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浪人

HD中字

主演:理查德·林克莱特,Rudy Basquez,Jean Caffeine,Jan Hockey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都市浪人 剧照 NO.1都市浪人 剧照 NO.2都市浪人 剧照 NO.3都市浪人 剧照 NO.4都市浪人 剧照 NO.5都市浪人 剧照 NO.6都市浪人 剧照 NO.13都市浪人 剧照 NO.14都市浪人 剧照 NO.15都市浪人 剧照 NO.16都市浪人 剧照 NO.17都市浪人 剧照 NO.18都市浪人 剧照 NO.19都市浪人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都市浪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开始是一个年轻人(理查德·林克莱特 Richard Linklater 饰)在的士上向司机叙述他的一个古怪的梦,还有他搭上这辆的士的可能性,然而司机毫不在意。年轻人下了车,目睹一个女人出了车祸躺在地上,他拿走了女人的手提包。女人是被她的儿子撞死的,两个警察把儿子从家里带走。街头有人在弹奏吉他唱着歌,餐厅里三个男人在讨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伟大的作品。一个男人的朋友失踪了,一个陌生人告诉他关于美国登月的秘密还有一些人失踪的真正原因。一个年轻人从他悄无声息地搬走了,他的室友们在他的房间里找到了许多明信片,上面贴着的是从各本书上撕下来的话语。两个女人在街上说话,预言下一个从她们身边经过的人将在两周内死去.....这是一部没有具体情节和具体主角的电影。姐妹疑云全程直击第二季零点爆破干部心影爱与恨1985离婚第三季微天堂糟糕历史 第一季星星的故乡春天来了,春天给我一个吻斗茶我的纸片男友大菩萨岭1966火药牌女友蜂鸟特攻(国语版)赢向一生的挑战被殴打的棒球杂种约束吸血鬼3恶魔城圣所降龙大师:猎龙队还有明天追光的日子大韩民国百里挑一小酸村青苔2008仿形魔贝鲁特怪房客(1976)至高指令Big Order花样江湖蜂鸟2015处女情缘第四季重启咲良田后篇次郎长三国志女孩们北逃order of redemption魔法

 长篇影评

 1 ) 还未开始 / 已经不再

看完这部片子以后,我把Richard Linklater的独立电影统统拉上我的To-Watch List。91年,他年方三十,却已拥有多少人一世的智慧。

在我评述这部电影之前,我想引用一下这部《Slacker》的原剧本《No longer / Not Yet》(还未开始/已经不再)之中本来提到的"Eight Pillars of Euphoria“ (八大极乐)

1. insouciance (不在乎)
2. unrestrained pessimism (没有束缚的消极)
3. reading, drinking, music, codeine (阅读,饮酒,音乐,可待因)
4. self-imposed emotional exile (自我发起的情绪释放)
5. renunciation of all human endeavor (对所有人为努力的拒绝和放弃)
6. opportunistic celibacy (投机主义的独身)
7. prodigal approach to expenditure (大肆挥霍钱财)
8. a full circle aesthetic swing (一个构成整圆的唯美摇荡)

我觉得这八大极乐后来并没有被纳入电影里面,正如原剧本里面那个被预言死亡的男人真的在加油站被烧死,比如一个打劫犯对旁人说他只是在"以美国的传统文化让自己变得更好",以及一段关于成功的幻象的讨论(“几乎没有人在从事自己本来想要做的事,而往往只是对自己目前的状态伪装快乐”)

《Slacker》与《Sex, Lies, and Videotape》一同被认为是九十年代美国独立电影运动的起点。无专业演员,耗资仅仅二万五美元,直到现在,我也认为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独立电影之一。

比如说,这是一个毫无情节,完全打破了起因发展结局这种故事架构的编剧。在它身上,你完全可以看到后世众多独立电影(比如《Clerks》)的影子。

比如说,这部片子的拍摄手法,无主角,无固定场景,在跟随跟一个人切换到另一个人的流动拍摄手法上,你完全可以看到后世,比如Gus Van Sant的《大象》的前身。而且这部片子最后甚至采用了家庭摄像机的那种DV式拍摄手法,这种凌乱与晃动在当今是多么的泛滥啊。

当然,最让我震撼的,是这部片子蕴含的哲理之丰富,对白之精辟,每一个场景的暗喻之深刻,真的不是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能消化下来的。比如说那个电视机迷惋惜说他亲眼目睹的流血事件反而没有电视上演的那样真实。比如说那个很道德的拒绝免费拿报纸的机会的男人,却在规规矩矩投币购买时,机器坏掉了买不到。我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一直不停的暂停摘抄台词。有兴趣可以看看我摘抄的台词在此: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120942/

在某种意义上我觉得这部片子很间接暴力的,在很多片段它宣扬恐怖主义,无政府主义,革命,与血腥。后来在阅读它的原剧本时,我发现Linklater的本意其实是更加暴力的,比如他本来想讨论与尸体做爱的技巧,酷爱枪杀老鼠并收集其尾巴的人,以及观望着在加油站被烧死的人们最后是怎样的认为别人的不幸是怎样的导致了自己的生活更加愉悦。

看这部片子(包括反复观看,摘抄台词,思考,和写评论)居然用了我五六个小时,大赞!

