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天上见

正片

主演:朱旭,姚君,朱一诺,刘烨,马思纯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 / 蚌埠年份:2009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1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2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3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4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5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6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13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14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15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16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17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18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19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我们天上见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上世纪70年代末,时代的狂潮正渐渐退去热度。在南方某个古朴的小镇,小女孩蒋晓兰(朱一诺 饰)和姥爷(朱旭 饰)相依为命。晓兰的父母早年下放边疆,在学校她又因与“最大的阶级敌人”同姓而倍受欺负和排挤。破旧的小院是晓兰最为自由的天地,而家里的大衣柜则是她最后的避难之所。早年 因战乱和疾病,姥爷几乎失去所有的亲人,因此这个调皮又善良的外孙女成了他生活的全部。时光缓缓流逝,细雨绵绵的小镇永远带着化不开的愁绪,渴望成为体操冠军的晓兰(姚君 饰)一天天长大,而那个永远牵挂着她的姥爷却慢慢地老去……  本片为著名影星蒋雯丽的导演处女作,也是人艺老演员朱旭的封镜之作。影片荣获2009第14届釜山电影节观众最喜爱影片奖。济公山水有相逢1995千阳湖畔苹果红2大象与小蝶物语我的富爸爸2020巴黎双傻我们的绝地反击一级重罪铁幕阴影下人生别气馁厄运错位教育爱你情出于蓝第一季双龙记情感冲击线坏女朋友木屋似是故人来1993维也纳血案第二季9号谋杀案野小子们胎动危险孵化精灵床马小乐之玩具也疯狂上海之夜1984细细的蓝线僵尸福星仔古兵器大揭秘第二季草上飞提提卡失序记事上新吧福味自由之子2013狂暴1963这个大叔不太囧与塔克的圣诞节暴风雪1964防火墙我不能没有你岳父的反击模仿章鱼火线警探第二季

 长篇影评

 1 ) 中国最好的女性电影

蒋雯丽来南大,鼓楼的学生们都很兴奋,今天下午大活领票处人山人海,我跟同学排了好久的队才拿到门票。

礼堂的胶片放映机可能有些故障,放映的过程中出现过好几次胶片错位,另外焦距也不是很稳定。不过还好基本没有影响观看。

给影片四颗星,说说几点印象:

1.本片作为立足女性视角、反映女性情感的女性电影,质量很惊喜。同样是女性电影,同样是讲一老一少的感情,《我们天上见》在表现情感上比《我们俩》要有力的多,可能因为影片取材于导演本人的经历,故事虽然平淡却很真挚。而后者则实在有点矫揉造作了。作为一部主打感情的电影,首先要真实才能有力量,才能真正打动人心。不然不如去看韩剧。

2.镜头给的很好,构图和运镜都不错。几处仰拍用得很赞,站在房顶上的镜头有点让人想起《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明显是超越顾长卫的水准,后来知道是拍李安父亲《三部曲》的林良忠。

3.叙事有点散,不过作为自传体电影,这可能也是难免的。电影放完以后后面有两个人一直在讨论电影的主题,其中一个同学一直在强调这个电影讲的是人性。(取材文革时期还要探讨人性问题,还想上映吗)其实整个片子没有很明显的叙事主题,一直都在通过琐事讲最普通也最动人的情感。

4.电影中出现了好几处对女孩梦境的描述。这种手法并不少见。梦境常常用来表现人物喜欢幻想的性格,反衬沉闷单调的外在环境。即便抛开艺术手法不谈,我个人很喜欢这几个有关梦境的片段,尤其是女孩梦中飞翔的片段(这段运镜也很漂亮),和从牙掉光的噩梦中醒来,在雷雨中风吹起蚊帐的片段。

5.色调调的很好,画面的色彩很有70年代的风格,同时又很精良。单从色彩风格上来说很像《孔雀》,不知道是不是找的同样的人做的中间片。其他方面,夫妻俩的风格完全不同。

