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无战事1930

DVD

主演:路易斯·沃海姆,刘·艾尔斯,约翰·雷,阿诺德·露西,本·亚历山大,斯科特·寇克,小欧文·戴维斯,沃尔特·罗杰斯,威廉·贝克韦尔,拉塞尔·格里森,理查德·亚历山大,哈罗德·古德温,斯利姆·萨默维尔,G·帕特·柯林斯,贝丽尔·默瑟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法语,德语,拉年份:193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2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3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4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5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6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3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4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5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6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7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8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9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西线无战事1930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政府以漂亮的口号呼吁年轻热情的学生志愿者投身战场保家卫国。一腔热血的德国青年保罗·鲍曼(卢·艾尔斯 Lew Ayres饰)怀着英雄理想投身到一战之中。然而当保罗和他的同学们经过训练后,被派往西线参战时,他们目睹到的却是残酷的饥饿、血腥和死亡。战争的荒谬无情让保罗从迷恋战争到心灰意冷,因伤返乡。可是愚昧的乡民根本不知前线的危急,保罗义愤填膺地向学生陈述战争的无情,西线无战事。他提前结束休假返回前线,在战壕中伸手捕捉一支蝴蝶时,不幸被流弹击中。  由好莱坞著名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执导的经典反战题材影片《西线无战事》,改编自德国作家雷马克的同名小说。这部堪称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反战电影”之一的影片,一举荣获1930年第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提名。导演用简明精练的镜头再现了惨绝人寰的战争实况,也以细腻流畅的手法写活了保罗爱国迷梦的幻灭。影片结尾处保罗捉蝴蝶被子弹击中的镜头,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瞬间。守灵长情万缕大叔的爱:归来扎克风暴瓶装火箭古都2016名姝 第二季交友网战小早川家之秋流浪神狗人英雄本色(国语版)奇异贤伴黑色天使第二季辣妹抢银行抢钱夫妻(粤语)万夫莫敌欢乐颂第五季拉塞尔女孩绝密行动2006卧底2015脱离2022极速惊魂1996四角恋调香师2022四月的女儿城外猎人粤语骇人命案事件簿第六季新警界双雄神母峰之谜惊天营救2战斧行动2喋血松饼与麻薯:开餐厅第一季乔·科克尔:灵魂疯狗自由之路红色呼叫铃仙剑奇侠传渔岛怒潮我的甜蜜家园对戒爱在非常时刻更高戒律在你的冬夜里闪耀恰同学少年侠客行2001

 长篇影评

 1 ) 优秀的战争电影——西线无战事

这部改编自同名小说,诞生于1930年的电影,毫无疑问的是一部优秀的战争电影。它不仅在布景,服装,美术上面还原了一战的历史场面(在当时并没过去太久)而且在剧本和人物,主题表达上,体现了辛辣的嘲讽和对战争的反思,甚至有一种残酷的诗意。在这部电影里,战争不会是《约克中士》里男主角保家卫国,胜利归来,报得美人归的舞台,而是成为了一个漩涡,无可奈何地把无辜的人卷入不可避免的深渊。

 2 ) 没有反战片

1930年的老电影,看了仍然让人唏嘘。 唏嘘是因为1930年就有如此鲜明的反战意识,可是人类此后的战争却越来越残酷。不用去打仗的人不断忽悠着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去送死,到了战场年轻人才发现战争残酷又毫无意义。西线无战事其实是西线战事不断,到处是谎言。 从战争片的角度讲,影片场面到现在仍有看点,两方战士的反复冲杀仍然十分过瘾,只是音效实在太落后,应该重新配配,现在看着倒是相当有喜剧色彩。不过真实的一战战场大概也就是如此,你冲一阵我冲一阵,大批大批的倒下。 本片被纳粹德国所禁。

 3 ) 《西线无战事》这可能是最好的反战电影

撰稿 柠檬炸弹

编辑 阿听

本文首发在21世纪赛车手公众号://mp.weixin.qq.com/s/h3xw4MOnJLGDk-_V-0vdQQ

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如今人们普遍接受这一不幸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但身处当时的人并没有看到一场世界大战的预兆。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没有人会想到这一事件会走向一场导致1000多万士兵阵亡的战争浩劫。

爱尔兰士兵

1914年8月,无数青年被驱赶进了战场绞肉机,开始了长达四年的血腥绞杀。除了荒谬的战争理由,还有荒谬的战争过程。在这场,德国东西两条主要战线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只有累累白骨在战场上渐渐堆积。

