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上海

正片

主演:王祖贤,郑振瑶,冯远征,顾美华,娜仁花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中文年份:2004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美丽上海 剧照 NO.1美丽上海 剧照 NO.2美丽上海 剧照 NO.3美丽上海 剧照 NO.4美丽上海 剧照 NO.5美丽上海 剧照 NO.6美丽上海 剧照 NO.13美丽上海 剧照 NO.14美丽上海 剧照 NO.15美丽上海 剧照 NO.16美丽上海 剧照 NO.17美丽上海 剧照 NO.18美丽上海 剧照 NO.19美丽上海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美丽上海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母亲(郑振瑶饰)和父亲真诚相爱,在法租界的上个世纪 20 年代建造的豪华富丽的别墅里过着优越的生活。文革使父亲蒙冤而死,也使这个贵族家庭的四个孩子从此走上了完全不同的生活道路。大哥良浩(赵有亮饰),家庭问题,大学毕业被送到西北,完全被生活的磨难改变了。二姐静雯(顾美华饰),高中毕业,被发配去了贵州农村插队。不幸的婚姻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三弟阿荣(冯远征饰)从事着律师职业。但是,金钱的充裕并没有给他带来幸福的家庭生活,和妻子惠娟矛盾一直令他在体面的生活之外倍感烦躁。小妹(王祖贤饰),文革结束时,去了美国。但是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情结,始终让她有一份不安全感克拉拉传剃刀边缘1980悠长假期偶像漩涡第一季舞动我心2019上帝帮助女孩阿比盖尔的派对枭宠很想很想你超模们第一季鬼镇亲爱的,我把孩子缩小了暴怒的格蕾丝人见人爱老病号カチコミ刑事 ~オンドリャ瓶装火箭爱火梦魇惊魂怨灵完美女孩2014追梦的山里娃一路芬芳萌族酷狗侦探第2季二十二十鱼雷王牌大贱谍都是为你好紫心之恋罗斌的烦恼纽约行动皇冠高地好医生(2013)七武士1954红十字背后长沙里:被遗忘的英雄们女杀油地狱远离人迹11度青春之老男孩暗之齿轮小偷家伙, 小偷骗子入目无人四下皆你

 长篇影评

 1 ) 如何美丽

中规中矩的片子,我把它归入中国的特定类型片——亲情片,主要故事就是家庭之亲情。这样的片子很多,比如《九香》、《我的兄弟姐妹》,都是比较赚人眼泪的,我对这样的类型片也并不排斥,起码它在宣扬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不过,这部片子稍有不同,片中的兄弟姐妹在表面上并不显得很和睦,但他们内心深入都是充满爱和感激的,只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就会有矛盾存在。仔细想想,这倒是更符合常理,一大家子人,怎么就那么容易整日里其乐融融。貌合神离是虚伪,这样的争争吵吵或许更加真实。所以,尽管故事难脱窠臼,但片子对真实的家庭生活的探求还是难能可贵的。
同时又看了另一部片子《红颜》。DVD封面上就标榜这是中国版的《玛莲娜》,看过以后还真是如此,有一些情节设置明显是模仿《玛莲娜》的,比如那个小孩躺在床上看黄色小手绢,还有女主人公被几名妇女当众羞辱的场景。整个故事真的是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平淡如水,波澜不惊,完全属于是看头知尾的片子。可怜的是,这样一部电影居然也要拿到威尼斯去丢人现眼,还骗回了一个让人完全陌生的荣誉称号。当下国内确有根本不知道如此拍电影的一些人在混水摸鱼,比如今天春天的那部《桃花灿烂》,简直烂到了极点,首映是用投影放的,刚一看到,我还以为是大学生的DV作品。后来得知,那个导演是拍广告的,其代表作品是臭名昭著的“脑白金”系列和“黄金搭档”系列,不禁叫人汗颜。影视圈的另一不正之风是模仿,没完没了的模仿,而且是十分拙劣和蹩脚的模仿。《好想好想谈恋爱》模仿《欲望都市》,《生死24小时》模仿《24小时》,数不胜数,什么热门剧都要被拍个中国版,恶俗之极,这些做文化的所谓知识人的创造力都哪去了?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创造力。

 2 ) 矛盾与温情

一个在文革中破碎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被人打死,母亲本是大家小姐,却在街巷扫厕所。