6.片子很可能是我个人看过的所有国产电影中使用事物意象作为叙事和线索用的数量最多的。铁路,雨,伞,淮河,戒尺,兰花,布娃娃和大衣柜。雨,伞,布娃娃和大衣柜这几个都在说安全感(“雨”的内涵不仅仅是如此,雨是最能代表导演对于童年那个时代家乡那个地方的印象的东西,雨是导演记忆的背景,单纯、孤独、有点沉闷、缺乏安全感)。淮河分割南北,也分割了女孩和父母,说的是距离和思念。戒尺和兰花都是连接姥爷和女孩小兰的纽带,前者代表姥爷对女孩的爱,后者代表女孩对姥爷的爱。至于铁路,当然首先蚌埠是依靠铁路发展起来的城市,导演在铁路边长大,对铁路有很多回忆,其次姥爷是退休的铁路技工,再次铁路也通向爸妈所在的新疆。不过片中几次出现女孩自在的走在铁路上而且不急着避开火车的场景,想说的应该更多,见面会的时候很想问问导演的理解,无奈一直也没有得到机会。

7.关于片名,本来是叫《伞》,有同学问到导演为什么改成现在的名字,导演只是说现名更贴切,没有详细解释。我想改成《我们天上见》主要是出于发行考虑,《伞》这个名字对于影片销售来说过于抽象,可能让观众觉得不知所云。但是很明显对于电影艺术来说,《伞》是更好的名字。在女孩的回忆中,在总是下雨、很沉闷、很孤独、没有安全感的年代,与自己相依为命姥爷就是罩在自己头上的一把伞。我想导演也肯定更喜欢这个名字。

总的来说片子拍的很好,虽然是文艺片,却很适合在影院观看,片子的风格也很切合清明节的档期,一个是清明是个多雨的时节,与影片中的雨水相互呼应,再一个清明也是个缅怀先人的日子(我想说悼念并不合适,影片中回忆姥爷,更多的是温馨,而不是悲伤)。