德皇威廉二世和将军们

1914年贵族制度犹存,阶级壁垒鲜明。士兵是士兵,将军是将军。与你在沟壕中同饮一瓢脏水的士兵,就是在过去几千年人类历史中难以留下一名一姓的普通人民,贵族与将军发动了战争,千万人民就要为此而死。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

《西线无战事》1929年初版

1918年,战火暂熄,没有人真正取得胜利。就像两个摔跤手经过长时间的激烈搏斗,同时摔倒在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于1916年从学校应征入伍,多次负伤。

◑战争结束后于1927年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了小说《西线无战事》,并取得空前成功。

◑小说于1930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上映,同年受到纳粹党攻击而背井离乡。

◑1933年纳粹党执政希特勒上台,雷马克的作品被焚烧禁绝。

保罗·鲍曼及他的同学们受到老师的爱国主义鼓动

在影片《西线无战事》中,德国学生保罗·鲍曼及他的同学们受到老师的爱国主义鼓动,纷纷投笔从戎。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真实的战争与想象中完全不同。

这里没有什么英雄主义。

一次战斗一个连队只有一半人回来,但在战斗中存活只是第一步,还要忍受无止无境的饥饿,并要保证在炮火轰鸣的烦扰恐惧中不会发疯。

被机枪一排排扫倒

影片的第一场战争场面就是一幕历史级的呈现,真实、残酷、隔着黑白色也可以感受到血腥。

1930年还没有今天的烟火师,爆炸十分危险,但还是做到了不输今天的战争场面。

而这场战争戏最独特的一点是,里面没有一点英雄主义元素,也没有正义与邪恶之别。每个观众都在以最冷静的视角去审视战争的残忍。看一个人冲上去,如何左杀右挡,如何避开子弹,一枪一个敌人,这不叫战争;看一群人冲上去,被机枪一排排扫倒,卑微如蝼蚁,这才是战争。

抛开决定我们战争情绪的一切因素——英雄主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等等——没有任何正常人能从战争场景中得到一点愉悦的情绪。

保罗·鲍曼与一名受伤的法军士兵困在一个弹坑里

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下,同学与战友不是发疯就是死去。同样的,敌人也是。

《西线无战事》别出心裁地将保罗·鲍曼与一名受伤的法军士兵困在一个弹坑里。失去战斗力的法国人和世界上每一个普通人一样,挣扎,呻吟,渴望生存。在战场上杀伤敌军是一回事,但亲眼看着一个人逐渐死去是另一回事。

在刀枪面前,人没有什么不同,都有家庭,有挂念,是肉体凡胎,都不知为何而战,不知为何而死。

酒馆里的绅士为战略战策争执,丝毫听不进一个真实经历过战争的士兵的意见

保罗·鲍曼受伤了,不轻不重。不用像战友那样肢体残缺,但足以让他返乡休假,回到母亲的臂弯。但期待中的家乡却变得完全陌生了,想来也是,后方还是像以前一样,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情绪汹涌,酒馆里的绅士为战略战策争执,丝毫听不进一个真实经历过战争的士兵的意见;学校里的学生仍为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所疯狂,将士兵对战争残酷的描述看成懦弱的表现。

保罗·鲍曼怅然若失——大后方的人们生活在政治浪潮与偏执谎言中一头扎进幻想,对真实战争的无情毫无了解。

保罗·鲍曼只能回到连队,只有在这里才有靠鲜血而非欺骗铸成的坚固友谊

保罗·鲍曼只能回到连队,只有在这里才有靠鲜血而非欺骗铸成的坚固友谊;只有在这里人们才会为了生存而尊重现实。

工农群众与知识分子在战壕里建立的亲密友谊带有天然的阶级属性。战壕里的士兵没有身份属性的区别,平等观念从中酝酿,并对战后世界有了显著影响。

一战后期俄国接连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左翼运动在全世界逐渐兴起。与之相伴的是贵族制度从此落幕,从战争的余烬中走出来的生者再也忍受不了这些存在了数千年的封建领主了。

保罗背着负伤的老战友

一战的影响力被紧随其后的二战盖过了很多,但一战是最值得人类深思的。二战,越战等之后的诸多战役里,由于其牵涉的意识形态之争至今仍影响着我们,所以很难做到彻底的反思反战,更何况我们今天经常看到的二战、越战题材影片仍然充满了英雄主义与意识形态宣传。

