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喜剧

HD中字

主演:任素汐,吴昱翰,刘迅,汤敏,赵海燕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半个喜剧 剧照 NO.1半个喜剧 剧照 NO.2半个喜剧 剧照 NO.3半个喜剧 剧照 NO.4半个喜剧 剧照 NO.5半个喜剧 剧照 NO.6半个喜剧 剧照 NO.13半个喜剧 剧照 NO.14半个喜剧 剧照 NO.15半个喜剧 剧照 NO.16半个喜剧 剧照 NO.17半个喜剧 剧照 NO.18半个喜剧 剧照 NO.19半个喜剧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生活没有两全其美,只有半个喜剧。

《半个喜剧》中,孙同所面临的问题其实就是“你妈和你女友同时掉水里,你救谁”,但是更加复杂了,掉进水里的不只是他的母亲和他的女友,还有他的兄弟,还有他的工作、他的户口。

表面上看,只要放弃他的女友,其它的都能保全。

但本质上,这和女友没有太大关系,这其实是一个人被母亲和兄弟所绑架的故事,并且还美其名曰“这是为你好”。

一句“这是为你好”,就把他们的问题转移成你自己的问题了,让你丝毫没感到自己其实被绑架了。

归根结底,是郑多多不希望别人碰莫默。

但是莫默又不是郑多多女友,和郑多多没有任何关系,所以郑多多这个人心理有问题,他得不到莫默,也不想让别人得到莫默。

孙同有什么错呢?他没有任何错,他也是受害者。

归根结底都是郑多多的错,郑多多就是这件事的根源,但他成功把他的问题转移成了孙同的问题。

今天孙同的母亲和兄弟可以因为女友的事绑架他,明天也可以因为其它事绑架他。

只要孙同和郑多多有分歧,郑多多就可以拿工作和户口来威胁他,然后母亲也会逼他主动认输,不要和郑多多争了。

以前孙同不把郑多多出轨的事告诉高璐,是因为郑多多和高璐马上就要结婚了。

那如果以后郑多多结了婚还继续出轨,还叫孙同为他保密呢?孙同是听呢还是不听呢?

如果以后郑多多叫孙同放弃他的音乐梦呢?

郑多多叫他做的所有事,他都要服从吗?

所以到最后孙同发现离开莫默并不能解决问题,离开郑多多才能解决问题。

的确,离开郑多多就意味着工作和户口没了,但也意味着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拿工作和户口威胁他、逼他放弃他想做的事了。

孙同就是个普通的实习生,领导连他母亲送的礼都不想收。

但只要他有一个有背景的哥们儿,领导就会反过来请他妈吃饭,还要请他吃饭。

当然,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没有触犯郑多多的利益的时候,孙同就是他好哥们儿。

要是触犯了郑多多的利益,孙同就只是一条狗。

很多时候我们被逼无奈只能做一条狗。

但做狗做久了,偶尔还是想做一回人。

以前,孙同选择了低头和隐忍,为了工作,为了户口,为了成为北京人。

但更多的,是为了听母亲的话。

本来在公司的楼梯上他已经做了决定了,但是母亲的出现让事情又有了新的问题。

他听母亲的话,复读了三年才考到北京。

他听母亲的话,对郑多多低声下气,做牛做马。

他听母亲的话,放弃了出生到现在的唯一一次爱情。

他想,离成为北京人只有一步之遥了,就最后再听一次话,以后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

就算他真的解决了户口问题,付了首付,就能保证和母亲再也不会有分歧了吗?

以后母亲照样会叫他做什么、不做什么。

母亲总是喜欢催婚,总是问他有没有喜欢的人。

但是喜欢有个屁用。

因为不是他在谈恋爱,是他母亲在谈恋爱。

他喜不喜欢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母亲喜不喜欢。

催婚的是他的母亲,反对他和莫默在一起的还是他母亲。

他从小到大都是个听话的乖儿子,他这么听话,最后得到了什么呢?

孙同说:你想要的我全都满足你了,你还要我怎样?

母亲却说:是我想要的吗?房子是我住吗?一切都是你自己做的决定,不要因为莫默的事埋怨我。

叫他要有骨气的是母亲,叫他不要招惹郑多多的是母亲,事后推卸责任的还是母亲。

如果最后的结局是好的,她会说都是她教导有方,幸亏你当初听她的。

如果最后的结局不是你想要的,她就会说都是你做的决定,别去怪她。

就好比你想做医生,父母叫你做老师,最后你选择了听他们的话。

当你真正做了医生后,你感到后悔,他们只会说:这不是你自己选择的吗?

所以说啊,听父母的话有什么用,听从自己的内心才是正解。

你听了再多的话,做了再多,父母都觉得这是你应该做的。

他们意识不到你做出了多少牺牲,他们只会觉得自己的牺牲很大。

他们不会觉得你为他们做了多少,他们只会觉得这是为你好。

每当你和父母争论的时候,他们一句“我都是为你好”,就能让你瞬间放弃挣扎。

因为这句话让你发现你不可能改变他们的想法,你会发现争论没有任何意义,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了,唯一有意义的事就是坐时光机穿越到当初,选择不听他们的话。

就像婚礼时,孙同天真地以为他做了这么多,牺牲了那么多,母亲会理解他,会心存歉意,哪怕一点点歉意。

然而他发现自己想多了,母亲根本不会感到丝毫抱歉,在她眼中一切都是孙同自己选择的,和她无关。

恰恰相反,她反而觉得孙同该感谢她,是她才让孙同有了今天。

事业顺利就是母亲的功劳,爱情失意就是孙同自己的选择。

这让孙同开始怀疑人生,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

他听了母亲的话,但是并没有让一切变得更好。

他为了工作和户口放弃了莫默,但到最后他发现自己还是想要莫默。

他和母亲和解了,和兄弟和解了,工作没有丢,户口也快解决了,但这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