我会将这部影片推荐出生于60年代的母亲,我想这部影片应该可以勾起她很多对于童年、少年时代的回忆。

 2 ) 桑克:筛选的记忆

筛选的记忆
桑克

姥爷的戒尺打着蒋小兰的手心。多年之后,蒋小兰的疼痛让位于或者转化为对姥爷之爱的回忆。《我们天上见》肯定漏掉了什么,编导没说,我也不好猜度。不过直眼看过去,蒋雯丽可能有意无意对记忆做了筛选,什么留下,什么删除,还有就是教化目的对姥爷形象的建立也起了应有的修正作用。然而似乎只有记住这样的镜头才更有意思:戒尺将落未落之际,泪珠在蒋小兰的眼眶里打转,委屈与恐惧在小脸上交织纠缠……还有就是体操教练压腿时,蒋小兰发出撕心裂肺的呼喊……印象太深了。两种出于不同目的的暴力,对孩子与成年人的影响肯定是不同的,“跳河”之类的对抗似乎并非什么戏谈,而成年人的隐忍里面似乎又藏着太多的奥秘。姥爷去世的时候,蒋小兰似乎倾向于“我们天上见”的和解,她的忏悔遮盖着悲伤。这些可能都是事实,但是对于蒋雯丽来说分明又少了一些必要的东西。
可以明确的时间是1974年和1976年,与此相关的则是一些明显的事实痕迹,比如某人的逝世,某人的访问。这些都和真正的历史有关。然而孩子的记忆并不可靠,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即使是真实的,也有张冠李戴的可能,前后改篡的可能,无意混淆的可能。这没什么,不该挑剔,虽然我可以对之进行一些更为准确的调整,但是我更愿意放弃,放弃对我来说并非不能,而是进行新的选择,理由仅仅是,只要回忆进行之时,观察或体验它对心灵的影响就够了。这种影响首先作用于蒋雯丽,然后通过蒋小兰展现出来。然而对同代观众而言,比如蒋小兰同学之中的一个或者几个,他们除了在记忆之中目睹同样的事实与同样的悲伤之外,可能还会忍不住做一些挑剔性的更正:当时不是这样的,当时是那样的。文革后期下乡还有敲锣打鼓的么?他们的更正恐怕与蒋雯丽的回忆一样,与真正的事实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如果单从偶然性的角度解释,蒋雯丽的个人记忆当然是成立的,所以不必将记忆与历史严格地一一对应。这不妨碍一种猜测的出现,从准确性的掌控来看,蒋小兰的年龄应该比蒋雯丽大几岁,如果说有什么问题,可能就是出在这里。对于一些细节的精微把握,这年和那年的混淆对于笼统的记忆来说其实是无所谓的,而对高度敏感于这一时期生活的人来说,差别又是非常大的,这是后来的经验略微提前造成的一些认识差异么?需要提示的是,这不是一部纪录片,而是一个人的回忆。而且,针对真相的追寻和狐疑本来就是记忆的魅力之一,这可能是一种无意之中培植的果实吧,何况记忆专家普鲁斯特也有自我修饰的侧面。
那些讥讽蒋小兰姓氏的孩子们如何叙述自己的个人回忆呢?不过是恶作剧与某种看似政治想象的游戏而已,这与一个孩子以说出“某人是王八”而获得快感近似,因为这句话是明显的不正确,所以才会有一种犯规的快感,违禁的快感。在一个禁忌时代,这种快感的共谋性质造成了太多的心理悲剧。写在墙上或黑板上的“反革命”之语与其说是一种政治迫害,不如说是一种儿童之恶的体现。对于儿童来说,恶与游戏的差异究竟有多大?成年人的罪恶还是社会性质的,而儿童之恶可能就是人性深处的。这是具有更深刻一面的认知。不过对蒋小兰本人而言,她只是需要寻找一个解脱自己的证据,这个证据就是一个姓蒋的体操冠军。然而蒋绍毅的影响如何能够取代蒋中正的影响呢?一个儿童表面化的歧视不仅通过姓氏五官表现出来,而且一个谐音或者几个冷落的眼神都将成为恶的孵化器,所以蒋小兰的辩解对于同龄孩子的孤立并无意义,但是对她本人来说却是一次改变的机会,这不仅造成了拼制体操服的问题,而且还出现了一个更有意思的画面:一个在体操房晃来晃去的蓝色幽灵,一个既在场又不在场的幽灵。这种孤绝完全不同于《稻草人》中莲娜的激烈。
受到伤害的蒋小兰躲到大衣柜里,将自己的痛苦转移给更为弱小的玩偶。在模拟游戏中,她扮演严厉的姥爷,玩偶扮演年幼的自己。这是我非常喜欢的细节。不过,我更喜欢维克多•艾里斯《南方》中的躲藏。埃斯特莱亚躲在床下,试图引起父亲的关注,她哪里知道,与她的恶作剧相比,父亲的痛苦更深。可能每个渴望爱的孩子都玩过失踪的游戏,他们想以此获得成年人的关注:我在这里!我是重要的!然而成年人要么识破这个把戏,要么不以为然。儿童的狡黠在成年人眼里什么都不算,正如斯巴达克斯的自由在卡普亚贵族眼里的情形一样,没什么意义。在《孤堡惊情》之中,西蒙的失踪游戏达到了更为极端的程度。死亡是实际的,而幽灵更多的是来自于内心的创伤。这种关联的广泛性,没有一个孩子是清楚的。
