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风光

HD

主演:周伯勋,吴茵,江青

类型:电影地区:内地语言:普通话年份:1935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都市风光 剧照 NO.1都市风光 剧照 NO.2都市风光 剧照 NO.3都市风光 剧照 NO.4都市风光 剧照 NO.5都市风光 剧照 NO.6都市风光 剧照 NO.13都市风光 剧照 NO.14都市风光 剧照 NO.15都市风光 剧照 NO.16都市风光 剧照 NO.17都市风光 剧照 NO.18都市风光 剧照 NO.19都市风光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袁牧之|漫谈音乐喜剧

最近本号发布了1935年电影《都市风光》的详解字幕→自制字幕第24部|1935年黑白故事片《都市风光》,同时打算在公众号和大家分享一些当年主创者们的创作回顾等,以增进对影片的了解。

本文即为《都市风光》的编剧、导演袁牧之(1909-1978年)在出品方电通影片公司的期刊《电通》1935年第10期所刊发的一篇回顾性文章。


漫谈音乐喜剧

作者:袁牧之

原载:《电通》1935年第10期第5页

一年前,从一本不知什么杂志上看到,某君的看了几部欧美的音乐喜剧的影片后的感激意见,最后他带一点感喟地说:“为什么中国不会产生几部音乐喜剧片来呢?”

真的,为什么中国不会产生几部音乐喜剧片来呢?

自然,在蜡盘替代声带发音的中国有声电影草创时代要谈声音艺术是不可能的,就连最近的过去,仅把无声片中的字幕改收了声带的幼稚时期,对于声影艺术的运用是还没有达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

收音机械的不完备,专门的音乐人才的缺乏,经济的制限,这一切,都是使中国有声电影不能走上完善的路的主因。

在所谓“声片”里——有时默片也同样——生硬地插入了一二支歌曲,有时甚或配上几段已经给人听了几百遍的庸俗的曲调,算是对于声音艺术的运用已经到了“家”,或是已经尽了对有声片的责任,那是对于声影艺术还没有充分的认识与把握的缘故。

有时,眼看到欧美有声电影的观众的日益增加,国产影片的观众的日益削弱;有时,眼看到欧美有声电影的对于声影艺术的超越的运用,自己就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但是,正因为这样,就更增加了我的勇气——一种遇的孩子般的自不量力的勇气。

一直到最近,中国有声片有了长足的进步,无论在设备方面,在技术方面,因而更增加了我的跟着先进者掘发的途径而努力的勇气。

但是,当反省到了自己的浅薄的智识,自身的低弱的技能的时候,我的孩子般的勇气就自动地悄悄地溜走了。

三个月以前,电通公司马德建先生重又把我的孩子般的勇气不知从什么地方召了回来。当接受他的意见的时候,一年前的“为什么中国不会产生几部音乐喜剧片出来呢?”就立刻在我脑际回旋。

后来,孩子般的勇气支使了我自不量力地决定摄制了一部音乐喜剧片。

音乐,我想不该是几支主题歌或是几支听厌了的西洋老调所独占的,所以,我诚想着能在这里贡献些其他部门的新鲜的音乐。

喜剧,我想不该是跌跌打打的噱头或是哭哭闹闹的低级趣味所范围的,所以,我试想着能在这里贡献些能在笑里显现出丑恶的笑料。

所以,我就开始写就了《都市风光》。

虽然承许多先进者的巨助,但是,一个智识浅薄、技能幼稚的孩子的成绩是不难为一般人所揣想到的。

但是,我希望能在严厉的指正和批评中找求长进的路。


附录:原文图像

以下为《电通》1935年第10期上的《漫谈音乐喜剧》原文书影,由于网站扫图较暗,所以搞了个增亮版。为尽可能保证清晰图像,已将原图做顺时针90°旋转。请在不点击图片的情况下,拉到图片最底部,再将手机横屏后进行从右到左的阅读。


 2 ) 自制字幕第24部|1935年黑白故事片《都市风光》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部30年代的左翼电影杰作——1935年《都市风光》的详解字幕。