他经历的种种打击、痛苦、愤懑顷刻爆发,他不再盲从母亲和兄弟,这一次他要自己做决定。

为什么电影叫《半个喜剧》,因为这对孙同、莫默来说是喜剧,但对郑多多和高璐来说是悲剧。

郑多多觉得所有人都不会和他作对,也不会举报他。

事实也的确如此,没有人举报他。

高璐发现他出轨不是因为有人举报,而是她在郑多多和同学的合影中看到了莫默。

郑多多出轨的事并不是非要有人泄密才会被女友知道,他做了一件事,就一定会留下痕迹。

女人都是福尔摩斯,你以为一切都天衣无缝,但总会露出破绽的。

要想不被发现出轨,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要出轨。

而且郑多多和高璐的故事也再次说明不能撒谎。

你撒一个谎,就会再撒第二个谎来圆上一个谎。

而当你的谎言被识破的时候,下场一定会比你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讲真话严重得多。

撒谎就是埋雷,谎言被识破的时候就是地雷爆炸的时候。

这就好比孙同骗高璐说莫默是他女朋友,后面才会有高璐叫他去阻止莫默和别人相亲。

所以当初孙同问莫默,有没有必要把实话告诉他母亲,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的确他母亲可能会反对,但如果他俩一直瞒着她,等以后她自己发现了,会比他们当初直接对她说实话更严重。

“半个喜剧”可以理解为这对孙同、莫默来说是喜剧,但对郑多多和高璐来说是悲剧。

你也可以理解为孙同和莫默的故事只有前半部分是喜剧,后半部分是悲剧。

电影最后,他们重新点燃了爱情之火。

那么接下会发生什么?

也许孙同凭借写歌、唱歌一步步成为歌手,走上人生巅峰。

也许孙同发现自己就是个普通人,没有做歌手的命。

没有了郑多多的帮助,他找不到好工作,户口问题也没解决,和母亲闹掰。

他没有了收入,或者收入很低,最终和莫默不欢而散。

最终孙同和莫默的故事以喜剧开始,以悲剧告终,这就是“半个喜剧”。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孙同敢于放弃一切去追求爱情,但当他真正为了爱情而放弃一切的时候,他还能和莫默长久吗?

就算两人之间不会因为物质方面的问题争吵,也会因为三观不契合而产生分歧。

在医院里吵架那种事以后还会发生,孙同觉得莫默不懂他,莫默也觉得孙同不懂她,两人必须争个输赢,谁也不让着谁。

这次是孙同认输了,所以他们和好了,那下次呢?十次呢?一百次呢?

孙同今天可以因为一件事而违背母亲和兄弟,以后会不会因为一件事而违背莫默?

情侣之间就是如此,总是会产生分歧,总会有一方让着对方。

当有一天两人都不愿意让着对方,都觉得自己是对的,两人的爱情也就走到了尽头。

孙同在“工作、户口”和“莫默”之间艰难抉择;

而郑多多是个富二代,他没有工作和户口的问题。

但他同样也有他的烦恼。他又有钱,又禁不起骄奢淫逸的诱惑,也就注定得不到真爱。

结婚当天,高璐宣布要反悔时,我们看得出郑多多有多么痛苦。

但是这种事以后还会发生,因为他改不掉他渣男的本质。

孙同被工作和户口拖累,不能去做想做的事,郑多多注定得不到真爱,你能得到A,也会同时失去B。

生活没有两全其美,只有“半个喜剧”。

 2 ) 爱情关系

爱情很少一开始就是爱情,它通常是从别的什么东西开始的,那些也很美好也让人念念不忘,但毕竟还不是爱情。

这个电影里的孙同和莫默爱得死去活来,但不得不承认相遇之初他们之间的还不是爱情。激情和歉意不是,安慰和感动不是,互诉衷肠和情趣相投不是。爱情就是爱情,不是什么别的东西,总有情人前赴后继,把别的误读作爱情,那是无数不幸的源头。

意料之中,孙同和莫默开始拍拖,甜字当头蜜意万种,看得人心情舒畅。经历过屈辱和崩溃和各种鬼马狗血,他们的关系确定得如此之快,好像是一种及时的疗伤,好像已经苦尽甘来,再迈一步就是地久天长。

但别忘了,这时他们还来得及确认最重要的东西。因为我弹你听我唱你哭不等于爱情,一起买墨镜买醉不等于爱情,送身份证和见家长,牵手接吻拥抱上床,逛沙滩轧马路听演唱,在宜家一起选家居,这些都不能等于爱情。

电影在那个时候有一种甜蜜和残酷并存的虚幻,在于他们如此笃定爱情牢不可破,哪怕心里隐约也有不安。明明这些相处是如此美妙,明明眼前看到对方就感到人生无憾。当他们只想沉溺在如胶似漆的幻觉里,世界已经悄悄亮出獠牙。

孙同不是小孩,他料到这段感情不会得到太多祝福,但从没有想过会如此艰辛。尽管他一次次咬牙说出,别的可以,跟她分手办不到。但他发现这种坚持是如此无力,因为他其实从来不曾不加干扰地对待过这段他声称是爱情的关系。

于是那一刻他终于沸腾爆裂,他剥去世界加诸给他内心的一切,他踢掉皮鞋,脱掉西装,甩掉工作和户口和首付,让功名利禄和虚情假意都见鬼去。他什么都不要了,他如愿以偿什么都没有了,但他也挣脱了镣铐枷锁,这个时候他终于可以确认自己的内心。

我俩什么关系啊?爱情关系!这次他脱口而出,斩钉截铁。再也没有试一试,没有可不可以,没有等等看,没有遮掩和隐瞒。我爱你,我无比确定,就是现在此刻,昭告天下。

然后就是牵手,就是更多的吻,就是浪漫的歌曲,旧床垫也会换成新的。奇怪的是这时候我脑中突然响起了裴经理的声音:英雄出少年啊。

那么少年,好样的!