电影的华彩当然是蒋小兰的幻想。她举着油纸伞在奔驰的火车顶上飞行,追在后面的是与她对立的孩子们——这是一种理想的报复形式,当然它自身滋生的快感与对远方的追寻同样伴随其中。在现实之中不能满足的,那么就到梦里满足吧。奇怪的是,蒋小兰没有梦见远在新疆受苦的父母。可能分离之际年纪太小,她没有记住父母的模样,否则也不会将相册上的母亲当作死人。这段数落已故亲人的台词与《活着》祭坟之际的台词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姥爷的扮演者朱旭处理台词的方式,足以使这些家族史上的死亡变得惊心动魄——这种貌似平和的气息在整部影片之中一直散漫地保持着,它的目标并非诗意,而是隐忍,而且与一个孩子漫无边际的形态构成呼应。还有就是蒋小兰掉牙的梦,坠入深渊的梦,几乎每个孩子都做过,而且必须得一个人从恐惧中挣扎着醒来。而《月满轩尼诗》里,嗜睡的儿子总是梦见父亲,又是什么意思?与这个梦相比,我更欣赏蒋小兰的梦。
蒋小兰关注书信中的双亲,然而书信却是姥爷伪造的。这是蒋雯丽精心构置的情节,可能是事实,但由于特殊与偶然,对说服力构成了一定的影响,虽然姥爷的扯谎与蒋小兰的扯谎构成一个有趣的对比。而蒋小兰送哈密瓜的情节,则完全符合七十年代的社会习俗,淳朴之外也与物资匮乏有关,而当时比较实际的有关饥饿的描写可能只是发生在子女众多的家庭之中,独生子女的优越性与资源独占往往比今日更令人羡慕,反而不是什么孤独。
有的观者说《我们天上见》好于《立春》,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我的看法恰恰相反。当然,这么比本身就没意思。而老年人与儿童关系的中国电影,之前还有马俪文的《我们俩》,再早还有孙周的《心香》,都是比《我们天上见》更出色的电影。如果说到今年的电影,或者就去岁以来的电影热度而言,《我们天上见》不仅出类拔萃,而且让人冷静。这是难得的。不过这样比确实没什么意思。只要能够唤醒你的记忆,让你对记忆产生怀疑,产生纠正的意图,就挺好的。何况电影里有那么多亲切的东西,比如淮河,比如铁路,比如花盆里的兰花和墙上的兰花,还有《参考消息》,法新社的电文,武术教练与邻家姐姐的恋爱,手电筒的照射,关于接吻生子的愚昧而又可爱的谈话。唯一的坏人似乎只是女教练,然而电影在顺带描写女教练居住环境的时候,似乎又有意无意地原谅了她。蒋雯丽的记忆筛掉了残酷的东西,只剩下美好的一面,所以姜文才说那个年代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是儿童的记忆特点决定的。没什么。只有戒尺打到手心,只有冷落及身,才会明白自己是痛苦的,更多的孤独只是自然发生的,甚至没有感觉到。而贫贱之中的抒情,一如《边城》中翠翠与外公的互动,动人固然动人,毕竟悲惨,这其实才是田园诗或者怀旧的真相。
女孩的成长有点突兀,可能是演员的选择造成的。幼年的表演可能本色一些,对人心构成真正的打击,演员几乎可以等同于一个真实的孩子。第二个演员比较用力,如果粗糙一些,或许更有说服力。还有姥爷缝月经带的镜头太辛酸了。还有这个女孩子太幸福了,居然有这样一个细腻的姥爷。角色使用方言为电影增了色。如果按照某些死硬的规定,都说标准的普通话,那么肯定就减色了。叙事或许半真半假,不过其中的温情是真的,这不用怀疑,而技术问题,蒋雯丽自己会逐步解决的,况且也能找到比较合理的解释。令人感慨的只是,当年十二岁左右的孩子现在都已年过四十,大多头脑清晰,被历史逼到了悬崖边上,或者站在了历史的第一排,前面没有掩护,就得自己赤膊上阵了。在这个意义上,必须感谢蒋雯丽的真实,或者为真实而付出的努力。细节大多是震撼的,虽然表面轻描淡写,而且我想说的是,让我流泪的是一个普通的镜头:在大雪之中,蒋小兰搀着姥爷相依为命地走着。观者往往希望能够看到一些特殊的画面,然而最终唤醒他们的却是熟悉的和有意淡忘的场景。

