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第七季

更新至第16集

主演:许知远,陈晓卿,冯远征,蔡皋,西川,李东生,倪光南

类型:综艺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3

 剧照

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1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2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3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4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5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6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13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14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15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16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17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18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19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十三邀第七季综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该节目是一档深度纪实访谈,和往季一样,第七季将继续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作家许知远与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进行对话,在对话中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在保持精神与思想之问的同时,本季更强调行动感、走出去,进入更真实的生活,更辽阔的世界,继续以许知远的视角探寻时代之问,寻求另一种智慧和出路。垂帘听政兰陵王(1995)放学后失眠的你火炬木小组 第三季风骚女子G小调进行曲北方的金丝雀无耻之徒(美版) 第九季曲棍球之王骇故事之暗窗教父3(普通话)播种的旅人 传说的故乡黑道皇帝这不是葬礼,这是复活金牌服务生满堂爹娘香椿火烧圆明园堕落街传奇第一季牧蜂姑娘八仙桌借镜杀人白色与黄色~夏威夷与我的松饼物语~朵儿狼王汉纳斯窃听大阴谋正义雇佣兵2006母亲(2020)渔蚌记迷情杀机男人四十偶像大师闪耀色彩孩子,去哪儿了女超人第一季屋顶的散步者三个笨贼阿斯利的义务不死的讨债人爱宠大机密2

 长篇影评

 1 ) 一集飙升9.5分,最惦记的国产良心回来了!

来了,今年口碑最强国产综艺。

刚播出一集,它就在豆瓣获得9.5的评分,满屏五星。

从2016年开始,这档节目几乎保持着每年一季的频率,且季季都好评如潮。

我敢说,它绝对是开年最不该错过的国产节目,没有之一——

这是一档由许知远主持的人物访谈节目,迄今已推出七季。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摒弃了客观、中立的原则,带着许知远个人的“偏见”出发,来采访每一期的嘉宾,讨论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

正如节目的slogan所言:

“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来看待世界的,如果你不带着成见,那你对世界根本就没有看待方式。”

可以说,绝对的真实和赤裸,奠定了这档节目的基调。

《十三邀》采访过许多我们熟悉的演员和导演,比如李安、张艺谋、陈冲、克里斯托弗·诺兰等等。

此外,它也曾采访过一些备受争议的公众人物和网络红人,比如罗翔、李诞、罗振宇等等。

在新出的第七季里,节目组的选题更加接地气。

比如在第一期里,就采访了绘本画家蔡皋,以及历史学家、散文作家钟叔河

上:蔡皋

下:钟叔河

在上一季的第九期中,许知远曾和钟叔河展开对谈。

他是一个人生经历十分丰富的学者,年轻时曾当过编辑、记者,文革期间被开除公职并判刑十年。

平反出狱后,已经年近50的他开始担任出版、编审工作,并以《走向世界丛书》闻名出版界及史学界。

钟叔河广博的学识还体现在他的文集《学其短》和《念楼学短》中,简短畅达的文字里尽显其独特的文人趣味。

后来,钟叔河又从《学其短》系列文集中选出80篇做成画本,与他合作的人正是绘本大师蔡皋。

国内的读者可能对蔡皋不太熟悉,但她其实在国际上久负盛名。

她是一位以给孩子们创作图画书为毕生追求的画家,其作品曾在日本巡回展出,并被日本小学教科书采用。

她曾被选为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中国分会理事,并在第14届布拉迪斯拉发国际儿童图书展上获得“金苹果”奖,是我国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有人评价:中国如果有一个有资格获得安徒生奖的话,那一定就是蔡皋。

这两位大师都是年逾七旬的老人,在文学、艺术领域的不懈创作让他们相识交汇。

蔡皋评价钟叔河的文集:结合了古人的文字和今人的文字,在流动的色彩中,交织着美好的意象,让人流连忘返。

钟叔河评价蔡皋的插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形神兼备,意蕴丰富。

的确,蔡皋笔下的画就像有魔力一般,瞬间把你带入天真梦幻、绚丽多彩的童趣世界。

而蔡皋也像她的作品一样,始终像孩童一般喜形于色,始终保持着孩子气的简单与纯粹。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这一辈子都在寻找童年。

通过许知远和蔡皋的对谈,你能她和她作品中一些共有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鲜活的生命力。