大哥考上大学却被迫去西北做兽医,二姐没赶上好时候未能接受良好教育,三哥读了法律出人头地,小妹留美做计算机。

四兄妹在母亲临终前相聚,争吵,爆发种种矛盾。

大哥这个人物让我想起当年那些支援大西北留在西安的上海人。他们多半和上海的亲人不再保持联系,一生也过的艰辛。

电影里四兄妹最终留半套房子给大哥这样的剧情,现实里我未曾得见。

二姐大概是上学时恰逢文革,失去了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她的女儿那样叛逆……

三哥像是有了钱就有了一切社会地位那样,他仿佛掌握了在家中的全部话语权。这个人物在一开始我是极其厌恶的。

直到老太太故意给了小妹一盒儿时的玩物,那盒子里有她二年级时所写的批判父亲为资产阶级的作文。老太太口口声声我不怪你,分明又是在说老三被同学打被老师逼也没有出卖父亲,父亲最疼你,你却出卖他。第二天,父亲便被打死在雨天的街巷里。

巧合的是,老太太表露完心迹,第二天便也去了。

老太太说,她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受人欺。年轻时想来吃尽苦头。好在儿女都很孝顺,争气。她走的安详。

 3 ) 再一次,我更加理解你,母亲

对我而言,一部好看的影片,一定是对我有启发性的,能让我引起深深思考的。毫无疑问,《美丽上海》就是这样的影片。

题目我用了“再一次”,因为在《孤味》的观后感中,我的题目是《我想我会理解您,母亲》。在有关母亲的影片中,我的思考很多,等同于我对两性关系的思考。因为我发现,随着我越来越成熟,年纪越来越大,我好像对母亲越来越没耐心,越来越抗拒。每每想到这一点,我就很挫败。

回观从出生到现在这么多年与母亲的关系,似乎这几年里,从我找回自我的那时起,我与母亲在情感上就完全剥离,“作茧自缚”的枷锁被打碎,我再也不是那个从小十分听话乖巧一心只想着为妈妈争气让她有活着的动力的小孩。

从小开始,我就是为母亲而活。她总是说:“如果你不听话,你不争气,妈妈就没有活头了。”“我早就不想活了,要不是看到你和哥哥那么乖巧听话,我早就不想活了”。什么叫不能承受生命之重,大概就是如此。为了能让母亲好好活着,很小我就开始很独立、自律甚至自强。那些成长过程中的恐惧,日复一日的恐惧,从来不曾停止过的恐惧,我都硬着头皮独自承受,从来没有告诉过母亲我的感受。因为从小我就知道,妈妈需要我给她活着的勇气和动力,而我,怎么能再给她找麻烦?有人会问,那你的父亲呢?

我的父亲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处于完全缺位的状态。他是个不善言辞又不懂得和自己的子女相处的父亲。他可以逗别人家的小孩,抱他们,举高高,但是他不会这样对自己的孩子,仿佛陌生人一般,以至于每每遇到他和别的小孩愉快的互动,我都渴望我是别人家的小孩,这样我就可以在他肩膀上,在他大腿上,在他臂弯里,感受来自父亲的温暖。

在那样的岁月里,父母常因奶奶的挑拨而发生家庭斗争。母亲性格刚烈,嘴硬不服软,也总是因此被爸爸拳脚相向。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我躲在门后,听着母亲的哭喊声,瑟瑟发抖,心如刀割。

在情感上,我和母亲是联结在一起的。我和她的联结如此之深,以至于她因吵架气到精神恍惚需要在中医的外公家疗养数月的时候,我也因此一病不起,肠胃失调差点一命呜呼。大概五岁之前,母亲一旦犯病,我必然生病。这是一种无法解释的现象,是我在重塑自我的过程中发现的。这让我很震惊。

再后来就是漫长的学习之路,依旧一切为了母亲。虽然父母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少,但母亲总回想起自己的苦日子,一遍一遍地向我诉说。每一次我都发誓要考上大学,长大后带妈妈远走高飞。再后来变成了他们远走高飞,我和哥哥成了留守儿童。整整八年,母亲都没有回过家一次。她总以节省路费为我们准备更多的生活费、学费为由。每逢佳节倍思亲,古人说的一点都不假。每个除夕的深夜,我都蒙在被窝里哭着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那种孤独和寂寞,和寒冷一起,深入骨髓。这样的成长环境,让我几乎丧失了家的概念。在我的脑海里,竟然无法搜索到一张关于“一家人”的画面。

