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武英雄(国语版)

正片

主演:李连杰,中山忍,钱小豪,蔡少芬,周比利,秦沛,仓田保昭,袁祥仁,楼学贤,高桥利道,谭淑梅,彭子晴,张浚鸿,李文标,林刚,麦咏麟,黄新,卢庆辉,刘思乐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 / 中国大陆语言:英语 / 粤语 / 年份:1994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精武英雄(国语版) 剧照 NO.1精武英雄(国语版) 剧照 NO.2精武英雄(国语版) 剧照 NO.3精武英雄(国语版) 剧照 NO.4精武英雄(国语版) 剧照 NO.5精武英雄(国语版) 剧照 NO.6精武英雄(国语版) 剧照 NO.13精武英雄(国语版) 剧照 NO.14精武英雄(国语版) 剧照 NO.15精武英雄(国语版) 剧照 NO.16精武英雄(国语版) 剧照 NO.17精武英雄(国语版) 剧照 NO.18精武英雄(国语版) 剧照 NO.19精武英雄(国语版)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忽然又想起了那个女子


  “等战争结束以后,我在东京等你。”

  在一群男人乱舞的打戏里,中山忍坚忍地表现出自己小小却不可忽视的存在感。既非花瓶,也非累赘,实属不易。对比战斗力破表的《刺陵》里林妈妈的表演,真是叫人感慨不已。

  少侠路遇不平,英雄救美,少女一见倾心,离家出走跟他漂洋过海来到异国。听起来似乎是个相当罗曼蒂克风的故事。

  可惜他叫陈真,这乱世爱情注定没有happy end。

  精武门容得下妓女,却容不下同样柔弱的光子。旅店住不得,大小姐出身的她只能跟陈真去野外找破屋子住。

  “没事,这不是挺好吗?”强颜欢笑也只能被老鼠欺负,真是可怜。

  只可惜三寸芳心都系于君身,就算无处容身又如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天涯海角又何妨。

  从离家出走,到自己决定离开爱人回东京,一步一步走的都这么有自我意识。看似一直性格柔顺的光子,却是坚强又有主见。

  这场战争持续了八年,其实也不是不可以等。

  只是八年后的东京,光子终究还是没等到她要等的人。

 2 ) 武术与搏击

推开其他关于影片的一切不谈,在这部包着民族英雄传奇故事的华丽外表,实则在探讨武术精神的电影中,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武术观念的更新,这在以往的武术片中是很少见的。一种更具时代感,与时俱进的观念在这部影片中被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那就是,实战的精神。

在影片中,饰演陈真的李连杰多次谈到了“搏击”这两个字眼,而并未拘泥于“武术”,而关于武术精神与哲理的探讨,则更多地是在修为的层次上。而思考的主题则交给了代表着上一代的智者的船越文夫身上,他的黯然离去,他最后的一句话,也代表着一种在武术本体上的观念更替,强调精神,修为的武术观念的人,在现代搏击中已经不是最强的了,如他所说,把人打倒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用手枪,他们更强调在思想上的作为。而我在这里不想探讨关于这方面的深刻哲学,我更关注的是以陈真为代表的年轻一代的以实战为主的“搏击”观念。

之所以用“搏击”,是因为陈真在影片里也多次提到了这个字眼,而它也代表着当今世界的主流观念。以陈真最具代表性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能打倒你的就是好拳法。”。这与中国传统武术的观念是完全背道而驰的,而中国人在这方面的迂腐也使得自己在观念上面落后于世界的整体水平。就像李连杰说的,中国传统武术最讲究的是套路,你来我往,见招拆招,所以他进武术队,都是从套路开始练起的。而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也成了阻碍中国格斗水平发展的最大绊脚石。

由于本人是个格斗迷,因此对这方面还是比较清楚的,代表着现今世界格斗最高水平的诸如K-1,UFC,Pride之类的顶级赛事,里面很难见到中国人的身影,即使见到,也多半是在很外围的小比赛上,这是为什么?很大的原因就是中国对于实战的忽视。现在的格斗讲的是实效,出的每一拳,踢的每一脚,都务求简洁,有效,所有的各种技巧,也都是建立在实战有效的基础上的。看K-1的比赛,其实有的时候也不是非常的“好看”,因为毕竟他们是以实效为主的,要打的好看,那你将付出的,就是被打倒的代价,即便里面有些人略显夸张花哨以突显个性,但实际上仍是相当谨慎的,其打法和中国武术的套路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了。

而中国的花哨的武术呢?现在我们悲哀地看到,它越来越沦为表演性质了,甚至在不久前,我还看到少林寺以自己的武术与周杰伦的嘻哈音乐“完美结合”,创作了一出音乐剧,还在宝岛台湾演出,引起轰动,看到这个,我除了悲哀,还能有什么呢?

