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的心

HD中字

主演:马克·鲁弗洛,马特·波莫,吉姆·帕森斯,乔纳森·格罗夫,朱莉娅·罗伯茨,阿尔弗雷德·莫里纳,泰勒·克奇,丹尼斯·欧哈拉,乔·曼特罗,芬·维特洛克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平常的心 剧照 NO.1平常的心 剧照 NO.2平常的心 剧照 NO.3平常的心 剧照 NO.4平常的心 剧照 NO.5平常的心 剧照 NO.6平常的心 剧照 NO.13平常的心 剧照 NO.14平常的心 剧照 NO.15平常的心 剧照 NO.16平常的心 剧照 NO.17平常的心 剧照 NO.18平常的心 剧照 NO.19平常的心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平常的心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81年,艾滋作为一种前所未见的免疫系统缺陷疾病在纽约出现。由于它集中发生在男同性恋当中,所以在当时又被称为“同志病”。内德(马克·鲁弗洛 Mark Ruffalo 饰)是一个激进的同志作家,当他看着朋友纷纷死去以及政府的不作为时,义愤填膺的他发起了男同健康危机组织, 呼吁政府和社会公众对这场即将爆发的大瘟疫给予重视。半身瘫痪的女医生艾玛(朱莉娅·罗伯茨 Julia Roberts 饰)是少数从一开始就高度警惕艾滋疫情的的医护人员,也是内德重要的异性恋盟友。在运动中内德认识了纽约时报记者菲尼克斯(马修·波莫 Matt Bomer 饰),两人陷入如火如荼的热恋。然而菲尼克斯最终也被确诊感染,悲痛的内德惟有爱人和事业两线作战。健康危机组织的主席布鲁斯(泰勒·克奇 Taylor Kitsch 饰)虽然是内德最好的朋友,然而深柜的他行事风格与好斗的内德截然相反。执行董事汤米(吉姆·帕森斯 Jim Parsons 饰)一直试图平衡两人,却无法消弭越来越大的分歧,一场决裂迫在眉睫。而此刻已是艾滋在美国蔓延的第四个年头......  HBO电视电影《平常的心》改编自托尼奖同名戏剧,作者拉里·克莱默亲身经历了80年代的艾滋风暴,他以自己为原型,将纽约同性恋人群以及艾滋病人的生活和感悟写进剧本。电影不但描绘了早期艾滋运动的真实和复杂面貌,而且呈现了同志争取权益的曲折与必要性。无论身处怎样的时代和环境,去爱、去追求爱都应该与生俱来的权利。遗落战境租个男友过新年奶奶2016透明人出现了于星降之夜武媚娘传奇有胸版野鸭变凤凰2英语灵数23大明嫔妃之离间当男人恋爱时公路游戏平凡岁月的魅力特战王妃2圣剑之战尸体用甜酒漱口90后的80后后妈帕罗奥图汉尼拔·伯吉斯:喜剧夜袭捆着我,绑着我亚特兰大大火灵目传——觉醒牧野诡事之卸岭力士二百三高地远征!远征!纱丽迷情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不耻真相催眠·裁决国语宾果地狱吸血鬼学院2014杨靖宇将军置之死地而后生单身指南狂战七种武器之孔雀翎精装追女仔2004相思成灾2006援助1899花与将葡萄酒进瓶的那些事病尉迟孙立

