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探第三季

8集全

主演:马赫沙拉·阿里,卡门·艾乔戈,斯蒂芬·多尔夫,斯科特·麦克纳里,麦米·古默,莎拉·加顿,艾米丽·尼尔森,黛博拉·艾里德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1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2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3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4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5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6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13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14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15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16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17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18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19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真探第三季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HBO诗选剧《真探 True Detective》第二季评价下挫后,事隔两年才获批准拍第三季,第三季由Nic Pizzolatto执笔﹑Jeremy Saulnier﹑Daniel Sackheim及Nic Pizzolatto负责执导,现定于美国时间19年1月13日首播。   《真探》第三季讲述在Ozarks一个神秘﹑跨越数十年的犯罪故事,该季剧情会分成3个时间线。Mahershala Ali(凭《月光男孩 Moonlight》赢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饰演主角Wayne Hays,阿肯色州西北区的州警探。   其余主演包括Carmen Ejogo﹑Stephen Dorff﹑Ray Fisher﹑Michael Greyeyes﹑Jon Tenney﹑Deborah Ayorinde﹑Rhys Wakefield﹑Sarah Gadon﹑Emily Nels...生活伊始御狐之绊 第二季修女2018花筐昨日盛宴之南越王宴菟丝花我是你的眼(2016)超体(普通话版)众生平等女男变错身和全世界一起爱你布鲁诺·里德尔,杀人犯的自白爱的权力逃离未来刽子手太极1:从零开始欧布奥特曼:原生之初日语鹫与鹰曼殊沙华敢不敢挑战我胖子、爱情和错误!世界奇妙物语 2008春之特别篇双瞳粤语爱丽丝两个妈妈2010爱我中华谁杀了她女子搏击俱乐部妙探乌龙记罗马 第一季科西嘉爱情故事秘密特工人类办事处少男奶爸第四季沃客纪录只想今生一起走深度谜案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粤语分割人生燃烧之旅了不起的夜晚撒哈拉1983赤足少女

 长篇影评

 1 ) 又一部经典诞生

太喜欢《真探》第三季了!我觉得,如果结尾不崩,这季是完全超越第一季的(不成器的第二季更没法比)。《真探》第一季有点过于神棍,一看就是编出来的案子,故意搞得玄而又玄,黄袍国王的设定虽然挺有文化,但属于来源于概念的概念,让我觉得整部剧有点空中楼阁。

第三季的这个案子虽然也很玄妙,但没有故弄玄虚,故事紧紧围绕案件周围的人展开:有绝望迷茫的底层夫妻(孩子父母);有投入一生心血却被警方排挤的侦探;有印第安人和黑人被歧视的历史;也有黑人碰瓷式的撒泼;还有时代带来的与宗教、道德的各种冲突……

仅仅四集,主角配角至少有五六人已经清楚交代了其人生轨迹和内心冲突!手法实在是细腻绵密!更不用说剧集将三线叙事运用得炉火纯青,同时还能保持很好的悬疑感和节奏感!

居中一黑一白两个侦探搭档,以及黑人侦探的女友,这三个演员都不算很大牌,跟第一季的阵容没法比。但三人的表演都非常出色,火候拿捏得十足——其实第一季的伍迪和马修都有overact的倾向。特别是饰演男主角的Mahershala Ali,三个年龄段表现稳如泰山!

摄影配乐之类都不用说了,《真探》一贯的高品质!

再回头说下本剧的叙事。这个三线叙事简直是绝妙!它通过把三个时代并置,首先让叙事和角色塑造非常丰满厚实,避免了单线叙事可能带来的事件驱动大于角色驱动问题,让观众在事件、角色、情绪之间反复激荡,极大提升了戏剧表现的空间。同时,它还可以很好地把悬念包裹起来,一到关键时候就换台!作为悬疑剧,除了提供的信息不足(故意藏起很多有用信息,慢慢放出来),其他真没啥好抱怨的。三线叙事还提供了一种多重视角,以案件为基础,通过90年代重启案件和当下(2015年?)垂垂老矣的主人公,反复审视当年破案的过程,在剧集内形成“互文”。与此同时也就看到了时代变迁在角色和人们观念上留下的印记。我唯一的疑问是:这样的叙事方式,在北美有多大的观众接受度?放在国内又有多大接受度?

最后,一点小小的剧情讨论:第四集女主角提到男孩可能是死于意外而不是谋杀,我也有这种猜测。非常期待看到最后一集,希望能见证又一部经典美剧的完成!

 2 ) 细说真探3:最后一迈之际

《细说真探》倒数第二篇。

艾米莉亚的去世时间

似乎有人不知道艾米莉亚的去世时间,但是我怎么觉得艾米莉亚的逝世时间剧中已经早就交代过了。第一集20分18秒,艾丽莎对韦恩说“节哀顺变”之后,韦恩回忆起了艾米莉亚,哽咽得没能说下去。从言语中可知,艾米莉亚在2015年的前几年才去世,她并没有在1990年意外离世。

艾米莉亚教书

预告中出现发丝微霜的艾米莉亚给学生朗读的画面,艾米莉亚后来可能重回教岗了。

罗兰对汤姆的感情

汤姆是一个“同志”,但是罗兰对汤姆的关心也显得超出寻常,令人无法分清这是友谊还是爱意。预告中出现罗兰与人斗殴的画面,地点似在一家同性恋酒吧。所以,这个问题,剧中应该会给予答案。

档案室指纹的去向

拿走指纹的目的一定是为了隐瞒与珀赛尔兄妹做游戏的人的身份。按理只有警局的人才可能拿走指纹,剧中属于阿肯色警局的主要人物,除了韦恩,就是罗兰,其他角色包括他们俩的一个上司,和金特是穿一条裤子,还有几个路人警察。注意,哈里斯是公路巡警,应当是拿不到指纹的。

罗莉的作用

韦恩和艾米莉亚有一次上罗兰家吃饭,罗莉那时和罗兰同居。晚餐中,韦恩随意问到罗莉的专业,罗莉说是“家禽科学”,而霍伊特家是开鸡肉工厂的。

剧中罗莉出场频率很低,1990年那一次晚餐之后就再未露脸,但直到罗兰和韦恩杀死哈里斯为止,罗莉应该都是与罗兰在一起的。两人感情的转折点,应当就在这里。

最重要的问题是,罗莉究竟只是惊鸿一瞥的配角,还是能够左右故事的关键人物?

艾伦的动机

1990年朱莉的指纹出现在药店后,金特利用汤姆开了个新闻发布会,向公众表明自己对案件的关心。但是金特昔日的下属——已经自立门户的艾伦带着伍达德的子女出现在现场,对着媒体拆穿金特的虚伪面具,向他发起声讨。

在此之前,艾伦还采访了韦恩和罗兰。他在餐厅对韦恩表明过自己对金特的不满。

但是他是否有更深的打算?

金特与案件的牵连程度

有一点十分肯定的是,金特是一个唯利是图的政客,他在两次调查期间的所为都是尽快结案,免生枝节。

但是问题是,他有没有在为他人打掩护?

万圣节的“幽灵”

之前我粗心了,今天看了一下预告片,万圣节那张照片被放大了之后,发现披着床单的两个人明显是一个黑人和一个白人,因为他们的手露在外面,一黑一白。而黑人比白人高,黑人穿着皮鞋,白人的手看起来比较纤细。结合农夫的话,应该可以合理推测这是琼(June)先生和霍伊特小姐(伊莎贝尔)。

朱莉在哪

1990年,西芬格社区已经荒废,了无人烟,只看到一个活人玛格丽特住在旧居。但是我们却看到社区中有大量涂鸦,很多图案都表明这应该是一伙流浪青少年所为,图案中出现了疑似麦克的名字,出现了一些情侣的记号。

朱莉抛下娃娃

预告片中出现了朱莉将枯枝娃娃丢在公园的画面,精准来说,这个地点可能正是威尔尸体被发现的洞口,根据光线的方向朱莉应当正从洞中走出。这说明,作为“引导”韦恩寻找到威尔尸体的娃娃,应该都是朱莉放置的,而非他人刻意而为。蓝裤白鞋可以判断扔娃娃的是朱莉。

开进庄园的车

预告片中出现一辆开进霍伊特庄园的车,对比汤姆去霍伊特庄园的画面可知这里是霍伊特庄园。此时霍伊特的庄园已经荒烟蔓草,凋敝冷落,当为2015年的情景。

预告中还出现老韦恩撬庄园锁的画面,以及韦恩和罗兰走进地下室、走向粉色房间的画面。

可以确定,霍伊特的公司和住宅是分开的,1990年韦恩应该并没有调查过霍伊特庄园。

韦恩走进校园

预告中出现头发微霜的韦恩走进大学校园的画面,他穿着正装,胸口还挂着一个牌子,神情并不沉重,反倒给人感觉挺轻松。

老韦恩左右的两只手

预告片中出现老年韦恩坐在椅子上,眼眶含泪,而左右各有一人站在他身边,都只露出一只手,一黑一白,不一定与万圣节那晚的两个“幽灵”有直接关系。两只手看起来都像是女人的,白色那只有些苍老,而黑色那只显得年轻。我觉得,最令人动容的可能是,这是本剧的最后一幕,已经中年的朱莉和青年的贝卡分别站在韦恩左右,两个“女儿”都回到了韦恩身边,剧集也就此谢幕。