与武术不一样的是散打,可能在散打上面,中国还算是没那么衰的,但是,散打已经完全与中国的武术脱钩了,它也是一种现代记忆,与现代的搏击观念契合的以实战为主的搏击技术,而我们的武术,则是彻底没看头了。

其实中国人在这观念上先进的也不乏其人,早在李小龙的截拳道以及他的武术理论中,我们就能看到这种实战观念的影子了,我可以说,即使他生活在这个时代,他的观念以及技术,是绝对不输于现在的那些世界最强的搏击者中的任何一位的,李小龙讲求最原始的速度,力量,爆发力,这种简洁的打法已经与现代的搏击非常接近了。可惜的是,李小龙英年早逝,我们也失去了一位最优秀的格斗家,更失去了一种最优秀的观念。

很难得的是,在这部电影中,探讨了这种武术与实战的观念,陈真在精武门里面表演日本拳法里面的侧踢,也代表了一种不分门派,取长补短的现代主义观念。在这部影片里采用的打法,大多数都是这种实战型的打法,当然因为是在电影里,务求好看,必然会有所夸张,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代表着最强的藤田刚和陈真,他们的风格都是实战型的简洁打法,而代表着传统观念的霍廷恩在藤田刚面前根本不堪一击,这也许也是编导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一种讯息,一种忧虑吧,陈嘉上一直是个观念很新的导演,他在这样一部很传统的影片中渗透了这么新颖的观念,不能说不是一种突破。

我不想谈论什么武术里面博大精深的哲学精神啊,思想境界啊什么的。这些都不是我要探讨的,我所关心的,只是中国的格斗水平怎样才能在世界上有一个立足之地,中国的武术怎样发挥自己的长处,克服短处,发挥它该发挥的实力。

在这一点上,观念的更新是非常重要的。影片通过思考,给了我们一个答案,我们是否也该好好思考一下,这个观念是否也应该要更新一下呢?

 3 ) 惯看“中国必胜”