 3 ) 孙同为什么喜欢莫默

莫默不算漂亮,还已知被孙同哥们睡了,这也是很多不能接受的地方,不理解为什么孙同要喜欢她,其实原因不在莫默身上,而是在孙同身上。

分析一下孙同这个人,需要理清几段关系

孙同和郑多多,两人是同学兼室友,孙同住的是多多家的房子,工作是多多给安排的,连户口都是多多帮忙,从多多给莫默描述孙同,说他小地方来的,穷酸,可以看出,郑多多高高在上,看不起孙同,两人根本就不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平日里多多对孙同的好,也是一种施舍的关系,就是拿捏住孙同,也提现自己的优越感,孙同像一条狗一样对多多忠诚,处理多多和高璐的恋爱问题

孙同和妈妈,孙同他爸妈离婚了,孙同跟妈妈住,一般单亲妈妈跟孩子的关系因为多年的相依为命,比一般的关系要特殊一点,也就是盛产妈宝男,孙同考到北京,孙同在北京买房,孙同的北京户口,连孙同跟谁谈恋爱,都是妈妈强加给孙同的想法,孙同作为多多的朋友没有尊严,连作为儿子也没有一点自我。

孙同和高璐,孙同暗恋高璐,但是多多把高璐追到手,犹犹豫豫的孙同不敢表露自己的想法,连高璐误会孙同女朋友在跟别人相亲,让孙同去据理力争,孙同都唯唯诺诺害怕尴尬不敢上前,孙同给人的感觉就是怂,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怂

孙同和莫默,莫默是典型的北京姑娘,敢爱敢恨,敢作敢当,跟孙同形成了强烈对比,莫默骂孙同是多多的一条狗,一条忠诚的狗,极大的刺激了孙同的觉醒,在莫默和妈妈之间,莫默让他不要考虑别人,考虑自己的想法,唤醒了孙同的反抗精神

孙同恋爱了,他选了哥们喜欢过的人,他选了妈妈不喜欢的女朋友,他觉得他喜欢这个让他觉醒的女神,他在婚礼上殴打新郎的样子帅极了,他觉得他在掌握自己的命运

但是他做的事并不光彩,他反抗的时间点不对,间接毁了多多和最受伤的高璐,老实人放飞自我很容易迷失方向,莫默是骨子里的洒脱,孙同不是,所以在现实里,这样的两个人并不会长久

这不是爱情片,是一个人向往自由的挣扎

 4 ) 还原解析郑多多PUA孙同,让孙一步步沦陷的过程

截止3月11日,收到6元打赏,不多,我很开心了,自己凑4元捐了,截图为证,感谢观看。

小声,担心有人疑问数字太小,说明下,疫情初期和困难时期,我也有捐过款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篇影评,而已,对您的生活和三观不会产生任何改变,不管针锋相对还是理性的质疑我都会尽量回复,但是口吐芬芳、辱骂攻击会立刻马上截图取证、举报、删除三连,请自重。

——20200215——

有评论提到“不要什么都与pua关联”,我要解释下,pua本身源于传播学和心理学,传销也如此,所以三者有相似之处,区别就在于掌握它的人人性如何。我认为郑多多的行为有pua倾向,可能是他的成长环境从小耳濡目染,也可能是他天生如此,但不管如何,他是在利用他的优势,去控制孙同,欺骗高璐和莫默。这导致郑和孙之间并非平等的友谊,郑和高之间并非可以互相信任的爱情。郑造成了明显伤害,这是本质区别。另外,影评是我个人对电影的看法,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以上,20191231。

………………手动分割线………………

有人看到这个标题可能会说,PUA(Pick-up Artist)是针对女性的,电影里莫默和高璐是直接受害者,但我认为,与郑多多做了多年朋友的孙同,才是这部电影里最大的郑多多PUA受害者。

下面将根据网络(知乎、论坛等PUA科普的一般步骤)搜集资料,结合剧情进行适当假设推理,逐层抽丝剥茧,还原孙同如何一步步“沦陷”,困在郑多多友谊之名的牢笼里。(如有不专业之处,欢迎指出、讨论)

第一步:好奇心陷阱

主要通过立人设、讲故事,引起对方好奇,达成初步认识目的。

电影中很少描述二人如何从大学同学变成“哥们儿”,但可以从一些细节里大致推断。

首先是二人的性格几乎完全相反,从孙同房间的藏书、海报,和他喂猫、同情莫默来看,孙同的个性标签是:上进、善良、内向、爱音乐。并且,他从“小地方”一步步走到繁华、拥挤、陌生的北京,会遭遇什么可想而知。这样一个内心柔软的人,我们几乎可以在读书时、工作时,很容易从身边找出相似的人来。

而郑多多,高大、外向、阳光、豪气、从容,也许学习不好,但是如此闪光的人,在哪种人群中都是耀眼的,让人心生向往的。孙同很容易被反面的郑多多吸引。

此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人,高璐。

高璐、郑多多、孙同,三人是谁和谁先认识的无法判断,可以肯定的是,高璐在学校应该与郑多多同属于光环型人物。

电影里提到孙同暗恋过高璐,而郑多多是一个占有欲极强的渣男,开场他睡过的女孩儿,在婚礼上被其他男性搭讪,他立刻过来赶走,丝毫没有在意胸前新郎的胸花。

还可以从郑多多和高璐的相处模式看出,郑多多对高璐是求、是忍的,电影最后被高拒绝他依然纠缠,但他“得手”莫默后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而以郑多多的条件,他对高璐“低三下四”的态度就值得考量了。

那么也许,曾经的剧情是这样的:在同一班级,三人都是认识但还暂时没有很深联系的同学,郑多多也许早就盯上了高璐,但因为自己的骄傲,一直没有下手,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偷偷仰望高璐的孙同,那样一个灰色的人,居然喜欢上了“班级之花”?郑多多想看看这个人,嗯,学习不错,音乐天赋也不错,跟自己完全相反的人,有趣,与其打击、赶走他,不如把他变成哥们儿,以孙同的良心,即使喜欢高璐,也会一辈子闭紧嘴巴。

