就是神本身。

老太太这个角色塑造的太好了。她象征着一个本性不坏只是想明哲保身的掌权者。因为自己女儿的死,走上了报复女主的道路。最后(可能)是意识到,逼死她女儿的不光是自己女主,也是她自己,是这个愚弄人心的宗教统治的本身。她最后走向fire,是对自己带来的黑死病的救赎,也是对自己人性的救赎。当然她女儿也是一个有趣的角色。虽然也是权力的附庸者,我相信她是相信上帝存在的,至少,是尊重游戏规则的人。所以她的死是歇斯底里地失望,对自己信仰的失望,母亲的失望。是反叛,令人唏嘘。

 5 ) 因为荒谬,所以相信

假如耶稣真的存在,他在人间的命运依然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只不过《圣母》里的耶稣是一位女性,贝纳黛特。和历史记录中贝纳黛特神秘难明的形象不同,《圣母》里的贝纳黛特是一位笃信自己正是耶稣之妻的狂热信徒,一位情欲旺盛且丝毫不因清规戒律而羞耻的女性,更是一位以强大的情绪力量操控人心的“圣母”。《圣母》对她亦正亦邪形象的刻画和对“神迹”真假之谜的留白,正如修道院长房间墙壁之外那一双窥视的双眼般挑衅者观众的感性和理性——重要的不是耶稣是否存在,而是我们为何需要耶稣存在。

贝纳黛特的父母在她出生时即决定将她献给修道院。有趣的是,为了将她送进修道院,父亲和修道院长即夏洛特·兰普林饰演的老修女着实砍价了一阵,最后以100金币成交。贝纳黛特长大后,常常看到幻象(vision,别人称为幻象,而在贝纳黛特口中则是她能看到别人无法看到的神的视野)。幻象里,耶稣以牧羊人的样子出现,要求她追随。

一个滑稽的场景是,在一场仪式中,贝纳黛特本应安静躺在床上被天使护送上升,却因她正在奔向耶稣而双脚剧烈抖动。随后,贝纳黛特被批评破坏了仪式的严肃。显然,这里构成了对一切宗教仪式的讽刺——这些仪式到底是在膜拜耶稣,还是以膜拜耶稣为名在规训民众?

贝纳黛特救下了一位被父兄玩弄的少女巴托洛梅亚。少女天性活泼,和贝纳黛特发展出暧昧情愫。与此同时,贝纳黛特的幻象日渐强烈,她声称耶稣要求她靠近他、感受他的苦难,她的手脚和腰间出现伤口,鲜血汩汩流淌不停。

最终,贝纳黛特被任命为修道院长。被她取代的老修女一开始因为上层默认这些神迹的真实性而接受这一安排,却又因为爱女之死而前往佛罗伦萨告发贝纳黛特渎神和通奸。教廷特使来到小城,也带来了黑死病……

在电影的高潮部分,被判处火刑的贝纳黛特再次“显圣”,仿佛耶稣附身于她,高喊你们亵渎了我的妻子,将受到惩罚,死神即将现身于此。她张开双手,手掌鲜血淋漓。而黑死病人拨开衣服,展示出瘟疫的痕迹——死神赫然在此。狂热的民众自发冲开卫兵,杀死教廷特使,保卫他们的“圣母”。

电影没有明确交代贝纳黛特的神迹是真是假。在巴托洛梅亚救下火刑架上的贝纳黛特时,她也发现了一块染血的玻璃片。而当她以此质问贝纳黛特时,贝纳黛特依然以孩子般的纯真说:到现在你还不相信我吗?

