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茉莉

HD

主演:凯特·布兰切特,莎莉·霍金斯,亚历克·鲍德温,安德鲁·戴斯·克雷,鲍比·坎纳瓦尔,路易·C·K,彼得·萨斯加德,阿尔登·埃伦瑞奇,迈克尔·斯图巴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蓝色茉莉 剧照 NO.1蓝色茉莉 剧照 NO.2蓝色茉莉 剧照 NO.3蓝色茉莉 剧照 NO.4蓝色茉莉 剧照 NO.5蓝色茉莉 剧照 NO.6蓝色茉莉 剧照 NO.13蓝色茉莉 剧照 NO.14蓝色茉莉 剧照 NO.15蓝色茉莉 剧照 NO.16蓝色茉莉 剧照 NO.17蓝色茉莉 剧照 NO.18蓝色茉莉 剧照 NO.19蓝色茉莉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蓝色茉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Jasmine(凯特·布兰切特 Cate Blanchett 饰)的丈夫Hal因为商业诈骗罪被捕入狱并在狱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贫如洗的她只能离开纽约来到旧金山投靠她的妹妹Ginger(莎莉·霍金斯 Sally Hawkins 饰)。从挥金如土的生活瞬间回到普通人的世界,Jasmine精神崩溃了,她经常自言自语,并沉浸在对往日的回忆中,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她不喜欢Ginger的前夫Aguie,更不喜欢Ginger现在的男朋友Chill。Jasmine在一个牙医诊所找到了份工作,同时回到学校上课,但她的生活仍旧一团糟。直到在一个派对上,她邂逅了一个公务员,他风趣英俊又有钱,很快就赢得了Jasmine的心。Jasmine的生活似乎回到了正轨,就在他们准备购买结婚戒指的时候,Ginger前夫Augie的出现又让她的世界昏天暗地......五个堕落的男女约定2021向日葵2005禁猎区爱不再回来特种部队总统班底九品芝麻官(粤语版)小菊的秋天硫磺泉镇的秘密第二季沉眠之虎地球之夜神烦警探第五季虽然不是英雄万物燃烧飞虎队红雀仙女魔头古楼镇陵宫鉴心君子盟好警察坏警察2特种部队:蛇眼起源(国语版)骑士陨落第二季一家之主(2002)锦衣卫1984金枝欲孽小和尚大当家潮人功夫男仆都市侠盗第三季濠江风云达芙妮(2019)毒窝热水美少女战队海上谋杀案第一季狂风压境盗脑者沉睡魔咒(国语版)留痕第二季

 长篇影评

 1 ) 这不是最好的Woody,但是最出色的“女王”

纽约实实在在是Woody Allen 的主场,要不是朋友英明的提醒,我已经忘记电影票有时候是需要预定的。周五晚上的Lincoln Plaza Cinema 果然是座无虚席,略小的屏幕仿佛故意和大流背道而驰,不放iMax 3D之类专放“文艺片”。开始的trailer广告是意大利电-美国影节的简介,一幕幕的Rossellini, Fellini, Antonioni 的黑白镜头很妙的酝酿好了气氛。然后铺面而来的是Cate Blanchett 神经质的喋喋不休,Woody Allen 式的喋喋不休,令人百听不厌忍俊不禁的喋喋不休。还没过3分钟,我自己知道黑暗中我已经微微扬起了嘴角,同时舒展开了这倒霉而疲惫一周紧锁的眉头。


这一定不是Woody Allen 最好的电影,没有奇妙绝伦的剧情故事,没有冲出银幕变活的明星,没有Woody亲自入场的喋喋不休,没有Talk to the camera,没有拌嘴儿能完爆Woody的Diane Keaton,没有大美女Scarlet Johansson,没有前几年弥漫着的迷人欧洲文艺秒杀美国土财主的调调,也没有穿越时空的大作家一块爬梯顺便传道授业;这是一部Cate Blanchett 女王在荧幕上独立支撑的电影。金发碧眼的女王就算家道破落了,也还是拎着她的Birkin 穿着Chanel外套用Fendi钱夹坐头等舱使唤人搬运Louis Vuitton行李。She does look like a million bucks, and she looks good! 我不知怎么很邪恶的想起了年前很火的国产电影《北京遇见西雅图》里面汤唯的扮相,好好的气质女神硬生生的被弄出了一身淘宝范儿,估计二奶小三们看完后回家肯定特高兴自己相貌气质完胜汤唯吧, lol。走题了,接着说Cate 女王的演绎,从开篇的喋喋不休,到哆嗦着吃安定、自言自语,再到对下流社会如见到老鼠似的打心眼的恶心,到遇到高富帅后仿佛回到“王座”后的游刃有余、优雅高调、欲迎还拒,再到意识到自己的虚伪虚弱依旧幻想活在旧世界后无声的啜泣,要是电影学院不给个小金人真是天理不容啊!恍然发觉原来冷艳高贵的女王不只是外貌和气场,而是骨子里的入戏!

看Woody的电影,怎么也得说说电影里的段子,老话痨对于自己的看家绝活当然毫不含糊,火候拿捏的是不肥不瘦不干不腻入口即化。这次的对象是米国(特别是纽约)的富裕阶级,用政治哲学系教授J. Hacker 的话说 “The stinky rich”, lol. Cate 女王颐指气使的告诉妹妹她的行李叫“Lueee Vuitton”,Cate 女王说自己来自纽约后,很自然的加上了一句 “Park Avenue, actually”, 又是全场爆笑!其实布鲁克林不少地方的房价其实已经直逼曼哈顿了,不过既然是老牌New Yorker 的电影,当然要再调戏一下Brooklyn喽。“上流社会”的做派被Woody Allen 一股脑的拿出来开涮当笑料,当女王失去一切虎落平阳被犬欺时的去工作的各种笨拙又是阵阵笑场。女王心有小鹿但故意多等电话响几下,接电话后故意让高富帅等等十秒,而其实自己捂住话筒喘几口大气恢复镇静,又是一阵低笑。不低俗无聊但也不晦涩难懂的笑点,中产阶级大众能接受笑话的幽默,也算是小老头的招牌了吧。Woody Allen 深谙中产阶级比下有余的优越感以及对上流社会的暗中向往,老谋深算玩得不愠不火。说到这儿想起来某次看Daily Show 时Conan 说了句特别深刻的话:“其实每次笑得时候,都是在自己不当真只当看戏,但你知道有些人当真会那样。”再一针见血不过了!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Park Avenue,Actually.” 的语气腔调真真是存在的。

