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

正片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 / 福建年份:2005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高三 剧照 NO.1高三 剧照 NO.2高三 剧照 NO.3高三 剧照 NO.4高三 剧照 NO.5高三 剧照 NO.6高三 剧照 NO.13高三 剧照 NO.14高三 剧照 NO.15高三 剧照 NO.16高三 剧照 NO.17高三 剧照 NO.18高三 剧照 NO.19高三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高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纪录了中国福建省一所普通中学一个高三毕业班的真实生活。高三的生活日复一日,简单而又沉重,痛苦却也快乐。  善良严厉的班主任,紧张刻苦的尖子生,逃避生活的“差生”,执着爱情的“早恋生”,学生的父母,每个亲历高三的人都有各自的感悟和超越高三的期望。影片的纪录真实、直白,透过高三生活的纪录,让人感到的不仅仅是为理想执着拼搏的浪漫,更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悲哀。当我们遇见你暴走潜龙我聘请了职业杀手温暖的印记我所经历的罗布荒原毁坏第一季全城戒备粤语版心律失常不夜城小人物癫佬正传福五鼠三十六计飓风奇劫2018十八岁未嫁时爱的那点性事心香厉害了我的车感动生命王志文版鲤跃龙门拉比特探长第一季余罪 第二季穹顶之下 第三季女巫往事绝望主妇 第八季爱你,万缕千丝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纹身2013哆啦A梦:大雄的恐龙1980西西里人涅兹拉1964甜水光之城的战斗联盟滑行道麦克白1979我是你的喋喋phone魔法师的学徒阿黛尔·雨果的故事演習逃往雅典娜新喋喋人生夜半歌声1937粉身碎骨1971请和我的妻子结婚2016藏獒多吉

 长篇影评

 1 ) 有一条河流和死亡一样是你必须趟过

  周浩的《高三》,剪辑的节奏非常出色。日戏,夜戏之间,集体和个人之间,无效话语和有效话语的虚实关系,叙事与抒情的虚实关系。那种挤压和逼迫的感觉太强烈了,活埋青春的复习材料,像梦魇一样的集体朗读声,洗脑模式的政治灌输,机械重复的梦想激励。如果没有周浩,我已经忘了那场可怕的噩梦,那个时候我胖到一百多斤,从心灵到肉体都被垃圾所充满,令人窒息的教室上空有一个虚空的梦想也在无限发胀,虽然我们都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
   
  然后是强悍的抒情,老师引用无数的名人名言重复相同的意思,学生在日记里不断自言自语鼓励自己。我想起了我的那个小本,在高三之后再也不敢翻开的那个小本。里面的句子和片子里那个女孩写得惊人的相似。

  相似性在《高三》中遍地都是。除了翻墙出去打游戏的两个“不良少年”,其他人都是复制品。从行动到心灵情绪,都是相似的。这里面也没有对友情的描述。那个时间和空间容不下柔软私人的东西存在。大家满脑子的字眼,是坚强,再坚强,舍我其谁,我的明天不是梦。

  一到夜景,那个女孩念日记的声音响起来。我便陷入崩溃的边缘。电影讨论现场里写,除了死亡外,又多了一样东西无法逃避。高三,和死亡相比,它对灵魂的伤害一定更大。因为我们青春年少的时候,就必须趟过它。

 2 ) 有时候我会怀念高三

不散作者 | 灰色堡垒

又到了高考的时节,这短短的两三天中,将会有无数人的命运会发生改变。而对于那些已经经历过高考的人们来说,在这段时间里又总是不由得回想起自己的高三生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时光。

每年的这两天,我都会想起那部经典的纪录片——《高三》

导演周浩曾经拍摄过《书记》、《大同》等关注社会现象的纪录片,很多人会以为《高三》也会是一部比较严肃地讲述中国社会现实的电影。当女主人公林佳燕这段文艺的日记作为旁白出现的时候,我的内心多少有点意外:

这一段话直接把我带回《花季雨季》的时代,再加上福建人类似台湾的口音,还有空旷的背景音效,竟然有种在看《流星花园》的感觉。

我们对于青春的想象已经被“青春片”绑架,成为失真的幻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的青春不会是这样的:

也不会是这样的:

更不会是这样的:

也不太可能是这样的:

对于身在中国的大多数高三学生而言,他们的青春都是这样的:

日复一日,单调乏味。

虽然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但却愿意为了那种微茫的希望不顾一切地奋力向前。

然而哪怕在这样艰苦的生活中,其实还是会有很多能够触动我们心底的美好。比如那些单纯因为喜欢而做的事:

在玻璃窗的上随手画出的图案。

无伤大雅的玩笑。

桌面上偷偷摆放的镜子。

团结拼搏的瞬间。

这些相信都是他们能够各自珍藏一生的回忆。这样的纯粹和坚韧,过了那段时间也许就永远不会再有。

作为全片的灵魂人物,班主任王锦春在加长版《高三》的一开始就说了这样一段话:

“……老师有时候也是为家长服务的,虽然我们这个教育也是为国家,为民族,是不是?但是,人一旦在这个圈子里面的时候,你很难与众不同。所以对于这部片子,我想局内人可能很理解我们这些人……但是对那些专家、学者来说,他们可能会看到许多在他们看来不应该的东西。”

那么,这些东西究竟是什么呢?

对于那些仅仅只是信念动摇或是过于紧张的学生,王锦春老师往往是以劝慰和激励为主,但是对于一些试图用各种方法教育都被证明是无用的差生,他的态度可就没有那么好了:

高考不只是一场考试,因为这场考试年轻人预先见识了世界的残酷和无奈。

当然也有人会说,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老师没有必要那样对待学生。诚然文凭就算没有办法证明个人能力的高低,却能实实在在增加个人的选择。而对于那些差生,电影里的班主任除了激烈的语言之外并没有进行更多的残酷打压,一旦跨出校门,真正的暴风雨比这强烈百倍。

电影里“差生”代表钟生明,满口大话言行不一。

晚上翻墙去网吧之后,他曾表示自己也想上进,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到:

在逃课睡觉的时候,他是这样对着镜头解释的:

高考是一场凛冬寒战,《高三》找到这段艰苦岁月里那些闪光的瞬间。

在电影的结尾,高考终于结束了,但王锦春老师又迎来了新一批的学生。对于那些学生而言,这只是一段难忘的旅程;但对老师来说,一切周而复始,会不会就相当于他的人生?

导演周浩接受访谈时对王锦春老师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

应试教育的缺点显而易见:越来越多的人都把读书考试当成了博取前程的工具,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动力。老师是无奈的,学生是无辜的,谁错了?

王锦春老师用汪国真的诗句“为了理想,我宁愿忍受寂寞,饮尽那份孤独”告诉学生们高考是冬天,考完会迎接春天,实现理想。

然而现实刚好相反。

日本NHK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三和人才市场 中国日结1500日元的年轻人们》近日刷爆网络,里面讲述了毫无理想的新一代中国年轻人。

深圳,中国最年轻的一线城市,活力之都,科技之都,制度和技术改革的先行者。这里吸引了无数来自中国各地的年轻人,南下淘金,干着最基础的工作领取微薄工资。

渐渐的他们聚集在一个叫三和人才市场的地方,成为人们口中的“三和大神”。

“三和大神”们多为出身普通的低学历90后,有留守儿童经历,厌倦单一乏味的高强度的工作后,找寻日结工作,工作一天玩三天,住最差的旅社,吃简单的食物,沉迷于网游。

每个三和大神都曾努力过,都曾有“梦想”。

他们从长期工作中抽身,过上日薪度日的“逍遥生活”,这背后不仅仅是个人的“堕落”更有着结构性原因。

就像网友久木さん所说:新一代九零后打工仔因互联网的资讯发达,视野较之父母辈要开阔很多,眼界更高,但又因社会的贫富差距过大,基本福利待遇不够完善,使得想法与现实有极大落差。当理想中的,可使人满足的生活遥不可及时,动力全无,原始惰性弥漫,放空一切,麻痹过活是很好理解的选择。

“三和大神”折射出当今社会年轻人整体的无奈与疲乏。三和大神绝不是人们嘲笑、批判的对象,语境更替,写字楼里口口声声自嘲“佛系”的白领们,不也是另一种“三和大神”?

《三和人才市场 中国日结1500日元的年轻人们》里也有热血励志的故事,其中一名接受采访的豆浆店老板早年在工厂打工失去一只手臂,用赔偿款开起一家生意不错的早餐店,他的故事不可谓不励志。

然而他也有自己的烦恼,没有深圳户口她的女儿面临入学困境,要么交高价学费进入私立小学,要么回到老家成为新一代留守儿童。

“三和大神”们接受采访被问到:“你不跟父母联系他们不伤心吗?”大神回答“联系了更伤心。”这句话,未来会不会从豆浆店老板女儿的口中说出呢?

