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去看

HD

主演:阿列克谢·克拉夫琴科,奥尔加·米罗诺娃,柳博米拉斯·劳恰维丘斯,佛拉德斯·巴格多纳斯,Jüri Lumiste,维克托·洛伦茨,Kazimir Rabetsky,Evgeniy Tilicheev,亚历山大·别尔达,G. Velts,V. Vasilyev,Igor Gnevashev,Vasiliy Domrachyov,G. Yelkin,Evgeniy Kryzhanovskiy,彼得·梅尔库里耶夫,阿纳托利·斯利夫尼科夫

类型:电影地区:苏联语言:白俄罗斯语,俄语,德年份:198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自己去看 剧照 NO.1自己去看 剧照 NO.2自己去看 剧照 NO.3自己去看 剧照 NO.4自己去看 剧照 NO.5自己去看 剧照 NO.6自己去看 剧照 NO.13自己去看 剧照 NO.14自己去看 剧照 NO.15自己去看 剧照 NO.16自己去看 剧照 NO.17自己去看 剧照 NO.18自己去看 剧照 NO.19自己去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自己去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是一部很特殊的战争题材电影,它真实地描写了德占区人民的悲惨遭遇和场面,以及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的恐惧,反映了战争的真实面目。它既不同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攻占柏林》这些正面战场的血肉横飞、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也不同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星》所描写的局部战斗中体现的平凡悲壮,更不是战地浪漫曲,而是降临在平民百姓头上血淋淋的残酷。影片的事件和恐怖场面远超过任何一部描写德军集中营的电影,令人毛骨悚然,提醒胆小和心软者慎看。谍网雄风(国语版)蜀山降魔传罗莎夫人太阳之子国语幸福初级班我11疑神情歌天命之凰荒野独居第三季冰上火何以为家婚礼兄弟秦皇疑冢声生不息·家年华明日的我与昨日的你约会乐游原挚爱2005鸣门秘贴囧西游之荒村客栈浪潮2019花予野兽第一季别了江湖之亡命仙女山放松日复见余生幸福已逝咆哮之森捍卫进行曲欲望保姆移动的枪口女社长龙凤双探一把青英雄泪圆月映花都

 长篇影评

 1 ) 最爱的电影

导演站到一边,让我们“自己去看”。自己去看,能看到什么,全是残酷的战争,这对于观众是个重大的考验。电影中的那个少年也在看,看得脸上满是风霜皱纹。能坚持看到最后的观众,也会看得心痛。在前苏联,电影审查极为严格,包括前期对剧本的审查,后期对成片的审查,即使获准上映也很难预测电影的命运。《自己去看》的拍摄过程相当坎坷,在那种环境下拍出这样的电影,让人佩服创作人员的功力和胆略。

 2 ) 这部33年前的冷门神作,其独特的艺术价值闪耀至今

我看见羔羊揭开七印中第一印的时候,就听见四活物中的一个活物,声音如雷,说:过来看看!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拿着弓,并有冠冕赐给他。他便出来,胜了又要胜。
揭开第二印的时候,我听见第二个活物说:过来看看。
就另有一匹马出来,是红的,有权柄给了那骑马的,可以从地上夺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杀;又有一把大刀赐给他。
揭开第三印的时候,我听见第三个活物说:过来看看!我就观看,见有一匹黑马;骑在马上的,手里拿着天平。
我听见在四活物中似乎有声音说:一钱银子买一升麦子,一钱银子买三升大麦;油和酒不可糟蹋。
揭开第四印的时候,我听见第四个活物说:过来看看!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灰色马;骑在马上的,名字叫作死亡,阴府也随着他;有权柄赐给他们,可以用刀剑、饥荒、瘟疫、野兽,杀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
揭开第五印的时候,我看见在祭坛底下,有为神的道、并为作见证被杀之人的灵魂,大声喊着说:圣洁真实的主阿,你不审判住在地上的人,给我们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几时呢?
于是有白衣赐给他们各人;又有话对他们说,还要安息片时,等着一同作仆人的和他们的弟兄也像他们被杀,满足了数目。
揭开第六印的时候,我又看见地大震动,日头变黑像毛布,满月变红像血,天上的星辰坠落于地,如同无花果树被大风摇动,落下未熟的果子一样。
天就挪移,好像书卷被卷起来;山岭海岛都被挪移离开本位。
地上的君王、臣宰、将军、富户、壮士,和一切为奴的、自主的,都藏在山洞和岩石穴里,向山和岩石说:倒在我们身上罢!把我们藏起来,躲避坐宝座者的面目和羔羊的忿怒;
因为他们忿怒的大日到了,谁能站得住呢?

以上截取自《圣经:启示录 6:1-17》,描述七封印被解开后,天启四骑士降临人间,带来末日浩劫的景象。其中白马骑士,我们常称之为“瘟疫”,是魔鬼之子,反基督者;红马骑士名为“战争”,制造刀剑与毁灭;黑马骑士“饥荒”,降下饥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公正的交易,打破世间平衡;灰马骑士“死亡”,给予人类最终的审判。

这段《启示录》不仅展现了四骑士带给凡间的浩劫景象,同时还用一句“过来看看(Come And See)”接驳到一个叙述者的视角:我。

于是,“过来看看”也就成了那部1985年苏联战争电影的名字(网络上的中文片名为《自己去看》)。里面的主人公弗廖拉,便是《启示录》中的“我”。引圣经典故,《过来看看》从个体视点出发,用一种类似精神意识般的影像信息,重现了二战德军在白俄罗斯制造的大规模血腥屠杀。

影片长期被描述成“史上最残酷的战争电影”。实际上,片中并无太多血腥画面,至少不是刻意地从感官上营造一种生理不适。但是,在较为“温和”的视觉面貌背后,流露的是战争中弥散于记忆深处的悲切与恐惧。影片通过弗廖拉的经历,将这种挥之不去的阴影印刻在每一位观者心中。