       许多惯看中国功夫片的骨灰级影虫们常常感叹一事:又是中国必胜。
    对此我也是颇有些共鸣的,但不完全是在于中国功夫必胜的问题上。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完此片之后,除了又一次大快人心之外,心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假,太假,日本人到最后竟然没把陈真杀掉?!这还是凶残的倭寇吗?不可能,不可能。
    到了后来我了解了那一时期的历史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此片的更多。电影中的黑龙会是真实存在的,是二战时期顶顶大名的日本商社+武馆+间谍组织,而其前身不过是甲午时建立的一个小小黑帮,不过小归小,其创始人的“宏大志向”却是为后来帮会的强大裂变奠定了基础:为日本侵略东亚而服务。孙中山闹革命的时候,帮忙出力最多的外国势力,就是黑龙会,纵观孙中山的革命奋斗史,黑龙会的卖力程度竟是不差于当人弹的汪精卫。但和孙中山合作毕竟是因为有着清廷这一共同敌人,清廷倒台后,黑龙会马上摇身一变,成为中国最凶恶的敌人,片中的船越文夫就是代表了黑龙会中对中国仍抱有感情的一部分人。日本政坛在对华开战前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分成意见相左的两派的,一是反对全面侵华的文官阶层,二是盲目鼓吹侵华的军人阶层。文官们反对全面侵华不是因为他们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情操,而就是因为片中藤田刚手下那位来自黑龙会文官的一句话:日本再强,也不过一只强壮的蚂蚁想打倒一头沉睡的大象罢了,就怕这只大象哪天会疼醒过来。而后来军人对文官展开了大规模的暗杀,夺取了军政大权,终把全面侵华酿成了事实。但无论如何,文官的合理存在为片末主角的生还交代了一个合理的理由。
    而仔细分析片中主角的招式,就知道陈真的胜利并非YY。
    片头陈真痛扁那帮日本愤青的时候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分筋错骨手,一次打进虹口道场的时候用得最多的是寸劲,代表中国的传统武术。与霍廷恩决斗之时为了教训其武术的华而不实,陈真采用的是擂台上最常见的西洋拳。与船越比武的时候,船越问陈真用的是什么拳,陈真不齿的说能打倒你就是好拳,其实他用的是泰式肘击(笔者认为这是片中威力最强的招式了,陈真你对老人家还真狠)。到了再次踏进虹口道场的时候,陈真已是用尽了最好的拳,代表了世界上最优秀拳种的结合,修理这个单练硬功的机器人故是理所当然的了。所以导演的意思是各打50大板,既对中国功夫的不重视实战的传统做了理性的批判,又借船越的那句话:“要击倒对方,最好的方法是用手枪,练武的目标,是把人的体能推到极限。”,表达了对藤田这种杀人机器的不齿。
    电影的观众毕竟一个被人欺负了一个世纪且最爱YY的民族,中国必胜传统的继承是导演对票房的妥协。但电影做到了不拘泥于狭隘的民族思想去展现各种优秀的武术,《精武英雄》不愧是陈嘉上与袁和平的巅峰代表作。中国动作电影一路过来,只有一些香港导演在处理有民族关系题材上能够做到最大的“不偏不倚”,从早期的《中华丈夫》到后来的《精武英雄》,再到时间最近的《霍元甲》,这些抱着开阔心态的电影作品是难能可贵的。希望他们再接再厉吧,我是完全不介意看到洪七公与欧阳锋式或是西门吹雪与叶孤城式的结局的。

 4 ) 功夫片的巅峰

从小看到现在,看了二十多年将近十遍,越看越感动,越看越有味道。

单从武打来说,每场动作戏都完全融入故事情节与人物性格。陈真和船越文夫那场“决斗”可以说是巅峰中的巅峰,武术的魅力与中国文化的伟大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真正让这部电影成为巅峰的是它所呈现的其他一切主题。陈真与光子的爱情在时代背景下的真挚与无奈,陈真与霍廷恩在观念冲突与大义认同中升华的友情,中国传统与现代世界的复杂遭遇,狭隘的民族主义与真正的爱国主义,中日不同身份、取向的芸芸众生与精英身上的优缺点都全面而有机地在故事整体中表现出来。

陈真几乎代表了所有复杂问题的“正确路线”,代表了主创心中的期许。有趣的是,影片中“境界”最高的是两个日本人,船越文夫和日本公使;而弧光最显著的是当时中国人主体的代表霍廷恩,他也正是我们民族一百多年来走过的历程。

 5 ) 电影《精武英雄》关于山田光子

本评论为转帖

       精武英雄里的山田光子,由中山忍饰演。有人说,她是杰女郎里面最苍白无力的一个,我不知道该怎么理解苍白无力,但是,我觉得,山田光子是我看过的那么多电影女性角色中,比较讨人喜欢的一个。

       电影一开始,光子就给我一种非常可爱的印象(当然是完全来自她那可爱的长相啦),首先是与专心上课的陈真相比,调皮可爱她在上课的时候还不忘要引起陈真的注意,在尝试失败以后露出的微微失望的表情,就非常的惹人怜爱。接着,黑龙会的一帮弟子过来找麻烦,光子在一名同学被打以后勇敢的站了出来,这里又适时的表现了光子的勇敢和富有同情心。当黑龙会的弟子举起手装着要打她的时候,光子又很害怕的往后躲,这时候,偶们的大帅哥陈真当然是及时出现,英雄救美,得到保护的光子,躲在陈真的背后,向着黑龙会的弟子皱眉头,即使面对黑龙会的几十个个弟子,也毫无惧色。这里表现出了光子有女孩子柔弱一面的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恋人陈真的无比信任,因为光子相信陈真一定可以保护自己,即使对方有几十人也不怕。当陈真解决了所有的黑龙会弟子以后,调皮的光子又要求黑龙会总教头船越文夫赔偿被他徒弟损坏的钢笔。至此,光子的人物性格已经基本塑造成型,接下来就是要在给她的性格给予更细致的描绘了。