每个人都只离“三和大神”的命运一步之遥。

这就是我们重新正视高三、高考的原因。我们以为未来很长很远,可是这会不会,这是我们人生的最后一次拼搏呢?

当我是高中生的时候,我时常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不能拥有多彩的青春,而必须囿于学校的控制之下?但当我离开学校之后,才发现从前的烦恼现在看来简直不算什么……人生像一个拧紧了的发条,似乎只有按照别人给出的方向奋力前进才是正确的选择,难怪有的人说我们这一代人从来就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青春,从懵然无知就直接过渡到了中年危机。

当“青春片”用爱情和性想象青春,当现实里年轻人过着“草食”“佛系”的大神生活,每年高考时期,我总觉得我们需要再次重温《高三》。

其实我们青春的正色是拼搏是不顾一切往前冲,那种傻乎乎的执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可能就是一生中最理想主义的一段时光。

回想多年前自己的理想究竟是什么,什么是那时候最珍视的东西,重新听一次晨读,触摸试卷的温度,保持紧张,接纳压力,不要让高考结束。

未来我们会成为佛系的年轻人、早衰的25岁中老年人,但是一生有一次拼搏,有一次接近公平,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一分一万人”,相信辛苦一年幸福一生,那种感觉真好。

《波兰来客》 ---北岛 那时我们有梦 于文学,关于爱情 关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们深夜饮酒 杯子碰一起 都是梦破的声音

摄影丨任曙林《昨天的青春》

责编 | 哪吒男

· THE END·这是“不散”的 第646 期 文章,偶尔严肃。

 3 ) 请问你算哪根“葱”?

“在一个空荡荡的酒吧里,有个人一直在拼命的灌我酒,灌啊灌啊,然后就把我带到一片长满了葱的地里,指着那些葱问我说,你算哪根葱?”
这是一个普通的高三女孩,在一部片名就叫做《高三》的纪录片里,面对镜头述说的她的一个梦。老实说,我被她的这个梦、她讲述这个梦时几许焦虑几许茫然的神情,深深刺痛了。

《高三》记录的是,福建省一个普通的县城中学里,一群2005届的高三学生们,琐碎、重复乃至疯狂的整整一年的生活。把镜头对准这群学生的时间往回倒上8年,在江苏省一个普通的县城中学里,我也曾经历过属于我的高三生活。
都说是日新月异,都说是与时俱进,可是,光阴已经流转了整整8年,一切的一切,却似乎都没有发生什么改变。老师们的“告诫”仍然是,人生能有几回搏,高三不搏何时搏?搏也不需多,请搭半条命;家长们的“叮嘱”仍然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生们的“学业”仍然是,康熙在位多少年?答曰61,诸如此类。
当然,一定要说有什么改变的话,也确实不是没有,譬如,我那会儿还在说“邓小平理论”,纪录片里的学生们都已经在说“三个代表”,再譬如,我高考那天进考场之前,我的母亲塞到我手里的是一只粽子,说的是,“儿,中!”纪录片里的母亲们塞到学生们嘴里的则是西洋参片了,说的是,“含一片,多10分!”

我很同情片子里那个叫做王锦春的班主任。他实在太不容易了。这边要督促说“勇往无前,舍我其谁”,那边要鼓励说“失望畏我,我何惧之”;这边要大骂早晨赖床不起的学生说“还读个鸟书,不要读了,他妈的”,那边还要苦口婆心的跟沉迷网游的学生谈条件说“算我求你,一个星期就去一次,其它时间不要去”;这边忙着劝诫“早恋”的学生“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那边还得疏导高考前10多天竟要临阵脱逃的学生“实在不行,就去拜拜佛烧烧香”;最后,学生们上考场前,他还得“战前总动员”,高呼“旗开得胜,大功告成”,滔滔口才俨然不能逊色于奥巴马……
可是,我又实在不能不痛恨这样的老师。他在片子的开头就说,“我知道很多专家、学者都会有看法,但是,只要是局内人,就肯定会理解我们的做法。”他还举例说,“我知道很多人都会说,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可是,南京的一些中学尝试了一些做法,结果呢?结果就是他们的升学率下去了!很多本来可以考上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考不上了!”OK,你说得貌似有理,振振有辞,可是,你真的不觉得你保守求稳因循守旧怯懦胆小得缺乏想象力缺乏哪怕是一点点的激情?难道你就一点点都没有痛心,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被所谓局内人可以理解的做法,“灌”成了一根根擅长适应拙于创造、长于技术缺乏想象、表面顺从内心分裂的“葱”?