《过来看看》中的地狱景象,不是大量的鲜血、尸体、残肢等战争片中常见的直观视觉刺激,而是通过无数张直视摄影机的面孔,冷峻独特的影像语言,令人颤栗的声音处理,以及与环境中的各种图征、意象和符号的结合渲染出来的。

影片没有聚焦于任何正面战场,也没有全景式地展现军人或百姓的惨状。它用了完全迥异于传统战争电影,尤其是苏联战争史诗片的创作态度与立场。无论从文本还是影像而言,其所体现出的风格与形式,至今看来仍旧有着鲜明的超前性。

本片诞生的1985年,正是苏联战争电影从英雄赞歌、集体主义过渡到理性思考的阶段。同时也拉开了苏联电影历史生命的终结。当时戈尔巴乔夫以“加速战略”、“公开性”和“民主化”为口号推进改革,涉及到苏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

当时,苏联人民对电影的兴趣持续下降,这很可能是作品缺乏多样性导致的,因为太多雷同的思想和题材充斥于市场。当然,也是受到国内的经济形势和政治氛围的影响。总之,八十年代中叶,苏联迎来了一段喧嚣与躁动的时期,苏联电影也进入到一个相对低谷的阶段。因此,苏联电影界自然响应“改革”号召,试图恢复“审美的正义”,解放思想,振兴本土电影。

对于电影来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的作品,不再强调文化意识形态,放宽了创作思维中的诸多限制。于是出现了更多不同的现实题材,以及相应的多样价值观和历史观念。同时,当局还以重新审查为由,解禁了一批20年来被禁的苏联电影,其中不乏具有鲜明实验色彩、独特艺术思想和创新表现手法的作品。与之相对的,是以情节“严重失实”为由,禁映了《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等九部影片。

出于肉眼可见的政治目的,戈尔巴乔夫执政时还鼓励制作批判“斯大林主义”、讽刺勃列日涅夫错误政策的影片。于是,一批又一批在曾经可能招来杀身之祸的电影横空出世。在对待进口片的问题上,戈氏政权也放宽政策,取消限额。最后,在电影管理体制上,也取消了电影委员会对剧本审查的环节,国家对电影从行政管理过渡到经济管理。

曾经苏联(战争)电影中那种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主义的光芒渐渐消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道路几近终点。创作上的自由,带来更广泛多样的作品问世,同时也进一步导致苏联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瓦解。最终,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在影史上浓墨重彩的苏联电影,也就彻底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倒不是说苏联电影的改变,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而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深切影响了八十年代苏联电影的样态,也影响了这个国家的历史进程。无论如何,从那个时期对文化娱乐态度上的变化,我们便可以小见大,将之作为一段社会史、政治史的注脚。《过来看看》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创作出来的,它也确实显得尤为新异。

首先,影片肯定完全不同于《攻克柏林》、《夏伯阳》、《马克辛》三部曲这样的英雄主义战争电影,文本上已天差地别,影像风格更是两个端点。而较之以往《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他们为祖国而战》这样聚焦“小事件”“小人物”的人道主义战争片也大不相同,这些影片遵循传统叙事框架,且具备集体认同式的理想主义色彩。即使是《雁南飞》、《一个人的遭遇》、《士兵之歌》、《伊万的童年》这样运用更纯粹的个体视角、部分侧面描写战争的电影而言,《过来看看》也相当特立独行。当然,如此另类的作品,更是无法拿来与《解放》这样的鸿篇史诗来比较。

它也不同于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完全诗意化的影像。确实,在观影过程中,一些画面不免让人联想到老塔和索科洛夫,但结合音效、运镜剪辑与色彩,乃至剧情本身,仍然是无法完全对位的。更何况,老塔的形式早已超越了苏联本土电影的范围,成为一种世界性指标。对我而言,《过来看看》的内容、形式与风格,大致介于传统的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与塔可夫斯基之间,是非常独立的一个存在。

从表现手法来说,导演依莱姆·克里莫夫显然遵循着苏联社现美术的思路去编排。然而当绘画上的构图化作摄影机前的景象时,又显现出不同的氤氲。剧作上,刻意有去情节化的倾向,将许多事件隐埋于镜头焦距之外,着重于人物状态本身。油画质感、手持摄影、直视镜头等实验性手法,无疑让这部影片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作为影史或文化政治史来说,本片都是一个极佳的研究材料。

克里莫夫以《圣经·启示录》为所指,构建了一个内涵更为广阔复杂的二战图景。依循主人公的行动轨迹,以及一些超现实的表意要素,影片流淌着对战争的哲理性思考,具象表现出人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下的异化过程。片中不乏一些撒旦式的影像比喻,克里莫夫也将《魔僧》、《告别》中的神秘主义色彩和末日意象沿袭至此。

影片完全没走宏观叙事的路子,也没有直接描写战斗的段落。唯一一次可与传统战争片景观接壤的地方,是游击队出征前在森林中合影的戏份。这个段落渲染着振奋人心的力量。游击队员的大全景,配以亚历山德罗夫《神圣的战争》旋律,雄壮威武,斗志昂扬,是典型的苏联社现主义创作风格。构图也非常讲究。

此外,还有一段森林的轰炸——弗廖拉和格拉莎留守于森林中,四处游走。这时一队德国兵从天而降,紧接着是对森林的地毯式轰炸。影片安排了几个轰炸空镜头,然后是德国步兵走过的镜头。游击队已经转移,弗廖拉和格拉莎也逃过这次围剿。

本片的音效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不仅在叙境声音的处理上非常逼真,对人物台词的声音上也彰显出了极强的形式感。最明显的便是影片开头,弗廖拉和小伙伴在沙滩上挖武器的场景。当寻找他们俩的老头驾马车离开之后,弗廖拉的小伙伴出场,以一种极其阴森苍老的,完全不符合他年龄的沙哑嗓音念着台词,表情也是极度狰狞。也许他在模仿成人的口气说话,这也是为什么弗廖拉看到他这个样子,会躲在树后面笑。但在那一瞬间,我们几乎以为小孩如被魔鬼附体一般,说着只有在战争中才会出现的词汇。