       光子的再次出现,是在法庭给陈真做证人,为其提供不在场证据,光子在法庭上首先是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日本教育部部长山田光南的女儿,下面我把光子的对话在摘录下来:“陈真他说谎,那天晚上,他和我在旅馆房间里头一直都没有出”“整个晚上?”“是的”“如果陈真乘你熟睡的之后再偷偷溜出的话,你不会知道”“可是他根本没有机会出那天晚上我们两个在床上一直没有睡觉”“既然没有睡觉,那你们在干什么?”“我们两个在床上没有睡你说能干什么?”“我现在已经抛弃一切,你要养我一辈子哦!”我觉得,整部戏就这里最温馨了。

       随后,作为日本人的光子受到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歧视,但是深深爱着陈真的光子并没有因此而憎恨中国人,反而以非常克制包容的态度来对待那些对他们极度不友善的中国人,这里,又表现了光子的大度和明白事理。和陈真同居后的光子也是处处为陈真着想,养尊处优的光子对让自己过苦日子的陈真没有一点怨言(其实,因为光子深深的爱着陈真,只要能够和陈真在一起,无论过什么样的日子光子都是觉得幸福的)。当光子明白到自己的存在会让陈真活得的很痛苦的时候,光子非常伟大的选择了离开,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非常艰难的决定,光子爱陈真胜过爱自己的生命,离开陈真绝对是一个最难最难的决定,然而恰恰是因为光子很爱陈真,才会做出这个无私的决定。离开的光子最后说道“对不起,我终于还是决定要走。人生有些事情比爱情重要,没有我在你身边,你能做的事更多了,遵守你的诺言,在日本军队回到日本的时候,我会在京都等你。”对于陈真来说,的确是有些事情比爱情重要,但是对于光子来说,爱情却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一个还相信爱情的女人是很可爱。

 6 ) 刀刀谈功夫片兼评《一代宗师》《精武英雄》

一、为什么谈功夫片
  我从小就认为自己是练武奇才,到现在也这么认为。武侠小说在开头总是夸赞还没有长大成人的主人公:骨骼清奇。我一直认为那说的就是我。最终我没有练武是我本人毕生的遗憾,毫不夸张的说也是武术界的一大损失。我可以毫不惭愧的告诉你当年连续剧《武松》上演的时候,我激动得每隔几分钟就要尿一点。不多,就一点。我爸只好每次在《武松》开演前,放个尿痰盂在我跟前。我可以毫不羞愧的告诉你我四岁的时候就经常和七八岁的孩子秘密地偷偷地到屋后小树林去练武,虽然每次都是我被揍得鼻青脸肿,裤子被铁丝网挂得稀烂,回来还要挨第二次揍;我毫不羞愧的告诉你《少林寺》上映时,我爸撇下五岁的我自己去看电影而我一把鼻涕一把泪寻到电影院,哀求守大门的叔叔放我进去后,在黑黢黢的人头里靠神的指引发现了我爸而且如愿以偿看到了觉远和尚。我毫不羞愧的告诉你《陈真》刚刚出现在我们那个小县城录像厅,在已经没有座票的情况我硬是逼着我爸把我扛进了录像室,骑在 他的肩头津津有味地看完了一集粤语版《陈真》——虽然一直不明白他们叽里咕噜讲什么。
  我还有无数的不知羞愧。事实上,我已经把我幼儿园拜初中大哥哥学醉拳,小学开山收徒,初中写武侠小说等等衰亡史给略去了。我之所以举出这些例子,主要是想说明我多么有资格评论功夫片。好了,玩笑话一过,开始回归正题。

