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

HD国语版

主演:白杨,邸力,管宗祥,李景波,史林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56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祝福 剧照 NO.1祝福 剧照 NO.2祝福 剧照 NO.3祝福 剧照 NO.4祝福 剧照 NO.5祝福 剧照 NO.6祝福 剧照 NO.13祝福 剧照 NO.14祝福 剧照 NO.15祝福 剧照 NO.16祝福 剧照 NO.17祝福 剧照 NO.18祝福 剧照 NO.19祝福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祝福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辛亥革命前后,居住在浙东山村里的祥林嫂(白杨 饰)命运凄惨,丈夫祥林早年去世,他死后的棺材帐越滚越大,一家人生活举步维艰。婆婆走投无路,为了还清债务,给二儿子阿根娶亲,在中人卫老二(管宗祥 饰)的怂恿下不惜偷偷将媳妇卖给贺老六(魏鹤龄 饰)。阿根将此事告于嫂子,心中无限凄苦的祥林嫂连夜逃跑,经人介绍在鲁镇鲁四老爷家打工。未过多久,婆婆登门领走祥林嫂。被逼过门的女人险些闹出人命,幸运的是贺老六为人善良忠厚,待她不薄,儿子阿毛的出生则令祥林嫂些许体会到生而为人的难得幸福。好景不长,丈夫和儿子接连死亡,彻底将祥林嫂的人生推向谷底……本片根据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的同名小说改编。©豆瓣金橘被征老爸她的一生牛胆神偷送你一朵小红花巴登巴登尊重六福茶楼和平年代最爱女人RPG火星少女队未经安排的青春刑事物语4:片山刑警在酒吧农家小子与甜心千金生死僵尸世界大战双面煞神17岁的帝国不解之缘毕业海军罪案调查处:洛杉矶第十三季只有你2011全世界最好的你约克军曹12秒58風情萬種野玫瑰邪教教主养成指南清潭洞爱丽丝医生X档案第十一季爱的守护画江湖之不良人真人版第二季红色警戒2020浮云狗一般的东西我们共同的朋友(1998)十七岁2015相见时难别亦难清秀佳人2016百年华纳

 长篇影评

 1 ) 气得我想把死封建嘎巴一下撕成俩!

😡😡😡😡😡🤬🤬🤬🤬🤬👿👿👿👿👿我左勾拳一个那个“我早和你说过”老爷,右勾拳一个佛口蛇心“你给我放下”太太,锤墙里扣都别想扣不下来,踩扁那个两头骗中介,创4那个放高利贷的师爷,再把那个坏婆婆呆柳嫂等等麻木不仁的人一块打包,都蒙头揍一顿😤😤😤😤😤 感觉在台前现的还不算是最坏的,这些都是打手刽子手,最坏的那种是,祥林嫂这样的受害人,永远都碰不着不知道的存在吧🙄🙄🙄🙄🙄 人死后有没有魂灵,我不知道,就算有,我又没做坏事,怕什么?!就算阎王找我茬,颠倒黑白,那也没什么好怕的,能掀桌子掀桌子,胳膊拧不了大腿我也非得给他咬下一块肉来!大不了就再死一遍嘛😡😡😡😡😡可能坏人也是这样想的😅😅😅😅😅 话说回来,死之后的事还早着呢,等死了自然就知道了嘛,没必要自己吓自己。从来就没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坏人才该被劈两半,凭什么好人要受苦啊😭😭😭😭😭哦,忘了里面还有俩人呢,祥林嫂小叔子,还有她那短命的阿毛爹,感觉这俩也是封建糟粕下的受害者,阿毛要是长大了估计也得走这俩人的老路🙃🙃🙃🙃🙃就抓住人生物本性,衣食住用行,马斯洛需求定理,不管哪一级,只要还是无产就总能薅到你🙃🙃🙃🙃🙃 屋里屋外都是狼😡😡😡😡😡通通爆炸爆炸爆炸💥💥💥💥💥🎉🎉🎉🎉🎉狼不给弄死也得给拴起来关起来💪💪💪💪💪

 2 ) 影片和原作的对比

影片是1956年由蔡弧导演指导,夏衍编剧的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

本片特色就在于与原作有若干不同部分,也成为文学专业和影视专业不得不讨论的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电影。

夏衍老师1920年赴日本福冈明治专门学校留学,1927年参加日本左翼文艺运动被强制遣送回国。就在夏衍到日本的前18年的1902年到1909年间,鲁迅在仙台东京辗转留学,想毕当时一个高速崛起的帝国首都给鲁迅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都是不小的吧。所以夏衍也许也感受到了同样身在异国的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夏衍来编剧也算是一个受国外近代进步思想和精神的传承。