这个极具冲击力的结尾直接指向宗教和政治问题的最核心秘密——人们期待有一个神,一个人,一个团体,一种制度,来寄托他们的“信”。却往往不愿承认“信”或者说认同的本质不是因为正义,所以认同,而是因为认同,所以正义。《让子弹飞》那个著名的“谁赢他们跟谁”和“他们跟谁谁赢”的悖论也正在于此。

在基督教哲学发展的早期,有两种论证上帝存在和绝对权威的思想倾向,一种是后来为教会所接受并发展为经院哲学的理性辩护主义,一种则是以德尔图良(145-220)为代表的信仰主义。前者主张用理性论证和哲学方法来思考宗教问题,后者则拒绝哲学,其最著名的论证为“因为荒谬,所以相信”——圣母处女怀孕,耶稣死而复生这样的事件都是超乎寻常经验的。但如果一切都合乎寻常经验而合情合理,那信或不信又有何所谓呢?

贝纳黛特正是以荒谬的“神迹”获得了人们的信任,又因为人们的信任而拥有了力量。而当她以这种力量对抗教廷权威,和发挥了连世俗权力也没做到的对抗瘟疫的作用时,她“神迹”的真假,她个人的纯真或狡诈,也就不重要了。

《圣母》从始至终都以一种洞若观火的精微展示着人类的脆弱、愚蠢和因此而滋生的对权力的需要——前任院长老修女将自己的整个生命都献给了耶稣,却不愿相信神迹。然而,倘若从心底不相信神迹会发生在人间,那么所谓坚定的信仰到底是自欺还是欺人,还是兼而有之?直到死亡的阴影将她笼罩,她又孤注一掷地将希望寄托在贝纳黛特身上,希望自己能进入天堂。

而教廷特使在死亡面前也问出了同样的问题:在你所见神的视野里,我是去天堂,还是下地狱?而当贝纳黛特幽幽说出“天堂”时,他才绝望地说道“到这一刻你还在撒谎。”这位教廷特使显然清楚,倘若耶稣存在,那么他的所作所为自然是要下地狱了。但若其不存在,他在死亡前的最后一点寄托也荡然无存。

这些人对耶稣存在的将信将疑并没耽误他们在现实中循规蹈矩,扮演好耶稣仆人和信使的角色。而贝纳黛特的深信不疑则导向一个可怕的局面——当一个人全心全意相信她是耶稣之妻,被耶稣庇护,那么一切人间的律法和秩序都不能制约她,她将成为人间的耶稣——其所言所行超乎寻常经验,其所作所为不可为人的理性所理解。这便是“荒谬”。

而值得思考的是,这样一种态度,竟然在很多意义上更加靠近神学本身——

圣经中有一段经典的亚伯拉罕故事:上帝要亚伯拉罕杀死他的儿子作为忠于上帝意志的证明。亚伯拉罕照做。在亚伯拉罕动手的那一刻,神阻止了他。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在对这个故事的解读中尖锐地指出,杀子不为任何人间的律法所容。亚伯拉罕要遵从上帝的意志便必须违背人间的律法。正是在杀子这一荒谬的举动里,亚伯拉罕超越了作为“人”的普遍性而进入一种与上帝的一对一的特殊的、超越性的关系之中。

当贝纳黛特和巴托洛梅亚进行同性性行为的时候,她的逻辑也正是如此——耶稣的爱光被四海,无所不能容纳。在耶稣神圣之爱的光芒里,没有羞耻的容身之地。耶稣以无穷的面貌爱着世人,而巴托洛梅亚对她的爱正是耶稣爱的面貌之一。

在这一“诡辩”中,贝纳黛特正是诉诸耶稣的超越性而蔑视人间的律法,为自己的情欲辩护。而颇有讽刺意味的是,连她的爱人巴托洛梅亚也在执着于她是真情还是假意的问题,却不能理解,对贝纳黛特这样从小坚信自己是耶稣之妻的狂信者来说,情欲之流也是生命之流。

在一般人那里,宗教作为寄托被放置在经验的彼岸,日常生活的另一头。而在贝纳黛特那里,耶稣的存在不是一个需要被论证的问题。耶稣的存在就是构成她日常经验的“真实”。在这样的真实里,羞耻确实没有容身之所。