第二步:探索陷阱

当人设树立后,PUA男会颠覆人设,以悲惨的身世,或内心的脆弱等,引起被害者强烈的同情心理,想保护、拯救,当心疼指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则成功沦陷。

对这一点,电影里最有力的证明是,孙同一直相信郑多多有个发自内心真爱的女神——莫默。

孙同甚至知道一些郑多多与莫默相识的细节,孙同因为郑那么多年怀恋同一个人,一定是非常相信郑的痴情人设,而痴情,在外人看来,正是一种“人品”的证明。

所以,孙同愿意闭紧嘴巴,掩埋对高璐的爱慕,他相信郑多多,才愿意把他的女神,交给另一个人。

要知道孙同曾经一定是真的爱过高璐,后来也是真的把高璐当成朋友,他才会违背善良的本心去伤害另一个无辜的女孩,阻止气愤的莫默告诉高璐真相,就是不想看高璐痛苦。

那么也许,曾经的剧情是这样的:孙同与郑多多相识之后,被他自带的魅力光环吸引着,他可能想,这样完美的人,真的是自己的好朋友吗?然后有一天,他发现,这样完美的人,也有求而不得、“刻骨铭心”的遗憾。他发现几乎完美的郑多多,也跟普通人一样,会经历思念的痛苦,会有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高大、帅气、家庭条件好,还痴情,这样的人,应该比什么都没有的自己,更值得几乎完美的高璐。

第三步:着迷陷阱

利用你的心疼和拯救欲,诱导你表白,和你建立情感契约。

从同学到朋友,从朋友再到哥们儿,郑多多不是GAY,所以他选择建立情感契约的方式,是从物质到精神的“帮助”。

电影里,房子、户口,只是一部分,在大学期间,在职场上,郑多多利用自己的关系,让孙同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优待。

房子,有没有房租不知道,有也一定很低,在北京住这样装修和面积的房子,已经秒杀不少人;户口,就不同说了,交社保、攒积分,看一篇推文里,一个人用了14年才实现北京落户,可想而知,直接落户的诱惑对于从小地方考三次考上来的孙同来说,是多么大的诱惑;工作上,不用和无数优秀的毕业生投简历搞竞争,不用为了生计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不用担心遇到不好的上司,迟到好像也不用很在意......

这一桩桩一件件,对普通人的诱惑已经难以阻挡,更何况孙同成长在以爱他为名,不断要求他“上进”的妈妈的影响下。

捷径就在眼前,还是那么诱人的捷径,只要自己“听话一点”,“乖一点”,那些自己和妈妈拼了命才能得到的东西,就在手边,只要伸手。

精神上,在妈妈口中内向的孙同,在我们看来好像并没有很内向,该说的话,他也没少说,嘴皮子还挺利索。

那么也许,我们看到的是现在的孙同,大学时期的孙同可能真的沉默寡言,但再沉默的人,怎么禁得起一个几乎完美,还“嘤嘤”撒娇,还不断身体接触的人的示好呢?

电影里,郑多多断绝关系时说的是情侣用词:“你要跟我掰是吗?”说话时,双眼通红,眸中含泪,好像在遭受一件非常痛苦的折磨,如果不是拥有观众的上帝视角,身处其中极有可能和经理一样,误会两人的关系。

有了郑多多的关照和支撑,以及在他说话方式的影响,孙同逐渐适应了北京的生活,对外人时自然会外向很多。

慢慢的,郑多多把两人之间的关系,从同学到朋友到哥们儿,再拉进一步,几乎到了灵魂伴侣的高度,他让孙同产生自己收获了一份世间少有的兄弟情谊的错觉;

慢慢的,给孙同特权,打消了孙同和世界竞争的想法,剪掉了孙同的一部分生活能力,看似留下了音乐的出口,其实也是以理想为名控制住孙同,他“罩”着孙同,也把孙同关在了自己的羽翼(牢笼)下。

第四步:自尊摧毁陷阱

当女孩沉浸在关系中时,PUA男会突然翻脸,放大一丁点错误,想方设法引起对方负罪感。

最明显的情节有2处:

一是莫默走后(没发现真相前),孙同质疑郑多多为什么三心二意,明明都要结婚了,而郑多多立刻大声反问:“你怎么能不信任我,”我们这么多年哥们儿,你居然怀疑我,我是哪种人,你不知道吗?

孙同沉默后,不想管这件事,跟往常一样借郑多多的外套,但郑一反常态,发脾气不借,非等孙同有了认错的意思,才又“施恩”一样借给孙同,就像在通过这些小事训练孙的服从性。

孙同有多信任郑多多呢,要知道他当时已从妈妈口中,知道了莫默转述的郑多多的话,孙同妈妈那样一个能屈能伸的人,都会发脾气,但是孙同,似乎完全没有在意这件事,他是真的相信郑多多。

二是郑多多因为孙同和莫默在一起的事大发雷霆,在楼梯间里,他先礼后兵,一开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以为孙同会和以往一样“听话”,但好像低估了莫默对孙同的重要性,于是,郑多多开始口不择言,大吼大叫,不断强调“我喜欢的人,你就是不能喜欢”,“你要跟我掰吗”,以兄弟情感威胁孙同。

然后,郑多多见情感不行,开始拿出锋利的“刀”架在了孙同脖子上:你要跟莫默在一起,就把我给你的还给我,房子、户口、工作,你选吧。

看似给了孙同选择权,其实还是在威胁,这是最后的杀手锏,也是孙同的七寸。

然后郑多多如愿以偿了。他看到了孙同明显的犹豫,试图转移话题的试探,他知道自己赢了,即使当下孙同还不会立马和莫默分手,两个人之间也完了,低头,只有一次和无数次。

终于,被关在羽翼下的孙同,在妈妈、在上司等人的影响下彻底沦陷,他叹了口气,决定从此做个“成年人”。

轻松一点,不好吗?违背本心,但轻松一点,能有什么不好?