1924年2月16日,鲁迅写下《祝福》,后收录在小说集《彷徨》中。对传统的中国礼教的批判是鲁迅在一如既往的主题。但是不可忽略的是1930年代的上海口诛笔伐大战。周扬鲁迅唇枪舌战,一个热烈响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倡国防文学,一个拒绝政党合作,从阶级观点发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但是关于国防文学的论战最终以鲁迅的哮喘病发作去世而告终,那是是1936年10月19日。

夏衍在电影祝福中最被世人夸耀的一笔就是“祥林嫂砍门槛”的戏码,据说这也成为了名著改编的一个历史成功典范。不过也就是因为电影的改变让我意识到,所有改变的影视剧,都无形中添加了当代的意识和新世纪思想。

建国以后,从1949年到1961年,当时的思想界和教育界都开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所以在分析和表现作品方面都试着用地主阶级斗争的观点和方法,所以我们在电影中会看到,弥留之际即将撒手人寰的农民阶级贺老六突然从病床上奋起,拿起猎枪直指地主阶级的代表王师爷,于是乎在这个1里卡多的屋子里上演了一场阶级对立和底层农民反抗地主压迫的斗争好戏。

当然最精彩的不过于祥林嫂拿着切年糕的刀冲到寺庙里看门槛的戏,什么菩萨??乃惊人之语。一语道破封建礼教迷信神权的害人天机。不知道鲁迅如果尚能再活20年,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改编时的脸色。相信即使改编作品存在着历史的创新和突破,鲁爷爷也不愿他的原著在被改变之后为政权和时代所利用吧。

 3 ) 深夜观看《祝福》有感

年关将近,难得与父母一起在家看了一些电影。前些天选是枝裕和还有小津安二郎的作品,但父母对于日本电影兴趣寥寥。今天选的是鲁迅先生的《祝福》改编的同名电影……看完只剩一句,祥林嫂真惨啊!

在学完这篇小说以后的四五年,我再次接触到这篇作品,越来越觉得鲁迅的先进性与革命性永远不会过时,鲁迅不应该是一个被束之高阁的作家…因为他写的东西这片土地的真实的事情,是这片土地的人的事情。他与这片土地的每一个人都建立了深刻的联系……

作为新中国成立的第一部彩色影片,选用鲁迅的文章进行改编,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电影比小说更加立体与细节,对于人物的塑造也更加饱满。鲁四老爷的迂腐,鲁太太的冷漠,贺老六对于祥林嫂的温情,王师爷的阴险狡诈,病榻上贺老六和要债王师爷反抗的坚决,还有最后最为升华的祥林嫂砍门槛的绝望…… 因为原文是第三人称转述的,细节很概括。但电影用第一人称去拍摄,在具体情节方面的改动我认为还是很成功的。

但祥林嫂刀砍门槛这个改编看来是颇有争议,主要的争议点是祥林嫂作为深受封建礼教压迫的中国普通妇女,是没有勇气与她深深崇敬的价值观相反抗的。此处改编虽然突出了革命性与反抗性,但却偏离了作者的本意。但艺术作品为意识形态服务是必然,所以不做过多评价,个人认为是十分精彩的画龙点睛之笔。因为改编后的祥林嫂不再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况且这种反抗不一定是意识的觉醒而仅仅是觉得受到不公待遇的愤怒,与鲁迅笔下不敢反抗的祥林嫂没有太多冲突。(我瞎说的)

最令我难过的一幕是:最后,祥林嫂在柳妈劝说下去捐了十吊钱,满心欢喜回到宅子里,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但在祝福的时候碰了活鲤鱼被赶出家门。祥林嫂在漫天冰雪的夜里,一步步走着。她说着:人死了以后,到底有没有魂灵……周遭的人都在过着新年,鲁四老爷家又开始为新年祝福,但祥林嫂却在孤苦伶仃地度过了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天。一种极其悲凉的对比,为这部电影的主要情节画上了句号。

我想,其实这部文学作品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们做着符合这个时代道德的事,但聚集起来却是违背人性丧尽天良的恶。这就是吃人的社会,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

最后,一段颇具意识形态宣传画外音飘来:(大概)这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是的,我们应该庆幸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还是吃人的那一套换了一种高级形态继续剥削人们?只是社会在进步,剥削的手段也会进步罢了。有人的地方永远就有剥削。经典之所以经久不衰,共性恐怕就是把人的本性深刻且露骨地描绘了出来。现在再听那段话外音,令人回味。

最后附上电影开头引用鲁迅的一篇杂文《我之节烈观》节选:

我们追悼了过去的⼈,还要发愿:要⾃⼰和别⼈,都纯洁聪明勇猛向上。要除去虚伪的脸谱。要除去世上害⼰害⼈的昏迷和强暴。我们追悼了过去的⼈,还要发愿:要除去于⼈⽣毫⽆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苦痛的昏迷和强暴。

我们还要发愿:要⼈类都受正当的幸福!