2010.4.12.

 3 ) 润心细无声 —— 记《我们天上见》及其见面会

      蒋雯丽实在是太可爱啦!
      事情是这样子滴,上午下了专业课和n还有ym一起吃饭,食堂门口在卖电影票,仔细一看竟然是今天晚上大礼堂的蒋雯丽见面会!当时就觉得自己人品太好了,结果一问竟然还有第五排中间的票,可以近距离看人哦,觉得简直是人品爆发啦~(小感慨一下:还是有超级爱好比较好,人比较容易有快乐的理由)于是三个人很开心地买了三张票,而且票价只有八块而且不用排队……我们这是什么人品啊?!
      之前已经知道蒋雯丽的导演处女作在釜山电影节收到好评,获得了观众评选的最受喜爱奖,并没有太留意,连名字都不记得了。(后来得知这个名字是后来改的,怪不得……)后来觉得这样很好,就是要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看这部电影,我感觉最有味道,因为感动需要冲击与触动,最好不要提前“做功课”。进入大礼堂没多久,电影就那么淡淡的开始了,一点侵略性都没有,观众们全都是淡淡地进入观影状态,但是这个过程很快。
      漫天飞雪中,姥爷和外孙女前后出门,姥爷递给外孙女一把伞,自己戴上帽子走出去,小姑娘撑着这把油纸伞,踩着前面姥爷的大脚印,就也出门了……后面,他们俩的生活画卷向我们展开,就是生活,最简单却最感人的生活,最单纯却最复杂的生活;我们跟着一双会发现生活的美的眼睛,于是他们的生活就像“画卷”一样带着一股浪漫气息展开了。最开始的蒋雯丽自己配的画外音娓娓道来:我小的时候特别恨自己姓蒋,因为蒋介石……我才意识到这是一部自传体的电影,后来得知蒋雯丽自己编剧、自己导演、自己制片,心中佩服之情油然而生。不是佩服她自己身兼数职,而是佩服她在整个过程中真的是怀着一颗真挚真诚的心在做这部电影~
      我是怎么看出来的?看过电影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的。
      看完这样一部电影,感受到的是纯净、是感恩。每一个镜头里面都蕴含了极大的信息量,但同时保持着干净的气质,这是创作者内心怀着饱和的感情但是又对电影极度尊重的表现。这里扯一点题外话,觉得设计也是这样,很多优秀的作品极其干净简洁,其实内里也包含着设计师饱和的情感和对建筑、对空间、对光极大的尊重。这样的建筑是能够感动真正使用它的人的,而不是那些看看外观的人。回到这部电影,虽然只有不到90分钟的长度,情节也极其单纯简单,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了,但是里面蕴含的感情通过一个又一个闪光的细节,通过丰富却又保持干净的镜头语言(不是顾长卫掌镜哦),一点一点渗透出来,滋润观众的心灵,眼泪如果流下,也是在不知不觉中。这是属于东方人的感情表达方式,这是在大屏幕上久久久违的真挚的情感,可以类比《入殓师》的那种情感草蛇灰线的感觉。看完它,再想想《全城热恋》《三枪拍案惊奇》那种显然缺乏诚意的电影,真是恨不得把后一种类型揉成一团扔出地球去!
      电影结束后的见面会,蒋雯丽朴素出场,怎奈气质、状态都太好,感觉超级美~看了电影已经感觉到她一定是一个对生活有着丰富感悟并且心怀感恩的人,但是听到她的几番话,还是会小吃一惊,因为真的很中肯,很真诚。和大学生们互动的时候又特别的可爱,联想到她说的:正是因为感觉到自己在生活中太急躁,有种迷茫感,所以想通过电影回到自己的童年,去找寻那些最初的美好。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不都是这样吗?情感永远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共通的语言,所以大家才会都那么有共鸣,于是一不小心就被感动了。所以我不是很能接受《阿凡达》那种电影,视效再好还不是让我头晕,我看电影是为了放松为了感动不是为了刺激和难受,场面再壮观我找不到让我感动的东西,爱情确实有点打动我但是和其它爱情片有什么本质区别?
      真的希望在中国这样的电影会多起来,这种真诚的电影。果然还是最最单纯最最真挚的故事与感情最能够滋润我们略显干涸的心灵。

原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733a20100hk07.html

 4 ) 有没有人觉得并不是那么出色

昨天,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试映,导演交流。
底下一片叫好声,也都是真心
这片子其实并没有撼动我,想举手说说我的真实感受,似乎在这种需要褒奖的场合有泼冷水之嫌,并不合时宜,作罢了。

从情理上说,我应该会喜欢上它:蒋雯丽是我喜欢的演员,朱老头子也是;影片走的是感人亲情路线;片中的南方生活场景对于同样出生南方的我历历在目。然而我没有被很深的感动。

交流会开场的时候,主持人程青松说蒋雯丽的电影让他想起老库的《爸爸出差时》。看完之后,我想到了其他的片子:同样是朱老头子主演的《洗澡》,马俪文的《我们俩》,最近台湾的《不能没有你》。很直观的一个感受就是,跟上述这些电影比,蒋雯丽的电影缺乏一种艺术的张力。它更像是一种诗意的浅层化回忆叙事,彷佛多年前看《读者》里常见的亲情故事。平淡朴实的叙事并没有错,像《转角遇到爱》里面多处意图明显的煽情桥段反而是过犹不及,然而能在看似平淡的电影叙事中炖出强烈的真情深义,是需要不俗的功力跟技艺的。蒋雯丽于此欠缺火候。