绕来绕去,总要是说回电影的主题,就像小时候春游、运动会、参观科技馆完要写作文总结中心思想一样,逃不掉。不过与其说Blue Jasmine是批判被涮得厉害的富裕阶的物质和虚伪这一明显命题外,我觉得电影实际上是在更广泛的讽刺人的自私和虚伪。Jasmine的妹妹,跟着姐姐去party后认识了的胖大叔踹了脾气暴躁的拉丁裔男友,和原本有矛盾姐姐瞬间打成一片。结果发现胖大叔是有妇之夫后,和拉丁裔男友重归于好对自己的出轨只字不提,而两人把矛头都直指“装腔作势”的Jasmine。这样的“虚伪”和Jasmine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因为他们不是利益阶级,没有那么些趾高气扬、装腔作势的派头?相比之下,我反倒是觉得Jasmine本质上更率真。Jasmine为了不想让高富帅知道自己落魄的真相,故意在电话里扯由头让高富帅不去她寄住的妹妹家去接,挂电话时瞬间明白了自己的虚伪做派,泣不成声。对于知道自己虚伪但为了达到目的不得已而为之的“真小人”;和站在道德高点毫无自省之心,然而行事时该瞒该骗毫不含糊的“伪君子”(且这“伪君子”对自己的行径是真心实意的浑然不觉),敝认为“伪君子”远不如“真小人”可爱。

“伪君子”和“真小人”的话题演绎得有些远了。回到电影 Jasmine 和 Ginger这一对姐妹,其实当时脑子里想到更多的是“敏感”和“不敏感”的对比,“有故事”和“没故事”的对比。大多数人,注定是浑浑噩噩日子一天一天过,没有那么多故事的,安于现状。普通人的日子真的没有什么不好,稳稳当当安安静静的一辈子;毕竟敏感的Jasmine那种大起大落支离破碎的生活不是所有人都消受得起的。不过我们毕竟不是行尸走肉,哪天夜里突然醒来,发现自己的心已经被日常琐碎磨起了层层老茧,自己这半辈子的故事一张纸就能写完,会不会也怅然有所失呢?

ps 看完电影后,应景的要了杯Blue Moon
pss Woody Allen一定是借鉴了不少《欲望号街车》吧

 2 ) 不是你破框而生就是撞框而疯

金融风暴之后,好莱坞选取不同的角度拍了一批反思电影。优秀者如《Margin Call》,平庸者如《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大多是围绕金融系统去挖掘、展示,期间伴以人性与制度的碰撞,惊喜寥寥。严格意义上《Blue Jasmine》并不属于反思金融风暴的电影,但是似乎Jasmine的悲剧是由金融风暴而来——手法堪称低级的商业诈骗曝光,推倒了苦痛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导致J用数次崩溃来让观者追问:那些道貌岸然的商业骗子是否就是一切悲苦的源头?如果人人都能像Ginger她们那样活的真实,会不会一切都不一样了?——这似乎也能构成对金融风暴的反思。

只是如若这般论断该片,实在失于荒唐,Woody习惯拿某个“阶层”开涮,把悲剧归结为一小撮人不是老爷子的打法。但是如果归因于“上流社会”的虚伪,则更是对不起Cate精彩的演绎。cate的表演冲破了Woody设置的叙事结构,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形成了更为有力的反诘,从而让该片有了流传下去的生命力。

Woody在电影里设置了两个的阶层,一个“上流阶层”一个工薪阶层,J因为揭露丈夫欺诈导致自己破产,被迫由奢入简。这是故事发生的场域。笑点和泪点都是来源于场域冲突引发的尴尬。这也构成了在影片中牢不可破的框框,Jasmine的悲剧就是撞框而来。

生活中,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社会的烙印,这些印记从出生就开始不断的强化。在你无法选择的家庭中,接受它能给你的物质和教育。在成长中接触到与你差不多的人,形成和他们差不多的价值观,走和他们差不多的人生路,然后这么一群人就被称为某个阶层。而这些阶层共同拥有的一些游戏规则就成了你日常生活可依靠的框架,遵循它,你会有安全感,违背它,就会受到强有力的惩罚,带来无穷尽的幻灭。如果无法得到拯救,就会崩溃如潮。

片中的J就是如此。让人唏嘘的是,她的悲剧并不是她做错了什么,或者她身边的人做错了什么,恰恰是他们都在按“正确”的方式行事。全做对了,结果让一女人疯了。

Augie曾经是个商界精英,赚钱的手段是在法律漏洞遮蔽下,用人的贪欲牟利。也许影片展现的极端了些,但是金融的本质不就是相对价值的变现么?不就是人的欲望与信任投射在时空经纬上的“骗术”吗?如金融风暴的产生,又怎么是某些机构某些国家的预谋呢?至少在A的阶层里,这样的行为不能称为“骗”,只能叫“聪明”、“幸运”而已。至于通奸、挥霍、伪善,不过游戏规则而已。大家都这样,都成本能了。已经不存在真实与否的判断。他们这样活着,就是他们的真实。

反观Ginger,她和她身边的人也是按着自属的阶层烙印生活着。有机会投机时一定会投机,否则也不会一直买彩票。有机会虚荣时一定虚荣,否则不会跳舞时还挎着某名牌包。有机会通奸时一定通奸,否则也不会被当成泄欲工具。只是“基因差了点”,性感指数不高,拿不到乱入上流社会的门票。至于被骗20万刀,那是因为想玩大投机可惜没有大投机的本领,学识和心智都不够……G们遵守的是他们的道德观,然后在这个框架里靠本能行事,没有那么多的杠杆、对冲做前戏,粗暴、辛辣。

被这两种“真实”放逐的就是J了。J在过阔日子的时候非常享受它的牢笼,塑性感,勤挥霍,办家宴,捐慈善,做的都对。除了不该妄想着还拥有“爱情”。爱情是两个独立生命之间的碰撞与融合。J已经被物化了,她能提供的一切都能用钱来买到。她口中的爱情,不过是一张饭票,一个通行证。揭穿A的骗局,就亲手毁掉了这个通行证,之后的追思,就只剩不合时宜了。

J一直不同意G的基因决定论调。而是把境遇的变迁归结于不努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J是对的。努力确实可以改变境遇。现代社会提供了一个相对比较靠谱的改变途径:教育。平民子弟通过教育确实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社会阶层。但是J对教育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在之前,教育于她只是点缀,读人类学也好,健身也好,只是让她成为了一个聪明性感尤物,一旦被人宠幸,则弃之如草芥。在之后,教育是谋生技能的获得手段,只要发现可以谋生的“理想”捷径,也就不觉得有任何必要了。她从来没有希望通过教育而成为一个有抵抗异化能力的人。或者这是Woody的小狡黠?在 《Annie Hall》之后再次对知识型教育的补刀?