一战则大不相同,它的荒谬性给我们提供了战争的冷静视角。

所谓战争,就是无辜的杀戮,对个人来说永远是悲剧。

战争本身的残酷不会因个人的情绪及意志所改变,也不会因战争的内涵及立场而有任何区别。

纳粹记录影片《意志的胜利》,1935

从保罗·鲍曼休假时的遭遇看,十几年后的德国重蹈覆辙似乎是必然的。二战的爆发虽有其政治复杂因素,但未能从一战吸取教训也是原因之一。

一战是士兵的战争,战线拉锯在极窄的空间里,后方民众对战争的残酷性没有直接认识,直到战争风暴再次席卷世界。

即将踏上战场的学生并不知前路艰险

个人的命运在历史洪流下是极其脆弱,不值一提的,这是我们反对战争的重要理由:

我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他人的生命,任何需要以牺牲无辜生命为手段才能实现的宏大理想,都是值得商榷的,都是历史性的悲剧,都是以人类之智慧却不能解决内部问题而主动招致的灾难。

战场上保罗伸手去捕捉一支蝴蝶

重返战场的保罗·鲍曼已经失去了一切——

家乡、战友,都被战争毁灭。

在一次平静的对峙中,

保罗伸手去捕捉一支蝴蝶,

没有冲锋,没有炮火,

只一颗子弹,就将其生命夺去。

“他于一九一八年十月阵亡,那一天整个前线是如此平静和沉寂,所以军队指挥部的战报上仅仅写着这样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雷马克《西线无战事》

撰稿 柠檬炸弹

编辑 阿听

本文首发在21世纪赛车手公众号://mp.weixin.qq.com/s/h3xw4MOnJLGDk-_V-0vdQQ

 4 ) 资本主义·老兵反战,老打工人反内juan

老兵反战,老打工人反内juan。

一、残酷、愚昧、无意义的战争和牺牲

一战是经典的反战主题。

当然人们没有从中学到太多东西,很快之后二战更残酷,卷入更多人。

二、资本主义世界如战场,小资拼杀

无数小资奔赴战场,企图建功立业,博取资本。

小镇做题家奔赴北上广的“一线”奋斗的时候。就像奔赴战场的一战士兵一样,怀揣很多梦想(美国梦、赫鲁晓夫梦、财务自由梦)

怀揣很多幻想:(宏大叙事、征服、英雄、荣誉、战利品、功勋爵禄)。

殊不知,自己只是这个体系里的统计数据,棋盘中的旗子,炉膛里的柴火。自己的收入、负债、消费、三张报表,已经被算计的明明白白。

三、小资拼杀的热闹场景

杨度的《湖南少年歌》:“城中一下招兵令,乡间共道从军乐。万幕连屯数日齐,一村传唤千夫诺。农夫释耒只操戈,独子辞亲去流血。父死无尸儿更往,弟魂未返兄逾烈。但闻嫁女向母啼,不见当兵与妻诀。”

即使17岁的老毛,也唱着: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彼时的湖南是中国的普鲁士,诚如是。

但是拼杀若干年之后,才知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怜永定河边骨,曾是小镇做题家。

四、资本主义世界的弃民:以不教民战,视为弃之。

如果征召民众,不教育基本的军事训练,就送上战场,没有自保之术,没有应对之道,那就是单单送他们去死。

同样的,在资本主义世界,除了富裕小资产阶级以外的小、微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没有自保之术(鱼与渔,维生的小资产和独立谋生的技能),那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弃民。

陈丹青:真正可怜的是上班族,我很同情现在的年轻人!_哔哩哔哩_bilibili

小资产阶级还有希望成为军官,脱离火线,无产阶级只是战场上的大头兵。

我在战场上,看到过太多这样的弃民,他们只能在战争中学会战争。

为什么高考失败好多人那么绝望,那些说高考不意味着一切的人,是还有别的小资本可以依赖,不太懂那种绝望的心态。对于底层百姓,高考失败就意味着彻底进入流水线蓝领内卷,如同二战德国士兵被发配到东线战场。弃民中的弃民。