大一寒假,一家人才得以团聚。那次我猛然发现,我要带着妈妈远离的爸爸,竟然已经开始老了。常年的劳累让他有些驼背,目送他上班的背影,比起朱自清,我更加难过。我倒头蒙在被窝里哭了整整一个下午。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如此心疼我的父亲。他从未表达过对我的喜欢,也从未当着我的面肯定过我的学业,我的其他。偶尔在母亲那里听到父亲一两句夸我的话语,我都能高兴好几天。。。我想,还没有得到他的当面肯定,他为什么就老了呢,再也不能像小时那么高大那么令人可怕了。

回顾成长的过程,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母亲能够活着、父亲能够肯定我,此外,我找不到自己活着的意义。毕业后,找工作,谈恋爱,很大一部分也是想着能为他们争气,让他们有面子。而自己的幸福呢,也就将就吧。

事实证明,当我长大,步入社会,有了自己的生活,是需要为自己而活的。于是,我开始自我觉知,疗愈自己,重塑自我。我学习了一些心理学、占星学的知识,开始认识自己,去疗愈那个曾经一度孤立无援的小孩。慢慢的,我不再以母亲为中心,我甚至做好了独身的准备,对她的劝导不管不顾,然而她更狠,她说她会死不瞑目。这句话让我耿耿于怀了大半年,我又开始妥协了。于是我想,为了完成这样的任务,随便找一个人就可以,跟谁不是过呢。结个婚,生个娃,再离开,我的任务就完成了。

可是我不开心,不开心了好几个月,没来由的开始肝痛。中医说我是肝气郁结成疾。我幡然醒悟,原来我是不开心的。于是我果断结束了这样的日子。症状马上就消失了。

为自己而活很重要。这两年多以来,我走上了完全独立的日子。我坚持了我的坚持,哪怕险些处于和父亲断绝关系的境地,哪怕那个势利到冷血的哥哥果断与我断绝关系。这条路很难,我依然记得某个午后醒来,我嚎啕大哭,我哭为什么父亲那么缺位,为什么小时候他不抱抱我,为什么对我如此冷漠?

缺位的父母,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不亚于家庭暴力。一直以来,哪怕此时此刻,我也一直感谢母亲的“在位”,虽然她的“在位”缺乏边界,她把我不该承受的情感和情绪都完完全全的倒灌到了我身上,让我承受了太多而丧失了求援的本能,被迫成为情感上的一座孤岛,对我后来的两性关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当然父亲的“缺位”同样给我造成了深深的伤害。在自我疗愈的路上,我一直坚持认为,父亲需要为他的缺位负责。他没做好就是没做好,无法原谅,也不想要去原谅他。因为原谅并没有用,也不能挽救什么,反而原谅让小时候的自己无法被看见被正视。我选择不原谅,是为了让内心里的小孩,得到慰藉,让她可以安心的走远。事实证明,这是有用的。

这两年我一方面完全独立拥有自己的生活和家庭,另一方面,我和母亲在情感上保持着很长的距离。每次她给我发微信,我总无法好好的聊天,心里总是窝着一股火。我对她的第一反应总是不耐烦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是没有过叛逆期的, 难道我的叛逆期现在才出现?

就在前两天我和微友还讨论,父母总把“为孩子努力挣钱”当做“不在位”的说辞。我说,难道没有孩子他们就不努力挣钱吗。我曾想,难道没有我和哥哥,我的父母就不努力工作挣钱了吗?可是为什么总说是为了我们呢?难道不是为了他们自己吗?

但看完《美丽人生》,我的这一观点又发生了变化。《美丽人生》里的那个妈妈,看着被打死的爸爸,无法活下去了打算自尽,结果看到儿子和女儿的照片,又萌生了活下去的勇气。我突然想到了我的母亲,在我小时候的那几年,她遭受了太多,她也许真的无法活下去了,换作是我,不比她更有活着的勇气。然而,正如母亲所说,看到我和哥哥那么懂事,不忍心扔下我们,所以她还是选择活下去。我对此深信不疑。

