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魅浮生

HD

主演:卡西·阿弗莱克,鲁妮·玛拉,肯妮莎·汤普森,格罗弗·库尔森,丽兹·弗兰卡,巴洛·雅克布斯,理查德·克劳斯,卡莎,威尔·奥德哈姆,布瑞亚·格兰特,奥古斯丁·弗里泽尔,乔尼·马尔斯,布莱恩·皮茨,罗布·萨布雷基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1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鬼魅浮生 剧照 NO.1鬼魅浮生 剧照 NO.2鬼魅浮生 剧照 NO.3鬼魅浮生 剧照 NO.4鬼魅浮生 剧照 NO.5鬼魅浮生 剧照 NO.6鬼魅浮生 剧照 NO.13鬼魅浮生 剧照 NO.14鬼魅浮生 剧照 NO.15鬼魅浮生 剧照 NO.16鬼魅浮生 剧照 NO.17鬼魅浮生 剧照 NO.18鬼魅浮生 剧照 NO.19鬼魅浮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鬼魅浮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M(鲁妮·玛拉 Rooney Mara 饰)和C(卡西·阿弗莱克 Casey Affleck 饰)是一对十分恩爱的恋人,在一场车祸中,C不幸死去,将心碎欲绝的M孤零零的留在这个世界之中。然而,C却并没有真正的离开,他依然以灵魂的形式留在他和M一起生活过的那幢房子里,留在M的身边,沉默而又深情的看着他生前的恋人的一举一动。  C的离开让M陷入了绝望和痛苦之中,她哭泣、抑郁、自闭,仿佛生活在真空里。M决定从房子里搬出去,可是C无法离开,他只能继续的等待着等待着,支持着C的,是M曾经留在墙缝里的一张字条。新的住客来了又走,无限的时间永恒的流逝着,某日,拆迁队将C所在的屋子拆除了,一片废墟之中,C发现,原来被困在无尽的等待中的,并非只有他一个。城市猎人2024科学怪人大战狼人奥利弗MSS特别搜查队印度夜幕复试不要为恶爱情丛书系列之我的好先生星语心愿之再爱疯狂轮滑东京女子图鉴情人钥匙手机人生燃烧2018你好星期六风云2本德尔:起点特种突袭之觉醒转转小孤女露兹:心灵之光上海1920 上部阳光姐妹淘韩版寄生嗜育无人知晓吾妹之幸绝命毒师 第六季 幕后纪实动态漫画·弟子都说我无敌门后的男孩小风暴之时间的玫瑰真情七日断林镇谜案第五季菌物王国我的爸爸是国王我迷人的反派皇帝突击爱情离间计下一个就是你3黑森灵寻觅黑天使朦胧的欲望一晚一顿小烧烤 第二季漫漫回家路

 长篇影评

 1 ) 【严肃影评】每个人都可以说爱你,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等你

男主演卡西·阿弗莱克在今年刚刚凭借《海边的曼彻斯特》斩获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是名正言顺的影帝。

他的亲哥哥本·阿弗莱克是《蝙蝠侠大战超人》中的蝙蝠侠,

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导演,他执导的《逃离德黑兰》荣获了2013年奥斯卡最佳影片。

卡西·阿弗莱克和本·阿弗莱克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同时获得了奥斯卡的亲兄弟。

电影的女主演鲁妮·玛拉也是实至名归的实力派演员,

她因出演《龙纹身的女孩》提名第84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又凭借《卡罗尔》获得第68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第88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

影帝和影后的加盟,使得《鬼魅浮生》成为一部不普通的鬼片,而是要冲击奥斯卡的鬼片。

鬼片要冲击奥斯卡,其难度比其它类型的电影大得多。比如好评如潮的《第六感》,豆瓣评分8.8,提名6项奥斯卡,结果1个都没中。

还有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人鬼情未了》,最终也被《与狼共舞》击败。

说起来,《鬼魅浮生》和《人鬼情未了》有点像。它不以惊悚、血腥为看点,相反这是一部文艺、温情的电影。

鬼不一定都是可怕的。

电影一开头,这个色调,这个氛围,就给人一种小清新的感觉。

一对情侣躺在沙发上,画面十分温馨,完全像是一部文艺片。

没错,这是一部完全不恐怖的鬼片。

他们是C(卡西·阿弗莱克 饰)和M(鲁妮·玛拉 饰),正在讨论搬家的问题。

M说:“小时候,家里经常搬来搬去。我会写纸条,把它们叠得非常小,然后藏在各个角落里,所以如果有一天我想回去的话,那儿会有一部分曾经的我在等着。”

C问M:“后来你回去过吗?”

M答道:“没有。”

看似无关紧要的闲聊,实际上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画面一转,出现了这样的字幕:

“无论你何时醒来,总听得到关门声。——弗吉尼亚·伍尔芙《鬼屋》。”