除了独创性的声音处理,其构图也非常精致。这部战争电影的一大特点,是不断地让多名角色直视镜头。面孔的特写有一种诘问意味蕴含其中,同时也组成了一段生动的历史影像。每个面孔的拼接,便是历史影像中各自群体的代表性展示。除了给观者带来一种跨越时空的逼视和审问以外,神态各异的面孔,本身也成为文本的一部分,承载着战时人们的绝望、凄切与冷酷,成为表意结构的紧密一环。

开放式的面部特写,看上去仍受苏联社现思潮的肖像画影响,却无疑是一种更为阴冷的变体。首先当然的,这些肖像不是伟人的面庞,也没有一丝豪迈之气——它完全不为政治服务。其次,这些摄影机所捕捉定格的肖像,要么是人性荡然无存的德国军官,要么是布满泪痕与泥土的百姓,他们是战争巨兽下的真实写照,更被影像赋予过目难忘的美感。这些画面的色彩,以及人物比例,让我想起了诸如列宾、马克西莫夫和戈尔布为数不多的肖像画。只不过在绘画上,美感背后总有些难言的真实隐隐若现,而《过来看看》里的这些画面,是用本身的构图美将历史的残忍现实摆在我们眼前。

但是,观众在面对这些段落时,所感受到的氛围也好,情绪也好,常常与片中人物形成反差。比如开头小孩那个听起来很可怕的声音,在弗廖拉和老头的眼中,是一种轻快的调侃或幼稚的模仿。在影片其他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令人紧张或残忍的镜头,但是当摄影机转向其他人的特写时,似乎又在故意剥离本应建立起的情境。

面孔在本片中,进而成为一个单独的艺术结构。而不断与摄影机对视,也让摄影机不再隐没于场景背后,或游离于场景之外。摄影机以变换着的姿态介入到图景之中,虽没有影响叙事,也没有严格意义上“打破第四面墙”,但它显然已成为一个类似某种超现实的存在。它不再是完全的以上帝视角再现影像事实,而是不断降格,让剧中人物感知到自己的“第二人称”属性。

这样一来,摄影机不仅作为观众与影像之间的桥梁,产生一对一的情绪嫁接,让观众无法以纯粹的旁观身份去观看。同时,它还勾连到《圣经·启示录》的另一个隐藏的视角,即书写者。整部影片通过摄影机的地位转变,不断在宗教与历史的文本中颠倒变幻。可以说,这正是《启示录》记载的内容过渡为影像化再现的结果。

除了将工整的特写镜头和构图赋予某种神秘主义的艺术特性以外,另外一些不规则的构图则诠释出克里莫夫的创作心意:将宗教般的诗意异化为黑暗的景观,让这场人间爆发的战争真正显现出天堂地狱二元交杂的意味。比如在游击队捕获德军并处决之后,一个表现弗廖拉的镜头构图便将画面分层,位于底部的弗廖拉只能勉强看到头部,他的头顶之上是整理战场的游击队。此时对于主人公来讲,他的生活早已陷入地狱,人性也伤痕累累,因此他的肉体埋于地平线之下。而地表的环境与光线,又暗示着战争所带来的不散阴影。此时口哨声由远及近,弗廖拉转头看到了残破不堪的格拉莎。

这无疑是一个不怎么常见的构图手法,印象深刻的同时也有着极强的形式感,却很好表现了人物的心境。以及在延续影片整体基调的同时,还有更高一层的心理递进。

正是宗教比喻与现实主义的结合,让《过来看看》显得颇具先锋性,不拘泥于传统的苏联社现创作中的刻板框架。片中不光摄影机本身成为一种超现实的存在,某些段落的设计也完全脱离了传统现实题材,尤其是现实战争电影的创作思路,从而显出别样的艺术体验。

濒死的奶牛不断转动的眼珠特写,是生灵在炼狱世界最后的挣扎。森林中不算洁净的仙鹤,暗示着战争中人们虚妄的幻想。被烧焦的老人横躺在草地上,宛如以另一种方式受难的耶稣。希特勒的假人,显得神秘而恐怖,简直是死神的化身。而弗廖拉与格拉莎陷溺于沼泽中,更是反射出一段不言而喻的历史。

最令人胆寒的是弗廖拉以超于常人的速度衰老的面孔。《过来看看》大体上遵循着旅程故事的结构,从弗廖拉和小伙伴挖武器,一心参军,到如愿被游击队招募,到被游击队安排留守后方,与格拉莎逃脱德军扫荡。再到回到家乡,内心拒绝承认全村被屠的事实。再到遇见幸存的村民,几人一同寻找食物。最后到遇见大批德军,从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中幸免于难。结尾与游击队重逢,处决了刚刚屠杀完村民的那队德军。弗廖拉只不过经历了几日的生死,面孔却由青涩少年变成了布满皱纹的老者。战争对时间的扭曲,对人的异化,便在这样的过程中被揭示。

结尾的神来之笔,成了影片对整个历史文本的颠覆,甚至是对现世的批判。影片用胶片技术,将弗廖拉的面部特写与背景的水坑接在一起,却处于明显割裂的空间。接着,弗廖拉走向水坑,朝水坑中的希特勒画像开枪。这时,彩色影像变成黑白纪录片,希特勒正在接见士兵。子弹由现实穿进真实历史之中,不断击向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弗廖拉每开一枪,希特勒的生命就会倒退一段,直到退化为襁褓中的婴儿。这时,弗廖拉没再忍心开枪。镜头转向燃烧的房屋,历史未被改写。

这段超现实的情节,看起来给整个故事留下了一个关于善良与希望的尾巴。然而在苍老的弗廖拉面前,以及仍旧如地狱般的环境之中,之前的一系列事件所带来巨大的阴霾,根本无法被驱散。这样的希望仅是一种苍白无力的自我慰藉。因此,在影片最后的画面中,我们被迫盯着因苍老而丑陋的弗廖拉,画面渐渐褪色,终于变为死亡的色调。