环抱小镇的基督像

预告中出现了一座环抱小镇的基督像,这应该意味着结局一定会归于平和。

Lucy Adorin

这位金发小姑娘一致被认为是朱莉和麦克之女,而她的名字则意味着对那位死去的露西的纪念。但是一切尚未底定。

安静等待任何可能的发生

因为:

时间可以带走一切 但却无法带走真相

微信:段雪生。微博:段雪生。

关注下方豆列,便于获取更新:

《细说真探》

《细说麦瑟尔夫人》

《细说天才女友》

《细说威尔森夫人》

《细说兔子共和国》

 3 ) 细说真探S03E01:看不见的满月

给我讲一个故事 故事的名字就叫“时间”

时隔3年半,曾经的罪案神剧《真探》第三季野心勃勃,再次回归。已经放映两集,开头上佳(不是尚佳),是近期值得订阅的悬疑剧集。此后三周之内,与大家细细分享这部细节丰满、叙事卓越的剧集,也期待这部剧的第三季能够赢回荣誉。

1、几个镜头高角度缓缓移过故事所在地的上空,有一种笼罩之感。公园中的瞭望塔是案件中的关键地点。背景音效加重了环境的荒凉之感。

低角度近距离镜头中一个背着书包的学生脚踩自行车开过,本剧案件中的关键信息“孩子”、“自行车”出现。

镜头切换到室内,一个白发老头正在着装,自行车轮盘上链条飞转之声始终不息,如在耳侧,反映出男人被往事勾连的心理。因为这个案件就是他经手的,三十多年,悬在心头,落不下地。

2、老者视线偏向屏幕之外,时间线切换到1990年5月12日,也就是案发后十年,当时,男主角韦恩正在接受FBI的取证调查。他是阿肯色州的警察,种族黑人。

两个白人探员一个态度倨傲,一个假套近乎。

两边最初的对白就有关“记忆”。韦恩对自己的记忆满怀信心,对方却说了一句绕口令“如果你忘记了,那你也不会知道你忘记了”,对韦恩的记忆能力表示质疑。

韦恩知道他们想推翻案件的判决结果,他也知道对方心里藏着九九,他表露出明显的不满,但是对方不肯明言重启调查的原因。

对方忽然来了一句“你记忆力不大好吧”。

三种可能:

(一)对方想以此为借口,推翻韦恩之前的调查结论;

(二)韦恩记忆力真有问题;

(三)以上两种原因兼而有之。

如果韦恩的记忆力真有问题,年纪轻轻,为什么?结合后面的线索,他越战当过两年兵,因此可能是战争创伤所致。

3、时间线回到老年之时,也就是2015年5月20日,韦恩握着一个录音设备,里面传来另外一个自己的声音,提醒他今天的待办事项。可见他的记忆力已经很差,不得不通过录音提醒自己。

从录音内容和墙上日历的标记可知,韦恩如今已经很是健忘痴呆,录音中的声音提醒他今天要接受电视台采访。他接受采访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要试探电视台有关该案的线索,看来他如今退休后,已经无法获得该案的有用信息。也可见这个案子折磨了他半辈子,在垂暮之年他还是没有放弃追寻真相。

4、时间线切回90年,取证对谈,韦恩反讽了一句对方的失职,说了一句自己的妻子正在写案件相关的书,然后不情愿地接受盘问。

他开始回忆十年前那起案件的起因经过。

5、那是1980年11月7日,星期五,韦恩对这个日子记得清清楚楚,因为那天是史蒂夫·麦奎因去世的日子。麦奎因是美国六、七十年代的硬派打星,饰演孤胆英雄、彪悍警察。韦恩应该很崇拜这个演员才会以他的逝辰作为记事线索。编剧也有意用这个当时的硬汉演员衬托韦恩的警探身份和孤胆硬气。

6、画面交给了案发当天的被害人一家,进行直接叙事。

珀塞尔家的两个孩子——威廉和朱莉向父亲汤姆告假去运动场见朋友。妹妹问了一声,妈妈什么时候回来?——从这个发问判断,他们应该不是去找妈妈的。

汤姆喝了一口啤酒,回头望向兄妹俩骑车离开的路,这是个主观镜头,画面虚而入实,街道已空无人影,暗示父亲“已经”失去两个孩子。

低角度近距离镜头给到骑车的哥哥,黑鞋、白袜、蓝牛仔、红书包,与本剧开头骑车那个孩子一模一样的穿着,街道背景也一样,是同一个孩子威廉。可见开头那个镜头是一个闪回。

从两个孩子的神情、动作来看,妹妹天真活泼,哥哥沉郁无衷,仿佛若有心事。

路上碰到的第一个目击者是一个黄头发的邻家少年,也是他们的同学。

7、时间线切到90年,韦恩交代兄妹离家的时间为下午四点,有多名证人可以证明。

8、时间线切回80年,一组并列镜头,交代韦恩所说的目击证人。

一伙开着紫色甲壳虫逛荡的青少年阿飞正要去某地做点某事。

兄妹俩遇见的第二个目击者是一个胖胖的妇女——邻居玛格丽特。

慢镜头,风起,呼啸不宁之中隐藏着不祥的预兆。

公园中的关键坐标——瞭望塔边,几个少年在燃放鞭炮。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废物回收的印第安人伍达德从乡镇小路上经过,他是第三个目击者。

车中的三个阿飞停在路旁,如鹰视狐兔,盯着路过的兄妹俩,他们是第四拨目击者。同样的慢镜头和隐藏着危险气息的音效再次响起。

风声隐隐,始终不息。

9、时间线切至90年,两个探员询问韦恩案发当晚的行为。10、就着话口顺势回切80年案发当晚,韦恩正和白人搭档罗兰警枪打耗子,酒精穿肚肠,百无聊赖地熬着夜班。看样子又是一个浑浑噩噩、滥竽充数的夜晚。

罗兰忽然回头说,“史蒂夫·奎因今天死了”。韦恩愣了好一会儿。这一笔回应韦恩90年的取证问答。奎因的死像是体表的一针,虽然并无大的刺激,却还是让无所成事的韦恩产生了“我该做点什么”的闪念。

韦恩多半是个怀才不遇、虚掷光阴的人才。

一只小狐狸闯到枪口之下,歪着头呆呆地看着枪口,茫然不知所措,眼神可怜兮兮。命悬一线之际,韦恩活了它的生命。

至少此时此刻,他已经“做了点什么”。

他想不到的是,马上他就要真正地“做点什么”,这点“什么”还将波及余生。

11、父亲汤姆在车子身上忙活到路灯昏黄,才意识到早就过了和两个孩子约定回家的时间。打电话到孩子同学家,才知他们没有上同学家玩。威廉说谎了。

汤姆只好开着嘎吱响的破车在街道搜寻,街上黑魆魆一片,没有活物行动。汤姆从车中投出的主观视线之中,一无所获,他内心的焦急反映在掀帽子这个动作上。

12、与阴暗压抑的街景作为反差的是,此时公园的瞭望塔边正是青少年安放剩余荷尔蒙的欢乐场,烟火焰焰,音乐嗷嗷,男女喧闹。

镜头移过晦暗的前景时,两辆单车静静地停放在这里,款式小巧,且分男女,是兄妹俩的单车。

一个阿飞弗莱迪在威廉的单车上摆弄了几下,将车扔在一边。这伙阿飞就是白天开汽车出来的那三个。

13、场景再回到街道上搜寻的汤姆这边,一声强调式的音效,迷雾之中,收集废品的印第安人伍达德从道路另外一侧迎面而过。

14、两个州警搭档正在路上浪游,闲聊的内容意在塑造本剧主角韦恩的性格。他不杀狐狸,只猎野猪,他的理由是“野猪肉能吃”。用一颗子弹对付野猪的事则是在渲染他的硬汉个性,如他所说“我喜欢公平竞争”,“不猎杀静止的,也不用诱饵”。

“猎鹿”的典故出自伟大的反战电影《猎鹿人》,电影以越战为大背景,两次猎鹿之事作为首尾呼应。影片反映的是战争对身体和灵魂的双重摧毁。剧中韦恩的身份也是越战老兵。

接到警报,无聊时光中的闲散心情被打破,虽然兴致不高,但是两人还是以职业本能奔赴现场。

女记者的一句话仿佛惊到了三十五年前走到报案地点的韦恩,他猛然回头望向画面之外的观众,作为切换时间线的标志,也仿佛在暗示观众,这些都是韦恩的回忆。只是回忆。

15、时间线回到案发三十五年后的2015年,退休的老警官韦恩正在接受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开拍前的场记板上写着“《真凶》第三季”,有点与本剧内外呼应的意思。

从叙事上看,之前所展现的80年的情景都是90年的韦恩所回忆的。此时,2015年的韦恩才正式开始回忆。

为了有可能便于后文的叙述,且将80年代的韦恩称为青年韦恩,90年代的韦恩称为中年韦恩,15年左右的韦恩称为老年韦恩。是为标记。

老年韦恩目光游移,似在暗示他记忆的不确定,他打开回忆的第一句话是“那晚正是满月”。这句话之后,他就不停地停顿在“然后(And)”、“然后(And)”,好一会才说出“史蒂夫·麦奎因那天死了”。可见老年韦恩的记忆力很成问题了。

16、根据老年韦恩提到的“满月”,镜头顺势切回80年的那个晚上,第一个镜头就是天上好大一轮圆月。

可是这里就有疑点了。

(一)1980年的11月7日是农历九月三十,下一天就是朔日,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月亮是几乎看不见的,怎么可能有满月?