这对情侣经常听见房间里有声音,比如有东西压到钢琴的声音,再比如晚上也能听到怪声。

没过多久,C出车祸遇难了。

在医院里,M见了男友最后一面,从此他们阴阳相隔。

当M离开之后,C却坐了起来,成为一名披着床单的鬼。

这可能是史上最不恐怖的鬼了,甚至还有点萌。由于他是鬼,所以大家都看不见他。

当天堂之门打开的时候,C没有踏进去,而是披着床单离开医院,穿过草地,回到了家里,因为那里有他一生的挚爱。

荒凉无际的草原,落霞满天的黄昏,茕茕孑立的孤影,营造了肃杀和悲凉的气氛。

看到这里,虽然与常规的鬼片与众不同,但还是略显枯燥。因此,不少网友表示看了20分钟就愤然离席。

乍一看这是对《人鬼情未了》的拙劣模仿,实际上并非如此。

当C回到家后,此时M正独自坐在地上吃派,足足吃了5分钟,直到吃得吐了出来。

原来,像C这样的鬼魂并不是只有一个,在他家对面也有一个鬼魂朋友,鬼魂朋友说自己在等人,但已经不记得等的是谁了。

C每天住在家里,默默地关注着M。

默默看着M和新男友拥抱,

默默看着她搬家……

临走之前,M在墙缝塞了一张纸条,然后刷油漆把它填平。

然后,她就永远地离开了……

后来,这里搬来了新的房客。

他们越幸福,C就越难过,C终于忍无可忍,伤心地开始捣乱。

因为闹鬼,这家人搬走了,随后又有了新人搬了进来。

可是,C始终没有等到M回来。

有一天,C的鬼魂朋友率先放弃了等待,说:“我觉得他们不会来了。”

于是鬼魂朋友消失了,这是Ta的第二次死亡,可能也是永远的死亡。

后来,这里拆迁了,修成了摩天大楼。

生无可恋的C决定跳楼自杀,

结果他并没有死,而是回到了几百年前。

他想死都死不了。

终于,他又回到了自己和M相爱的时候。

当年压到钢琴的是他,在晚上发出怪声的也是他。

最后,他把墙缝扣开,拿出了里面的纸条,

然后化为了虚无……

没人知道纸条上写的是什么,让C决定不再等待。

电影成本只有十万美金,采用的是极简主义,直接给男主披上一个床单,连化妆的费用都省了,这就注定这部电影看重的并非表面,而是内涵。

电影的节奏很慢,台词不多,以意识为主,甚至还和神学有关,也就导致表达的主题非常抽象,以至于口碑两极分化。

本片在今年的杜维尔美国电影节斩获了评审团大奖、启示录奖、评论家奖三个奖项,看来学院派还是挺认可的。

截止9月23日,本片豆瓣评分7.7,IMDb 7.4,MTC 84,烂番茄新鲜度92%,足以说明本片尽管褒贬不一,但总的来说口碑还是相当不错的。

电影的主题实际上还是爱情和等待,同类电影大多是主角失去配偶或者分手之后,讲述主角的生活多么痛苦,多么难过,最后要么找到新的伴侣,要么和前任和好,要么继续孤独下去。

比如《人鬼情未了》中,女主最终还是发现了死去的未婚夫的存在,还通过灵媒取得了联系。

而《鬼魅浮生》则反其道而行之,从死者的角度出发,先聚焦女主的痛苦,再讲述男主更加痛苦,从而形成鲜明对比。而且男主身为鬼魂,最多只能搞搞破坏,但并不能和人类交流。

和女主相比,显然他是更丧的。

女主吃派的片段饱受争议,不少网友表示这5分钟的“长镜头”毫无意义,也有网友直呼“这是我今年看过最美的画面!”

她永远地失去了男友,她没办法补救,她只能化悲愤为食欲,借助这样的方法来转移注意力,仿佛能把痛苦一口一口地吃掉。

真正的伤心不是放声大哭,而是哭不出来。

C默默地注视这这一切,但他什么也做不了。

更难过可能是C,他甚至不能和对方交流,不能告诉对方自己以另一种形式活着。

后来,M有了新男友,搬了新家,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似乎,她很快就走出了阴影。

而C的痛苦,无人诉说。

M可以有新的伴侣,新的家庭,新的生活,而C一无所有。

C有的只是无限的时间,然而长寿不是什么好事,只会放大他的痛苦,让他生不如死。

时间对他而言只不过是一条河,愿意的话,他可以走到上下游的任何一处。

每个人都可以说爱你,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等你。

而我,在家里等你回来。

 2 ) “幽怨”历史观和历史幽灵的消解

“幽怨”历史观和历史幽灵的消解

我不觉得电影《鬼魅浮生》(A Ghost Story 2017)是部有关鬼的恐怖片,也不觉得它是部“人鬼情未了”的爱情片,甚至我也看不出片中有多少奇幻色彩,我更愿意把它当作一部政治寓言片来看,虽有网友已介绍本片只是导演自身经历的一次升华(),但我仍相信导演是借一个床单鬼的经历在讲述某种的历史观,以及这种历史如何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

“幽怨历史观”是我用于解读本片发明的一个词汇,所以在此不妨先解释一下它的意涵。C和M是对恋人,影片曾多次穿插他们的对话。在影片快结束时,M问C为什么喜欢这个房子而不想离开,C说:“因为历史啊!我们之间的点滴历史”,虽然M立马回应了一句:“也没多少历史”,但有着这种历史观的C因车祸而化作幽灵后,再回到他们曾生活的空间,显然是充满着怨恨的。这就是我为何发明“幽怨历史观”这个词的缘由。那么,这个幽灵鬼有什么好怨恨的呢,它的幽怨历史观有什么特点 ,对来房子里生活的人产生什么影响,最后它又是如何消解的呢?我们不妨作如下解读。

首先,这个鬼对它曾经的恋人应当没什么怨恨的。它生前一心扑在音乐的创作上,家里诸事不问,连搬运重物甚至钢琴这些事都由女方来完成,它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那么,它幽怨什么,我们不妨看看幽怨历史观表现出了什么特点。影片大约用一半的篇幅来展现它“看着”(或者说“守着”)曾经的恋人,经历着巨大的折磨和痛苦而无动于衷。在此,我们不要为这个鬼开脱,从它后面能摔盘子砸碗看,它对自己恋人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但它仅在恋人为自救而与他人交往时发泄了一通愤怒,却全然不顾及这个本来就打算立马离开的恋人为了某种留恋,在这个房子里至少又坚守了一年(窗外四季的变化便是明证)。由此我们可看出,有着这个历史观的鬼,它对人性中的折磨和痛苦,对人类的苦难缺乏基本的怜悯和同情。或许,这就能解释为何导演要在本片中如此偏颇地布局谋篇了。