对于父亲,我已经不再纠结了。从两年前那个嚎啕大哭的午后之后,内心里的小孩最后一次因父亲的缺位而哭泣,此后她就愉快的回到她的世界里了。

而对于母亲我为什么会越来越缺乏耐心,大概是因为我和她剥离开来又没完全剥离开来。我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全然的倾听她的种种。然而她只是抱怨一下,问候我一下,我竟毫无耐心,甚至揣测她的意图,“揭穿”她言语背后的“面子工程”,指责她的不负责任和自私自利。我大概是产生对母亲一直以来的做法产生了抗拒。可是我是她的女儿,她不向我倾诉向谁倾诉呢?我倾听就好了,我需要正确的对待这件事。毕竟我长大了成熟了,更有能力去面对倾听这件事,而不是因重复模式产生的抗拒、

想到对母亲的这一点,我很愧疚。借由《美丽上海》,我把对母亲的关系进行了反思。我对母亲多了一份理解,至少,我不再想当然的认为一些事情,不再想当然的去揣测她当年的意图。我在想,换作是我,我能做得更好吗?未必,我也许做得更差。

 4 ) 评论美丽上海

看似平淡无奇的一部电影,剧情也是波澜不惊,没有悬念,没有包袱,也没有大起大落,但却能引起普通中国百姓的共鸣。曾经在网上看过一句玩笑话,说生在中国又死在中国,是双重的不幸。笑闹中也表达了老百姓对现实的不满。凭良心说电影里那个老太太的四个子女都是好孩子,勤劳,善良而且都非常孝顺,老太太本身也是大家闺秀出身,是很有涵养的一位老人。但他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不幸,尤其是大哥,为了这个家牺牲的自己的一片大好的前途,离开上海去了大西北。有了他的牺牲,才有弟弟和小妹今天的发达(一个当上律师,一个去了美国),但他从来也没有觉得不公平,也没有觉得自己委屈,却为没有为自己的孙女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觉得愧疚。这么好的一家人却不能幸福的生活,我觉得是这个社会的责任。如果一个社会不能让勤劳善良的人获得幸福,而总让那些投机倒把的人占便宜,如果养猪的人吃不起肉,盖楼的人买不起房,辛勤创造社会财富的人却享受不到这些财富,那么这个社会就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王祖贤在这个电影里真的显老了,早已没有倩女幽魂时的那种风采,岁月不饶人~~

 5 ) 谁也无法阻挡历史的变迁

  多年前看《美丽上海》是由于被海报吸引,王祖贤曾一度远离观众视线,却不知是何原因又被导演找来拍这样一部关于上海的影片,好奇心的缘故,想看看昔日的小倩,出演这类的生活片到底是何模样。

  影片整个的主色调很明亮,特别是照入老房子的温暖阳光,那些具有上海代表的法国梧桐,这些画面足够能勾起很多上海人的记忆与怀旧情结,只是在这些美丽的画面下面,有很多的东西即将逝去,不免让人有些唏嘘。

  在我小学的时候,有一部关于上海知青的电视剧——《孽债》,当时火及一时,甚至于我的父母也非常的喜爱这部电视剧。而对于我而言,实在没法理解父母为什么对这样一部讲着上海方言,住在老石库门里的那些返城知青的家庭生活故事那么的感兴趣。

  这部影片也同样涉及到关于插队、分配的一些历史问题,大哥和二姐就是在历史的洪流里身不由己,随之漂泊的一员,经过生活的各种打磨,到了这样的一个年纪,早已融入了这个主流社会,向生活妥协,成了社会中最最普通的一员。相比而言,三弟和小妹的际遇要好的多,抓住了一些机会,现在也算是出人投地,也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他们本应该是属于同一代的人,可就是因为历史变迁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使他们各自的命运产生了巨大的反差。

  在代表老上海建筑的老房子内,这三代人聚集在一起。
  母亲——她是老上海人的代表,母亲与父亲年轻时真心相爱,后父亲因文革死去,留下来的只有这所老房子,她独自一人带大这些儿女,勤劳,勇敢。这里是她的家,她的根。
  她的儿女们——他们都经过了巨大的历史变迁,这里曾是他们的家,但现在他们已经自己组建家庭。这里只是他们暂时的成长栖息地,一旦长大成人,儿女们都会离开这个栖息地,奔向各自所要面对的命运,只是他们的命运难免有些无奈。
  大哥的孙女和二姐的女儿——她们这代正在成长中的上海人,无需面对历史浪潮带来的压抑与无奈,看到的是一个朝气蓬勃的上海,二姐的女儿朝气开放叛逆,大哥的孙女刚来上海,准备在上海念书。对于她们来说,未来就在她们眼前。

