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境

HD中字版

主演:弗兰茨·罗戈夫斯基,葆拉·贝尔,戈德哈尔德·吉瑟,莉莲·巴特曼,玛丽安·扎瑞,巴尔巴拉·奥尔,马蒂亚斯·勃兰特,塞巴斯蒂安·胡克,尤斯图斯·冯·多赫纳尼,亚历克斯·布伦德穆尔,特里斯坦·皮特,罗纳德·库克利斯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德语年份:2018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过境 剧照 NO.1过境 剧照 NO.2过境 剧照 NO.3过境 剧照 NO.4过境 剧照 NO.5过境 剧照 NO.6过境 剧照 NO.13过境 剧照 NO.14过境 剧照 NO.15过境 剧照 NO.16过境 剧照 NO.17过境 剧照 NO.18过境 剧照 NO.19过境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电影是把二战前夕的背景搬到现代来了。犹太人,共产党人都在遭受清洗,迫害。只要没有国家给他们发签证,就等于是任人宰割的命运。一张签证就像是免死金牌,大家都在努力得到一张出逃活命。此处插播一条真人真事,意大利的何凤山广场。就是当时中国领事在积极发放签证给犹太人帮助他们逃到上海的故事。有兴趣的人可以点击链接去读一下。另附他个人wikipedia,有兴趣的可以点击读一读。

电影中很多人都在等签证,歌手,养狗的女人,georg的朋友们还有他自己,同时每人也像是在寻找一个陪伴。最后所有人的希望都落了空。歌手死了,朋友们或死或被捕,养狗的女人失去希望也死了,marie没找到丈夫,医生没有到达彼岸去开诊所,小男孩没有找到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依靠,georg也没有得到签证和爱情。电影讲的是transit,所有人的故事也都在transit结束。就像是二战时期被迫害的每个人的故事一样,被旁白一样的声音念出,萦绕在马赛港口,还有欧洲各地,都是无枝可依。电影里有很多维度的空间重合,很值得回味。

最后是开放式结局,一种解释可能是marie没有找到weidel,下船回来继续找,但是解释不通她看到georg而没认出他。个人认为是另一种解释,就是船沉了,marie的执念回来了,带着她的脚步声,georg的执念在她身上,所以看到她还在找来找去,但marie看不到他。后来大清洗开始,Georg遇害的同时,也是和marie的重逢。所以那一刻的脸上是看到marie来接他的惊喜。

 2 ) 如何在银幕上呈现一部小说

开场通过两人对话带出大环境 仅靠演技提出氛围,这是很厉害的功底 侧面正反打,驶过的救护车,信的特写 俯拍特写镜头出现了很多次,《逃脱者》的剧本出现在桌子上 用厕所的一滩血液讲述死人的故事,导演一定有个穷剧组,全是这种侧面省钱的手法,点子王,不过这样似乎更能期待拉满,花钱少,效果好 不过问题很大的就是布景了,那明显不是二战时期的布景……但是这种布景置身当代又会造成错位感,各有说法。 找作家,作家死了,送人,人死了,决定自己目的去向的人总是无故死亡,自己的命运被死人决定着 果然是这样,另类的身份误认,最终他被当作死人,却因此捡了大便宜,连名字都很像《过客》。 谁会最先忘记,是抛弃的,还是被抛弃的,我很想知道一个作家对此的看法 张力有,但明显可以更有戏剧性,布景始终是问题 旁白,聋哑人,让电影文本化与小说化地极其明显,这也算是影片最大的亮点了,仿佛是在看一部动态小说。 不断遇到人,不断有新的故事,医生,音乐家,作家,很像生活,虽然平静,并不平淡,所谓故事,并不一定要波澜壮阔,或是惊心动魄。 就像《弗兰兹》,保拉的面庞似乎是“神秘”的代名词 如果不属于自己,那么大可不要,最终的选择是自己不过境,抛弃本就不属于自己的身份,这似乎也是可选结尾中的上乘了。 不想破坏期许可以解释得通麽

 3 ) 欧洲难民题材竟能与二战纳粹历史相互穿越互文,这部电影太恐怖

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上,金熊奖呼声最高的影片影片是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的《过境》(Transit)。

被作为柏林电影节“嫡系”部队成员之一的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早在6年前就凭借二战影片《芭芭拉》拿过金熊奖。