当然,如此问责一个老师,并不公平,因为说到底,老师自己,其实也不过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而已。
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政治,有什么样的政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注定只能培养小心翼翼的官僚阶层,然后,我们的小心翼翼的官僚阶层,又注定只能制订这样的教育:学生无非两种,成绩好的与不好的,前者是改造好的榜样,后者是需要继续改造的对象;没有人关心个体的悲欢和渴望,失落和绝望,只关心身体,纪律、课程、思想教育,如此种种;某种意义上说,甚至连“思想”都不关心,只要身体老实,思想可以随便,政治试卷上,你一定要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试卷上,你一定要写某些历史规律是必然的,这么答就得分,不这么答就没分,如此而已,至于你是不是真的这样认为,并不重要。就是这样,如此这般,子子孙孙,无穷匮矣。
马克斯•韦伯说过,一个优秀的社会,大抵需要三种禀赋:认定自己的价值目标以及对此的生命关切和献身精神;由价值关切所产生的现实使命感和责任伦理;对现实超越感情的冷静判断和洞察能力。可是,我们的官僚阶层没有这样的禀赋,我们的教育也没有这样的禀赋,我们的社会当然就不会有这样的禀赋,那么,谁来,怎么,救救孩子?

 4 ) 周浩:四十岁的我看着十七、八岁的他们长大

        周浩:四十岁的我看着十七、八岁的他们长大

       精彩图文版稍后请参见:http://dc.smg.cn/
  
  7月28日,“真实中国•影院计划Ⅱ”晴朗七月•青春物语主题励志献映2006年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高三》,讲述了福建一所中学高三(七)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带领着一群男孩女孩们,度过成人礼高考前的一年的点点滴滴。放映现场气氛热烈,青春的片断引起笑声不断,不少曾经走过高三的观众也在片中的课堂里、书堆中共鸣着、回忆着、感动着。《高三》导演周浩也来到现场,在交流环节,周浩坦诚的说,我只是想记录下这群孩子的成长,给以后的他们看,这无论是对于他们还是对于拍摄者的我,都是弥足珍贵的。
  
  影院计划8月11日将开启“城市里的旅行”主题,独家首映法籍导演乐诗薇的新作《方浜中路的等待》,记录城市变迁与个人命运的千丝万缕。
  
  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刚才我们已经看了周浩导演的《高三》,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周浩导演。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是怎么找到片中这位老师的?你又怎么确定能够在他身上挖到那么多精彩的故事?
  
  周浩:这是一个所有中国家长都想把孩子交给他的人,他是一个尽心尽责的老师,找到他并不是一个偶然的情况。最早想做这个纪录片的时候,想到的是湖北的黄冈中学,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我没有得到他们的许可,之后一个我以前在《南方周末》的同事给我介绍给了他的母校,就是片中的这所福建的中学,王老师也正好是他的老师。王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很好,他不是那种严肃的老师。其实做纪录片,开始我并不能去指望什么或者说开始的时候去设定一个目标:他一定要是一个好老师我才去拍他。2005年我开始做这个纪录片,我的想法是:高考这样一件事情,在每年的六、七月份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的事情,竟然没有一个完整的纪录,是很遗憾的。我就是想做一份记录,而对于这个老师和这些同学,我并不刻意地选择他们需要是怎么样的人。也许我选择另外一个班,这个片子仍然能成立。
  
  观众1:片子当中有一条党支部会议的线索,我想问一下导演把它放进去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用意?录音的部分感觉有一些地方并不是随拍随录,而是后期录制的,是这样吗?
  
  周浩:你说的大概是无线话筒的问题,是这样的情况:有时候我感觉到这一天可能会发生一些故事,就会提前给他们无线话筒。关于党支部的问题,我想说的是:我做的这一份记录是特别有时代烙印的记录,我想记下发生在当下21世纪初的中国孩子身上关于长大的故事。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我为什么要去刻意地回避它呢?这是我们社会的一种状态,我不想去回避这些常态的东西。我想用纪录片去记录这个国家某一个角落发生的社会生活,不存在刻意不刻意的问题。
  
  观众2:你在教室的拍摄会不会影响这些高三学生?
  