(二)中年韦恩的回忆画面中,他和搭档罗兰在垃圾场打老鼠时,夜色笼罩,并不像有月亮的样子。而且两个孩子的父亲汤姆在街上搜寻时,街上也是一片昏暗,完全没有显示出月亮该有的照明效果。

(三)即便是根据老年韦恩的回忆,那晚虽然天空高挂着月亮,外景中也没有被月亮照耀的感觉。这月亮,仿佛是不发光的。

若非案发日期这种很难出错的线索发生差错,那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韦恩的记忆力大成问题。

17、再次切换到90年代的时间线,中年韦恩在回忆案发的时间点时又被探员质疑。

韦恩不耐烦地关了录音设备,问探员“你们知道什么我不知道的吗?”探员答“我们不知道你知道什么,所以我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话说得很绕,像数学题一样。翻译成人话,探员的意思是,只有搞清楚你知道哪些事,我们才知道还有哪些事你不知道。

可是这个案子已经过去十年,韦恩也递交过笔录,按理说探员是不可能不清楚韦恩所知的内容,但是他们还频频反问、质问他,可见他们应该是怀疑韦恩的笔录和回忆是有问题的。

18、老年韦恩的回忆解释了为什么会有90年的那场录音取证。因为当时珀赛尔家想推翻案件的判决,因此参与办理此案的韦恩被叫过去录证词。而且之后,他又重新参与了该案的审理。

老年韦恩还提及,妻子的那本书就是调查重启时的90年代写的。

老年韦恩说“要是你能采访她就好了”,说明妻子可能去世了。采访中,韦恩左手边的桌上有一张照片,虽然有意被虚化,但是那应该就是妻子的照片。

老年韦恩提及他计算物理时间的方法。以前他的判断标准是“越战”前后,后来他的判断标准成为了“珀赛尔案”前后。可见这起案件左右了他的人生。

采访中,老年韦恩向观众透露了妻子更多的信息,她是个作家,是个老师,是个调查者。最后一个身份,可见妻子参与了案件的调查。

回忆妻子时,时态是过去式,说明妻子确实去世了。

老年韦恩说“几年前,我们定了计划,我退休后……”可见妻子就是在这几年中去世的。

19、不得不佩服这个剧本,三条时间线来回切换时,还能使对白中的要素成为镜头切换的引子和叙事线索。比如这次,老年韦恩谈了妻子之后,时间线便自然地切回到80年的案发当晚,青年韦恩问汤姆“你的妻子呢?今晚她会回来吗?”

汤姆对自己的妻子露西做了简要介绍。一个服务员,早出晚归,甚至不回,夫妻不和。他十分肯定地说孩子不会在妻子那儿,侧面流露出的信息是,妻子对孩子并不上心。

韦恩一番调令,干脆利索,将手底下的警察都分派出去。

他低头看了一下表,晚上9:50。

汤姆情绪不稳定,韦恩用坚定有力的语气和话语让汤姆平息了下来。从行为中见硬派风采。

汤姆带着韦恩和罗兰进了房间寻找线索。

室内的拍摄全都采取环境中自有的光源,台灯、吊灯之类,高度不高,亮度不强,制造出隐隐绰绰的视觉效果,使画面风格依旧统一于整体的悬疑风格。

运用了大量缓慢游移的主观镜头,代表剧中人物的视线和视野。酝酿悬疑气氛的音效旋律简单,缓慢递进,不事顿挫。

入屋后,沙发周围乱糟糟的,放着被子和衣物。

汤姆介绍了儿子威廉和女儿朱莉的房间,但是并没有介绍妻子的房间。罗兰指着一间房间问“这是你妻子的房间吗?”,汤姆反问“我的妻子?”再次表现两人关系的疏离。

韦恩和罗兰首先进入朱莉的房间。房间四处都堆着可爱的玩偶,书桌上有个穿白色连体裙的女娃娃,墙上贴着用作业纸画的图画。韦恩拿起画架上的一张图画,画的是一家四口在花架下,四周都是茵茵绿草。

两人这时想的都是,汤姆的妻子露西带走了孩子。

20、两分钟后露西的突然回来打破了这个猜测。两人陷入争吵,汤姆粗俗地指责露西在外找野男人(out looking for dick)。露西前后两次强调自己有权过自己的生活(be entitled to a life)

韦恩用沉稳镇定的声音止住两人的争吵,有条不紊地向露西询问线索。

接着以蒙太奇手法,将韦恩和罗兰一内一外各司其职的行为表现出来。

韦恩走进了小男孩威廉的房间,如同熟手,从床褥下摸出了《花花公子》。

一众警察开始搜索,全景镜头中夜雾缭绕,让人感觉案发的小镇是一个被包围的封闭而神秘的空间。

韦恩看到威廉的书桌上放着两本书,一本是《官方童子军生存手册》,一本我琢磨着翻译成《冷林》。

所谓“童子军手册”并不是培训童兵的作战手册。美国童子军又称美国童子营,是一种民间组织,旨在帮助青少年强健体魄,教授野外生存技巧,让孩子们远离危险,成为一个男子汉和好公民。

中华民国整个历史都曾有童子军组织,是国际童子军运动的一部分,中国童子军曾在抗日战争中留下矫健的身影。

国际童子军运动可追溯到1908年牛津大学的罗伯特·贝登堡教授出版一本名为《少年警探》的手册,以此为指导思想,第一支童子军建立起来。贝登堡的出发点在于担忧英国青年道德堕落、体格衰弱,使英国重蹈罗马帝国亡国的覆辙。此后童子军组织为世界各国效仿,目前全世界约有两亿五千万童子军。

扯远了,收回来。威廉桌上的这本野外生存手册,和另外一本有关森林的书,很有可能是一个暗示性的线索。也许威廉有一个去森林冒险的计划,恰巧小镇周围森林覆盖很广。

打开衣柜,韦恩发现地下的泥灰,继而发现了墙上的小孔。

汤姆否认杂志归属自己,并说这些都是旧杂志了。韦恩没有告诉汤姆异常的墙洞。

韦恩调开汤姆之后,让罗兰看了墙洞,穿孔望去,就是朱莉的房间,正好看见桌上的漂亮娃娃。

之后韦恩和罗根开始问询附近的邻居,信息如下:

(一)威廉和朱莉骑车去的方向是魔鬼穴公园(阿肯色州真实地名);

(二)有开着紫色甲壳虫的阿飞经过,车主是其中一个阿飞弗莱迪·伯恩斯;

(三)青少年经常聚集在魔鬼穴公园的瞭望塔边玩;

(四)印第安拾荒者伍达德曾经过附近。

邻居们都不喜欢伍达德,也看不起他,连他的名字都记不起来。

目前为止,只出现两个有色人种,印第安人伍达德和黑人韦恩,其他人都是白人。

夫妻两人提供了一些信息。两人已经不同床睡半年之久,汤姆睡在沙发上,这与客厅沙发上的陈设是一致的。

另一条更有用的信息是,露西的堂弟丹半年前在这里住过,住在威廉的房间。很自然地,让人怀疑丹在墙上钻了孔偷窥朱莉。

青年韦恩在外彻夜搜索时,老年韦恩的画外音响起。

忽然切了一个满月的特写,可是切回全景中时还是感觉不到一丝月光。

韦恩低头在水洼边发现了一对小脚印。

水洼中倒映的一半月影令他皱起了眉头,月影忽然开始闪烁,“咔”一声,灭了。原来那是路灯。这说明,至少老年韦恩的回忆是可能有问题的。

韦恩望向镜外,说了一句“我应该暂停”,虽然话从青年韦恩口中说出,但是暗示的应该是老年韦恩的心理。

21、于是切到15年的时间线。老年韦恩询问是否需要暂停。记者旁边的记录员将打光的大灯“咔”一声打开。

推论:之前那声“咔”是因为大灯出了问题,灭了,老年韦恩的意识受到影响,所以回忆中,出现了水洼中路灯熄灭的镜头。而且大灯的形状和光泽与回忆中的那轮满月极像,估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老年韦恩采访一开始就提起满月,而且将月光和路灯混淆在了一起。80年案发那晚,很可能是没有月亮的。老年韦恩的记忆力显然严重受损。