其次,这个鬼的幽怨可能来自这种历史观的保守和不宽容。恋人离开后,它独守它的幽怨王国。这时来了一个外来户,一位单身母亲带着两个孩子。虽然语言有异,但他们已入乡随俗了。不知道这位母亲说了什么,触犯了这个鬼内心隐秘的痛处,从而使它大打出手。虽然我们无法知道这个外来户到底因为什么而在它的幽怨王国中获得了如此待遇,但从这个鬼的坚守,以及它生前留恋乡村、拒绝大都市的性格特征看,它应当是个极度保守且讨厌不遵从传统的家伙,所以,它对外来户应当一开始就表现出不欢迎的,或鄙视,或表现出某种优越感。保守的性格、文化的差异是可能导致它不宽容的主要动因。

第三,比较麻烦的是,它拥有这种历史观,却并不表现出历史的虚无,它相信生活的价值。所以,当那群在它王国内开着疯狂Party的人,当着它的面宣扬历史虚无主义、人生无价值论时,它立马就火了。一番兴风作浪、大打出手甚至残酷清洗便是不言而明的事了。显然,对于这个鬼来说,它生前曾努力过,有过作品,它当然希望它能继续影响世人,但对于电影的言外之意,这种“历史观”非常迷恋它所创造的文化,努力推广之,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予以守护。

第四,在经历一番折腾之后,它所守护的幽怨王国一片狼藉,外力也欲毁之而后快,取而代之的将是一片新世界。它当然很疑惑,为何它的王国一败涂地,即使在废墟之上,它仍不死心,它努力在寻找答案。它徘徊在高楼大厦之间,找不到任何“幽怨”的记忆,当然也找不出它的历史观能适用的空间。这里的世界从不执拗于过往,从来就没那么关注传统和历史,所以,这里黑人也会成为领袖;历史的发展在这里似乎没那么多逻辑和规律,历史在这里真的有点虚无。即便它努力回到从前,想看看新世界赖以为基的历史,那也是崇尚开拓进取,追求自由的时空,即便开拓者为此付出过死的代价,那里仍然留有真正值得回首的记忆——那些基于人性而隐藏起来的回忆——构成我们最真实的历史。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大概知道这个奇怪的“幽怨历史观”是个什么“鬼”了?那个床单鬼其实就是“历史幽灵”的幻象,它带着“幽怨”神游八方,其实正是一场自我消解的行程;虽说是在找寻自我的价值,但它不能不沮丧归来。既然结果已无价值,那就再看看过程吧!它鬼心不死,虽然留给它的记忆已不多,但它仍然能想起和它一起创造“历史”的恋人,和她隐藏在门缝里的“记忆”。它知道这应当是它“历史”最好的见证。它终于拿出了那张纸条,那封闭的幽怨王国之门也随即开启。当它展开那张纸条,一切便烟消云散了。无论那纸条上写了什么,那绝对不是他们共同历史的证明,因为从他写的歌曲中,找不到“共同”的见证,或许可以找到自私的见证,所以,听完歌曲的她只能默默离开。幽怨历史观的价值在于这种历史幻象:它曾经使追随者云集,只不过当这种幻象破灭之时,也就是这种历史的幽灵消散之日。它无法让追随者回来,也无法让共同历史的见证人留下,它彻底地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真是令人悲伤的结局!(文/石板栽花 2017年9月24日星期日)

p.s. 感谢 RioLiv & Ash十架 @ 微博 提供本片中文字幕!

 3 ) 他,在等一部合适的电影

导演大卫·洛维:

很早的时候,在我的头脑中,就住着一个鬼,一个穿着床单的鬼。我爱这个鬼,这个穿着床单的鬼,以前,我也尝试着去拍关于他的电影,但是都没有成功。现在看来,他一直在等着我,等着一部合适的电影。

我和妻子的争吵

大卫·洛维

在拍《彼得的龙》期间,我和我妻子从德克萨斯州搬去了洛杉矶,我又去了新西兰,那是《彼得的龙》的拍摄地,拍完后我又返回了洛杉矶。离开德州对我来说是很心痛的,因为我和我妻子结婚后的第一个家就在那里,我爱那里,所以我和我妻子会在假期的时候回去德州住。在度假的时候,有一次,我问她:“我们能不能在拍完《彼得的龙》后返回到德州?”但是她说:“我不想回德州了,我觉得洛杉矶挺好的,洛杉矶是个好地方。”就是因为这个意见的分歧,我们发生了争吵。我爱德州,那是我和我妻子曾经一起幸福过的地方,我是属于德州的。

就因为意见的分歧,我们开始了争吵,我们坐在在沙地上,画着直线,线条的长度表示着为了彼此我们还能走多远,我们就这样探讨着我们的未来。在争吵时,我似乎一度看到了我们两旅程的结束,我常常回想那个时刻,原来一件如此简单的小事就可能让我们的幸福结束,我感到如此的困扰和悲伤。但幸运的是,我们冷静了下来,并达成了和解。后来我把我们的这段争论的内容写了下来,并且变成了电影的一个镜头。