今年,剧情讨巧的《过境》却与金熊奖失之交臂,最佳影片奖被罗马尼亚女导演阿迪娜·平蒂列首次执导的长篇《别碰我》摘得。《过境》的落败可以说“成也历史,败也历史”。影片《过境》改编自德国著名流亡文学家安娜·西格斯的同名小说。为了逃避纳粹政权的审判,安娜·西格斯在1933年离开开德国,踏上流亡。在流亡途中,安娜·西格斯写下了《人头悬赏》、《拯救》、《第七个十字架》等带有强烈批判意识的小说,这给她带来了世界范围的声誉。

《过境》,是一部散文风味浓厚的作品,刻画了当时流亡者的生活及他们遇到的困难。可以说,任何一部流亡小说都没有像《过境》那样,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在1940与1941年之交的那个冬天,暂留在法国马赛的那群流亡者的境遇。 安娜·西格斯运用精确的表达和对现实生活艺术化的表现手法,细致入微地展示了当时苦等船只的逃亡者的绝望和希望。已经拍摄过《芭芭拉》和《不死鸟》等二战题材影片的导演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当然不愿意继续重复自己。在《过境》中,他向影迷们展示了自己全新的叙事风格。首先,他把发生在二战时期的故事移植到了当下。

时空的错乱,让人恍惚之间穿越到了过去,当但众多现代化的物品出现时,又会猛的发现所谓的纳粹和二战竟然就发生在现在,只是替换了形式和内容,演变成了欧洲移民问题引发的新纳粹主义。影片故事只是利用了小说中的人物结构和大致经历,讲述德军逼近巴黎,空袭随时可能毁灭整座城市,而城市内部的大清洗运动此起彼伏。男主角,德国人格奥尔作为难民之一,从巴黎逃到了港口城市马赛。他阴差阳错的得到了当时的知名作家威登的亲笔信件和还未出版的小说原稿。

威登独自在旅馆中自杀,尸体被秘密处理,几乎没有人知道他去世的消息。于是逃亡到马赛的格奥尔半推半就的“充当”起了威登。他成功的在大使馆拿到了逃亡的船票,十几天之后,他就可以逃避战火,去到墨西哥,过上平静安逸的生活。可他与死去同伴儿子的“亲情”牵挂,

与作家威登妻子玛丽的“爱情”纠葛,

让他在“去或留”之间挣扎不已。二战时期,德军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占领了不可一世的法国,早在占领前几年,德国本土的犹太人或者政治倾向不和的作家和科学家就开始了大逃亡。作为港口城市的法国马赛就是大批流亡人士的聚集地。

作为其中一员的安娜·西格斯就是在那段动荡的岁月里,将亲眼所见的纪实改写成了具有艺术手法的小说。在欧洲难民问题引发的极右组织,新纳粹主义尘嚣而上的当下, 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大胆的将两者搭上了关系。将二战时期的故事全盘挪移到当下的欧洲背景里,年代错乱感起初让人感觉不适,

但随着情节发展却又能从中看出不少对当下世界政治格局以及欧洲社会问题的讽喻,导演这种时空背景错置的实验性手法高明而奏效。两个时代之间,能指与所指的互换,让主题意义不言而喻:战争和纳粹随时会卷土重来,现代明晃晃的日光下往日的幽魂并未溜走。

《过境》通过男主角格奥尔在马赛短暂的流亡经历,以他的眼展示了新纳粹对于人民生活的影响和压抑。所有流亡者都面临着身份认同的危机,归属感的缺失导致安全感荡然无存。格奥尔替代了小说家的身份,可这个对他有利的身份,却煎熬着他的心。帮死去同胞的孩子修好了收音机,可即将远走他乡格奥尔无法提供长久的陪伴,小孩不愿吃下,最终化掉的巧克力圣代是亲情的瓦解,良心的无奈垮塌。玛丽一次次的介入格奥尔的生活,一袭红裙、一抹倩影、让格奥尔一丝心动。

可当谜底揭晓,原来玛丽是在寻找丈夫,就是被格奥尔顶替了身份的作家威登时,格奥尔的良心再遭重创。他先占有玛丽,却因身份的问题备受煎熬,且离去的时间越来越近,这场爱情注定短暂,还未开始,即将结束。还有那位唠叨不休的逃亡指挥家,那位沉默寡言,带着狗流浪的女人,以及格奥尔失去同胞的哑巴妻子,他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奇妙的现代浮世绘。