因此,在对《圣母》的观影中,必然因为观众个人精神生活的迥异而产生天差地别的观影体验。例如,在电影的评论区,一部分人指出,在电影结尾处,前任院长老修女态度的突然转变有些粗暴。笔者却认为,愈是老修女这般自以为圆滑通透的人,愈会在人生最绝望的时刻挣扎于信和不信之间。因为绝对的不信者和绝对的信者都拥有一个自洽、完整也密不透风的安全世界。而徘徊于两者之间的人,则成日面临自由意志的无休挑战。

然而,无论观众本人信与不信,《圣母》都以其绝妙的构思和贝纳黛特极有力量的演技挑衅着观众——当贝纳黛特一次次鲜血淋漓,当修女喃喃着“这是圣痕”而匆忙跪下,当高级神职人员也被“神迹”震撼,当她以耶稣之名要求指控她的修女克里斯蒂娜自执鞭刑……你的心中会不会有种“爽”的感觉?如果没有,到她以耶稣之名承诺保护城市,在世俗权力遁形时下令封城,当她于火刑架上为万人膜拜,你的心中又有没有一种“爽”的感觉?如果有,那正是权力的滋味。

人们习惯以契约、暴力、传统等作为权力合法性的来源,而往往不愿意识到,合法性本身就是一种精彩的虚构。而当人们沉醉于权力,沐浴在它的光芒之中,合法性的问题,也就无人问津了。

因此,《圣母》最精彩之处不是同性之爱,不是神迹真假,正是其对权力关系的剖析。这也是范霍文最得心应手的叙事手法。一些评论指出,《圣母》中对同性性行为的刻画居然用到了模仿男性生殖器的圣母木雕,反映出电影对女性亲密体验的误解和男性视角下的狭隘想象。而笔者却认为,这根原著中没有过多提及的木雕正是改编的绝妙之处——

当贝纳黛特拥有了人们的认同因而拥有权力,她的性别亦不再重要。她的形象俨然是任何一个统治者的样子。在她和巴托洛梅亚的关系里,她一直是被服务的一方,是享受的一方。那根宛如男性生殖器的木雕正是权力这一特点的象征——

权力与“同意”冲突,它关乎侵入、强迫、操纵和夺取。这也正是巴托洛梅亚后来“出卖”她的原因。巴托洛梅亚一直百思不解的正是,她们之间到底是爱,还是欲望和权力的乐趣?《圣母》结尾处,面对巴托洛梅亚的恳求毅然转身回到城中继续做“圣母”的贝纳黛特已经给出了显而易见的答案。

于是,“圣母”虽以女性形象出现,却不是那个宗教传统中贞洁、奉献、受难的圣母。《圣母》中圣母正指向耶稣为世人蒙难而死这一神话的本质,也指出一切曾经的、现在的、将来的宗教和世俗权威的本质——他们寄生于人群的想象和希冀之上,顺应人们精神中被统治的倾向而统治人们。人们追求自由,也为自己创造的权威奴役。

在这个意义上,《圣母》是对我们的一次痛快的刻画和拷问——不管这个世界上有没有神。当人需要神时,就出现了神。

 6 ) 驳斥某营销号影评的小文章

索引:图1图2(从心理学角度看中世纪时期心理异常)图3(消除一些误会)图456(破口大骂)

写在前面,“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费加罗的婚礼》博马舍

《圣母》热度还蛮高,部分公众号借题发挥,乱写一通。为什么说是乱写呢?其实要做《圣母》这部片子的解读还蛮难的。电影本身改编自17世纪的意大利修女的真实事迹。里面涉及的议题太多了,核心议题的也许是“禁忌”。总之,宗教、女铜、神经症、“人权的解放”。每一个议题都很难三言两语讲清楚。如果公众号写的稿子没有查阅过相关文献,没有严谨的表达,是不配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毕竟公众号是有流量的,极有可能误导公众。我分条阐释骂这个营销号的原因:

1. 胡乱的解读,是对电影本身的亵渎。作为电影公众号,为了恰流量,为了装x,什么都可以写是不是?那还做什么公众号?笔者狂妄自大,说一下自己的见解:现在某些传媒方向都好像走偏了,其思考量并不在于怎么把一篇东西做好,做严谨,做优质。可能为了抢占流量,就随意发布烂文。其造成的恶性影响是否在这些人考虑范围内?这种恰烂钱,不负责任的行为简直给电影界丢脸。