关于这个镜头的剧本内容,我写了差不多有10页的样子。我还记得那天,卡西和鲁妮在片场要表演这个镜头,而我的妻子也在那里,当卡西·阿弗莱克和鲁妮·玛拉的对话中出现了我们曾经争论的内容时,我看到她翻了翻白眼,哈哈,当然她是不会介意的,她是完全支持我的,她可能在想:“我是非常支持你的!因为你把我们的关系延伸到了艺术创作中了啊。”这个镜头的内容也是其他镜头融合在了一起,按照我们的需要,穿插在了不同的地方。

暖心的朋友;还好我没放弃

从左往右依次是,卡西,服装设计师安内尔,制片人托比和詹姆斯,和大卫·洛维

当时我还在洛杉矶为完成《彼得的龙》而努力,我在想在这个暑假,我还能做什么呢,我觉得现在是时候,也是最好的时候下定决定去拍这部电影了。

下定了决心要拍这部电影,我就开始通知我的朋友了,真的,我只叫上了我的朋友,他们都是我非常要好的朋友。我打电话给他们:“嗨,朋友,你想来和我们一起干这个大事吗?”“这个夏天,你们愿意花两周的时间待在德州吗?” 我的摄影师安卓(Andrew Droz Palermo),艺术指导杰德(Jade Healy),服装设计师安内尔(Annell Brodeur)等等,他们都来了。我的团队是很小的,也很团结和紧密。在前面的一段时间里,我必须花狠多的时间待在洛杉矶完成彼得的龙,在周末的时候,我就飞到德州,我们会一起去找适合拍摄房屋。我们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准备过程,一切就是那样的有组织地走到了一起,但准备过程的缺失的确会造成一些问题。。

我是直到完成《彼得的龙》的两天后,我回到了德州,整个拍摄才完全开始步入了正轨。在拍摄中期的时候,我差点就放弃了这部电影,因为那时候,在很多次的拍摄中,达不到我想要的那种方式,但同时我也发现我们的拍摄已经太深入,以至于无法后退。那个时候,我失去了信心,有时候,我都被自己说服了,我甚至告诉自己:这项工作怎么这么的复杂和困难!这完全就是不行的啊。我在那个时候,已经准备好去失败了。但是我有最好的朋友,最好的组员,他们鼓励我,我们一起努力,坚持下去,总会找到解决方法的。

绝妙的方式;我们的幸运

因为我们是自筹资金的,所以一方面在使用钱的方面没有大的束缚,有足够的资金让我们使用而不会造成我们的破产,不需要去敲别人的门去要钱,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的资金预算都是比较小的,我们得想一些聪明的办法去用好钱。

大家知道我们拍的整部戏都在这个房子,最后这个房子也被拆了,这个是真的拆,并不是什么模型,或者是什么胶合板的墙。所以如何找房子真是个大问题。在这方面,我们的制片人詹姆斯(James M. Johnston)和托比(Toby Halbrooks)就用了绝妙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他们打电话给了当地的拆迁公司,并且拿到了确定要待拆除的房屋名单,我们就开着车,去看这些待拆除的房子。如果有房子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就打电话给这个房子的房主,问他们是否愿意让我们使用房屋。

后来我们找了一个看起来完美的房子,正是我们想要的那种房子,这栋房子的主人名叫斯库特。在我们的艺术设计师杰德的指导下,我们把这栋房子修复好了,设计了厨房,安装了地板,甚至维修了天花板,最后看起来完全像个温暖的家。然后当我们把它装好了以后,我们又拆毁它,就像电影中那样拆了它。

就像电影中那样拆了它

在这栋房子里拍摄的时候,令我们完全没想到的是,房主斯库特不仅同意把房子交给我们使用,而且在我们拍摄电影的过程中,他还帮了我们超大的忙。他的孙女,那时候正在上高中,在片中成为了鲁妮的替身,而且在片中,她还扮演了其中的一个拓荒者。斯库特也开着一家空调公司,他给我们安装了一种便携式的设备,能把冷空气送进房子里,使得我们能够在德州的酷暑下保持干爽。

我们是非常欢迎他们来到我们的拍摄大家庭的,他们帮了我们很多。当然,他们也来到了圣丹斯电影节来参加我们的首映礼,他们同我们一样为这部电影骄傲。我觉得没有他们,我们不可能完成这部影片。


还有点花絮:

1. 本片拍摄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艾尔文市,本片的资金来自导演大卫·洛维执导的上一部影片《彼得的龙》(就是那部美国动画电影)

2. 电影从一开拍的时候,就是对公众保密的。直到电影拍完了,都过了几个月了,导演才宣布“咱们的电影拍完了,电影叫鬼魅浮生。”

3. 2017年1月22号,这部影片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而早在首映之前,A24电影公司就获得了电影的发行权。

4. 鲁妮·玛拉吃派的镜头只拍了一次就成功了,一次就成功哦!!还有啊,关于鲁妮吃的这个派,导演大卫·洛维说:“鲁妮吃的那个派啊很好吃,那个派是素食巧克力风味的派哦!”

给大家解释下为啥叫素食巧克力派,一般做巧克力派嘛,都要用到鸡蛋,黄油,牛奶等等和面粉和在一起做小面饼,果酱拿来做馅,然后在巧克力酱那里滚一转,就好了。所以素食派意思就是不用到鸡蛋或者不用牛奶来和面,或者不用黄油啊等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本文翻译整理于2017年8月12号,后面还有2000多字还未整理

有空再整理分享给大家哈。BYE

我完成的其他花絮故事:

《三块广告牌》的幕后以及致敬! 你知道科恩嫂的花头巾是在向哪部片子致敬吗?知道片中的小鹿是谁吗?你知道弹吉他的伍迪·哈里森吗?你知道......