还有第五步:情感虐待陷阱

涉及暴力、诱导zisha等,已触及到法律边缘,但郑多多PUA孙同,更可能是因为可以多个人应付傲娇、需求多的高璐,也多了个听话的工具人;他玩PUA是因为他生性如此,并不是先天欠缺后天去学习的,他对如何PUA他人信手拈来,不需要暴力等内容满足心理需求,所以不展开叙述,有需要了解,可通过搜索。


也许有人觉得孙同是个懦夫,得了便宜还卖乖,毕竟那些好处他是切切实实接受了的,但也要看到孙同的付出(打扫/做饭等家务帮着打掩护照顾高璐)、成长环境,还有他面对的诱惑,电影会呈现人物不堪的一面,正是因为人性本就复杂,试问谁真的能心如止水?

也许还有人觉得孙同离了郑多多得不到他拥有的一切,但是电影里孙同的音乐被发掘,并不是因为郑多多,而是他自己的能力,还有一位真心帮助他的朋友——酒吧老板,所以,也许没了郑多多,孙同会走很多弯路,会花费更长的时间才能得到工作/户口,但我想一切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另外,被郑多多PUA的,还有高璐和莫默,高璐不详谈,作为主角,莫默看起来是电影里最好PUA的对象。

首先她是几乎透明的人,她不需要猜,不高兴了会告诉你,一切随心而为,但她第一次选择了花心的郑多多,第二次选择了当时内心软弱也可以说有点懦弱的孙同,两次她都是follow her heart,这样一个似乎有些“天真”的人,偏偏成了郑多多埋的最大的雷。

电影台词:说谎就是埋雷。

以电影的逻辑,对两性关系而言,不信任感是摧毁一切的雷。但像郑多多那样一个到处都是漏洞、满口谎言的人,能熬到剧情结尾,只能说明他的PUA能力还有进步的空间,等他完全融会贯通时,一般人已经难以发觉。

要每个人不断修成人精,提防他人,并不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初衷,可既然存在,就希望每个人,不论男女,都能认清真正的朋友,遇到互相成就的爱人。


最后要说下任素汐的那段哭戏,一层层爆发,一点点心灰意冷,她有满腔的愤怒、不解、难过,想把自己的情绪化为尖刺,破坏一切,可是孙同拦着,郑多多不见人影,她的一切反抗进攻,都在残忍的真相下,和另一个幸福的女孩子的对比下,扎在了软绵绵的棉花里扯不出来。

“这确实痛苦:一个人受到凌辱,却没有力量进行报复。”——《月亮与六便士》

所以她只能选择哭,不像成年人体面隐忍的哭,她像个得不到眷顾的婴儿一样,大声哭诉,也就是这一次,唤起了被PUA多年的孙同内心的一点触动与怀疑:

莫默做错了什么吗?郑多多这样做,是对的吗?我真的,成了他的一条狗吗?

是从不说谎,从不沉默的莫默让孙同在多年的控制中,第一次呼吸到了新鲜空气,也让孙同和观众同时意识到:原来人生还有其他选择。

——写于2019年12月21日 02:14

我想电影想传达的一点是:每个人都可以是自由的,先别急,用莫默的话,我工作这么多年,难道不知道每个人都不是自由的吗?我当然知道,我自己也有一身的“不能不行不可以”,所以我在乎的是,既然不自由是必然,为什么不自己选择所能承受的呢?我希望我所担负的重量,一部分还是会归于无可奈何,至少还有一部分是我自己选的,不一定真的对我好,但可能会更坦然一些。

孙同的懦弱让他一遇到困境就觉得世间都在逼迫自己,他要明白的是自己选择了就要承受,无论是选了郑多多,还是莫默,他都会有必须承受的好与坏,只是导演和编剧“好心”给了他和观众一个最理想的结局,所以最后看起来他不仅没失去什么还得到了很多,我想这应该是一种电影创作者身为社会一员的不忍,和鼓励人心的艺术手法。(也可能是出于大和谐的背景)

所以进也好退也罢,无论开局还是结局,要始终相信自己有一部分选择的权利,这很重要。

——20200210 20:03

欢迎你到【喂,小李啊】的主页逛逛。

 5 ) 孙同比郑多多更恶心。

如果你就是生活中的莫默,可能要承受电影所展现的逻辑的各种强奸。虽然电影对郑多多是抱持着批判的态度,但态度实在过于冷静。就好像一部小说着力描写了一个杀人狂怎么残忍行凶,到结尾却交代这个恶魔被拘留了。看得让人如鲠在喉。

看到郑多多就犯恶心,看到孙同比看到郑多多还要恶心。虽然结尾孙同一波洗白,还是难以掩盖观影过程中的不适。

就像莫默说的,“你冻死了吗?你饿死了吗?”

有吃有穿有住,干嘛要给有钱人当狗呢?奉献自己还不够,还要把自己的曾经女神(高璐)现在的爱人(莫默)也献祭出去。

在水坑里,看似无奈,却根本不成立。

1,孙同没在水坑里,有吃有穿有住,年轻力壮身体健康。饿不死冻不着。北京户口也不是活下去的必需品。

2,在水坑里也不是理由,真正的理由孙同没好意思说,真正的理由是他想“活在天上”的欲望。

 6 ) 藏得最深的,也是最腹黑的,孙同

电影一开场,我就是捏着鼻子看了,虽然我知道莫莫被睡是为了增加冲突和矛盾,可是刚一出场就被睡了,这样一个人物设定,让我觉得莫莫和那个刚和多多滚床单的女人没什么两样。

哪怕以前是同学,哪怕流着原来的书包,也是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第一次美其名曰误会重重的约会,就和多多睡了。