第一次看到蔡皋的人,很难把她和七十多岁的老人画上等号。她精神矍铄,声音洪亮,表情丰富……能在她身上看到积极向上的生命力。

而这样的特质,和她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在蔡皋家中的楼顶,她种植了一片花园加菜地。钢筋水泥堆砌的楼宇间,这里宛如一个世外桃源。

新鲜的茄子、辣椒、苦瓜等蔬菜,想吃的时候就随手摘一个下来炒菜。

还有香水月季、牵牛花、绣球花、昙花,在不同时节开放,装点着这里的一隅天地。

在蔡皋的楼下,也有蓬勃生长的植物:

看似枯黄的爬山虎根茎,顺着墙壁不断蔓延伸张,在最高最远的地方长出最绿的新叶。

被砍断的树木,十多年间长得更高更直,昔日的伤疤都藏在坚硬的树皮之下。

正是这样的环境滋养了她的精神世界,让她笔下的一草一木灵动而富有生机、也让她笔下的故事更触动人心。

蔡皋身上的第二个特点,是其强烈的感受力。

在成为绘本画家之前,蔡皋就有用图文形式的手账来记录生活、保存记忆的习惯。

姥姥纳鞋底的方式、儿时的手指小游戏、一棵树的成长历程……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都被她画了下来。

她对看到的事物、经历过的事情,乃至做过的梦境,总有极强的感受力。

于是在面对许知远的采访时,一场梦中的飞行之旅、脚踩在云朵上的奇妙经历、走迷宫的恐惧,都被她描述得绘声绘色、极具趣味。

此外,蔡皋还特别擅长和小孩对话。

与朋友家的小孩对话之前,她会先去看对方送给她的书,然后再去和对方交谈。

她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和创作作品,而非站在大人的视角进行俯瞰和审视。

感受并进入小孩子的世界,才能帮助她创作出真正受小孩子喜欢的作品。

蔡皋身上的第三个特点,是其温暖的治愈力。

年轻的时候,蔡皋曾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老师,在湖南的乡村学校任职。

谈及那段特殊的经历,蔡皋坦言她也曾因为不懂事而犯错,有过十分不愉快的经历。

但是她懂得过滤这样的不愉快,把坏的部分消化掉,只留下好的、积极的部分,储存在记忆里、应用于作品中。

就像在一个画家的眼中,没有坏的颜色,只有明与暗的对比色,但他们都共同构成了蔡皋笔下的桃花源。

对于所有痛苦的记忆,蔡皋的原则是可以回味,但不要修补。

她懂得对内和解,对外包容,并把这样的治愈力体现在每一幅绚烂的画作上。

钟叔河评价蔡皋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对于花草、小孩和笔下的作品都寄托了深厚的感情。

许知远评价蔡皋是一个大隐隐于市的武林高手, 躲在自己的小岛上种花、画画,练一身绝世武功,顺便给人治病。

正是这种温暖的治愈能力,才让蔡皋的作品变得天真烂漫,为每一个读者带来心灵上的慰藉。

截至目前,《十三邀》第七季只播出了这一期,就已经好评如潮。 接下来,许知远还将对谈陈晓卿、冯远征等人物,继续带着偏见去挖掘一个个不同的精神世界。 在这个娱乐至死、快节奏的时代里,《十三邀》这样的节目显得太格格不入,也很难想象它能一直做到第七季。 但它却坚持着初心,带着一种逆潮流的反叛精神,为每个期待它的观众交出了一份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希望这档在浮躁的世界里依旧保持思考、追寻意义的良心节目,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

 2 ) 许知远对话蔡皋,看哭我了……

本文首发于绘本棒棒堂(ID:huibenbangbangtang)

昨天晚上,《十三邀》第7季开播,第一集就是我就期待已久的,许知远对话蔡皋:在复杂的世界寻找指望。

看完的感觉是,惊喜,又感动。惊喜在于,当喜欢谈论观念、智识、宏大叙事的许知远,面对通透、明澈的“老小孩儿”蔡皋老师,两个仿佛来自不同世界的人,竟然也可以碰撞出不少有趣的火花;

而感动在于,我得以更走进蔡皋老师的精神世界,她对美对善的追求,对恶的憎恶。当听到片中蔡皋老师对许知远说:好多年没有人像你一样,大老远跑来看我,听我说这些话……我的心里,五味杂陈。

这一集时长大约1小时,分别在蔡老师家小区的小树林、蔡老师的书房、楼顶的小花园,以及朋友乡下的菜地,进行了几场谈话,聊到童年、外婆、求学、乡村教师经历、儿童观、艺术创作等等。印象最深的,有这样几次对话。

01/“你一定要把童年找回来”

这是开场的一幕。许知远坐在蔡老师家小区的石凳上,翻着蔡老师的书,若有所思地自问:“我怎么时光中的东西都不真切了呢,我的童年怎么像被偷走了一样呢?”

