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西斯的凝视

HD

主演:哈威·凯特尔,厄兰·约瑟夫森,玛雅·摩根斯特恩,萨纳西斯·韦戈斯,Giorgos Mihalakopoulos,多拉·瓦拉那基,Mania Papadimitriou,Giorgos Konstas,萨诺斯·格拉迈诺斯,Alekos Oudinotis,Angel Ivanov,留巴·塔迪奇,Vaggelis Liodakis,Gert Llanaj,Agni Vlahou,万格利斯·卡赞,Mirka Kalatzopoulou,伊娃·科塔曼尼多,纳迪娅·穆鲁齐,塔尼娅·帕拉依奥罗葛,斯特拉托斯·帕希斯,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199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尤里西斯的凝视 剧照 NO.1尤里西斯的凝视 剧照 NO.2尤里西斯的凝视 剧照 NO.3尤里西斯的凝视 剧照 NO.4尤里西斯的凝视 剧照 NO.5尤里西斯的凝视 剧照 NO.6尤里西斯的凝视 剧照 NO.13尤里西斯的凝视 剧照 NO.14尤里西斯的凝视 剧照 NO.15尤里西斯的凝视 剧照 NO.16尤里西斯的凝视 剧照 NO.17尤里西斯的凝视 剧照 NO.18尤里西斯的凝视 剧照 NO.19尤里西斯的凝视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尤里西斯的凝视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开始回顾了一战时第一部反映巴尔干半岛的默片,内容是描述纺织女工生活的场景。主人公(哈威·凯特尔 Harvey Keitel 饰)是个希腊裔美国人,在经历战争洗礼后,他怀着感慨的心情重归故里,寻找电影开始的地方。他跟同伴讲述着曾经在这里度过的岁月,怀旧而伤感。特别是看 到教徒手持火把游行的情景,勾起了他对残酷战争的回忆。最后,他决心逃离。大雪漫天,他要了辆出租车,并答应送一位老人回家乡看看。然而,满目疮痍的战争废墟,让老人无家可归。汽车在雪地里抛锚,他只能登上了列车继续前行。在萨拉热窝,他在电影馆馆长的陪同下,寻找那部默片未果,却和馆长的女儿一见钟情。他高调地进入社交圈,却发现这里已经被前苏联的文化浸染,到处吟唱着喀秋莎的旋律。他曾目睹列宁的雕像被卸开,内心涌动着复杂的感情……  本片获得1995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吉尔莫女孩第六季鲁斯丁莎拉宁愿跑步达鸽说打歌八万罪人 八萬罪人糊涂侦探第一季夜深沉,爱难吟南风知我意天堂岛疑云第四季时空救援队宿主洋炮进村炸弹惊慌首富欢迎来北方乌海我很喜欢你,那你呢?赌霸企鹅家族第二季你本应离开身后事2020加美拉对大魔兽加卡爱填满空白第二季人伦1959卧底郊区故事第一季怒火·重案爱的世界粤语妖兽都市国语她爱上了我的谎如果蜗牛有爱情泰版成长不容易 第三季设得兰谜案第二季塞加拉陵墓揭秘毁灭状态内衣少女À Table!~跟着古代食谱学做菜情怀九月天别惹我2013

 长篇影评

 1 ) 不同的声音:Roger Ebert的影评

Because it is a noble epic set amid the ruins of the Russian empire and the genocide of what was Yugoslavia, there is a temptation to give ``Ulysses' Gaze'' the benefit of the doubt: To praise it for its vision, its daring, its courage, its great length. But I would not be able to look you in the eye if you went to see it, because how could I deny that it is a numbing bore? A director must be very sure of his greatness to inflict an experience like this on the audience, and Theo Angelopoulos was so sure that when he only won the Special Jury Prize at the 1995 Cannes Film Festival, he made his displeasure obvious on the stage. He thought he should have won the Palme d'Or, which went instead to ``Underground,'' by Emir Kusturica, which also was three hours long and also set in the wreckage of Yugoslavia, but had at least the virtue of not being almost unendurable.