22、时间线切回80年,事发次日,警方在外拉网式搜索,夫妻俩在家里看新闻报道。此外,胖邻居玛格丽特陪在露西身边。

韦恩和罗兰来到了失踪姐妹就读的学校。女老师艾米莉亚正用慵懒性感的声音为学生们朗读一首诗歌。剧中引用的是其第二段,用以呼应本剧的哲学主题。现全诗录入如下。

给我讲个故事罗伯特·潘·沃伦) 很久以前,在肯塔基 我,一个男孩 站在一条泥泞路边,在薄暮中听到 硕大的野鹅鸣向北方。 看不到它们,没有月亮 星子稀少。只听到它们。 不知道什么事情发生在我的心中。 是在接骨木开花前的季节 它们必定是向北而去。 声音正在向北传去。 给我讲一个故事 在这个癫狂的世纪和时刻 给我讲一个故事。 就讲一个星汉灿烂的故事。 故事的名字就叫“时间”, 但你不用说出它的名字。 给我讲一个满怀喜悦的故事。

本诗作者沃伦是美国上个世纪的大诗人,三获普利策诗歌奖或小说奖,由他的小说《国王的人马》翻拍的同名电影被评为好莱坞1950年的最佳影片。

沃伦的诗歌受到古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的时间观影响。

奥古斯丁认为一切时间都是现在。时间分为三种: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未来的现在。

奥古斯丁的时间观具有革新意义,从外在转向内在,从物质转向意识。

可以试着结合本剧分析,韦恩的回忆就是“过去的现在”。也就是说,过去的事实其实并不存在,一切皆由当下之念所决定。

当镜头从艾米莉亚身上收回,我们发现方才其实是一个主观镜头,韦恩一直紧紧凝视着女教师,聆听她的朗读,心理产生很强的触动。他仅仅是为美色所惑吗?两人再一次相遇时,韦恩还特意向艾米莉亚提起了这首诗歌。估计在之后的剧集中,编剧还会进一步利用这首诗来破题。

韦恩和罗兰唤出甲壳虫车主弗莱迪进行口头取证。弗莱迪承认,他们去公园瞭望塔玩的途中遇见了失踪兄妹。他还说当天他们只遇见过他们一次,并且他说兄妹俩没有去公园。

可是他们望向兄妹俩的狩猎式的目光,以及出现在塔边的兄妹俩的自行车该如何解释呢?弗莱迪还在公园骑了威廉的小单车。

之后,他们对另一个与弗莱迪同行的平头少年进行了取证。

罗兰忽然指着平头少年T恤衫上的恶魔图案说“这是什么玩意?”

少年告诉他这是一个乐队,叫黑色安息日。这是70年代知名度很高的一个乐队,音乐风格比较暗黑,歌词中有撒旦崇拜的内容。但说到底其实都是商业手段,欺骗青少年的一种文化消费。

罗兰的表情表示他显然没听过这个乐队的名字,韦恩一脸严肃地告诉他黑色安息日是一种黑弥撒(邪教仪式)。他是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了解释。

引入邪恶宗教仪式这种元素,不论是不是编剧的障眼法,都是不能忽略的线索。

韦恩从平头少年这里得到了与弗莱迪不同的说辞,他说失踪的兄妹俩在公园玩过,但他否认兄妹俩在塔边——也就是在他们旁边玩过。

看来,兄妹俩是在公园玩过,而且很可能在塔边玩过。但是弗莱迪和平头少年应该是对他们做了什么不敢启齿的行为,所以对部分事实选择了隐瞒。他们的神情都是很紧张的。

他们的证词表达出来的意识是:他们既不想撒谎,以免招致本不该有的嫌疑;同时他们又想试图隐瞒些什么,以撇清与案件的干系。可是两人显然没有事先对好剧本,导致说辞不一。

第三个问询有点不同之处,罗兰没有参加,韦恩和女教师艾米莉亚单对单对谈,估计是罗兰有意给了搭档一次“泡妞”的机会吧。两人之间的磁场十分强烈,成为了朋友。

韦恩和艾米莉亚都是有色人种,同为黑人,因此韦恩含蓄地问了一个有关当地种族氛围的问题。从艾米莉亚的回答中可以看出种族之间的隔阂与分离,她明显感到不适。

这个小镇显然是个白人社区,有色人种在这里如同处在孤岛。印第安人拾荒者在这住了这么久邻居竟然还不说不出他的名字,而且案发后家长下意识地就将矛头指向了他。

(对平头少年和女教师的取证场景中,都出现了时钟。时钟给人一种没有走动的感觉,可能两个时钟都没有秒针。不知是否是线索,权置于此。)

23、对少年和老师进行取证之后,接着就该对事发那天也路过的拾荒者伍达德取证了。

去的路上切入了老年韦恩的回忆性旁白,有这么一句“总之,你们知道他的遭遇。”这说明伍达德的人生可能也被这件事给改变了。说不定,他当时成了该案的背锅侠。90年代案件重启也许就与此有关。

伍达德的院子前后堆满了回收的废品,家中同样简陋而凌乱。韦恩看见了两张照片。

一张是家庭照片,上面是一个女人搂着两个孩子。

另一张照片是部队合照,伍达德身穿军服。他和韦恩一样,是越战老兵。

罗兰看过后面这张照片后,发表了一通言论。他那番话总结起来就是这个意思:打过仗的人多半精神有问题,无法生活自理,无法适应社会,结果就是犯罪杀人。然后他就武断地说“全境通缉这小子”。

韦恩的表情很痛苦,看着伍达德的军装照,他似乎与之取得了一种同理心。

他对罗兰的话感到痛苦和愤懑,对着镜头外的我们说:“我要走了,我不想待在这儿。”

同种族问题一样,本剧也将退役军人的问题一点一点融在了里面。

24、时间线回到15年,回忆至此的老年韦恩也情绪激动,举止失态,他中断了采访。编剧巧妙地将“伍达德身上发生了什么”这个悬疑留在了后面。

老年韦恩把自己关进房间,他揭开遮布,露出下面的一个黑色物件(不认识这是什么东西),嘴角带着温馨的笑,说明这个物件勾起了他美好的回忆。

但当他望向书架上那本妻子写的书时,刹那间变得哀伤起来。背景音效竟然响起雷声。

25、时间线切回80年,警察和志愿者正在恶魔穴公园遍野搜查,韦恩却秉持独行侠的风格,离群独往,自有其一套搜索方式。罗兰点出韦恩越战时所在的兵种是“远程侦察兵”,拥有极强的生存和搜索能力。

果然,韦恩发现了自行车车辙,循迹而往,他被引领到塔边。登塔一看,塔顶满是酒瓶和烟蒂。

他又循着草丛中一条清晰的小道,发现了一辆被毁坏的单车。

韦恩的呼吸沉重起来,心理起了反应。

接着树桩旁的结草娃娃就出现了。

接着山洞口的结草娃娃就出现了。

这些娃娃一身白素,手捧白花,没有五官。

韦恩的呼吸越来越急促。

他发现了山洞中平和静躺的小男孩威廉的尸体,双手置于胸前,十指交叉,如在祈祷。

山洞中的韦恩惊慌失措,全没了平日的稳重,几乎是爬出去的。

而此时课堂之中,艾米莉亚又在念沃伦的诗,剧中只拎出了其中一句:

“爱是何物?它的名字之一就是知识。”

同样是哲学价值的植入。

26、从艾米莉亚手中的沃伦诗集切换到老年韦恩手中的书籍。作者艾米莉亚·海斯,与韦恩同姓,说明艾米莉亚就是作者,而且著书时已经是韦恩的妻子了。书名“生命·死亡·满月”,副标题“一起凶杀案,一次儿童诱拐,及一个社区的摧毁”。

(这个翻译是我斟酌剧情与文本自己译的,这也是我写影视文章的习惯。)

27、时间线切回80年的凶案现场。韦恩显现出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坐在一旁吸烟,罗兰和其他警员正考察现场和收集证物。

韦恩和罗兰的对话中增添新的信息。铁轨尽头又发现了一个结草娃娃,这些娃娃如同路标,故意引人过来;尸体头上有伤。

韦恩突然说了一句“‘挖’”了好一会儿通道你知道吗?差点进不来。”

之所以将“挖(dig)”这个单词打上引号,是因为韦恩是在比喻,他言有所指。越战之中越南军队为躲避美军的轰炸,学习中国军队的战法,躲进地道之中,美军在地道战中吃了大苦头。

身高看上去超过190公分的韦恩显然也是经历过地道战的士兵,山洞会让他响起可怖的战争经历,这应该就是他在山洞中出现恐慌情绪的原因。

28、时间线切到90年。从探员口中得知,十年前他们抓错了人。韦恩采取不合作态度,终于从对方那儿得到一点信息,他们发现朱莉没有死。两个月前,她的完整指纹出现在俄克拉荷马州的一起盗窃案现场。