我不研究电影,但根据积累的多年观影的直观经验,电影的多处细部,包括镜头运用,剪辑,对白,略显生硬匠气,像电影学院学生刚毕业的作品。

豆瓣给的8.6的高分,应该是感动分跟鼓励分。作为电影导演,天赋,技巧,真诚,很难说孰轻孰重。第一次执导筒蒋雯丽起码做到了真诚,或许她会输了市场,但绝输不了人心。

蒋老师加油。

 5 ) 我们天上见

这部电影我记得是今年清明节前后上映的,
当时在国泰有看到它的海报,
有媒体吐槽说,清明节档期+《我们天上见》这片名,
是要索命的鬼片么?

这当然是玩笑话。
影片用简单的小女孩的记述性视角讲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祖孙俩相依为命的日子,
一直到姥爷去世为止。
我一直在思考这片名的含义,未果。
除了最后一句台词:姥爷,我们天上见。
其实更喜欢影片的英文片名,直接用了小女孩兰的名字《LAN》

片子的色彩与怀旧气氛让人一下就想到《孔雀》,
不喜欢一开头蒋雯丽的旁白,给影片蒙上了太浓重的个人传记的色彩。
故事刚开始的时候,小兰的爸爸妈妈就去了新疆改造,
1974年时的姥爷也已经是干瘪的老头,只是精神还矍铄,身子骨还硬朗。
影片用一组组日常生活的镜头告诉了观众他们的生活有多简单,简单到没有多余的可能性。
从清晨的两只白色搪瓷杯和牙膏牙刷,到自家烤的烧饼,一直到临睡前在蚊帐里捂耳朵转眼球。
姥爷经常念着来自远方的信,
聪明的观众都知道那是俗套的伎俩,最终在片尾老人逝世时被揭穿。

那是一个很热闹的时代,
大街小巷都充斥着“上山下乡光荣”“帮助贫下中农”的标语。
对时代中的小孩子来说,是尤其孤单寂寞。
很多画面中永远只有兰一个人,
撑着油纸伞走在铁路上,
蹲在与自己同岁的兰花盆栽对面喝麦乳精,你一口我一口,结果把兰花给浇死了。
因为想念父母半夜去扒火车去新疆结果把自己给弄丢了。
有时候真希望翠绿的小镇上,能蹦出个龙猫出现在油纸伞少女的身边,
可惜蒋雯丽不是宫崎骏啊(摊手

小孩子,特别是小女孩,是很容易感到委屈的,不论哪个年代。
而且她们记仇,小时候的伤疤一辈子好不了。
所以我们看到在重现兰第一次练体操还有逃学的时候,
小演员是真的对着镜头扯开了嗓子嚎啕大哭,
其实能有多大的伤痛呢?但小孩子一定要让你自己知道他们难过了,
你心中的小误会,也许是他们心中的一大片阴霾。

兰一委屈就抱着娃娃躲到衣柜里,
直到有一天她做了个梦,衣柜变成一个独立的小箱子在无限的空间中陨落了。
这个梦在预示她再也不能逃了。
很快现实中的她身体就流血了。

兰跟成长中的每一个孩子一样,开始思考我们曾经都思考过的问题。
人从哪里来?
当姥爷一天比一天身体衰弱后她更关心:人死后又从哪里去?
当长辈都去世的时候我们才算真正长大,
当开始考虑守护自己的荫蔽离开自己怎么办时,
我们开始学着长大。
这当中会经历很困惑的阶段,不舍得不接受这种世间最正常不过的轮回。
其实是心里在恐惧。
除了骨肉相连的亲人谁还会愿意爱自己。
每个人都要熬过一段缺爱期。

影片最后十几分钟的时候把片头出现过的家长里短重现了一遍,
你会发现有些镜头是重复的。
只不过镜头里的主动者和被动者互换了位置。
兰拉起塑料帘子给已经彻底苍老的姥爷洗澡,
在姥爷当年自制的杆子上耍体操逗姥爷笑,
姥爷则变成阳光下抱着娃娃傻笑的那一个,直到坐在原地失去呼吸。