 长篇影评

 1 ) 当我看同志电影时,我在看什么

很少有电影能让我看完之后如此别扭。虽然前两天才刚刚看完韩国的【回家的路】,但是对于不同题材的电影,表现相似感情基调后,我还是久久不能平复激动的心情。以至于在关上电脑后,少有的靠在床头,在夜晚闷热的气息中发呆。
纵观现在主流电影市场,以好莱坞为主,个人主义的英雄电影似乎已经是票房的保证,各大电影公司靠着一众不愁吃穿,不缺妹子的肌肉型男在全球市场上大肆掠夺影迷日益空扁下去的腰包。然后再让几个拧巴的导演拍几部文艺电影,捞上几个奖项,ok,一年就这样结束了。所以当看到有normal heart这样的电影出现时,在拥有这样演员阵容时,我深深的猜到了,这是一部为了得奖而出现的电影。
对于这类电影来说,我们不能去强求影片剧情有多么的精彩,而往往就是这种过于写实的情节累计,随着观看的继续,那种难以言喻的心情变回不断的发酵,升温,直到影片片尾字幕出现时,达到的那种失望之情已经足够让我们眼眶发湿。
回到主题,当我看同志电影时,我在看什么?必然不是像阿黛尔的生活那样,窥探女女之间的性交场面,相信每个直男在看到两人滚床单时,都会心生怨念。介于本人看片前的习惯,坚决不到网上去搜索相关信息和评论,所以,在影片的前半段,始终云里雾里的猜测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疾病,直到艾玛对病人说你的免疫系统已经几乎崩溃了,才明白这就是艾滋病。也就是到了影片的后半段,才从一个猎奇观看同志电影的心态转换到对于艾滋病历史的沉重心态。
其实说到这类题材,我们很容易的就想到了去年奥斯卡的大赢家,达拉斯买家加俱乐部,同样是讲述艾滋病的故事,前者是更加开放,激励的斗争,而这部则选择了在沉默中不断的呻吟。前者发生在后艾滋时代,世人已经知道了艾滋病的可怕,但是在官方,还是采用着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对待。而这部电影则发生在艾滋病发现的前期,无论是政府还是医疗机构,都在有意无意的回避这个问题,无论这是否与同性恋有关。
至此,影片的两大矛盾出现了,同性恋和艾滋病,两个如此让人忌讳的话题同时出现在了一起,足够在任何时候都去刺痛人们心底的暗角。从断背山开始,同性题材的电影逐渐走出了小众,猎奇的心理,敢于用更加自信和开放的心态面对观众。影片也都不再纠结同性是否正确,而是让同志们走出故事,回到每个人身边,去表演故事。平常的心更是注重这个环节的描述。每个人,无论是内德的哥哥,菲尼克斯,布鲁斯的退缩,汤米的帮助,都是因为背负着同性的自卑上。而人物之间的争吵也常常归罪于自己是同性恋,而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和重视。换言之,在那个时代,身为同性恋的自己都感到内疚好无耻。也正是这种心态的存在,才让每个人都如此的生动。当然,这其中不排除内德,这个在整部影片中不断呐喊和发飙的男子,更是在白宫里喊出了最脆弱的疾呼。
写到这里,我们不妨去看看演员阵容, 马克·鲁弗洛,曾经的绿巨人,以至于每次内德发怒时,都害怕他变身。这次选择誓言这样一个颠覆性的角色,显然他是准备获奖的节奏啊。 马修·波莫,猫鼠游戏里的神偷,更重要的是,这货确实一名同志,更是为了这部电影,疯狂减肥,有点当年机械师里克里斯蒂安·贝尔的味道。 吉姆·帕森斯,不用多说了,伟大和可爱的谢耳朵,说实话,能在大荧幕上看到他,总是害怕他有说错哪句话,当然,谢耳朵是gay这一点大家都知道。至于 朱莉娅·罗伯茨,有影后坐镇,各大电影节是不是要给点面子啊?分析完演员阵容,发现,这是一部如此用心用力的电影,获奖的目标如此明确,获奖的实力更是如此的雄厚。
回到文章开头,我们在经历的大片,英雄们的轮番轰炸后,是否还能静下心来去欣赏和思考一步电影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用心去拍。我们是否可以用敏感的话题去吸引观众呢,答案也是肯定的,但是前提是话题引用的得当。
再去讨论一下片中的一些细节。内德的哥哥不愿意出面帮助自己的弟弟,甚至当内德问:你承认,你我是一样的。哥哥也艰难的否定了。市长虽然是同性恋,但是却不愿意出面声援。白宫接待的参谋更是问出了是不是只有同性恋之间才传染,至于招妓,异性恋没事。显然,对于外人来说,这是一种对于同性恋的惩罚,我们不用去管他,直到健康委员会的每个人都渐渐认同了这个看法之后,大家也逐渐出现了退缩的态势。
影片发生在1981年,有了开始,却没有结束,就算是在电影结尾,我们也只看到了汤米默默的接完电话,从自己的名片夹上拿下菲尼克斯的名片。对于那个时代的那群人,他们能选择的也许跟汤米一样,默默承受,纵使身边有人在呐喊疾呼,但是,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明白,这只是徒劳。
对于这部电影,想说的很多,能说的却很少,也许只有真正打动人心灵的电影才有这样的功效吧。
写到结尾,想到了自己身边的一些同志朋友,也许在中国,2014年的今天又和1981年的那天有什么不同呢?除了自欺欺人的自信和真实的自卑外,剩下的就是大众的漠视吧。
当我看同志电影时,我也许看的只是身边的他们吧