``Ulysses' Gaze'' stars Harvey Keitel as a Greek movie director named ``A,'' who returns to his roots 35 years after leaving for America. He seeks, he says, some rare old film footage: The first film ever shot in the Balkans. His odyssey (for so we must describe any journey in a movie with ``Ulysses'' in the title) takes him by taxi from Greece to the Albanian border, and then by boat to the cities of Skopje to Bucharest to Sarajevo. (``Is this Sarajevo?'' he asks at one point. If you have to ask, you're in the wrong place.) Along the way there are flashbacks to 1945 and 1946, when as a friend in Belgrade tells him, ``We fell asleep in one world and were rudely awakened in another.'' You might be tempted to wonder why old film footage would be so important to ``A'' that he would risk his life traveling unprotected through a war zone to find it. Since Angelopoulos in fact directed this movie about such a man, and filmed it in the very same war zones, he would probably not be the man to ask.

The initial ``A'' undoubtedly stands for Angelopoulos, but why he chose Harvey Keitel to portray him is a mystery. Keitel is a great spontaneous actor, able to think on his feet and move around quickly in dialect, and here he acts as if someone has injected him with crazy glue. He's slow, measured, portentous, tedious, and his dialogue sounds like readings from an editorial translated imperfectly through several languages.

There are several women in the movie (the credits call them ``Ulysses' Wives''), and they find themselves powerfully attracted to ``A,'' a mystery only partly explained by the fact that they are all played by the same actress, Maia Morgenstern. They see him, he sees them, and soon the two of them are looking greatly pained. I was reminded of Armando Bo's anguished 1960s Argentinian soft-core sex films, which starred his wife Isabel Sarli, whose agony was terrible to behold and could only be slaked in the arms of a man. ``A'' and the women make love in this movie as if trying to apply unguent inside each other's clothes.

There are some remarkable images. They are spaced throughout the film at roughly 20 minute intervals. One shows a thin line of police separating demonstrators with torches, and other people with umbrellas. When the torch-bearers press forward, the umbrellas undulate backward, in a scene reminiscent of the umbrella scene in Hitchcock's ``Foreign Correspondent.'' Similar crowds with umbrellas stand in squares, and in fields, and along the banks of rivers. One wonders if the umbrellas are important to the shots, or if the extras demanded them.

Another big image involves a huge statue of Lenin, which has been disassembled and placed aboard a barge. (For shipment. . . where? Where is there a demand for used Lenin statues these days?) The vast stone head looks forward, and Lenin's giant finger points the way, as ``A'' travels on the same barge. The image is so powerful that even its banality cannot diminish it.

The closing passages of the film have an immediacy; they're set in the middle of a war zone, and characters important to ``A'' are endangered. But one can easily think of much better films also shot under wartime conditions, particularly ``Circle of Deceit,'' shot by Volker Schlondorff during the fighting in Beirut, or Milcho Manchevski's ``Before the Rain,'' shot near the fighting in Yugoslavia.

What's left after ``Ulysses' Gaze'' is the impression of a film made by a director so impressed with the gravity and importance of his theme that he wants to weed out any moviegoers seeking interest, grace, humor or involvement. One cannot easily imagine anyone else speaking up at a dinner table where he presides.

It is an old fact about the cinema--known perhaps even to those pioneers who made the ancient footage ``A'' is seeking--that a film does not exist unless there is an audience between the projector and the screen. A director, having chosen to work in a mass medium, has a certain duty to that audience. I do not ask that he make it laugh or cry, or even that he entertain it, but he must at least not insult its good will by giving it so little to repay its patience. What arrogance and self-importance this film reveals.

 2 ) 《尤利西斯的凝视》-诸葛沂《尤利西斯的凝视》笔记

“这是第一眼的凝视吗?”

1995电影诞生100周年,对“第一眼的凝视”的追忆正是安哲对百年来电影与历史的关系的追根溯源的反思。

安哲认为电影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失去了当初的质量,失去了“第一眼”的纯真。我们是否足够纯真,能否再饱含感情地面对和认识一个奇迹,就像人类第一次面对摄影机镜头一样?