 4 ) 吃人的是狼么?

很久没看古早影集了。心血来潮,翻出了收藏的99影片。

看完很致郁,真的只有大先生的文字,才有那种反抗绝望的力量,“我的寂寞是长长的蛇啊”

她逢人就是是对生活还有期待,只是没人愿意真心帮她,她却周而复始…

她反复的说,是因为她从来没有听到正确答案,没有人告诉她,这一切不是她的错!而私认为造成这一切的不是艰难的人生,而是麻木的看客!

偏见与愚昧会杀死每一个老实的人…

 5 ) 血和泪的浮光掠影 电影《祝福》影评

1924年2月16日,鲁迅写下《祝福》,后收录在小说集《彷徨》中。32年后,这部小说由夏衍编剧,蔡弧导演执导,成为了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有幸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受到了第一次在课堂上读到先生原著文字一样的冲击,内心久久不能平息。

影片中的祥林嫂是一个受尽旧社会封建礼教毒害的普通穷苦妇女的形象。
在丈夫死后,祥林嫂为了避免婆婆把她卖掉,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岐视和虐待。
但是她还是被抢走,强迫嫁给贺老六。好在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他们很快有了儿子阿毛。然而,好景不长,贺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残饮恨死去,不久,她唯一的儿子阿毛又被狼吃掉。
祥林嫂彻底垮了,丧魂落魄,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最后在除夕爆竹声中死在了大雪中。

夏衍根据鲁迅先生的原著,在故事情节上做出了一些再创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祥林嫂拿着切年糕的刀冲到寺庙里看门槛的戏,“什么菩萨??”这句不是由鲁迅先生写出的台词实乃惊人之语。一语道破封建礼教迷信神权的害人天机,也对祥林嫂的角色形象作出了一番修改。
虽然有所改编,但影片的风格却和原著的文字风格惊人一致,剧情的结构清晰,影像灰暗,配合着凝重、悲凉的背景音乐,充分体现了了鲁迅原著中的冷峻、沉重的艺术风格和悲剧气氛。
同时,电影也有很多自己的风格。例如贺老六弥留之际突然拿起猎枪朝向王师爷这段戏就是运用人物的形体动作和表情刻画人物。
其次,在造型和形象上非常简洁地凸显出人物性格,如祥林嫂、王师爷等。

看了这部电影,相信没有人会不被这如泣如诉的血泪控诉而潸然泪下。伴随着悲伤的音乐,我们在祥林嫂悲惨的一生中做了一回无力的看客。
鲁四老爷身为读书人却为封建迷信马首是瞻;
鲁四太太吃斋念佛却是假慈悲、真残忍;
王师爷、贺老大、魏老二等人自私自利只重视自己的利益……
祥林嫂、阿毛、贺老六不是病死的,不是饿死的,不是被狼吃的,是被那个社会逼死的。封建旧社会就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祥林嫂这样的人在那个时代只能留下血和泪的浮光掠影。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
若干年后,我再看《祝福》,看到这段曾经读过的话,仍旧感到鼻子一酸,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先生笔下的祥林嫂仿佛就在我眼前站着,畏畏缩缩,花白的头发蓬乱地束在一起,冻坏的手指缩在袖口里。
我突然想张开双手抱抱她,想抱抱那个时代所有可怜的母亲,可怜的妻子,可怜的女人。

 6 ) 含蓄内敛的表演

几乎每年都要看一遍《祝福》,但竟然没有看厌烦。说实话,从未注意过该片的演员与导演,只是因为能够与鲁迅小说搭配的只有这一部电影,所以经常看。看的多了,总觉得祥林嫂与贺老六以及众演员演的太好了。

片子里祥林嫂的衣着完全符合小说中的形象,典型的南方农村妇女的样子,衣着朴素整洁,低眉顺眼,一幅恭顺的样子。这样一个安份守己的女子在丈夫祥林去世后,因小叔子告知婆婆要卖她,匆忙中逃离家乡来到鲁镇。出现在鲁四老爷面前的祥林嫂,那样的安静,只想求得一碗饭。