他们衣冠楚楚,却个个内心凄苦。那位医生踏上了远去的游轮,却不想最终还是撞到了历史冰山。看吧,没有人可以逃离,或者,逃离的只是身体,灵魂和心,始终遭受放逐。

《过境》带着历史的遗产,移情今天,让二战的疑云,纳粹的恐怖穿越时空来到了现在。可怕的是,一切不是电影上的妄语和拟像,他们正真实的发生于现在的欧洲大陆,刺痛着一个又一个不安的心。《过境》借用了历史,加倍了现代人的焦虑。影片在时空上的错乱,虽然提高了影片的文本厚度,为主题闭合减少了叙事上的繁琐,但过于松散的结构,以及电影元素之间故意寻求的“断裂”和“距离”,又让普通影迷觉得乏善可陈。时空错乱带来的新奇感,很快在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纠葛下消耗殆尽,变成弃之可惜的鸡肋,化为一场噱头。另外,格奥尔在处理小说与电影的文本转译时采用了第三人称旁白的手法。

大段的旁白叙事,揭露了角色的内心,同时负责解读潜文本,有时甚至会推进剧情,这种游离在外的叙事方法,值得商榷。虽然拉开了观众和人物之间的心理距离,保持中立,以旁观的态度避免共情带来了的理性塌陷,为观众能够更好的思考影片内核提供了空间;但冷冰冰的旁白又稀释了故事的浓度,将戏剧性冲突降到了最低,影响了影片的观感,令人有“出戏”之感。旁白几乎完全解构了潜文本的存在,让角色失去了需要隐藏起来的内心世界,令对白本来需要提供的求知欲和情感共鸣完全丧失。

这种讲出来的台词,与演员演出来的行为,同时并行的手法,大胆且反叛,虽然新颖,但肯定会引来大批观众的不适,以及传统电影人士的不屑。《过境》是充满挑战且颇具意义的艺术电影,它邀请观众追随角色一起在原版小说和当代新纳粹主义、反难民情绪上升之间建立联系。几十年前的社会问题现在仍未过时。只是如今的我们普遍患上了失忆症,或为自保的选择了缄默不语而已。但结局必定是,人人都是受害者,就像那场餐厅里的再度重逢,旁白解读围观人充满嫉妒,男女主角深情相拥,可最终还是抵不过命运的作弄,良心的拷问,注定只能分道扬镳,阴阳相隔。

 4 ) 过境

杰作,电影中的自由间接语,欧洲难民题材竞能与二战纳粹历史相互穿越互文,这部电影太恐怖了。大师之作,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杰作,电影中的自由间接语,欧洲难民题材竞能与二战纳粹历史相互穿越互文,这部电影太恐怖了。大师之作,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杰作,电影中的自由间接语,欧洲难民题材竞能与二战纳粹历史相互穿越互文,这部电影太恐怖了。大师之作,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杰作,电影中的自由间接语,欧洲难民题材竞能与二战纳粹历史相互穿越互文,这部电影太恐怖了。大师之作,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杰作,电影中的自由间接语,欧洲难民题材竞能与二战纳粹历史相互穿越互文,这部电影太恐怖了。大师之作,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5 ) 字幕毁全片

提前声明 这篇文章不讨论电影本身,片子本身还行,但由于奇差无比的翻译,给我留下了极其糟糕的印象,这篇文章完全大晚上被气得就是来喷不负责任的字幕组。

先放两张图对比一下

正常字幕组翻译水平

我第一次看的版本

我虽然没学过德语,所以不能从专业的角度去探讨翻译的好坏,但图二的翻译水平简直连基本的语句通顺逻辑正常都做不到,只能说汉语都不过关。

然后我就用Google翻译了一下,看来还真是和机翻一个水平线上的……

诸如此类的奇葩翻译数不胜数,先挖个坑,等回头再填

 6 ) 关于片中 1 2 3 4 5 6 7 8 9 次吃饭

终于看完,能够注意到这么多次吃饭场景,实在是因为,同一个餐厅同一个桌子,同一个杯子,同一瓶酒,你甚至可以怀疑说,这么都是一次场景,一切中间的流动场景都是虚化的想象。