旅程与主题

返乡式的旅程至少包含三重意义:空间;时间;私人。

20世纪巴尔干的历史,电影从发明到现在的嬗变,陷入危机的导演的肖像,还有他对理想的爱的渴求。同时,这次旅程的意义又是政治性的,它直接触及了波斯尼亚(南斯拉夫中西部地区)混乱的现状,硝烟弥漫的现代屠场和活生生的杀戮等。

双向复调的内在结构:A的旅程不仅指向未来,也在不断坠入过去。


单频闪回

萨洛尼卡海湾

长达40年的时间被具体地浓缩于一个无差异的时间和地点

助手在海港上的走动表示时间的逝去

摄影机和叙述者(A)分享着同一种视角和同一个主体性。这就决定了A的旅程不仅是以萨拉热窝为终点的寻觅之路这种线性的发展,同时他又替代了亚纳基(A替代亚纳基的视线注视着小船),在后来的情节发展中A确实一度进入亚纳基的境遇,幻化进入历史时刻。A所寻觅的不仅是电影作为一种新形式时所拥有的活力和天真,同时他也要分享马纳基兄弟得到摄像机时的兴奋,分享他们的主体。

铁路中途站

A分享了亚纳基遭遇,进入了他厄运袭来的时刻,并通过替代亚纳基再现了回忆,直接体验了“一战”的血腥和恐怖,巴尔干地区的动荡不安和人们的颠沛流离,以及作为一名电影导演的悲惨境遇。这不是幻觉,也不是情节的过渡,而是打破现实和想像的边界后的再现。

被打断的华尔兹

这长长的一幕显示了戏剧性的舞台效果。它是A对自己童年时经历的悲欢离合的家庭境况的回忆。从1945年到1950年的家庭变故浓缩在短短几分钟里,却反映了罗马尼亚“二战”后的历史命运。在人心惶惶的日子里,人们在不幸中坚强生活,他们没有失去对希望的坚守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不得不让人惊叹的是,20多分钟的场景,居然只用了一个长镜头来完成。

对于我来说,我的风格是试图吸收和集聚空间与时间,这样空间就成了时间通过的场所。…(在这幕中)并不是真实的时间:五年——一个家庭经历的五年,在罗马尼亚、在欧洲被斯大林主义统治的五年——只在短短一曲华尔兹中度过了。

精神自传

电影表达的不仅是他的理想,也是他对巴尔干命运的疑问,对巴尔干人境遇的关注,以及对电影给人类处境带来的影响的探索等等。

作为导演的艰难

反对者举着烛火在游行,最终和支持者在街道上形成对抗并产生冲突。这个画面非常具有震撼力,一方密密麻麻地撑着雨伞,另一方高举着火把,这种紧张的对抗显示出电影影像本身的力量,也体现了一位电影导演的艰难处境和电影的危机。同时,还追问了电影在种种矛盾中作为艺术和社会记录的价值。一个电影导演应该怎样用自己的创作手段来表达观念、思想,追寻意义、自由?在现实状况中,由于人心的隔膜,观念的对抗,民族和国家的矛盾等,导演会面临许多阻挠、挫折,为了保证自己的意志和理想不被消磨,就一定要奋力抗争,坚持自己的信念。


“我们希腊人是个正在死去的民族”:新一代希腊人的自豪感正在失去。


列宁雕像

这种逼迫感似乎强行控制了观者的呼吸,作为旁观者的人物,作为看客,我们体验到了雕像本身所具有的威慑力。

河流两岸的农民聚集起来,或站立着注视驳船,或追逐着雕像,就像在进行一场伤感的葬礼。驳船渐渐远去,漂浮在水面上,历史在逝去,A这次成为葬礼的见证者,他见证了共产主义在巴尔干的命运。

“破碎的雕像代表结束。彻底的结束。”

边界和家

家既是地理概念,也是精神归属和文化归宿。当一个人远离家的经纬度地点而不得回返时,这是地理上的漂泊;而当一个人身在此国,却感觉这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历史传统都在慢慢消退时,他一样对周遭感到陌生,精神上的漂泊亦在于此。


四个女人与奥德赛人物的对应

这四个女人的出现复燃了A对爱的渴望,催化了爱的再生。女人们帮助他通往目的地,通往再生之所。


虽然结局没有喜悦,但是,它却给了我们一个通道去宣泄和释放,去怜悯和恐惧。

导演A的旅程是对历史和现实的追索,也是对电影本身的价值进行追索的过程。他亲历了民族国家的苦难,他是古贤先哲的再生。A的追寻也是自我发现的历程,他找到了最初的凝望,他已经以电影的名义获得再生。

作为古希腊文明的土地培育出来的一名有着民族关怀使命感的艺术家,安哲罗普洛斯继承了希腊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是荷马式的世界眼光和叙述方式;另一个是古希腊的哲学精神——质疑和思索。