五、资本主义世界的奴隶

没有微小的资本,只能通过劳动来继日,那饥饿的恐惧,深深的无力感,就会让人沦为奴隶。

小资产阶级呼唤自由,梦幻财务自由,正是深深的感受到自己是资本的奴隶。

可是,就像19世纪的农民,无法仅靠自己的努力,获得自由。农民梦想着,给我一块地吧,我就能创造一片天。

20、21世纪的小资产阶级,也无法仅靠自己的努力,获得自由。小资产阶级梦想着,给我一块小资产吧,我就能创造一片天。

六、见过了太多的青年士兵

这些弃民。

有些人学会了欺骗,有些人学会了残酷。

见过了太多的伤兵,有些人伤了四肢,有些人伤了五脏,有些人伤了心。

而且,这里没有伤兵医院。

只是暗淡的离开了一线,离开了二线。

提桶离开

所以有声音喊道,保留好五线、六线,那是伤兵的蓄水池。呵呵。

七、正面、有意义

战争分为正义的、有意义的战争,和非正义的,无意义的战争。

劳动,也分为正面的、有意义的劳动,和负面的、无意义的劳作。

反内juan,就是反对那些负面的、无意义的劳作、苦役。

经济的进步,靠全要素生产率、资本投入、劳动投入。新自由主义体系的资本主义,这些东西,都在错误的方向上。

八、资本主义生存指南

1.越狱

如果看清楚生活在残酷的温水煮青蛙监狱,还是应该越狱。资本主义的监狱是戈壁监狱,不靠围墙,但是你越狱后面临饿死的危险。

娜拉走后怎么办的问题。自己有一定的计划和应变。

2.索马里手艺人

人类是适应的动物,即使在索马里,也要活下去。

做一个索马里手艺人,活下去。

也是姜文所说的站着把钱挣了的问题。

3.丧尸世界生存

这个世界很多人都中了资本主义的毒,成为小资本的行尸走肉。

自己学会丧尸世界生存,韬光养晦,不要辩论,不要缠斗。

4.等待黎明。

什么是黎明?

上层建筑·国际主义·穿越索马里世界

//www.douban.com/note/809573581/

 5 ) 西线无战事——这场战争究竟是为了什么?

一班本还在中学读书的天真单纯的高中学生,经那战争狂热分子老师的鼓动,参了军,被投到西部前线与法军作战。他们经历了在炮火下架设铁丝网;在炮火下与法军反复来回冲锋拼杀;亲见同学负伤战死甚至精神失常;在阴冷潮湿的战壕里受冻挨饿,从新兵变成了老兵。战事一拖,他们开始对这场战争究竟是怎么回事产生了疑问。休战时他们在战壕里,看到樱花已开,就回忆起家乡的美丽风光,忆想着和亲人团聚时的甜蜜,与老兵讨论,提出难道是德国的山脉和法国的平原有争斗?甚至提出国与国之间如有争斗,就让国王与大臣们去搏斗好了,哪方赢就算哪国赢。影片多次出现德法双方士兵在雷霆万钧般的炮火下来回反复冲锋的惊心动魄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也不禁要问:“这场战争为了什么?” 影片着力塑造了一个叫“保罗”的学生。这是一个多好的青年啊。他的模样人品,可说人见人爱;他的处世为人,无论哪个年代哪个国家,都是称赞的。要是没有这场战争,他将给他的家庭和地方带来多少好处啊。就是他,当初也是听了老师的鼓动参了军,后来负伤回家休息去看望母校时,看到老师仍在狂热地鼓动学生上前线“为国捐躯”,他反感;他先是不愿意应这老师和学弟们的要求“谈谈战争”,后来只得说“战争就是互相拼杀,就是要想法不被打死”。最后,当德法双方在相隔百来公尺各自的战壕里僵持时,(一次大战后期,是有这么一段双方僵持的阶段,故称“西线无战事”,)他将身子伸出战壕,为要捕捉一只美丽的蝴蝶,(家中已有许多蝴蝶标本,)被法方狙击兵开枪打死。这时影片很体谅观者的的心情,画面上只露出保罗的一只手,不露出他中了枪弹后的尸体。而观者谁都会叹一声:“这场战争是为了什么?” 影片结尾,模模糊糊看到这帮中学生走在队列里,已被打死的几个一个个回头对着你微笑。这画面,看着令人心酸,也不禁要再长叹一声:“这场战争究竟是为了什么?”