我对“美学的正当性”其实不怎么感冒,但是在如今以懒惰的审美为主的影像态势下。这部三十年前的战争片让我找到了当下电影中难得一见的美学新意。《过来看看》无疑是影史不容忽视的战争杰作。其独创性的镜头语言,鲜明的先锋性,以及介于现实主义与诗意美学之间的表现形式,都值得我们回味并铭记。苏联的文艺作品,以强大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著称,有着与欧美和东方截然不同的趣味,无论是绘画、音乐、文学亦或是电影。因此,苏联电影虽已成过去,但仍有许多遗珠待我们发掘。在这些乏人问津的作品内,很可能就蕴藏着未来影像的诸多可能性。

 3 ) 残酷是战争唯一的特点

人人皆知战争远比电影里残酷。导演们却知道人们普遍接受不了其中真正的惨状,于是或避重就轻、或艺术处理,将之控制在观众可接受范围,以此达到名利双收的效果。
         这部电影或许视角不够宏大、时间跨度也不长。但贵在真实,表面即使是战争中游击队新兵的所见也要远胜人们的想象,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很多导演为了减少残酷画面带来的观众流失,甚至夸大其中的正能量、感动内容。只能是娇柔造作罢了,在战争的残酷属性面前,正能量的东西根本没有生存空间。

 4 ) 是什么让张嘎从一个小兵到一头野兽?

这不是影评。

那时,我还小。大概在我七八九岁时看了《小兵张嘎》。电影里的每一个镜头都告诉我:热血能让花朵绽放。于是,嘎子就成为我那时的榜样。

电影里的嘎子梦想得到一支枪,不是木头削的,也不是铁丝缠的,而是真的可以将子弹射入人的五脏六腑,在里面翻江蹈海,让对方瞬间呜呼哀哉的真家伙。于是他参加了八路军,学习搏杀技。差不多那个时间吧,我又看了《闪闪的红星》。小小的娃娃明显是返童还老,他非常成熟又沉着,还很机智的通过胡汉三多次狡猾的试探和盘问。最终,小娃娃拿着刀把身体如牛的成年男人一刀一刀地砍出了白眼。每次看到这热血沸腾处,我们那群花痴就在那儿嚷着:杀的好!杀的好!回头想想看,那是多么美好的年代啊!可以用枪或者用刀去释放天性。只可惜,我们这朵花朵却活在新社会,眼巴巴的看着镜头去幻想自己在那个可以杀人如斩麻的年月里称英雄,做大王或成肉酱。

读小学了,老师告诉我们:血能让八九点钟的太阳茁壮成长。

讲台上人类的灵魂工程师,年方二五,长相正派。他丢开语文课本,肃容挺腰,拿着教鞭。那教鞭,是一向上进的工程师自制的牛皮鞭子(他有太多这样的发明了,总能想着法子让我们哭爹喊娘)。他有个习惯,总爱在课前把那鞭子在水池里泡一泡。这样,在他上课时,鞭稍的水便滴答滴答的在讲台上或我们的身边回响,以让我们这些太阳心生恐惧,身体战栗,然后如他所愿:乖乖听话。有一天,他用激情澎湃的方言给我们讲黄继光同志是怎样不假思索的用肉身扑上堡垒,勇敢的阻挡住了美帝国主义者邪恶的枪眼炮洞。那时,我似乎真的看到了黄长官身体在那一瞬间身体如筛子状,分崩离析,红花绚烂。正愣神,就听见唰的一声细响,扭头一看,那牛皮鞭就生生的钻进我的肉里再甩出来。你妈那个奶头,那可是我的肉啊!当时,我心里骂着他的娘啃着他老婆的骨头(当时还不知道那肉比那骨头有味多了),但我硬是压着,没吭声,强忍着,但我必须记得。在工程师的鞭策下,我又知道了12岁参加革命的王二小,14岁参与暗杀行动的刘胡兰。我觉得,自己长大了一定要像他们一样,如真正的太阳,孔武有力的从草丛里钻出来,扑上老师,夺了教鞭,再鞭鞭见肉、肉见白骨的抽到他正派的国字脸上。我真想这样做。我也准备着这样做。我准备着更狠了去做。放寒假的一个晚上,我偷了老爸崩鱼用的炸药,气势汹涌的把自己化身王二小,翻进校园,把炸药放在工程师办公室的窗户那里。点着引信跑开,只听见噗的一声,眼前一片白色。白色散去,办公室安然无恙。后来我才知道那炸药长期放在水沟里,早失效了。也是后来才知道,学校的领导在他还没有任满一年就把他调到另一所学校为其他小太阳宣讲英雄教义去了。那一刻,小太阳的小蛋好疼。

当时,我是善良的孩子,是纯洁的小花朵,是温暖的小太阳,既然如此,我当时怎么会这——样——做呢?幸好未遂。不过,我是特例。

后来,我身边的小花朵们勇敢的实现他们的理想:他们用石头打瞎了对方的眼睛;他们拿着刀子插进对方的身体;他们用铁棒打断了对方的腿;他们用河水将对方活活淹死;他们拿着鸟铳轰了对方村里的寺庙;他们一把火点了对方住了几辈子的房屋等等。当然,这只是发生在我身边的,应该还有更多没在我身边的我不认识的以及没听过的事。大人之间处理事情最愚笨的方式,小孩也学的特别快。没办法,大人们总是艺术化的渲染着他们如何英勇、如何坚决、如何秋风扫落叶、如何痛打落水狗、如何牛逼哄哄、如何的禽兽不如。谁不想过这个瘾呢?何况一点就着的小孩子。对了,谁说内因决定外因来着?有个成语叫“南橘北枳”,同样的种子,环境不同结果也相反。假如我那时继续在学校里混着,说不定你看到的已经不是我现在这个怂样了,或者说你已经看不到我了。这是八九十年代的事,小太阳们还不至于肆无忌惮,如果事情的背景放到二战那阶段,这群野蛮的小太阳会是个什么境况?可想而知。

《自己去看》,首先是一部恐怖片,然后再是一部战争片,或者说电影就不该分类。说它恐怖呢,是因为它呈现的视觉和心理极度寒心。那么战争,就当个表象看吧。这是1965年的白俄电影,当时还叫苏联,一家子的。说的就是就是二战时一个类似嘎子的娃娃如何炼就冷血之心。不说了,自己去看!