2018,汤姆·哈迪的 《毒液》,很多事情,你有所不知

裴淳华和克里斯蒂安·贝尔的新片:关于《敌对分子》你不知道的事

银翼杀手,30年后归来:《银翼杀手2049》

杰克·吉伦哈尔新片《坚强》幕后

阿汤哥新片《美国制造》电影花絮

梦工厂动画《内裤队长》幕后

《房间》女主布丽·拉尔森新片《玻璃城堡》电影花絮

卡西·阿弗莱克、鲁妮·玛拉的新片《鬼魅浮生》幕后故事,花絮,还有很多,还算可以吧

《蜘蛛侠:homecoming》花絮翻译:里面关于霍兰德的很多,有意思的还是关于巴基和美队吧

Baby driver (极盗车神)的所有花絮

塞隆女王和一美敬业的《极寒之城》

《死侍2》花絮:关于预告片和影片制作

 4 ) 《鬼魅浮生》:我瞥见幽深的黎明,我看到古老的昨天

“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有些电影,一旦看懂了,就会格外悲伤。 很难概括《鬼魅浮生》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它充满了个人风格和独特的诗意。平淡而缓慢的长镜头,静止的画面,导演大卫•洛维用独特的电影语言讲述了一个略带悲伤的故事。我们跟随着只有眼睛的鬼魂,看见了时间带来的沧海桑田,分崩离析,最终看见的却是时间带来了悲伤和人力不可为的无奈。影片自始至终都在阐述着距离和变化,生与死的距离,过去和未来的变化。 “你在干什么?” “我在等人。” “你在等谁?” “我也不记得了!” 然后在漫无目的的等待中烟消云散。 影片没有复杂的剧情,没有巧夺天工的结构,但整部电影却有一种震慑人心的感觉。大概是因为触及到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有些疼,有些悲。在时间的洪流之中,所有的等待和爱都是无意义的。死亡和出生之间不过是一段被虚无填充的过程。 “生命的形式是空泛的,但我们却要脚踏实地; 生命的本质是荒诞的,但我们却要假戏真做; 生命的真谛是虚无的,但我们却要信以为真。” 大卫•洛维是一个虚无主义者。 除了爱和凝望之外,《鬼魅浮生》也在探索生命的本质,在时间的流淌中,生命的形态越来越清晰,它热烈、脆弱又短暂。 它由一连串的记忆构成,看似牢不可破,其实转瞬即逝。这种感觉就像要奋力抓住什么什么东西,伸出手,才发现不过是月光中的树影一不小心照在了手心。 大卫•洛维是一个聪明的虚无主义者。 在我以为故事就要戛然而止的时候,他通过那双望向无限的眼睛,看人来人往,看木板的腐败和墙纸的脱落。在这无尽之中,那双眼睛看见的除了孤独,什么都没有。就连曾经真正属于他的东西,也不过是时光中的灰烬。我们隔着银幕看见的其实不是一个无法走出的鬼魂,而是赤裸裸的时间,生命的真相与本质。 影片改编自佛吉尼亚·伍尔芙《鬼屋》,原作延续了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大卫•洛维却让这个故事更有深度和广度。 有转瞬即逝的爱。 有恒古不变的守望。 有分崩离析的不可控。 鬼魂看见了兵荒马乱中的生灵涂炭,看见了工业文明的锐不可当。然而,那又怎样,一切的一切都是无意义的,因为最终都会消逝。在一个固定长镜头中,之前、现在、以后被结实的连接在了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 “小时候,家里经常搬来搬去,我会写纸条,把它们叠得非常小,然后藏在各个角落里,如果有一天我想回去的话,那儿会有一部分曾经的我在等着”。 “你回去过吗?” “没有,你看我就是这个意思,因为我没有理由回去。” “里面都写的什么?” “就只是些古老的韵文和诗歌之类的,一些我想要记住的,生活在那间房子里的日常和我喜欢它的地方。” 所有的爱与恨,欢乐与悲伤,等待与绝望,生与死,过去和现在,自由和禁锢都在时间里。他们已经远去,他们从未远去。 “没错,人人都尽力留下长远的影响,我们一点点地建立成就,或许全世界都会记得你……然后会有一个重大的板块漂移,旅游胜地国家公园会爆炸,西部板块会移动,海洋会上升,高山会倒塌,90%的人会死亡,这只是科学。幸存的人会去高地,社会秩序会混乱,人类会重回拾荒者、猎人、采集者。但也许有一个人有一天会哼起熟悉的旋律,这给所有人一点点希望。人类处于灭绝的边缘,但总能一天天坚持下去,因为有人哼起了熟悉的旋律,耳朵里的物理反应让他们感觉身上不只是恐惧、解饿和仇恨,于是人类生存下来,文明重回正轨。” 在时间里,每个人都是一粒尘埃,是念想让我们的生命有了意义。“我瞥见幽深的黎明,我看到古老的昨天。” 时间无尽......