J也不同意G对她道德上的指控。片中有个对白相当精彩:J吊上了“金龟婿”,在家苦等电话不来,G说“也许是他发现你说谎,然后一走了之了呢?”J立马发飙“你能不能别提我撒谎了?!好吧,我确实编造了些事实,省略了些细节,但是总体上,我的情感、想法、我的幽默……这不就是我吗?”是的,这些都是她,也是“上流社会”需要的印记。只要隐藏的好,这能叫欺骗吗?这叫机智啊!是急才啊!只是倒霉的是她碰上了个政客,政客需要的是吉祥物。甩了J并不是因为J的欺骗,实在是因为J连危机公关都不懂,之前的烂账都摆不平,被拆穿了还居然“可耻”的情绪崩溃,就以这素质以后成了国会议员夫人还指不定捅什么篓子呢。所以赶紧以道德卫道士的姿态甩掉J拉倒。

在社会框架里撞的头破血流的J最后把希望放在继子身上,想从人伦处取些温暖,但是怎么可能呢?你只不过是个玩物,你曾给孩子的不过是些游戏币,他都出局了,能给你的也就是最后一击而已——“他让我幻灭,但我更恨你。”可怜的J,到这时候还不懂得继子的恨从何而来,还在哭着说“我很后悔我在那一刻做的”。好像不打举报电话她就不会疯了?唉。唉。唉!

任何社会,都有阶层。只要是人,就时刻处在阶层的桎梏下。但是,人之所以是人,之所以能创造阶层而后又能超脱,是因为生命的完整性与神圣性。阶层提供了某种生活的标准,但标准不是用来框定生活。一个健全的人,是有能力在任何标准下艺术化的生活,而不是只靠本能——何况这是社会强加给你的本能——去生活啊。这种能力,不就是佛家讲的人人皆有佛性吗?

遗憾的是,J成为健全人的可能性一直在被自己、被他人、被社会消磨着,而自己又没有觉悟的能力,终成大祸。至此J冲破了Woody预设的电影框架。感谢cate把J塑造成这样一个血肉丰满的女人,这并不是简单地“装疯扮傻拿影后”可以概括,她让电影再生长了!J的痛苦不再成为一种简单地对某一阶层的嘲讽,她用崩溃让观者去看人不能破框而生之后的悲苦。在影片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成了本能驱动者,设置种种桎梏让彼此成为路人,哦,不,最后连路人也做不成了。

 3 ) Everyone is GREEN TEA B!

对有些导演作品的无条件期待,是出于对其趣味性的信任:一个人的表现技法可能偶尔失手,创作情绪可能高低起伏,但三观突变的可能性不太大。看他们的作品,就是聆听聆听人生感想,这种导演的数量稀少,伍迪艾伦当然是一个。
 
自《午夜巴塞罗那》之后,和身边许多朋友一样,我对伍迪艾伦先生的午夜三部曲,几乎是一路匍匐着跟进过来,每一部都流光溢彩、神采飞扬。这之后的《蓝色茉莉》,依旧全程关注度高亮。观影之后也是好评如潮,身边朋友罕有反对,嘻哈一阵赞美,夸不了剧作,夸凯特演绿茶婊演得好还不会吗?
 
我唯二听到差评,来自于半文艺的两个圈外朋友,他们的评价都是——太罗嗦,看不下去,睡着了……我觉得他们说的很对啊,作为叨逼叨派导演的杰出代表人物,伍迪艾伦的《蓝色茉莉》同一主题反复渲染不加节制,姐妹双婊一主一副双线叙事设置老派,推进速度缓慢,任何戏剧性的反转都在可预期范围内,一直期待的惊喜到最后也没有发生,整个电影晃晃悠悠,一派暮色。
 
一派暮色就对了,反正79岁的伍迪艾伦的确不年轻了。
 
我觉得这个世界上,完全不在乎别人评论的导演是不存在的,但如果有基本不在乎别人评论的导演,伍迪艾伦排名居前。他根本就是把电影当成宣讲工具,年轻时可能还在乎技巧,年老了就自说自话了。其实所有老年人都一样,他们才不在乎要跟你证明什么,要向你讨好什么,他们就是拉住你,反复反复讲他们要讲的那句话,伍迪艾伦不过是刚好会用电影表达而已。
 
“天下女人都是Bitch!”——《蓝色茉莉》我看得津津有味的点在于,伍迪艾伦先生对女性的“嘲讽”可真是不留情面,“嘲讽”这个词并不准确,但大概就是这种负面的玩笑的态度:凯特布兰切特演的绿茶婊“茉莉女士”自不用说,各种矫揉造作无下限的的可笑及可怜,她一生的高低起落,伍迪艾伦用电影里的一句台词就做了总结:“我跟这儿的谁睡觉,才能换杯加柠檬的马提尼?”
 