这一笔如同天外飞仙,令人不明所以,却惊叹神奇。

29、时间线切回80年,韦恩恶狠狠地扔掉烟头,撂下一句“我们一定要找到她”,独自钻进黑夜之中,令人对这位警探油然生敬。

Just Dropped In - Mickey Newbury

预测一下,该剧最大的或说最终的主题,是一个人用后半生与自己的前半生和解的过程。

最后,是一个有关看剧的私念。看剧的时候千万不要只是试图找到凶手,这显然是一部超出侦探悬疑类型的剧作。好的作品都是超出类型的,类型之于佳作只是一层拿来主义的外壳,好用就行。既然已经走进建筑之内了,那就欣赏它的肌理与血脉吧。

细说真探S03E02:走不出的旧梦

微信:段雪生。微博:段雪生。

《细说真探》

《细说麦瑟尔夫人》

《细说天才女友》

《细说威尔森夫人》

《细说兔子共和国》

 4 ) 细说真探3:单身日特辑

细节:露西的真实心理

第三集47分50秒到48分,韦恩和罗兰将公园中发现的玩具拍成的照片给汤姆和露西辨认。汤姆神情自然,说他没有见过。露西的神情和动作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细节。她一直在一旁默默摇头,显得很懊悔。她也不主动去辨认那些照片,仿佛并不关心案件结果,也不在乎找到凶手。韦恩追问她一句,她才随意看了一眼,也没有凑近细看,撇了撇嘴,眼神有点慌张,先是否认见过,接着又说自己记不清了。接下来她紧闭了一下眼睛,有叹息的动作,显得很懊悔。

第六集51分05秒,韦恩桌上放着艾米莉亚的书,右边那一页最下面的一段,露西的名字被画了好多个圈,韦恩打了一个五角星表示特别强调,旁边一连画了两个问号,说明这段有关露西的描写很反常。

这段文字内容是,艾米莉亚采访露西时,露西的反应。露西很消沉,但是艾米莉亚发现露西却坚信朱莉还活着。艾米莉亚写了一句,可是朱莉不可能还活着。因为1980年完全没有找到朱莉的下落,所以当时包括艾米莉亚在内的人都不相信朱莉还活着。可是露西却相信,这就很反常了。

虽然我们可以说一个母亲会比他人多一些执念,一个母亲也会为自己孩子的死感受到更大的悲痛,但是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也还是存在着这样一种可以自圆其说的推测,也就是露西对朱莉的下落知情,但是露西没想到威尔会死。她一直伤心懊恼的是威尔的死,而不是朱莉的失踪,因为朱莉的失踪是她参与并默认的结局,是一笔她认可的交易(所以她没有寻找朱莉的动机,只会因计划不周致威尔身亡而痛心,而且她应该认为威尔的死是个意外)。第六集中丹对韦恩和罗兰透露的消息,更加固了这种可能性。只是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露西恐怕并不知情朱莉此后的遭遇并不乐观。而且,我不认为朱莉是霍伊特的女儿。因为粉色房间不大可能是个什么正经地方,后来到处躲躲藏藏的朱莉显然也是充满恐惧。霍伊特再作恶,恐怕也不会将自己的私生女害成这样。

推测:1990年中断调查之谜

有一种推测,与霍伊特的女儿和外孙女有关,韦恩和罗兰第一次调查霍伊特的公司时,罗兰背后出现了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女孩的照片,时刻是第三集19分39秒。这应该就是霍伊特的女儿和外孙女。据公司接待人员所说,外孙女死后,霍伊特建立了欧扎克儿童基金会。

这条线索可以导向一个结论,失去外孙女的霍伊特和失去女儿的霍伊特之女特别伤心,因此他们会希望得到一个替代死者的女孩子,朱莉符合这一设想。那么,观众会认为这其实是出于某种人类脆弱的情感和并非完全的恶意了。

我觉得,外孙女的死,也可能是一个误导,有可能这个照片中的女孩子并不是他的外孙女,而只是被霍伊特父女欺骗的众多女孩子中的一个。这张照片和基于这个理由建立的基金会,从而也就是霍伊特的一张伪善面具了。

为什么我会对霍伊特怀有这种恶意揣测呢?首先,当然我们都发现了,地下室中被哈里斯严控的粉色房间是一个罪恶的所在。其次,我还基于一个既定的事实,即1990年霍伊特主动找过韦恩,并且1990年调查再度中止。

1990年的韦恩是充满一股打破砂锅璺到底的决心的,他的重点就放在找到朱莉这件事上,他坚信朱莉活着,并且发誓要找到他,什么都别想阻断他的信念。

信念这样强烈的韦恩怎么会再次罢手调查呢?老年的韦恩对此讳莫如深。

其中一个可能性,或者说可能性之一,与霍伊特有关。他没能发觉霍伊特的真面目,反而被外孙女那一信息误导,相信了霍伊特并不是坏人。

第五集51分50秒前后,韦恩说,霍伊特来找他了,时间点是“那件事发生之后”。

这里的谜面是“那件事”是什么事,我觉得能够自洽的一个解释是,是哈里斯死后,而霍伊特掌握了哈里斯的死因。

在这一前提下,就可能存在这样一种角力:韦恩希望从霍伊特处得到朱莉,而霍伊特握住了韦恩和罗兰的把柄。而解决的途径是:霍伊特迫使韦恩相信自己对朱莉做的一切是出于善意,他蒙蔽了韦恩,制止了韦恩的进一步调查,并承诺,只要韦恩不继续追究下去,任何一方都会得到一个比较好的结果,霍伊特好,韦恩和罗兰好,朱莉也好。

基于这一局面,再加之一些其他情况,比如韦恩的家庭变故,罗兰的感情困境,金特和警署的压力,韦恩艰难地做出了停手的决定。

细节:哈里斯第一出现

哈里斯·詹姆斯的出场其实很早,第二集珀赛尔案后在社区开了一场发布会,在座的居民背后站了一排警员,其中之一就是哈里斯。时间点在第二集10分50秒和11分02秒。

细节:霍伊特真人现身了吗?

第六集55分52秒,汤姆驱车独闯霍伊特公司,大门口其中一人是白发绅士,似在点燃雪茄,另一人是身着西装的黑人。

老人很有可能就是霍伊特。

而这位黑人可能就是公园旁的白人老头说的开棕色豪车的那个黑人。霍伊特手下的黑人开豪车,可能比剧中其他任何一个黑人开豪车都更为合理。

细节:霍伊特公司的内部陈设

霍伊特公司内部至少被展示过三回。

第一次是第三集20分钟前后,霍伊特的助手接待了韦恩和罗兰,办公桌上放着一架突兀的望远镜,古典而名贵。望远镜有何作用?窗外就是鸡肉厂,难道用来防止工人偷懒?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吧!第六集结尾我们得知了粉色房间就在霍伊特公司内部,由此可知,欧扎克儿童基金会和鸡肉厂恐怕都是巨大的障眼法。就像《绝命毒师》中的炸鸡叔,为了自己的毒品帝国,竟然与此同时也打造了自己的快餐帝国,还摇身成为大慈善家,成天就生活在警察眼皮子底下。鸡肉厂是霍伊特公司白天的脸面,粉色房间是霍伊特公司夜晚的真实,而儿童基金会就是粉色房间的货源和储备仓。

第二次出现霍伊特内部是第六集21分钟之后,在哈里斯的办公室。这个场景之中充满大量细节。所有陈设都是复古之风,可见这里的主人精神上向往的年代。具体陈设体现主人的趣味,枪支、西洋剑、动物标本(鹿,韦恩说自己从不猎鹿,而霍伊特与他正相反,这种对立的寓意很明显)、地球仪、航海图画、狩猎照片(残忍猎物展示,应该是一头鹿吧)。这些细节,表明霍伊特是个狩猎者和旅行家(他真正的生意可能与跨海远航和儿童贩卖有关,不过我也只是妄揣),他个性中富含嗜血因子和复古情结,至于复的是哪个年代的古,我心里也有着答案,且往后再看吧。

第三次表现霍伊特公司内部就到了第六集结尾部分,粉红房间那一节。鹿和斑马的标本赫然站在黑暗中,桌椅又很复古。陈列动物标本和古典家具,可能是早期的资本家或殖民者的偏好,所以这些陈设都在把霍伊特朝早期资本家和殖民者身上靠拢。

桌上出现的一座人像雕塑也很复古,罗兰办公室也有一尊,这是个伏笔和疑点,罗兰不像与霍伊特见过面的样子。

事实上这个房间往下就是粉色房间了,看这几张桌子陈设,表明这里可能是一个秘密聚会地点,也许霍伊特会在此举行邪恶资本家之间的非法聚会,就像《大开眼戒》中库布里奇所展现的那样,当然比那个场面还是小得多。金特也可能曾受邀莅临其中。当资本家们宴饮之后,可能就要下到粉色房间,挑选女童,行罪恶之事。当汤姆走下台阶,步经甬道时,那扇门顶端贴一面示意牌,分英语和西班牙语书写了两遍:“禁入禁扰。”网上搜索显示美国南部四州(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本剧多数时候所在的阿肯色州与得州毗邻)有大量说西班牙语的人,西班牙语也是美国使用人口第二多的语言。从美国南部往下,中美洲、南美洲也有很多说西班牙语的国家(巴西是最大的例外,说葡萄牙语)。大家应该都能想到,这是美洲地理大发现和随之而来的殖民历史造成的结果。