 3 ) 尤里西斯的凝视

    巧得很,同时下了六七部西奥•安哲罗普罗斯的电影,却按着拍摄的先后顺序连接看了《雾中风景》和《尤里西斯的凝视》,因此在看完之后,不可能不注意到这两部电影的相似之处。两部电影运用了很多相似的意像,却又焕发着不同的光彩——
    最应该指出的相似当然是主题。两部电影同样以“寻找”为主题, 所以“旅行”理所当然地成为“寻找”的形式。而寻找的目标,却多少有点不可言传,可以理解为一种“纯真”(《雾中风景》),一种“根源”(《尤里西斯的凝视》),因而两部电影的主人公都带着某种回归本源的“思乡病”(《尤里西斯的凝视》中说的“homesick”)。不同之处在于,在《雾中风景》里,导演侧重于个人,“父亲”成为两个孩子寻找目标的世俗化象征;而在更加侧重于历史的《尤里西斯的凝视》中,导演将“寻根”的目光投向了曾经统一的整个巴尔干半岛(西奥用同一个演员演三个地方的女人,诠释了这一联系),因此那三卷记胶片就变得格外重要——对于那段发生了却不被人铭记的历史,那三卷记录了却无法显影的胶片成了它恰如其分的象征。有趣之处还在于,导演将男主角设定为导演,而让他去寻找另一位拍摄者的胶片,在这里,个人与历史,历史与现实,充分紧密地联系起来。
    另一个引人注意之处在于两部电影中出现的被吊起的巨大雕像。不论是《雾中风景》里古代雕像的手臂,还是《尤里西斯的凝视》中的列宁,它们被吊起的镜头都带着超现实主义美感,充满寓意。而雕像题材的选择,则成为电影主题的重申——在我看来,手臂似乎指向古希腊,而列宁雕像意味着巴尔干的近现代史。
    “雾”在两部电影中都可以视作“生活”的象征。在《雾中风景》里,主人公正是致力于拨开生活的大雾,找到精神家园。这使得“雾”带上了一种哀而不怨的氛围。可是在《尤里西斯的凝视》里,只有大雾出现,被战争中断的生活才能继续,这时“雾”反而带上了一种欢乐的气氛。
    最后一点相似在于导演对暴行的处理。在导演凝视的镜头前,暴行被一些景物所遮挡(《雾中风景》里的卡车和《尤里西斯的凝视》里的雾),却反而显得格外残暴,让人心悸。
    说了这么多形式上的东西,究竟他们找到了什么?对此我不敢妄言。在《雾中风景》中,西奥温情地让两个孩子找到了那棵橄榄树,可是在《尤里西斯的凝视》里,那三卷胶片最后却仍然无法显影,那个男人眼含热泪说道:
    当我们一步步向梦境里靠近
  在每个拥抱之间
  在每个爱的呼唤之间
  我会告诉你那旅程
  用尽整晚的时间
  连同所有即将到来的夜晚
  在每个拥抱之间
  在每个爱的呼唤之间
    将人的所有旅行
    这个没有结局的故事诉说下去

 4 ) 影评

影评。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5 ) 生命之旅

第一次開始接觸安哲羅洛普洛斯是十年前,就是尤里西斯生命之旅。一開始是被「尤里西斯」的名字所吸引,我們要怎麼在五天內或者是在影片的兩個小時之間了解一段生命旅程呢?初二時懷著很奇異又興奮(因為這部片當時是限制級)的情感混進了電影院,結果後來才知道售票窗口願意賣票給我的原因:高雄最好(當時是在漢神地下三樓,由於一直放映藝術片,票房不好,不到兩年就結束營業。)的電影院內,偌大的場地裡只有我和放映師兩個人。

和放映師兩個人看這部片真是個很奇妙的經驗,尤其是到了主角正在用手搖機放映他追尋已久的影片那一段。

看完這部片,我發瘋似的找尋所有安哲羅洛普洛斯的影子。但那時候沒有網路,沒有VCD,我們唯一可吸允的來源就是唱片影片行,我那時蒐集了所有他十年間放導的片子。

底下的心得是五年前寫的,那時候和第一次看這部片子的時間也相隔差不多五年左右。在這段期間,我們歷經了電影的許多改變:許多台灣電影委身在書局裡放映,而電視錄像劇卻在電影院公開首播;電視節目老想用影片拍攝,而電影卻快速轉向數位電子化;然後是戲劇類型拍得越來越像紀錄片,而紀錄片卻越來越虛構。

現在回想起來,許多改變是慢慢在我們生活中突起以致於習慣,但當所有人都以同樣的口吻與手勢高舉朝聖時,我們已經沒有太多的感動了。

------------------------------------------------------
Ulysses'Gaze是一部以追尋底片為主軸貫穿的電影。
首先,所謂的第一捲底片為什麼重要? 尤其是在這個戰爭兵荒馬亂的時候?