这是我第一次完成了给30年代左翼电影配的详解字幕。《都市风光》字幕其实是前年底就开始做的,但只做了不到十分钟,中途跑去做别的片子,这一搁就是一年多。现在终于完成了。

影片最直白的地方莫过于它的主题歌《西洋镜歌》,更讽刺的是,这首歌里具有讽刺意义的核心歌词在审查的时候全被改为鼻音哼唱,但是观众可以看到画面里的袁牧之口型还是唱了词的。现把百代公司当年发行的无和谐版音频和歌词附录如下:

《西洋镜歌》

——电影《都市风光》主题歌

作词:施谊

作曲:赵元任

演唱:袁牧之

望里头看来望里张
单看这满街的灯火辉煌的亮
嘿 过来望里看
嘿 过来望里张
十里洋场有九里荒
十个年轻人有九个彷徨
卖力的有力无处卖
出门人看你向何方

望里头看来望里瞧
单听这汽车的喇叭呜呜地叫
嘿 过来望里看
嘿 过来望里瞧
十个大姑娘有九个俏
十家的买卖有九家萧条
有钱的有钱无处放
没钱人在风雨里正飘摇

望里头看来望里瞅
单瞅这来来去去的天天有
嘿 过来望里看
嘿 过来望里瞅
要活命就得自己救
十字街头你切莫停留
再造起一个新世界
向前去凭着你自己的手


01 字幕版获取

微博(内含某盘链接):

//m.weibo.cn/5445337343/4743738704007403

AcFun播放:

//m.acfun.cn/v/?ac=33888051&sid=747c18f7654f13f6

另外,在公众号窗口发送“都市风光”四个字,即可获取文件。文件的列表如下:

(1)无字幕片源。

(2)压制好的硬字幕版。为保证原始清晰度建议下载到本地后再进行观看。

(3)影片两首原创歌曲:主题歌《西洋镜歌》完整版音频、杂耍蒙太奇处的配乐《都市幻想乐》音频。直接来源是近年发行的唱片CD,但其原始音源均是1935年百代公司的唱片。

(4)黄自《交响序曲·怀旧》《都市风光幻想曲》五线谱,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年4月。

(5)片中圣诞舞会使用的两首英文歌的曲谱,分别是:刊载在《银坛名歌》1936年1-6期第50-51页上的Stein Song曲谱、刊载在《银坛名歌》1938年第1-7期第53页的Whistling in the Dark曲谱。实际上这两首歌曲对剧情意义不大,但为做详解字幕,我还是把它们查证了一下,说不准哪位网友对歌曲感兴趣呢,所以顺便把查到的曲谱分享了。


02 影片基本信息

片名:都市风光 片长:1小时39分钟

种类:黑白故事片|左翼电影

出品年份:1935年

出品方:电通公司制片厂

编剧、导演:袁牧之

★采用国产三友式录音机

三友式录音机创制工程师:司徒逸民、马德建、龚毓珂

监制:马德建

摄影:吴印咸

置景:张云乔

录音:戴述周

场记:白克

洗印:毕志萍、陈祥兴

卡通: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

《都市幻想乐》作曲:黄自

《西洋镜歌》作曲:赵元任,作词:施谊

全片谱曲:贺绿汀

全片配乐:吕骥

★演员表(角色名……演员名)

张小云……张新珠

李梦华……唐纳

小云父……周伯勋

王俊三……顾梦鹤

丫头(阿香)……白璐

女友……蓝苹

陈秘书……蔡若虹

小云母……吴茵

西洋镜者……袁牧之

账房……冯四知

站长……樊伯滋

杨买办……张惠通

房东太太……林蕙淑

德兴押店员……李也非

王俊三经理室仆役……朱华林

学徒……龚维佐

旧货店老板……刘尚文

卖糖者……黄祯亮

卖馄饨者……陶孝英

和李梦华同病房的病人……安仁

陈因……陈奉

大唐公司收账员……李涤之

店员……钱千里

舞场售票员……洪凌

咖啡店侍者……士琦

字幕制作的参考资料

①杨新宇 主编《袁牧之全集:电影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9年10月第1版。

②严中平 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8月。

③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第三辑(1927-1937)》,科学出版社,1957年。