这样的女主根本就立不住,因为这样随便的女人,后期就算再多粉饰,依然会让我觉得不值,总有一种老实人接盘的错觉。

也正是这样,我断定,这电影应该很难火起来,因为设定太让人难受,不太符合普通人的三观。

也正是这个起点的挫败,让我觉得后来得知真相的莫莫歇斯底里是那么的无趣和可笑。

你们充其量是个PAO友的关系,凭什么要求人家对你死心塌地,怪只怪你给的太随便了。

大家不要说我屁股歪,我不是给多多这个渣滓辩解,是就事论事,并不否认郑多多的渣。

再后来电影给了孙同酒吧唱歌的镜头。

这里就要点出孙同的腹黑设定了,同时也是腹黑布局的开始。

孙同原本是依靠郑多多在北京生存下来的,可以说没了郑多多他什么都不是,同时他心里比谁都明白,他就是郑多多的一条狗,莫莫爆发说出来,实际上是给观众点题。

孙同他和郑多多一个屋檐下,他能当狗是因为他老实内向,听话服从,爱好音乐喜欢唱歌,有理想有报复,同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大家可能忽视了,那就是孙同不谈恋爱不沾花惹草。

这才是最重要的。、

郑多多是个渣滓,滥情而且控制欲极强,对女人有极强的占有欲,所以就是不要的,也不愿意别人玩。

郑多多很烂,几乎是见到的女人都爱,所以他的圈子几乎都是他的狩猎圈,他不希望有任何男人和他撞衫。

孙同不谈恋爱,并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因为周围的女人都是郑多多的,

就算他侥幸遇到郑多多圈外的女人也是一样,因为他不管和哪个女人谈恋爱,最后只有两个结果,一个是被郑多多挖了墙角,要不就是被绿。

孙同也是个男人,郑多多这个楷模在前,他一样想拥有那样的生活,只是条件不容许。

酒吧里有人要买歌,这就给了他一点希望,只要他的歌能卖掉,以后就有了自食其力的能力,就有了挣脱郑多多羽翼的条件。

只可惜现实是残酷的,他的歌发出去后就没有了回音。

不过他录歌却让莫莫感动了,没有再继续哭闹,转而离开了。

这时候一个细节出现了,那就是厚度达到小两万的人民币,上面写着修电脑,还有就是后来提起的,莫莫的身份证也丢在了屋里,被孙同找到了。

这里就有了两点被暴露了出来,第一,莫莫很有钱,随时身上能带着上万现金,而且有着一份高薪的工作,第二就是拥有北京的户口,和莫莫结婚就可以得到北京户口了。

莫莫虽然不如郑多多,可一样能满足孙同钱和户口的需求,最主要的,可以摆脱给郑多多做狗的命运。

接下来偶遇莫莫相亲,孙同其实可以有很多种方式解决,可是却用了武力,而且大家注意,他是挨打的。

女人都会心疼为自己打架的男人,被打的越伤就越心疼,这就是孙同的计划。

导演为什么找常远这样一个细瘦的人来演相亲对象,就是为了衬托孙同被打的戏码有多假。

可这样拙劣的戏码,一样让莫莫感动了,而且再次花钱给孙同买了眼镜,还一下买了好几副墨镜,这再次向观众表明,莫莫很有钱。

莫莫很有钱,背景户口,然后孙同根据身份证地址找过去,发现莫莫还有房。

钱,房子,户口,都有了,孙同立刻当着莫莫妈的面追求了莫莫,不仅能够表现诚心,还能给老人留下很好的印象,用心何等的精密。

果然孙同把莫莫拿下了。

而且两人亲密戏的对话,很多人会以为两人的打荤是为了喜剧效果,可实际上却是在告诉观众,孙同并不是那么纯情,虽然没有谈过恋爱,可在酒吧那样的地方当主唱,那很可能有女人做深入交流的。

有了莫莫,也就有了房子,户口和钱,孙同的底气足了,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和郑多多闹翻。

这里从郑多多的语气和态度就能看出来,两人以前肯定有过争执,最后都是孙同服软认错,这个在借衣服的时候就有小伏笔。

郑多多看似生气兄弟情谊,实际上是在生气孙同这条狗不听话。

原本孙同打算彻底决裂,结果他妈给了一个反背杀,竟然卖了老家的房子来北京了。

孙同不可能带着老妈一起去莫莫家里同居,还有他妈也根本不接受莫莫,还要付首付买房子,这就背上了沉重的房贷。

原本的计划土崩瓦解,他妈假意分手的计划实际也是他的计划,要不然也不会有医院里的一出戏,只是他劝解莫莫失败了,所以只能放弃了莫莫,回到了郑多多那里。

随后就是郑多多结婚,期间上司的旁敲侧击挖苦,郑多多的颐指气使,他接触女人被郑多多赶走,母亲的下人姿态,一个个的压在他心头,让他愤怒了,并且精心准备了最后的反杀。

这就是最后的高潮部分,那个婚宴现场,孙同以无比伟岸高大上的姿态,揭穿了郑多多人面兽心滥情无度的真面目。

很多人都为之感动大声叫好,可实际上是腹黑男孙同的局,这从高璐伤心欲绝的那句话就能听出来:

“为什么不早告诉我?“

那个场合,那个地点,按照礼俗结婚证都领了,酒席不过是形式,说出来本身就是最大的伤害。

郑多多是渣男,可孙同也好不到哪去,说到底是无比自私的行为。

孙同是借机向郑多多报复,想要发泄做了那么多年狗的郁气。

还有是为了挽回莫莫,动静闹得越大,莫莫越会和他重归于好,而且还能拿到一把尚方宝剑。

以后就能说我都为你把郑多多的婚礼都搅黄了,我牺牲那么大,凭什么不对我好。

正如最后孙同和莫莫的玩笑,你凭什么不养我?