霍伊特公司地下的私密场所同时标示英语和西语,可能表明霍伊特家族自身是殖民者的后代,那些装潢陈设都具有这样的特征。那两尊雕像应该就是历史上和西班牙有关的有名的航海家和殖民者,若不是,则可能是霍伊特的祖先。据互联网姓氏数据库(The Internet Surname Database)显示,“Hoyt”是一个英国姓,文本记载可以追溯到1275年的姓氏“Heyt”,姓氏发展中还有“Heyte”、“Hayght”、“Hyght”等变形。历史上确实有姓霍伊特的殖民者,我查到的最早的一个叫沃尔特·霍伊特,维基百科显示他是第一批到康涅狄格州诺瓦克定居的外来人和很多美国人的祖先。至于剧中的霍伊特和西班牙(语)有什么关联,还是看编剧的吧,我就很识相地适可而止了。

推测:狂欢夜之谜

我一直觉得狂欢夜(万圣节前夜孩子们出门讨糖捣乱)的故事很有意思,可能很多朋友还对那天晚上的事一头雾水,其实第二集播完后我做过一次详细地猜测,不一定对,今天再做一个小结。

要推测那晚的情形,我觉得最有用的两样东西是第二集小麦克句句真金的证词和第一集开头珀赛尔兄妹出门的路线。当然,这些都不是精确的证据,只是可能有用的线索,反正不是现实中的断案,就当好玩的纸上谈兵吧。

首先来看麦克的证词,小麦克的话每一句都要仔细看,他勾勒出了狂欢夜的起承转合。

先放几张图,请仔细看图,或者再回看原剧。

根据麦克的话,那晚玩讨糖游戏的开端,他就碰见了朱莉,因为他就住在旁边的街区。那时,朱莉手中是确定无疑没有娃娃的。后来他们还分开过一两次,所以他不知道朱莉具体是何时被何人给了娃娃。但是游戏结束时,麦克看见朱莉的战利品中有娃娃。

艾米莉亚特别聪明,她紧跟着就问了,那晚你们是骑车(翻译成“开车”不妥)去了别的社区,还是就在这个社区要糖。这个问题缩小了路线范围。麦克回答,我们是走着去的,然后他在图纸上标了要糖的路线。并且他补充道,那晚他看到有两个人(从“They were two ghosts”这句话确定是两个人)披着床单捉弄朱莉,但他并不确定那两个人是成年人,他说的是“Adults,maybe.”那个图我是看不出什么特别具体有效的信息,也许哪位高手可以解读出真正有用的信息。我能形成的推测是,麦克言下之意, 他们要糖的范围肯定就在西芬格社区之内。看那张图,范围应该是很小的。

同时,我相信编剧一定会留下可以追查的线索,所以这时我们要用上案发前兄妹骑车的那段路线。

那段骑车过程中,兄妹俩先后遇到麦克、玛格丽特、伍达德、甲壳虫三少年。首先我想将伍达德排除。原因是:首先,他住的地方最偏远,孩子们步行未必跑那么远;其次,我很怀疑伍达德能做娃娃,他看样子也不信教,应该没去过教堂,不会买过娃娃(其实狂欢夜的娃娃和集市上的娃娃是不同的,稍后再说这事),而如果他披着床单,那么大身形,麦克会看不出这是个成年人吗?所以伍达德和万圣节的事应该是无关的。

剩下玛格丽特和甲壳虫三少年。

披着床单的两个人我觉得可以这样来想。麦克为什么会说可能是大人,他为什么不确定?我觉得是因为床单中的两个人身形看上去像成人,又不像成人,那么符合这种特征的,就是发育得差不多了,却还没有发育完全的人,也就是十六七岁的大孩子。甲壳虫三人组是符合这个特征的。根据剧中的重点所在,应该就是其中两个被问过话的少年,一个是甲壳虫车主、长发的弗莱迪,另一个就是胸口印着黑色安息日图文的平头少年。

推测:枯草娃娃之谜

狂欢夜朱莉得到的娃娃应该是来自玛格丽特。虽然我无法做出强力的论证,但是有很多信息都能侧面指向她。首先,兄妹俩骑车经过她家时,画面中有意表现了她家门口的南瓜挂饰,将她与万圣节联系起来,剧中没有在其他地方留下这种标记。

其次,就是狂欢夜出现的娃娃。这种娃娃看上去应该主体是枯草制作的,并不精致,而且手上捧着花束。而教会交易会上出现的娃娃出自手工艺人费伯老太太之手,材质明显不同,线条明朗,躯干中的填充物绝不是简陋的枯枝。因此我的想法是,手捧花束的娃娃恐怕是出自业余人士之手。

当然,这口锅这个时候扣到玛格丽特头上还是太冤枉。

我们看下一个更有力的证据。威尔的追悼会上出现了和枯草娃娃手中一样的两种颜色的野花。说明赠花之人就是枯草娃娃的制作者。

葬礼上,玛格丽特是在的,丹是在的,露西和汤姆是在的。但是露西和汤姆我觉得应该排除,因为狂欢夜讨糖是出去讨的,所以娃娃不会是自己父母给的,出门之时朱莉是没有娃娃的,这点麦克也证明了。狂欢夜那晚,丹也不可能在场,他不是这儿的住户。那么最后只剩下玛格丽特了。这个业余水平的枯草娃娃虽然简陋,但是也谈得上别出机杼,我相信也不会是一个男士做的。

不过虽然枯草娃娃是玛格丽特做的,但是她和珀赛尔案的关联程度并不好说。她是露西的闺密,可能知道一些露西的心事,甚至可能给她出过主意。她是知道露西在霍伊特鸡肉厂的工作经历的(两人在第三集14分28的对视很说明问题),但是不知玛格丽特是否也在那工作过。

如果玛格丽特在霍伊特鸡肉厂也工作过,那么她与本案的关联程度,可大可小,小到知道的不会多于露西,多到和霍伊特父女同谋,并糊弄露西。但是从本剧中玛格丽特的表现来看,我觉得她是一个有点胆小但是善良好心的人。她害怕自己扯上关联,但是她的伪装能力很差。请看这个动图,当她与韦恩灼热的眼神接触时,身体立刻畏缩了起来。

细节:露西的影子玛格丽特

玛格丽特在本剧至少五个场合中出现在露西身边。下图是玛格丽特和露西同时出现的场合与时刻,请图文对照或回看剧中。

1、兄妹俩刚刚失踪,威尔尸体还没找到时,第一集34分55秒;

2、威尔的追悼会上,第二集18分20秒;

3、字母信出现时,第二集54分30秒;

4、第二次搜查珀赛尔家,第三集11分30秒;

5、伍达德枪击案后,第六集39分50秒。

补充:关于娃娃

力有不逮,很多结论三分推理,七分想象,更多谜团我还是无法解释。比如说,玛格丽特为什么要仿造娃娃呢?我觉得这不会是巧合。另外,威尔离家时,书包中装满了东西,其中几个,可能是枯草娃娃,另外的东西,可能是公园中发现的那些娃娃和游戏玩具。还有威尔车轮上夹的纸片是什么,日历表吗?

另外说一下艾米莉亚读者会上出现的独眼黑人,他应该就是购买交易会上的手工娃娃的人。我觉得平常和兄妹一起玩的人应该不是他。娃娃应该是他为人代购的,因为他是霍伊特的员工,我觉得娃娃是交到了霍伊特女儿的手中。霍伊特的女儿那张抱着女孩子的照片挂在儿童基金会办公室内,说明她可能是这个所谓的儿童基金会的主持者,娃娃对她来说,是真用得上的。可能朱莉成了她的目标,所以她用这些娃娃以及其他玩具找朱莉玩,顺便也给威尔带了一些男孩子的玩具。在取得朱莉的信任及露西的首肯之后,霍伊特之女对朱莉实施了诱拐计划。

猜想:案发时的公园

计划的问题在于,他们忽视了威尔的能力,这个小天才对地理很有研究,他房间的地形图和童子军生存手册以及关于森林的书籍,说明了这一点。

我觉得那天他们玩的游戏可能就是捉迷藏一类的寻人游戏(当天外林中见过威尔的证人是弗莱迪,可参考他在第三集60分之后和第四集第14分的证词)。霍伊特一方想借这个游戏,将朱莉和威尔分开,趁机将朱莉带走,可是威尔却及时(对他自己来说应该是十分不巧)找到了朱莉,阻碍了对方的计划。威尔十分爱护妹妹这一点可以从纸条上的话看出来(纸条的问题,请翻看《细说真探》第三篇或第六篇),他一定拼命试图夺回妹妹,阻碍了对方,导致对方下了重手,将他杀死。但是朱莉并没有看到威尔被杀,她以为威尔在休息(躺在山洞中不就是休息嘛),天真的朱莉被带走了。