  周浩:说一点影响也没有那是不现实的,但是,我的拍摄一开始就是十分坦诚的,我到他们班第一件事,我对他们说我想做一点记录,不仅是我的,也是我们大家的记录,希望你们能够理解。当然,一开始还是有隔阂的,时间长了,慢慢地他们会把我的存在忘记。要说对他们学习成绩的影响,我是不承认的,他们也不会承认。现在,我和他们之间还是有联系,昨晚,他们班一个同学给我发来短信说他又把《高三》看了一遍,又一次被感动。这个片子做完以后,我最大的满足感在于他们的感谢和感动,当时,我把完成的片子寄给王老师看,他说:“非常感谢你,这是我能给我们的孩子的最好礼物。”我觉得纪录片拍摄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是拍摄者的,更是被拍者的故事。
  
  观众3:做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您的拍摄初衷有没有改变?成片以后会不会觉得和自己的初衷有很大的落差?
  
  周浩:我在中国最一流的媒体做过十多年的记者,后来改行做纪录片是因为纪录片会给我各种各样的惊喜,它永远有出乎你意料的地方。如果这个纪录片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拍摄之前就已经想好了的话,那可能我就不会做这个行业了,就因为在做的过程中我不断调整着我对事情的看法,让我看到了某一个侧面,这是让人高兴的事情。
  
  观众4:您为什么截取了这样一个时间点,为什么选去了那样一些场景和片断?
  
  周浩: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回答你的问题。有人问我:你对教育制度有没有什么看法?我说我肯定有,我的看法就在这个片子里。但他问我:你的片子会不会对高考制度发生影响?我不敢奢望。我做的这件事情就是一个四十岁的人看一群十七八岁的孩子长大。我发表了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并且愿意拿出来跟大家一起交流。如果当时不是我一个人,而是很多人在拍这个题材的话,那大家对这个问题肯定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我提供给大家的是:我眼中的高三。我们这些人被称之为“独立制片人”。独立制片人是什么?就是我们用我们自己的方法来看这个世界,我们表达的方法不一定正确,但是我愿意拿出来跟大家一起交流。当我三十岁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不黑不白的东西,它也是很美的,我表达的世界肯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没有确切的答案,这才是最完美的。我会尽我的力量去描绘这个社会,但是我描绘的是我的理解,当大家一块儿拿出来交流的时候,这个世界就会向善。我希望它就像一面镜子或者路边的一滩水,让我们能够有所观照。也许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想看看今天中国社会的话,你光去调CCTV的档案或者调张艺谋、陈凯歌的大片来看,你不能够很好地了解这个社会的状态。这些资料就像正史,我们做的则是野史,野史虽然不足以担当正史的职能,但它是一种旁证。我觉得很可惜的是我想去看看我小时候的一些资料,但这并不能够。所以,我现在做的这个工作就是想给这个社会留下一些照片,有人说过: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的话,就像这个国家没有家庭影册一样。我们做的事就是想让大家看一看我们曾经就是这么长大的。
  
  观众5:《高三》这部纪录片,它的废片率是多少?这部片子里的很多镜头为什么能抓得如此得准,怎样抓到这些珍贵的镜头?
  
  周浩:这部片子的片比大概是35:1。并不是珍贵的镜头我拍到了,而是我切掉的镜头更多。如果我拍更长的时间的话,这个片子肯定会比现在拍得还要好。我对纪录片的理解是:你有多大的耐心,老天爷就会给你多大的回报。我的片子拍成这样的效果是因为我花了一年的时间。
  
  观众6:拍摄完以后,有没有对你造成一些影响?
  
  周浩:影响当然是有的。每一部片子里,你都会看到自己的问题,按照纪录片的原则,我应该尽量不去打扰这些被拍者。但是,我有时会忍不住和王老师一起去“帮”钟生明,告诉他:高考可能是你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相对公平的考试。因为我是过来人,所以想用自己的经验去影响他们,但是,相反,他们都需要自己去走过那个坎儿,别人很难影响到他们。
  
  观众7:对于独立制片的纪录片,你怎样看待它在中国的前景?
  
  周浩:我们尽量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去表达我们的看法,我们希望社会向善。
  
  观众8:我在网上看到报道说:您爱人评价说您是一根筋的人,这样的性格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是什么因素促成你离开了《南方周末》?
  
  周浩:我做过新华社记者,也在《南方周末》做过摄影记者。我之所以离开媒体是因为:全世界的媒体都是有立场的,有它先入为主的是非观,我去台湾的时候,他们告诉我哪一份报纸是蓝的,哪一份报纸是绿的,自然而然有一种立场在里面。这是我不大喜欢媒体的原因。我愿意独立地去表达我的一些想法,我更愿意做这样的事情,虽然不一定能引起大的反应,但我想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做我喜欢的事情。
  
  观众9:如果用静态影像,你会怎么表达这个题材?
  