第一次吃饭,从墨西哥大使馆拿到属于作家的资助,饥肠辘辘,下了个馆子。在披萨店的靠窗第二张桌子,期间遇到了Marie。

第二次吃饭,遇到了建筑师,建筑师问能不能请她吃点什么。

第三次,医生给Driss看诊完,请Georg吃饭。

第四次带着paper路过看到医生/Marie,还是那家店那张桌。

第五次,建筑师在Georg找寻Driss无果后与其偶遇,请他吃饭,终于换到了一个更开阔的街区的露台座位,酒饱饭足,一根烟抽了一口,转身之间,建筑师已经跳了墙。

第六次,在街角遇到失落的医生Richard,是在城中室外(且怀疑还是同一个店),依旧是熟悉的酒杯。

第七次,Georg自己吃饭,Marie来找,说要一起走,还是那个熟悉的店熟悉的桌。甚至左手边的手写小黑板还是那个熟悉的披萨菜单。

第八次,Georg坐在熟悉的餐厅,吧台位置,叙事者出现,原来是在这家餐厅当服务生/调酒师的眼镜叔叔。Marie再次出现(此刻是Georg想象)

第九次,得知沉船事件后再次回到餐厅,还是那个熟悉的位置熟悉的桌子。

看完了电影,餐厅里的红白格子桌布,和那个Rosé酒杯,已经在反复出现中,深刻的记住了。

 短评

卡夫卡萨布兰卡

6分钟前
  • mideastsptfire
  • 推荐

看片时在脑子里反复确认了半小时,故事是发生在二战还是当下,这倒是二战片还是眼下欧洲的难民题材,然后突然想明白了,导演是故意把两个时空混在一起,拿二战时的背景影射当下。看大师级导演的作品会很舒服,不仅有扎实的叙事能力,用镜头交代人物关系,还能用视听语言的技巧重塑故事,做出作者化的个人风格,第三人称视角讲这样一个故事,以谁人之口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设计和悬念。

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男子假借自杀作家的身份逃离纳粹帝国的恐怖,却在现代马赛港遇到后者妻子,于是陷入秘密爱情与继续潜逃的两难中。影片着力描述角色在滞留状态下的生存直觉与脆弱无望,导演将象征性幽灵、阀限空间和流动身份等惯用主题融入关于构成欧洲难民史的重复性道德失败的讨论中,时空交错的处理亦避免了感伤化。

11分钟前
  • 小易甫
  • 推荐

二战故事设定在当下环境所产生的时间歧义性牵引着观影心理不断在占领时期犹太人惊心动魄逃亡史和今日中东难民遭遇间摇摆;但佩措尔德仍太执着呈现完整melodrama,在这个melo被普遍贬低为狗血电视剧的时代里,这份坚持不讨好影评人,但也单枪匹马延续着一种伟大的类型传统。

12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把二战流亡的故事原封不动的嫁接成现代难民主题,时空错乱带来荒谬感和反思气质,新老欧洲也在对比中重叠见异。可惜全片出彩的只有这个梗,三角恋太莫名其妙了,现实中饥不果腹的难民哪有时间玩小资把戏?归根到底还是嫁接带来水土不服!

1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把一个二战故事放置到当下拍摄环境中,比如角色逃离纳粹追捕的时候可能会路过耐克商店,由此提炼出欧洲难民问题,而这又包裹在一个寻找身份和爱情的悬疑故事之下。佩措尔德精准的叙事技巧如同大海捞针在这违和奇情狗血的设定和故事中找到了那微妙的平衡,看起来竟然如此自然流畅天衣无缝舒服极了。

15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旁...旁白=。= 导演野心挺大的。摄影不错。懒惰的旁白减少了很多可能性,本应haunting的感觉也完全失去,感觉拖了一个世纪。装神弄鬼,观感奇差。

17分钟前
  • JulianaFrink
  • 较差

3.5 呈现方式几乎复刻了读书的模式乃至感受,无论是旁白解说还是悬念的设置与解答。尤其喜爱前一半:角色与事件之间似有无形蛛丝牵连,相互呼应又转瞬即逝地细腻纠缠;个体因掌握不了或不愿抵抗命运而随波逐流、无法挣脱;而时间在这里似乎仅仅是一种避免事件同时发生的手段,完全失去绝对性,可以弯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阅读。可惜往结尾每况愈下,生硬的一再转折让故事终结于一滩狗血。20181119重看,基本维持原判,疾病和劳累带来的困倦让延宕在半睡半醒间的画面仿佛笼上浮梦色彩。

21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听完Road to Nowhere,忍不住击节而赞,这部电影营造了一个时空黑洞,连续、顺滑的时空在这里扭曲断裂——即使前半段一直在进行平行运动——而变成层累或者重叠的时空。这个断裂的时空中转站,让黑白分明的界线消失,边境的冲突和挤压才从断裂处慢慢浮了上来,回归了一种划分前的模糊、满是歧义、充满纠纷的状态。用这种手法来明合社会议题,暗合主角心境,愈想愈妙。既有社会体认又有艺术造诣,可和我东一拼高下。