伍迪艾伦讽刺得更无情的,是莎莉扮演的妹妹“生姜小姐“。莎莉从一出场就是作为凯特的陪衬,她总是能自觉自愿地给姐姐一切绿茶行为找到辩护理由,她对姐姐的宽容并非来自同情,至少一大半是源于幻想式的崇拜,“生姜”不过是Loser版的“茉莉”,天资欠奉,努力不够,跳两步就回泥浆里打滚儿去了。这种情结,就像绝大多数的仇富者,对财富的崇拜,远甚于富有者本身,无非是他们力有不逮罢了。
 
都是绿茶婊,凯特布兰切特演的“茉莉”是放坏了的碧螺春,莎莉霍金斯演的“生姜”则是永远能回收再泡的立顿。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是,不少女性观众在看《蓝色茉莉》时,仿佛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审视绿茶凯特,却选择性忽视了伍迪艾伦,实则把所有女性骂了个遍:要么像“茉莉”那样,挨操是为了混口像样的饭吃;要么像“生姜”那样当劳力养活自己,然后为了挨操本身,她对男友Chili“辣椒先生”的评价是“他可能干了!”。
 
《蓝色茉莉》里出现的所有其他女性都“不怎么样”,从女仆、健身教练到律师,无论什么职业,都是上杆子的bitch,尤以亚裔律师为甚——能睡的男人睡遍了!(伍迪艾伦好像电影里对亚裔从来无爱)。“讽刺”可能是我们的定义,在伍迪艾伦看来,也许人类从来都是如此:雄性争名夺利,雌性择优而取,绿茶与否不过都是途径,自然法则才是人类的本质,可笑的是人们把粉饰的外衣穿了又脱,脱了又穿。
 
关于伍迪艾伦先生本人,他的形象是极具欺骗性的:身高劣势让他看上去缺乏攻击性,睿智形象让他看上去像个知识分子。
 
事实上,女人总是对外表弱小的男性放低戒备,却忘了男性的性冲动与此毫无关联,伍迪艾伦的“身高优势“让他可以自由地在女性腰部高度寻找快乐,让女星欣然接受他充满性暗示的挑逗评价。至于知识分子这件事,伍迪艾伦当然是,但远不止于此,查查伍迪艾伦的生平就能明白了,但显然他很懂得利用这个长处——越是他讽刺的绿茶,越是争相跳进他的茶杯。
 
伍迪艾伦对女人的热爱和嫌弃是密不可分的,比绝大多数孔武有力的导演,他作品中的性冲动都要丰盈得多。写这篇影评的时候,刚好伍迪艾伦的养女再次发表“童年遭性侵”的血泪控诉,而他赢取另一个亚裔养女的“传奇”,完全不逊于任何电影故事。供她生活,为她“干体力活”——我估计,伍迪艾伦在内心里,养女和老婆的标准也没大差吧,不过是叫法不同罢了。
 
伍迪艾伦性侵养女一事的是非,并不在电影评论讨论的范围之列,只是和前妻这一切戏剧化的陈年旧案,有可能是伍迪艾伦女性态度的根源。无论如何,道德和才华似乎不必捆绑销售,况且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定义道德和才华两个概念本身——这就已经很难了。

只有一点倒是很确定:道德的标准从来都是改变的,倒是才华的刻度倒是一直都在那里。
你奈他何!?



继续广告下微信公共账号呗: mydunhe

 4 ) 《蓝色茉莉》:换个结局,茉莉会逆袭

《蓝色茉莉》:换个结局,茉莉会逆袭

我原以为剧情会这样发展下去:下半部,茉莉一边欺骗着外交官,一边继续努力学习,终于有一天,她取得了资格证书,而外交官也发现了她的谎言,但是却依然被她的不懈感动,最终茉莉的不屈不扰,勇于追求的精神使她获得了幸福。而妹妹金洁,虽然被那个结了婚的音响师欺骗了,但却也在这次外遇中对比出了以前生活的不同,开始明白生活有着更高的层次,她不肯再回到废柴男友的身边,开始追求新的生活。而继子最终也通过妻子对他的爱发现,原来亲情比金钱更重要。多么完美的一部宣传正能量的电影。

可是,导演偏偏就打碎了这个美梦,撕开所有美好的外衣,扼杀所有的希望,揭露了一个残忍、真实的世界给我们。

有趣、惊恐和心碎的堕落妇女形象是影评家对女主人翁茉莉的定义。豆瓣上的评论也一面倒的批判茉莉爱暮虚荣、傲慢、虚伪、自欺欺人。个个都正义的指责茉莉自作自受,罪有应得好象自己超凡脱俗,烟尘不染一样。我想说的是:是社会的不堪造就了茉莉的悲剧,积极上进的茉莉成为了这个充满着贪婪、欺骗、唯利是图的市侩社会的代罪羊。

茉莉不是骗子

全剧并没有说她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婚姻,她拥有美貌,所以她那个骗子老公才会和她结婚,这有什么错?茉莉只是享受金钱带给她的光芒和荣耀,却没有做什么非法事情。有人指责说,她其实知道她老公是骗子,但却装作不知道。我想,也许她是隐约有怀疑,就象我们所有的家庭主妇不太了解自己的丈夫真正在外面做些什么一样,并不清楚事实的真相有多恶劣,不然,她不会傻到用自己的名义去注册公司、开银行账户,这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最后还向FBI告发了丈夫,而这同样是要用失去奢华生活做代价的。话又说回来,她的那个骗子丈夫为什么可以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经融犯罪这么多,却最后由一个电话才被调查出来?在这之前,那些律师、援助生、国家机关,投资人都在做什么?只能说明,他们都喜欢金钱,对能获得金钱的事情,所有人都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至于说到后面遇到外交官她说谎,用茉莉自己话做解答:略加粉饰了一下,省去了不必要的细节,可重要的是,我的情感,我的观点,我的幽默,都是真实的我。大家都一样,就象应聘、相亲,先捡自己的优点介绍给对方,谁不喜欢撑门面?而后面谎言被揭穿后,外交官的表现,更证明了,茉莉说谎的迫不得已,果然,事实上,她确实也有着敏锐的设计天赋和社交能力,只是这个腐败社会不肯给她展示的机会。外交官看中的只是她的外表和她所描绘的虚假身份,对于内在真实的她,其实他不在乎。整个社会都是虚伪的,大家都在互相欺骗。偏生这些罪过,都由这个倒霉的破了产的茉莉来承担,所有的人用嘲讽和漫骂来撇清自己内心的肮脏。