 2 ) 掠影絮语

这两天接触“荒芜”这词好多次,所以我想说说。
开始是理查德.林克莱特[都市浪人]的一篇影评,里面有句话特别有共鸣,也是我常常看电影的兴趣点:“人内心的荒芜是很容易吸引我走进去的,尽管这只是这部随意而散漫的电影中的一个小章节。”
比利时的短片[孤独]则是另一种画风,但同样的,我看到了另一句短评:“截了很多片中孩子眼睛的特写。那是不属于他们的眼神,来自另一个荒芜的世界。”
而我是这个荒芜的世界上其中一个内心荒芜的动物。
我们没有权利指责任何人,只能做一个叙述者,不带半点色彩的讲述着他人的故事,任何在主观意识下作判断而强加于人的的标签都是莫须有的。

 3 ) 这样的镜头不知导演是刻意表达还是.....

这样的镜头不知导演是刻意表达还是.....
1、很多镜头过于摇曳
2、镜头节奏过快,没有合理的使用长镜头,可能是导演非常不自信
3、情节杂乱
4、在25分48秒,一支录音麦克风在画面上方伸了出来
理查德·林克莱特是一名美国独立电影导演和编剧。知名作品包括《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爱在午夜降临前》等。1995年、2014年分别以《爱在黎明破晓时》和《少年时代》两度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4 ) 无心发芽的马铃薯

    
    看完美国独立电影名导理查德·林克莱特的长片处女作《都市浪人》,有一点心神不宁的感觉。脑中不断闪回着那个漂亮的长镜头,那是一个散发出惨白光晕的离奇事件:年轻男子开车轧死了自己的母亲,平静地返回住所,等待警察的来临。人内心的荒芜是很容易吸引我走进去的,尽管这只是这部随意而散漫的电影中的一个小章节。
  
    喜欢理查德·林克莱特的电影,一半是因为有一种类似阶级归属感的东西在作怪,一半是出于一种虚荣心的驱使。前者表现为:他镜头下无所事事的闲散青年在我看来总是那么亲切,我把那视作从我自身分离出的许多形象,是我的既反叛又懒于动作的二位一体;后者表现为:我很享受那些角色无休无止的絮絮叨叨,尽管我根本不在意他们谈的是存在主义还是总统竞选,这,大概就是一种攀附于“文艺青年”这个称呼的虚荣心吧。

    自从打进了主流电影业,爱情电影成了林克莱特的金字招牌,不可否认大多数人是从《日出之前》或《日落之前》知道他的。他近期也开始广泛涉猎政治、犯罪等多种类型,但他味道最正的,我觉得仍然只能是——“盲流”电影。在我的印象中,这是美国独立电影中最本色的一类,而他其他作品中那种迷失、荒疏的意象,也一直没有超过这部《都市浪人》。

    想象一下吧。那是1991年,西雅图地下音乐界的几支乐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赢得关注,但是没有人能够想象几年之后这将会形成一股多么汹涌的浪潮,革命的前夕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安静。在南方小城奥斯丁,一个胸怀热情多过野心的年轻人林克莱特,放映完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长片后,马上兴致勃勃地去参加一支名为“Mudhoney”的西雅图乐队的小型俱乐部演出(这个事情绝非杜撰,是我从某本小书上读来的)。此后不久,后者的音乐成为新一轮美国独立文化运动的排头兵,而前者的这部处女作,则成了另类青年的精神写照,“slacker”也几乎成了这个时代的专用名词。他们在谈到这个电影的时候,应该是带着自嘲的吧。其中一个形象的说法是:那是一个个完全无心发芽的马铃薯。

    但其实,任何时代也都存在这样一个群体——垮掉的一代,文革中的顽主,如今的派对动物,文德斯公路电影中的流浪者,贾樟柯镜头下的浪荡青年……忽略掉外在的差异,从内心层面上说,他们是一样的缺乏动力的无意识主体。然而,这群“浪人”又是挺不一样的:他们不是嬉皮士那样的群居动物,自然也不会像顽主那样为时代潮流所左右,生活方式比较草根,没有派对动物那样的资产阶级趣味。他们纯粹以局外人的冷漠姿态面对这个同样冷漠的世界,因此他们的懒散是带有浓浓的波西米亚气质的,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懒得同生活较劲的超然。同时,不可否认他们作为小人物的无赖与无奈,林克莱特另一部作品《半梦半醒的人生》中,剧中人曾这样自嘲:我们只有理论,而没有行动。

    电影中,我们总是看见这个城市小巧、闲适的一面。阳光的角度,那极饱满的金黄色,都让人有种沉沉地睡去的冲动。这样的环境下,让时光慢慢地流逝真的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林克莱特一直在他电影中塞入大量有关哲学的念白,这显示了他作为一个文艺青年的强烈的倾吐欲。但这些念白主观上除了偶尔涉及生命的虚无和社会的疏离之外,是不具备更多的意义的,更不能代表电影要把观众引导去的思考方向。倒是在客观上,这些念白起到了奇妙的作用。首先是营造了一种空白感:说出台词的人物,似乎是永远得不到回馈的。听他说话的人,有的是不愿发言的,有的谈的是另一回事。台词越多,就越能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可沟通。其次,这些念白形成了一种阅读语言上的,而非电影语言上的意识流——光用台词就支撑起一部电影,这也是了不起的本事吧?

    《都市浪人》的出色之处在于:有戏谑而无批判,有牢骚而无恶意咒骂。几乎从城市边缘人偏执的生活态度中完全过滤掉了愤激和自怨自艾的成份,对于不喜欢沉溺在消极情绪里的人来说,也完全可以像欣赏一幅兴味盎然的市井风情画一样地欣赏这个电影。

    回头看看中国的那一部分愤青电影或者摇滚电影,我们是应该羞愧的。不是愤怒得只会骂娘,就是颓废不出个所以然来,拍来拍去,似乎就是赌着一口气,而且还是小家子气。就说这样的电影并不干力量不力量的事,但那种讨厌的姿态一旦做出来,就知道没戏了。一个是盲流,一个是流氓,还真不是同一个档次上的。

    

 5 ) 没什么,只是闲聊

3分。

如果这部电影只两个字形容的话,你一定猜得到,就是:无聊!