④《银坛名歌》1936年1-6期第50-51页上的Stein Song曲谱。 ⑤《银坛名歌》1938年第1-7期第53页的Whistling in the Dark曲谱。

⑥《电通》1935年第10期第6-9页的《西洋镜歌》曲谱。 ⑦《五月的鲜花——五四以来歌曲选》第12-13页的《西洋镜歌》曲谱,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7月。

……等等


03 字幕版截图


完整内容请戳原文→自制字幕第24部|1935年黑白故事片《都市风光》

 3 ) 犹在镜中

袁牧之在《都市风光》中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都市画卷。然而影片的主体部分并不具有独立实感的性质,它内置于片头与片尾出现的西洋镜之中,倒映在疲惫颤动的眼眸之中。

对于如此的镜像,我们诚然可以将其理解为四个奔赴城市的乡下人的命运预示。影片对城市纸醉金迷下的横流物欲的批判可谓显然。

而从另一维度来看,既然是处于虚像之中,我们不妨突出其对于“虚幻”的理解:人与自己的生活隔着一层难以逾越的镜面,人成为了自身命运的“局外人”。那些西洋镜中的灯红酒绿与荒堂悲辛与他们之间本就存在着无法填补的鸿沟。更可怕的是,即使这一鸿沟填平,他们依然无法真正地浸入与把握生活。

索求如此存在性悲剧的原因,环境因素显然是基础性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现代化的进程始终蒙着多层阴影。外在的洪流始终裹挟着历史中浮沉的人。而实际上,社会现代化本身恐怕并没有“原罪”。假如影片的着力点全在于此,其批判力度反而绵软。

因而更让我感兴趣的是故事中的人性演绎。

影片中所有的角色都不是扁平刻板的。他们各自有其“愚昧”、“媚俗”之处。李梦华在情书合集中寻章摘句、拾人牙慧来谋取稿费维生;穷困潦倒却终日西装革履、强装体面;遗书也成“创作”,生命“终章”却是落荒而逃。小云千方百计换取华服美裳,却无力支付交通饮食;想真正步入上流,最终落得人财两空。……然而,“人心沉沦”的片面判断恐怕是道德家的建构——以今日眼光来看,我们并不能简单粗暴地否定他们的追求。李梦华追求爱情,小云追求美丽与时尚……每个人物所追求的不过是幸福的一维。金钱在此过程中是交换媒介而非最终目的。每个角色的行为动机都不是一句“金钱”或是“幸福”所能概全的,这是人性本身的复杂决定的——而本我与“镜像”距离的基础正在于此。

在多面人性的构境之内,影片同样展现了社会浪潮下人固有的视域局限——这也是“镜像”形成的深层动因。

这一点在影片结尾似乎有所暗示。四人在火车站拉扯不止,最终来去无依。俯拍的镜头如上帝视角,克制而近乎冷漠地凝视着这荒诞的一幕。四人在慌乱中各自作出抉择,结局却与不做选择相同。选择在此意味着单一的取向。假如永远站在城市与乡村二元对立的视域中,人生恐怕就永远逃不开单一的选择判断,另一端的镜像就永远存在,幻梦就不会停止。如杨德昌在《一一》中所说,“总有一半,我们看不到”。每个人物都陷落于局促的视域之中,而镜中的“自我”便更加模糊。

影片中也有关于“视域”的暗示。其中最明显的是股票交易所中大圆盘的意象——影片中另一个满溢的“圆”的意象便是开头结尾的眼睛。大圆盘周边是汹涌的人流和相接的臂膀,如一个运动的齿轮驱动着都市的资本流动,又如缭乱的瞳孔,折射出人的彷徨与盲目。而影片中的迪士尼短片,可以看作金钱爱情的暗喻,也同样可以看做“视域”与“镜像”的具象化呈现。

由此影片形成了“视域”的多层过滤与狭窄化。“镜像”的穹顶下,“我”在多面的中迷失;而在这之外,“我”与“镜像”之间更是关山难渡。因而影片的喜剧外壳之下便剥离出了悲剧的内核——人们奔波流离,观望“镜像”,却又难以反观,因而逃不出“镜像”,最终徘徊原地。

和“镜像”中人物观看电影一般,这个袁牧之的都市寓言,又何尝不在“镜”中呢?