 2 ) 至同志的一封信

刚刚看完电影《平常心》,有好多感想不知道在哪里说,索性发在这里好了。
那些每天找419mb什么的我就不多说了,有很多身边的人,在一起的情侣,说做爱从来不带套,我就问说你不怕得病吗?他跟我说,我又不乱,我说那你能保证对方么?他说他也不乱,我了解他,斩钉截铁的。我心想,你们认识才几个月而已,哪来的勇气?
大多数的人在一起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很了解对方,等分手了又会抱怨自己根本不了解对方,如果都了解,就不会有人因为失恋而痛苦难过和伤心了,大部分的人都是想不到对方会如此对自己不是么?归根结底,他怎么想的,你永远都不会了解,这就像没有人会傻到知道对方有病还去接触一样,所以那些被感染的,当初都是天真的相信对方,最后才后悔莫及。
电影里那么相爱的两个人,知道其中有一个染了病之后,连接吻都恐惧,甚至有的人会消失,有的人会反目成仇怀疑是现任传染给自己的,人都很自私,说翻脸就翻脸,因为大家都知道,如果自己死了,再爱自己得人也只是伤伤心罢了,该过自己得生活还是要过,该笑笑,该享受得享受,甚至也会再爱上别人,和别人上床,把你忘在脑后。
没人会为了你不活了,很现实对吧?那么你的自私为什么不转变成保护自己?不让自己有被感染的可能?恰好你保护了自己也是保护了对方,这才是所谓的爱不是吗?
其实可怕得不是病毒,是人心,电影里女医生说不需要你们做什么,你们就收敛一点就行,下面得同志回答说,那样人生还有何意义?…难道同志的人生就是做爱吗?别觉得可笑,当我这么劝诫朋友的时候,朋友也是这么跟我说得,他说想这么多干嘛,开心不就好了,要是该你得,你就得得,不该你得就不会。你瞧,可怕的不是他的欲望,而是他的心态,更可怕的是他还特别自豪的说出这样的观点,那如果他真的得了,他还会这么自豪吗?我想应该不会了吧。
人总会做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而这些事情的结果是无法改变的,这就像控制不了同志都去不乱,也控制不了病毒蔓延一样,电影的最后一句,每天全球都有6000例新感染的患者,这就是现实。
有时候挺讽刺的,真的是谢谢大家,没大家病毒不会传播的这么快,没大家不会死那么多人,我们已经受到了歧视,为什么我们不去努力赚回面子呢?是,现在社会开放,但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出柜?是,现在男女也会传染,但至今同志仍然是主要人群,显然你不会不知道。
我发这些感慨,不是为了教育谁,我是同样在说给自己听,警示自己,我也并不是告诉大家不要去相信别人,不要恋爱。想想什么是爱,爱可以是你病了他不离不弃,爱也可以是两个人幸福的生活下去,为什么爱一定要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呢?谨慎,冷静,不要随随便便的在一起,时间久了你会麻木,还记得我说的么?可怕的不是你的行为,是你的心,踏出第一步就会有第二部,从419到4n9,从群p到吸毒,这都是一点一点堕落的,不要放纵自己,那样你会控制不住你自己的,你会一直在降低你的底线,而你全然不知,我们每个人都有欲望,都有需求,但你看还是有那么多人控制自己控制的好好的不是吗?
真心推荐大家有时间去看看这部电影,也真心希望我们都越来越好。

 3 ) 艾滋这件大事

孔雀最后瘦骨嶙峋的样子让我想起一个孩子,十几岁,艾滋病。
几年前他住到我所在的医院,发热两年多,咳嗽,没有别的任何症状。
他的身边一直只有爷爷奶奶两个人陪着,从未见过父母的身影。我便找机会问爷爷:爸爸妈妈呢?
爷爷叹口气:爸爸脑子有问题,妈妈生他没多久就死了。

孩子家是山区的,所以很黑很瘦,也很羞涩。我每天去看他,过了好久才跟他混熟。
病史长达两年的发热待查是很麻烦的疾病,孩子之前去的医院都不大,所以病历资料也很不完整,爷爷奶奶都没有文化,每次做了什么检查,都要花好多好多时间才能跟他们解释清楚。
一路筛查下来,也考虑过艾滋,但是孩子那么小,没有输过血,没有性行为,哪来的艾滋感染源?
于是又考虑结核,请感染科的大牛来会诊。
大牛看完孩子,也是觉得像结核,又把我拉到一边:也说不定是艾滋,我说:没有相关的病史啊。大牛到底见多识广:还是查一个,以防万一嘛。