 5 ) 《鬼魅浮生》经典台词

你看我是这么理解的 作家写小说 作曲家写歌 交响乐家写交响曲 因为最杰出的作品永远是为上帝而创作的 你告诉我如果贝多芬在创造 第九交响曲的时候 突然有一天他从梦中惊醒 意识到上帝根本不存在,他会怎么样? 音符和旋和声 那些本该是取代肉体的 突然间令你意识到音乐只不过是物理现象而已 贝多芬就会说该死上帝根本不存在 我想也许我是为了其他人创作音乐 我记得他是没有任何后代的 一但如果他有的话一他有个外甥 好很好这么说他是为外甥创作音乐 或者他不朽的爱人 但现在我们不谈爱情 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这将是让人们铭记我的创作 人们确实记住了他,我们也记住了他 肯定的我们竭尽所能地活下去 我们逐渐建立起自己的遗产 也许记住你的会是整个世界 也许记住你的只会有几个人 但是我们都尽自己所能哪怕人不在了 也要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能留下些什么 所以我们还是读着作家写的书 唱着作曲家写的歌 孩子们会记得他们的父母甚至祖父母 每个人都有家族族谱 还有贝多芬留下了他的交响乐 我们每个人也都能听到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人们还会一直听他写的交响曲 这也是这一切分崩离析的开始 因为你的孩子 你有吗你的孩子会死去 我是说他们都会死的 他们的孩子也都会死去一代代传下去 然后人类就会有一次大型的结构转变 约塞米蒂公园会有火山爆发西部板块会移位 大洋会上升山体会塌陷 百分之九十的人类都会消失 一下子全都没了 这就是科学 那些幸存的人 会登上较高的地形去 一社会秩序分崩离析 我们会回归到拾荒猎杀群居的原始状态 但也许有人 有人会哼起那段曾经大家都记得的旋律 [哼起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这给了大家一点希望 人类站在濒临灭绝的边缘 而正因为有人听到其他人在山洞中哼唱这首旋律 这让人类的旅程延续得稍微长了一些 而这种物理现象在他们中的反应 让他们感觉到除了恐惧饥饿和仇恨之外的其他情感 这样人类就继续繁衍 文明也走上了正轨 现在你会想写完你的那本书 但这想法不会持续太久 因为这个星球迟早会毁灭 在几十亿年之后太阳会变成一个巨大的红色火球 并最终将地球噬殆尽 这是科学事实 可能到了那时候 我们已经在另一个其他什么星球上建起了商店 这挺好或许我们总能找到三个办法 来让文明中所有重要的东西得以幸存和延续 比如把蒙娜丽莎的一张复本带到那里 有人看见这图就搞了点外星土壤混了点唾沫 画了些新东西出来文明就这样代代相传 宇宙会不断地扩张 并且最终把一切重要的事物全部吞噬 因为即便是某些人类 把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带进未来 未来也依旧会碰壁 你曾经为之奋斗的一切 你不知不觉中在某个完全陌生的星球 与某个星球另一端的陌生人 以及未来的什么陌生人分享的一切 还有所有让你感觉自豪与高大的事情 最终都会消逝 这个空间中的每一粒原子 都会被这样的自然力量扯得粉碎 然后所有这些分裂的粒子 会再收缩 整个宇宙将会 把自己吸入一个肉眼觉察不到的微粒中 那你可以写本书 但是这本书的纸页终将烧成灰烬 你可以唱首歌让其流传下去 你可以写一部剧希望能被人们铭记 并不断将其搬上舞台 你也可以建造你的梦想之家 但其实这一切都还不比 用你的手指深深插入泥土中 埋下一根篱爸桩重要 也不如做爱重要。 我猜,反正都是差不多的

 6 ) 严肃影评#37:毫无歉意的杰作 – 10/10

《鬼魅浮生》是一部节奏极慢的电影。也正因如此,很多观众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都选择放弃,选择离开。观众多半是在观看到电影前半段的一个长镜头时开始爆发的:他们表示无法理解,他们表示对电影的感到沮丧,他们表示对电影的自命不凡嗤之以鼻的

我对此无法进行反驳。确实,《鬼魅浮生》的节奏慢得让大多数的观众昏昏入睡;确实,它的题材似乎是那么的自大;确实,仅仅以一张床单覆盖全身、弄两个黑色眼孔这种小孩子复活节扮鬼作为电影的概念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然而我却只能说这是2017年至今我看过最好的电影,也是近年来极少有的成功的意识流美国电影。在我走出电影院时,我甚至不明白为什么我如此欣赏这部电影,但我却能理解那些中途离场的观众,虽然我为此感到非常遗憾。

《鬼魅浮生》

前面提到的那个让大多数观众退场的长镜头,当然就是那个已经臭名昭著、长达五分半钟、女主角吃巧克力派的镜头了。它的臭名昭著大概可以归咎于电影在年初圣丹斯电影节首映后影评们两极分化的评语——反面的如“无聊”(Village Voice的影评Melissa Anderson)、“玛拉(女主角的演员鲁妮•玛拉)的表演是老套无用的”(Newark Star-Ledger的影评Stephen Whitty)、“这是一个烂的笑话”(Entertainment Weekly的Chris Nashawaty),而正面的则有“精彩”(USA Today的Brian Truitt)、“玛拉的表演是出色卓越的”(Time Out的影评Joshua Rothkopf)、“这是一个好的笑话”(Los Angeles Times的影评Justin Chang)。

是的,似乎对于《鬼魅浮生》的评价,只有好和不好两个极端,而并没有任何居中的说法。

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在女主角M(鲁妮•玛拉饰)吃巧克力派吃了五分半钟之前都发生了什么。我们看到她跟男主角C(新晋影帝卡西•阿弗莱克饰)讨论着搬家的事情;我们看到她把家里不需要的东西搬到大街上去;我们看到某天半夜房子里的钢琴突然发出奇怪的凄惨声音,但他们却没有发现任何人在房子里面;我们看到他们回到床上,绵长而充满爱意的亲吻;我们看到某一天C车祸身亡;我们看到M在停尸房里无法接受事实的表情;我们看到C突然醒来,裹着床单变成了一个外貌简单得滑稽的鬼魂;我们看到鬼魂拖着长长的床单回到了家里;我们看到卖房经纪人来到家里留下巧克力派,并叮嘱M准备好之后联系她继续把房子卖掉;我们看到M回到家里,试图做家务来减轻哀伤的感觉,却发现一旦停下来便会被悲痛所吞噬。