电影的镜头语言干净,将视角放在祥林嫂面部特写与手部特写,虽无语言,人物性格已凸现。这样的镜头堪称经典。可知,祥林嫂的出场是小说经典,要完全表现出来不容易。

其后节奏看似舒缓实则紧凑,祥林嫂日常的工作,过年时的辛苦忙碌,内心的充实,众人对祥林嫂的夸耀都通过镜头传达出来。没有过多的台词,就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这样淡墨山水般的镜头,极具中国特色。

接下来情节急转,急促的音乐传达出祥林嫂被婆家人追时的慌乱,乱糟糟的喜堂与祥林嫂坚毅的眼神形成对比。一个不甘被命运控制的女子形象呼之欲出。

贺老六的善良感动了祥林嫂,夫妻间几句对话就能感受到温暖。孩子降生长大似乎祥林嫂要过好日子了,但不幸再次降临。

电影将阿毛之死与贺老六强撑病体拿枪要出去找孩子因激动而死放在一起,将悲剧掀到高潮。一张一弛的情节,一个女子的命运打动了观众。

孩子死了,老六死了,祥林嫂被赶出家门,再次来到鲁镇。这次的祥林嫂眼中失了神彩,被人轻视。喜欢电影的改动,祥林嫂要拿刀砍门槛,这一改动让人看到了她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几个动作眼神就写出了她内心的痛苦。

这样一个勤劳善良的女子终究被生活吞没,在风中拄着破竹竿,一头花白的头发,一脸绝望麻木的神情,就那样走向了死亡。

这部电影的镜头语言内容丰富,人物台词少,但传递的信息丰富,正应了那句此时无声胜有声。

 短评

我命不由我、由天。

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资料馆留影#修复版,比较成功的改编,比语文课文更生动也更悲催。白杨演活了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个可怜女人祥林嫂,比她个人凄惨命运更悲凉的,是周围人冷漠无情又保持高度一致的态度(平庸之恶?),尤其难忘被五花大绑成亲的祥林嫂一脸生无可恋又怒不可遏的场景,而周围众乡邻竟然吹吹打打说说笑笑一派河蟹……旧社会的穷苦女人如同货物一样被卖来卖去毫无尊严与幸福可言,而这种丑恶怪相却被各阶层的人维护并且从未提出异议。电影新增加的“砍门槛”段落算是一种无言反抗也是全片高潮,而最终在旧历年底的风雪之夜冰冻死去的祥林嫂,几乎已经成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群体的一个象征,谁之罪?出路究竟在哪里?话说1956年那会的江南水乡还是富有诗情画意啊,多年后回看才发现贺老六竟然是魏鹤龄饰演的,简直是演啥像啥堪称一代黄金配角。

10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其实是存在遗憾的改编,但要感谢白杨演得那么传神...其实我觉得鲁迅的作品非常适合改编成电影,只现在没有人愿意去尝试罢了....

15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白杨的表演非常非常抓人

18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现在看这个故事,完全就是一个底层人民互害的故事,祥林嫂头婚寡妇的时候被婆婆小叔子卖了;二婚又是被乡亲们出卖而赶出家门;最后还是被柳嫂骗捐而导致最终失心疯了。所以最后说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忍不住笑了,现在不就是底层互害嘛

22分钟前
  • 满江红
  • 推荐

惨惨惨惨惨惨惨,这个时代过去了吗,惨惨惨惨惨惨惨惨惨。

26分钟前
  • 蓝格子
  • 力荐

故事、剧本都非常牛逼,演员表演欠火候,如果把最后那句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画外音拿去,这是能在国际上拿大奖的片子,可惜它生不逢时,诞生在闭关自守的五十年代。

29分钟前
  • 刀逼刀
  • 推荐

给你曙光,就是为了让你迎接更大的绝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中国影史十五佳NO.07

31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中的一部根据鲁迅名著改编的佳作,问世于1956年这一“十七年”阶段中,政治氛围相对最为宽松的年份,可谓生逢其时。作为黄佐临导演的老搭档和好友,桑弧导演在本片当中,深得佐临后来提出的写意戏剧观之精髓,明亮诗意的摄影、极具想象力的空镜头和意蕴丰富的种种符号特写,丝毫不逊色于当代的艺术电影,而几处设计精巧的长镜头,也让人拍案叫绝。饰演祥林嫂的主角白杨的演技,已经达到忘我的境界,其对于人物命运与性格转化的刻画,实在让人动容。而除了结尾处的旁白之外,本片完全以人物为中心推进剧情,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展现得立体而丰富,少有先入为主的说教与概念化痕迹。这样一部电影作品,确实值得重温,其修复版新近入选戛纳经典单元,就是对其超越所在时代价值的最好肯定。