  这三代人即使源自一个家庭,身处在同一座房子内,但互相之间的鸿沟却难以跨越,影片中,母亲已在睡梦中离去,大哥的孙女早上醒来去叫她,却怎么也无法唤醒。这种年轻向黄昏的呼喊,看似非常的近,实质却异常的遥远,他们之间相隔了巨大的历史变迁,留下了无法跨越的遗憾,无法改变。

  影片结束时,夜色中,老房子的不远处有打桩机隆隆的声响,我意识到,这所老房子,在不远的将来,会和母亲的命运一样,被历史变迁的洪流给掩埋。二姐会有新的家,她的女儿也会有新的家,没有人将记得这所老房子。

  我忽然有些理解我的父辈为什么那么喜欢《孽债》,他们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他们年轻时的样子。他们试图通过这些来唤醒他们对那个时代的记忆,找寻遗留下来的回忆,以免在这个洪流里什么也没有留下就已经被淡忘。而我看到的王祖贤,也已经不是那个小倩,经过岁月的沉淀,青涩早已经变成了知性和成熟。

  谁也无法阻挡历史的变迁,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好好的把握现在。

附注:彭小莲应该是非常喜欢上海的,个人觉得《美丽上海》是她上海三部曲里最好的一部,有家庭纠葛,社会现实问题,几代人之间的代沟,以及社会变迁遗留下来的问题。

 6 ) 很有味道的一部片子

    “做事要摆场面,做人要讲体面,交朋友要讲情面……”
    “历史是不会被遗忘的,但是怨恨是可以宽容的。”
     “就像一个苹果插在了筷子上……"
    “……我们年纪都不小了,可是在你们面前我们还是被宠坏的孩子……总想说一些好听的话,可是一说出口,不知道怎么了,总是把别人都伤害了。老是跟最亲的人吵架,也许我们爱得太深了,所以我们就在那里互相折磨对方……”

--剧中台词

    一开始很奇怪怎么会有这样的一位广东话口音的女演员来演这样的一部片子,但是很快就被她表现的角色挣扎所吸引,忽略了她的口音。

    老太太刚刚入院的时候,看到静文的女儿居然说“要回去上晚自习”,就觉得不是个正面的人,果然,一会儿是从学校回来,连内裤都要带回来让妈妈洗,一会儿又是避孕套,一会儿又是跟老太太顶嘴,骂老太太是“老古董”(被扇耳光是活该!她妈妈舍不得下手,只好由老太太来教训她!),到后来长辈在讨论房子的时候,她居然还说一毕业就搬出去之类的话!想当初要不是她妈妈辛辛苦苦把她从贵州带回来,哪有她现在的好日子?!一句话,这个孩子,良心已经被狗吃了!!但是放眼现在的大学校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阿荣的儿子在父母吵架闹离婚的时候,说要揍他父亲,这个在现实中完全是可能的,因为这个父亲从来没有管教过自己,而且在一场阿荣妻子去找静文的戏里头,也提到这个儿子因为爸爸只会吹牛打麻将,早就看不起他了。而当儿子说要揍自己的时候,阿荣立刻像泄了气的皮球,真真是能够感觉到他内心的百感交集。他也想给儿子创造好的条件(想送儿子去美国读书),也为儿子成绩一塌糊涂而在大哥面前流泪,但是,他的确没有给儿子多少亲情,所以总还是心中有愧--他跟大哥说,就是因为自己这一辈太苦了,所以想给儿子想要的一切。试问当今的家长中,有哪个不是这样的想法?唯有一声叹息……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老太太最喜欢“阿荣阿荣”,直到她和王祖贤一场戏,说到自己在亲眼目睹丈夫被打死惨状之后,回到家想上吊自杀,一回头看到阿荣和小妹的照片,发现阿荣“怎么长得那么像你爸啊”,这才明白老太太总是想在阿荣身上找寻丈夫的影子啊。从一开始,我都是有点偏向小妹的,所以觉得阿荣总是摆出一副主事人的样子,我就很不爽,直到最后在灵前,他对着二老的照片说出了那么一大段心里话,我才对他有了改观,原来他也是个历史的悲剧,文革的遗物啊……

    片中多次出现老别墅附近的树木的镜头,当我看到桂花纷纷如雨落的时候,觉得这些镜头似乎是预示着老太太的,而桂花一落,我就觉得老太太会不久于人世。不过,这个都是我自己猜测的了。