这是个什么鬼东西,我看的每一秒钟都在忍耐,真是度秒如年啊。也许其中的某一句话也觉得蛮有道理,如果为此,那还不如去看个“美句欣赏”之类的文摘。让我想到《爱在黎明破晓前》刚开始时,男女主的一段对话:

没什么,只是闲聊

男--听好啊,我有个关于电视节目的主意,我的一些朋友是有线电视的制作人,你知道是干什么的吗?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制作非常便宜的节目,然后他们在电视上播出。我的这个点子就是制作一个节目,365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制作人从世界各地找到365个人,做一个24小时的真人纪录片,捕捉他们的真实生活。片子开始大概就是,清晨一个男人起床,洗澡,吃早饭,煮咖啡,读报纸...

女--等等,就这么平淡无聊吗?每个人每天的平淡繁的生活?

男--我想的是,“日复一日的诗意生活”,你有你的表达方式,我有我的。你想想看。

女--谁会看啊!

男--你这样想想看,为什么镜头下,在暖阳下慵懒睡觉的狗,给人很美丽的感觉,是啊,多美的画面。但如果换成一个人去银行取款机取钱,给人的感觉就那么蠢呢?

女--这就像是国家地理节目,不过主角换成了人。

男--没错。你觉得怎么样?

女--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就是无聊的24小时,抱歉,然后三分钟的做爱画面一结束,他马上就可以呼呼大睡了。

男--是啊,那集肯定会很棒。人们会对此津津乐道。如果你和你朋友愿意,你们可以做一集。我其实也不知道,关键是,全世界的范围,很让人头疼。要从不同的城市获取影片,这样才能不停的播放,因为节目必须不间断播放,要不这个节目就没有意义了。

真是贴切啊,我想这就是导演通过女主对自己过去的幼稚想法的调侃吧。

=======

这篇关于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出道经历的文章,取自由德克萨斯大学(位于德州首府奥斯汀)的约翰•皮尔逊教授于1996年所写的《长钉、麦克风、懒虫和女同性恋:带领你漫游美国独立电影的十年》一书。约翰•皮尔逊教授同时也是独立电影频道(IFC,IndependentFilmChannel)电视连续剧《分屏》的前制片人代表、创作者和主持人。为了配合蓝光碟的发行,本文作为导演简介的一部分收录入内。

接下来的文章写于1995年,自《都市浪人》“正式”全国公映算起已4年,正好在《爱在黎明破晓之前》上映之前。因此这些文字没有矫饰,只更真实。现在18年又过去了,《爱在午夜降临前》再一次展现了理查德•林克莱特的作品的丰富性和成熟度。在他的16部作品中,他始终是极具辨识度的那个最初的自己。无论是工作室作品还是独立制作,低预算抑或高开支,现场还是动画,由明星抑或菜鸟出演,基于改编还是原创剧本,他的电影始终鲜活并饱含生活气息。《都市浪人》的初次亮相和其他成百上千的DIY独立制作电影——如最有名的《疯狂职员》——的出场没什么两样。它也是从零开始,却为奥斯汀的本地电影产业打开了从此不断发展的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查德•林克莱特在德州首府奥斯汀工作生活,但他不喜欢被标签化为区域电影人。至1995年为止,通过拍摄3部故事片(以及一部超8毫米胶片史诗片),他得以购入洲际公路边上的一座建筑来安置他的制作公司Detour,并将自己数量惊人的波兰电影海报挂满墙上。Detour这个公司名是为了纪念导演埃德加•G•乌默一部讲述一个颠沛流离的倒霉蛋经受螺旋式下降的命运的黑色电影。而现实中(如在《都市浪人》开始时他饰演的从巴士跳下车的那个角色),理查德确实可能会像那个倒霉蛋一样遭遇相似的命运,或至少默默无闻。然而实际上,理查德却是一块即将发光的被埋没的金子。

1989年,理查德在拍《都市浪人》的同时,史蒂文•索德伯格正忙于征服婴儿潮时代出生的那一代人的世界。虽然当年史蒂文•索德伯格在独立电影市场里似乎有不错斩获,赢得了德国电视台$35000的订单,但说一夜成名还为时尚早。一年后,也就是1990年7月,理查德在他的家乡奥斯汀独立成功上映《都市浪人》。当地观众接受了这部电影,但对于美国其他地区的观众,可能还未做好接受它的准备。这是因为,奥斯汀是一个很休闲的大学城,它有着很好的食物,非常棒的音乐,以及出色的非主流周刊杂志;尤其是在西校区的周边,更有一大群二十来岁有着大把时间喜欢高谈阔论的年轻人。但一年之后,即1991年的夏天,当通过OrionClassics公司向全国发行此片时,观众已经做好了认同X一代的准备,媒体评论也同样蓄势待发。理查德的职业生涯便如是展开——那时,他自己也才二十出头的样子。