而這種"gaze"代表著一些臉孔和事件,他呈現出一個人和世界的交會-如果我們消失了影像的記憶會怎樣? 或者這樣說,當人沒有過去的重量的時候會是怎樣?

劇本吸引我的地方在於,他不是以戰爭的衝突面來描寫人生,裡面沒有任何戰爭鏡頭,有的只是轟炸聲、殘瓦、和路上奔跑的人。導演把戰爭和動亂當成一個大時代的背景以及電影的場幕,所有的人在這時候還是保有他們的生活基本狀態,也仍然有他們的理想與追尋,而其實大多數的戰爭電影忽略了這一點,即使身處在不同時代,其實每個人的小小日子仍然是生活主軸。

「你能夠找到這裡來,你不是很有信念、不然就是對生命已經徹底絕望。」記不記得那最後死掉的放映師這樣說。

電影裡所有的故事就只是他在不斷的尋找,只有許多邈不可及的象徵,穿插在這旅途之間的:這裡面有他的過去、他對家庭的記憶,還有一些不相干路上的人事物。他對家庭也是一種指涉性的記憶,他講出流浪的本質是不斷離開但同時不斷回溯過去,某種絕對精神性的晦暗。而其中一幕所有親人都聚在大廳裡,所有人都在跳舞歌誦,然後一個一個在旋轉與舞蹈中消失,在最是生離死別的悲哀時,人們越是大聲歌唱。

還有路上出現和他錯身的各個女人,發現了沒,她們都是同一個臉孔。這代表著一種熟悉的聯繫,在人流浪的時候,這種細微的聯繫讓人安穩的踩在世界上。

導演一直用一種旁觀的手法來達到凝視的效果,沒有處理任何的慢動作。在沒有背景音樂的時候,運鏡緩慢拉出時間流過,不管是畫面與色彩驚心動魄或者令人沉悶,卻都很真實。

真實的世界沒有背景音樂、而人都在走動,沒有痛苦還是歡娛的對照性的暗示。導演表達了一種「電影對照人生」的速度,而不是他者觀看時會被放大的「思想和事件的速度」。

還有,音樂在這部片其實很重要,雖然出現的相當少,配樂出現時用來快速處理時間與歷史的經過,其實整部片裡都是以同一基調旋律,帶出了九種變奏。Elini Karainrou的電影配樂一直都很經典。

最後是槍決了吧,主角原來以為找到了「熟悉的歸屬」,而開始對那個老放映師一家人也投入感情的時候,他們就死去。

他不是一開始就說了嗎-「我的終點,都是另一趟起程」,流浪的人注定沒有歸處,也不能有。

這部電影我看了兩次,都是看大銀幕,不敢一個人看tape,
第一次看的時候正好是離家流浪的那一年,在偌大的電影院裡淚流不止。
即使有時候緩慢的想睡,有時候卻又被片裡拍攝的單純的影像震躡,
很像是紀錄照片,只是用另一種方式把它們連貫起來,
我看的很有感覺,或許是因為能體會那種流浪的飄蕩。

最後那個計程車司機不是這樣對著整片的山說嗎 ?
-「我也是一個人,來,吃塊餅乾吧!」

Cheers,
to Theo Angelopoulos!