曾经,我那么爱看战争电影,也以为自己热爱战争。现在,我长大了。但在我看完这部电影,才知道自己有多么的热爱和平。

松口气,扯下别的吧。曾在13岁饰演嘎子的演员后来咋样?你们想知道吗?在文革中,他对崔嵬等电影主创来了个集体批斗,并亲自动手打了在电影中教他如何打鬼子的罗金宝扮演者,直把他整进牛棚。那年,嘎子16岁,已经秉承了精粹。

 5 ) 战争,集体的精神分裂——《自己去看》观后感


我很怕看俄国或是苏联的文艺作品,又怕看战争片,《自己去看》是两者兼具,但在倪可的蛊惑下又憋不住想看。还是看了,从昨天下午看到晚上,影片也就两个多小时的长度,但感觉承受的压力太大,中间歇了好几个小时才继续看完。
这部影片我希望人类拍不出来(因为没有参照物),虽然不可否认,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佳作。
影片背景是1943年的白俄,纳粹侵入苏联之后的两年,其间不言而喻发生了多场残酷战役,但镜头却避开了正面描写双方交锋的战场,一直紧紧跟随一个参军的男孩。
少年弗廖拉跟小伙伴在战争废墟里挖枪,有了枪,他就可以参加游击队。他如愿以偿,告别了苦苦央求其留下的妈妈和一对天真可爱的双胞胎妹妹,被伪装成德军的游击队员带走。
在弗廖拉家里,母亲参杂着恐惧、担忧和隐隐憎恶的情绪接待前来带走儿子的两个军人。其中一个块头高大,看似爱讲笑话但表情僵化、语气生硬的军人想要逗乐两个小妹妹,孩子们却惊惶不安,快要哭出来。与之前母亲负气地把斧头塞进哥哥(弗廖拉)手里,威胁着叫他将她们劈死再离开这个家,哥哥挤眼微笑,两个孩子看着直乐的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虽然试图表示善意和安慰,但在这两个已经参战的成人身上,即使是不经事的孩子也感觉到了怪异和紧张,一种与她们的日常生活难以交融的气息。
影片不动声色地一再强化这种分离感,用主观感受的刺激调动情绪,让观看者的精神状态逐渐沉浸到它要塑造的那个历史现场之中。虽然采用的是写实手法,但实际上充分而又微妙地运用了各种技巧以设置了一个在场的“躯壳”,如同片名所示——《自己去看》。
我留意到的,有以下几点:
通过视觉落差。如正常色调和黯淡色调的转换。第一次觉察到这个变化,是影片开头,弗廖拉在绿草蓝天的背景下挖到枪,但随即而来的战斗机划过的却是灰色天空,再以俯瞰的视角,草和树林都变成了模糊不清的灰色团块。
通过听觉落差。如忽高忽低的轰鸣声,有源自机械(飞机、摩托车等),也有源自动物(苍蝇等)或是受干扰的电波,甚至生理性的耳鸣。这种单调重复的声响令人焦虑、沮丧;又如真实语调和伪装语调的交错——先于弗廖拉出场的小孩,用与年龄不符的老气横秋又凶狠的声调说着阴森森的话,让人不知所措。其后我们又听到了他真实的声音,尤其是那句对伙伴表示关切的稚嫩话语“怎么啦?尿裤子啦?”,似乎这才肯定了他的真实年龄。但对孩子产生怜爱的同时,我依旧胆战心惊:因那苍老的声音超出了我所能理解的孩子能够伪装的范围,这里面带有不可回避的真实性。
从影片的发展来看,最后在弗廖拉脸上呈现的衰老迹象再次呼应了那个语调老生老气的孩子,他们都是在强大的暴力蹂躏下变形的感应器,代言人和牺牲品。
再有就是表情、行为、情绪反应,最让我感觉到毛骨悚然的就在于此。笑,拼命地笑,扭曲着一张哭脸还在笑!弗廖拉和格拉莎的相逢,悲伤、恐惧、绝望……神经质的对白里隐藏着多少令人难以忍受的负面情绪,而他们竟然心照不宣地用笑、用打趣交流着。弗廖拉回家那段在情绪刻画上压抑到了极致,却让人无法用怜悯或者同情之类的字眼将自己隔绝起来,置身事外地评论它。看到那里我只能暂停,抽离一下,让自己想点其他的。后来发现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诠释弗廖拉的举措,竟是悲恸反应的深刻写照:
1. 否认。弗廖拉一进村子就觉得不对头,但不愿正视自己的预测,他进屋,无视腐烂食品招惹来的苍蝇轰鸣声(声音刻意放大化),搬出搁置太久而变质的牛奶招待格拉莎。他强调:“还是温的。”以此假设妈妈和妹妹离开的时间很短,一切都还很正常;
2. 怀疑。格拉莎发现了村头被屠杀的人堆而歇斯底里,但弗廖拉看也不看,兴奋地拽着格拉莎步入沼泽地。他认定家人躲在岛上幸免于难,但是在泥潭里挣扎着前行,其慌乱的步履显露他的自我质问——还真的一切如故么?不幸是否已降临;
3. 愤怒。到了岛上,格拉莎喊出他家人已被屠杀的事实,弗廖拉突发攻击性,掐着她,将她推进沼泽里。仍然是对死亡现实的不接受,但此刻的非理性,让他把对死亡的愤怒发泄到最亲近的同伴身上(实际上是自我攻击指向,格拉莎成为弗廖拉接受死亡现实的那一面自我化身)。
4. 歉疚。小岛避难处,被严重烧伤的叔叔神志不清地指责是弗廖拉挖出枪支惹的祸,虽然我们知道事实不是如此,但弗廖拉也沉浸到这样的自责当中,这里面也参杂他抛弃家人去参军的内疚感,他把头深深埋进了泥沼里。当他跟随成人们去寻找食物时,女人们挽留他:“孩子,别离开我们。”一个抱着孩子的母亲劝慰他:“你从不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你不可能知道。”弗廖拉的回答是:“不,这全是我的错。”
弗廖拉的坎坷命运并未到此为止,觅食的路上同去四人,最后只剩下他。他被一个老人搭救,以新的身份被藏匿在村庄里,老人絮絮叨叨为他介绍家人,眼看着气氛似乎和缓些了,甚至可以带点不切实际的幻想——弗廖拉能不能融进新的接纳他的家庭?可是接下来,却是纳粹的屠杀。
影片有个细节,弗廖拉被部队留下后,奔跑中踩碎了一窝鸟蛋。这大概是个分界线,此后,少年的脸上就时常出现创伤性障碍患者惯有的表情。还有两次摄影,一次是和游击队员们,此时他还是个正常的孩子;第二次是被纳粹用手枪顶着头拍照,那已经是一张备受摧残而写满恐惧的脸。
在抽离状态中,我们可以纸上谈兵地说,这孩子需要心理干预。可事实上,我们只是在看,目睹其间的过程,却无能为力。至于我自己,我只能打着寒战祈祷:在我有生之年,永远不要让我身处这样的环境。
知情意的统一和分离是判断精神分裂症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看着应对具体情境,个体的行为和情绪反应跟我们的预想(正常)有出入时,我们就视之为异常。但是,如果环境本身就不正常呢?每时每刻面临着剥夺,亲人的丧失,生命的威胁,厄运萦绕在头顶却不知道下一秒会不会降临……那么我们还能依仗什么?没有所谓的正常秩序了,那就是集体的精神分裂,无一能够幸免。
德军在欢快的音乐、调侃的宣传语里驱赶和殴打着村民,将他们关在木屋里烧死。把婴孩像没生命的布偶一样扔回死亡之窗,又像做好事的少先队员把老奶奶连床扛到远离燃烧住所的户外……荒谬怪诞的举止揭示了胜利方一样被恐惧攫取,虽然是到了被掳后才显出原型。
我不太喜欢结尾处游击队和村民们的静默,蔑视地看着战败方丑态百出的表演,最后一梭子扫射就结束了他们,火扔进了水里。觉得过于脸谱化,似乎在强调正义方的道德高尚。宁可要他们冲动些,甚至以牙还牙地施暴。倪可却觉得处理得不错,她认为他们不是不想复仇,而是对那种暴力产生了深切的恐惧。也是,恐惧的制造者终究要被恐惧所吞噬。可是,人类为什么总要无休止地卷入其中?
这个片子让我强烈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它不仅是可以用来满足审美愉悦,或是被动地成为某种欲望客体;当它能量充足且趋于完善的时候,就具备了慑人心魄的吸引力,能够主动地攫取和捕获欣赏者,精确的、宏亮地灌输它的意念。可以这么说,它既是一种危险,又是一种对危险的最佳警示。