  二、功夫片和武侠片有什么区别
  说到功夫片,首先要将其和武侠片进行区分。武侠片固然有打斗,但武侠片主要表现侠义精神以及武侠赖以生存的朦朦胧胧的那个江湖。大量根据武侠小说翻拍的电影都是武侠电影,在武侠电影中,固然有老一辈艺术家张彻胡金铨珠玉在前,但是不得不说,徐克是武侠片的巅峰。他的电影气氛亦正亦奇亦幻。无论是上下笑傲江湖还是新旧蜀山奇侠,不论新龙门客栈还是续龙门客栈,不论新仙鹤神针还是狄仁杰通天帝国,徐克营造了“江湖”既超脱又世俗的环境,也抓住了武侠人物那种热血孤独无奈仁义的精神特质。寒江孤影,江湖故人。天意昭炯,我自独行。在徐克的武侠片中,武打只是和布景、人物着装一样的道具。这些道具都必须为他营造的意境和侠义精神服务。在徐氏意境中,武打应该是唯美的,飘逸的,充满想象的,高来高去的,影影绰绰的。他的武侠的电影中你很难看到实打实的,拳拳到肉的武打设计。他也不会去区分这功夫是何门何派,应该有何特点。武打成了他表现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场所:高手扔出的石头在空气摩擦下变成石针(《新仙鹤神针》),快刀将反派大腿削成白骨(《新龙门客栈》),丝线能优雅拖动大船(《笑傲江湖之风云再起》)。
  然而功夫片则不然,功夫片着重在武术展示。武术是超出服装、道具、布景的上位存在,甚至剧情都必须围绕展示武术而展开。比如李小龙的功夫片,之所以称之为功夫片,就在于很多剧情都为了展示截拳道的腿法身法甚至练习法。在功夫片里面的“侠”,则处于一个类似于服装、道具、布景一样位置。很多功夫片其实就是复仇片,跟“侠”都没有太大关系。由于功夫片功夫是核心,以武术审美取胜,那么就要求演员本身具有的武术功底,拍摄过程中也推崇一招一式,拳拳到肉。像《精武门》、《蛇形刁手》、《醉拳》、《棍王》、《少林寺》《导火线》等等就是典型的功夫片,都把展示一个门派、一种兵器、一种武术的搏击技巧和特色作为影片核心。
  李小龙是功夫片的开山鼻祖。他的功夫片往往展示多种搏击技术,包括跆拳、西洋拳、泰拳等等。兵器既有刀、枪、棍又有其独有的双节棍,如《猛龙过江》、《精武门》等。
  成龙的早期多部影片《刁手怪招》、《少林木人巷》、《蛇形刁手》《蛇鹤八步》等等尚因循传统搏击方式,也拘于拍摄条件限制,这些功夫片虽然展示一门一派,但笼而统之却千篇一律。而后成龙发展出了自己的风格,最初把杂耍杂技揉捏到功夫片当中,逐渐注重利用环境道具来设计武打动作。据说成龙每个武打场景都需要即兴构思,根据环境所具有的特点来想招式,终于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武术审美。他的后期作品无一不具有浓重的成氏烙印。他的同门师兄弟洪金宝的多部作品也可以归于成氏功夫的审美范畴,日本系列电影《片山刑警》也可以看到成氏功夫的影子。
  甄子丹是在中年以后形成了自己的功夫风格,吸收了现代武术的搏击技巧,把东南亚武术系的很多手法身法都吸收了,显现出硬朗、直接、干脆的特点,《杀破狼》是代表作,随后的《导火线》延续固定了这一风格。《叶问》系列,虽然描述传统武术,个人特色有所淡化,但只要杜宇航的《叶问前传》相比,就会发现甄氏叶问个人风格依然明显。
  李连杰的大量电影都在展示传统武术套路之美,虽然间或他出现其他风格的功夫片比如《中南海保镖》、《精武英雄》,但他的总体风格从成名作《少林寺》开始就奠定了,和他个人阐述自己武术思想的作品《霍元甲》一脉相承。这里不得不提黄飞鸿系列,黄飞鸿系列名声很响,但黄飞鸿系列很难说反映了李连杰的武术风格。因为黄飞鸿系列的导演是徐克,徐克作品的个人风格过于浓厚,而且正如我前面谈到的,徐克擅长构建武侠世界,对于功夫片他其实并不拿手,他也不重视真功夫展示。黄飞鸿系列,尽管形式上这是讲一个武术家的故事,具备了功夫片的一切要素。但具体到功夫上,仍然表现为徐克式的夸张、飘逸。大量使用威亚追求唯美动作,所谓佛山无影脚,已经脱离了地心引力。黄飞鸿系列即便后来主角换成赵文卓,仍然还是徐克的黄飞鸿,不是李某或者赵某的黄飞鸿。严格来说,黄飞鸿很难归于功夫片。你只要把叶问系列和黄飞鸿系列做一个比较就再清楚不过了。叶问系列无论是甄子丹的叶问、杜宇航的叶问、黄秋生的叶问、梁朝伟的叶问,都实实在在束缚与咏春拳法要义的框架下,这可不同于黄飞鸿的天马行空。