看完也不能叫伤心,
成长是件太冗长的事情了。
只是将来漫长的岁月里,怕还能有谁能见证你,检阅你。

 6 ) 细节见真情

情节就不用说了,片名已剧透。

我想,大多数看了这部电影的人都未必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但都能感受到银幕那边传来的暖暖亲情。

开头的万花筒拉出导演的话,这是她童年的记忆与幻想:文革时期,一个父母发配边疆的留守儿童与姥爷相依为命的故事。在那个物质贫乏但“精神充实”(洗脑充实还差不多)的年代,一个双亲建设新疆又姓蒋的孩子处处受排挤,就连体操教练家的小崽子都不止一次轻蔑地称呼小兰为“业余的”,可她只有把自卑埋藏在心里默默忍受这种本不属于她的不幸,好在她有疼爱她的姥爷,处处呵护着她脆弱的心灵。但姥爷给不了父爱母爱啊,“他们有专业训练服,训练鞋,他们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小兰哭着喊出这句话时,姥爷静默了,这是他给不了的,于是他只有一遍遍安慰小兰,等祖国建设好了,父母就回来了。

既然如此在影片内容上就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取胜之处在于情,在于画面,在于导演的诚意,蒋导可是花了5年时间写剧本筹拍这部影片的。

特喜欢影片的细节处理,精致细腻。大雪里,祖孙俩撑着油纸伞,一前一后地走着,小兰踩着姥爷的脚印,好温馨。黑板上,歪歪斜斜地写着少不更事的孩子羞辱小兰的标语,好心酸。赌气的孩子拿着布娃娃躲在大衣柜里,哭着哭着睡着了,这个细节好多女孩子都特有共鸣吧?若不是生活体验,怎会有这么真实的细节。

辛酸谐趣并存。虽然是清明回忆亲人的影片但一点也不压抑,相反其中的一些对话充满童趣。小兰赌气就要跳河,姥爷训斥道,结冰了哪里去跳河?据说朱旭是临时用几个月的时间攻克下安徽蚌埠话的,还真像啊,尤其是那句“咬拐转摇车慌小孩子的jio趾头”(妖怪专咬扯谎小孩子的脚趾头)真的太有神韵了!

没有刻意渲染祖孙情,却处处体现出这种亲情。有两组交互的细节处理得很好,小时候,挤牙膏、烤馒头的是姥爷粗糙的大手,雾气氤氲的澡盆里是小兰和为他洗澡的姥爷;时光荏苒,双方的角色互换,昔日被照顾的人担起了照顾姥爷的重任。

片长85分钟,因为长镜头和大场景的缘故吧,感觉时间过得好慢好充实,有个镜头特喜欢,小兰站在房顶上唱国歌,逆光拍摄,阳光打在小兰身上,看不清的她的脸,却隐约感受到了她的孤独……

有两个超现实主义的桥段不太喜欢,感觉跟影片整体有点脱节。一个是小兰撑着把油纸伞随着火车在天上飞起来了,太虚幻;另一个是梦境,过于阴暗。

另外有个不得不说的人物,那个专制蛮横高傲的体操教练。完全一副那个年代领导人物特有的嘴脸(不知道这么说对不对),导演每次都只给出她轻蔑的声音,没让她露过正脸,这种手法不知道是不是借鉴了《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大家长的描写手法。

我喜欢这电影,喜欢干净的画面,像水粉画。南方多雨,我是南方的,看到淅淅沥沥的雨很有亲切感。清明时节本来就多雨,也给电影本身带来一种凝练感。不多说什么了,我对这种讲亲情的片子向来没有什么免疫力的,看完后心情不免有些沉重。好电影以情动人,蒋雯丽做到了,这种真挚的感情是多少钱都砸不出来的。

 短评

很久没有在影院看到过这么朴实的电影。有几个艺术的镜头美到极致。到最后哭西流了...