 6 ) 《自己去看(Иди и смотри)》:在战争中变老(IMDB250 TOP 245)

http://blog.xzdy.co.cc/2012/04/imdb250-top-245.html

Иди и смотри (1985)

又是新的一月,本月IMDB250新增了两部电影,这是其中一部。本片是1985年上映的苏联电影。

电影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白俄罗斯发生的故事。一个男孩想要参加游击队,就与另外一个男孩在土中从尸体中找到一把枪。随后,少年就被带到游击队中,并见到一个与游击队长关系密切的女孩。游击队将要出发,根据命令少年将自己的好鞋给了一个老兵,自己只得留下来。男孩很伤心,当他看到同样伤心的女孩后,两人就开心的笑了。德军开始攻击,男孩与女孩仓皇逃命,男孩将女孩带回自己原来的家。整个村庄没有一个人,女孩看到了很多尸体,但是男孩依然认为母亲没有死,拼命的带着女孩去沼泽地。两人在沼泽地险些送命,一个持枪老人发现了他们,将他们带回一个避难地。男孩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就与老人及两外两人去有德军的地方寻找食物。途中四人将做好的德军假人放在路中后,就休息了。白天的时候四人匆忙赶路,使得另外两人被炸弹炸死,之后持枪老人也在抢到奶牛后被乱枪打死。第二天,男孩要抢农夫的马车回去,却发现德军来袭,只好装作村民混在人群中。德军包围村子后,将所有人关进一间房子,并让不带孩子的人爬出来。包括男孩的几个人爬出来后,德军将房子内所有的人烧死了。德军还将男孩当作猎物合影留念,但并没有杀死他。之后,男孩在路上发现了德军的尸体,原来游击队已经歼灭了刚才的德军。最后,游击队员们审讯了抓获的德军指挥官并杀死了他们,男孩重新回到游击队。

这是一部很特别的电影,也是一部不“好看”的电影。

电影特别之处在于它用真实、残酷的方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境内的景象,让观众们真正体会出战争中的残忍、血腥,以及道德的丧失。本片不是欧美以情节致胜的好莱坞战争大片,也不是苏联主旋律式的战争巨片,而是一部以人的视角表现战争的艺术电影,就像电影的名字《自己去看》一样,让观众们自己去看战争。这就是电影的特别之处,估计以此方式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电影仅此一部吧。