2. 自信无比的表达简直在污蔑人文社科。我重点说这件事,这也是令我愤怒的最重要原因。笔者是心理系学生,我主要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一下。可以说是借由这篇文章,想以微薄之力为咱心理学发声。可以做个小小“实验”,一提起心理学,你的脑海中会闪出什么词汇呢?我相信会有以下词汇:弗洛伊德、读心术、微表情、算命、原生家庭、恋父恋母情结、心理有问题的人才学、心理咨询等等……应该很少有人会往理性、科学的方向想。那么心理学到底是什么呢?不同的教材对心理学的定义也不同。笔者很懒,直接贴上百度百科,免得各位看客大佬动手打字。心理学: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好像看这个还感觉不到心理学学科的科学严谨性是不?我就举个例子,我们经常被老师骂。“说了多少遍了,在心理学学科里面developing不准翻译成发展,必须翻译成进展!”你看到这句话是什么感受?应该会问发展和进展有什么区别是吧?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这应该是涉及到一个语言指向性问题。贴上百度百科,发展: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发展生产。总之是正向的。但是进展就不一样了,进展是不涉及语言色彩的,只是在陈述事实,意思是我们正在做这项研究,结果如何都算作是进展。心理学是非常注重科学性与发展性的,就像我们会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统计与测量、实验心理学、研究方法。总之是非常严谨与科学的,而且又非常前沿与包容,所有的理论与所谓的“结果”都可能随时被推翻,创新也许算得上是我们学科发展的动力。连这样的词语都要如此严谨地处理,可想而知,我看这篇文章时有多生气。By the way,去年写实验报告真的写疯了。。。不写这篇文章简直对不起我做过的统计分析和写过的实验报告!!!

3. 在开始骂之前,我先说一下为什么要说脏话。①当然是想要流量啦,希望大家觉得我骂人厉害,觉得我的文章写得有意思,就大肆传播,甚至争相传阅。这就达到了我想要的科普的效果。②这里装一下13,说一下关于“脏话:。”脏话“所表现出的语言和姿态是非常饱满的。内核大概是”突破禁忌“。一般来说涉及两种禁忌:性、死亡。就像有些网友或者日常生活中大家有时候会骂“nmsl”在这脏话里,”妈“是性(广义)的突破。”死“就是死亡禁忌的突破。说脏话也未必不好,但我也没提倡说脏话。我只是觉得大家应该去合理地表达和捍卫自己的权利。③肯定有人看见我贴上的红字评语就会骂我说我素质低下,道德败坏,嘴毒之类的。我都承认。但是我这样愤怒的表达,为的是什么呢?为的还不是大家在骂完我以后能有所反思。解气以后去看看我的内容,哪怕对我的一些文字进行批判也是好的,这样我们才能进步!这其实涉及到一个小知识:愤怒的功能。愤怒主要有两种功能:1.定向(无能、发展、策略)。2.防御。总而言之,愤怒可以带来反思!如果一个人表现出了愤怒,大家只感受到情绪,而没有看见背后的含义。那就太让人难过了。贴上一段话作参考:“当事人的愤怒常常反映出:他们真的仰仗你,同时担心你会让他们失望,他们让你产生的情绪—你愤愤不平,想甩手不干——正是求助者需要你承受得住的情绪。这是在考验你是否专心,是否成熟,是否有空,你不但要忍受这种情绪,还要认识到他们的愤怒是在渴求爱、信任和交流;此后,他们的愤怒会转化为爱、信任和交流。”