 6 ) 天堂里的战争

看到最后一幕我才知道雷加达斯的“天堂里的战争”是什么意思,在树满白色十字架的墓地上空,年轻的士兵们踽踽前行,好像受到命运的驱使,在镜头前依次惶恐得回过头来,用目光在生死簿上签名(不签也许不会死)。看着他们列队远去的背影,我心想,这不是里尔克“天使的班次”么,原来是死神的卫队啊。

人生是一场战争。老兵说“我不死战争就不会结束”,最善良诚实的他是这场战争的化身,黑泽明说“这是个黑暗世界,浮生若梦”,这个世界是黑暗的,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赢得自己的战场,要死于自身的战争,这就是死得其所。这不是一种观念,这是一种思维方式。

顾城说“睡吧,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家乡变了,不再是那个童言无忌的地方,而是充满了谎言,主人公对自己的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一个谎言。抑或变的是他,抑或谁都没变,只是一开始大家就错了?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的战场”,这里有我的善良温柔(老兵),也有我的愚蠢残暴(敌人),它们“从未如此接近”(周铁伦语),这才是真正的世界,它是对虚拟世界(卡夫卡的世界)的虚拟。

那个起初单纯的信使完成了他残暴的转变,证明了,魔鬼(上帝)才是沟通两个世界的纽带。主人公和他的家乡已经分裂在不同的世界了。

天堂之战,战之天堂:人生之战即是天堂,我们唯一的意义之所在!

慈悲……

 短评

以后谁想要挑起世界大战,我们应该把一大块地圈起来,选个黄道吉日,把所有的国王、皇帝和他们的内阁及将军们找来,让他们每个人只穿着内裤,站在圈里,手持棍棒,打个你死我活,看谁获胜了,哪个国家就赢了……

5分钟前
  • 会飞的猫
  • 力荐

影片结尾处保罗捉蝴蝶被子弹击中的镜头,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瞬间

7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惊人的战争视觉效果,马克西姆横扫等瞬间竟然不输给大兵抢滩!此外更是借助传统画幅优势构建了宽屏难以企及的冷峻诗意。…“尽管站在同情德国年轻士兵的立场上,本片却颇受美国观众的欢迎。可因反战信息而遭德国禁映一直到1960年。也被一些美国军界首脑视为只是在‘反军宣传’,并遭到美国军方的杯葛。”

12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真正的可贵之处是,在那样一个年代出现了这样一部电影。

15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9.第一部有声军事长片,坚决的反战。无配乐、单声道混音的严肃态度,45min的战壕攻守战中高机位俯拍(50英尺吊臂),移动倒退的视觉效果颇有《光荣之路》中斯坦尼康长镜头的前身。最震撼人心的影片结尾之一:保尔临死时一只手抽动、垂落的特写,寓意隽永,堪称伟大。丨对比两部西线战事,关于战争对人物影响戏份的表现,1918在末尾以旁观视点,纵览了一些心理类型化表情以及医院的哀嚎群像。本片则设计了由主人公视点及旁观视点看到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一段渐入人心的伤怀基调,顺带着还讽刺了一下后方的有闲阶级。750

16分钟前
  • 杨小槑
  • 力荐

可以说迈尔斯通养活了旧坞反战片,每个桥段单拿出来补点爱情戏都能凑成一部够及格线的90分钟长片……最后的一次次回眸想到了《他们已不再变老》,很多道理总有人在讲述,也总有人拒绝接受。战争片看得不多,但感觉本片是同时期影片里战争场景做的最好的

20分钟前
  • 黑特-007
  • 力荐

如影片开头所写,这不是一部把炮火集中到反战主题上的电影,而是在描绘狂热大背景下的小人物,不管是战场上的士兵还是后方的市民,但当一部电影如《西线无战事》这样简练而逼真地描绘出战争的可怕,它是否被标记为“反战”早就已经不再重要,它已经让人意识到战争的令人厌恶。

23分钟前
  • 韩伯愚
  • 力荐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纷争,这世界从无一时一地可称净土。

24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8.5 考虑到本片的时代因素 这部作品理应配得上最伟大的反战电影 作品改编于雷马克的同名小说 除了令人唾弃的战争行为和荒唐的爱国主义教育外 更让我记住的是Paul和卡钦斯基的袍泽之情 讽刺的是 它拜战争所赐 又被它无情地夺走 此外Paul归乡在酒吧被后方的民科将军包围的那一幕让我想起那本被遗忘的士兵的二战回忆录 没有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人才会把战争当儿戏一般高谈阔论他们的对于战争的见解 而对于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而言 他们的一切都被改变 就如原作所言--时代在燃烧 可我的灵魂已经熄灭了。希望出一部德语版 毕竟看美国人演德军还是有一些违和感