 6 ) 寻找自我就是放弃一个又一个过往的自我。

"And, if the soul is about to know itself, it must gaze into the soul."
正如开头引用的柏拉图的话语。人生就是不断地自我解剖,自我舍弃,再组装。

“巴尔干战争指的是1912年到1913年期间在南欧巴尔干半岛上前后发生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和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年10月-1913年5月)的对战双方是巴尔干同盟诸国(希腊、保加利亚、黑山、塞尔维亚)与鄂图曼土耳其帝国。结果鄂图曼土耳其帝国战败,其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土地除伊斯坦布尔附近的一小块之外,全部割让给同盟四国,同时阿尔巴尼亚独立。其后由于战后利益分配上的问题,又很快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6月-8月),这次的交战双方分别是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结果保加利亚战败,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保加利亚割让了大片土地。

塞尔维亚经过这次战争,变得更加强大;这引起奥匈帝国的不安,两国间的敌视成为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保加利亚由于被巴尔干邻国击败,因而转向复仇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加入同盟国(因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皆为协约国成员),寻求恢复大保加利亚的光荣。”

这就是影片的大背景,全片辗转整个巴尔干半岛。希腊、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波黑。而这个gaze也正是对整个巴尔干半岛的继manakis兄弟后的又一次凝视。

对尤利西斯唯一的认识就是“意识流”,而本片也是看过的安哲的片子里最迷离的一部了,时而自己时而穿越过去时而进入他人的生活,但转接却恰到好处,充满着喜剧效果,特别是同年时代在罗马尼亚国内的那幕,一个长镜头从1945到1948到1950,眼睁睁地看着父亲的归来,叔叔的被捕,和没收委员会的到来,最后一张照片,随后家族分崩离析。满眼红色的罗马尼亚,士兵们歌唱着喀秋莎,踏上战场,人们举着革命必将胜利的横幅游行,而所谓资产阶级的家中,却是处于一片恐怖的氛围中。再到离开时肢解的列宁,长镜头的人们追逐着驳船划十字架,对的是什么,错了的又是什么?

边检时化身成了Yannakis,被流放的命运似乎竟是落在男主身上般感同身受。"The first thing God created was the journey. And then came doubt... and nostalgia..."

他们在讨论塞尔维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谁先来到巴尔干半岛。最后的结论却是都怪该死的黑格尔影响了马克思。想想鹳鸟的踟躇里作者的发文,“By which cues could we spark a new collective dream?”人类的历史就是这样前进,也因此,manakis兄弟的凝视才显得如此与众不同,一见倾心。

不过比起第一遍看更倾心的是一段影片没有交代,但却可以旁敲侧击推敲出来的男主的故事。

三十多年前的希腊,男主在军队中,每个星期六离开时,hoping for a sign in the eyes of the local girls. But they just laughed and passed on. There, they laugh and pass on. But not always.

-"Will you wait for me?"

-"Is it wrong not to love the city where you were born? But this place stifles me. Rain and mud in winter, dust in summer."

-"I'll be back to take you away from here. I can hear my train coming in."

-"Stay a little longer. Only a few minutes."

-"I can hear the train. I must hurry."

-“Tell me that you care, that you will come back. I will be waiting.”

从此似乎眼中的每一个人都变成了她的模样——可以参考《鹳鸟的踟躇》里的妹子所经历的。另一点,可以想见《鹳鸟》的男主随后会踏上的道理。重点不在谁负谁,重点在于男主们一个个瞎了。本片可以说是为了逃避那个她而一头扎入三卷胶片的坑,而《永恒》则是为了坑而放弃了一切。某种程度上来说,入坑相对来说是容易的,因为一旦认真便可以暂时地忘却一切。但终究要还的。

无论是IMDB上号称是在唱库尔德民歌的妹子让他穿上死去的丈夫的衣服,还是老头的女儿对他说好像很久以前就认识他。只能说都瞎了。或者说,选择不去看。而换句话说,男主何尝不是呢,他只是选择了蒙蔽双眼,但最后,那三卷胶片的含义,则是他终于敢于去正视他自己了。

“When I return, it will be with another man's clothes. Another man's name. My coming will be unexpected. If you look at me, unbelieving and say,'You are not here.' I will show you signs and you will believe me. I will tell you about the lemon tree in your garden. The cool window that lets in the moonlight. And then signs of the body. Signs of love. And as we climb, trembling to our old room, between one embrace and the next, between lovers' calls, I will tell you about the journey... all the night long. And then all the nights to come, between one embrace and the next, between lovers' calls. The whole human adventure. The story that never ends.”

一开始是"A way out",但最后短暂的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直面它,成为它。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倒是的确《鹳鸟》的内涵和篇幅明显相形见绌了。

-“I'm crying because I... Because I can't love you.”