《都市浪人》让理查德•林克莱特成为了X一代的发声代表,但他却并非他们中真正的一员。就在这些乳臭未干的小子——如像理查德双生兄弟一般的凯文•史密斯——向这扇大门聚拢的时候,理查德的确是他们中的最后一个莫西干。譬如,理查德的创作灵感来自于马克斯•奥菲尔斯的《轮舞》和路易斯•布努埃尔的《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而且,你会在他的墙上发现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和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的海报;并且他会更愿意谈论罗伯特•布列松的《武士兰士诺》而不是《大白鲨》或《脱线家族》。总而言之,他是个自学成才的顶级艺术电影好料子——还是我喜欢的那型。

还是半成品的《都市浪人》在“罗杰狂热”(麦克•摩尔作品《罗杰与我》)笼罩的独立电影市场中试演。同时,麦克•摩尔正用他的回归为下一波电影制作人的崛起推波助澜。讽刺的是,当时我没有注意到其中任何人,因为我在忙于推销麦克•摩尔的作品。幸好,《都市浪人》没有在后来圣丹斯电影节中沉寂,让我得到了再一次审视它的机会。

1990年7月,我又回到了位于罗克波特的缅因摄影工作室教书。离开纽约时,我把最新一期的《电影评论》扔在车里。后来,我在杂志上发现了罗伯特•霍顿在西雅图电影节上观赏了这部没有情节的电影后发表的有趣评论。他说:“影片中的人不断地移动,就像鱼一样盲目地逆流而上。”这就是《都市浪人》,而它的作者传递出来的信息非常清晰。而我很快就取得了该片第一手资料,因为理查德一天后便通过电话找到了我——看来,我才是那个无所事事的人。谈话中,理查德清晰意识到他的作品所面临的挑战。他预感到会遭到某些电影节(如圣丹斯)的拒绝,因此不愿接受充斥平庸评论的电影节的邀请(如达拉斯美国电影节),只全力参加了曝光适度的作品展示平台(西雅图电影节)。在西雅图,约翰•哈特尔观赏《都市浪人》后的评论牵涉了当时轰动一时的作品,他说:“《双峰镇》(在《都市浪人》相比之下)完全没立足之地。”更幸运的是,这句真知灼见被我和“OrionClassics公司”的迈克尔•巴克听见了。

理查德解释说,他其实已经在准备奥斯汀杜比戏院的上映事宜了,但承诺会将他的胶片寄给我们。两个星期后,仅仅是上映日期的四天前,他终于把胶片寄来了,还附上了一封道歉信。我初时想,也许压根他自己就是个浪人吧,却发现他把媒体对于该片的评论都剪贴下来给我们作参考。那个夏天在德州,他的成本仅为$23,000的作品比当时成本高达五千万的平庸之作《至尊神探》赢得了更多的关注。也许是因为沃伦•比蒂的电影里只有麦当娜的歌,而《都市浪人》里却声称有她本人的巴氏涂片。恰逢其时的是,理查德登上了的当年7月16日的《时代》杂志8个版面的封面故事:“二十来岁”,副标题是:慵懒的,大器晚成的,抑或仅是迷失的?显然此片还大有文章可作,但电影本身不能只是务虚。因此找了天晚上,我把那卷胶片塞进录像机里头,并开始祈祷。

没想到,《都市浪人》立马给我来了一场亢奋的24小时大巡游,它穿越大学城各个角落,神奇地把成百的卢瑟和扯淡家、阴谋论者,愤怒的浪漫主义者,隐秘的诗人,以及脾气古怪的哲学家聚拢到我面前。随着影片中夜幕降临,电影逐渐变得有些沉闷乏味。我几乎要切换到自己的梦境状态了。然而第二天我又看了一遍,却突然敏锐地感受到了电影架构设计的绝对天才。在几打不同的情节里靠熟练灵巧的制片触感展现出的机智的串连着实值得敬佩。更别说,这部靠信用卡、家人的资助自费制作却仍被冷藏的电影,在早段两个关键的序曲中却部署了吊臂和斯坦尼康以求展现更宏大的场面。这绝对不是几个臭皮匠闭门造车就能做出来的电影。

在《都市浪人》开启在奥斯汀连续数周爆满的征程的同时,迈克尔•巴克跑到缅因来帮我教课。于是他便知道这部电影了。他甚至找了些探子去参加一个德州的演员和工作人员筛选会打听情况。虽然影片上映后我还没跟理查德交流过,但深思熟虑、吃完一顿丰盛的龙虾大餐后,我还是决定邀请巴克去观看该片。这个计划很成功,迈克尔•巴克上钩了。第二天我将这部片播给班里的同学看,结果不出所料:年轻的同学很动容,年长的同学却认为其过于沉闷和放纵。当然我感觉自己更多地倾向年轻一派,虽然那时我已经三十好几了。

按道理,我不能再用此片与OrionClassics公司接触而不告诉理查德了。我拿到他的电话号码然后留言:“给我回电话,有事儿。”当他回电,我告诉他我想为《都市浪人》代言。然后我补充道,我相信该片还有更大的市场。于是他授权让我找巴克将电影展示给巴克在纽约的伙伴汤姆•伯纳德和玛茜•布隆。他们已经做好购买即将遇到的作品的准备了——一部在1990年还是稀罕物的美国独立电影。考虑到曾经艰难推过的一部16mm低成本电影,他们决定用1985年的《我美丽的洗衣店绽放》做案例参考。这意味着他们将提前支付整整$100,000,再用$50,000左右支付35mm胶片版本的制作成本。