猜想:朱莉失踪之后

朱莉后来肯定经历了不幸,这段经历就是所谓的粉红色房子中发生的事。1990年朱莉脱离了魔掌,和一些流浪少年少女混迹过,在修道院主持的收容所待过,但是因为担心被抓回去,她频频更换藏身之地。她不敢联系警察的原因是她认为警察和害她的人是一伙的。她一定认识哈里斯,甚至金特(在粉红色房间),对警察和政府的不信任就是从此而来。从朱莉的打给警方的那通电话来看,她认为自己的遭遇都是汤姆所致,是汤姆在害她。我想,也许她在离家之前,从父母的争吵中得知了自己可能是母亲的私生子,汤姆可能在争吵中说了过激的话(比如,我要将她卖给XX地方)后来她遭遇不幸时,细想前因后果,她得出的结论可能就是,是父亲将我卖给了别人。所以,朱莉逃出去了,也从来不曾找自己的父亲。事实上1990年出现的汤姆已经不住在舒匹克路,那处房子再次出现时,是在第六集,韦恩再次来到这里调查。屋内四壁都是涂鸦,写了很多到此一游的名字,地上还有睡过人的痕迹,说明这里曾被流浪的青少年当过住宿地。其中一个地方喷了几个字母“HATE”,还有一个地方竟然出现“KOBE”的名字。说不定,成年的朱莉在这待过呢。

戏如人生,三分证据,七分靠猜,毋须见怪,权当游戏。

如果你想回头梳理剧情,可以查看、关注下面的豆列《细说真探》,每一集我都至少写了一篇。不一定有用,不一定正确,您看着办吧。

《细说真探》

《细说麦瑟尔夫人》

《细说天才女友》

《细说威尔森夫人》

《细说兔子共和国》

 5 ) 《真探3》:这不是一个值得讲述的故事吗?

( 原载公众号“虹膜,2月28日)

《真探3》最后一集播出后,豆瓣评分从9.2迅速下滑到了8.9。很多观众对于这样一个结局,表示出巨大的失望,不满于前7集出现的种种线索与铺垫,落在这样一个简单的误杀案与卖子案上。

有人认为前几集有故布疑云、虚张声势的嫌疑,甚至怀疑编剧是因为在最后一集无法填上前面设置的坑,才草草结局。

与此相反,我特别喜欢现在这个结局。第三季冷峻疏离、沉郁低徊的风格,显然并不适合一个幕后黑手是邪教或恋童癖组织这种阴谋论故事。

这并不是否定第一季。《真探1》一直是我最爱的美剧,在我心中甚至超过《绝命毒师》《纸牌屋》《权利的游戏》《西部世界》等。但第一季中的邪教、变态杀人犯,在有着强烈南方哥特小说风格的故事中,与整体的神秘主义氛围、孤绝的哲学冥思是高度统一的。

观众的不满,当然是因为某种类型期待的落空。看到这样一条短评:CSI半集就能破的案子,《真探3》拍了一季。

比如《CSI》这类传统侦探剧集或者是日本本格推理小说,呈现一个通过抽丝剥茧的逻辑分析来解决案件的罪案推理过程。观众想要看到的,是一个遵循因果逻辑、由种种证据与线索最终导向案件真相的封闭性故事。

观众期待侦探类型的创作者,塑造出一个分析推理能力超强、办案高效、冷静果断,一个通过蛛丝马迹就能看出真相的侦探角色——一个理想的福尔摩斯式的侦探。

观众更期待一个复杂离奇、线索繁多、圆融自洽,一个所有证据都严丝合缝地导向结果的案件。

《真探3》显然不是侦探迷们的菜。

从侦探类型来看,《真探3》的探案过程确实不太过瘾,不够“好看”——两位主角,花了35年,寻寻觅觅、兜兜转转,不断犯错、不断放弃,直到年迈才磕磕绊绊查出这个并不复杂的案件真相。

《真探3》只有一个简单并充满偶然性的案件,很多无效冗余的线索,查案过程太随机,叙事节奏又太慢。在结尾处,很多线索、证据不知所终,很多事件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释(比如女孩的母亲、父亲究竟是他杀还是自杀)。

但不要忘了,《真探》系列,一直是反类型的。并非创作者编不出一个好的侦探故事,而是一种主动的叙事选择。

主创Nic Pizzolatto在关于《真探3》的一次访谈中说,他想知道是否有可能以一种不同的侦探故事形式讲述一个男人的生活。比如主人公身上的终极谜团是:“我是谁?”“我的生命意味着什么?”,而非传统的福尔摩斯式破案故事。

对于创作者来说,“我是谁?”这一对于生命的终极疑问,显然比一个建构出来的戏剧故事,要更有诱惑力。

然而,在一个侦探类型的框架里,通过案件带出更广阔的社会现实与人性曲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类型的二元对立、明晰性,与生活的复杂性、暧昧性,有着某种天然的冲突。所以主创认为,《真探3》的难点在于,如何使叙事符合类型期望,同时实现更大的野心?

我以为,创作者在这里采用了一种非常巧妙的叙事手法。

他用时间的力量与记忆的混乱,把“我是谁”这一疑问,变成了一个比故事中的儿童失踪案件还要扑朔迷离、错综复杂的疑问。

看着看着,我们会渐渐觉得,与对案件真相的追寻相比,我们更关心这个男人的生命中发生了什么,更想知道他在几个关键的人生节点上,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

如果说一个案件就像是一个看不到前路、但你明确知道存在一个终点的迷宫,那么人的一生则更像是博尔赫斯笔下那个小径分叉的花园——你可能永远在迷失、永远找不到尽头。

传统侦探小说的结局,总是一种“理性”的无可争议的胜利。侦探通过逻辑推理,解决谜团、照亮黑暗。理性战胜混沌。

与侦探故事的“理性”特征相对,人生经常是“非理性”的,充满了错误、失败、遗憾、后悔。

侦探故事中总是充满严丝合缝的线索,每一个行动都引出下一个行动,形成一个因果关系明确的连贯叙事。而人生则充满了被浪费的时刻、无用的行动、混乱的动机。

《真探3》中的黑人警探Wayne Hays,从80年到90年再到垂垂老矣的2015年,执意要找到案件的真相,这其中也包含一种理性的疯狂,顽固地要按自己的逻辑走到底。

但编剧的高明之处在于,他通过男主角渐渐失控的人生,通过混乱的记忆与残酷的时间,揭示出非逻辑、非理性的强大力量。

通过这样一个几乎是由偶然性引发的误杀案件和绑架案件,通过两位主角的一次次错误判断、一次次放弃,编剧试图探索“非理性”在我们的决定中,在我们的人生中所扮演的角色。

与此同时,传统侦探小说还带有一种肯定“人”的力量的乐观主义精神。而《真探3》却使我们看到人在世界面前的惶恐与自身的渺小,充满了存在主义的悲观与孤绝。

案件发生的1980年、重启的1990年、以及被媒体重新关注的2015年,这三条时间线,跨越了漫长的35年,也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的巨大力量。在近乎残酷的时间流逝中,编剧表现出人类行动无因果关系、不可预知、甚至神秘的一面。

这种神秘来自于《真探3》中两种互相对峙、互相撕扯的力量,一种是遗忘的力量(男主角的失忆症),它抹去一切,抹去人生的痕迹。另一种是记忆的力量(两位主角借助回忆来探寻案件真相),它将生命经验进行转换,保存下生命中的吉光片羽。

所以,剧集中最神秘莫测的一个情节出现在第8集将要结束之处:老年Hays忽然找到了失踪女孩Julia的踪迹,这个他苦苦追寻一生而不得的案件,谜底就在他面前,等待他去为自己一生的追寻划上句号。这时,一个晃神之间,Hays的失忆症又犯了,他忽然忘记了自己在哪儿,是来做什么的。

这个瞬间太迷人了,最美妙却又最荒诞,一个充满着神秘主义力量的时刻。

在这里,曾经是小说家、大学文学教授的《真探》主创Nic Pizzolatto,无限接近他所喜欢的小说家爱丽丝·门罗。

失忆的、走丢的老年Hays,面对那个曾经失忆的、走丢的小女孩Julia,这个Hays寻找了一生的人,角色位置忽然发生了互换。何等的讽刺与残酷。

《真探3》让我想到迪伦马特那部奇特的侦探小说《诺言》。《诺言》是对侦探小说这一类型最彻底的解构颠覆,将侦探类型与荒诞文学结合,在探案小说的容器中,思考人如何面对有限性,包括肉身的无能与理性的局限。迪伦马特在小说中运用了推理法则,但却最终让这一法则败给了偶然性,他让我们看到世界自有的一套法则,以及人面对世界的无能为力。