蔡老师认真地说:“一定要找回来,我也在找,一辈子都在找。”

说这句话的蔡老师,双手合十,脸上的神采,就像一个认真求索的学生。蔡老师的绘本,不就是“找回童年”吗?在后来回忆外婆的聊天中,蔡老师还说:我要把童年和现在连接起来,记录就是我的针脚。

02/ “我希望这个世界还有指望”

第三场谈话,在蔡老师的书房,他们聊起了孩子和大人。

蔡老师说:最和谐的是儿童,没有分别心,成人要花一辈子的时间,也做不到没有分别心。

许知远问:但是儿童世界也挺复杂的吧,他们也有嫉妒、愤怒什么的。(哈哈好许知远的问题)

蔡老师说:但是我把它理解成单纯,混沌。混沌不是一种美吗?文化人的自救,只能去掉一点是一点,不可能还原成儿童。但是我还得画,包容世界的各种……我就希望这个世界还有指望……

然后,蔡老师向许知远展示日本的绘本,感叹多么简单又多么奢侈,也拿出几本我们自己做的童书,“花花绿绿,拿出来是我批评自己的”。

她说起日本福音馆出版的《去散步去散步》(注:已引进),回忆起孙子小时候是多么喜欢这本书,“画面都在脚以下,儿童视角呀!”

许知远问她:给孩子看图画书,最重要是培养孩子什么品质?蔡老师回答:审美趣味。我希望家长能让自己也艺术起来,家长要懂得爱孩子,往深里爱。

好一个,往深里爱。

03“这样的梦,太棒了”

几句很即兴,却很妙的对话。

许知远问蔡老师,家里最喜欢的部分是哪里;

蔡老师回答说是阳台,每天看着花开,情绪很好,而且常有奇遇。

许知远问:您最近的奇遇是什么?

蔡老师带着神秘的神情,撒娇地说:不能说,说出来就跑了。

许知远:偷偷地说呢?

蔡老师指了指口袋:不要,有录音。

这一段我真是被蔡老师萌到了。

后来她还是说了,说的是最近的一场梦。

一朵朵白云飘过窗口,她想试试它们是什么味道。于是拿脚往云上踩了踩。

许知远:踩在云上的感觉是什么?

蔡老师:飞翔的感觉。

04“我要她可漂亮了!”

蔡老师因为出生不好,在长沙第一师范求学期间,深感“脊梁上刻着一个罪字”,对于她来说,艺术也是自救的方式。

接着她聊起了中国文化幽深之处,对诗歌的喜爱,以及为什么会画《花木兰》。

“你要看北朝民歌,这才是我的初衷……可惜没有人看到这一层。”

他们翻开《花木兰》,许知远指着花木兰问:这样子能打仗吗?

“你们都觉得,要把花木兰画成武将的模样,我不要!我要她漂亮,我画的是她的内心。

原来,《花木兰》寄托着蔡老师对自己身世的共鸣,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对战争的反思……是时候拿出来重读《花木兰》了。

05“我的审美救了我”

全片最重要的一场对话,是在节目尾声的时候。许知远和蔡老师坐在蔡老师朋友乡下农舍前,聊起蔡老师当乡村教师的经历。

许知远问:是不是也有很多不愉快的记忆在里面?蔡老师少见地流露出,沉吟、追思、欲说还休的神情。

“那里面的故事很多,但是我把它都过滤掉了,好东西留下来,坏的东西,好像我画画一样,那只是对比的颜色,在画家眼里,没有脏的颜色。”

“我没有桃花源,我的桃花源,是逼出来的桃花源。”

“我的审美救了我,我看到绿颜色,看到太阳初升,看到朝霞,我就好了。”

我注意到,弹幕飘来一句评论:原以为奶奶人生太过美好,现在才知道是想得通透。

当然。就像蔡老师在《宝儿》的创作后记中写的:关于黑色,我感受太多……一切的好、一切的美,都是从黑土地中生长出来的一段精神……一切的冲动和亮丽都从那儿奔走出来。

不了解这一层,也就没法看到《宝儿》《桃花源的故事》《花木兰》……背后的哀愁和追求。

最后再说个彩蛋。看节目的过程中,我一直觉得配乐很好听,所以特别留意了一下片尾的名单。结果看到,配乐是钢琴独奏《忆儿时》,由陆庆松演奏。

《忆儿时》由李叔同作词,而演奏者陆庆松,是纪录片《四个春天》的导演陆庆屹的哥哥,一个“不合时宜”的人,一个永远天真的人。

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漂泊/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

放在这一集里,是多么合适!