看似玩笑,可实际上已经是再说他心里的想法了。

为什么孙同会这样,因为他能在莫莫那里得到户口,还能在没有找到工作之前得到生活的保障。

也就是吃软饭,所以在没有直起腰之前,他需要一个在莫莫面前挺直腰板的尚方宝剑,所以才会有婚礼揭发郑多多。

孙同不想做狗了,以他的条件只能靠莫莫实现,又不想做被轻视的小白脸,才会策划了这次以爱为名的叛变。

婚宴的事情并不是突发,这从孙同发出多多和莫莫的合照就能看出来,此事早就有所预谋。

最后在电梯里,他妈妈再次装病,孙同却是不管不顾了,这和医院的事情前后呼应,更说明了孙同有意配合老妈打苦情牌,想要逼迫莫莫同意假分手,想要工作,户口,钱,房子,女人都要。

虽然医院的计划没有得逞,不过现在孙同依然得到了户口,钱,房子,和女人,对于他来说,也算是一步登天了。

而且尚方宝剑在手,莫莫还会心中感动,对他会很好,比起在郑多多那里摇尾乞怜,孙同真正实现了逆风大反派。

 短评

国内少有的既接地气又三观正确的商业类型片,了不起!真正触及了人生成长中的种种问题:经济、阶级、身份、利益和人情世故。它告诉我们,人活一世,贵在真实,不要为自己的各种理由与掩饰找借口——虽然我自诩自己是个善良的人,但在电影中我也看到了与人相处中时常伪善和油腻的样子。有时候,我也告诉自己,万事的无奈都是有理由的,力不能逮,因此于喜剧的外壳之外,这部电影对我而言,或者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一个十足的悲剧。大家在笑声和若有所思的感慨中离场,生活一切照旧。

7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推荐

除了真实且微妙地展示这个社会的龃龉外,更令人惊喜的是这部电影里对影像化的尝试:莫默与孙同在眼镜店里隔着展柜对话的那场戏,镜子用的真妙啊。

11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用一个典型好莱坞喜剧的壳,讲述了一个接地气的中国故事,造就了一部最具有现实主义的开心麻花作品,前100分钟的嬉笑真的荒诞吗?仔细想一想,你周遭的现实或许有过之无不及。当然,毕竟是喜剧,所以故事最后还是有了一个近乎英雄主义的结尾,算是平凡的人们在幻想中对残酷现实的最后一声嘶吼。任素汐果然还是在开心麻花电影中发挥得更加游刃有余,但最喜欢的还是孙同这个角色,不是因为他最后做了你我敢想不敢做的事,而是他前面的表演真实到令人心痛。这部电影还教给你如何看透PUA男的招数,醒醒吧女同胞们,面对PUA男,要相信你的每一次第六感都是对的。

15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整体非常工整,把角色置入窘境和尴尬之中制造笑料的方式也完成得不错,在包袱之外还想引出一点关于自身的正直与社会普遍潜规则之间的抉择问题。但这故事有个大bug,孙同被妈妈逼迫放弃爱情的理由是郑多多钳制他的工作和户口。电影想把这个制造成困境,但这不是困境。先不论那种糊口工作到处好找,只说户口,唯二用途就是买房不用等五年以及孩子上学方便,可莫默是北京人啊,孙同直接跟她结婚,爱情现实全都解决啊。孩子跟妈妈落户,房子以家庭为单位买二套,过十年自己随伴侣落户,同时摆脱价值观不合的哥们。一举多得。难道不是吗?

20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1、开心麻花系列最佳,真诚落地、言之有物的时代喜剧。两室一厅一厨房一浴室,开篇在极简的空间中将人物身份关系的错位发挥到极致。爆笑-甜宠-扎心,三段风格的转变自然轻巧,当人物的阶级属性被一点点撕开,夸张的“戏剧”真正成为“现实”的投射。依然有表意过于直白的问题,但扎实的人物支撑足以掩盖缺陷。男主角太可爱了我可以。Ps:终于把彭磊的歌用对了地方我甚感欣慰!2、有PUA,有城乡鄙视链,有性别权力的倾轧,但为什么是半个喜剧?恰恰是非喜剧的另一半在尝试非口号化的催人深省。如果要在喜剧电影中挑Stereotype的刺,那这个世界就不存在喜剧了。现实世界明明那么多偏见,为什么置放在电影中就要承受道德的鞭笞。《婚姻故事》难道没有对性别的刻板印象?《喜剧之王》的柳飘飘难道没有?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21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片如其名—“半个喜剧”!言外之意,其实有点对标“好的喜剧内核是悲剧”这句话的意思。当然,剧作上也确实是按照这一思路展开的,将喜剧与现实生活进行了巧妙的嫁接,看起来更像是《驴得水》与《夏洛特烦恼》的融合:一半的喜剧,然后另一半留给观众生活的思考,没那么放飞自我,也没那么沉重。至于喜剧的呈现方式,则是妙用巧合,借用错位与反差,记忆最深的一个情节是配眼镜那段,镜面巧妙搭配男女主,将两人的性格和性别来了巧妙隐喻。虽然半个喜剧,但值得一看!3.5。PS:没想到年末电影院贡献俩世纪渣男,一个叫胡建平,一个叫郑多多!

24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实话说,赞美都给素汐,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电影,也是票房上会有惊喜的电影,这样一个敏感细腻又质朴的团队值得这样的成功。但私心里,希望我们的才华和作品,给更勇敢和更有光芒的人。

28分钟前
  • 顿河
  • 推荐

《奇葩说》辩题:刚交往的喜欢的女朋友和争取许久的北京户口、工作,我要选择哪个?!