26分钟前
  • Derridager
  • 力荐

极具文学性的影像,将一个平庸的故事讲得非常高级。二战背景的故事放置在现代环境中,可真是投机又令人眼前一亮的处理。/ SIFF第5场

27分钟前
  • 凹凸
  • 推荐

当代化的尝试不够精妙。时空叠合,二战流亡者与难民的形象合一,结果却收效甚微,不仅在于历史/政治性两头不靠,而且戏中人物也多像是穿着当代衣物、在当代场景演往事,在言行上既没什么当代性可言,也没太多战争纷扰的样子——这种创作在舞台剧上倒是很常见,当然,本片也很舞台化。但相反的,比起这个尝试之外,我倒是非常喜欢里面狗血、奇情和一些反转的部分,自由间接话语(即大量对内心独白、意识流的转述)把这些都转化成了很小清新的脱俗质感,微妙、舒服,到最后有种轻巧的哀婉和宿命感,让我想到了诸如《广岛之恋》这种作品。虽然这样来看这个片,可能有点一分为二、“买椟还珠”式浪费。但对我来说,这个电影的珠真是无感,椟是值四星的。。。

28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依旧是一个情感大于理智的三星,首先不能接受把二战背景穿越到现代,所以很难代入故事。其次“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这种起决定作用的选择点太多了,以致于结尾那个所谓的神级转折出来,我明明听到记者们用各国语言表达了“切~”这个感叹词。非常典型的、不会做减法的败笔,场刊2.2相当合情合理。

33分钟前
  • 喵尔摩丝
  • 还行

战争随时会卷土重来,现代明晃晃的日光下往日的幽魂并未溜走。不会说话的女人就像缄默的历史,遗忘过去的女人就像失忆的今天。我们带着历史的遗产,移情今天。帮孩子修好咿咿呀呀的收音机,只留下化掉的巧克力圣代。那一袭红裙、一抹倩影、一丝心动,混着逃难的惶恐,成为伤痕的守门员,撞到历史冰山。

35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拍得太好了,这是真正的艺术。条理清晰冷静克制的作品,全程让我屏息静气,生怕错过任何一句诗意的台词,任何一束精准的目光,任何一处欲言又止意味深长的停顿。Petzold高超的银幕写作技巧融化在意味绵长文辞隽永的电影语言中,惊雷发于无声。Petzold是当今德国电影唯一的大师,衷心希望他的艺术生涯天长地久。

36分钟前
  • 小A
  • 力荐

#Berlin2018# 又可以送个9分了(感觉又是拿导演奖的路子……)把二战故事放置在当下的空间里,故意混淆历史与现实(竟然还捎带上了难民梗),简直是神经刀来之笔😂懵圈之后恍然大悟。声画叠用和各种元素的重复出现恍似格里耶。

41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一种精准的艺术。

46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四星半。佩措尔德将安娜·西格斯的原著移到当代阐释,绝大部分时间你都会处于一种错觉,这是难民苦涩纪实?还是爱情三角套圈圈?然而这番稀松平常,却在巧妙推进中焕发无限光彩。结局的反常规选择,却塑造了常规的极致升华,令人寒毛直竖。

47分钟前
  • HarperDie
  • 力荐

茨威格在南美洲自杀。卡夫卡变成裘德洛登上午夜巴黎最后一班地铁,下一站卡萨布兰卡,下一站考里斯马基。人类群星闪耀之夜,把希望留给失望。即使卡夫卡赶上最后一班地铁也登不上泰坦尼克号。茨威格在南美洲自杀,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人类群星闪耀之夜,暗中有光。一个陌生女人又走进巴黎街角的小酒馆。巴黎正在燃烧,而法国人选择这个时候来谈恋爱

51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过境中转的状态是炼狱。它既非他乡也非故乡,收不下过去也给不了未来。死者并未死绝,它们正被活着的人怀念着取代着。佩措尔德这部高峰之作用极为复杂的叙述体描绘出了这个鬼影幢幢的世界,期间混合交织着各种时态、各种人格、各种叙述角度,使整个作品呈现出高度的未完成态,夹在了文学与电影的中间。

56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力荐

3.5 并不喜欢这个时空错置的设定,很干扰我。故事讲得太拧巴了,大段的旁白也很烦人。觉得男主唱的那首儿歌有点萌。

60分钟前
  • 唐小万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