对于获得一线公司的报价,理查德表现得相当激动。但等他仔细算了算数,便觉得如果能拿多一点点钱以涵盖制作延期的额外费用会好许多。但OrionClassics公司不愿出这笔钱。因此虽然我和理查德基本上达成了共识,但我建议多联系几家分销商并告诉他们该片在杜比戏院连连爆满的成绩,同时巧妙地暗示他们随时可以介入。NewLine公司派了几个雇员来调查,AvenuePictures的艾莉森•布兰特特意飞了过来,还有Miramax的马克•图斯克从中间人或演员斯蒂夫•布谢米那要了一个拷贝胶片。后来却没了声息。最后,没有任何人上钩。

在跟OrionClassics公司拖着的同时,我们将《都市浪人》提交给了3个在九月举行的电影节。特柳赖德和多伦多电影节二话不说便拒绝了我们,纽约电影节提议现代艺术博物馆主办的“新导演/新电影”环节可能会更合适我们。而OrionClassics公司,如他们一向的做法,并没有因此而绝望、背弃约定或者失去兴趣。他们的经营理念和我的一样:如果他们喜欢一件事物,他们便认定别人也会喜欢——哪怕不是所有人。同样,即使影片在家乡的杜比戏院依然爆满,有些批评依然浮出水面。比如说有一封来信说道:“为什么这些低能、做作、无聊的人要被纪录到电影里面?这部电影没有任何意义。”然而纪录式的电影陈述是暗示性的。通过演员们的个性和努力,理查德创作出一部忠于现实的电影。《都市浪人》很真实。

虽然OrionClassics公司和我继续着圣丹斯电影节的努力,《都市浪人》有一阵子看起来却要沉沦了。简单来说,圣丹斯电影节总监阿尔伯托•加西亚就是不怎么喜欢这部电影——即便他也只有二十多岁——他犹豫不决。当然我知道他很不想让我满意,因为大家都知道我曾讽刺他从无名小卒到指挥家上升过快。但最终,阿尔伯托还是给了《都市浪人》一张入场券。

《都市浪人》在圣丹斯的经历有起有落,或者说先落后起。一开始电影在最好的影厅埃及厅上映,看起来也是很棒的时间:星期六晚上10点。但开场时间太晚为这部有着97分钟喋喋不休的电影制造了麻烦。观众最终一分为三,三分之一的观众爱它,三分之一的观众跑了,剩下三分之一睡着了。所以我得出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在看《都市浪人》时打盹不是很糟糕的事情。然而,通常镇定的CleinandWhite公司的评论人卡拉•怀特面对这样的结果却有些坐不住了。幸而接下来的一周,随着放映时间变早,情况慢慢好转。虽然理查德到最后也没能赢得一个奖项,评审格斯•范•桑特却告诉理查德他投了他一票。

从圣丹斯电影节开始,《都市浪人》走的路跟前一年的《大市民》非常相似:他们都说服了阿尔伯托•加西亚的疑虑而闯入圣丹斯电影节,并从圣丹斯之后开始成长起来。圣丹斯两个月后,为了提高知名度,《大市民》率先开拓了从一月份的圣丹斯电影节走向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新导演/新电影”环节的策略。这部电影得到了纽约时报的完全肯定。况且该报几乎正是唯一一家对“新导演”平台做出严肃评论的报纸。《都市浪人》现在已经将OrionClassics公司作为它的分销商了;而在前一年,通过文森特•坎比的吹捧,《大市民》与NewLine公司亦达成了协议。

遗憾的是,这次坎比在观影中并没有大笑不止;让他笑个不停的是《都市浪人》开始前的小短片,一部嘲笑老太太陷入摇椅后出不来的喜剧。而《都市浪人》开始后,他便专心观看并最终安静了下来。当理查德跟我按照惯例游说《纽约时报》的评论是,他的天才摄像师李•丹尼尔带着一部隐藏摄影机也赶了过来。《纽约时报》的人晚了20分钟,因此李•丹尼尔得以访问了一些纽约城的浪人,就是那些我每次去看电影初版都能见到的那种怪胎。结果《纽约时报》的评论就是“怪胎”这个词的综合,它可能已经摧毁了此片的分销前景。然而,伯纳德和巴克总说,不能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纽约时报》的篮子里。这么多年来他们没少遭遇来自《纽约时报》的一些真正糟糕的评论,最臭的是针对《圣洛伦索之夜》和《柏林苍穹下》的。相较之下这次情况不算太坏。事实上,我们仍在努力尝试看看是否可以让他们将“一顿十四道菜的丰盛晚餐结果全由点心组成”的评论拿掉——可惜的是,理查德不是大导演塔维亚尼兄弟之一或者维姆•文德斯。

意想不到的是,“新导演/新电影”环节的观众将所有十四道甜点狼吞虎咽地吃光光。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拉里•卡迪士是这部电影的一大粉丝。在介绍该电影时结结巴巴地说出电影的名字后,他却向我展示了为什么他不是商业营销世界的一份子,他说:“《都市浪人》的一切都是最棒的,除了它糟糕的名字。”麦克•摩尔也跑来了,却是第一个承认观影过程中睡着过的人,他说,“我睡了一小会,但它真的很棒。”对于母亲没到现场支持他,理查德解释道,他需要用母亲在他姐姐结婚时赠给姐姐的相等数量的钱才能请她来——基于他不会结婚的假设。

一个消减《纽约时报》强大而不持久的评论的影响力的方法就是:让它先飞一会。《都市浪人》计划在7月上旬——恰三个月后——在纽约安格莉卡电影中心电影中心——最完美的地点——上映。那个春天我的人生发生了一些有重大影响的变化,同时美国独立电影也出现了很多让人惊喜的进步。你要知道,这种通过自行分销、在家乡剧场公映的电影发行模式是很冒险的。如果它没有成功,各大分销商便永远不会选择你的电影;即便它成功了,他们也会将你的成功打个折扣。