34分钟前
  • 江海一蓑翁
  • 力荐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桑弧结合传统戏曲元素的《祝福》采用了完全区别于《卡门归乡》(日本第一部彩色电影)的低饱和色彩。这种视觉上的惨淡其实是暗合了鲁迅文章里的追悼精神以及悲凉基调。“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 现如今,我们回过头来看当年的结尾反而愈发耐人寻味了。

37分钟前
  • Muto
  • 推荐

这样的时代并没有一去不复返啊

41分钟前
  • GA
  • 力荐

鲁迅先生对不起,到现在中国人也没在你笔下形容的进步多少。

46分钟前
  • 腐花儿
  • 推荐

入木三分

48分钟前
  • 水水
  • 力荐

上影节修复4K版,作为新中国第1部彩色电影,鲁迅+夏衍+桑弧的组合为中国电影史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电影旁白确存在明显的宣教感,祥林嫂剁门槛的改编也加重了时代批判性,很多短评以此来表达遗憾甚至是批判,认为电影应该超越政治超越意识形态,不应该成为宣传工具。这未免太过天真,典型的小知识分子理想主义。难道当年左派电影反映旧社会吃人的现实呼吁底层人民的反抗不好吗?好莱坞的电影不也在积极宣扬他们心中的所谓普世价值吗?任何文艺作品任何艺术家都是有时代局限性的,评价任何作品也都应该放在当时环境中去讨论,否则不就陷入了“屈原、岳飞破坏民族大融合”的悖论中去了吗?鲁迅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切准了时代脉搏!一些人有典型的思维定势,任何电影只要不批判当下政权的都会被归为下品,这岂不是本身也是一种二极管意识形态思维?

51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推荐

【北影节】中国电影资料馆 / 8.22 问题在于我们对文本太熟悉了,原著中祥林嫂的形象是身材高大(不亚于个男人)、手脚麻利、勤劳能干,女主选角还原度极差,这是我最直观的感受到演得好不如长得像的一次。第二任丈夫故事线的增补和魔改也有同样的问题,演员身板瘦弱,人物性格也立不住,旧社会遭污土壤里培育出的白莲花?不是一定需要幸福的对比才能突出不幸,祥林嫂、松子这样的艺术形象一生都是悲剧,避不开逃不掉,所以更能引发思考。结局处砍门槛的斗争精神从何而来?愚昧无知的旧社会女性是没有出路的,只能寄托鬼神之事,询问是否有地狱、来生。真不是士大夫阶层不平则鸣、发愤著书,下一步反封建迷信,掀起女权运动的走向。原著的思想性太高,电影被意识形态牵引的生生掉下来几个层次,鲁迅先生到底是伟大啊!

55分钟前
  • Yakamoz
  • 较差

2021深圳珍藏影展,竟然能在深圳看到4k修复版,仿佛电影资料馆南下了,好激动。这部50年代的祝福,也像上次的城南旧事一样,让人惊叹中国的电影艺术在当年就达到了那样的成就,那些扎实的服化道、真实的表演、辛辣的讽刺、古典主义的审美,放到现在何止是不过时,简直绝大多数电影都难以企及。女主角竟然是十字街头的女主,二十年后在这部里的表演也太自然太动人了,第一次看到鲜活的祥林嫂呈现在面前,比读鲁迅原著时更为直观和震撼。把那样一个第三视角的短篇改编成这样丰满细腻的故事,太厉害了。更微妙的是,在现在来看竟然能与996过劳死等等社会新闻无缝衔接,每一个情节都看得人咬牙切齿拳头都要捏碎了,那样的时代过去了吗?不,它一次次地卷土重来了。

60分钟前
  • 艾栗子
  • 力荐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长片。被嫌弃的祥林嫂的一生。鲁迅原著;时间发生在辛亥革命前后几年,1921年之前;反对地主恶霸、破除封建迷信;改编新加的砍门槛也有了抗争精神,结尾画外音也在强调是反映过去的时代。然而这样也能荣登”毒草“,罪名是“达到三十年代文艺黑线更进一步统治银幕的罪恶目的”。我真傻,真的……

1小时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高中语文课看的。

1小时前
  • 明年今日
  • 力荐

片尾说了一句大假话:“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1小时前
  • Ben
  • 推荐

和孩子们一起看的,呼呼~演得真是好!

1小时前
  • azurebleu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