艾滋检测回来,阳性。
我又把爷爷叫过来,跟他摊牌,说:你肯定是在骗我们,孩子有没有输过血?孩子爸爸妈妈有没有什么特殊疾病?孩子妈妈怎么死的?
爷爷被我逼得没了办法,才回答:孩子妈妈是拐卖来的,生了他就跑掉了。
我和身后的老主任对看一眼,马上明了。
我跟他说,孩子得的是艾滋病。
爷爷看着我,一脸迷茫:艾滋是什么?
我给他讲一遍,他一脸木然,又讲一遍,还是木然,讲到不能更浅显的第三遍,爷爷依旧木然。
我以为他没听懂孙子得的是不治之症,结果他懂了,他摇摇头:可是那又有什么办法。

诊断清楚后孩子的病情很快控制住了,爷爷奶奶带他出院。我把写好的医嘱跟爷爷交代清楚,再三叮嘱他去CDC联系以后的减免费治疗方案。
长了点肉的孩子在病房门口跟我挥手再见,我的鼻子一阵酸。
这一家三口怎么办呢?
家里还有一个傻爸爸要养。
奶奶话很少,家里主事的是爷爷。
爷爷自己有糖尿病,有次到办公室找我问我哪里买得到国产二甲双胍,我说我们医院边上就是药房啊。他摇摇头:“唉……大城市卖的好多都是进口药,哪里吃得起。”
不幸的家庭有各种不幸。
苦难总是和愚昧贫穷紧紧相缠。

看着像孔雀这样美好帅气的小伙子在荧幕上枯萎真是很心痛的事,在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却比那心痛一百倍。
或许还能再为那孩子多做些什么吧?

 4 ) 同性恋不是变态东西,变态的是他所活着的社会

       在這個把攪基當作賣點(見無數對marvel影片的訪談)和把賣腐視作潮流(yoneco推上說過曾有偶像想在綜藝節目上展示她的同人誌)的時代裡,我們總會在某些節點選擇性的去忘記真正生活中的GAY的生存狀態。
       這部片子從一定程度上將我們拉回了現實。
       因為如今的理所當然很容易讓人忘記過去的苦楚。當你同周圍人開著帶同志意味的笑話時,你還會記得當年唸書時被大家群起而孤立的娘娘腔小孩嗎?當你在二次元裡做妳的腐女如魚得水春風得意,卻是否完全瞧不起身邊那些並沒有帥氣外表的同志?
       而這恰恰是現實。
       黨危機來臨,絕大多數人都會為自保而選擇緘默。沈默的大多數往往並非真理,他們只是不敢說、不願說、出於種種忌憚而不能說。開口出聲的人最初往往會被奉為英雄,繼而被打下神壇被裡外夾擊。為甚麼Mark Ruffalo所飾演的Ned總是那麼憤怒?對外,無人願意傾聽他所代表的訴求;對內,他的同伴又無法與他站在統一戰線,一同贏下這場戰役。他只能絕望的訴說,Who's gonna save my Felix?孔雀的角色更多意義上的心痛在於看著他湛藍色的眸子被病魔帶走光亮染上灰暗。他對Ned而言是愛之光,卻終被奪走只剩Ned一人在GayWeek的舞會上暗自傷神。
       Jim Parsons所飾演的Tommy在葬禮致辭的最後是如此心碎。"why God letting us die not helping? Maybe he just doesn't like us." 這體驗太絕望。被家人拋棄(如Ned)、被朋友拋棄(如Bruce)、被國家拋棄、被萬能的神明拋棄。任何宗教裡,愛都不是罪過,同性間的愛卻是萬劫不復。Ned向他兄弟渴求著同等的愛,哥哥卻怎麼也無法說出肯定的答案。
      只要人們還認定Being gay is a disease can be cured,這個群體就有繼續鬥爭的一切理由。

我也不造我大半夜寫了些啥。(毫無價值
文章名是1971年一部西德電影

 5 ) 从我的生活,看平常的心。

《The Normal Heart》将背景设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艾滋病刚出现的时期,以一个同性恋社群为切入点,展现他们的抗争和生活。尽管是虚构的剧本,但仍然可以在历史中找到相似的人物事件,电影改成这样也不容易,给我感觉用词要缓和很多,可能是为了让大众更易于接受。从《Queer As Folk》、《The New Normal》到《The Normal Heart》,这些作品从标题上就想让人们意识到,同性恋不是什么会长翅膀还能喷火的恶魔,或者手指会发光的ET,而是普通人,主要的原因,是LGBT群体一直以来被边缘化,过着并不普通的生活。