  三、《一代宗师》和其他
  接下来重点谈谈几部功夫片。
  《冬荫功》、《盗佛线》,泰国托尼贾的成名作,如果你是功夫片迷,这两部片子不容错过,我毫不夸张地说他好过国内大部分功夫片。虽然成龙曾经是托尼贾的偶像,但是托尼贾的功夫展示绝对超越了成龙。这两部片子把泰拳的灵活和凶狠反映得淋漓尽致。故事的很多场景都是为了展示托尼贾的功夫设计的,托尼贾号称从不用威亚之类的道具,看完你就知道有多厉害。
  王家卫的《一代宗师》。王家卫拍过一部武侠片《东邪西毒》,在那部影片里他构筑了自己的充满文艺范儿的武侠世界。这是唯一一部我觉得拍出了古龙小说味道的武侠片。王家卫也拍了一部功夫片《一代宗师》。《一代宗师》是一部正宗的功夫片,而且还是一部具有相当内涵的功夫片。单从这点而言,王家卫比徐克牛。王家卫的两部作品也恰恰说明了功夫片和武侠片的分野。在《东邪西毒》,武功招式仅具形式,梁朝伟不需要在演出前练任何功夫。盲剑客被一刀毙命也不是为了展现武术,而是为了“我以前听人说过如果刀快的话,血从伤口喷出来的时候像风声一样,很好听,想不到第一次听到的是我自己流出来的血。”这句台词。
  但是《一代宗师》就不一样了。《一代宗师》是功夫片,那么梁朝伟就必须去练好咏春拳。张震为了演好八极拳掌门人的角色,实实在在得了个八极拳全国冠军。《一代宗师》里面叶问过关那场戏,提到的各门派功夫都是货真价实的玩意儿。所以《一代宗师》是正宗的功夫片,而且是具有一定艺术高度的功夫片。很多人把《一代宗师》误会为叶问,所以在看此片的时候总觉得张震饰演的一线天、章子怡饰演的宫二、赵本山饰演的大师兄这些人窜来窜去莫名其妙,其实,正如明白人所言,《一代宗师》是王家卫潜心研究民国武林后精雕细琢的一部片子,《一代宗师》是指民国武林的诸位宗师,既有咏春,又有形意,还有八卦八级。影片末尾缓缓扫过各大门派的牌匾,影片主旨尽在不言中。影片中的各种细节,包括“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习武体悟,“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的拳法精义,“只见自己,何以见天地,见众生?”的武学思辨,都值得一再回味。这是一部对民国武林有深度描摹的好片子,除了功夫之外有思想内涵人文关怀的好片子,值得一看再看。
  功夫片是类型片。所有的片子都可以归为某个类型,但这并不妨碍好作品出现。黑帮片能出现《教父》这样的大作,科幻片能出现《2001飞向太空》这样的大作,惊悚片能出《穆赫兰道》这样的大作。片子的类型和它最终表达的思想内涵和达到的艺术高度没有什么矛盾冲突。如果说王家卫的《一代宗师》是非常牛逼的文艺功夫片的话,那么陈嘉上的《精武英雄》就是非常牛逼的商业功夫片。