4. 在结合图片骂营销号之前,烦请大家看看这段文字。结合这段文字应该更能理解《圣母》。图1图2。

5. 图3。这短短几段话里面我的脑子里有无数的问题。什么是精神分析学?有精神分析学家来分析这部片吗?哪怕是由精神分析学家来分析又能代表精神分析学吗?这不过是写文章的人的个人见解罢了,只是说明其参考了精神分析学的理论,那么从哪儿参考的?麻烦把相关文献和书籍都标识出来,供大家学习。如果不表明出处,区区公众号,凭什么“在精神分析学看来”,狂妄自大。而且也不全是由于宗教狂热而产生精神分裂吧。我个人的见解是个体化发展,可能有误,欢迎大家跟我一起讨论。而且是否是精神分裂也有待考究。要着重强调的一点是,虽然改编自真实事件,但这依然是影视作品,而非实在的病例,所有关于病理性的阐述一定要慎重且也仅供参考,大家一定不要随意对标自身,就像是在百度里面查症状,觉得自己好像有世间所有的病一样。有相关症状,一定要去求医。贴上图4(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的贴士)来帮助大家消除误会。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将精神分裂症定义为:“本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通常意识清晰,智能伤号,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状态。“这段话还有很多可以骂的。”完全可以解释为自身情欲与信仰的不相容。“这句话太搞笑了,首先写这篇东西的人简直是自大无比,”完全“一词暴露无遗。我想请问,您是导演吗?是女主的角色设计师吗?凭什么这么说?而且应该也不只是”自身情欲“,笔者认为应该是”个体化发展“。个体化发展就包含很多了,可能有情欲,有自我意识的觉醒等等。然后关于经典的女性主义视角,我不太理解什么叫经典的女性主义视角,我会去查阅相关文献,也期望公众号能给出参考,从哪里参考得出”经典的女性主义视角“。总之”叛徒“一词,我是完全不能理解的,甚至觉得写这篇稿子的人完全没看懂这部片子。

6. 图5。“一个在宗教世界里复制了男性逻辑的人。“这句话我也很难懂。什么叫”男性逻辑“?从哪里参考得出的”男性逻辑“。”男性逻辑“到底包含些什么,而这部电影就契合了吗?”在情事中,她也从来都是享受的那一方“,看到这句话我就觉得写这篇稿子的人好像心智不太像一个成年人。电影中明明就是两人相互的情爱与磨合,怎么会说女主”从来都是享受的一方“。女二甚至是先”挑逗“的那个人,在情事之中也几乎占了主导地位。如果说您认为在这场情事中女主只是享受的一方,那也几乎反应出您否认了”主导者“的”享受“。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7. 图6。“她们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就像职场里的老板对小白兔下属的PUA。“这里要表扬一下您,会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表达了。但是本身的解读还是有问题的。贴上PUA的百度百科:”全称“Pick-up Artist”,原意是指“搭讪艺术家”,其原本是指男性接受过系统化学习、实践并不断更新提升、自我完善情商的行为,后来泛指很会吸引异性、让异性着迷的人和其相关行为 。目前以组织的形式快速发展,以网络课程、线下培训等的方式来教唆人进行诈骗,每一个普通人都可能会成为PUA的受害者。目前我国比较广为人知的PUA案例受害者大多为女性,但目前尚未有权威研究证实从人口学角度PUA的女性受害者多于男性受害者。“这部分我了解得不太深,但还是觉得电影中两人的关系也许是算不得PUA关系的。而且您说”像职场的老板与小白兔下属“,我有时候怀疑我们是否看的是同一部电影。电影中两人的关系显然不是雇佣关系,从何得出”职场老板与下属“的关系?”伪造圣痕“,这句话可以说完全把我的怒火点燃了。”伪造“一词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人认为电影中女主的病理性表现全是”虚伪“的。这几乎是否定了症状本身。女主也许是出现了精神分裂症状,但这也是人在病情下的真实表现,凭什么说这是”伪造“。这不就是偏见吗?不尊重就是暴力的起点,尊重别人的异常行为也是一种尊重。毕竟别人的行为轮不到你来评价,异常也不过是和大多数”正常人“不太一样,但其实本质上来说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毕竟世界上甚至都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总的来说,全世界的人都是”正常人“。《活下去的理由》:”尽可能别对病人的举动大惊小怪,这会更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个怪人。躺在沙发上三天不起?不拉开窗帘?因为决定不了穿哪双袜子哭个没完?那又如何,没什么大不了的。’正常’其实是主观的,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这个地球上有70亿人,就有70亿种正常。“希望写那篇公众号的人可以为自己的偏见和不谨慎的发言感到羞耻。