5分钟前
  • YoyoRan🤍
  • 力荐

1、近来少有的好剧作,剧本呈现中心对称的镜像结构,或者环形结构,女版《阳光灿烂的日子》。2、拍得很节制,镜头干净沉稳,顾长卫老师,您为何不署名……3、幻想段落分段,有一段直追《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4、旁白很《立春》,海报和几个镜头很《孔雀》,顾老师您为何不署名……

6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这是蒋雯丽致逝去的姥爷最汹涌的思念。致文革岁月最温柔的一刀。

7分钟前
  • 無 歡
  • 力荐

蒋雯丽的处女作颠覆了很多很久以来对她的刻板印象。作为演员的她和导演的她,有一种若有若无的无缝转接。相比于徐静蕾时而略显造作的作品,年龄和阅历的渗入还是给了蒋雯丽更多中国女性的发言权。原来,最苦难的历史,不仅可以直抒,可以反讽,可以狂暴,可以暗哑,还可以于平凡中见真章。

10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喜中带伤 暗中有光

12分钟前
  • 无为啊
  • 推荐

平实,简单,生活化,摄影角度很专业,很有美感,适合在电影院看。

15分钟前
  • 弗朗柿
  • 力荐

生活是中国最靠谱的编剧。

18分钟前
  • 默语生
  • 力荐

特殊时代的祖孙情。画面色调很淡,像水粉画,但亲情很浓。蒋雯丽的处女作,拍的是她自己。4.3/5,瑕疵不是没有,两个幻想情节我都不太喜欢,话说回来,这是我的年度十大华语电影之一。

19分钟前
  • 宇宙塑胶魔怪
  • 推荐

五星给爷爷两次学孙猴儿,溅泪

24分钟前
  • yoyomygirl
  • 力荐

片名不好听,但电影很好看。即便作为滥大街的“一老一少”温情片,也新鲜感十足!

25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少女的成长,爷爷的老去,静静流淌的祖孙情。在生死两端都有亲人陪伴,我们天上见。拒绝相信这是蒋雯丽作品,明明从头到脚都是顾长卫的风格啊,我仿佛看到了一位拒绝署名的宠妻狂魔...

2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演而优则导的处女作选择拍自传很容易出彩,由内而发真诚且深沉,勾起几代人的共同记忆。镜头感很好,最喜欢小兰梦见跨着体操步在绵延的铁路上飞翔,红领巾迎风飞起;另一个俯拍大全景:一大片青草地,一个小人沿着画面中间无限延伸的铁轨由小变大。要相信生命是有轮回的,做好人上天看得见,才能天上见

30分钟前
  • 小海绵
  • 力荐

蒋导啊,你人这么漂亮,演戏这么好,现在做导演也这么好,我越来越喜欢你了!

32分钟前
  • 披头
  • 力荐

一部奢侈的电影,留住的全是极其私人私密的记忆,激发的共鸣有限。但还是有许多人眼睛红了,包括我。它刚好与我的童年记忆高度吻合,包括养兰花、戒尺、针线活儿和睡前一起摸耳朵、转眼球……它刚好捡出了我对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记忆里的所有琐碎。仙去的因此令人倍加怀念和眷恋。外公、爷爷,咱们天上见

36分钟前
  • 小啤酒盖子
  • 推荐

中国人的爱,含蓄,细腻,温情,沉重,伟大,大爱,不动声色,润物细无声,但却影响着每个人的一生。

39分钟前
  • 安安静静
  • 推荐

唯有生活,才是真。

42分钟前
  • 远近
  • 力荐

雏鸟反哺,是这个世上最美的情感。美过其他任何曾让你动容过的友谊爱恋。

44分钟前
  • 不良生
  • 力荐

真情实感,清新细腻,摄影和美术都非常好。虽然在叙事上没什么野心,不过作为女导演的处女作来说也没什么可挑剔的──国内电影市场已经开始细分化,肯定有不少观众喜欢这种风格,服务好这部分观众就足够了。(有1星是给处女作的)

48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片中画外音、方言和口琴的这些声音运用是我十分喜欢的一个部分。平淡的情节发展,没有半点戏剧冲突,可就是这种真实才最具感染力和张力,但个人气息太过浓厚。★★★☆

49分钟前
  • Q。
  • 推荐

评三星的人,你们不会懂的。

54分钟前
  • Yolanda
  • 力荐