  周浩:我以前拍过不少图片故事,拍得也不差。拍什么不重要,只要用他们来说自己想说的话就好。我以为纪录片是很好地说自己话的方式,但是这就是真实吗?我所拍的高三不过是截取了我这一年看到的一些画面,我截取了哪一些作了怎样的组合,都是有我的用意的。像纪录片这种以真实标榜自我的媒介,它实际上都显得不够真实。
  
  主持人:谢谢周浩导演的精彩解读,我们期待着看到周导更多精彩的作品。

 5 ) 他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

这是一部叫做《高三》的纪录片,拍摄者用了一年,跟踪拍摄了福建一个县城中学里一个班的高三生活。

不知道别人对高三时什么感觉,我上过两次,那种压抑和苦闷真的很可怕。也许现在回过头去想,那没什么了不起的,不是多大的事,上不了还可以再来。但那时候谁也没有这样坦然。那时候只觉得充满期待,又充满阴霾。就像片子里的孩子们。

我考了两年,倒不担心能不能考上的上,考的再烂也至少是个本科。父母对我也没有什么压力,考大学是我自己的事情。有整个环境的压抑,那时候就是跳不出来。现在看来我还是有盼头的。我曾经听说有许多人考了不止一两年,但还是专科,我没有办法想象他们的心境。

我们的老师也像片子里的老师一样用有些夸张语言来鼓动同学。老师们说——上了大学,一个好大学,一切都会好的。其实同学们也是这样想的,大家经常在一起幻想大学。在片子里,班主任老师在高考前对要参加考试的学生有几多悲壮的说:“你们将要上战场了,你们将一举成名天下知!”但真正山了大学有那么好吗?大多数人上了大学,曾经的梦想都被现实打的粉碎。也许我们曾经梦想的太多,期待的太多了吧。

片中的老师说,也许专家看了这部片子会不理解,甚至批评,但学生和家长都会理解的。我想所谓的专家完全没有必要用书本上的教育规律批评这个片子。因为在这样的制度下,学生和老师又能怎样呢?没有一个老师,一个学生能对抗起这个制度,因为代价太大。

高三的时候,每天没日没夜地做题、考试,老师再讲题,然后再作再讲……这么多遍的重复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许多东西只是基本的常识,不断重复的结果只是在比谁的记忆力好,谁的脑子更不灵活。但这样的重复却要决定谁能进入大学。光阴在重复中被浪费了,创造力在重复中被磨灭了,进入大学的人变成了什么了!

片子中不断出现女生清唱的《那些花儿》,还有开始一个个在镜头前亮相的一张张青涩的脸。都让我感动。我会想起我的高中同学。上完高三大家都拿着通知书各奔东西了,现在想起来,一晃,就是三四年了。许多人一直都没有再见过,其间举行过一次聚会,我因为有事没能参加。经常会觉得挺怀念的,但永远回不去了!

“啦啦啦……想她,他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

 6 ) 谁的高三?

周浩导演拍摄的纪录片《高三》是我早就很想看的片子,不过此前的整个期待阶段都没有明确地感受到我在用什么样的情绪去预设这部片子的状态。真正坐下来看完,才知道大家都是怎样想的。《高三》原样反映了一个班级的高三学生一年的生活状态,每个观众都有自己的高三回忆(小朋友除外),不管酸甜苦辣,总不至于一直在笑吧?原以为看纪录片时都会唤起自己的相同或相似的记忆,那么笑场最终是给自己的吗?这到底是谁的《高三》?

片子放完之后,周浩从容端坐下来,回答观众提问。我的问题他换了个方式来回答,他的回答恰恰也为“谁的高三”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如我所想,中国有千万种高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过法,学生、老师、家长、领导各有各的立场和小算盘,更各有各的造化运势。周浩说,他压根没想把高三整体状态展示得多么出神入化,当然也没像我想象的那样,把片子拍到报志愿录取结束。有不少观众很奇怪,周浩为啥剪出来那么多学生背诵历史知识时说出的政治敏感词汇。我起初的判断是,这样会表示出高三学生们固化的思想世界与外人眼中完整的世界有什么差异。但周浩明确地告诉我,作为一个四十岁的人,生长在红旗下,他是要通过镜头来表现出自己看待高三这个事情的态度。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态度来看高三,大家的角度都不一样。周浩注意到这些政治词汇、意识形态知识,这属于“他的高三”,我也有“我的高三”,你有“你的高三”。合在一起,真实的高三才完整。因此周浩说他当然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高三这个历史现象,我完全能理解了。