 4 ) 永恒的都市风光

那是30年代的上海,可旧中国仍显得那样新。圣诞趴至今仍是那套香槟威士忌喷花club聚会路数,泡凯子依旧是看电影喝咖啡逛街,区别是那时代买衣服基本靠高订,成衣业还未品牌化全球化。可男人们穿着的大衣让你恍惚想起Burberry Prorsum新款,恨嫁小姐那套从头到脚最终也没凑足的时装,熟口熟面至今仍被唤作现代消费主义魔咒。“去上海”的呼喊,跟包法利夫人去巴黎、南方小子爱纽约、小镇青年闯北京,不是一样一样的吗?电影结尾,一家人在两列相反方向列车中间撕扯打转,城乡对峙的恐惧与向往,现代中国被诠释为“逃离北上广”的口号。真真是永恒的都市风光。

难得有才气的帅哥。袁牧之是,唐纳也是。他们的命运大概都因为一个女人而有所改变,可各自结局不同。《都市风光》诞生于1935年,1936年唐纳与蓝苹结婚再离婚,闹得一时沸沸扬扬。1937年7月袁牧之导演的最著名电影《马路天使》上映,8月淞沪会战,抗日战争爆发,唐纳转任著名自由派报纸《大公报》的战地记者,蓝苹去了延安,而袁牧之也继承一贯的左倾路线,1938年去了延安。此后两个男人的一生大概再无交集。袁牧之入党、去苏联学电影、创建长影、建国后担任电影局局长,1954年后就“因病长期休养”,他再没拍过一部自己的电影。唐纳入报业后仍不改风流,追过若干女星,最后拜倒在国民政府前驻法大使的女儿、记者安娜裙下,1949年后两人都离开大陆,香港、纽约、巴黎一轮转下来,所幸两人居然成真成婚并最终白头。真心说一句,看蓝苹女士在《都市风光》中,妖则妖,可真不是个美人。


观于2012年5月9日中国电影资料馆

 5 ) d

有一种“影戏”的气质,用西洋镜的设计赋予了故事无限的可能性,演员的表演、剧情的发展设计都带着一种现实中没有的天真可笑;同时又有一种和卓别林的喜剧相似的节奏感,通过音乐、道具的设计带来跳跃感和轻快的节奏。电影给人以如梦似幻感,仿佛和剧中人物一起在城市万花筒走了一遭,却又如有实质般,不知真假,剧中人物惶惶然拉扯着错过了通向城市的列车,观众也满怀惊奇与笑容,没有负担地看了一出“悲剧”。将悲欢离合尽数化为滑稽梦幻,举重若轻,实在是中国早期喜剧的佳作。

 6 ) 看《都市风光》有感

(1)人物塑造徘徊于边缘: 1.注重展现当时社会风情,戏剧化效果没那么强烈,因此剧中人物个有性格,却难有人物弧光的变化; 2.为人物设置的障碍,只为叙事而效力,没有考虑到对人物的塑造; 3.主要人物故事线展现非非常紧密,加之电影时长有限,人物弧光的刻画难以有更大地展现空间。

(2).1 从同期声到音画对位,人声(唱歌)转化为画外音,音乐和画面存在着张力,参与抒情。街头艺人唱歌到背景音乐的播放,显示出人们生活的安逸与社会的祥和; 2.模拟硬币落地的声音参与抒情与叙事,男主的硬币不小心落在地上,楼下的包租婆听见后来到男主家,欲寻是什么声音; 3.同时,男主下楼的夸张脚步声甚至带有创作者的主观意识与剧中人物的视角展现与主观意识的流露,包租婆听见男主的奇怪脚步声而看向他,表情似乎在猜想男主脚下有什么东西(硬币); 4.典型化的符号音乐,如剧中人物吹的口哨,女主父亲与典当铺的人说话,配以形式感极强的音乐,可能借鉴西方某类型电影的创作手法。