大概四五岁,当我的眼睛总往男孩身上瞄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和别人有些不一样,也没那么不一样,爱玩游戏,不喜欢上的课就逃学、睡觉,偶尔打篮球,和几个玩得好的哥们都比较调皮,经常被老师点名批评,脾气有时候很爆,没人问过我是不是gay,我一直知道答案。所以我还是一个演员...工作时间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全年无休。有人觉得我话少,有人觉得我话多,有人觉得我很凶,有人觉得我很乖,除了有必要接触的人之外,我基本不理,他们觉得我很酷。

新手演员演技差是正常的,小学时电脑坏了,我爸找懂这个的表叔来修,结果发现我硬盘里的“你懂的”影片后,跟我说那是不对的,当然我肯定死活不认那是我下的,我装无辜说是电脑里本来就有的,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小时候智商堪忧)...虽然最终他也没多讲,不过从那以后我就切断了和他们一家人的往来。我并不是羞耻我的性取向,也不是在意他人的看法,只是人都本能趋利避害,谁会想把自己的人生搞砸?从那以后电脑上锁,房间上锁,心也上了锁,事情变得简单,也变得复杂。

所以我明白Ben为什么不为Ned出面,为什么Bruce不愿意上电视,为什么Felix会选择和女人结婚,我也明白Ned为什么对他们发火,怒其不争,他有个有钱又爱他的大哥,过着抽版税的生活,想买房随时可以买,他不在乎后果,因为压根没有后果,其他人可没那么幸运...当你有一个工作,你依赖于这个工作,这个工作又依赖于别人的决定的时候,在法律没保护你前,你最好老实演戏,这个时候我是Bruce。当有人觉得网上几乎一边倒的政治正确,同性恋就该闭嘴了,好像突然间世界就大好了,说我们在搞“反向歧视”“弱势群体暴力”,说同性恋不该允许结婚,而没有人站出来反对,这个时候我是Ned。

随着十几年不间断地练习,我演得越来越好,外在并不需要改变什么,眼睛别乱瞄手别乱摸就行,主要是说的话要过一遍脑子,一开始会刻意回避,后来发现适当放开反而能以真乱假,为了观察观众的反应,以前同寝室的小哥说虽然不歧视,但不能理解同性恋,我说我就是,他不信说我不像,不可能的巴拉巴拉...我没接他这个话题,继续玩游戏。

工作后去了一个地方实习,被领导安排跟着一个大叔学,聊到私人生活,我问他结婚了没,他回答已结婚生孩子,我记得他回答的方式,那种规避的意图,如果是其他人可能就被蒙过去了...这个单位还有一位中层管理人物眼镜男,这位经常打小领结的要显眼的多,但这里的多数人应该不知情。某天,组织去吃烧烤,不知怎么的大家突然起哄俩直男亲吻,结果他们真亲了,女领导顺势表达了一下观点,说她不介意同性恋,觉得只要是真爱都很好。我猜她对眼镜男心里有数,说给他听的,但包括我在场的三位专业演员,不约而同开启表演模式:我在演愣头青吃牛肉串顺带仰望星空,眼镜男在演微信飞机太好玩你们刚才说啥,结婚大叔在演尿频尿急你们先聊我上个厕所。
这就是异性恋看得到,却没意识到的同性恋日常生活。

在看不到的另一面,像影片里一样,同性恋有着复杂的性关系,但不是所有人。在舞台剧里有一段台词,描述了这种性关系,当Emma想让Ned叫所有同性恋停止性生活,Ned觉得很荒谬,
Emma:Are you saying you guys can't relate to each other in a nonsexual way?
Ned:It's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at. For a lot of guys it's not easy to meet each other in any other way. It's a way of connecting — which becomes an addiction. And then they're caught in the web of peer pressure to perform and perform.