    另外,片中静文的前夫是因为好赌而离婚的,阿荣也是很喜欢搓麻将,真是有点惴惴然:我将来的老公会不会婚后也变得喜欢麻将桌?当然,这个是题外话了。

 短评

美丽上海,美丽人生

7分钟前
  • 许多多
  • 推荐

"吃相不要太难看。"...惊世警句。 每个人都有苦衷。 王祖贤在这里面好像随时都能哭出来,常常愣到出神的样子,她自身散发出来的悲伤已然超出戏外。。。

10分钟前
  • ensoleillé
  • 力荐

和妈妈一起看的。好有感觉。

13分钟前
  • Faner
  • 力荐

相爱,却戒不掉的互相伤害。

16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其实这个片处理得不大好,但毕竟是贤姐的息影之作,忍不住加一颗星...

20分钟前
  • 小凯撒
  • 推荐

只有体会过弄堂生活的人才会完全明白在上海的苦与乐。4星其实是为以前在上海经历过的日子,我始终怀念、期待这座城市

25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中国很缺这一类关注城市的片子,尤其是真正能把握好城市语境的更是寥寥无几。彭小莲做的不错,我挺喜欢这种由多个兄弟姐妹牵出一个大家子背影的题材:有手足情深,有人性私欲,有历史纵深,有现实剧变,基调又残酷又温情——很真实的生活。

27分钟前
  • levitating
  • 推荐

王祖贤那打除皱针的脸笑起来像哭,哭起来像要吃人

28分钟前
  • 阿辽沙
  • 力荐

电影很美,各种美~第一次在大屏幕上看到女神!全场泪点太多,不知道是不是女神的关系!

31分钟前
  • 耐斯
  • 力荐

技术分很高,摄影音效配乐剪辑都讲究,艺术分很低,剧本表演都失去控制。演员选择就有问题,明明是一个上海故事,北京腔香港腔台湾腔乱入是什么节奏。极力呼应时代和政治,交代却很生硬,只有叛逆的孙女说了实话,她要过的才是真正的资产阶级生活。王祖贤封山之作,彩蛋是冯远征全裸。。。

35分钟前
  • 57
  • 还行

有很多共鸣 就是自己是独生子女 没经历过那种 兄弟姐妹的情感

37分钟前
  • 小有loser
  • 推荐

故事不错导演拍烂了

41分钟前
  • Charlie
  • 还行

四個子女,相愛卻有時候說不上話,母親在最後之際的願望,就是希望她的孩子們可以和和睦睦的,馮遠征的阿榮實在是太搶鏡了,很不容易的一個老人家。

42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拍出了中国的文化,拍出了美丽的上海。。看的时候一直联线饮食男女。。如果都改成地道的上海话就太完美了!

43分钟前
  • bay135
  • 推荐

不自然

47分钟前
  • 冇有
  • 较差

祖姊息影作。导演野心很大想碰碰文革,但明显顾不过来。旧式情怀也有。祖姊真的是个非常好的演员,但是特别依赖导演。像徐克程小东风格明显很容易成就她,但如果她的事业里曾遇到李安,那她就不仅仅是被作为职业女鬼被记住了。另外原来我国基本国策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吃相太难看"的问题。

49分钟前
  • 铎奇
  • 推荐

有些调度挺复杂的长镜头,可是总是最后差一口气,呈现出半吊子的感觉。很多构图的意图也算用心(比如弟媳去找姐姐诉苦时用门遮罩的竖框,奶奶对着爷爷遗像批评用避孕套孙女时的画面分隔),但情感往往是硬推的,剧本没有深层勾连、迎合讨巧,道具等也没有真做足(比如怀表上天行健的字体)。

53分钟前
  • xīn
  • 还行

拍得好讲究,好几处运动长镜真心有想法,各种逆光和过曝但是看胶片很漂亮;可惜没用上海方言,两个香港腔实在听得别扭。冯远征真是拿捏得精准到位啊。从痛说文革恨史那段开始崩,剧作若说在80年代初自然是极好的,但到了04年还这样就太说教了。

55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活法,不同地方的人也有不同地方的活法,这么多人物,每个角色都平均用力,都当成主角来拍,足见彭小莲导演的想法和功力,这种电影越来越让人怀念,因为这年头的电影越来越不像电影了。

5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除非你喜欢话剧式电影或者这一干好演员

60分钟前
  • 罗塞蒂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