8. 写到这里文章差不多就结束了,笔者是心理系学生,也算是个电影爱好者,有什么问题欢迎交流,大家共同进步和学习。

 短评

不知道是不是我,总之virginie efira的表演不是很有说服力

9分钟前
  • matchappuccino
  • 还行

年度十佳。不拿奖只能说明评委会集体瞎了。那些说什么,好乱,没有重点,什么都想拍又没拍清楚的短评,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没看懂这片,理解能力有问题还怪在导演身上。

10分钟前
  • Prévoir
  • 力荐

对范霍文来说太轻松了,几乎所有的镜头都剥除了任何的装饰性——电影与宗教,这两种生来就令人犹疑又给予着我们的骗局,所有令它们生存下来的仪式性,在范霍文的注视下荡然无存,他并不在乎掌权者是谁,更不再需要花笔触去做任何的讽刺和夸大,但我们当然相信贝内黛塔——一个纯粹电影的角色,经由她的注视:她注视我们,我们又看着她的脸庞,我们只好相信她,骗局下最后的栖身之地,永恒的电影主题。

14分钟前
  • TWY
  • 推荐

不如说这是视觉上毫无建树,故事上又陈腔滥调的老白男对女同性恋一如即往的“AV式”的幻想。几段梦的构建无非只是凭添了一种荷兰新教徒对天主教解构的恶趣味。对Benedetta的嘲讽也是一种无情式的机械性化的简单展现,对宗教与狂热信徒亦是如此,并没有深度挖掘性欲(歇斯底里症)与癔症(幻想基督)的关系,或者群体性癔症,而是全然以一种儿戏,甚至都到达不到荒诞的水平。如果全然要走修女剥削片,也请剥削得彻底一些。换一个香港班底,基本也就是香港古装三级喜剧片的水平,可能荒诞不经都未必及。

19分钟前
  • Danny
  • 较差

由雀屎造就的「神蹟」開始,已無法嚴肅態度看待戲中神聖事物,聖母像變假狗,戰神耶穌和你談情說愛,可笑得如港產片一樣的神蹟展示方法(還有不理細節都要被迫接受的速度感),這無關信仰也不具寓意與批判性,而是滑向了可笑與道德暫停的境地,看Verhoeven 有如看Stand-up的快感,意想不到的段子接種而來,無法深究故事意識,各種與觀眾之間暗合形成而來對俗套的期望,也借此將意義一直消解的過程,有時候他成功的讓事物曖昧起他,但也教人煩躁,上一場定下來的規則到下一場完全消失,電影粗糙得無法細嚼人物心理變化,Virginie Efira 無法發揮係Justine Triet 電影中的真假能力,電影亦導向了平庸的奇情與真正的陳腔濫調方向。一直認為他的誇張與癲狂,令他成為最具港產片氣色的歐洲導演,問題也在當遠離荷里活那濫觴的創作環境後,還可以發揮幾多。

24分钟前
  • 何阿嵐
  • 还行

一部必须标为18+限制级的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上出现的新电影!它根据三百多年前意大利的一位因“亵渎神灵”而囚禁35年后死去的教会修女的史实而创作;83岁的荷兰老导演范霍文宝刀不老,犀利地探研了神性与人性、情欲及权利的复杂存在,可谓光彩与争议杂呈。“食色,性也”,对于人性中的食欲,以“舌尖上的中国”为首的众多影视表现,一直霸屏于我国,可是表现和研究人性中的“情欲、性欲”,则永远被视为洪水猛兽、禁区,这实为怪事。我们的文化管理及创作人员看看这部电影,应该思考一下,我们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有着一些应该改进的某些区别吧!