 3 ) 感知力

刚看完《十三邀 在复杂的世界寻找指望》,有被蔡皋老师感动到。看到她对生命对自然对生活的感知力,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东西。大家都说不能喜形于色,得意忘形,但蔡皋老师就要喜形于色,得意忘形。她开心的时候像个孩子般大笑,碰见有趣的事情也像个小孩一样顽皮,看见她好像让人明白了生活的意义。

许知远在这季说,我觉得当有一种受困感的时候,你意识到你的感受力开始迟钝,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事情可能就是一个突然某种新的未知维度的出现。可能我是这么个注重观念的人,突然面对生活的细节和经验,被砍到的书可以生长,或去观察一棵树的成长,去观察浇多少水可以足够树的生长,然后去挥一下锄头,保证怎么不伤害根茎,又同时把它挖出来。就如同,词语引发词语,感受激发感受,行为激发行为。我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农民或者好的画家,但是可以把我们从对眼前的困顿或者迷惑中摆脱出来。越具体的事物越可能帮助你。

许知远所表达的是要能看见,然后去感知。最近我也在思考感受力这个东西,会不会有一种可能是我们永远不知足,很容易厌倦,总想去碰触新的事物。所以看久的东西眼睛会乏,想太久的东西脑子会累,喜欢久的东西容易伤心,我们在变得胆怯,也在变得孤独,大家是否都在走向自己的孤岛。

 4 ) 谈话碎片

第一集:蔡皋(在复杂的世界寻找指望)

1. 钟叔和:我用不着、不可能、不愿意去拔高她,也没有必要去拔高她。 2. 许知远读《学其短画本》序:我喜欢学其短,我反复地在古人和今人的文字中流连,仿佛泛舟一条波光荡漾的河流,像鲁迅先生笔下好的故事,又像桃花源记两岸边缤纷的风景,并与水里的波光一同荡漾。我喜欢“逝者如斯”、“月下”、“陌上”、“花开”等美好的意象和它们带来的感觉,我的色彩随之流动起来,星光追逐着波光,花与花的孩子在此中飞舞。 3. 许:她说时间中的时间,就有了酒药子的味道。

4.蔡:将伤痕放到树的内里,也是心事不欲对人言。

5.蔡:最和谐的是儿童,没有分别心,但是成人需要花一辈子的功夫才能做到没有分别心。

许:但是儿童世界也挺复杂吧,也有嫉妒、愤怒、暴力什么的。

蔡:我把它理解为单纯,一种混沌之美。在中国人的智慧里,文化人的自救,只能如此,去掉多少算多少。

6.许:您最近的奇遇是什么?

蔡:我不能说吧,说了怕它跑了。真的很好。

许:那您偷偷告诉我。

蔡:一朵朵云,在我窗口,就在那个窗口。我说这一朵朵云多好看,我可不可以试试它是什么味道,我就把脚从窗口伸出去,我发现它很结实。

许:还踩了踩它是嘛。

蔡:对,我就发现我的脚心有一个托,一朵朵云可以在脚下踩。你说这个梦,愉快得很。

7.蔡:(梦到)飞翔的感觉你有吗?那感觉太棒了。你先是疑惑,这下面是悬崖,这下去还得了,但是这身体都不由你,就像飞机似的,下面就是狂野。你看我画的小孩为什么是那样飞的,他就没有翅膀,不要借助什么东西,它就飞。

8.蔡:还有走迷宫呢,走迷宫就最苦。我一个晚上梦到天亮,我累死了。就是说我的迷宫不是那种规范的理性图纸里的迷宫,完全是从这间屋子到那间屋子,不断地只想走出这个房子。

许:内心的困境。

蔡:困境只是一个念头,我要坚持看到田野。 9. 许:人怎么面对总是让你陷入无力的世界?