茉莉没有爱慕虚荣

在淘宝上买仿版的大牌,存钱买奢侈品,遇上话不投机的朋友敷衍应付,这是我们最常做的,茉莉只是千万个我们当中放大了,特定的一个。虚荣是人类上进的动力之一,每个人都向往过上好的生活,所以我们才会奋斗,才会努力。因为破产,她不得不吃着廉价的蛤蜊却回味着美味,瞧不起护士的工作却不得不为了生计委屈求全,拒绝矮个男和牙医的骚扰却又积极寻找合适的再婚对象,就因为这样,就指责她不够现实,好高好高骛远?事实上,她只是忠与自我,她不肯自暴自弃,她告诉妹妹应该追求更好的生活,不然永远摆脱不了现状。如果我们不奢望更好的生活,怎么会努力改变?当农民就安心的当一辈子就好了,干嘛脱贫致富,屌丝逆袭?茉莉不放弃做梦,陷入困境以后,千方百计地想走出去,她没有心情和妹妹的朋友们享受人生,白天上班,晚上和周末恶补电脑,而她学电脑又是为了在网上修读室内设计的课程,她将高傲的态度和优雅的姿态化为奋斗的动力。剧中哪个人不是追逐金钱、贪图享受的呢?金吉和前夫买着彩票做着发财梦,中奖后想投资梦想着挣钱;继子恨茉莉不应该告发他老爸,因为这样使他失去了高贵的身份和经济来源;外交官购买了能容300人的海边别墅,为从政做好准备。享受生活有罪吗?当别人的行为和目的和我们不一样时,或则说太过高远时,我们会开始排斥她的存在,茉莉没有成功,所以她所有的梦想便变成了白日梦,不切实际和拜金主义。

在电影结尾处,在结婚的前夕被男友抛弃的茉莉冲出金洁的家,失魂落魄的游荡在街头,自言自语。但我相信,换个结局,茉莉会逆袭,以她好强、不甘现状的个性,她会坚强的支撑过这个潦倒时期,她的坚韧最终会为她带来不一样的人生。

 5 ) 影评|你真的知道“白富美”这个概念吗?

“白富美”这个词真的听太多了,有时候我会在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去自我质疑一下,我是不是真的明白,有没有误解,是不是存在误判。

“白富美”就真的是“肤白、富有、美丽”这么简单?

当然,我身边也有白富美,我也一直隐隐觉得白富美和公主病之间,是有很微妙或者很明显的差别的,但就是没能很直观地抓住那个点,找到那条鸿沟。

看完《Blue Jasmine》,我第一个想起的故事是豌豆公主,荒谬得不像话的故事里,真正的公主是能够隔着几层床褥察觉到那颗豌豆的存在。

也许你觉得这是没事找事,是作,是矫情,谁能够察觉到这么厚的床褥底下有什么特别的设置?

但是对于真正的公主而言,那不是“特别”而是“异样”。

打个比方,就好像你平常吃的某一款菜式,从不会放某种味道显著但量少的调料去烹调的,但有天你吃到了让你觉得“不对劲”味道,然后你会问这里面放了什么?

味觉不灵敏的人,自然会觉得“差不多”,而豌豆公主告诉我们的就是“差不多”其实“差很多”。但就我们生活而言,味觉是一种很细微的感受,甜点、菜肴、酒品等各种能食用的东西都会因为培植的土壤、气候、水分、栽培的模式、烹调的手法、温度、时间等各种变量而变化,会产生质量不一的各种食品,再者才是价格不一的各种情形。

而上述情况,对于味觉不灵敏的人,显著的区别就是难吃和好吃,便宜和贵;对于味觉灵敏的人而言,才能从好吃中判别一般好吃、比较好吃、和特别好吃,以及这是怎么个好吃法和好在哪里。

例子点到为止。

《Blue Jasmine》在我看来,说的是一个白富美(公主和白富美之间也是有区别的)变得落魄并不得已地浮沉在屌丝和直男世界里的故事(且不评判这是悲剧还是喜剧),Woody Allen的《Magic in the Moonlight》让我差点在飞机上发脾气,也是因为那部差点烂到让我发脾气的电影,让我拖了很长时间才真的把《Blue Jasmine》收了也给看了。

很多弹幕是冲着Woody Allen或者Cate Blanchett去的,但我其实是最近终于看了《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被“女王”的颜值所迷倒,而最后下定决心看片的原因,大抵还是因为这是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所在的片子。

人物设置方面,名字改得就很有意思——Jasmine(茉莉)、Ginger(生姜)、Chili(辣椒),而故事的主要人物,也是这三味“Ingredients”,故事的气氛和味道,也可以从这三味“食材”理解一二。

故事里我自认为的最好看的部分,从Chili介绍俄罗斯矮子给Jasmine认识,到被Jasmine吸引的牙科医生带着自以为是两情相悦的心强吻Jasmine为止。实际上,我不太能分辨“屌丝”和“直男癌”,也不想过分强调“圈子不同”和“阶层不同”的问题,毕竟我说的是如何辨别“白富美”,我还是争取不跑题吧。

看完电影第二天,我仔细地分析了我身边认识的、我自认为是比较接近“白富美”这个概念的女性,继而发现了“白富美”之间有着各种惊人的相似性,例如:

1. 对金钱没有过分明确的概念:

这种情况在她们追求所用物品的质量和对待身边朋友的慷慨时尤为突出。

很多人会用东西价格是多少钱来衡量一件物品的价值,而她们则会从价值本身(设计、用料、品质、效果等等)来确认价格是否合适,受惠于她们,我获得了很多非常有用的产品推介。

对朋友慷慨的情况多出现在于聚餐、聚会各种活动时候,如遇到要结账,或者要额外自费增加项目时,她们会相对主动地表现慷慨,但不张扬。

2. 父母背景通常不是普通工薪家庭:

我们经常提到女孩子要富养这个概念,这样的想法是很好,出身在父母是普通工薪阶层家庭中的我,实际上也算是被富养的,但资源也同样是有限的。

所以,我对金钱的概念,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是有一定的制约和客观限制,个性发展到一个稳定的阶段时,自然也会产生一定的自我约束力。

而上面提到的“白富美”对金钱没有过分明确的概念,就在于他们父母在对其付出的时候,并不会有像要富养孩子的工薪父母那样的吃力感,普通工薪背景父母觉得或认为那是:力不从心、奢侈和不必要的养育方式,对于“白富美”的父母而言,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属于:轻松、寻常和应该的

在“轻松、寻常和应该”的父母养育心态下,“白富美”自然不会对金钱产生过分强烈的概念,不会觉得追求品质是值得羞愧、需要内疚,甚或是根本不必要的。

就好像豌豆公主,并不会觉得告诉主人家觉着床褥有异样会是一种羞愧。

3. 与他人的互动:

实际上,我身边的“白富美”们一般很少干预她们周边朋友的事情。

绝大多数情况下,她们的态度是开放和中立的,但如果我们主动向她们发起问询,希望聆听她们的意见和建议时,她们又会很直接,黑白分明地表达她们喜欢和厌恶的点。

她们通常会很直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因为她们内心对事物是有非常明确的标准,不然她们又如何具备衡量具体某些物品的价值所在呢?