电影表现的内容,都体现在影片中,不需细说。比如,普通人在战争中的随波逐流,男孩一会在红军当游击队员、一会在德军当俘虏、一会与红军战士合影、一会作为猎物为德军牌照。还比如,战争中的冷漠与残酷,寻找食物的四人转眼之间就死了三个,而且丝毫没有预兆,女孩被轮奸后男孩也显得无动于衷,更没有人来表示关心,等等。总之,电影中的一切都是冰冷残酷的,唯一有爱是母亲对男孩的关心,其余所有人都已经被战争异化,成为了没有感情的生物。这在男孩身上体现得最明显,他刚加入游击队时还一脸稚气,可是在经过战争的洗礼后,男孩的脸已经皱纹迭起,仿佛一个老人。可见战争对人的影响有多么的巨大。这些都使得电影非常沉重,而且有一种极度压抑的感觉,仿佛自己也身处战争中。这大概就是编导的意图吧,让观众仿若身临其境一般。

基于以上的感受,所以这部电影并不“好看”。它不是赏心悦目的特效大片,而是给人痛苦、绝望、压抑的心灵之作。此外,电影的表现方式也让影片不好理解,比如频繁出现的面部特写、主观视角的换面,诡异的男孩与女孩相遇场景,有意抻长时间的过沼泽地,等等。这些除了展示战争的真实一面之外,也加大了电影的理解难度。在我来看,有很多场景是非常夸张而且没有必要的。总之,看这样一部电影不只需要勇气,还要有耐心,耐得住电影缓慢的节奏与怪异的表现方式。

电影还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即本片的音乐或者是说音效。电影中有一部分时间充满着嘈杂的噪声、机器声以及人声,电影通过这些来表现男孩已经进入病态的心理,恰如其分的推进你了电影剧情。这些刺耳的音效在一部剧情片中出现,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估计也仅此一部了。这一方面使得电影更加特别,谁会想到一部电影会用噪音做音乐呢?电影除了有噪音的嘈杂部分外,余下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无声的,这样的设置使得电影有一种接近死亡的感觉——死一般的沉寂!总之,电影除了在画面、镜头方面给人印象独特外,音乐的运用也很独到。

以上对于影片拍摄方面已经说了很多,没有必要再细说了。总之,电影整体来说非常独特,也可以说是另类,这样的电影看一遍足矣。

最后额外说一句。我接触过白俄罗斯人,在我眼中他们都是普通人。看过本片之后才知道,原来他们是一个非常坚强的民族,值得倾佩!此外,白俄罗斯人金发的还是很多的,为什么片中金发的女人不多呢?

演员方面更是无话可说,中文资料太少、太少了。关于他们,只查到男主角叫做Алексей Евгеньевич,女主角叫Ольга Миронова,其他都是空白。不过,男主角Алексей Евгеньевич的表演很震撼,尤其是大段、大段的面部特写画面,可以清晰的看出人物的心理变化。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有深度且能让人思考的电影,只是太个性化的表现方式不适合普通观众的审美,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喜欢的,即使它是一部好电影。

截图:

自己去看.Come.and.S[01_56_30][20120405-144836-1]

序列:0770

自己去看.Come.and.See.1978.2D9.4Audio.MiniSD-TLF

2012-04-05

 短评

实际上并没有多么残酷,但影像风格真的太神了。虽然已是三十年前的片子,但我还是想说苏联电影真牛逼。影片中大量凝视摄影机的面孔,组成了最有力的宗教-历史-文明三重图征。我在里面找到了新世纪电影创作中几年未见的珍宝:想象性创造力。

8分钟前
  • 王写写
  • 力荐

很久没有在资料馆看到这么烂穿地心的电影了 所以有点生气 导演为了泄愤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电影里纳粹那种仿佛喝多了的癫狂和放纵根本不像德国人 倒是很像俄罗斯人 这种不顾事实的疯狂抹黑的逻辑大概就是用自己最差的样子来想象敌人的样子 只会暴露自己的无知和虚伪 反而丧失了直指人心的控诉力量 一味的苦大仇深和自虐 一味雷同的怼脸大特写让人想起琼瑶剧的马景涛咆哮式表演 同样廉价的煽情 毫无必要的对于女演员的身体消费也很低级 最后击垮我的是片尾莫扎特的安魂曲居然改用苏联式崇高唱腔 这实在是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修复版非常精美 色彩感人 摄影有炫技但缺乏神来之笔 @中国电影资料馆

12分钟前
  • ricecream
  • 很差

丑恶的战争,各种惨不忍睹……经典但异常残酷的电影

13分钟前
  • 晚安好运©️
  • 推荐

影史上最残酷的电影,自己去看。可惜我一直不欣赏电影创作者带着情绪拍电影,抛开这些政治意识形态,战争中的人性刻画依旧震撼人心。★★★★

1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意识形态固化的太过明显,所谓「最残酷的战争真相」反而充斥着主观「咬牙切齿的仇恨」以至于最后完全失控,作为宣传电影并无不可但是在艺术呈现与审美上则反而沦入二流。

18分钟前
  • 451½°F™
  • 还行

影片中途很多人走了,有人睡着了,打呼噜响彻天际。散场后,坐在前排后半段一直在玩手机的姑娘终于抬起头,给这部片子下了一个“贩卖苦痛”的结论,跟同伴哈哈笑了。那一瞬间觉得果然现在人们还是吃的太饱了,作为人类是不是应该有点基础的同理心和尊重,没有任何一段历史该被这么评价。诚然这部片子在节奏上有问题,观感可能比较不适,但是就算是“贩卖”,相信导演和摄制组乃至整段二战史里的人民,也没有期望你用这80块钱的电影票为此买单。还真的是,屠刀没有落到你的头上。

23分钟前
  • 二二
  • 力荐

@资料馆|结尾历史影像倒流的蒙太奇试图回到罪恶的原点:面对母亲怀中仍是婴儿的希特勒,我们要不要开枪;拿枪的人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希特勒;最后一幕穿越开头那片树林,是重演这场战争的开始,还是另一场战争已经到来。