钟 : 不止你一个是无力的,我们都是无力的。我们认为我们作为人、作为一个个体都是不完美的。我现在这样一个状况完美吗?你们现在是健康的人,一旦病了就没有办法。

我是一个不足道的人,我不是故意谦虚。我出生于湖南,清朝康熙年间才设地,霸蛮,很不好打交道。但有一个特点,下定决心就不太容易改变。我小的时候最高的追求就是能够像我父亲一样,有一个职业养家糊口,读几本书,过一辈子。我的理想并不是贾宝玉,没有那样的条件,但是眼光要看得远一点。我原来讲过,让你的作品能够比较久地存在下去。你努力把你的节目做好,文章写好,别人会希望看的,别人会复制它,会传颂它。你把专业搞好。虽然我是这么边缘的地方的一个边缘的人,我以前电筒、煤气灯都没有看过,但是即使是我这样的人,我也是世界的人吧。不管我自觉没自觉到这一点,我也在世界的潮流之中。 10. 蔡:珂勒惠支把孩子献出去,本质上没区别,自己主动吃苦。主动从苦涩中也品出甜味,那是高境界。

许:那会不会是一种自我欺骗呢?

蔡:不是欺骗,真的甜,回甘,而且对身体特别好。

许:但苦也是真的。

蔡:真实的,它是一个对比颜色,波斯文库里的莪默·伽亚谟著,他多潇洒,树荫下一卷诗章 一瓶美酒,有你伴我欢歌,荒原都是天堂。

许:您是深受浪漫主义影响。

蔡:我受浪漫主义、理想主义影响特深,然后我看现实,我就把它诗化。中国文化最好的是让你感受到微妙之处,用钱穆的话来说 : 梅本无心,漫天风雪得梅心,梅本无心,但以梅心做人心。这是中国文化里最幽深的部分,我喜欢这句话。

许:刚才您说中国人那么讲究美感、细腻的部分,但是您在长沙第一师范,那个时光又是反对所有这些东西的时代。

蔡:我脊梁上刻的一个罪。我怎么办?我得自己把自己给解放了,我的艺术不为别的,自助。捞一根稻草也是这么回事。我为什么作《花木兰》,因为我喜欢诗歌,好像《指月录》,你不要在乎这个手指头,你要看手指头指到的那个月亮。你要看到北朝民歌,这才是我的初衷。我的起点还是高了一点,没有人理会这层意思。 11. 蔡:在画家的眼里没有脏的颜色,没有桃花源,桃花源是逼出来的桃花源。我这个人天生不喜欢持久的对立,也许那很过瘾,这种刀光剑影之下的生命升华的精神,就为了一个好死。血色美我受不了。我怕血,我不可能上战场,我开不了那一枪。面对一个仇敌,我觉得他也是一个农民,他也是人家的儿子。

12.蔡:我的审美救了我的,我看到绿颜色我一天都舒服了,我看到太阳初升,看到朝霞就好了。我看到农民,他们朴素到头。

13.蔡:老人又回到小孩,百无禁忌,我说民间它就是这种可爱,桃花源也是这样来的。所以我觉得桃花源里面可以说的事情蛮多的。

14.蔡:我就喜欢画这种路,木头久了就落灰,各种各样的灰,漂亮极了,有岁月的感觉。

许:您看您多矛盾,不喜欢回忆过去,但是要有岁月的感觉。

蔡:不要去修补,可以回味。

15.许:她挺像武侠小说里的人,很开心,突然飘走,然后又飘回来。躲在自己的小岛上,种种这个,种种那个,画画画儿,然后练成绝世武功,顺便给别人治治病,那些江湖人士来这儿疗伤,她给他熬一碗忘忧水。

 5 ) 第七季简要笔记

1、蔡皋老师童心未泯啊,“不要去修补,可以回味”;钟叔河:“即使是我这样一个人,我也是世界的人,不管我自觉没有自觉到这一点,我也在世界的潮流里面”;钱穆:梅本无心,漫天风雪得梅心

2、“免疫力是第一生产力”“站着工作因为站着说话不腰疼”“人必须有信念,没有信念,没有理想,你都不敢去黑洞旅行”张双南教授太可爱了。圆桌派S06E10里也有他参与。