待人处事态度比较分明,是她们好品质,也是容易别人诟病的特质。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她们的欣赏、爱护和关怀,于是乎很多被白眼和漠视的人,会颇为努力地宣扬着她们的傲慢和冷漠。

但要记得,因为很少人能与“白富美”产生利益冲突,一般而言她们对人没有什么坏心,比较善良。

其实在我心里,没有什么人天生就是邪恶的,很多人是在利益面前选择了更有利于自己的形势,而这样的选择,会必然或者偶然地对他人造成负面或悲剧的影响,而并非无缘无故的主动加害于人。

4. 事业发展:

“白富美”们不一定总能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但她们会有比一般的人有着更多的机会去听从自己的内心、兴趣来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事业和学业,除了有可能是家庭影响而选择现实且功利的行业,也会受内心需求驱使去做一些获利不高,或者时间成本较高的事业。

除了出于兴趣爱好、家庭责任而选择工作或事业,“白富美”们也会出于打发时间而从事薪酬水平非常一般的工作。

但有一点,在职场上能够清楚辨别“白富美”这一存在的,大概就是她们的心气,“心气很高”这个词,很多时候被人误解为“趾高气昂”,而实际上,站在国内外,不少用身体和青春资本来换业绩、职位的职场恶态里,“心气很高”在我看来是一个褒义,是一种不会为了眼前所谓的工作,而作出不必要的个人出卖(请注意,是指不必要的情况,工作上,绝大多数的情况,都是就事论事公事公办也是能把事情做好的)。

毕竟,要脸,这是“白富美”们的首要品质。

5. 个人兴趣爱好:

根据我的观察,“白富美”不一定热衷于讨论名牌或者各种高大上生活,网络上有一句话很是能够从反面解释“白富美”的日常生活和品性——“一个人炫耀什么,就是其真正缺乏的东西”。

通常情况下,个人比较少见“白富美”买了名牌货品后第一时间晾晒出来,并清楚明白地告诉你这家伙是有多贵。多数情况下她们会把你也许没见过、不知道、不了解,但后续查了价格会吓一跳的东西放出来,告诉你这是好货她觉得不错。

当然,如果她们有自拍(例如全身照),我们通常会在照片里找到某些昂贵的小细节。

由于没有过多的生活压力,“白富美”通常可以比一般人更能够坚持追求个人志趣,也有可能会在一些没有过多实质收益的学科上比一般人更能够专注其中,我们通常都会看到时尚和精致生活这个光环,时尚所涵盖的事物有很多,从服装、配饰、室内装潢、家具、雕塑、摆设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的精致生活也是,从居家到旅游,都可能会有别人觉得是向往的生活,而她们是当做某种个人的兴趣爱好。

而部分“白富美”会把这样的兴趣爱好,进化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并为之奋斗。

6. 交友圈子:

经验所得,我不认为“白富美”的朋友圈子就一定只是“白富美”、权贵们,可能会有“绿茶婊”(要知道这个群体是防不胜防的,而且很难定义),可能会有工薪家庭的孩子,但不会有绝对意义上的“屌丝”和“Loser”。

物质条件不是绝对的定义,“屌丝”和“Loser”最致命的,是某种心理上的缺失,这群人很难进入或者融入到所谓“白富美”的圈子——“屌丝”和“Loser”会把远高于自己能力所及的当做自己的目标,把个人不自强的当做是社会的亏欠,把融不进的圈子拿来仇视,我从来不认为这样的心态有什么可取之处。

---好吧,终于来到剧透环节,还没看电影的盆友可以放弃阅读了--- 《Blue Jasmine》确确实实是给了我一个引导,让我重新定义“白富美”这个概念,Jasmine是个典型的“白富美”,但她不是天生的公主,也许收养的家境不错,给了她很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成长背景决定了她将会与怎样的人相遇(因为人会因其出生和成长环境具备能够判别同类的能力)。不可否认,哪怕是个经济罪犯、商业骗子,Jasmine的前夫都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也因此能够在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给予Jasmine非常富足甚至奢华的生活,并让她习以为常。

哪怕是她落魄到要去投靠那比她原本生活匮乏得多的异父异母的妹妹Ginger(同一个孤儿院出身),她也是条件反射地选择了坐头等舱,且没有变卖她手中的Birkin,也没有将她身上穿的穿著佩戴的衣服鞋袜各种首饰拿去折现。

要知道,对于“白富美”而言,这些精致地着装是她们的皮肤。

很多不痛不痒的评论质问到为什么Jasmine变卖手上仅存的财物来实现独立却不至于太过于落魄的生活,他们大概不懂这层含义。

他们也认为Chili包括Chili介绍的哥们虽然有各种明显的缺陷,但是起码是个“过日子”、“懂真爱”的人,却看不到粗俗无礼对他人生活的影响可能是地狱式的。

Jasmine一再向Ginger表示认为她值得更好的人,也应该找更好的人。大概是她自己也明白,目前或者一直以来Ginger所生活的环境那就是一片沼泽和泥淖,不可能会更好,一定会更差。

确实最终在Ginger偶遇了人渣后放弃追寻而与Chili重归旧好时,给了我们每一个人一记当头棒喝:你以为你出于好心,想让别人过得更好一些,但每人都有因为自己固有心态所造就的命运,一切都注定只是徒劳。

在Jasmine和Ginger的关系里,我也曾有过一瞬间疑惑,到底这对姐妹花是不是真心的。

因为表面上Jasmine让Ginger的前夫将全部积蓄用来入股自己那骗子前夫的项目,亏得一塌糊涂,还导致了Ginger和前夫离婚;落魄后一再希望Ginger和Chili分开,并且领着Ginger去了酒会,导致Ginger遇上渣男。但是放在Jasmine的身上,投资骗子前夫的项目是希望他们跟自己一样过上稍微体面的生活,希望Ginger和Chili分开是她清楚看到这个男人的缺陷,而且都是些致命的缺陷。