从联系同类到成瘾,究其根源只有俩字:孤独。我相信很多同性恋都感同身受,大部分人依然渴望爱情,即便不渴望,来了也不会拒绝,但在一个不能结婚的国家,一个官方谈同性恋还很敏感的国家,很难有什么结果。朋友A作为我最早认识的一个,毕业就选择了和女同闺蜜形婚;朋友B觉得还可以再混几年,到时候再找个喜欢他的女人结婚;朋友C没什么计划,和男朋友先谈着,走一步算一步;至于我,谈过的都以对方要找或已经有女友而告终,所以出国会是我的选择。

Men do not naturally not love.
They learn not to.
Felix这个角色恐怕是和观众最有共鸣的一个,始终在生活中挣扎,对待感情认真,有过一段很长的感情,但因为对方想找个更年轻的把他甩了,曾妥协和女人结婚,离婚后连自己孩子也不能见,拥有令人羡慕的工作,纽约时报记者,在大家看不见的另一面,他也在用他的方式寻找爱。他是喜欢Ned的,至少是喜欢他的外在,不然之前也不会跟着他进小房间,在接触后,发现Ned也喜欢自己,至少喜欢自己的外在,还和自己有共同的喜好,这才有了床上哭的那段,紧握的拳头终于松开,他决定在Ned身上赌一把,也许这会是他一直想要的。

影片一直在谈艾滋病,但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是借着与艾滋病的抗争谈性解放、歧视、漠视、平权、感情等方面,展现同性恋所生活的环境。

因为怕受伤,我们学会不去爱,可也希望有一天能够遇到对的人,享受平凡的浪漫。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每天都在寻找明天的出路,一个人守着秘密坚强着,终究不过是颗平常的玻璃心,摔了也会碎一地。

 6 ) 戏里戏外

朋友推荐了HBO的电视电影“平常的心”,讲的是纽约八十年代初的男同性恋组织就艾滋议题和政府斗争的故事。电影虽然远远谈不上完美,但还挺好看的。

斗争总是从比较边缘的人物开始的。故事的男主,Ned Weeks,是个性格孤傲的作家gay,男同聚会大家脱得差不多了跳舞的时候他要负责看衣服的那种。Emma是个因为小儿麻痹症而瘫痪的女医生,81年左右开始大量接触感染艾滋的男同志,向Ned求助,让后者向公众反映这一情况。目睹自己的好基友们一个接着一个感染,Ned从不问政事摇身一变成了斗士,开始组建男同志健康危机组织,希望政府能够关注疫情。在此过程中他碰到了纽时记者Felix。两人坠入爱河。男同组织的事业当然进行得相当不顺利。Felix又感染了。基友们一个接一个的挂了。而Ned行事风格过于偏激导致组织内讧,又被踢出局了。最后Felix也挂了。

电影剧本改编自同名舞台剧,而舞台剧剧本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剧作者Larry Kramer就是男主Ned的原型。“男同志健康危机”(Gay Men's Health Crisis,现在通常叫GMHC)不仅真实存在,而且是至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帮助艾滋感染者的民间组织。内讧也确实存在。事实上Kramer写这个剧本的导火索就是83年因为在GMHC与同事意见不合而被赶走。当时他自己又成立了一个组织,叫作AIDS Coalition to Unleash Power,简称ACT UP。和GMHC相比,ACT UP在政治上更为激进。

Kramer离开GMHC首先是因为不满意其官僚作风。其次他认为艾滋病大面积传播是个政治问题,需要政府介入,投入资源;而GMHC当时主要致力于给感染的男同志们提供一些社会服务、临终关爱。第三是因为他经常在未经和组织成员商量的情况下在公共场合发表激进的言论。第四可能跟他对于性的态度也有关。当时的情况是艾滋病刚开始大规模爆发,人们对于其传播途径并不清楚。有医生建议男同志们为避免感染先不要睡了。Kramer认为GMHC应该把这个讯息传递给大家。可在八十年代,性解放也就才一二十年,同志斗争也刚刚取得一些阶段性胜利。好多人都认为尽情地睡是自己的权利,是表达自我,以及和世界上的其他人产生连接的一种方式。他们认为Kramer小题大做。

被GMHC开除之后Kramer去了一次欧洲,参观了达豪集中营。这个集中营1933年就已建立。他惊讶于历史上那么多人都曾对此默不作声。回来以后写了“平常的心”的剧本,抨击政府和政客对于人民健康权的不闻不问,同时抨击同志群体对于艾滋问题的冷漠,以及民间组织在政治倡导中的无力。当然他为了平衡剧本的情感色彩,有意把男主Ned写成一个看起来有点讨厌的人:男同组织的成员们忍辱负重好久,好不容易弄到一个和政府官员对话的机会,被Ned一个大嘴式攻击给搞没了;平日里颇为自负,说话很少考虑别人的情感,哪怕是对着爱人,恨其不争的话也是随随便便就能说出口;约会的饭桌上大谈政治观点,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要做个斗士——谈的还就是达豪集中营的事。