 短评

都怪黑格尔,因为他影响了马克思

6分钟前
  • 无心
  • 力荐

灵魂若要了解自己,它必须凝视自己的灵魂。这故事将永无止尽。

9分钟前
  • 囍夭夭
  • 力荐

二刷,48届戛纳评审团大奖。1.奥德修斯神话对接巴尔干战争史,百年电影发展互映人类心灵遗寻。诗化苦痛与悲难,带出安哲漂泊无根/家园破碎的永恒母题。2.肢解列宁雕像/幻想被捕/浓雾与民族末路/打破时空界限,跨时五年的家庭舞会长镜头。3."敬我们无法梦想改变的世界、所有幻灭的希望,敬那些选择提早离开的人";我们一生都在找寻那些印证着我们曾存在过的爱的标记。|妈妈,可否与您跳支舞?(9.3/10)

10分钟前
  • 糖罐子.
  • 力荐

有几个很动人的段落。船似在行驶又似停驻,而画外一直在诉说,天空与海洋是白色的,船反而是蓝色的;家族舞会,让人震撼的对话与合照,第一次直面自己;一片雾霾白之下,只有呐喊声,枪声,痛哭声…行走的寻找的只有自己,旁人总是在原地,但在原地又不是在等待自己,而仅仅是哪里都去不得。这段厚重的历史,这段厚重的人生,快要压得人喘不过气了。

11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推荐

8/10。1、看完好迷茫:无聊的地方巨无聊,想哭的地方又欲哭无泪。2、一如塔科夫斯基波澜壮阔的空间调度,[坏中尉]之后再遇赤裸的哈威。3、连绵的雪地,残破的影院,巨大的列宁像,燃烧的汽车,未记录的胶卷,以沧桑的躯体回首苦难,笼罩在多瑙河上的悲凉与绝望还在重演,再见,孩子们,再见,故土...

13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079#时隔一年再看安哲,一样的爱琴波涛,一样的石膏雕塑,一样的孤舟游荡,一样的雾气弥漫,安哲一生或许只在完成一部影片,缓慢悠长的镜头里不断重复着失去、追寻又失去的故事,如奥德修斯/尤利西斯在海上的十年漂泊,关于希腊的乡愁只能是永恒而模糊的雾中风景。

16分钟前
  • Alain
  • 力荐

寻找三卷电影胶片,亦是寻找民族的历史。长镜头内部视点转变,列宁巨石像的遥指与凝视,迷蒙白雾中歌舞与枪响编织成撼人心弦的血泪诗章。

20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真是一部宏大、深奥的巨作,却陷于各种铺陈中,大量象征意味的镜头有些越俎代庖了,剧情被不断挤压。哈威·凯尔特的表现极为出色,最后在雾中痛哭那段,让人想起《哭泣的草原》结尾。寻找电影,寻找梦,寻找回忆。

22分钟前
  • 支离疏
  • 推荐

诗意的白雾里面是走不到的明天,道路两旁的残垣断壁是残酷悲恸的过去。躯体在路上踽踽独行,抵达目的地时,灵魂却已经在路途中满目苍夷。电影的起源,那是一个和平与爱的年代,是自己想要逃避而往的时空,正是那个出口散发着微弱的光芒,自己凝视着,才能坚持的活着。

2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一股悲悯的历史情怀充斥整部片子。不仅仅是壮观的巴尔干半岛的寻找之旅,也是主人公记忆的心路历程。难忘片中几场同一空间时空穿梭的牛逼调度长镜头。尤其是神来之笔的新年舞会穿越戏。依旧有安哲前作的影子:《猎人》《雾中风景》及《鹳鸟踟蹰》。《再见列宁》的列宁雕像戏原来抄自这里,前者弱爆了

31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节奏是他的节奏,细节难吃透;放[鹳鸟踟蹰]的广场,伫立雪野的人群;讲述家族兴衰史的长镜;因战争而毁坏的戏院,最后一部放的是卓别林;再见列宁;“上帝最先创造的是旅行,然后才是疑虑和乡愁”;“敬奥森·威尔斯,敬爱森斯坦…”;没能在大银幕上看安哲始终是遗憾;1995年戛纳评委会主席是莫罗