31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驴得水主创掌舵,故事层次丰富而有趣。北漂、落户、靠关系,一边是需要包庇的兄弟同时吃人嘴短,另一边是爱情同时需要坦然率真,这样看似荒谬于生活的人物关系,实则都是生活的精准投射。“我生在水沟里,你下来看看什么都知道了”,鞭辟入里的半个喜剧,直面人生困境的价值抉择。

36分钟前
  • 渡口无边
  • 推荐

A.选择好基友,有工作,可升职加薪,有北京户口,老妈把东北老家的房子卖了,给他在北京买房付首付,跟基友老婆的表姐结婚,走上人生巅峰。B.选择北京女人任素汐,房子现成的,北京户口早晚的事,老妈不用再卖老家的房子了,他有了爱情,还可以追求唱歌的音乐梦想,走上人生巅峰!连医院里看热闹的路人都知道怎么选,那编剧这么折腾半天,男主角的选择有什么真正的风险和困难吗?反正他横竖都是拥有北京户口走上人生巅峰啊!如果让任素汐的角色没有北京户口,一样是外地人,那才是真的挑战,真的难选,需要男主角纠结,选择了一个外地女人就是一无所有从零开始。原来编剧折腾了那么久,套用loser做自己的戏码就是为了给渣男洗白啊,医院那场戏反正是救不回来了。其实还是开心麻花那种三观有点清奇的喜剧,越想越不舒服。

3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大型PUA现场。稳固的男性联盟。所有关系都是对权力逻辑的效仿。优越的北京人。结尾反转不是来自自省,而是捍卫男性自尊。他们叫它现实。

41分钟前
  • 还行

7分,前半段在剧作上设计得还挺有趣的,各种巧合带来的喜感。后面则转入社会话题,比之前的驴得水,这部在话题上,相对更有实感。另外,男主真的很可爱,不错,原来他是《李茶的姑妈》的导演。那就继续做演员吧。

4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半个喜剧》,是我心目中的剧本教科书。前半有一种癫狂狂欢的喜剧气质,人物被丢进一个又一个险象环生应接不暇,过山车似,紧凑而激烈。一幕幕严格结构,而在幕与幕的间隙,有气口,松下来,透出一口大气,一个陌生人唱的歌,不为你而唱,又在抚慰你的心。眼泪容易崩不住。后半则是残酷,尖锐,《驴得水》那种直指人心,质问国民性的尖锐,它质问恶人,也质问怂人,好人微弱的光环碎裂掉落,我觉得它质问的是我们这个互相回护依偎权力的人情社会,以一个故事的容量。我们依偎权力,吮吸权力,同时权力榨取了我们,碾压了我们。我们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无辜。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种,打开房门,光线进来,让我们与房间里的大象直面,不能假装它不在场。这是我们的命运,悲喜难分。

44分钟前
  • 柏邦妮
  • 推荐

生理不适,如坐针毡。我很好奇,9012年了,女性观众看到这样的电影真的不会觉得被冒犯吗?

47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很差

3.5 这部竟然是开心麻花电影里迄今最让我喜欢的。从第一场戏开始,戏点就密密麻麻地涌上来,无巧不成书,三个主角间的关系拉扯被处理得非常鲜明。就在你以为它朝着一部爱情喜剧的方向发展时,片如其名,是“半部喜剧”。原来前半部皆为伏笔,完成铺垫后火速扭转为对一个个社会痛点的精准打击,轻巧却又有力。一个年轻人,要如何在城市里有尊严地活下去、扎下根?这不是小问题,而是我们大多数人都要面对的时代症候。

50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全片的核心喜剧技巧是错位,很小品(还真就请来了海燕)。影片有意在做强化,来了一连串的误会,并不断推动人物关系的展开。调度也都是舞台范儿的,比较精彩的一笔是眼镜店“以我之身配你之首”的正反打段落。真正提升电影品质的是后面现实部分的讨论。郑多多是世故现实,莫默是理想主义,孙同是夹在两个极端之间的大多数。开头还挺猛的,现实诱奸了理想主义。而从后续剧情看,影片呈现了华语片维度里比较健康的性观念。再值得肯定的是它的“冒犯性”,你臣服于现实,现实就有借口堵你的嘴,直至你敢于向它挥拳。可惜困境的化解方式有些草率。高璐好漂亮。

53分钟前
  • 居无间
  • 还行

1你就是个普通的实习生,领导连你送的礼都不想收。但只要你有一个有背景的哥们儿,领导就会反过来请你吃饭。没有触犯他的利益的时候,你就是他好哥们儿。要是触犯了他的利益,你就只是一条狗。很多时候我们被逼无奈只能做一条狗。但做狗做久了,还是想做一回人。2女人都是福尔摩斯,你以为一切都天衣无缝,但总会露出破绽的。要想不被发现出轨,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要出轨。3父母总是喜欢催婚,总是问你有没有喜欢的人。喜欢有个屁用。因为不是你在谈恋爱,是你父母在谈恋爱。你喜不喜欢是次要的,关键是你父母喜不喜欢。4“你想要的我全都满足你了。”“是我想要的吗?房子是我住吗?都是你自己做的决定,不要埋怨我。”叫你要有骨气的是她,叫你不要招惹多多的是她,事后推卸责任的还是她。听父母的话有什么用,听从自己的内心才是正解。

54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这世界就是有装病的大夫,看戏的护士,姓付的正总和姓郑的副总。也有卖房把你送上天堂的母亲,上去了就下不来。有拿刀架在你脖子上的兄弟,架上了就还不清。这世界就是有人生在天上,有人生在泥地,有人爱一个还不满足,有人丢了书包以为是爱情。当我们把脚陷入谎言的垃圾桶,至少应该学着勇敢拔出来。

56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贺岁档最佳+开心麻花系列最佳 虽是闹剧开场,却没有一味地停留在闹腾。从约会中看音乐节逛宜家,到和恋人和父母争吵的对话,处处充盈着真实。再放置到阶级差异的现实背景下,更突显剧作的深度。嬉笑怒骂过后依旧动人,源自对生活的洞察和创作的真诚。男二演得太他妈好了!PUA本A!渣成这样都让人觉得有魅力!

57分钟前
  • 凹凸
  • 推荐

“在金钱、权力面前,最先被牺牲掉的,往往是感情”,五年前当我明白了这句话的时候,就彻底离开了北京。

1小时前
  • 蒜 | BOY A 🌈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