在我眼里头,《高三》这部片子对高三生活的表现非常完整,无论人、事还是状态,都和我当年高三时基本相同。有很多环节,有很多人不信。比如,有人担心,片子的拍摄会让学生分心,那最终影响班级高考成绩怎么办?没错,黄冈一中拒绝周浩肯定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个“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超级高中拒绝周浩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个很让人难忘的历史行为。至于拍摄是否能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我认为片中同学们已经作出了回答。凡是认为会影响学生复习的人,我感觉你的高三都是心不在焉的。一个真正投入高三的学生,至少懂得成败问题的少年,都会很自然地爆发自己的小宇宙。当你做起卷子来时,美女从你身边过,你头都不会抬一下。何况和你已经混得烂熟的一台摄像机和一位叔叔?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细节,这就是党支部会议。有朋友认为这个东西有点问题,真不真实倒不说,这个东西到底有没有必要花这么多镜头时间?我恰恰认为党在高三的影响就是无处不在的。因为入党在高中不仅代表着荣誉与利益,还的确包含有相当的光环闪耀特性。党支部会议是不能为任何其他的情节所替代的,无论支部书记的讲话,还是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宣读申请书的用语,这些都非常自然,这就是常态。有人认为高三学生这么忙碌哪有时间去开什么会,何况入党积极分子都是尖子生。那我只能怀疑你来自山东湖北河南这样的高考大省,或许你的学校把成败看得更重,且将之拆解得更细,以用来取消你参加党支部会议的可能性。

为周浩完成辩护之后,我想重拾片子中令我深感难忘的细节。首先教语文的文科班主任王锦春这位魅力十足的男士就实在太经典。世界上不缺少有创造力的学生,缺充斥太多素质不高的老师。尽管高三必然是鼎级高中教师发挥才华的舞台,但我们似乎各自都能举出例子,讲一些舞技不佳者的故事。王锦春的绝版台词太多,虽然他一年换一年地在用。因此我们一定要看到,一个绝顶的人,他的行为很可能背后也是时间重复带来的枯燥的堆砌,只是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只需要见他一回。在高考考场外的备考区域,王锦春站在桌子上,对“他的将士”们训话,有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地捂嘴笑。这都很正常,即便是王锦春自己也未必相信这些纯粹用来作心理战的鼓舞用词。我们绝对不应错过捏着台词纸的那双颤抖的手。当然,所有观众大概都记住了一个场景:在等待考生交卷出来时,王锦春往自己嘴里丢了一片此前给爱徒们各自分吃的药片。学生需要冷静并补充能量,作为统帅,他更需要。

一直作为背景旁白的林佳燕的日记也颇令人感慨,当年我曾每天舍得在复习中花掉晚自习时间中的一个小时以上用来在日记本上密密麻麻地码字。看得出来,林是一个外表坚韧的女孩,即使她成绩和心理素质都很好,我们还是能在她的日记中看到对自己的多种猜疑、否定,随后又看到她无数力量深沉的自我激励。本子上的字讲述了一个高三人与自己战斗的故事,它无愧于本片的心理脚本。在片子中比较重要的人物还有几位,比如逃课上网和在寝室睡觉的两个学生,还有留字条出走被王锦春劝回的张兴旺。不管是上网挣钱,还是烧香消愁,这些作法都极富青春色彩,站在银幕外面我们笑得出来,站进银幕去说不定我们就是艳羡者。话又说回来,看了片子,还是要回忆自己的故事,不然我们看到的永远是“别人的高三”,不是“我的高三”。

最终落到对高考和教育制度本身的思考上,周浩采用了比较惯常的方式,做各电视台新闻联播高考报道的声音节选。周浩在回答提问时说,没有人做得到花一年时间真正去跟踪高三这件事情,媒体的报道顶多集中在高考两三天而已。不把高三这个现象记录下来,以后历史会将其随意遗忘。将来我们也许反而会怀念这种独特的时代,少年们为了唯一一次相对最公平的全国竞争而奋斗。反观教育改革,我们也活生生地看到一些东西。全校家长大会上,校领导讲了南京高中搞素质教育失败的反例,强调应试还是很重要。可惜下面坐着的乡村农民们没有比较能力,他们想都不想只希望孩子摆脱种地或打工的家族宿命。城市高三生具有某种天然的优势,在此处体现为放弃一些东西的能力更强,但农村高三学生则只有死拼应试一条路。可见,我国能提供给青少年的生活道路备选方案实在少。进一步想想看,能用全局性眼光去审视高考制度和改革安排的人又有多少。