与此同时,《都市浪人》在做好准备。延后的上映时间为CleinandWhite公司争取了时间,当时他们已经撰写了一本很出色的媒体手册,为其他媒体提供了各种观影角度。同时,这也给了OrionClassics公司更多时间去完善海报和预告片。虽然理查德对这些营销资料有“有价值的过问”的权利,他却对预告片中选材不够精细不太高兴。

无论是预告片还是海报都侧重强调了最显眼和最廉价的笑料:那个麦当娜“巴氏涂片”女孩。诚然,无论是切掉一只耳朵,吃狗屎,还是听鲍勃•尤班克斯讲下流笑话,电影总是因为它最恶心的时刻而别人记住。不同的是,碰巧麦当娜本人就坐在洛杉矶努阿特剧院看刚刚推出的预告片。当片中角色试图推销“巴氏涂片”、且最后只剩半边阴毛时,她说:“这下可真有点像麦当娜了。”据说当观众试图观察这位摇滚女神的反应时,却发现她已经溜掉了。

7月5号在纽约公映时,奥斯汀也同时将该片重新上映——《都市浪人》在杜比再现连场爆满的情景,同时在安格莉卡电影中心形成了忠实的粉丝群。在X一代的封面故事过去一年后,《新闻周刊》将理查德的电影评论为“一部一击即中的充满魅力的喜剧”。《都市浪人》此后连续几周表现稳健。这非常值得庆幸,因为安格莉卡电影中心刁钻的购片方杰弗里•雅各布斯在电影订票方面作了一点阻挠。此外,在一些不堪入目的评论过后,洛杉矶的批评软化了不少。因此我得以在《洛杉矶时报》上清楚地表达我对这部电影的观感。我说:“在两万美元的成本里头,《都市浪人》已经做到最好了,更别提它是我去年看过的最具原创性的电影。”麦克•摩尔在1990年的独立电影市场王者归来,而同样的故事1991年则发生在理查德身上。艾米•桃冰在《乡村声音》中写道:“理查德•林克莱特是大多数电影工作者想成为的那种人。”于是乎,整个秋天,OrionClassics公司在每一个可能的大学市场中力推这部电影,最终斩获颇丰,收入持续上扬,最终利润达到120万美元。

《都市浪人》的戏剧性上映最终成就了一个不错的、可以量化的成功,但文化的角度上,它的影响甚至更大:“浪人(slacker)”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词汇。理查德也许没有创造这个词,但是他把它捧红了。圣马丁出版社出的一本相关的书甚至卖了两万本以上。

1992年7月,在《都市浪人》拍成后三年,我首次看到这部电影后两年,OrionClassics公司将它公映后一年,理查德开始在奥斯汀制作《年少轻狂》。对理查德这么有冲劲的导演来说,每部片之间的间隔时间逐年减少,而随之而来的机会却逐年增加。《年少轻狂》就是这样的典型,而这来源于他艺术电影的气质秉性。一方面来说,理查德通过这样一部少年喜剧走在触碰主流观众的路上;另一方面,与《都市浪人》一样(这会让汤姆•波洛克很担心),他的第二部故事片也有很多情节,有78个角色,以及没有任何说教效果的开放式结尾。主角平克,有着理查德一般的发型和对体育运动的内心冲突,但却由新人演员威利•威金斯饰演展现1976年时的理查德——理查德的双重代理……,至少《年少轻狂》有一个家庭录像带式的快乐结尾。虽然在电影市场上它并没有获得它应有的肯定,但它的录像带却大获成功,受到了许多美国年轻人的追捧,在公映几个月后其电影原声专辑更被推到排行榜前列。

理查德和他彷如X一代孪生双胞胎的道格•普兰可能永远都不能完全避免被一起谈及。但如果这一代终日无所事事换频道看电视的年轻人只会吹嘘“对任何事物不抱信仰”——用理查德的话来说——的话,那么他们就只能被时代吞没而不能成为时代的主宰。而相较之上,理查德依然在为他钟爱的奥斯汀电影学会写电影笔记;在一个日程表上,他声称文森特•明内利的《魂断情天》是他当时的最爱。相信,这个时代依然有我们值得相信的东西。

==========

都市浪人,没有情节,片子内容就是一些人在街上来来去去,发表或听到各种高论。因为是现场取景和同期录音,现场感非常强,但是人物往往有意想不到的行为,比如在一个类似电视台的地方,一个人背上背着一张小凳子,凳子背面是正放电视的屏幕,他面前有上下两排电视机,他唠叨地说:「我喜欢电视,电视是什么呢……」然后亮出一些不同的电视画面,其中有色情录像。显然这是个超现实场景,用非常低的成本很轻易就实现了反讽效果。片中人物是多种多样的,开场第一个由导演本人饰演,他在火车上睡着了,然后他下火车,上出租车,向司机诉说刚才做的怪梦,说:「比如一个人现在这样,谁知道他接下来会怎么样呢(大意)。」说了一大通,下车到街上,忽然遇到车祸,一个女人被撞死在街上,肇事者逃逸了。镜头对准事故现场,往后缓拉,停止,肇事车从后面绕了回来,在事故现场几米处停下,一个年轻人下车走进边上一所住房,住房墙角有张大型的鲜黄色手指标志,那意思是,超现实的场景开始了。