(3)阶级意识弱化与城乡对立强化:女主穿着漂亮华贵的衣服出门,一群拉着三轮车的师傅迅速涌向女主跟前,并跟随女主步伐,阻碍其走掉。导演用夸张的表现手法、配以巧妙的音乐削弱我们产生对这些三轮车师傅在阶级方面的情感倾向(同情、怜悯),也让我们可以辩证性地去看待阶级意识,不完全被电影意识形态左右。但强烈的叙事,却有增强了城乡对立的差距(穿着时尚的女主与普通的拉车夫)

(4)底层阶级再现的合理性:观众看到的是谁眼中的底层阶级?【女主穿着漂亮华贵的衣服出门,一群拉着三轮车的师傅迅速涌向女主跟前,并跟随女主步伐,阻碍其走掉。明显带有导演(知识分子,袁牧之是上过大学的知识分子)意识的夸张表现手法,表现底层阶级的三轮车师傅的行为,这种现象是否真实存在?或许要打个问号。】

(5)融情于物与特殊蒙太奇的展现,女主看见书中穿着漂亮裙装的人物,想象自己也是那位人物,于是书中的纸人变成女主,动了起来;巧妙地转场。

(6)中华民族传统的“比较”思想意识展现,这才是真正的民族化电影:如女主父亲告诉女主他的生意不好,女主指着对面的商铺说:“你看,为什么人家的生意就那么好”

(7)强烈戏剧化的对比,营造喜剧效果。男主穿着破鞋破袜子,却有足够的铜钱; 2.商业化与戏剧观催生的注重场面的展现,如女主穿着漂亮华贵的衣服出门,一群拉着三轮车的师傅迅速涌向女主跟前,并跟随女主步伐,阻碍其走掉。

(8)影像语言的突破:运用了摇镜头进行转场,运用声音转场,运用相似物体转场;形式主义的“恍惚镜头”来参与叙事,展现上海的纸醉金迷;特殊视角如女主通过门锁的缝隙偷看门内吵架的父母。

(9)底层阶级对自我所处社会语境的反抗:底层平民百姓对现代化大都市上海的强烈渴望。

(10)强烈的形式主义符号化表意:各大场馆的夜间招牌彰显上海的繁华与热闹。

 短评

UCB Modern Chinese Film Studies screening 2017.10.16

6分钟前
  • xīn
  • 推荐

意思是說女主人公命裏專克男人對吧

10分钟前
  • 冰山李
  • 还行

蓝苹和唐纳。。。。。 图一八卦就~

14分钟前
  • via。文
  • 推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创作阵容十分强大,袁牧之、赵元任、贺绿汀、万氏兄弟……江青此时还叫蓝苹。片中的几个蒙太奇用的极妙。小狗是亮点。电影院一段放的是万氏兄弟的迪斯尼风动画。恋爱作家华哥举手投足无处不入屌丝型格,不愧是八十年后诸位屌丝晚辈的榜样。我们可以说,屌丝也是一种跨越时代的存在。

18分钟前
  • 江湖遠人
  • 推荐

天才之作啊...可惜只导演了两部电影...

23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力荐

前卫音响实验片,被埋没了太多年【电影资料馆】

25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力荐

颇具幽默趣味,交易所、押行,情书换稿费,还有米奇电影看------全部为了攒一套赴宴礼服!上海滩啊,上海滩!为钱是利,人财争夺!一场空~~独缺帽儿一顶。对了,那人出演!