除去重启严肃的思考,我更浓烈地感受到高三重现般的心潮澎湃。片子的节奏也是这样,乐章越到后来就越有高潮的味道,而《那些花儿》带来的青春不可回复之轻轻痛感和流泪预感实在让学生们逃开不掉,我看起来也感同深受。这为高三生活残酷的主旋律配上了相对柔和的唱词。

关注纪录片,思考生活。请关注由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和UME新天地国际影城联袂推出的“真实中国·影院计划”。
http://dc.smg.cn/film-083.html

原文地址:http://st1984pinglun.blogbus.com/logs/26417124.html

 短评

谁不是自那白惨惨的青春里踉跄而来

8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推荐

忘记一些什么,想起一些什么,那是十六年前,如今我依然没有长大。

13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泪流满面

18分钟前
  • 熊阿姨
  • 力荐

入党积极分子的那一段....

19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推荐

仍旧还是觉得那一年,决不能重复,很庆幸,我走出来了,头也不回,然,可能是真的老了么?想要回去高中看看了,那个已经废弃的教室,上面是不是还有我曾经刻下的名字……

21分钟前
  • 苏小安。
  • 力荐

班主任人还真不错

25分钟前
  • 七 仔
  • 推荐

不知道中国孩子的青春里什么时候能多一点颜色。

28分钟前
  • 远子
  • 推荐

作为文艺作品它粗糙又略显混乱,不过很多高分应该是打给那难以忽视的真诚和观众自己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国情”两字有时候真能解释很多,当看到片尾那一串大学名称和“复读”字样很多人一定和我一样不只是扼腕叹息。影片的后半段一直在止不住地淌泪,5年了,不知那群孩子身在何方,是否安好?

30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力荐

能将一年的内容装入一个半小时是一种本事,况且选择的素材都很恰当。正在经历高三,所以看着比较感慨。

35分钟前
  • mOco
  • 还行

真正的中国青春不是小时代也不是左耳

36分钟前
  • 十方
  • 力荐

就像是我曾经的故事记录了下来。一样的学校大门,一样的师资层次和教学物质条件。一样的老师风格。当最后出现学生们的归宿,有流泪的冲动。四年之前,我文科,我恋爱,我想走出那个山城,去遥望远方。

40分钟前
  • yezzi
  • 力荐

这是我亲爱的母校,我有过的青春。

41分钟前
  • 安德烈大叔
  • 力荐

本以为看片子时会罕见的痛哭流涕,不过没发生,因为导演的功力实在不到家。不过有些“哭点”还是很有印象的,比如那次班会和北方的狼,那个女孩和那些花儿。最容易勾引眼泪的还是王老师的一些话语,不愧是教语文的。看这片子很容易勾起些相同或相似的回忆,回忆是最容易伤感的。王老师确实让我很喜欢!

46分钟前
  • 私享史
  • 还行

“铁打的高考,流水的学生”

48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片子里晨读时候朗读的那些文综屁话(尤其政治)让我感慨万千还有放英语听力时候的"丁冬"

50分钟前
  • Pirouette
  • 力荐

绝大多数的中国孩子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推向了那倒独木桥,泥沙俱下,不能自已,以至于我们都没空问一下这一切是为什么、我们要去哪。没办法,这就是中国,这就是我们的青春。

52分钟前
  • 应用层协议
  • 力荐

天下的高三都一样,天下高三的学生都一样。被梦想和青春挤阅得痛并快乐着……

55分钟前
  • littletwo
  • 力荐

有一种沉默的力量在推我们压抑的前进

58分钟前
  • SpringCameras
  • 还行

因为片中主角就是我们校的林佳燕,跟我一样也是文传,只是低3届。中午听说协会那边的人还找到了她,看这样一个纪录片就更有感触了……啦啦啦啦去吧,他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

5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在某些的时候某些片看了和吸毒一样。【高三】这片让王锦春老师赢得了超高口碑,他相貌不出众,语音不标准,像痞子一样抖腿,像流氓一样吐脏,可他对任何一个学生都不放弃,对任何一个学生都循循善诱,一个吐槽汪国真又引用汪国真的负责班主任,他们说:嫁人当嫁王锦春。

1小时前
  • 失意的孩子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