3、彭凯平:中国是社会心理学、美国是临床心理学

4、陈晓卿老师以前也是拍社会纪录片的。在美食纪录片中找到了一个避风港。不知以后会不会重操旧业呢

5、冯远征:残酷

6、徐京坤:当时是被迫做个厨子,现在是主动想做个厨子,被迫和自由的选择是不同的、去找当年租房的老大爷那段、朋友猴子送出海那段太感人了、这集太棒

7、王笛:茶馆、袍哥、哈贝马斯公共空间:西方欧洲的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是和国家进行对抗的,像沙龙和教堂,但是中国是私与官之间的社会领域:清代的一些慈善组织还有同业公会,包括宗族的族田,开学校,开粥场等,是社会力量,不是对抗国家的、卡尔·波普尔:21世纪最危险的崇拜就是对权力的崇拜,是对人性的侮辱、不能只关注宏大叙事,看不到人

8、田浩江:在西方歌剧届少有的华人。跟夫人的互动太可爱了。写帕瓦罗蒂。时刻有危机感。回中国交响乐团自己当初的宿舍一一回忆当时的同学。一个可爱的老头儿

 6 ) 十三邀 蔡皋奶奶

感到无力的时候

就去做一些具体的事:

去抱一抱树 去感受力量

去观察浇多少水能让树喝饱

去锄一锄头怎么能不伤害到根茎

……

钟叔河老先生说:

眼光要看的远一些

你尽量使你的作品能够比较久的存在下去

你努力把自己的节目做好

把你的文章做好

把你的专业搞好

蔡皋奶奶是个理想主义 浪漫主义色彩很浓的可爱的奶奶👵

经历风雨的她依旧坚韧且天真烂漫

好想活成她的样子

她有一个顶楼的阳台

我好喜欢

看似没有章法

但却欣欣向荣 无比和谐

许志远老师说的对:

她像武侠里的人物

突然很开心

突然飘走了

突然又飘回来了

躲在自己的小岛上

种点花花草草 画画画儿

练一身绝世武功

顺便给别人治治病

江湖人士来这里疗伤

她给熬一碗忘忧水

梅本无心

漫天风雪得梅心

梅本无心

但以梅心作人心

树荫下一卷诗章

一瓶美酒

有你伴我欢歌

荒原都是天堂

十三邀我最近在看

比较安静的下午

我喜欢一边喝茶,一边看它,一边思考

很是惬意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

第六季 黄灯 高圆圆

第五季 罗翔

第三季 深夜电台主播与中国式情感生活

张艺谋

第二季 姜文

(未完待续)

 短评

以前我对老了之后的想象是广场舞大妈,现在我对老了之后的想象是蔡老师

5分钟前
  • 亲爱的影子
  • 力荐

徐京坤这期太牛了!!!当你以为他的励志故事已经讲到尾声了,殊不知,他的人生处处是精彩。徐京坤似乎也没太抱希望能找到当年住的地方,小心翼翼的确认电话那头的人是不是当年的房东老大爷,更不确定大爷还能否记得他。不可思议的是大爷不但记得他,在大爷心目中,这位独臂少年和杨利伟一样伟大,他从墙上的钟表盒里拿出两张报纸,一张是他,另一张是杨利伟,大爷说除了这两张报纸,再也没有了。

7分钟前
  • ffffkk
  • 力荐

来看徐京坤,中国船长

10分钟前
  • 黎颂慈
  • 力荐

真是一个雪中送炭的节目。

13分钟前
  • cooux
  • 力荐

《十三邀》从第五季开始逐渐“封神”,这种越做越好的节奏是非常反常识的,到了第七季甚至从正襟危坐的谈话节目,变得像极了情景交融的文化真人秀。第一集开头锺叔河的自述、结尾蔡皋坐在房檐下对往事的追忆,都让人动容得想哭,那种文化即刻磨灭的危机感和对未来莫衷一是的指望感此起彼伏互为映显。蔡皋以风动的白发入镜,那不就是古诗里“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所描述的样子吗!蔡皋在谈及理想主义和梅心时,我意识到,从第七季起,《十三邀》开始了文化“传灯”。

14分钟前
  • 楚门
  • 推荐

目前只说两个打动点。一是第二集园区门口写的“宇宙无限,信使有痕。”二是张双南跟许知远一边吃烤串一边谈宇宙,特别打动我。我们人生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吃的每一根串,都是这无边无际中的“信使”。智识与烟火的愉悦,永不过时。

18分钟前
  • 不语
  • 力荐

感觉十三邀近乎这些年中国社会人文谈话节目的顶峰了。年轻的时候觉得怎么还有老许这样格格不入矫情的文艺装13青年,人到中年感慨幸好还有老许这样的人文知识分子,还能找到一群人些许关怀一下社会和人心,难能可贵。