M开始吃巧克力派,而回到家里的C,只能在角落慢慢看着M经历这静止、绵长、悲伤的五分半钟。

鲁妮•玛拉所饰演的M让人心碎

平铺直叙地讲述着《鬼魅浮生》这前三分之一的剧情,就如同电影中的镜头平淡无奇地为观众呈现它们一般,似乎索然无味,似乎只冲着一个低级的人鬼情未了故事来发展罢了。这也是为什么我能明白不少观众在这一刻选择放弃的原因。电影开端的这些片段均是冗长而固定的镜头,除了偶有的美丽画面外,实在不能说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无甚特别、缺乏电影感却挑战耐心的画面让观众们感到困惑甚至愤怒,也只能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该退场的观众终于在此退场,但电影却没有因此而表达歉意。镜头没有变得流动起来,它反而变得更加静止了;节奏没有变快,它甚至像按了暂停一样不动了;剧情更没有变得像《鬼魅浮生》这个题目所暗示的那么惊悚可怕,反而把最平凡的场景展现在了观众面前。是的,我们看到M拆掉包裹的锡纸,坐在了地上,把叉子插进巧克力派里,然后放到嘴里,然后重复。我们不知道她重复了多少次这个动作,只能听到她越发用力地往碗里插,因而发出了叉子和玻璃碗的摩擦声;我们不会数她到底吃了多少口,只能看到她最后实在受不了而崩溃地跑向厕所呕吐;我们没有被告知她当时的心境到底是怎么样的,只能在静止的画面中寻找走进她心灵的线索。而如果你对鲁妮•玛拉的演技在这之前还有任何的疑问,她在这一幕里近乎无声地把悲痛欲绝成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应该可以消除所有的疑问了吧?在这个静止的五分半钟画面里,细心的观众们能在银幕上看到她的泪水滴到了鼻尖上,看到滑稽的鬼魂只能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而无力出手安慰。时间是如此的静止,画面是如此的凄美。我从来没想过2017年到目前为止最让我崩溃地感动的一幕,竟是这如此简单的一幅画面。

“电影应该更像音乐而不是更像小说。它应该是情绪和感觉的积累。它的主题、它所要表达的意义,这些都应该放在感情之后。”对于电影,斯坦利•库布里克曾经这么说倒。

《鬼魅浮生》的前三分之一,恰恰印证了库布里克的这个观点。在看似平淡枯燥而缓慢的镜头和故事里面,导演大卫•洛维为的是给耐心的观众们制造出一连串能让情感得到共鸣的画面。这在美国电影中是极为罕见的,只在欧洲电影中更为普遍,比如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传世名作《潜行者》便是如此。长镜头让观众们更能感受导演所希望营造的氛围,静止的画面则让观众们的眼睛更容易地找到导演所希望表达的重点,或者导演所精心设计的构图。这种意识流的电影创作人,在美国主流制作中大概只有泰伦斯•马力克了吧?他的《天堂之日》以及《生命之树》便是意识流电影中的佼佼者。无独有偶,导演大卫•洛维的前作《他们非圣人》便被诟病太像马力克。但这次,他终于算是走出这位同样来自德州的大师的阴影了吧。

导演大卫•洛维指导鬼魂

如果说吃巧克力派这一幕是《鬼魅浮生》前三分之一感情氛围积累的顶点而让人感动,那么电影的后三分之二则是更为迷人而值得沉思的主题升华。当我们看到M逐渐走出悲伤甚至终于放下过去离开这里后,故事以及电影情感的侧重点终于落到了这位披着床单的鬼魂上。为了让电影的主题更鲜明、为了让观众们更直观地有情感依靠,大卫•洛维在编写剩下部分的剧本时从鬼魂所感受的角度出发。我们看到它所体验的时间跟正常人不一样,时间不断地跳跃。我们从他的角度看到了M如何一天一天地走出悲痛,重新拥抱生活,却对他来说是那么的残忍;我们从它的角度看到了M离开后的墨西哥家庭以及他的孤独感;我们从它的角度看到了墨西哥家庭之后某次派对的现场,一位高谈阔论者似乎道出了它关于时间、关于存在的意义的心声(以及电影的重要主题,虽然我觉得这段独白非常多余…);我们从它的角度看到了多年以后房子被拆除,而本来的郊野也终于变成了高楼大厦,再也没有它所熟悉的东西了。我们看到它终于忍受不住,决定跳楼身亡。

然而大卫•洛维在这一刻却使用了更妙到毫巅的神来一笔——我们跟随鬼魂,进行了时间的倒退,回到了100多年前房子还没建成的时候,看到了开拓者们在这个地方试图修建房子而身亡。然后我们回到了那家熟悉的房子,然后我们看到了从前的C和M,他们第一次进入这家房子看房的时候,他们搬进来肩并肩趟在一起闲聊,他们坐在门廊开心地喝着啤酒聊天,他们为了是否搬离这里而争吵,C终于决定同意搬家。

鬼魂无法接受这既定的事实,在钢琴旁坐下,使键盘发出凄惨而熟悉的声音。

时间带给我们悲伤,却依然值得期待

或许正是在这一刻,我开始确定《鬼魅浮生》是2017年到目前为止最好的电影吧。时间是一个平整的环,我们跟随鬼魂体验了时间的静止,体验了时间的快进,体验了时间的倒流。终于,我们还是体验了时间带给我们的悲伤感觉。在最后,我们看到了C依然遭遇车祸,而鬼魂也看到新的鬼魂站在窗前目送M离去。时间面前,我们的生活显得如此的毫无意义,我们却依然选择坚持重复着似乎是既定的无可避免的事件。但即便如此,随着鬼魂终于找到了M所留下来的纸条,作为电影重要部分的音乐在最后一刻变得更为充满希望,似乎代表着在悲伤面前的大卫•洛维,依然对生命和时间怀有期待。