展现了在奥斯汀和德克萨斯洲的一些流浪者的普通一天,用直线条的摄影手法呈现出一种不适应环境的、无统治的状态,没有具体情节。影片里的人物,就在街上来来去去,发表或听到各种高论,并且他们往往有意想不到的行为。比如在一个类似电视台的地方,一个人背上背着一张小凳子,凳子背面是正放电视的屏幕,他面前有上下两排电视机,他唠叨地说:「我喜欢电视,电视是什么呢……」然后亮出一些不同的电视画面,其中有色情录像。片中人物多种多样,开场第一个由导演本人饰演,他在火车上睡着了,然后他下火车,上出租车,向司机诉说刚才做的怪梦,说:「比如一个人现在这样,谁知道他接下来会怎么样呢。」说了一大通,下车到街上,忽然遇到车祸,一个女人被撞死在街上,肇事者逃逸了……

像这样的一部电影是非常难以评价的。没有情节,从不单纯的角度来看,它可以是最精彩的情节;从单纯的角度来看,它就是没有情节。因此看完这样的影片,有人说它涵盖了当时近十部的经典电影,犹如「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豁然开朗;还有人说它简直一钱不直,如此这般粗糙,乞丐也能搞行为艺术了。事实上,在人们的一贯印象中,超现实电影以往常常依靠夸张手法吸引观众,豪华美工、怪异人物和晦涩情节成了其取胜的不二法门。而这部电影则完全颠覆了先人的规则,它用现实反讽现实,用低调还击高调,反而取得一种超现实的感觉。加之,本片如此特立独行,评价如此极端,因此不论它是否真的可取,都具有了拿来一看的价值。

=========

关于这部电影,其实看完的当下是非常的迷茫,除了引人入胜的开头外,其实我完全无法理解这位导演想在这部电影中表达什么。

但人生就是这么有趣,随着近期的体验、观影、思考今天中午我突然在想这部电影,有种豁然开朗之感,这部电影其实与我近期看的「吸菸、不菸菸」「机遇之歌」的概念相当的像。

都是在讲因为不同的选择会造就出什么样的结果,亚伦雷奈在这个题材是以相当哲学又幽默的方式来呈现,而奇士劳斯基的「机遇之歌」则是在这个题材上以非常具有他各人色彩的方式来面对这个充满未知的选择。

那么RichardLinklater呢?

他选择了最实验最顽皮的方式来呈现这个概念。电影中除了开头少年讲的那个奇怪的构想外,他几乎无章节没有目标的游走在城市之中。

电影中该说有剧本也可以说没有剧本,因为他的主视角不断的更换,可能这个街头讲画的情侣们在经过转角的同时,镜头就换到转角的另一个人身上继续下去。他这种表现手法是我到目前为止想都没想过的拍法,既实验又充满创意

(各位想想小说中的写法有千奇百种,但是电影说故事的手法,碍于各种可见不可见的障碍之中,呈现手法都相当的制式,同样是讲故事的方法,凭什么会差这么多呢!)

RichardLinklater在这部电影做了什么?

第一他这种叙事手法完全打破,过去一定主线的叙事手法,而且他也不反英雄或是什么的,他这部根本就没有主角哈哈哈

第二当我们离远一点看这部剧本,我们可以发现到,似乎他所想表达的并非单一成面年轻人、中年人们的想法,毕竟那个时代的每个人都有其独自迥异的想法与价值观,而电影中不断出现片段、碎裂的对谈拼凑起来,反而找出了许多相似的共通点,而那个共通点或许就某种成面的深得那个年代青少年、年轻人的心吧,那个奇妙的X世代啊!

无怪乎这部低成本的独立电影,在美国的独立电影界吹起了一阵旋风,不仅影响了许多年轻的独立制片人,更影响了当时许多年轻人的想法。(至于他到底影响了谁,最显眼的例子大概就是KevinSmith的超级店员Clerks了吧,他成在许多的场合公开的这一部都市浪人对于他的这一部电影的鼓舞,毕竟看过这部打破以往框架的电影之后,似乎你只要有想法都是可以呈现的啊!!)

这部电影更是在2012年被美国电影图书馆以文化历史、俱有独特影响力的美学所收藏呢!哈哈

说到这里这部电影到底要怎么看懂

我想,假如你可以好好地思索,开场年轻人饶富趣味的胡言乱语(胡思乱想)

你至少可以懂这部电影的一半了吧哈哈哈

 6 ) 浪人的心灵鸡汤

很巧的是,我最近就是个Slacker。辞职信两周前递交上去,这周五是“上班”的最后一天。可能老天体恤我或者说公司懒得理我吧,已经不让我上项目了。偶尔有些零零散散的活儿给我做,剩下90%的时间我就是个Slacker,这个都市的浪人一枚(这个电影名翻译的真棒)。我做任何我想做的事儿。

其实这么说并不太确切,因为浪人其实应该有一颗什么都不在乎的心。偏偏最近我又有些烦心事儿。所以这两周我在做一个不专心的slacker。所谓不专心,就是可能正当我slack的时候,突然会很烦。只能停下来什么都不做,连slack都不能。但我发现这正是看这部电影的好timing。正是能发现这部电影绝妙的时机。因为电影没什么剧情,就是Richard Linklater在话痨。而我一个人的生活正需要这么一个话痨。

由于上述原因,我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一直在走神。常常需要倒回去再重新听一遍某个random的行人又在发表什么毫无缘由的演说。甚至看到一半儿的时候还去睡了个午觉。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在打开这个电影的时候,希望它演得慢一点,再慢一点。不要让我看完。前两天看before midnight也是这个舍不得看完的感觉。就是因为电影里种种的无意义,给我了无限的治愈和安慰。那是一种“去他妈的意义,老子想干嘛就干嘛”的情绪。我不知道豆瓣上几百个给这部片子评分的人,看它的时候是什么状态。看到有人说,整部片子两星且只能用“无聊”俩字来形容。我想这个人当时一定过着十分勤奋上进的生活。对不起,这部片子浪费你时间了,毕竟它只是slacker们的心灵鸡汤。