21分钟前
  • 蓝瓦 Lanval
  • 力荐

看完这期节目,我感觉到一点确幸,还好《十三邀》还在,还好有蔡皋这样的人物在。

24分钟前
  • 同宇安小魏
  • 力荐

十三邀又回来了,等了好久!第一期就很有感觉,很触动。真的太喜欢蔡老师对于生活的记录了,不管是一棵被砍掉但又长得笔直的树,还是她和外婆、学生、孩子的可爱回忆,都让人由衷地觉得:生活真的还蛮有趣的,我们的生活原来还可以有这么多有趣又可爱的事情。所以,就是当我们在做具体的事情的时候,生活就鲜活了起来。做好每一件事情,爱具体的人,即使我们都是边缘世界里一个边缘的人,尽管我们都是边缘世界里一个边缘的人, 但我们就是边缘世界里一个边缘的人呀!♥️

26分钟前
  • 霁凡
  • 力荐

这个时代感谢有许知远

31分钟前
  • 係鬼
  • 力荐

蔡老师太可爱了,一边翻手比划一边念歌谣“看事容易做事难”

33分钟前
  • 马里扬泊列的树
  • 力荐

徐京坤这期“封神”,完全是电影感的剪辑和文本。除了野孩子闯荡成独臂船长的生命激情外,还有组成他英雄叙事的小小善意和温暖配角。把命运的巨浪和生活的细流并置在一起,意蕴丰富得难以言喻。当真正的勇敢和真正的温情发生,当事人也许只是一声叹息,旁观者已止不住热泪盈睫。我们在别人的赞歌里,瞧见的还有自己的遗憾。一如恐惧衰老的许知远渴望英雄主义时,看到徐京坤背后无可替代的生命经验与代价,他已经知道:有些奇迹永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34分钟前
  • 書崎
  • 力荐

“我没有桃花源”“我是被逼出来的桃花源”

35分钟前
  • 局部解
  • 力荐

这么多期追下来,越来越感到感到庆幸,庆幸这个时代还有《十三邀》这样的文化节目。它好似是一片桃花源,每次打开,都仿佛经受一次心灵上的洗礼。第一期非常出色,蔡皋老师活得自在、自如,她一直在追求“返童”,果真拥有了返璞归真后的心态与气度,一举一动都散发出童真。她与自然共生,在一棵树上寻觅到真理与意义;身处闹市亦同样开怀,因为可以任由它繁华,而享受属于自己的那点热闹。同时,蔡皋老师也有某种矛盾在,她不希望真的回到充满苦难的童年,而是以艺术与审美获得自救,消化痛苦,描画诗意。她的很多话都富含哲理,“不教而教”“记录就是我的针脚”。还需注意的是,许知远也没那么紧绷了,他的问话也像挥出去的锄头,既要挖掘到果实,又不会伤到根茎。这是采访者的境界。

38分钟前
  • 居无间
  • 力荐

问题问的越来越精准 这季明星也少加一颗星

41分钟前
  • 3
  • 力荐

之前还抱怨《十三邀》水准忽上忽下,直到第七季来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原速、不划进度条、不觉得无聊烦躁、认认真真、有滋有味地看完一整档节目了,无论是综艺还是剧集,十三邀还是牛逼的,希望一直做下去。

42分钟前
  • 笑聪
  • 力荐

蔡皋老师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在轻松的访谈氛围中,她很平和的讲她的‘桃花源’是被逼出来的,看到这里我流泪了,每个时代都有人深陷不同泥淖,在蔡老这里,我看到一种力量,这是一种顽强乐观的生命力。

46分钟前
  • 大萝卜小白兔
  • 力荐

对这样的节目还能苛求什么呢 有它的存在就心怀感激了

51分钟前
  • Kylin.
  • 力荐

许知远说“我们来找您找指望的”,蔡皋回应说已经有多年没有人这样跑来和她谈这些,老师表露出的兴奋让人心酸。

56分钟前
  • 妍妍
  • 推荐

锺叔河用「我是世界的人」开解着当下的无力感。蔡皋对许知远讲,「希望这个世界还是指望,就像你来我就觉得有指望」。两句话,也是两种姿态或动作,一方形成自觉,一方来自他者。但最后都为达成一致的愿景,愿我们都还在世界的潮流里面。

60分钟前
  • 我情绪零碎KAI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