26分钟前
  • 老羊
  • 力荐

“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哇啦啦啦哇啦啦啦哇啦啦啦哇”1935年,袁牧之处女作,26岁。

28分钟前
  • 康平
  • 推荐

袁牧之,26岁,才华,演技,长相,幽默感!戏中戏,万氏兄弟的动画,音效!镜语,音画结合!西洋镜中剪辑“持摄影机的人”

33分钟前
  • 🌞娘卷卷🌙
  • 推荐

这次看到蓝苹真面目了,音乐喜剧片,袁牧之的喜剧气氛和情节营造得非常好,这种朴素的嬉笑风格现在看来令人感动。开头西洋镜音乐很赞,音效使用特别到位,听到俩人对话,啦啦啦,啦啦啦啦啦,笑疯了都。

36分钟前
  • 王三折
  • 力荐

原想通过本片看看蓝苹也即江青,结果才知这是部很中国很上海很地道很纯粹的近乎完美的喜剧歌舞片,那些时儿谐谑时儿讥讽的合拍鼓点、独创的哇啦哇啦哇的对话、唱念做打的古典功夫、黄梁梦式故事、意味深长的结局,我再找不到比它更优秀的国产喜剧了。

41分钟前
  • 毕大费
  • 力荐

吃完了毛的红烧肉,就去延安了,之后又去了苏联,和冼星海有过一段艰辛的留学生活,做过爱森斯坦的助理,很神奇。回国后没经历几年好境遇,被周扬他们整了整,但至少文革前就被架空了,没遭什么大罪。最后一部《小小环球》,写了十六年,生前没有机会出版。那个年代的吴彦祖,双鱼座,有点悲情色彩。

43分钟前
  • 等待咯噔
  • 推荐

摩登时代的尬笑

45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推荐

蓝萍女士情绪很稳定,影评人唐纳很悲剧

47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影片无疑是时髦的,首尾呼应,卖艺人在唱,西洋镜里在放,繁华都市却有着落魄的命运,音效故意突出,以制造滑稽感,被钱逼着举步维艰的几人焦头烂额,却也有追求姑娘不惜所有,爱慕虚荣而耍尽手段的举动,落到最后一场空,所谓的繁华也就打上了问号。

48分钟前
  • 醉梦·聊生
  • 推荐

意涵极丰富,既可以从再媒介化角度来谈电影-西洋镜的嵌套结构,也可以从风格角度来谈蒙太奇、移动摄影(明显受苏联蒙太奇学派和古典好莱坞的影响)对早期电影的突破。我觉得其中最有趣的一点在于,剧中人物(经由西洋镜)由浪漫乐观的上海想象转向苦涩、沮丧的上海12天经验这一形式设定,制造了两个叙事层和两个叙事者,反而在一种自反的情境中暴露出西洋镜叙事者和电影叙事者本身的武断性及这些叙事的暴力性质。当然,用Bordwell的话来说,历史诗学的目的在于抵达一种Brechtian surprise:not "How like ourselves!" but "Who would have imagined that they could believe this?",接受维度是必不可少的。

50分钟前
  • Octopus
  • 推荐

30年代中国喜剧片最为有益之尝试。时髦和批判的综合体,在摩登中加入左的眼睛。起首,声光电在黑暗中轮番登场,将《子夜》的开篇用充满刺激的视觉效果坐实。片中,黄包车有轨电车豪华轿车勾勒城市空间,大马路被招牌和广告覆盖片尾,火车站钟声鸣响,小市民从幻梦中苏醒,唏嘘不已。冷热交加,甚为犀利

52分钟前
  • 鸡头井。
  • 还行

配乐阵容很强大,黄自+赵元任+贺绿汀!电影光怪陆奇,多线程并进,每个人都有故事,最终一场黄粱大梦。30年代上海的娱乐方式、三件套西装大衣背头造型,至今看来仍时髦。在“去上海”这一绮梦与噩梦矛盾笼罩下,结尾一家人的转圈镜头,大概有着永恒的价值。小姐那套凑不齐的时装,永是消费主义魔咒。

57分钟前
  • 丛二
  • 推荐

文艺青年大战富家子弟,然后输的很惨

1小时前
  • 安托万
  • 推荐

本来只是好奇江青唐纳的模样。。我可以把星星都给西洋镜歌吗

1小时前
  • 长安呢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