 短评

一群无聊自大喋喋不休又不知所云的嬉皮士。你方唱罢我登台。ps 第二天想了想,其实他们不是嬉皮士,应该是片名里的 都市浪人 一种放逐无聊友善慵懒的边缘化的人,一种渴望交流却似乎又没什么可交流的生活态度,一种类似波西米亚的田园风格的电影意境。我应该也是个城市浪人。

10分钟前
  • 牵猪瞎溜达
  • 推荐

创意棒呆,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完全吸引住了我,虽然看到中途的确有些疲惫,因为对每个人物都没法投射太多情感,转瞬即逝,但是仅仅从每个人出场的短短几分钟里也能看到很多东西了。聊天的话题都是关于政治、哲学、社会运动啥的,非常slacker了。导演第一个上场,就聊到了“爱在”里的剧情,本身话痨风也很“爱在”,哈哈哈哈哈。

11分钟前
  • 又又
  • 推荐

为最后一镜加一星:那不就是Steve McQueen退学NYU的直接导火索嘛(笑)~可以说是Linklater的迷影之作,难得的是在看到各路大师和影史重要moment的同时,还保有非常鲜明的原创力。听了一半导演音轨,他说这就是一群好盆友一起实现一个自己多年的想法:真是美好。PS.壁橱里的家庭录像里那是导演和妈妈哈

13分钟前
  • 推荐

林克莱特的长篇处女作展现了他的电影特质,即台词成为电影中的主要元素,而角色只是配料,负责说出这些台词(一系列有关政治、文化品位、时间哲学、人生经历以及各种奇怪的想法和概念的对话)。开头林克莱特在出租车上大谈特谈梦境及可能性,随后一个长镜头表现某青年撞死自己母亲到被警察带走,妙哉。

17分钟前
  • 少年高
  • 还行

Every single commodity you produce is a piece of your own death.

19分钟前
  • 𝐓
  • 还行

林克莱特早期作品就奠定了谈天说地的话唠风格,整个片子给人一种小城一天的的DV纪实,只是哪能每个人都这么爱说话---早就在想为什么没人写这种剧本,每个人都是于外界联系的,就像那个理论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人其实都通过6个人有了联系。

24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一代话痨型导演就这样诞生了,二十多年来,他写过的台词长度,地球和月球往返几个来回估计没问题。

2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原来他从一开始就是话唠啊!!!可惜太美国了,估计我要更加了解美国,才能更加了解slacker,木有字幕的说,桌子上一直放着他的before sunrise,期待第三步了,导演挺帅气,独立制片!

31分钟前
  • 六比特
  • 推荐

镜头爱上每个“下一个”出现的人并跟随他走了,生活没想放弃任何一个可能性,却输光了可能性。拖延到现在才看Linklater 处女作,觉得是最原创最摇滚的一部。 且最尾段8毫米摄影机片段具有致幻效果。

36分钟前
  • shu
  • 力荐

很喜欢这种随意而又实质上填充大量主观思想的感觉

37分钟前
  • Zeno!#Schizo
  • 力荐

形式主义典范,摄影界在人群中游弋,以近乎纪实的方式自然串联;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精心安排,在大量碎碎念中导演意欲表达的主旨悄然浮出水面;话题甚广也够左;碾死自己母亲和入室抢劫反被说教的两个年轻人印象最深刻。

3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你好好睡,我好好读书.等你醒了我们聊柏拉图.

43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推荐

越看越牛逼,看半梦半醒的人生时还没觉得呢,好几个段子直接照搬动画化

44分钟前
  • 乙烷
  • 力荐

一颗星给某个镜头里不小心露出来的话筒!

45分钟前
  • lxy
  • 推荐

技术上还是很有创新精神的 Richard_Linklater 敢于拍摄这样一部注定进不了电影院的电影确实勇气可嘉,没有中心的叙事几乎把电影的讲故事的功能取消了,倒是真实呈现了奥斯汀的各类人生百态,白描的风格让影片显得比较沉闷,属于真正的“迷影”型电影。

46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推荐

无尽头的片断链接,对话构成的生活.

50分钟前
  • bayer04
  • 还行

You should- You should quit traumatizing women with sexual intercourse... I should know... I'm a medical doctor... I own a mansion and a yacht... You should quit traumatizing women with sexual intercourse... I should know... I'm a medical doctor..

55分钟前
  • chingón
  • 力荐

美国无聊影片,你碰到他,他又碰到她,击鼓传花般的人们来来往往,叽里呱啦说上一通,但又不知所云,而且所有的人好像都没有做什么实事,所以很无聊。

57分钟前
  • 乌咪
  • 较差

反传统,反叙事,对话穿插,人物为线索,讨论的问题却过于知识分子化,理查德·林克莱特的腔调看来早早就定下了。

60分钟前
  • 尚未崩坏
  • 还行

电影有种“这篇文章暂时不知道该写啥不过先写着看吧——咦都快写完了还没找到重点?!算了,哥就是这么酷”以及“观众是特工,想监视谁监视谁虽然他们都很无聊”的感觉。林克莱特扛着摄影机在奥斯汀的大街漫无目的地转悠,为之后的话唠德州仔们打下了坚实基础。。。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