27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如果她是个同性恋圣人,那就没必要搞啥权谋,没必要为自己的正确而遮遮掩掩甚至怂恿他人行不义之事;如果她是个权谋同性恋也未尝不可,那就别从头到尾一次次显圣,最后又抛弃自己的情人,好不容易挣来的合法性在最后一刻瓦解;如果她是个权谋圣人也行,那同性未免称为绊脚石,讲到最后感觉成了一条多余线索。三者同时存在免不了要素过多,各个侧面想使劲揉捏在一起奈何相互矛盾,尽管视听完美但仍有致命遗憾,绝非完美之作。至于看完就大呼牛逼的,我只能说两个人坐在这里挠头思考了一个小时,也没有办法自圆其说。

28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推荐

大开眼界,原来不是感天动地的姬情故事,而是尔虞我诈的权欲斗争。Benedetta的形象如此复杂,一面她虚伪自私自欺欺人,以致于她自己都笃信自己是天选之人,另一面也正是源于自私与自信,她才能做到反抗宗教体制,某种程度来说,她是另一个与虎谋皮的武则天,是男权与宗教体制下一个不完美的反抗者。

33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疯狂的荷兰导演保罗·范霍文用两个小时的篇幅描绘了这样一个罕见的女性形象——修女贝黛塔。她是狂热的信徒,高超的操控家,是宗教史上唯一一个有明确记载的女同性恋。更重要的是,她是权力的拥有者!

35分钟前
  • 鸡头井。
  • 推荐

你要神迹,我给你神迹;你要爱情,我给你爱情;你要我,不好意思,我只属于我自己。

38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背景设定注定了叙事大多数时候是由角色的面孔所驱动,愤怒的、恐惧的、“神性”的、情欲的;唯有当宗教枷锁褪去,身体动作才会占据主导,把角色、氛围和叙事推向一个个情节高潮。127分钟的每一秒都是范霍文的“全盘托出”,情色、暴力血腥、悬疑惊悚以及讽刺幽默,范霍文如同女主,不断大胆冒犯、挑衅和反抗的同时又用不着痕迹的“技巧/自导自演”和“奇观/神迹”让观众/信众陷入自我怀疑从而绝对服从,因此整部片也可以看作是关于“虚构”的创作和电影本身。

4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你也搞不清楚,她坚定远去的背影究竟是奔赴理想信念,还是为了混口饭吃

44分钟前
  • lost star
  • 还行

保罗·范霍文这样的导演太厉害了,毫无用力的痕迹,每一个镜头的节奏却都是如此的丝滑,简洁准确有力的交代信息量,真正的做到了电影的艺术性和娱乐性的完美统一!在细节的不断积累中,真与假变得扑所迷离,当你开始怀疑真假的时候,一切就不言而喻了,它在批判的同时,主人公却选择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4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Benedetta的形象如此模棱两可,在圣母与骗子、天堂与地狱的两极间摇摆不定,就像所有那些饱受争议的圣名(如贞德)一样,圣人还是女巫仅民意的一纸之隔。 在亲历那些矛盾的片段(切实的大难不死奇迹与火刑柱下带血的碎瓷片)之后,观众体验到如同Pescia城那些修女们一样的两难境地,很难看清Benedetta究竟在像玩弄提线木偶一样操控着她们,还是她自己即是那傀儡;抑或一切都是狂热的信仰与压抑的欲望结合产生的幻觉;而我们终会在生命的最后放弃判断挥舞着双臂求助一切可能;宗教的复杂性在此展开。范霍文的作品总借大胆的题材在刻奇的边缘游走,历史剧也被强烈的当代感标记,精心设计的转折与奇观带来饱满的视听,刺激精彩又时时让人感到冒犯。最后,若我做创作者,兰普林永远是我最想合作的演员。@PathéOrléans