  四、不落俗套的商业功夫片《精武英雄》
  《一代宗师》和《精武英雄》都刻画了大时代社会变动下,武术界人物的命运。《一代宗师》着重讲述武术家们个人的情感,对武林绝学的传承,对武术精神的认识。而《精武英雄》除了上述主旨外,还把目光聚焦于对国民性的批判,对民族仇家国恨的反思。《精武英雄》走的商业片的套路,在塑造人物、描摹情感、勾勒武林,都难以和精雕细琢的《一代宗师》相比,灯光、布景、形象设计还是演技还是台词也显粗糙,但该片通体隐隐然有别于一般商业功夫片的大气,透露出导演的雄心和思考。
  在功夫方面,陈真的扮演者是李连杰,我认为这是李连杰功夫片的巅峰作品。这部作品的武打设计很有自己的特色,既唯美又写实,但又不局限于单纯的功夫表演,和影片传递的武学思想密切相扣。《精武英雄》中的陈真,既是传统武学的继承者,又是新技击的吸收者。所以他的身份既是精武门的五师兄,又是日本留学生——他是社会变革期间中国精英阶层的写照。他在传统武术基础上吸收了西洋的步伐,日本的侧踢,这是当时精英分子推崇的“洋为中用,兼收并蓄,取精华去糟粕”的主流思想体现。《精武英雄》陈真展现的中国功夫,灵活、实用。在陈真踢馆,与霍廷恩、船越文夫比武、藤田刚比武的几场功夫大戏中,功夫的细节处理都旨在展现武术革新的理念。他对黑龙会总教头船越文夫说:“能打倒你的就是好拳法。”而船越文夫回应道:“中国人的武功是强调个人的修为,而不强调实战,你今天这样的表现,可以说是一种突破。”
  这种武学上的阐释和追求,在其他的功夫片中很少看到。
  为了阐述武道,本片还故意设计了杀人机器藤田刚、日本武术家船越文夫、精武门馆主霍廷恩等形象。杀人机器藤田刚很厉害,但武术对他而言就是一种杀人的工具而已。对于武术家而言,武术是一种境界追求,是一种“道”。船越文夫说:“击倒对手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手枪,练武的目的是为了将人的体能推向最高极限,如果你想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了解宇宙苍生。”陈真亦说:“船越先生日本第一的是他的武功修为,而不是杀人伎俩。”片中另一人物,精武门馆主霍廷恩(钱小豪饰演),重在刻画传统中国武术的传承发展。霍廷恩在剧中也是一个很复杂的多面人物。他既是有钱人家的纨绔子弟,又是有志气有担当的热血青年。他既有和陈真一争高下的意气用事,又有把密不外传的迷踪拳示与陈真的大气远见。
  精武门的故事,李小龙、梁小龙、成龙、甄子丹都演绎过,故事剧情无非民族仇恨。所有形象都脸谱化,这也是一般功夫片的拍摄手法,迎合一般观众的观影感受,毕竟,大家是冲着功夫去买票的嘛。而《精武英雄》就不同了。第一,他的角色形态各异,丰富了影片的内涵。无论是霍廷恩的妓院相好小红,还是陈真的老婆日本人光子,日本黑龙会头目介川,日本武术家船越文夫,上海警察局头目,霍元甲生前好友龙劲荪,包括根叔之类的小角色,都有自己的光彩。第二他描述了中日武术家正常的武术交流,深发阐述武学精神,这超脱了所谓民族仇恨,以及打打杀杀,报仇复仇这种低层次的东西。第三,他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相反他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情节有了深刻反思和批判。中国人未必都是好人,日本人未必都是坏蛋。就连右翼黑龙会,也尽量给了较为客观描述。这和对日本右翼的大肆鞑伐的主流不同,但符合历史事实。第四他讲述了中国人和日本人剪不断理还乱的仇恨和友情。民族与民族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这种复杂感情的客观描述以及借片中人物对当时日本和中国关系分析,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功夫片思想内涵。第五,对民族传统和国民性的批判和反思,面对风云突变的世界,中国人该做怎样的调整和改变?毒死霍元甲的是老实的根叔,振作霍廷恩的是妓院的晓红,始终支持陈真的是日本妻子光子。
  《精武英雄》是一部商业片。票房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能在票房之外,加进自己的思考,还能把片子拍的好看不沉闷,这往往就是香港导演的本事。