35分钟前
  • 发不沾霓
  • 推荐

他追逐這塊大地的歷史,歷史卻反過來追逐了他,每每於鏡頭鏡框之外物換星移、悄然現形、轟然發聲、等待他踏足後的驚呼而洋洋得意。唯獨一個女人例外,只有她在月台追著車上訴說往事的他時,選擇跳入他的車廂而不是唾手可及的離開鏡框,物換星移第一次失去力量,他的昔日於她更勝大地的歷史。太動人了…

39分钟前
  • 焚紙樓
  • 力荐

记得豆瓣曾经有一个话题“令人着迷或恐惧的巨大物体”。对于欧洲来说,无论是巴尔干,伊比利亚,斯堪的纳维亚还是高加索,那红色的镰刀与锤子是挥之不去的梦魇与庞物。

40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来,给坚持看完的同学鼓鼓掌~

41分钟前
  • Over5
  • 力荐

#12thBJIFF . 「在世纪初被俘虏,在世纪末被释放。」 「还有一件事值得庆祝,电影。」 强烈的找寻信念,好适合在资料馆看。

42分钟前
  • ibelieve
  • 推荐

[2009-05-02]初看| 2022-08-20北影节巨幕重看,确实好的地方还是特别好,比如列宁雕像名场面,每次上课都讲,但是再看尤其是这么大尺幅,还是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这次发现前面那场康斯坦察家族大聚会的戏也很厉害,虽然基本也都是戏剧舞台来的概念但是执行得非常好。不过,这片子后半段波黑战争这顺拐到姥姥家的拍法恕我接受无能,当年拿不到金棕榈,一点毛病都没有。这次看已经很熟悉马纳基亚兄弟和巴尔干早期电影问题的研究了(我翻的那本《罗马尼亚电影简史》里有涉及),所以这个部分还是看得挺愉悦的(以电影资料馆为主题的片子,这角度也够奇诡了!)。安哲这个片特别大一个问题就是用英语拍……用英语拍真是自我祛魅,好在哈维凯特尔比威廉达福还是好不少。

44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精神洗礼!1.借助奥德修斯神话原型,回眸巴尔干战争史,百年电影发展史和人类心灵的千年追寻之旅;2.45-50年家庭舞会长镜头,唯大师可拍出.其他开放时空的意识流有片头和想象被捕场景;3.结尾雾中悲歌,画外音的运用;4.同一面孔不同身份的女子,寄托哀思;5.配乐哀婉凝重;6.被肢解的列宁雕像,反思。(9.0/10)

4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可能是安哲最苍白的一段旅程,糟糕的是他始终自以为宏大,侧面证明了希腊确实正在死去…安哲电影的原型其实是公路片,但这次偏差的不是追寻的目的(毕竟老塔也曾为了一个名义而深入灵魂的腹地),也不是追寻的方式,而是安哲错估了观众同他一起重复凝视,和迷失在风景中的耐性和决心,但这可能也和未修复的画质缺乏细节有关。除了第一个镜头,黑雨伞和列宁雕塑,几乎很少用到大景别调度,这又和作品纵横交错的历史感有些相互消解。文本内外设计的四重“凝视”:Minakis兄弟第一次用摄影机“记录”巴尔干的变迁;主人公在“寻觅”遗失胶卷的路途上亲自直面遗骸和战火;而安哲在尝试对“回归”进行“记录”的终点,确信了“历史被返还”的不可能性;于是观众被寄予了“传承凝视”的希望。

48分钟前
  • 白斬糖
  • 推荐

1.《雾中风景》《永恒和一日》后终于再次观看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作品,不少诗意的长镜头画面颇有庄重的仪式感,诸如家庭团聚舞会的戏份则有超现实的舞台设计之味,然而缓慢的叙事节奏、略闷的故事情节终究还是限制了我对影片的喜爱;2.印象里看过的电影制片国家/地区最多的是有9个的《善意的背叛》,如今又看到一部有9个制片国家/地区的电影《尤里西斯的凝视》(我的第一个“波黑”标签条目诞生了);3.虽然如今的我比较习惯观影前不看剧情简介、评论、预告片等,但有些电影(如前后观看《特写》和本片)反倒看了剧情简介后观影时更有代入感。4.吊列宁雕像头的画面想起了《再见列宁》,与本片相比,更喜欢《再见列宁》。

52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一次寻找记忆的旅途化成了影像散落在巴尔干的土地上。被遗忘的苦难无法被记录,时刻发生的又被大雾遮住,电影的力量此刻完全消失了

57分钟前
  • 惧色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