但结合历史情境,你又会觉得Ned的偏激挺情有可原的。疫情爆发,政府不愿意面对,也不投钱给科研和医疗。电影里有一段抹黑式描述。Ned在白宫和总统的顾问谈话。后者关上门悄悄问他,这病是不是只传给gay,直男们平时和妓女睡一下要不要紧,到目前为止有没有异性恋感染的记录。在高度不确定的情境下,身在其中的人们要是不愿意等死恐怕也就只有挣扎与呐喊了。对此影片里也有描述:一个GMHC的志愿者在工作极度疲劳的时候精神崩溃,哭着说有可能艾滋真的是政府搞出来的阴谋,目的就是把我们这些人都给灭了。而真实的情况是,80年代Kramer那些极度偏执的行为确实增加了媒体曝光度,逼着不愿正视问题的人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稍微了解和接触过一点国内的艾滋运动和同志运动,因此很多片子里的人物关系看着都觉得好熟悉。激进与保守之争,政策倡导与“关怀”之争,在国内几个著名的艾滋病组织里,也是有过的。不一样的是事情发生的背景。在纽约是男同志们先自己组织起来,通过不断抗争逼着政府正视问题。而在中国,民间呼吁政府要关注艾滋病问题的声音虽然从九十年代开始就有,但最后政府开始下决心投入资源,主要还是因为非典导致的那场传染病与公共卫生危机。而很多男同志的组织恰恰是在政府投入资源之后作为疾控的一个切入点而浮出水面。

这个背景也导致中国的男同性恋组织天然和政府的关系更紧密一点。而女同性恋组织因为捞不到和卫生部官员握手的机会,转而向草根发展,同时和各种女权议题结合,在婚姻等问题上反而比男同志们表现得更激进一些。两伙人之间颇多龃龉。不知道在危机来临的时候(如果将来会有某种形式的危机的话),会不会有电影里描绘的那种女同志们纷纷去GMHC做义工支持男同志的感人场景。

影片总体氛围压抑,为数不多的几抹亮色:

Ned和Felix之间的爱。Felix很爱Ned。他容忍了性格暴躁的Ned,同时还看出了Ned内心深处的恐惧。最后他把所有的遗产都留给了Ned,还跟后者说要找个机会继续斗争。Felix长得也很好看。总之这就是个完美的爱人。现实中八十年代的Kramer因为搞抗争运动和自己的伴侣分手了。在那之前他曾经写过一部颇具争议的小说Faggots,男主也是以自己为原型,寻求长期稳定的关系而不得,并为此痛苦。大概他是在剧本里圆一场找到真爱的梦吧。最后病房里的婚礼拍得非常温馨感人。

大嘴茱饰演的瘫痪女医生Emma。冷静、勇敢,一直都很克制,直到最后听证会上爆发。这里面比较有趣但是始终都没有点透的其实是她和Ned之间的关系。电影里她最早察觉问题,并且最早到男同聚会上让大家cool down。(然后被骂“坐轮椅的婊子”。)她好像也有一点点被Ned吸引,拄着拐杖投向后者的怀抱。但是马上又说,快把我放回到轮椅上吧。创造这么一个近乎asexual的角色,不知道是不是和Kramer当时对于性的态度也有关。

谢耳朵饰演的GMHC工作人员Tommy。一个很温柔但一直在坚持斗争的人,总试图调和性情暴躁的Ned和根本都还没出柜却在做组织领导者的Bruce。他好像安慰和拥抱了电影里的所有人。片子里几个地方暗示其实他也喜欢Ned。(啊,为什么所有人都喜欢这个长得也不太好看性格也不太好的男主。)

如今,艾滋病的传染途径已经搞明白了。虽然还没有发现根治的方法和疫苗,控制病情的方法算是很成熟了。“不用死了。”我接触过的一个艾滋组织活动家这么跟我说,“如果一定要得一种慢性病,那宁愿是艾滋病,也不要是心脏病、糖尿病什么的。”现实世界里的斗争,结局比电影里来得光明。只是在得知这个剧本并非尘埃落定时的“马后炮”,而是在八十年代斗争如火如荼的时候就已经上演,还巡演世界各地、经久不衰,心里稍微颤了那么一下。

 短评

在众多基佬中演技爆发的居然是茱莉亚罗伯茨

6分钟前
  • 今 敏
  • 推荐

最值得艾美的演出应该是Joe Mantello 在办公室的大暴发和Julia Roberts 跟卫生署官员的对质。

8分钟前
  • Pius
  • 力荐

如果是為了看搞基來的還是收個截圖就撤了吧。沉重壓抑到最後結尾也沒有給出任何舒緩的餘地。抽屜里的名片只會愈來愈多而已,其實直到現在也沒有太多改觀不是嗎?