51分钟前
  • 阿茶
  • 推荐

一惊一乍得让我想到教堂静静。男的究竟哪来的勇气以为木棍插到女的下面会舒服的 ? 我一边思考这个一边走进女厕所 听见隔壁的女生说:这无疑是男的想象的女人之间如何have sex 有时候恶趣味并不恶在趣味而在出于自大的愚蠢(vice versa) This greedy, sadism yet messy storytelling only made my mind more unfuckable

54分钟前
  • 在少女们身旁
  • 还行

在一部好电影中忘记时间的流逝、忘记身在何处,被牢牢钉在座位上不想动弹,且看完后只想激动地满世界宣布“好看!”时至今日范霍文依然能交出这么一部混合着生猛与柔情并存、奇观与讽刺兼具的作品,堪称创作力惊人;剧本走向的控制几乎不受观影经验影响,尽可以在叙事的酣畅淋漓和飞速转折中享受失控的快感。部分情节想起赫胥黎之《卢丹的恶魔》,尤其在表现(集体)谵妄症状、对教会的嘲讽方面以及大众易受权力和狂热情绪煽动的盲从感;benedetta不仅从上帝的“妻”(附属)演变为其化身(因此还隐含了性别议题),更是创作者操纵观众的指挥棒——他根本无意落实所谓真假,而是藉由神权的人间代言人之祛魅,表达人性的多维棱镜和电影多义性/丰富性的留白魅力。

5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有点惊喜,以为又是“可歌可泣”的同性恋故事,结果展现的是愚昧和相互残害的活灵活现的人。(我身边坐的老太太好几次或讥笑或哈哈大笑,也是个活灵活现的观众。)想要看感人至深同性恋情和神秘中世纪的人都会深深失望,而我挺喜欢这种打破幻想的感觉。人类社会tmd就是一场闹剧,哪个时代都如此。此片也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对中世纪的视觉想象,女主角长得就很像达芬奇笔下的人物,修女们演圣剧的服装给出了墨绿,深红和藏青色,不难想起《最后的晚餐》。

1小时前
  • momo
  • 推荐

# 74 Cannes# 有亮点,对宗教的各种直接讽刺能博得现场一次次影评人的掌声,但是不足也很明显,里面每个支线人物的态度转变都太生硬,没有经过思考和过度,会让观众产生不知所措的感觉

1小时前
  • 耐观影-Xavier
  • 还行

范霍文真的很敢,如果说圣像作性具还是在消解和猎奇,那么扯掉耶稣腰间布,露出非男非女的私处,绝对挑战基督教文化的伦理底线。很满意他没有把这个题材处理成一个什么用情欲反抗宗教权威/男权的俗套叙事。其实很对啊,情欲和权欲一样,就只是为了满足自己,不承担那么多旁的使命。为什么贝内黛塔最接近上帝?因为她最了解宗教的本质就是谎言,哪有什么上帝让你做的,都是你自己想做的。而老院长死到临头才终于承认这一点。所以其实贝内黛塔是最虔诚的信徒,这世界就这么荒谬。本质是谎言的,又何止宗教?

1小时前
  • 易晟
  • 推荐

当女童Benedetta以圣母之名吓退路匪的一刻,她初尝权力二字的甜头,也见识了其威力,从此被开了童蒙。当圣母像倒在她身上,而她毫发无损的一刻,她对自己是天选之人的坚信更得到了巩固。上帝不止派来耶稣,还派来疯子。进入修道院、教会,这个靠谎言搭建和日常养护的权力系统,她天资聪颖,迅速悟透了游戏要领,善用谎言,在这套系统里玩得上下通吃、如鱼得水,到了人戏不分的境界。耶稣,是这个系统里的权力符号,是图腾。以处女之身产子的圣母,是代行耶稣意志的经纪人,是权力分舵,同时也化为“一柄阳具”,替耶稣把修女Benedetta操得欲仙欲死,而修女Benedetta又把世人操得欲仙欲死。宗教对Benedetta来说哪里是枷锁啊,简直是一辆驾驶权力任意驰骋的拉风超跑,是苦难人间的游乐园。

1小时前
  • 匡轶歌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