而他当然应该怀有期待了。在《他们非圣人》后投身大制作成功给出意外地精彩的《彼得的龙》,又紧接着给观众们带来《鬼魅浮生》这部能够如此安静美丽地给观众共鸣、在近年电影中实属罕见的意识流独立电影,更在这之后被传奇好莱坞老影星罗伯特•雷德福钦点执导退役之作《老人和枪》。

大卫•洛维,当然值得期待。

 短评

时间与情感,细腻的感动

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以为自己心疼玛拉,吃个派看得我泪水一脸,后来才发现至少玛拉还可以搬家可以开始新生活,而鬼魂却只能留在房子里等她回来,世世代代轮回再轮回。还有什么比信念崩塌嗖得一下床单就这么滩在地上来得更让人绝望,那个花床单说我觉得他不会再回来了,泪奔。原来那句我做鬼也要缠着你是句如此温情的话。

9分钟前
  • 朵朵鸭🦍💨
  • 推荐

全片自始至终诗意的镜头仿佛在诉说着生与死的距离,在思索灵魂与记忆的分量。当那座幽魂坚守的房屋被拆掉,这具幽魂心中默念”我想他不会回来了”,紧接着瞬间烟消云散,这真的比任何悲剧都让人悲伤。

12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rain

13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推荐

应该名为《鬼比人孤独》或者《鬼再孤独也不找同类》,又或者《披着白床单的孤独鬼》,应该是史上最有逼格、最安静的鬼片之一,把一个MV就能拍完的故事,活生生撑成一个长片,对话很少,还动不动长镜头,剧本应该很好写,主要看演员,看摄影,听音乐,这个鬼的造型其实很搞笑、很调皮,一点也不惊悚。

1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前半部的节奏控制得太刻意,跟后半部截然成了两部电影,不喜欢。鬼魂作为旁观者所呈现的虚无,无力,被突如其来的控制电灯和摔碗摔盘子桥段破坏得所剩无几。就安静如鸡做一个鬼不好吗,这么大魔力怎么不去改变世界呢,瞎搞。有很多非常迷人的片段,像小调,或者交响乐,但强行合到一起让人感到厌烦。

18分钟前
  • 似零
  • 还行

其实看到前面一大半时都感觉虽然很细腻很喜欢,但拍成短片就足够;但电影从时空错乱的时候开始变得有意思,一个孤魂目睹时代的变迁,他在等一个特定的人或是一句话给自己的存在做最终的定义--大卫洛维是个虚无主义重症患者可也真的好浪漫。卡西和玛拉就算演对情侣闲聊九十分钟我也乐意看!

23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1. 少见的美国导演可以把握"微妙"这个词;2.孤魂对情的留恋与世间物不断毁灭循环的对照;3.可以跟阿萨亚斯《私人采购员》做double bill。4.5

26分钟前
  • Meng
  • 推荐

导演一定觉得自己很屌吧。你特么倒是告诉我纸条上写了什么?!心疼吃派的玛拉。

29分钟前
  • HOW
  • 较差

被短评笑死,虽然也不是什么烂片,但真的是尬吹

34分钟前
  • 浑浊儿
  • 还行

一个男人超越时间的深情。

3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在Dunkirk的配乐轰鸣后看这个简直洗耳。像MV的部分都是一种享受,出了影院后有种处处有床单的感觉。

37分钟前
  • \t^h/
  • 推荐

据说每一间闹鬼的房子里,都居住着蒙盖白布的游魂。每个游魂都在等人,却从不记得等的人是谁。我的深情是触不可及,我的爱是无能为力。看你木然狼吞、呕吐到昏厥,我只能在一旁束手无策。时光漫漫,时间的轨道兜转,去挖开墙角里的秘密。魂飞魄散前终于领悟,孤独让我有了实体,寂寞却抽走了我的灵魂。

38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Moments

40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应该是比爱情更甚的对起源和因果的迷恋,就像经过一个宇宙轮回也想看清墙壁里那张字条的执念一样。在看似深邃而巨大的记忆房间里,每个人都不由自主想加入C,他是有限历史的绵延和川流时间的常量,这种悲情的迷人感或许就是唯物世界意义的一种解答,连达伦的《珍爱泉源》似乎都在对比中相形见绌。

44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49分钟前
  • 张天翼
  • 推荐

汤姆·哈迪:“我只露一双眼睛就可以演戏。”卡西·阿弗莱克:“我连眼睛都不用露就可以演戏。”

51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仍是马力克附体,尤以门上光斑与头顶星云表现人类在时间长河的永恒微渺感,近乎默片的表现形式凸显环境音的作用,倒回叙事在结尾闭合,门框的取景构图让这座回环着爱与回忆的废墟呈现出迷宫的质地;日换星移,沧海桑田,万物荣枯有时,时间绵绵无尽,顿悟刹那灵魂委顿扑地,全片最佳瞬间。

5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不用担心我眼睁睁看着你爱上别人继而搬离这间房子的无能为力,我飘荡在人世间的唯一理由就是为了看一眼你写下的古老诗句。

57分钟前
  • 后自愈
  • 推荐

一头白床单也能拍出惊艳的鬼片。神游八荒,见证沧海桑田,对他来说魂牵梦萦的却永远是一道墙缝,因为墙缝里有她写给他的字条:真是个情深如海的鬼故事啊!鲁尼·玛拉坐在地上边流泪边吃派吃到吐是我今年看过最美的画面。(配乐值得加一星,好听到爆!)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