 短评

此类型影片的扛鼎之作~~

6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中央六放过几百遍

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1994年是电影史上堪称巅峰的一年,产出无数出类拔萃的电影,这部就是其一。李连杰最好、最成功的功夫电影,故事简练、节奏紧凑、剪辑凌厉、打斗精彩,陈嘉上和袁和平的巅峰之作,水准在「黄飞鸿」和「少林寺」之上。据说昆汀是本片的狂热粉丝,看了不下百遍,曾将电影中的武打场面一帧一帧地来看。

11分钟前
  • 曼靑
  • 还行

史上最佳纯武打片。1.就“中日武术对决”题材而言,本片已经没法被超越了。其他同题材电影思想一比直接LOW到爆炸,因为它们基本靠煽动民族情绪。2.最出色的BOSS战,非常明白地告诉观众主角如何在弱势中利用技术击倒对手,而不是小宇宙。3.本篇对武学理念传递很到位,推荐键盘武术家多观看。

14分钟前
  • 万靖游
  • 力荐

鳄鱼肉干好吃吗?

16分钟前
  • littletwo
  • 还行

李连杰的个子虽矮,但演起一代宗师和热血青年气质非凡!!!中山忍太可爱了★.★阐述了很多武学理念,编剧功力很是了得。

20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山田光子,生长在这个时代,你我都无法选择,请保重。能娶到光子这样的媳妇儿真是三生有幸!国人的“巨婴”性在电影里充分暴露。霍元甲被日本人阿祥根叔下毒死。霍廷恩狎妓晓红醉心楼赎身素兰。击倒对方最佳用手枪,练武目标体能推倒极限,入境要了解宇宙苍生。光子为了陈真回日本。虹口道场终极对决。

24分钟前
  • zju_miracle
  • 推荐

当年金像奖袁和平输给刘家良,冤。诚然,《醉拳2》打得好看,但袁和平为《精武英雄》所做的却是武术境界的提升:欲“止戈为武”,必“以武传理”。相较电影界过往的文武相济路数,袁和平开的是以武道文的先河,只可惜不受重视。许多年后袁和平虽靠《一代宗师》更进一步,但颁奖者未必看到他的苦心。

27分钟前
  • godannar
  • 推荐

“年轻人,我告诉你,击倒对手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手枪,练武的目的是为了将人的体能推向最高极限,如果你想能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了解宇宙苍生。” 不愧为世界功夫片的教科书。

31分钟前
  • xiaohanyu
  • 力荐

难能可贵的是把日本人的军国主义者和普通老百姓区分开,把中国人里贪财害命的小人、封闭守旧的民族主义者和开明进步的爱国者区分开。武戏打得好看不难得,文戏贴切才难得。

33分钟前
  • Tangent
  • 力荐

年轻人,我告诉你,击倒对手最好的方法就是打手枪。

37分钟前
  • 汝就做吾的犬吧
  • 推荐

陈嘉上的经典。李连杰的配音演员就是台湾“国光帮”里的屈中恒。蔡少芬到精武门的扮相真是太古典太惊艳了。

38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这才叫经典

40分钟前
  • 船长
  • 推荐

经典啊!李连杰迷死人……

42分钟前
  • 时间的玫瑰
  • 力荐

李连杰对钱小豪、李连杰对仓田保昭,李连杰对周比利,三场如教科书般的武打。

47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力荐

看了导演后来的画壁我不淡定了,水平也太良莠不齐了吧

50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8/10。比起李小龙版陈真更像一个拥有理性民族主义内外兼修的黄飞鸿,矛盾内涵丰富既有儿女柔情又有文化反思,武指突出了动作的犀利和韧性,手钩住对方脖颈反摔藤田刚的致命膝撞、皮带作为武器都灵活耐看,但陈真为大和抚子放弃民族事业、巡捕公然反抗帝国主义和日本领事违背政府主张,情节太想当然了。

55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CCTV6的镇台一宝

58分钟前
  • AVERYの刀刀
  • 推荐

94年的动作片巅峰,中央六台的镇山之宝陈真和黑龙会总教头船越文夫的蒙眼大战尽显君子气概,对武术的切磋和境界的点拨,结尾与"机器人"藤田刚一战更是激起我们强烈的爱国心。

1小时前
  • 冰与火之歌
  • 力荐

小寸头+中山装=帅得一塌糊涂。功夫对决更是给力,经典之作。

1小时前
  • 元宝宝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