27分钟前
  • 東郷柏
  • 力荐

老百姓知道个屁的战争,对于士兵而言,打仗的每一天都是生不如死的,德国士兵杀了法国士兵又怎样,千万人欢天喜地从教室送出去的是一个个完整的人,到最后在前线都沦为了徒有躯壳的行尸。没有任何反战电影能超越这部电影了。

29分钟前
  • 雲外憧憬
  • 力荐

战场上的死亡没有英雄的赞歌与光芒,只有阴冷,沉重与散发着阵阵恶臭的血浆与尸体。而谁又能取得教训,和平就如同片尾的蝴蝶一样,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本人看过最棒的战争片没有之一。

31分钟前
  • 西木
  • 力荐

本故事并无意指控,或见证战争的残酷,也更加不是一个英雄式的冒险历程,因为对那些必须和死亡近身肉搏的人而言,那并不是一个有趣的经历。本片的宗旨在于忠实地描述那些生活在大时代的人们,有些人或许逃过了武器的摧残、保全了健康的四肢,但他们的人生、心灵及世界却无法幸免于难。

35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9.9分,完美。被大人的康慨激昂忽悠去参军,体验了军营等级森严和战场的血腥残酷,受伤送进手术室却被人顺走手表,截肢了战友只关心你能不能把军靴让给他,快去世时仍然等不到医生来救你。回到家发现人们仍然对战争的残酷一无所知,该高谈阔论的还是高谈阔论,鼓动学生的仍然在鼓动学生。失望的你回到前线,在战沟里伸出手来抚摸蝴蝶却被一枪狙杀。虽然在一战后拍了这部反战电影,但二战仍然还是发生了。人类从来不知道吸取教训。

39分钟前
  • 初音喜气洋洋
  • 力荐

伟大的反战片

42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似曾相识的被欺骗的感觉,所谓国家、荣誉、战争有多少是可信的呢?

46分钟前
  • x
  • 力荐

【A+】拥有一切优秀的战争与反战电影所应有的要素,虽然仍有许多局限于时代的问题(过于直白的舞台剧表演方法和浮夸的中弹倒地表演模式),但其反战理念与影像技法的使用又是无比超前的,或者说从未落后于时代。对于这样一部电影再用「新电影」或「老电影」去区分已无意义,它只应属于「好电影」的范畴。

49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结尾安排保罗捉蝴蝶被狙杀可能有几重含义:一、呼应保罗重回学校时说的话,经历过这一切的人即使肉身不死也已从精神上被毁掉了;二、老兵和保护者Kat的死摧毁了保罗仅剩的生机,保罗回前线后对Kat说“你是我的全部了”;三、堑壕外的蝴蝶象征着美、希望和生命,而这些跟保罗这样幻灭的死魂灵已无缘分。

54分钟前
  • Favillae
  • 推荐

战争的残酷在于即使你认清了其真相,却依然无法阻挡以及随后带来的心理上巨大的无可奈何的失落。所有正义与非正义在这部电影中被刻意抹去,电影只是展现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扼杀。而结尾,追逐蝴蝶的美好在狙击枪响起的那一刻戛然而止,诗意之外却也有着四两拨千斤的重量。

58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煽动学生的老师、拿着鸡毛当令箭的邮差、酒馆里高谈战略的闲人,被炸死的老卡特、战场上捉蝴蝶那只手、叠印在坟地上的魂归故里的学生们。1930年就拍出了如此完整深刻有力的控诉实在让人叹为观止。但更可悲的是即使有了这样的电影和它的原著,人们仍不能吸取教训,那些更年轻的年轻人还是走上了战场。

1小时前
  • xīn
  • 力荐

影片开头场面调度、深焦长镜头、人物及摄影运动方向及线条感、声音强弱变化,非常精妙,战场上画内多层次空间令人想起塔可夫斯基《伊万的童年》。两机拍摄,其一为国际发行无声版本。三十年代在德国被禁,纳粹在电影院放老鼠干扰放映。曾在澳大利亚、意大利、奥地利、法国被禁。冤魂回首处,一片十字架

1小时前
  • 黄小邪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