27分钟前
  • 笑忘录在别处
  • 还行

「直線的迷宮」,焦點愈是清晰,視點便愈是模糊。收尾剪接著實張揚過火,但在這個嶙峋男孩「盯」著你我告解整整兩個小時後,實在難言一絲一毫苛責苛刻……

32分钟前
  • 焚紙樓
  • 推荐

『為了补標再看电影🎦』之前看过清晰度忘了,今高清画质再看,没有直面战争的大场面,通过普通人的眼光体验战争的残酷,俄罗斯🇷🇺文学的厚重感在电影里表现强烈。没有战争的生活真的太完美了,但是近现代战争一直陪伴着我们,虽然我们没有亲历战争,但是世界一直在战争的阴云☁️笼罩下,很多人还生活在战争的你死我活的日常中珍惜没有枪林弹雨的日子。

34分钟前
  • 与碟私奔
  • 还行

惨目忍睹!男孩对法西斯控诉那段蒙太奇处理的妙极了!这是一部很特殊的战争题材电影,它真实地描写了德占区人民的悲惨遭遇和场面,以及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的恐惧,反映了战争的真实面目。"Come and See"语出圣经启示录,意为让人睁眼看看末日图景。

38分钟前
  • Vini_Kazma
  • 力荐

百闻一见系列,简单粗暴的记述了小游击队员从渴望武装到目睹大屠杀全过程的心路变化,粗暴到小男娃的身心反应几乎是直接靠化妆变化来表现的,片子极端反法,没其他态度,就像是刻意举着身着纳粹军装的泥巴假人招摇过市一样,一心只为引起群众目光与唾弃,最后把希特勒“打回娘胎”的处理倒是荒诞到有趣

40分钟前
  • 阿奇波尔德
  • 还行

1. 德国鬼子进村了,进到了白俄罗斯的村庄,烧杀抢掠。2. 小男孩的脸部化妆,瞬间老去了,艺术表达能力非常强。3. 最后他拿着枪,烂水坑的希特勒画像射击时后用了《意志的胜利》里面的影像,回放的效果,以及最后有一张希特勒儿时跟母亲的合照,而小男孩儿并没有向婴幼儿希特勒画像射击,意义就出来了

44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不是冷门佳作,是冷门神作。沟通受难心灵与黑暗历史的音效和影像模糊了表现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界限,如排山倒海般征服力的强大视听彻底把人拖入另一个真实存在过的时空,所有描写战争残酷的文字在它面前都沦落为一种粉饰。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过一部像这样“黑幕后顿觉自己轻如鸿毛”的电影了。→20.12.4 时隔三年,资料馆重温。一次确证。告别表象权威吧。

45分钟前
  • Ocap
  • 力荐

死亡诗篇末日景,流弹如花灼人心;纳粹狂魔无尸骨,尤是春归梦里人。这是地狱,请自己去看。

46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纳粹被展现为狂欢节般的享乐主义,苏军的形象与其说是保护者不如说是侵犯本国民众人权的另一种侵略者 ,只是在一种更大的对外的集体恨意下不得不凝聚起来,这便是家国情义的真相。主人公面对来自成年人世界的一个个玩笑,例如他和格拉沙对视时两人同步破涕为笑,他以为可以与她相互理解,却被她当做司令的一个镜像去发泄苦闷,在她的爱的呼唤中反而凸显了差异的不可弥合性和极端环境下精神的歇斯底里性。以不同的地点和同行者为区隔的叙事结构不可谓不均衡,但堪称偏执的视听手法将影片抛入了对立面,正如人脸特写和主观视角长镜头之间的主客互搏。缺乏前史铺垫的面庞和戏剧化的表情的长时间强制性在场带来一种陌生化的奇观式惊骇,人被战争同化,这是对于地狱的反馈,同时也是来自地狱的凝视。似乎有使用三次裂焦滤镜。动物相关的隐喻都堪称点睛之笔。

50分钟前
  • c. velasquez
  • 还行

1.影史最残酷剧情片之一,仅次于[刀的哲学],亦与同年另一最黑暗纪录片[浩劫]构成互文。2.比之[伊万童年]柔暖的诗意梦境,本片阴冷到底,毫无希望,一如皱纹满面的衰朽孩童。3.片名出自[启示录]第4封印。4.他们在上面喝酒,把酒瓶留给我们。5.粘稠沼泽,垂死马眼中的照明弹。6.枪击希特勒倒退时间。(9.5/10)

5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4.5;风格极为独特的战争片,被震到几乎无法动弹。大量直视镜头+各种特写+主观视角,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己去看」;战争究竟离地狱有多近,自己去看!前半段一直笼罩于某种怪异而荒诞的氛围中,从参军开始便被卷入一种无法自保、无法摆脱的漩涡;爆炸后耳鸣的音效与喘气极具压迫性,运镜与氛围营造很有超验感与前瞻意义。沼泽中的艰难行进与登岛之后选择性失明,死神附身的希特勒骷髅架,濒死的牛眼望向荒唐人间,均处理得极富隐喻,视觉冲击力满格。结尾堪称绝妙,射出的怒火致使时间倒流,然而若真的一切可重来,难道世界会有所改变吗?孩子的脸从此苍老,树林中镜头一转,俨然冬夏又一春,这世上的杀戮并未停止。

5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勉强及格。后面的近一小时终于进入正题,大场面控制的好,一群人欢天喜地杀人的劲头好看,摄影也渲染到位,但全片并没有什么血腥跟裸露场景,比《26个画面的占领》都差很多。前一个半小时人物处于近似着魔状态,剧情过于反复,在情绪和事件的推动上代价大但效果一般。全片诸多大特写冲着镜头或第一人称视角,倒是点题。类似现代启示录

60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孩子是问题的根源,这话再追一步,人都是从孩子长成的。战争一次次重来,浩劫不断反复,人间即炼狱,因为人类就是问题本身。

1小时前
  • 神仙鱼
  • 推荐

最后那段枪击希特勒的蒙太奇真是神爆了,神来之镜!神来之镜!只有电影能做到,只有电影能做到!怪不得被周传基拿来批综合论!

1小时前
  • 我读书少♂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