在形式上,《真探3》的叙事结构和视听手法都非常精妙。通过三条时间线的交叉剪辑、不断在几个时间段之间跳切,使各种细节若隐若现,各种人物轮廓不清,整个故事,像是迷失在人生的迷雾之中。

三条时间线建构出了男主角的心理现实——一个现实/回忆、真实/虚构、客观/主观混淆了边界的人生。

而三条时间线之间的跳切,采用了相似画面剪辑的手法,也表现出男主角记忆的混乱。这种剪辑方式就是今敏在《未麻的部屋》经常采用的剪辑手法。带来一种亦真亦幻、虚实莫辨的感觉。

结尾最后一个镜头,创作者选择了一个奇特的时间点——不属于故事中任意一条时间线,甚至也不是故事发生时间内的某一个时间节点。这个镜头跳出了整个故事,发生在Hays还在越南服役时。Hays回头看了一眼镜头,然后走向景深处,走入一片阴暗潮湿的热带丛林。这个镜头带有一种宿命感,一种存在主义的孤绝,非常诗意与美妙。

侦探剧集是一种最流行同时最套路的类型,《真探》系列如何做到使叙事符合类型期待,但又在某种程度上打破这种类型惯例,实现创作者更大的野心,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主创Nic Pizzolatto有这样的野心,挑战类型惯例,不试图取悦观众,这样,“即便没有成功,至少有机会超越体裁限制。”

主创所要表现的,也许就是人生的不完满,不连贯。在故事将要落幕之际,老年Hays在幻觉中,看到了去世的妻子Amelia。他听见Amelia念出他们初次遇见时她在念的诗:给我讲个故事吧,讲一个有关远方与星辰的故事。Amelia下面这段台词非常美,也许正是剧集的核心:“这些生活,这些失去,如果这真的是一个漫长的故事,一直持续进行着,直到自圆其说了呢?这不是一个值得讲述的故事吗?这不是一个值得聆听的故事吗?”

如果说,生命是一种叙事,那么,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可能并不是一种连贯的、圆融的叙事。不是成功学书籍中那种完满的、滴水不漏的人生,而是断裂的、漏洞百出的。但就像女主角的台词,难道这样的人生就不值得被讲述吗?

 6 ) 爱之后的爱

想到一首很喜欢的诗歌

Love After Love

The time will come when, with elation you will greet yourself arriving at your own door, in your own mirror and each will smile at the other's welcome, and say, sit here. Eat.

You will love again the stranger who was your self. Give wine. Give bread. Give back your heart to itself, to the stranger who has loved you all your life, whom you ignored for another, who knows you by heart.

Take down the love letters from the bookshelf, the photographs, the desperate notes, peel your own image from the mirror. Sit. Feast on your life.

这一刻终将到来, 当你充满喜悦地 在自己的门前,在自己的镜子里 欢迎自己 并为此与自己相视而笑, 说,坐下来。吃吧。 你会重新爱上这个陌生人——你自己。 来点酒。来点面包。把你的心交给 它自己,交给那个曾用一生爱过你的 陌生人,你曾为了另一个人而 忽视过的那个人,了解你内心的人。 从书架上取下那些情书, 那些照片,那些绝望的笔记, 从镜子里剥下自己的影子。 坐下来。享受你的生命。

ps: 愿你我都能成为真探。

 短评

故弄玄虚

7分钟前
  • 酒酿小圆子
  • 还行

怎么都瞎评分啊。神秘主义与主角魅力(神经)差第一部太远了。看了两集感觉纯粹是节奏慢,而没有缓缓道来憋大招的张力。弃。

11分钟前
  • 励志发财竹
  • 还行

第一集的调调太像第一季了,可能我心里还是最爱第一季吧,马修的个人魅力给第一季加分太多了。四集补评:有第一季的形没第一季的魂,不能因为第一季火就所有元素照搬一遍。二三季都太过刻意。

13分钟前
  • 穆赫兰道
  • 还行

牛逼飞了!虽然超越不了第一季,但达到了持平的水准,又能沉浸在波诡云谲的氛围里了,享受这8个小时

17分钟前
  • Cipher
  • 力荐

还不如第二季

20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还行

色彩与质感,阴郁冷峻与浓雾荒原,使人悚然又使人叹息,独一无二的那个真探也许回来了。(P.S.其实第二季没有那么差)

24分钟前
  • 胡不归
  • 力荐

看了四集还没有一个小高潮。都开始两倍速看了。行不行啊。

28分钟前
  • Ying
  • 较差

真探系列就应该像这季第一集这样,把氛围营造好,故事说清楚!第二季我就是看了一集就不追了。。。

31分钟前
  • 炸鸡爱好者
  • 推荐

其实核心从来都不是那个案件,而是因为那个案件,被牵扯进去,而且跟着一路兜兜转转的一群人。比较文艺犯罪片。

3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在这张待补的拼图上,已然出现:种族歧视,宗教神秘,儿童失踪,政客恋童,创伤后遗症等等元素,双雄的模式被淡化,但多了以三条时间线交叉进行。这一季相比于真探(True Detective),更适合叫实凶(True Criminal)。为什么?看就知道了,立帖为证。

35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弃。还不如好好按照肥皂剧的拍,弄这么多花里胡哨的太拖节奏,并不是说这么拍是不好的,但是周遭的环境并没有给他完美的素材去慢条斯理的表达,像 / 是一首 / 强行 / 换 / 行的 / 现代诗 / 。

38分钟前
  • Lynx_Lynx
  • 还行

感觉看第一集和第八集就行了。。

41分钟前
  • ADA100
  • 还行

最后一个在越南丛林的镜头太喜欢了。案件的侦破已经不重要了,但却安排了一个童话般的结局。如果记忆不再服从自我,什么是真实。记忆犹如雨林般影影绰绰,由一个男孩的死亡和女孩的失踪构建的一生,枉费一生的心血去追寻,爱意和悔恨,自责与恐惧,到头来都是孑然一身,前往记忆的尽头。这一季虚实结合非常厉害,交错的时间线和频频出现在书房的逝者,关于时间的诗句,侦察兵对与一个人的塑造,以小见大,颇有种蝴蝶效应和哲学的神思。真探送小金人,阿里宇宙已有规模。

43分钟前
  • 仿真男孩哪吒
  • 推荐

看到主创就五星预定系列。又回到浓雾荒原、破碎家庭,手扎的稻草娃娃如同第一季的鹿角。有野心的三条时间线太令人惊喜,不知道70岁的Rust和Marty是什么样的呢…

44分钟前
  • wis_
  • 力荐

好看的探案剧永远是走访,随着科技进步,古典探案剧会越来越珍贵了。

48分钟前
  • 克里斯托福
  • 推荐

3.5;1>3>2,为扳回因第二季而低迷的口碑,回归第一季模式,无论是各种暗示神秘因素渗入的细节与注脚,还是男主囚困于自身桎梏的模式,或暗黑沉郁的影像风格都与第一季极为相似;阿里三种扮相虽出神入化,但依旧不及马修在潮湿氤氲氛围中与神灵附体般的演绎,珠玉在前,如无创新实难超越。一件困斗终生的案子,两个隔绝音讯多年的搭档,三段时空线索的交缠,节奏是真慢,大坑也未来得及一一填,重点不在于破案的过程或结果,而是被害者、加害者、追凶者以及旁观者投射其间的人格映射,多样人生最终的殊途同归,漫漫长夜之后的曙光。

5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或许我一开始就错了,这不是如同第一季那样的古典探案剧,故事用了三条时间线来讲述这桩案件给男主与周遭的人带来的改变,他的一生都与这两个孩子缠绕,最终被侵蚀、崩塌,这才是第三季真正要讲的。案情的真相当然不够离奇曲折,但正是如此,才更能领悟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在日积月累中被摧毁的冲击与恐惧。之前营造出的悬疑感不是故弄玄虚,而是男主一生都在体会度过的人生。

55分钟前
  • 后自愈
  • 推荐

马赫沙拉·阿里演技真好。

58分钟前
  • 游离
  • 力荐

10-hour couple therapy. 强行用记忆混沌造就的非线性叙事来打乱一个普通案件,一到关键节点就跳,强行拖悬念。我不知道该夸它特别琐碎true to life呢(明明都灵异探案了),还是嫌弃它走捷径还要装真诚。这种玩法是一种模式性的玩法不知你们是否感觉到。S2好歹有种尝试新东西,这季我只能说拍得讨巧——如果你想夸,能按照导演编剧设想的角度夸个5000字,什么人生悲剧啦这才是真实警探的人生包括老年痴呆啦角色写得有瑕疵很真实两人演技好啦,最后着眼爱情和exit更是妙啦,心理疗愈主题棒棒的啦……但是我不想夸。一开始的悬念和心悸强行被磨没了,看到最后我发现这剧的受众群不是我。行吧关爱老人吧。

1小时前
  • Rebel Scum
  • 还行

办案撩妹两开花,我才不是六学家。

1小时前
  • CHACHA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