领着Ginger去酒会是一半一半的,她需要有人陪着她重新去这样的场合,同时也觉得通常在这样的环境,毕竟能遇到象样的另一半,而为什么Ginger遇到的是渣男,而Jasmine遇到的是优质男,这个原因真的不言而喻。

我是越往下看越喜欢Jasmine这个角色的,别忘了她挥霍之余,对于给小费这种本可以吝啬的事情,她一点都不含糊,她知道这是应该的。

特别是那句“对服务生,小费得慷慨点,他们可是指着这小费活的!”的教诲,直接让我给她打了满分。要尊重每一个为你提供服务的人,我觉得这个是一个人最起码的涵养。

而为什么我特别喜欢Jasmine和Chili以及Jasmine和牙医那段冲突,而不是后面Jasmine为了掩盖过去而对优质男撒谎直到真相败露的那段,原因真的很个人,毕竟我也是曾经与到过这样的相亲男。

那自以为个人条件很不错,单方面物化女性的男性,才会天真地觉得,一个女人哪怕过去有多辉煌,现在落魄了,要被介绍和一个loser相亲见面,也是应该尝试交往的。

毕竟,他们会愚昧地认为女人只要有男人喜欢,不管男人是不是loser,都是一件值得感到荣幸的事。

而牙医暴露的也是差不多的情况,他觉得女人在有他出现的场合穿着得体(甚至是非常好看),就是在向他传递“我宣你,做我男票吧”的信号。

殊不知“女为悦己者容”的同时,也有人是出于礼貌和自我讲究,而在意自身的打扮和搭配。

加之以自认为作为牙医,有自己的小小的牙医诊所,就坚信自己发动的追求和表白一定会成功(强吻的态度,往往就是证明了这样的心态),但其实,并不是。

我不能很好地分辨“直男癌”和“屌丝”以及“Loser”,我觉得通常这三种特性会在同一个个体上出现,偶尔是前二者,后二者,1和3的组合,很少见到单独出现的个案,这真的导致我至今无法分辨三者的区别。 不管,反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造化啦。

我更愿意相信Jasmine的悲剧结果是电影也许为了传递Jasmine个性重大缺陷(数学不好、对丈夫生意放任不管、放弃学业、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遇事不冷静、手段不够狠)对她的人生必然带来的灾难(哎哟,这一段分析让我完全想起了易卜生《玩偶之家》和鲁迅的《娜拉出走以后怎样》),同样是女性为了掩盖自己过往经历而撒谎,Jasmine显然没有《Hors de Prix(真爱无价)》里柯德莉塔图的幸运。但我至今也会想,两个装逼的屌丝最后以真爱为名走到一块儿了,是不是真的是幸福的事。反正《Hors de Prix(真爱无价)》我给低分,《Blue Jasmine》我给高分。

片子最后Jasmine肯定是疯了,而且相信后面的生活一定每况愈下,故事没有继续演下去,但我们显然也应该已经知道结局了。

 6 ) Better Gene

这部片子请Cate Blanchett——一个外国人——来演“地道”的纽约客是可疑的。合理的选角应该是Meryl Streep,她出生在新泽西,并且曾经成功饰演过戏说版的Anna Wintour。但是老头儿自然有他的方法论,看完全片,觉得“精灵女王”确实无人能及。
纽约本来就是外国人的地盘,Jasmine和Ginger的差异是小,不同的人生都可以并轨在这个城市狂跑。Ginger早早地离家,正如名字所暗示的那样“生”和“僵”;而Jasmine之所以成为Jasmine,都是后天的养成。她把自己装进了Birkin Bag,装进男人的香槟色宝马车里,她像翻看商品目录一样轻巧地翻阅自己的人生来move on。

极长的篇幅都是层层剥开华贵的套娃,把所有人带进了Jasmine的回忆里,逼她到崩溃的边缘。她的生活冲进阴沟里,回光返照,又死沉沉地掉落。还好结局是个悲剧,不然也太瞎了。
Jasmine是集大成的贵妇,坐拥钻石手链、丈夫的温柔和丑闻,以及抑郁症。她脆弱得只有一张壳,大荧幕特写她的脸时,睫毛膏总是被眼泪晕到下眼睑。她是一条美丽名贵的观赏金鱼,老头儿附体在她身上神叨叨的说话,离开了纽约的水域之后在西岸的平凡生活里处处搁浅。因为本质是一条鱼,没什么大脑,所以耍起手腕儿来也格外瞎,一次把丈夫送进监狱,一次把未婚夫逼得离场。她在聪明地做蠢事,所以显得可怜。

Jasmine和Ginger是两幅基因,装进了不同的生活里,彼此都没有自知,在顺境里可以敷衍和假装,在逆境里就只有抓瞎。两个人都不是深刻的人,只是Jasmine装得更有见识,也更有钱有底气去谈论这个世界。但当她被光鲜的过去给踢到惨烈的破产生活之后,两人一模一样的愚蠢就两相对照了。
这部把可恨之人拍得可爱的片子,老头儿确实拿捏的好。即便是其中纽约人民对西海岸满满的恶意,也是很正经的幽默。不得不提精灵女王的演技,在上流社会里美得像香槟,落魄时也有漂亮的气泡。汗水与泪水在别人身上只有可悲,在她演出来倒是亮晶晶的悲戚的美。尤其最后那个眼神,就是这种不做死就不会死的绝望。

——————————————————————————————
Po主知道错了,想张嘴骂我的人不如直接看第二段,忽略第一段好吗?求你们,被骂伤心了。

 短评

尽管布兰切特演得够好,设定又够讽刺,不过剧情铺陈得挺无聊。像茉莉这种故事早已讲过,也没讲出新意,一切太清楚无碍,没有回旋空间。对茉莉,连同情都很难。她的可悲,在于自知却打死不认,只能以碎碎念缓解人生的尴尬。这部如果有中意之处,就是旧金山的散漫,适合无无聊聊过日子。茉莉来错地方了。