12分钟前
  • 脱氧核糖十三
  • 推荐

这部电影有那么几场戏的表演是殿堂级别的。深度广度的不敢说有多么出类拔萃,但是严肃程度绝对首屈一指。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如此喜欢PRIDE却依然只给了四星。在整体自我感觉良好的明知道是HE的励志故事里得不到更多。感觉这几年做同志片的人都特别认真特别花心思,每一部都有出其不意的惊喜之处。真好。

16分钟前
  • 昆汀的影子
  • 力荐

片中的H堪比GV甚似GV,演员演得也很投入,但是但是仍然让我出戏,怎么看绿巨人叔怎么出戏,叔你以后还是好好演直男吧,后面争取权利那部分演的还是挺让人入戏的。感觉导演想表达的太多了,然后各方面就稍显不足了。违心给个五星,孔雀脑残粉没办法,太让人心痛了。还有说本色出演的我【—哔—】。。

21分钟前
  • PPPPPPPPPPPP酱
  • 力荐

“人们本能地会去爱,是后天磨灭掉爱的本能” 最后半小时戳中5个泪点,年度最佳LGBT电影候选,罗伯茨的爆发戏、患病后的孔雀可载入年度演技。“为你爱的人,永远无法放手”

23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没料到瑞恩·墨菲这次在镜头上剪的这么碎,节奏上倒是明快起来了,有利自然也有弊,这本应该是沉下来的时代沧桑故事。剧本本身也存在问题,过于的舞台剧了,几乎每个主角都有一场重头的独角戏,反而一群美剧明星在表演上都欠缺了那种触动心灵的力量,不是全怪演技,怪摄影和剪辑。★★★

2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他们都是普通人,和你我没什么不同,只是碰巧不是异性恋罢了。

25分钟前
  • 洛风城
  • 推荐

思来想去还是给四星,是因为这是他们的事,也是我们的事,归根到底是人类的事。事件本身极具情感,而落实到剧本上的感情就有些想当然。政治和情感是两回事,就像现实和影片中,情感无法打动政治,政治也无法约束情感。但感情就是感情,有就是有,无关好坏。

30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推荐

本来是三星。台词和节奏似乎...差点事儿,那舞台剧式的超大段台词是怎么回事。但孔雀!!!!!!!!!! 哦我的心都要碎了.......

34分钟前
  • 张天翼
  • 推荐

准备的纸巾都不知道擦哪里好。。。。

35分钟前
  • Gintama
  • 力荐

3.5 果然最后一幕耳朵还是在整理卡片

39分钟前
  • 雨二厶
  • 还行

Love and Hiv,Bravery and Gay,Beauty and War.

42分钟前
  • 不良生
  • 力荐

以后不能直视绿巨人了。。。他是要和Loki。。。oh,no。。。

47分钟前
  • 六月物语。
  • 力荐

节奏很快,没有在该放缓节奏的时候去慢慢铺陈。大家都在吵,都在哭,都在挣扎。扔出了很多问题,却至今没有答案。

51分钟前
  • 中段儿尿
  • 还行

【C+】电影太浮于表面了,一个严肃的题材却没能表现出它该有的沉重与情感厚度,无论是哪一方面都显的平庸又矫揉。故事讲得琐碎且没有个重点,节奏和表演更是被剪辑给毁了,瑞恩墨菲就是个不入流的导演,麻烦以后请将这样的故事交给别人拍,让他好好拍自己的美剧就行。

54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总统顾问将门掩上偷偷问话的一场戏太有深意。若不是异性恋阴道性交也有感染艾滋的危机,恐怕同志们早已被“顺势”的清洗到灭绝。能拉到资金支持,展开研究,能进入政策讨论,还要看是否危及到了社会和权力金字塔的顶层:异性恋、白人、男性。So,无论女权群体,还是LGBT群体,大家仍要keep fighting。

56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看着孔雀在银幕上一点点枯萎是今年最让我心碎的电影场景。“同志不是生来不去爱的,他们只是学会了不去爱。”爱上便是飞蛾扑火,生死契阔...

5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出柜班底。每次看这种别人哭得死去活来的片子才能知道自己的泪点到底有多高。

60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索德伯格给HBO拍电视电影拍得跟电影一样;瑞恩·墨菲给HBO拍电视电影拍得跟电视剧一样。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