6分钟前
  • 时以星
  • 还行

Woody Allen表面沿襲實則顛覆《慾望號街車》,讓角色統統有別過往,使用的最大技巧是“移情”,縱使茉莉虛榮傲慢觀眾仍同情其處境(她老公是騙子),但在最後一刻連這“移情”也被逆轉打破,那種悲劇性比《慾望號街車》更甚。布蘭切特不遜於費雯麗。p.s.:intercut剪輯大膽實則縝密,佩服

11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力荐

凯特·布兰切特演了一场“伍迪·艾伦模仿秀”,就像被小老头附体了,感觉这片子应该归类为灵异片,不是谁被小老头附体都可以像杰西·艾森伯格那么自然。剧本的各种对照用的很工整,故事也借鉴了一些经典老片的影子,结局也处理的不落俗套,女王大人的模仿秀也很了得,但相比前作也就及格而已了。★★★

1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伍迪艾伦这一回真是出人意料地杀人不见血,你会宁可看Jasmine哭,也不忍心看她笑。女王这次表演的复杂程度大致相当于《丑闻笔记》加上《天才雷普利》,脑残粉表示,值了!

14分钟前
  • 猪大腿
  • 力荐

林肯广场电影院不出意料的满场,小老头电影的笑点就是多且秒,眼泪都快笑出来了。同样都是"上流物质女"「虎落平阳」的故事,我们拍出「北京遇见西雅图」不得不说从编剧到导演演员比伍迪艾伦的新片差太多了!ps 凯特布兰切要是不拿奥斯卡真说不过去!!!

15分钟前
  • Macmania
  • 力荐

其实凯特·布兰切特的表演与以往有很大不同,虽然偶尔能闪出昔日的阴沉气,更多时候则是伍迪艾伦赋予的神经质,这也是蛮新鲜的体验。倒觉得剪辑很有趣,也很大胆,有一种恶意插入的蔫损坏,打破情绪或是延伸情绪。并形成讽刺。除了对富人的嘲讽,还有就是女人本身,茉莉对哈尔的依赖,三句话不离哈尔。

1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就喜欢这种无力抗争的故事。它就像长期盘踞在我心底的难题:为什么我人不坏,从不想害人,却最终无处可逃,成为命运的傀儡?

19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08/17/13 Alhambra14:1、请记住铁律:不作死就不会死;2、小老头继续不正经,内心不强大的人看多了会对婚姻失去信心;3、平行闪回叙事貌似成了固定套路?还好片子整体风格比较工整;4、布兰切特这表演冲着今年奥斯卡影后去了啊;5、悲剧的原因不是财富,是性格

21分钟前
  • davekozg
  • 推荐

剧本好赞,不用花里胡哨的技法、无需高升立意,也能讲述一个狗血流俗的好看故事,这就是老头的魅力;女王活脱脱一个女版神经老头,每根皱纹都充满演技,虚荣、脆弱、折腾、谎言、自私、势利,如附真身,不要批判她才是真正的loser,她一定会东山再起,野心和品味就是通行证。

2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I feel awful...really...想起粉红女郎里男人婆对万人迷说的,女人花点心思搞搞经济独立又不会死。成也太聪明败也太聪明,姐妹花两人的表演都超级抢眼(Cate真是用生命在演啊),中间笑点不少,继《赛末点》后终于再次被伍迪艾伦的剧本征服,去年《爱在罗马》我几乎是快进过去的。

25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伍迪·艾伦一刀切开了大苹果的冷酷内核。女主让人联想到《欲望号街车》,只不过挖苦取代了怜悯。布兰切特贡献了神乎其技的表演,虚荣与衰败同时呈现在她七情六欲的脸上,今年的女主单元实在太惨烈!缺点是,剪辑太生硬了...

3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伍迪镜头下没有简单的女人,对我们来说这也许只是部“喜剧”,但对某些人来说伍迪又将他们批得血淋淋。故事本身精彩,只是剪得不够妙。不过布兰切特演得非常到位,每条皱纹,每滴汗水都是戏。完整地塑造出了伍迪镜头下的另一个经典女角色。

31分钟前
  • icebloom
  • 推荐

茉莉的真实与虚伪就像硬币的两面,伍迪用双时空架起这两面并产生因果效应。反射出空虚、善于伪装的贵妇的内心世界,被虚荣心搞的的濒临崩溃,在她所谓的"loser"面前,她自己才是真正的loser。故事碎碎平平淡淡,情感凄凄惨惨戚戚,全仰仗凯特女王的演技,预祝圆满封后。

34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Woody Allen最好的电影之一,剧情和台词都精打细算恰到好处,Cate的每一个微表情都如此可信,至少拿下一个提名。这一个可怜的可恨的自大的聪明到家的傻女人,却也有可笑的自尊和顽固的底线,这就注定了她无法圆融攀附,终究作茧自缚。

38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不是每个人从云端跌落,都能面对现实脚踏实地。我爱这明晃晃的阳光,这油画般的景色和这神经质的女人。

40分钟前
  • 清久
  • 推荐

非常有趣的一部电影,故事简单但不单调,出色的人物塑造让整片神采飞扬。尤其是Cate塑造的这个可气可恨又可爱的女主人公,尖酸刻薄,无知自大,还自命清高的目空一切,当失去身边所有东西时,她那幅自言自语的惨样子,活脱脱的人间悲剧,可又让人忍不住窃笑--是她自己把自己塑造成这么一个莫大的笑话。

42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一年一度的伍迪艾伦终于上映啦,这次不像前几年连续的喜剧,倒是相当严肃。“茉莉”是一位沦落的阔太,影片用穿插叙述的方法描绘了她前后天上地下的生活片段。笑料十分“纽约”。当然这个角色是可怜又可恨,布兰切特太棒了,走路昂首挺胸的样子惟妙惟肖,生气的时候说话眼神都在发抖。一定会提名

43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非常纠结,在冷酷与怜悯之间无所适从。Blanchett的表演无懈可击。看一个人在镜头前从内心深处被生活摧毁非常难受,但我还是喜欢老头子的冷与黑。镜头愈发洗练了。

48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牙医收入挺高的你再考虑一下。

52分钟前
  • friendbeast
  • 推荐

在《欲望号街车》上,被《万箭穿心》的,不只一朵白兰芝,还有一个李宝莉,如今又多了一支蓝茉莉。

53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